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巴芒演义》读后感(通用1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巴芒演义》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巴芒演义》读后感 1
选择投资这条路,在熙来攘往的各路大V中,关注到唐朝这样的领路人,实在是幸运至极。
2017年读到老唐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从雪球追到唐书房。从看不懂老唐在说什么,到领悟认同他在投资、生活、人生中的至简大道。一路追随一路成长,感恩老唐的分享,也感谢自己拥有学习改变的心态。老唐的《巴芒演义》新书上市已经三个多月,读完两遍才动手写读后感。不敢再拖,不然每次看到文章里老唐说:“无论是否入选,输出本身已经是对自己的巨大帮助,是非常深入的学习过程。借着这个激励,将双手放在键盘上,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吧!”都觉得他是在催我。
在《巴芒演义》的自序中,老唐说这是“一本用茶馆评书和章回体小说的外壳包裹着的、严肃正统的价值投资理念和实战手册”。是的,这本书既有小说的可读性趣味性,又有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与精彩纷呈的投资案例中。老唐向我们讲述了投资中的可为与不可为。
书中将投资大师还原成普通人。告诉我们哪些经验是可以学习的,哪些错误是要避开的。股神巴菲特最钟爱的保险业。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是好的投资行业吗?
巴菲特不但是股神,也是一位融资家,保险业零成本甚至负成本的浮存金,可供巴菲特将其配置在能够产生现金流的高回报企业上,这是伯克希尔投资帝国的终极利器。但是老唐在巴菲特投资盖克保险案例中得出结论:“保险业相对复杂,单纯从财报数据上很难分析其未来”。
国内的保险行业,老唐写了“对保险股的思考”系列5篇文章,结论同样是:看不懂。不懂不投。施洛斯埋头烟蒂股,一生坚守自己的能力圈,以47年年化收益率20.1%的成绩,成为世界级的投资大师。巴菲特在第二次谈起指数基金时说道:“你只需要将自己限定在能力范围内就好,能力范围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它的`边界。”
证券市场投资的第一要务:认识你自己。划清自己的能力圈。不懂的标的,宁可不投,不可乱投。深度研究白酒行业的老唐。对于白酒行业的老二五粮液深入研究之后,得出关联交易太多,失血点太多的结论。无法令人信任的管理层。不信不投。这是投资原则的坚守。正如巴芒演义中“来自东方的金融魔术师”蔡至勇人品耗尽终黯然离开。巴菲特帮客户赚钱兑现善良的复利,与优秀的人为伍,惊喜不断。
在长期资本这个案例中。这个“拥有每平方英寸智商密度高于地球上其它任何地方”的公司,因为高杠杆没能等到市场回归理性而破产。我们用于投资的本金,必须是自己长期的至少是三到五年内不会用到的钱。老唐用他的亲身经历得到的四字真言,一再告诫我们:远离杠杆!
宏观经济学泰斗凯恩斯,这位“可能是当时全世界掌握经济数据最全面的人,几乎掌握一切外汇及大宗商品的相关细节”,依然“无法证明在不同的经济周期,借助市场的系统波动买卖股票获得盈利”。
结合最近的中美关系恶化,老唐在上周实盘周记里,套用芒格的名言调侃:“宏观是我们必须承受的,围观就是我们能做的。”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典型案例。巴菲特6岁起就从爷爷的杂货店买进整包的可乐拆零推销。在1986年受邀成为可口可乐的顾问,为什么在1988年才动手买入呢?
老唐:“站在巴菲特的角度反复揣摩”。读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仿佛看见老唐戴着眼睛在唐书房思考:“从小喝着可乐长大,又以投资为职业,‘我’不可能不知道可口可乐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为什么1988年才买入可乐。1988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唐得出结论:很可能是1988年末认错的一次失败实验。顾客们强烈抵制新口味可乐,坚持喝老可乐。这让巴菲特看到了可口可乐强大的品牌护城河,于是买入。这就是老唐解决疑问的一种方式:如果我看不懂你。我就站在你的角度去思考。
在分析企业时,老唐写道:像老板那样思考,始终站在企业经营者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市场参与者的角度。这是关于买入的逻辑。面对高估的可乐,巴菲特的处理方式更另人深思。不管是曲线减持导致的乐观收购通用再保险,还是持有“死了都不卖”。以今天的角度来看。都不是最佳方案。
1998年高估至50倍的市盈率时没有卖出。导致后来21年半的时间收益平庸而后悔。老唐汲取了巴菲特在可口可乐的教训:没有哪一只股票值得“死了都不卖”。他给自己的卖出标准画了一条线。优质如茅台,一旦超出50倍市盈率,卖!
