- 相关推荐
校园贷调查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校园贷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园贷调查报告1
从20xx年开始,多家针对大学生的信用贷款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些校园网贷产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生只需简单地动一动手指,把你的个人身份信息、学籍信息线上提交,或者上传一段视频认证,就可在短期内贷到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的网络贷款。
据统计,如今面向大学生贷款的平台有近百家。这些瞄准大学生的P2P网贷平台目前主要分为三种:一是“P2P+分期购物”的模式,如小额借贷与分期购物兼具的分期乐、趣分期、优分期等;二是提供纯网络借贷的平台,如靠谱鸟、么么贷、拍来贷等;还有一种是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提供的白条、花呗等“先消费,后付款”的信贷产品。
一位同学坦言,从高中步入大学,自己像是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对许多消费充满了向往,最新的电子产品、好的吃穿,都想拥有,“毕竟消费能力有限,手头钱紧,但网络贷款给大家提供了‘机会’。”大学生群体,存在着如学习资料、聚会应酬、技能文化培养、生活用品,甚至创业等多种消费需求,但是自身资金来源却有限,这就使校园网贷发现了商机。
在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联合的`20xx年《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查报告》中,通过对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一半来自网络贷款。
“现在校园网贷申请门槛低、申请手续简单、放款速度快,迎合了大学生嫌麻烦的心理。”某分期平台通州区域负责人张经理介绍说。在校大学生只需要通过网贷移动客户端,简单上传个人身份证,登记学籍资料,花几分钟与校园人签约,就可以成功在他们的分期网站上购买心仪的商品或者拿到上万元的网络贷款,“这比跟爸妈要生活费还快。”
这一季度,张经理所在的公司,业绩最好的是位于北京大兴区的某高校,“每个月,这个学校在我们平台上分期购物加贷款能够达到100多万,但是他们学校实际上只有20xx人。”但也并非网贷平台在每所高校的业绩都能这么好,比如清华、北大的总体消费额平均只有20万左右。“通常211、985类的院校每个月的月绩也就在50万左右。反而是三本院校、专科院校的消费会明显高出来一些。”
网络贷款在大学校园不断开疆辟土,其具体推广路径除了网络推销之外,大致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撒大网,即贴小广告、发传单;二是赞助式宣传。通过赞助各类学生活动,获得相应的校园推广机会;三是熟人宣传。通过校园面对面推广等方式,拓展利益链,让一些大学生成为网络贷款的帮手。不管哪种推销方式,都会强化网络贷款“好处多多”,而弊端与风险不值一提。
张经理所在的分期平台全国校园微信群内目前已经有104位高校经理、5000位校园。据张经理介绍,平均算下来,他们公司在每所高校至少都有3名以上的校园人,校园每推荐一人成功注册,即可获得20元,每完成一单就能拿客户消费额2%的提成。
就在大学生享受着“花明日的钱,圆今天的梦”的畅的时候,往往忽略掉了光鲜面具背后血淋淋的真相。
不少大学生网贷平台都面临着缺乏足够的“风险规避”意识和能力的现状,高度线上化使得资质审核、信用评级形同虚设。尤其,面对着大学生网贷市场这块肥肉,N多的小型网贷平台纷纷涌现,这些平台大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但常投机取巧,打法律球,甚至没有相关的资质。而贪心的商家,为了扩大市场不择手段,降低门槛,提升可支配额度,埋下日后悲剧的隐患。
此外,这些小额网贷公司声称信息保密,而实际上不仅大学生的学籍和身份信息等遭泄露,就连父母亲友乃至同学的信息安全也会受到侵害。
校园贷调查报告2
近年以来,校园贷呈爆发式增长,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校园贷的广告无处不见。收入有限却充满消费欲的大学生群体成了业内争夺的阵地。目前行业正处在野蛮生长期。然而由于政府对网络贷款缺乏管理制度,监管力度不够,校园贷存在着无经营许可、利息过高、涉嫌诈骗、泄露个人信息等各种乱象。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往往在购买欲的推动下欠下一笔又一笔贷款。我就这一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贷的问卷调查,希望能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识和看法。
一、问卷的基本信息
调查目的:近年,校园贷导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本次调查希望可以给大学生们就校园贷款问题提出实质性的建议,并减少校园贷的悲剧事件。
调查内容:主要分为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和花费情况以及大学生对校园贷的了解和使用情况两个部分。
调查时间:12月6日11时—12月7日21时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其中主要为大二学生,占48.3%,其次为大三学生,占31.7%,大一、大四学生较少。大部分为山东大学生。
调查方法:在腾讯问卷上发出问卷调查,并在网络上公开。鼓励身边的同学和其他学校的同学在QQ等软件进行填写。
二、问卷的正文内容
题目设计思路:首先,了解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和多少,再分析大学生生活费的花销方向。了解大学生生活费短缺时,如何解决。并引入校园贷的相关问题,例如,听说过的校园贷平台、使用校园贷的途径、风险、性质,最后了解大学生一旦超额消费后,无力偿还校园贷的解决方法和看法。
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一共有132访问量,问卷回收量是60,平均完成时间为1分4秒。
调查结果统计及分析:(问卷上部分问题未具体显示)
1、生活费来源情况
家庭提供,49人,占 81.7%大部分的学生的生活费都是靠家庭提供,少部分人是勤工俭学和奖助学金。基本没有人用校园贷款。
2、生活费数量情况
600——1000,32人,占53.3% 1000——1500,14人,占23.3% 生活费处于600-1000元的学生占大部分,其次是1000-1500元。1500元以上的学生稍微比600元以下的多些,可见大学生的生活费还是相对较多的。
3、生活费花费方向(多选)
伙食,54人,占90% 书籍,22人,占36.7%
化妆品,22人,占36.7% 服饰,33人,占55%
聚餐、请同学吃饭,28人,占46.7% 娱乐(看电影、唱K、网吧等),33人,占55%
基本所有同学的生活费都会花在伙食上,而用在娱乐和服饰上的也过半。用在聚餐、化妆品和书籍上的也有很多。娱乐、服饰、化妆品以及聚餐上的花费价格较高,相信这也是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原因之一。
4、生活费短缺时解决方法
向父母要,37人,占61.7%打工赚钱,19人,占31.7%大部分学生生活费短缺时都会再向家里索要,有部分去打工赚钱,更少一部分会跟同学朋友借钱。基本没有人用校园贷。
5、是否使用过校园贷
是,15人,占25% 否,45人,占75% 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是使用过校园贷的。
6、是否了解风险
是,32人,占53.3% 否,28人,占46.7% 了解与不了解风险的大学生比例差不多,说明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不了解校园贷的风险的。
7、超额消费后,无力偿还的解决方式
问家长要,42人,占70% 勤工俭学,24人,占40%
借新还旧,9人,占15% 逾期有钱再还,6人,占10%
大部分的学生都是会和家长索要来偿还,也有学生会勤工俭学。但也有一部分会借新还旧、逾期。
8、对校园贷使用的支持与否
支持,5人,占8.3% 不支持,27人,占45%
经济允许的情况下支持,22人,占36.7% 无所谓,6人,占10%
支持与不支持的观点基本各占一半,有极少部分觉得无所谓,与自己无关。
由此可见,大学生生活费来源较单一,大部分来源于父母,且生活费不算高,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支出,不能任意消费。多数同学都听说过校园贷,很大一部分同学不清楚校园贷的高风险,而且未使用过校园贷,也有一些同学使用过校园贷。还款基本还是靠父母,也有少数自己打工还款。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基本懂得理性贷款和消费,不会因为一时的冲动而消费,并且贷款基本不会超过自己的承担范围,往往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贷款费用,不会因为还不上贷款而出现极端事件。
发现问题与解决方法:
1、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基本都可以维持生活,但是维持不了持久的娱乐。大学生本人应该积极增强远离校园贷的意识。作为在校学生来说,学习才是第一要务,其次就是就业,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少一些攀比,少一些对物质的需求,少一些享受。还应该学习理财,掌握好每月的开销。
2、大多数学生知道校园贷款,也有部分人使用,但是绝大部分都不知道校园贷的风险。学校应该普及校园贷风险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监护,学校无疑在学生在校期间负有主要责任。学校也应该多开设个人理财的课程,实时掌握学生的生活动态,避免学生跳入校园带的圈套。
三、问卷的总结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贷款的基本看法,并提出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不足的是:问卷回收量不多,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误差。也有些问题。
这次的问卷调查让我收获颇多,这是我第一次设计问卷。让我自己也了解到了校园贷这种平台,在实践中开拓了视野。我们要在大学学到知识的同时,多接触一些社会上实际的东西,而不能停留在自我的,纯粹的理论中,尽可能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为以后自己的迈向社会做好准备。
校园贷调查报告3
项目名称:贵州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610977012)
1、校园网贷的现状
当下的校园网贷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是P2P网贷平台,即由第三方提供借贷平台给学生提供贷款。另一种是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如“优分期”这类用来按揭购买化妆品、高档品等各类商品的平台;最后一种则是电商提供的信贷服务?,[1]如“蚂蚁花呗”这类先购物。校园网贷这一特殊的借款形式与大学生的关系越加密切,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许多借贷平台都具有同样的特点。
其一、仅凭身份证、学生证、填写个人信息、父母资料等,不需要面对面就可以获得千元或上万元的资金,门槛之低让人咋舌。还有一种名叫“裸持”贷款的新方式也开始出现。看似低门槛下隐藏着一颗随时可以引爆的炸弹。
其二、申请人在进行贷款时,父母、辅导员、大学同学、班委和室友等他人的号码是必填项。不知不觉中,申请人实际上在背后已有多个“隐形担保人”,一旦逾期未还,所有人都将成为追债环节的一部分。[2]
其三、在我们调查的两所六盘水市高校中均有平台发展的负责人,被称为“校园”,他们像销售员一样有销售任务、区域任务,还可发展自己的线下推销人员来张贴、发放广告,或以“扫二维码注册获得商家小礼品”等方式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层层分包提成的发展模式,也为搅乱校园正常秩序出了“一把力”。
既有网络各平台低门槛、无利息的.诱导,又有线下校园的大力助推,网贷平台入侵大学校园也在意料之中。仅在六盘水搜索出的“大学生贷款群”就有十余个,每个群中人数均有90个以上。在网贷过程中,各项手术费、服务费、催收费或其他变相费用早已将利息抬得很高,有的甚至已经超过36%。而大部分网贷平台虽变相收取了很高的利息费用,但却始终将之控制在24%以内,这是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利率未超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3]许多平台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利用法律不全面的灰色地带将魔爪伸向了大学校园。
2、校园网贷发展的原因
(一)网贷平台具吸引力
第一,资金需求旺盛,大学生是想法多而手头紧的典型群体,正是抓住了大多数大学生这样的内心想法,才能够使它在校园中如此受欢迎;第二,大学生自己虽无稳定自主收入来源,却有父母的隐形担保,可“看爹借钱”;第三,大学校园中学生聚集,客源丰富,发传单,招等,很容易找到借款者及“从业者”。市场需求如此大而且又如此容易“俘获”,怎能让投资者不趋之若鹜呢?
(二)善于利用灰色地带
对于校园网贷,我国仍处于初始探索阶段,仅有一些规定和粗放式的范围较大的相关文件或者处理方法,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来加以专门管理和有效监督,如此则助长了许多不良网贷平台的产生和壮大。另一方面学校和家人的不重视,间接造成大学生盲目网贷。他们大部分并不知道学生可以如此轻松便能拿到少则几百多则上万的钱,更不用说透彻地了解拿钱背后的巨坑,所以谈不上管理或限制。平台本身的“保密工作”自然也深得在校大学生的心。
(三)难以把握的欲望
如果说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学校及父母的忽视监督为大学生网贷创造了一定条件,那么部分大学生难以把控的欲望,不很成熟的心理和不够理智的行为就是其爆发的导火索。
为了进一步探求校园网贷行为,我们在六盘水两所高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在此次活动中,调查小组在大一到大四学生中有目的地分发了250份问卷,收回243份。调查显示:16.8%的人使用过校园网贷,5次以上的占3.44%;68%的同学对校园网贷感兴趣并准备尝试此种方式。值得注意的是,90%的同学对信用并不了解。在进行了贷款后,大多数同学会省下生活费或者向朋友借钱,在规定时间内还款,如果实在无法承担,便向父母开口,再还所借的钱。在这两所高校中,虽所贷金额未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但许多大学生其实已陷入“连环贷”的圈套中,“拆东墙补西墙”成为最普遍存在的现象。
3、校园网贷的未来
首先,管理部门可制定相关法律硬性规定,借贷平台不允许以其他形式来变相收取费用,充分做到“明处”借J。借贷人必须有完整的身份信息,须经得第二还款人同意,并一起了解所贷款项的使用。值得高兴的是,近期,贵州省下发了《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网贷防范集中专项教育的通知》文件指出,针对部分不良校园网贷的刻意诱导行为,要进一步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专项教育工作,提出:做好校园网贷教育引导工作,做好校园网贷风险防范工作、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精准扶贫工作等具体的措施来监管和引导校园网贷的健康发展。另外,中国银监会、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工商总局六部门联合印发《工商总局等六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规范整顿校园网贷业务,加大对校园网贷业务机构的监管力度,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网贷机构的排查和处置工作,提供有关企业的登记、公示和监管信息;对未在法定期限内公示年度报告、通过登记的住所和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要依法将其分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对从事非法集资活动被相关部门责令关闭或被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营业执照的网贷机构,要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予以公示,并依法限制其法定代表人任职资格,纳入部门联合惩戒范围;公安机关认定涉嫌犯罪以及金融监管部门认定已经构成非法金融活动的网贷机构,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责令其停止广告,严厉打击违法广告行为。
其次,网贷平台应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在自身所在网页的醒目位置表现真实情况,如可贷多少,利息多少等确切信息,且各个平台间应设置每人最多可贷款数量,从而形成一定的自律。而“无论你在其他平台贷多少款都不会影响下一次贷款”的方式则应绝对杜绝,强令其以合理的方式追求行业利润。
最后,学校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适时疏导学生不合理、不科学的畸形消费心理。学校可在公告栏张贴相关警示语,可采取举办相关讲座,组织班会等形式对学生加以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盲目网贷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家长在任由孩子在大学校园中自主锻炼的前提下,适当地沟通了解,支持或反对都应反馈给孩子,让之学会做出理智而正确的决定。而大学生自己也应严格要求自己,不随波逐流,应该学会听取多方意见再做决定的行为。多措并举的教育下,使其逐渐能认识网贷,拒绝盲目网贷,从而形成良好的消费观。
总之,网贷已成为这个时代的另一种声音,绝对的反对显然不可取,那么就规范化、制度化,让网贷以其全新的积极的一面为大学生所用,发挥它应有的价值。
校园贷调查报告4
学院(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土木工程(管理)1308
姓名:张xx
学号:1310440254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大学生校园贷的调查报告”
二、调查方法
1、网上问卷调查
2、校园内随即采访调查
三、调查原因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xx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今,校园网贷究竟风行到什么程度?借来的钱学生们会怎么花掉?千差万别的贷款平台审核是否有疏漏?
四、调查内容
1.您的性别?
2.请问您是大几的学生?
3.您是否听过或者使用过“校园贷”?(如“分期乐、趣分期、蚂蚁花呗”等之类的学生分期付款APP)
4.您是否知道他们的贷款利率如他们所宣传的那样低?
5.您对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持什么看法?
6.您一个月生活费介于多少钱之间?
7.您生活费的主要来源?
8.您每月消费的主要项目是?
9.您觉得您一个月的生活费能否满足您的开销?
10.面对心仪的商品却资金短缺时,您会?
11.您觉得“校园贷”有风险吗?(如“分期乐、趣分期、蚂蚁花呗”等之类的学生分期付款APP)
12.如果您身边有人通过校园贷款心仪又昂贵的物品,会促使你也这么做吗?
13.如果申请“校园贷”您希望的金额是?
五、调查总数
总共有效样本163份。其中纸质版的100份,网上问卷调查63份。
六、调查结果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发现我们调查的总体中男女的分布比例适中,四个年级的同学也都有。用过校园贷的也只占总数的25%。对他的`低利率75%的人认为是不可信得。通过大家对消费的合理支出,可以看出大家的消费观还是合理的。通过对大家消费情况和生活费的来源可以看出大家对校园贷的依赖度不大。
七、调查结论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家还是很理性的,会合理的控制自己的欲望。极端的现象还是个例。最后我们倡导绿色贷款、量力贷款!
校园贷调查报告5
在宿舍楼会客厅的走廊上,也随处可以看到大学生网贷平台张贴的海报,有些甚至直接覆盖在学校官方告示栏上。据了解,在此之前,校园网贷广告在校内覆盖范围十分大,大约每走20步就能看到一张这样的海报。但在出现河北大学生网贷自杀案件之后,学校加强了对网贷类海报的管制。那些贴在校园官方告示栏内的校园网贷广告,只要上面有二维码,就会被保安划掉,不过,划破了二维码,广告的效应难道就完全不存在了吗?
在学校,若想在官方公告栏上张贴广告,必须获得校保卫处的审批许可。这些未经允许贴上去的商业海报,大多是校园内兼职的同学趁着夜色偷偷贴粘上的。第二天早上,学生上课时必经学校公告栏时,自然会看到这些广告的存在。当然由于是未经允许,这些海报的生命期仅有半天,下午则会被保卫处全部清空。在刷楼贴广告仅有不足百元薪酬的情况下,仍然有同学愿意兼职分发广告和传单。这些传单散落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铺天盖地的海报给校园清洁带来极大的不便,这些海报最后的下场也只能是被扔进垃圾桶里。
刷楼是大部分校园网贷平台作为线下宣传的一种重要方式,趁着夜色某同学开始分发小广告,每刷一栋楼约40元。
校园通常会拿着海报广告传单,敲开寝室的门进行宣传,有些人为了提高效率会选择在夜里11点半寝室熄灯之后,将传单从门缝塞进去。但是,在门缝塞传单,很容易被大家忽略并扔掉,一些“聪明”的会把传单夹在门把手上,只要有人推门,就会有传单飘落,让同学们不得不注意到它。
在男生宿舍的第三食堂内,长约1.5米、宽0.7米的大型电子稿广告板上,轮番推送着分期借贷的广告。这则分期购物节的通知,赶在春季大学生购物的高峰期。针对大学生群体主要的购物需要,类似手机、话费、衣服鞋子等都有着不同的折扣,细看广告,数字诱惑还真不少。
着手负责大学生网贷调查报道时,我大概知道啥是网贷,也清楚地意识到时下它已悄无声息地渗透于高校校园里,但怎么操作才能申请到一笔网贷款,它有哪些APP,分别叫什么名字,其实我都还不太清楚。
我邀请几位超有能力的`本刊校园记者一起采写,接着,我被她们拉进了一个微信小组。4月12日,“大学生网络借贷调查小组”正式成立。组员包括:菜花花和陈西西,两位今年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及一位她俩找到的曾在“中传新闻”做过网贷相关视频新闻报道的大二师妹梦狗狗,和我。
从小组成立之日起,组员们就对本期封面的采写报道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微信小组里,随时都能收到她们“工作”的最近进展:“汇报一下,现在一个公司副总、一个校园、一个借贷公司职员、4个使用者、中传文法学院的老师,可以接受采访……”“姐姐,这是我顺手查到的xxxx资料,你看看有没有用?”“我准备发个朋友圈儿再找一些使用过网贷的同学接受采访”……
在完成本次封面采写12p文章的15天时间里,我曾3次以开会之名,想行下午茶之实,把姑娘们聚集到了北京地铁1号线沿线的咖啡馆里。每次见面,我都说:先不谈工作,咱们先好好吃吃喝喝,一会再说。但咖啡举在嘴边,还未寒暄几句,话题又转回了采访和写稿的各种细枝末节,而后就是每次都长达1个多小时不间断的头脑风暴。菜花花同学,凭借其高颜值和大长腿,成功拿下了几个关键人物的卧底采访。她假借想做兼职校园,被网贷平台朝阳区片区经理面试,20分钟的聊天时间,获得了少有人知却绝对宝贵真实的一手资料。梦狗狗同学,小组里最认真的小师妹,她负责的文字部分,总是第一个完成。为了写出最真实可信的网贷操作过程,她用自己的手机号在很多平台上提交申请注册,有几次就只差一步“确认”,就因为写稿需要不得不“借”来几千块钱。她一面认真地在平台上体验着申请网贷的每一个细小环节,一面默默地担心着自己的身份信息可能已经被很多平台掌握。经常在我们开会碰头中,她的手机会收到某平台发来的借贷广告。“姐,我看条款上说如果用虚假信息要负法律责任,我好怕它们找我算账。”谢谢狗狗的责任心和勇敢。陈西西同学,因为她,小组成员多次喝到了打折的星巴克咖啡。身为搜索小达人和救火队员,她能为大家找到各种犄角旮旯里的有用信息,又能在我们写稿、拍照分身乏术时挺身顶上,还能身兼遥控功能,“我们班男生说他们宿舍楼前还有网贷款公司的广告,我已经让他们帮忙拍了。”有西西在真好,一切不确定因素和突发状况都能轻松搞定。
校园贷调查报告6
一、调查目的
了解目前校园里存在的不文明现象以及当代大学生对不文明现象的看法。对目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做出分析,使我们可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好地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从而促进学校文明素质的提高,形成校园文明的氛围,创建文明校园。
二、调查过程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参与此次调查的人员有临床1106班全体人员。此次调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收集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制作“关于校园内十大不文明现象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为第二阶段工作准备200份调查问卷。
第二阶段:在图书馆内分发准备好的200份问卷,待被调查人员填完调查问卷后,共回收了186份调查问卷。
第三阶段:统计各项不文明现象的票数,选出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分析调查结果,总结整个调查。
三、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选出的校园里十大不文明现象为
1、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里接听电话(121票)。
2、在食堂里就餐不排队(120票)。
3、将垃圾留在教室(117票)。
4、在食堂就餐后不清理桌面(113票)。
5、在教室里用书包、课本、水杯占座位(109票)。