最近老唐的茅台差几个点触及卖出线,评论区里很多人问为什么一定要到50倍市盈率才卖,我想应该是老唐对于价值投资的坚守。50倍以下赚的是企业净利润增长的,看的懂的钱;50倍以上,估值与价值相背离,卖出。换入另一个未来真实收益更高的标的。巴芒演义的结尾,老唐给我们指明了有复制价值的投资四条正道。指数基金模式、确定机会的套利、一揽子烟蒂股模式、陪伴优质企业成长模式。选一条适合自己的正道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是识别并坚守自己的能力圈。
最后,老唐用一个简单的农地案例,告诉我们坦然面对市场波动,用真实回报率的大小比较来估值。巴菲特专注搭讲坛,懂平衡芒格双丰收。一个人的投资目的是什么?是如巴菲特一样:投资——赚钱——再投资——赚更多钱......,赚到一块埋在地下室里自己永远用不上的巨型金砖。
还是像芒格一样投资赚钱的同时,照顾好家庭教育好子女,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用赚来的钱实现自己和家人的人生价值。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后者。我的理想生活是像老唐夫妇一样,教育好孩子,做好投资。在家过安静的生活,出门游大好河山。
有时间读书,偶尔写写文章,在浩瀚无穷的知识中体验“进一步有进一步的欢喜”。
《巴芒演义》读后感 2
最近读完了老唐的《巴芒演义》,感觉收获很大,想着写一篇读后感,疏理一下思绪,记录一下自身的所得与感悟。
在我观看本书的过程中就不惊感叹,老唐的知识贮备量真的是太丰富了,那么多知名投资大师各成体系的投资思想,以及各种数据翔实的经典投资案例,附录中的参考文献书籍就多达72本,很难想象老唐在三个月内就完成了本书的创作,难怪被粉丝号称行走的数据库
老唐在自序中说了《巴芒演义》的三重价值。
第一重价值,在价值投资者群体中,经常在一些重要的投资原则上出现严重的分歧和争论。这本《巴芒演义》写出了价值投资从无到有的演化史,将近代投资领域多位知名大师的投资思想及代表性案例一一搬上舞台,力求全面展现以上理念分歧所发生的特殊时代背景、适用环境及其变化过程。
第二重价值,巴菲特经常被简单化和标签化,似乎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巴菲特是因为他掌握了某种绝密的估值技巧,或者某种常人不具备的特殊能力,从而创造出天文数字般的财富。但其实巴菲特并不是天赋异禀,也不是突然顿悟,他也是从普通人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也犯过大多数普通人会犯的错误,走过大多数普通人走过的弯路。知道他是股神,对我们其实没有多大价值,但知道他如何从普通人一步步成长为股神,却有可能成为引导我们成长的路标,即使读过《巴芒演义》,你可能还是成不了巴菲特,但成为更好的自己,更富裕的自己,却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第三重价值,一般的投资理念类的书籍生涩枯燥,让许多投资者望而却步,这本书犹如章回体小说一般的阅读体验。通过许多投资的碎片故事,让你透彻理解价值投资理论体系演化过程。
这三重价值,我觉得都非常的超值,也正是我们普通投资者所需要的。
价值投资经过一百来年的发展,不断地完善,日渐成熟,巴菲特对价值投资的成功实践加速了价值投资的传播与推广。
提到价值投资,就不能不提到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巴菲特的'烟蒂模式就是师从格雷厄姆,格雷厄姆从很早就提出了未来价值投资体系最重要的二个认知:市场大部分时间是对的,但也偶尔会犯错;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而不是反过来。
格雷厄姆在他的传世名著《聪明的投资者》第一章里写道:“任何利用杠杆交易的非专业人士都应该认识到,事实上自己是在投机……或者说是在赌博。这是他通过惨痛经历得到的深刻教训”。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原理与技巧》旗帜鲜明的指出,利用市场历史价格去预测未来可能的趋势,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它建立在错误逻辑基础和毫无根据的凭空想象上,只是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对灵丹妙药的一种渴望和依恋。他在书中反复强调股票并不是一张用以击鼓传花的纸条,而是代表着企业资产和业务的部分所有权凭证,这种凭证的价值由企业本身的内在价值确定。他创造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安全边际”,它代表着最坏情况下企业内在价值高于投资者本金的差额。