6、在校园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105票)。
7、在校园公共场合情侣过于亲密(105票)。
8、在宿舍里熄灯后弄出较大响声打扰正在休息的同学(102票)。
9、在水槽里倒剩饭、茶叶等堵塞排水孔(102票)。
10、在校园里践踏草坪,损坏树木,采折花朵(101票)。
虽未入十强,但票数很高的不文明现象有
1、在校园里随处乱贴广告(94票)。
2、损坏图书馆内的图书,图书久假不归(89票)。
3、在宿舍里从楼上往下倒水(85票)。
4、在教室里上课玩手机(83票)。
5、带食物进教室吃(76票)。
6、“课桌文化”、“墙壁文化”盛行(76票)。
7、考试作弊,抄袭作业(76票)。
8、骑快车横冲直撞,车随处乱停(101票)。
四、调查结果分析
刚得到调查结果时,我对获得第一名的“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里接听电话表示怀疑,觉得它不该在第一名的位置,联想到调查地点,我顿时明白了,我们的这个问卷调查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调查地点只有学校图书馆,而未在教室、宿舍以及食堂进行调查。调查范围的不全面导致排名第一位的“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里接听电话”缺乏说服力,但再看一看其它的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其它地方(如食堂、宿舍等)的不文明现象也有名次,而且票数也很高,以及这次问卷调查93%的回收率,就觉得这次的问卷调查虽然在调查地点上有些失误,但在总体上还是基本合理的。
校园里存在的十大不文明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乏尊重他人的意识。
“在电子阅览室里接听电话”这很明显就是不尊重那些还在认真查阅资料的同学,这些接电话的同学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只顾方便自己而去打扰他人,缺乏对人的尊重意识。
2、缺乏遵守公共道德的`意识。
“就餐后不清理桌面”、“将垃圾留在教室里”以及“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这些都是对食堂教室和校园这些公共场所的卫生的伤害。爱护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是公共道德的一部分,这些不文明现象表现出了我们公共道德意识的薄弱。
3、缺乏守纪意识。
“就餐不排队”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点,排队吃饭是食堂的纪律,不排队正好说明了守纪意识不强。
造成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1、大学生没有把文明礼貌的认识提高到一定高度,而是当成一种被迫的要求,并没有形成一种文明的理念认识到一种道德的高度。
2、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差,现在有的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不文明的习惯,并且习以为常,甚至影响到周围人的习惯。现在,校园里并没有完善的文明约束机制,导致不文明现象的日趋增多
五、关于改善校园文明的建议
针对现在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现象,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学校来说)开展关于校园文明的主题教育,指出校园内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让同学们了解校园文明所存在的问题。完善文明约束机制,评选校园文明模范。
2、(对班级来说)组织以“校园文明”为主题的班级活动,让同学们在班级这个大集体下感受“文明校园”的风采。鼓励做的好的同学,对做得不好的同学提出批评。
3、(对个人来说)积极响应学校、班级对“文明校园”的号召,主动投身到活动中。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尊重他人,遵守公共道德,遵守校园纪律,做一个文明模范、标兵。在自己文明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人文明,积极、委婉地指出他人的不文明行为,劝其改正。
校园贷调查报告7
一、研究背景
20xx年银行退出校园,网络信贷平台接手了学校这个大市场。至此,铺天盖地的校园贷负面新闻被报道出来,“某高校大学生因负担不起巨额债务而选择跳楼”、“裸条”、“裸持”等等,社会关注度急剧上升。陷入“高利贷”、“连环贷”陷阱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不良网络平台采用虚假的宣传方式诱导大学生用借款平台借款的负面新闻屡次被曝出。随着校园贷悲剧事件愈演愈烈,剖析校园网贷业务的风险,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显得愈加迫切。
二、校园网贷的现状调查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目前网络贷款平台在校园内的发展情况,笔者设计了调查问卷,探寻大学生对网贷平台的使用和风险认知情况。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对江苏、山东、安徽等地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发放,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2份。
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最熟知和常用的网络信贷平台主要为蚂蚁花(占比17%),分期乐(16%),京东白条(占比14%),爱学贷(11%),被调查学生绝大多数都存在透支消费的情况。在网贷的金额方面,由于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所限,33.6%的大学生所贷额度在1000元以下,但仍有6%的被调查者背负了1000元以上的网络贷款,利息风险巨大。在还款方面,47.5%的学生选择了偷偷兼职还款的形式,仅有12%的学生可以鼓起勇气寻求家长帮助。在对缓解偿债压力的方面,24.27%的人选择了尽快还钱,死不认账的占2.91%,拖延的占5.83%,还有1.94%的人选择逃避。还有11.76%的学生没有想过要缓解目前的负债状况,甚至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生活状态。大学生的网贷行为绝大多数都是未经父母允许或向父母告知的,一旦产生了信贷风险,极有可能使整个家庭也陷入困境。
三、校园网贷的风险分析
(一)外部原因
(1)网贷平台行业混乱
当前,校园网贷平台存在着行业混乱、信息披露不完善、征信系统缺乏监管的情况。消费者对P2P网贷有相应的'知情权,但是由于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对P2P行业管理的滞后,造成各贷款平台随意披露或概不披露的恶习,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不法企业利用虚假信息扰乱市场,企图混淆消费者以达谋利的目的。因为我们国家的征信系统处于未对外开放的状态,P2P借贷平台针对消费者的判别依据系统很不完善,因此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情况,监管部门的完善对网络借贷平台显得尤为的重要。
(2)审核流程形同虚设
校园贷的审核流程极其随意,为了抢占校园市场谋取更客观的利益,许多网络借贷平台简化审核流程,甚至一些业务人员,默认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不考虑学生的还款能力,只为扩展业务而诱导学生进行贷款。按照一定规定,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审核流程是对大学生提供的资料进行核实、评定,还要复测贷款的风险度,才能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旅行审批手续。审核流程具有在危险的需剔除隐患功能,以此保证网络信贷平台风险管理控制有效。
(3)费率不合理
众多的网络借贷平台中存在着不少企业出于抢占市场的目的,当然也包括行业竞争压力,采用虚假的宣传手段降低贷款门槛、隐瞒真正的资费标准、预期滞纳金、违约金等。对于真正的贷款费率少有学生了然在心。大部分“校园贷”都存在高利贷嫌疑,这些平台年化利率通常约10%,把服务费、手续费合计,年化利率会更高,此外,“校园贷”平台设置的违约金也偏高,折合成年化利率普遍高于18.4%,是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这个标准,则视为高利贷。可见校园信贷平台收费是十分不合理的。
(二)内部原因
(1)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
问卷调查显示,超过5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信贷毫无规划。当代大学生具有金融素养低、消费能力强的特点,不少学生存在非理性消费现象甚至出现了负债情况,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2)学校相关教育的缺失
大学生网贷案例反映了学校对大学生相关教育和引导的缺失。学校开了大量的专业课、技能课,将教育重心放在知识培养上,却没有对学生网络风险防范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产生过太多关注,仅有极少数学校开设了网络安全学等公共基础课或选修课。
(3)学生金融素养水平低
一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加之没有系统的金融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支配金钱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受到借贷平台虚假宣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网贷的动机。但是并不会考虑选择过后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了解如何使用贷款利率计算还款金额、不明确贷款周期等等。可见大学生的金融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金融决策,金融素养低成为选择网贷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校园网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构建“三位一体”大学生身心发展保护体系
围绕学生这个主体形成社会、学校、家庭的三重保护体系。保护大学生、教育大学生,社会、校方和家长都责无旁贷,社会应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学校和家长应在思想引导、财商培养、风险教育上下功夫。首先,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网贷平台监管体系,金融监管机构应紧随互联网金融发展步伐,完善监管制度。其次,学校应注重对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培养,培养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第三,家长作为监护人应加强对孩子消费的沟通、引导和监督,避免孩子盲目掉进网贷陷阱。
(二)提升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大学生应深刻认识校园信贷平台,现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面临技术隐患、法律规范缺失、缺乏有效监管机制等主要问题,行业监管始终难以符合发展的要求。在做决定之前,应提高自己的风险防范意识。同时,明确自己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一旦发生网贷纠纷或者受到威胁,应及时报警,寻求警方帮助。
校园贷调查报告8
在校园贷款逼死人命之后,我们竟然又看到了以作为“抵押”来放高利贷的情况走进了校园,这实在令人心惊不已。
近日,一张帖子引爆各方热议。帖中,云南红河学院一女生因未能如期还款,其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被公开,姓名、照片、出生日期等信息一览无遗。而据统计,该账号近一个月来,已公布了近40名学生的个人信息。
那些不自爱、不懂事的“熊孩子”固然可气,但是年轻的生命就此被逼进“死胡同”,却更是令人心痛。
“校园贷”缘何风行