巴菲特从一开始的烟蒂模式,经过不断的试错和摸索,学习和改进,转变成后来的陪伴优质企业成长模式。其间留下了许多知名案例和先进的投资理念,这些都是留给我们普通投资者的宝贵财富。
巴菲特经常引用凯恩斯在《通论》里一句名言“困难不在于想出新主意,而在于摆脱旧观念。他是在摆脱烟蒂理念后,才深切体会到其中隐含的智慧。
促进巴菲特投资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的是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这是一家多年亏损的纺织企业,巴菲特买下这个公司后,在前十年,它几乎没有一点儿盈利,相反亏损却在不断增加,低价买进来,以为捡了大便宜,苦苦挣扎后,最后仍然以低价卖出去,巴菲特花费了差不多二十年才摆脱掉伯克希尔,在经过惨痛的教训后,他得出的结论是,所谓有“转机”的公司,最后鲜有成功的案例。所以与其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购买廉价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一些优质企业。
巴菲特将资产分为“有生产力的资产、类现金资产和无生产力的资产,我认为这种分类更贴合投资的本质。有生产力的资产包括企业,农场,类现金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基金,债券等,无生产力资产包括黄金,艺术品,古董等。巴菲特认为,投资是为了在未来更有能力消费而放弃今天的消费,因此实际购买力才是投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重点,而不是对应的货币数量。
这些与巴菲特对风险的认知是一致的,对风险的定义,一般认为股份大幅波动(主要指向下波动)构成投资的风险。而巴菲特和芒格认为,所谓风险”指一项投资在其预计的持有期内所收到的税后收入加总(包括出售股份所得),是否能够让投资者维持原有的购买力,并得到合理的利息回报“。具体就是一项投资的回报,包括红利和出售股票所得,是否明显超过无风险利率与通货膨胀之和。因此,投资的风险大小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预计持有时间的长短,二是对公司盈利及分红估算与最终实际情况的接近程度。
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旗下拥有一大批保险公司,这些公司每年都源源不断的提供给巴菲特成本为零或为负的浮存金来供他投资。
从2000年初到2019年底,伯克希尔的年化收益率为10.1%,投资收益率显著下降,跑输大盘,原因是因为钱太多了,能够承载这么大体量资金的企业太少了,只能投资重资本公司,比如能源公司,铁路公司,还有大量投资许多航空公司,(这些公司的收益只是略高于类现金资产),否则,一旦买入体量小的公司,就会引起股价飞涨,而且连指数基金也无法投资,因为买入和卖出就会造成指数的飙升和暴跌。这让我知道了原来钱太多了也会产生烦恼,也让我理解了许多基金规模小时,收益率很高,当规模量大了后,收益率就降下来了。
巴菲特一生的事业,如果要完整表述,应该是:找到利息低廉的长期资金,然后将其配置在能够产生现金流的高回报企业上。
查理芒格有句非常著名的语录“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想知道人生如何得到幸福,首先研究怎么样才能变得痛苦;想知道企业如何能够做强做大,先了解企业怎么才能走向衰败;想知道如何在股市投资成功,先了解怎样会导致亏损。躲开越多导致失败的因素,获取成功的概率就越大。能躲开所有导致失败的因素,想不成功那纯属做梦。
里面戴维森的投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展示了投资领域两个最应该被记住的教训——远离杠杆,不要做空——价值连城的八个字。在股市里生存,永远需要记住“市场先生是疯的,它的出价只能利用,无法预测”。在低点如此,低估之后照样可能暴跌;在高点也如此,高估之后照样可能暴涨。凯恩斯也有句名言:市场保持非理性状态的时间,可能会持续到你破产以后。当你不幸陷入泥潭时,不要急着挣扎,放弃历史成本干扰,按照一笔新交易重新思考,假如我现在空仓,我会愿意现价买入这只股票吗?
费雪在《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提出了选择成长股的15个原则,以及一个伟大的思想,“如果买入了正确的企业,卖出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书里提出的很多投资理念,直到今天依然闪烁着灼灼光芒。
投资和估值,不是要在某个投资对象上赚一倍或赚十倍的思考方式,而是一个永续的思维模式:永远只在两个可以理解的投资对象之间,选择产出更高的那个,它是比较,是选择。假设互联网行业的平均收益是每年16%,买入100元,如果迎来大牛市,100块变成600块,我拿这600块购买债基,每年可以得到600*4%=24元,远大于每年16元的收益,那我就选择卖出。如果股价大幅增长,100元变成400元,我拿这400元购买债基,每年收益400*4%=16元,和我购买互联网基金的收益是一样的,那就选择不去理睬。并不会因为涨了300块就选择卖出,如果迎来熊市,100块变成50或是20,此时用之前的收益继续买入就好。所以投资,千万不要有杠杆,不要借钱投资,要用闲钱投资,还有不能满仓。
永远比较,永远选择,永远让财富以收益率更高的资产形态存在。至于回报更高的资产,市值提升得更快,最终导致投资者市值高增长,那只是由于资本在逐利天性推动下,同样也在追逐盈利能力更强的资产,最终导致资产市价被推高的被动结果。
《巴芒演义》读后感 3
这本《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我花了将近一个礼拜的时间才看完。
我阅读的速度向来不慢,倘若是武侠小说,恐怕一两天的工夫我便能把它翻个底朝天。不过老唐的这本《巴芒演义》,却并不算“易读”。何哉?
其角度之宏大、框架之严谨、内容之深妙、语言之风趣,深读之,仿如老唐之所爱——茅台老酒般,味道醇厚而层次丰满。当须细细品之,慢慢思之。几十本动辄横跨几个时期的书籍,或是七零八落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资料,好比散落于一地的原材料,但经过唐大脑的重新搭建,竟成了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立体迷宫。
作为读者,我们所要做的,便是紧随老唐,从《巴芒》这神秘迷宫的入口,沿着层层递进的思维线索去探秘,欣赏迷宫中那时而跌宕起伏、时而一马平川的种种景观,最终在老唐的指引下走到出口。想必许多唐粉已是看过搭建起《巴芒》的各种书籍资料,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姑且也算得上是有所涉猎吧!但或许,有些读者只是暂且停留于“看过”,例如收集了几个没有色彩的数据,摘抄了几个缺乏联系的文段,或者是将几个章节拎出来、架空着读。毕竟曾几何时,我也只是在“泛阅读”,浮于表面而已然满足。因此,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不得不佩服老唐,既如建筑大师般,有集构思、设计与搭建之能力于一体的艺术大家风范,又能设身处地,始终以读者的视角作为写作的出发点,致力于让读者在轻松自如中,尽量有些收获。
我们是否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一幅大作品,好比《清明上河图》这般,当其就出现于眼前,可供我们自由欣赏时,我们在发出惊叹的啧啧声,不禁拍手叫好后,冷静下来,我们会做些,或者能做些什么呢?是驻足考量,陷入沉思,以期从中寻觅深深隐含的奥妙,还是浮光掠影过后,即带着满足而散去?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真正是道里的人,他便能透过色彩斑斓的表象看到其背后深藏的真正妙处。平凡生活中,大多数人注定只是看到一幅“很美、很大”的长图罢了。
我们现在所谓的“炒家”,大概也是如此——只消获得一串代码,几个数字,几条若干道听途说的消息,便毅然决然地动手开干去了。至于反复研读与思考这样费神的事儿,不够直接了当,还是留给有时间和精力的人去干罢。大道相通,艺术、文学、投资,各行各业,恐怕皆大抵如此罢。《巴芒演义可复制的价值投资》的下半部分,着重于“可复制”三个字的论述。
虽说财报内容,在许多人眼中,或许也只是些呆板的、平面的、毫无表情的数据,但老唐从中找到了些蛛丝马迹,看到了许多人所看不到的故事情节,便“化零为整”,以宏观的角度把握枯燥而零碎的细节,并将其以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打个比方,像是一位高明的大夫,基础方药就是那么几味,但辨证过后,因人而异,一番加减化裁,一张恰到好处的方子便信手拈来;处方遣药,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放到普通大夫那去,恐就是重“药”不重“医”,重“病”不重“人”了,最后的效果,自然是要相形见绌了。前几日读书时,读着读着,我忽而想起金庸老先生写过的一些人物。其笔下的武林高手,早期重招式,中期重师承,后期重武道,最后便“无武而重”,是“无招胜有招”了。
自接触投资以来,也有那么些时间了,多少是有些感触,读着《巴芒》,又让我想起了过去的经历,也想起了金庸先生笔下的武林江湖。
在人生的某些领域里,努力虽然重要,但有的时候,某种能力或素质的具备,或许会有更显著的意义。正如爱迪生所言:“天才是由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所组成的,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用一个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最常说的一个字来概括:“悟”。这是一个悟的`层面。武术如此、文学如此、经济如此,待你走到一定高处后,悟性或将决定你最终是继续向上攀登,还是就此止步不前。当然,读老唐的《巴芒》,自然也是要些“悟”的能力。
因此,老唐也是体会我们读者,在《巴芒》这座迷宫里,已经提前安上了一个“导航系统”,有“可复制”性,“宽基指数”登场。不得不再次感叹,老唐的用心良苦!对这块领域,有自知之明者,虽不算懂,而又想懂,自是在努力,但确实抓破头皮也没法全懂的,有赖老唐的指导了。
“可复制”,“宽基指数”,实为投资领域中“老少咸宜,居家良品”!由于老唐的缘故,我找来了一本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
在林先生书中,东坡是位:“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朋友、造酒的试验家、酒仙、还有皇帝的秘书……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孩子……跟老唐久了的人,自是能感受到老唐的生性放达、为人乐观,而且幽默机智;也能体会到老唐对于“领导”“只羡鸳鸯不羡仙”的情意。
怪不得老唐对苏东坡欣赏有加,原是有着如此多相似的特质!