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星水认为,造成网贷风靡校园的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方面,提前消费理念、超出自己正常支付能力和还款能力的高消费理念和需求在一些“90后”“00后”大学生中盛行。这是一部分大学生的主观意愿,但不可否认与整个社会的浮躁、社会风气对于物质需求的误导也有一定关系,社会对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应负责。成年人社会中的举债行为、网络贷款的相对“容易”都会对一些心智不成熟、爱慕虚荣的大学生产生误导。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孙楚仁则认为,大学生在高中时期受了很多管制,进入大学之后相对比较自由,而学校的管理多集中在学业和人身安全方面,很少涉及到个人的借贷和经济行为。由于这种家庭和学校管理的放松,很少有人能够对这些借贷大学生提出有益的建议或者对他们的行为进行约束。其次,如今以“95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的个体独立意识和反叛意识比较强。这些大学生很多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实际上其心智成熟程度不足以支撑他们承担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往往高估自己承担风险的能力。
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分期消费模式在大学生之间广泛流行,助推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奢侈消费。面对巨大的消费市场,各种消费金融公司、分期平台、电商等争相布局,据报道,国内大大小小的大学生贷款平台超过100家。然而,部分不良网络借贷平台诱导学生过度消费,甚至陷入“高利贷”陷阱,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不良影响。
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的'《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约占一半,这使得大学生P2P金融服务业迅速壮大起来。另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样本中,有将近50%的学生认为逾期不还对未来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的影响不严重或不了解。
不合规校园贷危害大
校园借贷的乱象仍然无处不在。对于有意借贷的在校大学生们来说,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借贷陷阱和虚假宣传。很多借贷平台在宣传时号称“零利息”或者“免息”,但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一)高额的费率
一些小的校园信贷平台,利息按日计取,一般在0.1%~0.2%之间,等额本息法下年化利率高达70%以上,涉嫌高利贷。但在宣传上,大部分贷款平台都不会公布年息,只是公布月息,或者只公布每期还款额。有的网贷平台会通过设置繁琐的提前还款条件、逾期时故意不提醒等方式,让学生支付额外费用。
(二)涉嫌违规催收
有媒体记者曾曝光了某校园信贷平台的催收十步曲,分别为:①给所有贷款学生群发QQ通知逾期;②单独发短信;③单独打电话;④联系贷款学生室友;⑤联系学生父母;⑥再次联系警告学生本人;⑦发送律师函;⑧去学校找学生;⑨在学校公共场合贴学生欠款的大字报;⑩群发短信给学生所有亲朋好友。据报道,一般到第四步,逾期的学生就会乖乖就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手段涉嫌违规。比如,第三步打电话环节,针对合作态度不好的借款人,催收人会利用循环拨号系统重复拨号,直至借款人手机关机。针对上述催收手段无效的借款人,校园信贷平台会选择外包至专门的催收机构,催收手段更显极端。
(三)过度借贷难以防控
因为很多校园贷款平台公司是没有纳入人民银行的征信数据库的,导致大学生即使有债务在身也可以同时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
扬州大学负责学生工作的张陟遥表示,校园贷能够以低门槛招揽大学生,就是因为学生提供的入学资料等都是准确的个人信息,且有家庭作保证,追债容易。但多数大学生尚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还款能力,因此校园贷可能触发的风险隐患很大。
各地加强监管不良校园贷
近日,银监会以及各地金融办加紧了对校园贷的监管,重庆、广州等地相继出台了校园贷的整改措施,凸显监管整治的决心。
8月中旬,重庆市金融办、市教委、重庆银监局联合发文,为金融机构、高校列出8项负面清单,规范校园网贷行为。其中明确规定,不得仅凭学生身份证、学生证等低门槛方式发放贷款,不得以手续费、滞纳金等各种名义变相发放高利贷,未经家长书面同意贷款平台不得放款。
8月30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关于规范深圳市网络借贷借贷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校园贷进行规范。《通知》要求,必须审查学生借款用途。“除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有助于学习工作的贷款业务外,各企业不得向借款学生提供其它用途的贷款。”并要求开展校园贷的企业必须遵循“九项”规定,包括必须保证学生信息安全、严禁非法催收等方面的问题。
9月7日,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向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下发了《关于规范校园网络借贷业务的通知》,提出“不得放松对借款学生的资格条件、信息的真实性、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方面的审核;不得以任何形式隐瞒手续费、服务费、利息、逾期罚息等所有费用情况”等关于校园贷业务的“八项不得”。
校园贷调查报告9
支付宝花呗、京东白条、投投贷、名校贷、趣分期、任分期……互联网金融的时代,各种的借贷平台纷纷出现。既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又有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的p2p贷款平台,还有用于信贷的平台,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毫无疑问,部分借贷平台是针对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因此又称之为“校园贷”。据了解,“校园贷”的一年息通常超过20%,一旦消费欲望膨胀,就可能陷入连环债务之中。再加上大学生没有收入能力,因无力还债,无法躲债、逃债,导致违法犯罪、跳楼自杀等极端行为发生的案件不在少数。
为了解大学生对校园贷的认识和使用状况,为大学生合理使用校园贷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对校园贷的规划和管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方案,7月5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Pay Day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山东省青岛市各高校进行实践调研,力求充分发挥校园贷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避免校园贷成为大学生们的“噩梦贷”。
借贷普遍化——欲望需求刺激冲动消费
7月的青岛,天气闷热,空气中也充满了燥热与疲倦,虽有阵阵微风,但也吹不走这炎热的酷暑,与之相伴的,是穿梭于各高校间的Pay Day实践队队员们的身影。
“校园贷呀,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好像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校园贷?没用过,也不想去用,容易招惹麻烦。”“我每月的生活费足够我去使用了,肯定不会去用校园贷。”在山东科技大学的走访过程中,近八成学生坚定地否认了自己使用过校园贷,但当实践队普及过后,许多学生才发现,自己其实早已经习惯了校园贷,而其中绝大部分使用的是花呗、分期购物和京东白条。
实践队在采访了大约50名学生后发现,有近七成的在校大学生在无意识中使用过这些大金融平台的'校园贷,而使用的最根本原因,是当前生活费不能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消费,而当问及所使用的校园贷主要消费方向时,有五成的大学生表示,用于生活消费中的点点滴滴,有近三成的大学生表示,用于酒店聚餐消费,也有二成的大学生用于购买大宗消费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校园贷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性别差异,男生呈现出虚拟性消费比例增强、物质性消费比例减少的特点,而其中绝大多数都用来充值购买QQ币、游戏币、直播礼物等;而对于女生,则主要集中于贵重物品、消耗型与服务型物品的消费,如化妆品、美容、首饰等。
“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想太多,有时候第一眼看中了,就想把它给买了,但是自己的生活费又不太够,就直接用校园贷去付款了,其实就是冲着那一股‘想要’的劲,有时候等到买完了之后,甚至是付款的那一瞬间,才感觉到后悔,感觉到不值得。”在这些众多校园贷消费之中,冲动型消费占据了主导。
辅导员支招——“家校”联动树立合理观念
“对于规范大学生使用校园贷,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作为大学生成长生活的引路人,我们辅导员的却负有重要的责任。”为了帮助大学生改正消费观念、合理消费、合理使用校园贷,Pay Day实践队员在采访完学生后,又采访了大学辅导员,试图从辅导员那里寻找答案。
“我认为我们辅导员能做的,首先就是对大学生们进行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校园贷,培养合理消费的意识。”文学院2016级辅导员崔洋说,”消费本应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有计划的选择,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忽视消费计划,盲目消费、冲动消费。许多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这种冲动和盲目消费很容易让他们陷入校园贷之中,而一旦陷入这个陷阱,将会掉进无尽的深渊。因此,我们辅导员应该开展关于消费理念的年级会议,让他们了解校园贷,培养良好的消费意识,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远离还款的压力,还可以让他们将主要精力用到学习中去,提高学习成绩。”
崔洋还认为,要改善校园贷使用的当前状况,还需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经常沟通联络,形成一种沟通联络机制,时刻了解学生的消费情况,及时疏导、劝导,打消不合理的消费思想和念头,从源头上改善这种情况。
打开新世界——亲身体验探索多角度原因
“现金和支付宝的里的钱都不够了吗?你在支付宝支付的时候点这里,把支付方式换成花呗。”某餐饮店的老板给实践队员指点。
为了获取校园贷使用的第一手资料,从更多的角度发掘校园贷被大学生广泛使用的原因,Pay Day实践队队员决定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切实地体会去感受校园贷。
“我以前真的没用过,今天第一次用仿佛打开了新世界,我现在都害怕自己以后会沉迷进校园贷里面呢。”实践队队员张醒打趣地说,“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便利和低门槛,难怪这么多人会陷入其中呢,校园贷不需要太多像银行一样苛刻的条件,不需要很复杂的流程,只需要一个支付宝的账号,就算现在身上没有一分钱,你依然可以逛街购物、吃饭、买东西。”
经过队员的亲身的实践发现,不论是在淘宝、天猫上,还是在实体店铺购物,不论是大物品,还是小物品,都可以使用校园贷进行支付。但是,也正是由于校园贷的这种便利和低门槛,才导致许多大学生消费欲望无限膨胀,完全不顾自己的实际承受能力,无节制的使用校园贷消费,最终只能”挖东墙补西墙”,甚至酿造出悲剧。
据团队负责人介绍,在接下来的实践活动中,Pay Day实践队将会继续深入调查,寻找校园贷的运行机制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寻求更好更合理的校园贷的规划和管理机制。
校园贷调查报告10
进入二十一世纪将近二十年了,国家十三五规划开始了第二个年头,越来越多的经济要素迸发出更多的活力,扩大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角落,这自然也包括了高校。
一、校园的产生条件
(一)消费群体庞大
都说90后是不知道珍惜的一代,享受着中国式的父爱母爱,向往着美国式的自由自在,挥霍着大把大把的父母的金钱,大学校园里开着豪车来上学,背着爱马仕包的学生大有人在,鼓起的荷包和超前的消费观念,这些都为校园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校园找谁来消费呢?