老唐的签名“永远好奇”,是在这物欲横流、自我膨胀的时代中,难得的一种态度,就像荒漠中的月牙泉水,留得住永远的好奇,便留住了给养灵魂的源泉。是可谓:清醒、清澈、清心!
《巴芒演义》读后感 4
前段时间机缘巧合下,读到唐朝老师的《巴芒演义》,读完之后感慨良多。在此结合自身,分享一些感受。
本来我的生活和金融股票这些,那是八竿子打不着。由于去年金融市场太火爆,听朋友劝说,偶然开始关注这边的情况(对,我就是潜在的韭菜)。去年那会,“价值投资”理论泛滥,开始的时候我也一头钻入了ROE,PE,PB的海洋。但是这些理论要么出手条件太多,成了屠龙之术。要么过于简单,结合市场表现去验证的话,发现一戳就破。在这种情况下,别人推荐我先从唐老师的《巴芒演义》入手,就像出政策要先搞背景调查,搞清楚价值投资的来龙去脉,再来考虑具体策略。
《巴芒演义》给我的感觉是通俗易懂,虽然在说故事,但是对各个技术流派的背景,手法,经典案例,局限性和持续时间描述得极为清晰。如果去除演义的外表,换以学术的形式,不失为一篇优秀的金融学史论文。
该书描写了格雷厄姆门派的群星像。但作为一个门外汉,自然对巴菲特关注最多。我比较赞同将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的分法。前半部分更强调公司的现有价值,具体表现为:投资“烟蒂股”。这一阶段重视现金流,关注可变现资产,强调的是投资的“不亏”,是对本金的稳定性进行追求,要求资金投入后,立即出现收益。后半部分更强调公司在未来的占有地位,具体案例有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投资。这一阶段重视在市场的支配地位,和整个市场的发展。强调的是投资的“有得赚”,是对收益的稳定性进行追求,相对的可以承受现阶段的波动。
这一变化的起因是巴菲特发现了保险金的妙用。庞大的保险金让巴菲特控制的资金来源从身边的亲朋好友,变为全美的'千万家庭。投资本金的急速扩大,导致了必须对更大规模的公司进行投资,才能保证资金的充分利用。这使得巴菲特不得不更加关注企业的远景,以未来的期望作为投资的风向。
关注企业的发展甚于目前的价值,这也是目前市场上主流:关注估值,以估值的高低定投资方向。与此同时,对于巴菲特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将其归因于出身的上流和交往圈层的信息流通。巴菲特的形象总是和红酒晚宴,社会名流,小道消息绑定在一起。似乎巴菲特就如那流言中的“共济会”:“上等人”内部流通消息,共同对下层割韭菜。
这一观点,我认为,不能称之为错误,但总体上有失偏颇。今日的巴菲特已经被神化,他的很多故事不免带上了神的色彩。但是如果我们从巴菲特早期的经历入手来看的话,会发现结论恰恰相反(这一块唐老师描写很多其他人的故事,想串起来真不容易)。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以“捡烟蒂”作为起家手段。这一手段对工作强度和审计功底的要求极高。我认为这才是巴菲特自身的过人之处与立身之本。
对于工作强度而言,可以以现在的四大作为对比。四大是出了名的加班多,压力大。他们往往以工作组的形式,去往各个公司提供审计服务。而格雷厄姆学派,往往以一到三人作为一个公司的主要班底,对市场上的各个公司进行自主的审计工作。首先,人手少。其次,自主的工作代表信息来源的缺少。再次,往往还要面对公司管理层的不配合。在这种情况下,工作难度会加大很多。相比之下,四大的工作已经让很多人直呼受不了。巴菲特等人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更何况他们以此方式,持续不断的工作数十年,这份坚持和功力不是常人能及。
如果我们回到“捡烟蒂”的工作技巧来看。捡烟蒂需要对研究对象的流动、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同时还要对清退不合格员工的成本进行估计。我们先忽略第二点,讨论比较具有实际意义的第一点:对资产进行盘点。这个恐怕也是各路股民最头疼的东西。因为财务手段上,光固定资产折旧就有多种手法,让人眼花缭乱。很多人也用此攻击财报分析的不靠谱,证明基本面分析是空中楼阁,甚至以此进而讨论企业的商业道德。但是这些人忽略了一点:财务是财务,而股票,归根结底是商业。在一定时间点上,市场会对固定资产给予一定的价格。这一价格给予,不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做账手段,审计方式。
让我们来看看巴菲特当时的做法:巴菲特并不依赖于企业自行给出的账单进行审计工作,而是依据自己的(或者说格雷厄姆的)方法,对企业的不同类型资产进行折旧估值。如果我没记错,书中提到巴菲特只在少数情况下,公开过自己的折旧比率和估值方法。对于更多的案例,这一参数并未予以公开。而这一点是否就是巴菲特真正的过人之处呢?
当我们回到当下的现实问题上来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听到不同估值流派的争论。然后当我们将他们与巴菲特类比的话,我们会发现,又有几个人像巴菲特一样真正亲身去对企业的状态进行检查呢?恰恰相反,绝大多人连财报都不能通读,甚至依靠小道消息,公众号软文进行投资理财。如果以此来标榜自己在践行价值投资,实在是谬误。
标榜价值投资仅仅是一句话的事。而实践价值投资,又是另一个层面的事。当人学习价值投资的时候,别忘了最根本的那句话:瞅地。你投入的资金,本质上是投给了商业,投给了资产。如果连基本的企业状况都不去了解,基本的资产价值都没有概念,那谈何价值投资。当下有个很火的词叫“做题”。很多人鄙视这个词。而我认为,有时候恰恰要发扬“做题”的作风。真正身体力行的去实践才是价值投资的通用做法。
最后,感谢唐老师写出此书。然后帮唐老师的《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打个广告。牢记瞅地,身体力行。
《巴芒演义》读后感 5
《巴芒演义》买到手后,一个多星期仔细读了两遍,有的地方来回看了好几遍消化吸收。唐朝老师的大作,是一本好书,值得收藏时刻翻阅的好书,可以说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评价都不为过。书中以价值投资思想发展为线索,围绕格雷厄姆、巴菲特、芒格展开,其他投资大师点缀其中。我仔细读第二遍的时候,顺便将书中主要人物的年龄、投资思想、成就和可学习程度等进行了记录:从书中投资大师的经历,有几点的思考和感受:
首先,凯恩斯作为宏观经济学泰斗,也是书中唯一一个用英国指数对比收益率的,从1929-1945年英国股指年化收益率-1.9%,凯恩斯年化收益10.5%,相对收益大幅跑赢指数12.4%,不比美国的投资大师跑赢指数的幅度低,但是绝对收益相比标普500年化10%收益来说不算高。由此可以说,即使理念和方法正确,市场也很重要,所以巴菲特也说中了“卵巢彩票”,想想当时美国和英国处境的差别可知。就此联想到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我们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史,确实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时代给予的生逢其时。站在当下,我认为未来中国要实现中国梦、走向复兴,成为社会主义强国,正是我辈用武之时。同时,搭乘这阵东风,实现财富增长、走向富裕,我相信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投资理念正确。
第二点感受是关于投资思想的。从这么多投资大师的经历,可以说,失败各有有不同的原因,但成功的背后是理念的相通。比如说确定性套利,成功的格雷厄姆、巴菲特、索普等人都是“寻找市场错误定价并从中获利”,对市场有效理论不屑;陪伴优质企业成长的价值投资模式,成功的凯恩斯、费雪、芒格、香农等人,都有类似挑选有价值的投资对象、陪伴好人好企业成长的描述。
而且巴菲特和芒格一见如故、巴菲特和索普相见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投资大师们互为好朋友,巴菲特周围有成功优秀的`人组织成的一张大网,肯定是投资理念互相认同的,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要学习成功背后的理念。
第三是对于复利的理解。