(二)企业宣传方便
企业也把目标放在了校园,学生不需要或者只需要一点点象征性的启动资金,就能成为一个品牌的校园。对于企业来说,一个高校不算什么市场,但是全国的高等院校这个市场可就大了,如果由企业直接在校园中开展商业活动,基本上是不可行的,校方肯定不允许,但是借助学生来进行,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校学生这个身份很轻易的就能迁移到对品牌的认同,而且,这都是公司未来的消费群体,取得了他们的认可,而他们步入社会赚钱后将拥有更多的可支配现金,会消费更多的产品。
(三)锻炼学生能力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成为校园,能够得到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在推广产品的同时能认识更多的人,都说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在正式进入社会之前能有一次预演,防止以后毕业了产生就业的恐慌,另外大学的课程不算很紧,在课余时间能够做点,而不是单纯的打游戏之类的浪费时间,也算是挺有意义的事。
二、校园的问题
校园看上去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实际上,被人诟病的缺点也有很多。
(一)产品质量无保障
在校园中有很多品牌,不仅仅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牌,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不同的品牌利润分成也不同。大品牌因为口碑好,之前的宣传已经到位,想要成为的人数多,往往公司给出的报酬就比较低,反观小品牌,知道人数少,正需要大量的宣传和产品形象的建立,提供的报酬就相对较高。但是小品牌没有经历过足够的检验,很可能存在一些瑕疵,质量上不敢保证。很多校园的品牌打着响亮的旗号,比如某某明星代言,韩国爆款产品等等,但是真正的效果有待检验。
(二)工作较为简单、繁杂,让人质疑能否锻炼能力
自从校园兴起之后,校园内的电线杆,宿舍和寝室楼道的墙壁上就多了很多宣传单。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校园往往选择张贴、发放宣传单的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由于雇不起人,这些事情当然得自己动手来做,所以,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这上面。通过单纯的贴小广告想要积攒下什么有价值的经验是不可行的。
(三)占用上课的时间,得不偿失
经过我们的走访,很多都说,本来是打算把这个作为一项兼职来干的,没想到到后面,占用的时间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不得不牺牲掉自己上课的时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杆秤,该上课的时候不上课,就算赚到了钱,那钱和自己的学习比起来显得太微不足道。
(四)周围同学对于校园模式的厌倦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校园中去,朋友圈和QQ空间里的广告也越来越多,本来是一个表达自我的地方,全都被同学的广告填满了,周围同学对于校园的厌恶程度也在与日俱增。单一的宣传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实的需求,但是众多校园还在争夺着这最后一块蛋糕。
三、校园中的敏感话题――校园贷款
在校园中还有一块特别的――校园贷款。我们特别采访了京东校园贷款的校园负责人,这是校园中一个相对比较新的领域,不再是简单的买卖货物,而是提供借贷服务来满足学生群体购买的需求。
(一)前景广阔
如果按照全国在校生2600多万,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进行估算,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可以达到上千亿元。很多公司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校园贷款已经在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真正走入公众视线却是通过“催款”“暴力威胁”等负面新闻的曝光。
(二)类型众多
按照京东白条的校园介绍,校园贷通常分为三种:一是以大学生为服务对象的专业的分期购物平台,大部分大学生会在这上面分期购买数码产品,部分学生还会进行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这就有点类似社会上存在的天使投资和学校里的奖助学金,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三是京东白条、支付宝花呗等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京东白条相比较而言额度更高,最少三千,有时候多的能拿到八千,支付宝花呗提供的额度则要看之前的消费水平,消费越多则额度越大。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也在开展贷款业务,但是这类公司的风险比较大,允许规定少,容易借到钱,但是隐形的手续费高,追钱的手段也比较极端,为了稳妥起见,他选择了比较大的公司京东,负责帮助同学开通白条业务。
(三)开通方便
作为负责人,他有一套工具,便携式的身份证扫描仪是最重要的。开通的方式很简单,只需要拍几张照,将身份证信息录入,熟练的人能在5分钟之内完成开通工作。据他介绍,开通一个能拿到50元的提成,相比较而言还算是少的,有的平台能拿到100甚至更多。
(四)独有的问题
校园贷不仅存在上述的所有存在的缺陷,而且还有以下弊端。大学生是市场中同时具有消费意愿很强烈但是能力不强的特点,单纯从贷款行业角度来看,这样的人最需要贷款,同时在学生的背后站着的是一个家庭,一对挣钱养家的父母亲,即使学生因为没有经济来源,没有办法独立还款,但是一般来讲不存在还不上贷款的可能性,属于优质贷款对象。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审核的手续极为简单,特别简陋,不需要像银行贷款一样,提供抵押或者收入证明或者担保等等,只要你是个在校生就能贷款。这看上去特别方便,一旦你还不上款情况就惨了。像京东白条,如果逾期,一方面要收取滞留金罚款,另一方面会及时联系你,如果直接联系不上,会联系你在申请时留下的室友电话,辅导员电话和家长。总能找到你身边的人,总能收到最后的贷款。
(五)真实发生的案例
《中国青年报》3月29日报道,担任湖南某大学学生会主席的李某,使用他人信息先后在不同网络贷款平台借贷100多万元,最终无力偿还。因涉嫌诈骗罪,李某于2月25日被衡阳市珠晖区公安分局抓获归案,受骗上当的被害人包括李某所在学校的27名学生。《京华时报》3月30日报道,天津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刘帮助一名学姐通过十余个贷款平台进行贷款,金额近10f元,还款期限将要到了,但是却联系不上这名学姐。据了解,曾帮这位学姐进行借贷的还有北京及天津数十名大学生。记者得到大兴警方的消息,改名女生已被警方刑拘。
无独有偶,《扬子晚报》3月31日报道,在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也有这样一名学长,打着帮忙刷单的旗号,劝说部分学弟学妹从他指定的校园贷上进行贷款。但还款期限将至,学长不但没有按时还款,而且连人都找不到了。这导致他们每天收到各地打来的催债电话。经过记者调查,发现这次校园借贷事件至少涉及88名在校大学生。
四、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面对校园的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政府要出台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
其实相关部门早就注意到了校园贷款的不规范,早在20xx年7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20xx年4月,有关部门出台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银监会明确表示,整治重点会放在校园贷款,对于暴力收款的现象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另外,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建立了校园网贷联合工作机制,从另一层面防止校园网贷风险扩散。
从当时的媒体报道看,在中央和地方的双重压力下,专项整治是卓有成效的,不少校园贷选择转型,而眼下媒体对校园贷问题的再次曝光,让人对专项整治的效果产生怀疑,到底是校园贷重新死灰复燃还是之前本来没有处理到位。违规的校园贷还在向在校大学生伸出黑手。治理校园贷,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想完全杜绝必须建立起长效机制,找到其中的根本利益链,在制度上杜绝。
(二)司法机关依法查处违规校园贷,追究法律责任
根据法律,年收益率超过36%的就属于高利贷。而某些校园贷的利息早已超过警戒线,只是贷款一万却要还款八万,这比很多高利贷都要厉害,对于这样的校园贷完全就把学生当作是待宰的绵羊,借钱之前好声好气,只要学生借了,之后就以各种名义来调高利率,逼着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学生就犯规对于这类校园高利贷,法律应该依法严惩不贷。
(三)推出合理正规的贷款项目
校园贷的成功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下制度的缺位,制度是要一步一步走向完善的,市场能帮助我们更快得找到不足之处。既然校园贷这么火爆就说明了学生贷款大有可为,相关部门比如教育部、各大高校和信誉良好的金融机构,能否推出相关的金融服务和产品,更多数量的学生贷款,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只要我们着手去做了就会发现原来没有这么困难。
(四)提高财商,加强教育
教育部门和各地高校,要加强理财教育。大学生刚从家里独立,手上突然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资源,容易冲动消费,合理引导适度消费不仅仅是家长需要做的,同时也是各个学校应该关注的,学校不仅是教授知识的地方,还是完善人格,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的地方。从大一开始,就要适当加入财商教育,提高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大学生的本职工作还是要学习,只有在保证了学习的情况下才可以去拓展自己其他的能力。专业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之后就业的广度和宽度。无论你是否喜欢自己所在的专业,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好好走下去,除非你已经下定决心要转专业或者自己选择创业。
参考文献:
[1]齐月.电子商务形势下校园模式的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xx.
校园贷调查报告11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校园网贷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加,使得各方面制度及平台自身不健全、学生群体的信用、还款能力较差等因素造成的校园网贷风险问题亟待解决。校园网贷作为近期社会热点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此前关于校园网贷风险的个案调查及报道较多,广泛的调查研究较少,相关研究大多从政策法律层面入手讨论网贷风险控制,具有一定局限性。本次调查选取长春市为调研范围,通过对各高校学生、网贷平台及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校园网贷风险,多角度出发提出风险控制的建议,对于丰富互联网金融理论体系,以及推动网贷平台l展具有实际意义。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其中问卷调查采取网络问卷的方式,涵盖重点院校,普通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64份(剔除了非长春高校的问卷),有效样本比率是92.8%。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约为3:7。文史类专业学生占57.60%,理工类专业学生占23.28%,艺术类专业学生占7.98%,医学专业学生占5.29%,计算机专业学生占3.17%,其他类学生占2.68%。有些校园网络贷款平台以贷款大学生的年级为依据提供不同的贷款额度,因此本次调研按照年级对样本人群进行了分类。大一学生占15.87%,大二学生占37.57%,大三学生占33.33%,大四学生占10.58%,研究生比例较少。
问卷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个人)基本信息和校园网络贷款现状调查。基本信息部分内容涉及性别、专业性质等分类信息,以及资金短缺次数、原因、应对措施,生活费来源等群体特征信息;校园网络贷款现状调查部分包括有过贷款经历的贷款行为、校园网络贷款的普及程度、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知以及其前景评价四个方面的内容。
此外,调研过程中对问卷调查中有过贷款经历的人进行了针对性访谈,通过了解其网贷经历进一步收集有效信息。
二、校园网贷现状
(一)校园网贷特点
通过对长春市网贷平台的实地调查及相关信息整合,可将校园网贷目前的发展特点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宣传力度大。各校园网贷平台为占领市场,采取多种宣传推广方式。目前比较常见的宣传推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现场发放传单、张贴广告,校园里的垃圾桶、厕所门、马路、取款机到处充斥着校园网贷的宣传信息;二是雇佣校园,几乎每个高校都有网贷平台的人员。
其二,申请流程简单。大多数校园网贷平台的申请手续都非常简单,尤其是经过校园办理的手续,大学生只需将学生证、身份证、户籍等信息上传至网站即可申请信贷。只有少数的平台审核稍稍把关,例如名校贷实行的视频签约等。
其三,借贷额度不一。校园网贷平台的借贷额度是存在范围的,一般是在几百到几万之间,例如名校贷提供的范围是100到5万。平台会根据大学生的年级和学校层次的高低测算出学生最多能够借贷的额度。
其四,具有一定的欺骗性。首先,网贷平台的宣传上就有一定的欺骗性,例如声称低利息,实则在收取利息的同时,还会收取高额的服务费用。此外,校园为获取提成,采用欺骗的手段诱骗同伴借贷。例如吉林动画学院的学生因兼职需要被骗刷单,实则是被骗借贷。
(二)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认知与评价
1、大学生对校园网贷的了解与接受程度。本次调查的样本中,34.39%的大学生表示不支持开放校园网络贷款,42.33%的人表示中立,23.28%的人表示支持,即不反对校园网络贷款的比例为65.61%。对这65.61%的人群进行深入调查显示,其中62.9%的人愿意把闲余的钱放入贷款平台赚取利息收入,37.1%的人不愿意。
在本次调查的样本中,3.7%的人使用过校园网络贷款,96.29%的人未使用过,但未使用过的人群中有28.02%的人表示想尝试。同时,参与调查的人群均表示自己身边只有较少的人使用校园网络贷款。
2、未使用校园网络贷款者的顾虑。从调查来看,想尝试的人群最大的顾虑是不信任校园网贷平台的信誉以及担心个人信息泄露,没兴趣的人群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贷款的需要。与“借钱”行为在大学生中不常见,成鲜明对比的是观念传统,即不花未来钱对未使用者造成的顾虑较小。
3、已贷款学生对校园网贷平台的评价。几乎所有进行网贷的学生都对贷款平台的服务协议以及相关规定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对其表示认可,其余人表示部分条款无法接受,甚至认为这些规定或协议更多的是对贷款平台利益的维护,而自己的利益没有得到维护。其中,仅有个别有过贷款经历的人表示反对开放校园网络贷款平台,其余有贷款经历的学生对其表示支持或中立。
(三)大学生网贷需求分析
1、大学生生活费来源。生活费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大学生的偿还能力,因为这是大学生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收入来源”。由上图,可以看到父母提供是大学生生活费来源最主要的方式,此外还有2.65%的人是依靠亲友的帮助,这两类可合并为家庭提供,总共占比94.83%,这意味着有一小部分大学生不是依靠家庭获得生活费。同时,有26.45%的大学生选择兼职工作为自己赚取生活费。这两个事实表明,有一部分大学生有独立自主的“收入来源”,即有独立承担贷款的可能,但是大多数大学生不具备该能力。对于后者而言,借贷的利息最终会转嫁为家庭负担。
2、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来源。父母和亲戚是创业大学生筹集启动资金来源的首要来源,占64.29%。根据父母和亲戚这一筹资渠道的性质,我们可推测大学生创业的启动资金数额不大,只是超出了他们生活费所能负担的范围。根据我们对身边创业同学的访谈,了解到他们的创业启动资金的范围是一万元以内。其次是社会组织或有关部门,占39.29%,这类资金一般以比赛或政策要求获取,难以普及到所有的创业大学生。贷款平台和众筹作为互联网新兴的筹资方式,由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对创业大学生的吸引力不相上下,均占32.14%。然而与众筹平台相比,贷款平台具有放贷快、简便以及成交率大的优势。
3、大学生资金短缺时的应对措施及其影响因素。首先,由于资金短缺的次数难以人为的划分出现多少次资金短缺才可能刺激贷款需求,而贷款需求又会受到个人消费观念、家庭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本次问卷设计将其设计为定性色彩的三个档次――从不、有时、总是。本次调查的结果为:“从不”群体占27.51%,“有时”群体占64.55%,“总是”群体占7.94%。“总是”群体均为女性。
将此组数据与资金短缺的次数做交叉分析,“有时”和“总是”是本次研究对资金短缺次数的分组。
对比两组人的行为模式,总是感觉资金短缺的人更偏向与向家里索要或者做兼;有时感觉资金短缺的人更愿意接受“借钱”行为,包括找朋友借钱和校园网络贷款。由前面分析已知,“总是”人群在大学生中的比例较少,“有时”人群是大学生中的大多数,因此校园贷款平台应努力争取得到后者的青睐。同时该类人群更偏向于节省花费,其非理性消费的可能性会有所降低。
第二、性别因素。基于本次研究数据,将性别与资金短缺次数做交叉分析,得到结论:女性更容易感觉总是资金短缺,然而感觉有时资金短缺的人群男女生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借”的概念更容易被男性接受。从男性资金短缺的行为可以看出,他们更不愿意找家里索要,并更不愿意节省花费;为了满足自己的资金需求,他们更愿意做兼职,或者找朋友借钱,同时更愿意接受校园网络贷款。这两个特性意味着男性更可能成为校园网络贷款的使用者,其还款的能力也更强。
此外,大学生资金短缺的情况及应对措施也受到高校层次和学生年级、专业等的影响,本文中将长春市大学生整体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故而不对此做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校园网贷需求,且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影响学生校园网贷需求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创业意愿、性别因素等,有一定的市场潜力。
(四)家长、学校对大学生网贷的了解与支持程度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知,在已贷款的大学生中,绝大多数人未将自己的贷款行为告诉父母。其中告知父母的学生中有80%的人得不到父母的支持,20%的人得到父母的支持与帮助。
学校方面,8.47%的人表示学校对校园网络贷款进行了干预,21.69%的人表示没有干预,69.84%的人不清楚。但95.77%希望学校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干预,学生对学校干预措施的期望如下图所示。
三、校园网贷的风险分析
总的来说,校园网络贷款的风险是指校园网络贷款平台或贷款主体(在校大学生)在发生借贷关系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而使得双方遭受资财损失以及由资财损失引发的相关损失的可能性。
下图为调查中大学生对校园网贷存在风险的原因分析,可见大学生普遍认为校园网贷存在的风险比较高。无论是贷款平台还是学生本身的消费观念及群体特性都使得贷款平台存在一定的风险。
(一)平台方面
第一,平台面临着因借款人违约不能按时还款而遭受资财损失的风险。进行网贷的大学生中并非所有人在贷款前均考虑到自身的还款能力,即使考虑了还款能力,但因他们的还款资金来源主要是靠省吃俭用和兼职获取,一旦借贷的大学生无法找到兼职,那意味着他们无法按时的还款,因而借贷平台会因此遭受资财损失。
第二,平台面临占领的市场狭小,大学生需求不足的风险。调查样本中愿意接受校园网贷的人数只占少数,此外绝大部分人未使用过校园网贷。即使未使用过的人群中有28.02%的人表示想尝试,但出于对平台的不信任等顾虑而选择放弃。同时,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费来源主要是家庭供给、奖助学金以及兼职收入,需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贷款的人很少。
第三,平台面临信誉遭受质疑、平台形象降低的风险。一方面,平台自身的运营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致使人们对其评价较低与不信任;另一方面因为平台雇佣的校园采用欺骗的手段诱骗同伴借贷的新闻报道以及相关事件使得人们质疑平台的信誉、形象甚至是能力。此外,由于最近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平台为追款而采用恐吓、威胁等方式的事件更加加深了大学生对平台信誉低,可怕的印象。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对平台的关注和评价,使平台备受社会舆论的谴责。
第四,平台面临因经营管理不善、市场竞争激烈、平台信誉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被政府叫停而濒临转型或者破产的风险。今年关于校园网贷的负面报道众多,政府逐渐重视,加强对校园网贷的管理。今年8月24日,银监会就《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情况召开新闻会,表示对校园网贷采取“停、移、整、教、引”五字方针。目前全国有多家规模较大的校园分期消费平台目前正在退出校园。例如“我来贷”、“趣分期”、“名校贷”、“壹宝贷”。
(二)大学生方面
第一,受到欺骗的风险。一方面,大学生会因为选择不合法不正规不诚信的网络贷款平台,在并非全面了解真实的贷款信息的情况下盲目贷款,而承担受到欺骗的风险。有些平台喜欢在贷款利率上玩数字游戏,表面上宣传低利率,免息贷款,实则是变相的高利贷;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因为兼职的需要而被校园甚至是同伴诱骗借贷。
第二,因没有合理的还款规划和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还不起贷款,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风险。大学生贷款之后可能面临无法还款的风险,更可怕的是平台负责人可怕的催款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的身心伤害。此外,创业的大学生也可能因创业失败导致背负重债。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网贷后具体还款来源如下图。
第三,个人信息泄露甚至被盗用去借贷的风险。借款大学生为了能够成功借到款项,需要在平台上填写诸多的个人信息,这可能会导致泄露本人的个人隐私的风险。同时,因为借贷的申请程序简捷,有的大学生会盗用身边同学的基本信息去借贷。
第四,消费观和价值观扭曲的风险。
本次研究将资金短缺的原因用来预测如果大学生选择了校园网络贷款,可能的资金用途。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旅游、日常开销、贵重物品是造成大学生资金短缺的三大原因,分别占58.39%、52.55%、33.58%。从需求的频率角度分析,日常开销则意味着经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还款资金没有保障。旅游是大学生节假日时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且旅游的花销一般不低,也属于生活非必须项。其次数码产品等贵重物品是33.58%的大学生资金短缺的原因,学生的消费观念本身就摇摆不定,易受影响,且分期付款,网络贷款平台功能的实现,则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在非必需品方面的消费。
校园网贷这个门槛低的资金来源可能会促使大学生消费欲望极度膨胀,在享受超前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观和价值发生扭曲。
四、校园网贷的风险控制建议
首先,政府方面。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对校园网贷行业的监管,制定明确、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引导校园网贷行业的发展,完善相关法律,确定平台法律地位和具体的监管部门;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整合校园网贷平台,为大学生借贷时选择合适的平台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应加快建立开放性信用评级市场环境,建立完备的征信体系,加强对借款人的资格认定以及明确借款人还款来源、提高借款人失信的成本,增加还款意愿;此外,政府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消费教育,积极组织相关讲座、宣传活动。
其次,网贷平台方面。校园网贷如今发展受阻离不开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而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化解校园网贷平台面临的风险,还需平台自身改进经营管理模式、完善运营模式、树立良好的网贷信誉与形象,同时,加强借贷人审核、关注投资者权益保护、灵活运用相关金融技术及工具也有助于从平台自身的角度控制网贷风险。
第三,高校方面。高校是孕育人才的地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高校的帮助与指导。而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他们初到大学,_始更多地接触社会,但由于涉世未深而容易受人蛊惑或被人欺骗。所以,在校园网贷盛行的背景下,高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减少校园网贷风险。如安排教职工等及时掌握大学生的经济情况及思想动向,开设金融理财等相关课程,加强对大学生理性消费的指导。
第四,家庭方面。家庭是大学生的生活费的主要来源,家长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花销情况、思想状况、创业意愿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予以积极的引导,减少其因攀比心理等造成的不合理消费。此外,了解学生是否需要贷款或已经贷款,及时给予教育和指导。
最后,大学生个人方面。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辨别能力、理性分析能力。一方面要防止自己上当受骗、个人信息被盗用;另一方面树立理性消费观,正确看待贷款消费,在自己经济能力承受范围内适度消费、在真正有贷款需求时谨慎适度贷款,认真审查贷款平台的运营资格,仔细阅读贷款流程及还款要求等,诚信借款、按时还款,以免影响自身诚信、触犯相关法律。
以上就是我们关于长春市校园网贷现状及风险的研究分析,希望对校园网贷平台的进一步整改、发展有所启发,并使高校大学生对于网贷风险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校园网贷风险。
校园贷调查报告12
前言:
校园网络贷款是针对大学生和研究生群体,提供分期购物和现金消费等服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20xx 年以来,此类平台呈爆发式增长,在大学校园里,各种校园贷的广告无处不见。收入有限却充满消费欲的大学生群体成了业内争夺的阵地,他们直言“大学生的分期消费市场潜力大、利润厚”,目前行业正处在野蛮生长期。然而由于政府对网络贷款缺乏管理制度,监管力度不够,校园网络贷款存在着无经营许可、利息过高、涉嫌诈骗、泄露个人信息等各种乱象。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往往在购买欲的推动下欠下一笔又一笔贷款。之前网上有一则新闻,河南郑州某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引起的一个极端案例。
我们就这一问题,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校园网络贷款的问卷调查,希望能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认识和看法。此次问卷调查一共收集到了153组数据,其中男生占55.84%,女生占44.16%,男女比例相差不大,可以代表真实数据比。主要调查对象为大二在校学生,作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数据足以代表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真实情况。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网络贷款的基本看法,并提出我们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美中不足的是:由于时间比较仓促,问卷发放较少,在反映问题中难免有失偏颇。
关键词:网络贷款自杀欺骗分析建议
第一部分:调查背景
P2P是英文person-to-person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是一种将小额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民间小额借贷模式。属于互联网金融(ITFIN)产品的一种。属于民间小额借贷,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网络信贷平台及相关理财行为、金融服务。
20xx年12月底,银监会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研究起草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网贷行业监管总体原则是以市场自律为主,行政监管为辅。对P2P取消了准入门槛监管,转而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网贷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不得设立资金池、不得提供担保或承诺保本保息等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十二项禁止性行为如下:
(一)利用本机构互联网平台为自身或具有关联关系的借款人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向非实名制注册用户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发售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
(八)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推介、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九)故意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市场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一)从事股权众筹、实物众筹等业务;
(十二)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由具有资质的'网络信贷公司(第三方公司、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发布和交易实现的网络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平台撮合成交,在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目的
但是近年,校园贷款导致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如校园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几十万的网络贷款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就此,我们将就大学生对于校园网络贷款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正文及结果见附件。并依据此调查结果进行研究与分析,希望可以给当今大学生贷款提出实质性建议,减少大学生因为校园贷款自杀事件。
二、调查方法
我们计划于网络发出问卷调查,并鼓励身边同学进行阅读填写,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现今大学生小雨网络贷款情况,并依次给出建议。
三、调查实施
本次调查历时16天,大致情况安排如下:
⒈5月1日小组开会讨论,得出调查主题为大学生校园网络贷款,并安排小组成员分工。
⒉5月2日小组开始撰写问卷调查,于5月5日结束。期间开了一次会讨论问卷调查,各小组成员开始搜集资料并汇总。
⒊5月5日开始搜集问卷调查数据,此次一共搜集了4天,于5月9日停止搜集,一共搜集到了159份调查数据。
⒋5月10日开始分工写调查报告和PPT,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最终完善调查报告和PPT。
⒌5月13日小组再次开会,根据已完成的调查报告和PPT,讨论调查报告和PPT细节,完善调查报告和PPT。5月15日完成调查报告,5月16日完成PPT。
第三部分:调查结果
一、大学生每月生活费:可以维持生活,难以痛快消费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生活费情况如图1,生活费主要来源如图2,结果显示,近7成学生的生活费在800-1500元之间,其中在800-1200元之间的学生占了50.99%,并且94.04%的同学生活费来自于自己的父母。
校园贷调查报告13
一、大学生校园贷款现状
20xx年三月初,河南大学生郑某因迷恋,在欠下多达60万的校园网贷之后,选择跳楼自杀。该事件轰动全国,同时也让五花八门的“校园分期贷”平台暴露在大众眼皮底下。根据相关人士介绍,由于“校园分期贷”的办理流程简单,只要学生能够提供有效的身份证、学生证以及其他能证明其是在校学生身份的证明,不仅申请门槛比信用卡底,额度也比信用卡高。以某分期贷款平台为例,只要不是非毕业生,其贷款额度最多可达1万元。有贷款平台负责人将校园分期贷款的运营模式解释为P2P的扩展:其公司的资金来源于P2P公司,然后再去学校搜索优秀的大学生人群债权,再引诱大学生选择分期贷款。
主营校园分期贷的公司其盈利途径一般有两种:一是将从P2P公司贷款的利息率算在学生身上,或者和电商讨价还价,形成“商品高毛利+还款低利率”的盈利模式。由此计算,和信用卡分期付款一般7%以下的年利率相比,校园分期贷的一年息往往高达20%,而颇受学生追捧的“白条”利息也比信用卡利息高出一倍以上。学生一旦无力偿还贷款余额,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学习,还会被列入不良信用记录,影响其终身。
二、校园贷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校园贷款体系政策
由于不需要复杂的信用证明,也不需要任何财务证明,大多数校园分期贷款平台只需要学生提供能证明其学生身份的证件。着实吸引了不少学生。上述新闻主人公大学生仅凭几张身份证学生证就贷款多达60万元,充分暴露了校园贷款的漏洞风险,但真正比校园贷款本身的高利率更令人镇静的是,多数校园贷款平台的催缴方式令人震惊。一般如果走正常的法律程序的话,对于哪些无法按时还款的学生,校园贷款公司只需要将其到法院,在法院判定胜诉后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继而追回全部或部分欠款,这种方式不会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也不会存在让学生父母偿还、无法让学生毕业就业等问题。但现实是,这些校园贷款公司所采取的催款方式,往往是通过非法途径岁学生进行骚扰、威胁甚至是拘禁等极端手段,给学生施加压力,强迫学生外出打工或者拆东墙补西墙再者是向父母要钱等方式来还清债务,对学生的生理和心里都造成了极大地伤害。
(二)大学生缺乏风险保护意识
按理来说,“校园贷”也不有其积极意义。由于如今“创客”文化的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但庞大的创业资金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因此,此时的校园贷款就是一项很好的资金来源,不仅能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还可以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也有大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贫困,无法按时交纳学费而面临辍学危险,他们也可以利用校园贷款来交纳学费,完成自己的大学梦想,同事也为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但是,校园贷款的利息绝对不容小觑,风险也由此而来。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消费观念,做到不盲目消费,不随意攀比,即使需要,对于校园贷款也要精打细算,每一笔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作为大学生,我们也应该提升自己的自制能力,做到适度消费,一旦盲目消费,缺乏安全理财一是,就会踏入校园贷款的陷阱无法自拔。
(三)校园贷款市场监管力度弱
校园借贷平台的安全漏洞以及存在的风险,扰乱了正常的P2P模式。由于校园贷款的门槛较低,条件限制少,办理贷款方便快捷,不仅吸引了大批需要用钱的学生,也让另一部分不需要用钱的学生模糊了自己是否真正需要钱的意识,加入校园借贷平台一直这样放纵大学生虚假的消费能力,那么最终只能是将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只有网络借贷平台和相关负责部门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才能真正在大学生市场中占据优势。也就是说,校园贷款只有做到真正迎合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支持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不是一味钻法律的漏洞,才能经久不衰,成为大学生需要的金融产品。
三、校园贷款对大学生风险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网络金融对大学生贷款政策体系
(1)建立“担保人”制度。由于校园贷款方便快捷易得,吸引了大批学生,但又由于其没有完善的后期应对制度,因此急需建立“担保人”制度。同银行贷款一样,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担保人要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这个“担保人”可以是学生家长,也可以是其他年满十八周岁具备经济能力的个人或组织机构,例如大学生需要创业而选择贷款,那么就应该由学生所属院校或投资方作为担保人,这样不仅可以调高了贷款门槛,防止大学生冲动贷款,也避免了大学生盲目消费,盲目攀比,为大学生梳理正确的消费观念。
(2)完善校园贷款法律法规。在对校园分期贷的调查中,校园贷款机构往往会用“零首付、低利息、低月供”等字眼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但实际上网贷并非如广告宣称的“低息”。不但如此,一旦学生在规定期限内无力偿还时,所谓的逾期利息、违约金等犹如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接近于高利贷的利息。例如“名校贷”的逾期违约金是未还金额的0.5%一天,而“趣分期”则是收取贷款金额的1%每天。更有少数小型贷款公司每天的违约金高达贷款金额的7%-8%。并且在学生还款期间,各类平台还会收取服务金等费用,这类费用不仅高昂还会隐藏设置,比如,明面上是每个月5%的利率,可还设置了5%的服务费,而这些还款细节,在学生前期咨询时,很多公司客服的态度模棱两可,不会给出明确的解释。对于以上漏洞,有关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从借贷初期的合同到最后的还款后期,都要做出相应明确的法律规定。
(3)加强对大学生身份审核制度。按照这些校园贷款的运营思路,一般只要确保学生是该校在校生,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有的贷款公司为了快速发展扩展本公司的业务,会放松对于贷款学生的身份审查。曾有新闻曝光,需要贷款的学生会利用身边同学的身份去贷款,并且审核通过,这也就暴露了贷款公司在审核身份这方面犹如摆设。对于大学生如何利用这笔借款也不会进行后台跟踪,仅仅凭借学生贷款时的理由默认款项的用途,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贷款的危险系数。正常来说,贷款公司在学生贷款初期就对其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查,严格核实所上交到电子材料,安排校园人亲自上门确认其身份的真实性,以及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在贷款后期,也要对贷款人的款项用途进行跟踪,确保其资金的安全。
(二)通过宣传增加大学生风险保护意识
(1)增加大学生信用教育。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个人的信用记录尤为重要,一个人的信用记录与其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大学生可能会涉及出国留学或是毕业后的贷款购置房产,这都与个人信用记录挂钩。但由于国内高校并未加强大学生这方面的意识,往往是学生需要和银行打交道时,才意识到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对于如今频频发生的这类现象,有专家不断呼吁要加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使大学生重视自己的信用记录。如今我国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在不断完善,信用记录对我们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的同事,黑名单上的不良信用记录负面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我们不仅仅要确保自己的信用记录不受任何影响,同时也要不断为自己增加信用,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记录,对今后出国深造或是在银行贷款购置房产都能一帆风顺。
(2)限制大学生贷款次数。现今较受大学生追捧的校园分期贷款类似于爱学贷、趣分期、分期乐等,这些贷款机构几乎不会考虑来申请贷款的学生是否有过其他贷款记录,或者是否具备偿还能力,一般来说,一名在校研究生可以分别在5家学生贷款的主要平台上快速借款多达10万元。而这整个过程中,家长毫不知情。学生贷款消费无可厚非,但是学生必须认清自己是否具备偿还能力。这类贷款平台鼓励大学生购买‘力所不能及’的产品,助长了大学生随意攀比的心理以及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因此对于实现大学生贷款信息全国联网,限制大学生贷款次数以及金额迫在眉睫。
(3)告知综合成本。据之前曝光的学生贷款事故介绍,校园贷款机构往往会以零首付、低利率、低月供等字眼来吸引学生,一般校园贷款的月利率普遍在0.99%至2.38%之间,但实际上校园贷款的几率绝非在宣传中所称那么低廉,如果期限按照一年来算,其贷款年化利率普遍在20%以上,这个数字对于没有经济来源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说,比高利贷还吓人。而以上这些信息,通常是对贷款的学生隐瞒的。对于校园贷款机构类似的违规做法,应该明确要求贷款机构公布综合成本,而不是以偏概全期满消费者。
(三)加强网络金融对大学生贷款的监管
(1)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如今,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尚不成熟,无法再短期内完善信用体系,再加上校园贷款市场的问题较为严重,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屡见不鲜。因此想要有效杜绝类似现象,就一定要制定严格的处罚措施,实行有奖举报制度,一旦发现有违规现象,必须按照规定加以严惩。虽然直到现在关于网络贷款监管的文件还没有正式出台,一些具体的处罚力度也归于地方管辖,但通过《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常用的处罚措施仅仅是“口头警告、通报批评或者处以3万元的罚款”。这种无关痛痒的处罚力度着实太轻,想要从根本上治理好那些钻法律空咋、打球的P2P平台,简直是无稽之谈。假如能够对有严重违规行为的贷款机构处刑罚,将会大大降低违规事件的发生。
(2)加强对网贷市场监管。一般来说,校园贷款机构会采取线上广告宣传,下载手机应用给予一定额度的优惠以及高薪招聘人等方式宣传自己的平台机构。对于这些半真半假的广告宣传,一些城市例如北京已经明确要求下架所有P2P广告,包括电视台、地铁、报纸等,但更多城市还没有做出一些整改措施,由此可见广告宣传限制这块还需加强监管。同时,也可以利用电视或地铁广告、手机信息推送、网络等新闻传播媒介,宣传校园贷款的知识和风险漏洞,并举例常见的互联网金融经济犯罪的类型、惯用手法和动态特征,加强公民尤其是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谨慎贷款。
(3)规范平台审核流程。开头新闻事件中的主人公大学生,以班长的身份编造借口获得全班近30位同学的个人身份信息,并顺利从多个平台上获得贷款,其中被负债最多的同学,达到了11万元。从这一新闻事件中我们也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在校园借款过程中,及时借款人不是证件上的本人也能够顺利通过贷款机构的身份审核,就说明这些贷款机构的审核系统存在这严重的漏洞。网贷平台尤其是校园贷款平台更应该规范贷款流程,建立符合法律法规的业务,对申请贷款的人员进行严格的身份审查,对于贷款后期出现的信息物价身份审核不实等情况导致的贷款事故,贷款机构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校园贷调查报告14
调查时间:3月15日19:30
调查地点:A栋各自习室
调查对象: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全体大一新生
调查方法:调查问卷
调查形式:以小组形式调查,每组两人负责一个自习室下发调查问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刚刚步入大学的学生们。这些群体年纪较轻,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这是为什么,听小化给你细细道来。
其一,他们消费的需求旺盛;
其二,他们的经济尚未完全独立,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约。不同于别人的消费观念和较弱的消费能力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他们可能会选择通过借贷的方式预支未来的资金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意愿。
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情况,研究他们如何消费和他们的消费心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走上正确的消费道路,成为各大高校的重要课题。本次调查借315消费者权益日的机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大学生的消费情况和他们是否使用校园贷。下面,让我们跟着小化一起看看吧!
本次调查面向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一新生,下发问卷共288份,回收244份,回收率84.72%,有效率95.9%。我们将这些群体按照月生活费划分成四个层面:500-1000、1000-1500、1500-20xx、20xx以上。
月消费支出基本合理,但消费差额较大。
调查结果显示月支出消费总额在500-1000元的同学占22.2%,在1000-1500元的学生占62.3%,在1500-20xx元的同学占11.1%,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占8.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总额基本集中在1000-1500元,以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较为合理。
但是,可以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月消费差额较大,最高消费总额与最低消费总额约为4倍关系。
消费结构较合理,但仍存在少部分不合理之处
这一结果在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同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在第11题多选题当中,选择购买服装的人数和在其他方面花费的同学分别占37.6%和36.9%,当然,将生活费花在电子产品和交际的人数占27.3%。
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物质和交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娱乐和网络活动较多,但对于读书方面不给予重视。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填补,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这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匮乏从而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消费观念较为正确,无使用校园贷行为
从调查看出,96.5%的学生认为校园贷不太可信或不可信,但均没有使用校园贷的行为。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几乎不存在消费的攀比心理,同时对校园贷的危害也是比较了解。
结论与存在的问题
01大学生消费构成符合社会潮流
调查结果显示,月支出消费总额在500-1000元的同学占22.2%,在1000-1500元的学生占62.3%,在1500-20xx元的同学占11.1%,在20xx元以上的同学占8.5%。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总额基本集中在1000-1500元,以现在的经济水平来看较为合理。但是,可以从上述数据中看出月消费差额较大,最高消费总额与最低消费总额约为4倍关系。
02消费种类与方式呈现多样化
这一结果在月生活费1000-1500元的同学身上体现尤为突出。在第11题多选题当中,选择购买服装的`人数和在其他方面花费的同学分别占37.6%和36.9%,当然,将生活费花在电子产品和交际的人数占27.3%。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物质和交际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娱乐和网络活动较多,但对于读书方面不给予重视。这说明现代大学生缺乏对精神世界的填补,更多的丰富自己的物质生活,这导致他们的精神世界较为匮乏从而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多的依赖。
03读书支出少
从调查看出,96.5%的学生认为校园贷不太可信或不可信,但均没有使用校园贷的行为。由此看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较强,几乎不存在消费的攀比心理,同时对校园贷的危害也是比较了解。
04没有被校园贷的诱惑影响,消费较为理性
调查中涉及校园贷的问题同学们大多选择不会相信,可以看出同学们不相信校园贷这种危害大的在短时间内获得资金的行为,消费观念较为正确。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消费结构和种类也在变化,但需要大学生注意的是一定要抵制诱惑,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念,摒弃攀比的消费心理和虚荣心,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拥有一个合理、健康的消费理念,拒绝使用校园贷,别让校园贷成为校园害。
校园贷调查报告15
大学生每月生活费调查:
可以维持生活,难以痛快消费
近日启动了一项面向普通用户的调查,共收集到份反馈。其中7932份来自在校大学生。
调查结果显示,六成多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在500-1500元以内。其中每月生活费为1001-1500元的学生比例为%,为各项之首。
每月生活费为1501-20xx元以及20xx元以上的学生同样不少,他们的比例均为%。相比之下,每月生活费不到500元的学生只有%,是所有比例中的最低。
网络分期贷款:多数学生知道,但尝试的不多
调查中,近78%的大学生表示听过网络分期贷款。他们主要通过网站广告、校园海报、媒体报道、同学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除此之外,传单等其它宣传手段也在发挥作用。但整体而言,网络分期贷款的宣传途径分布地较为平均,目前还没有出现占据绝对优势的推广渠道。相较于前者的超高比例,真正使用过网络分期贷款的学生比例仅有21%,且多数人的使用时长在一年以内。除此之外,还有%的大学生表示尽管听过网络分期贷款业务,但不愿去尝试。
让创业者备感欣慰的是,多数学生仍然愿意尝试这项新兴业务,他们的比例接近50%。考虑到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业务诞生不久,最早提供此项业务的分期乐成立至今尚不足2年。这一数据说明,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市场,可能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容纳更多创业者。
数码产品是大学生的主要消费产品,%的大学生利用网络分期贷款购买数码设备。它的比例远远超过其他商品。
网贷用途:有人拿来买手机,也有人用来缴学费
除了数码产品,游玩、衣物、餐饮等同样是大学生网络分期贷款的主要消费内容之一。但和数码产品相比,它们的比例只有%。这一数据证明,尽管衣服餐饮等生活开支更为常见,但它们的成本相对较低,学生们无需贷款即可支付。
因此,如果分期贷款业务能够在大学生群体中更广泛的应用,将为面向年轻人的数码类产品带来更大市场驱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调查中还有%的.学生表示会用贷款缴纳学费。与信用卡相似,办理传统助学贷款同样存在信用认证、出具证明等复杂流程,网贷审核的低门槛和分期偿还的特性也吸引到那些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群体。
大学生贷款需求:额度两极分化,不排斥投资借贷
对于贷款额度,希望获得20xx元以上贷款的比例在大学生群体中最高,达到%。而500元以下的比例则占据次席,比例为%。这种明显的“两极分化”,充分展示了大学生分期贷款需求的独特性:因为无力独自承担贵重消费品的购买,是大学生申请分期贷款的第一动力;同时,对于偿还能力的担忧和经济状况,小额贷款是大学生日常消费中更容易接受的选择。
在调查中,多数学生表示不愿太久背负还款压力。67%的学生计划在半年内还清贷款,%的大学生表示会在一年内还清贷款。
现有网贷服务中,部分产品还为学生提供了放贷机会。调查中,七成多大学生表示不排斥用余钱投资网贷,其中%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会投放网络分期贷款。不愿投放网贷的学生比例只有%。
结语:一个市场激活了一堆市场从大学生的反馈中能看出,多数学生的生活费可以支持日常开支,但无力购买高价商品——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消费欲望,又驱使大学生群体对时尚和精致的商品充满向往。在“矛盾即市场”的驱动下,网络分期贷款帮助学生解决了高额商品需要一次付清款项的难题,而它需要偿还的款项在多次平摊之后,月生活费在千元左右的大学生基本可以轻松应付。
快速更新迭代的数码设备却能满足男女学生对新事物的心理期待和购买欲望,因此,调查中数码产品在学生的购买比例中达到%、远远超过其他商品就不让人感到意外。未来数码产品预计还将继续领导大学生分期网贷的消费榜单。
数码产品的热销也加快了分期网贷和电商平台的合作。分期乐、趣分期均与拥有3C销售优势的京东、苏宁等电商达成合作,京东在今年1月推出校园白条服务,也进入了这个市场——大学生分期贷款市场一旦快速普及,将会促使中国年轻消费群体的消费年龄下限至少扩展3-4年——这对市场的刺激将是巨大的。
时下校园分期网贷的状况像极了众多改变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企业诞生时的状态:初创公司层出不穷,大型企业蠢蠢欲动。尽管目前多数学生对它的态度依旧相对保守,但没人敢低估它的未来。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新细分领域,它所抓住的需求痛点,将成为这个领域未来活跃发展的源动力。
【校园贷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校园调查报告07-23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06-04
校园超市的调查报告12-31
学校校园调查报告06-29
校园环境的调查报告12-11
校园噪音调查报告10-26
校园宿舍问题调查报告07-03
校园环境调查报告08-05
校园生活调查报告07-02
校园不文明调查报告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