以前只知道钱生钱可以复利,书中其实还展示了另外几种复利,善良的复利、健康的复利等。巴菲特解散合伙基金,有人意图收购,巴菲特拒绝了,而且对离开的合伙人给出了投资建议或推荐合适的基金经理,不像蔡至勇利用客户的信任获利。所以巴菲特未来远超蔡至勇,遇到麻烦比如维斯科金融案,有大律师背书保清白,这就是善良的复利。从表中年龄那栏,这些投资大师都比较长寿,和好人好企业做朋友,跳着踢踏舞上班,而且成功的投资带来财富,财富可以带来更好的医疗,好医疗也可以帮助长寿,良性循环,我想这可以算是健康的复利。
第四是关于能力圈和自制力。看到沃尔特施洛斯的投资和经历,深受感触,成功的背后要坚守能力圈,还要有强大的自制力。大学毕业工作后,能力圈很容易固化在很小的范围,需要不断学习拓展,这个过程需要强大的自制力去执行。别人娱乐、看电视的时间,你要用来学习、阅读、思考,而且不见得立马有效果,好像和别人用来娱乐也没多大区别,甚至可能会孤立,很容易让人放弃。所以要看得清自己,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耐得住寂寞,长期坚持,时间拉长了,总会看出区别的。
最后,针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上班族、投资者而言,我想说,如果能早点认识唐朝老师、早点看到唐朝老师的书、早点关注唐书房,可以避免走不少的弯路。
我2014年6月份进入股市,一进入股市就经历了一轮牛熊,牛市逐步加仓,熊市熔断不但获利吐完还亏损了本金。之后关注到了唐朝老师,业余时间不断学习,到现在已经而立之年了,也才处于“一赚二平七亏”的“二平”阶段,2017年到现在只有小盈利,基本就是赚了利息而已。但是通过学习,投资理念逐渐转变,逐步走向了正确的道路上,将资金配置在自己能理解的企业,同时,不断拓展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学习扩大能力圈。继续加强财务分析能力的学习(手把手1读了好几遍),可能是理工科出身没有经济学基础或者没有天资,学习进度很慢,有时真的很想放弃,但是看到唐朝老师、杨天南老师这么成功优秀的人还笔耕不辍,诲人不倦,我有什么理由放弃呢?
书中提出了有复制价值的4条投资正道:指数基金、确定性套利、一揽子烟蒂、和优质企业成长。结合自己的投资经历和实际情况,或者说中国的国情,我想最适合的道路是低费率宽基指数基金→陪伴优质企业成长。在不具备投资能力的时候,先将资金配置在指数基金上,立足先赢,这个逻辑在唐朝老师的文章中有详细讲述(GDP<所有上市企业<沪深300);之后学习培养商业理解能力,分析研究企业,购买低估优质企业长期持有。长期持有优质企业赚钱的逻辑其实也可以从福布斯富豪榜上富豪基本都是企业家,是优质企业的长期持有者得到验证。
如果入市前就关注到唐朝老师,我的资产可能比现在多一倍了,但是从现在开始也不晚。投资正道可复制,财务自由靠努力!
《巴芒演义》读后感 6
我把人的思维分为点性思维、线性思维和面性思维。从点性思维到线性思维,是一个质飞跃,从线性思维到面性思维,又是一个质的飞跃。点性思维就像盲人摸象的盲人,你触及到的,是大象的一部分。而面性思维,才能看到大象的全貌。
对于我这样的业余投资者而言,读书有两大劣势。一是读书时间偏少;二是理解能力不足,难以形成知识体系。读书时间少,可以像老唐说的日拱一卒来弥补,而理解能力不足,会严重阻碍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老唐写《巴芒演义》参考资料列出来的有72本,还不包括一些没有列出来的书和一些朋友提供的资料。正是这些大量的资料构成一部价值投资史,给我们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书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展示价投理念的来源,让我们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达到真知状态。面对投资中的各种现象,能够看到其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经常遇到追逐热点或者依靠技术分析而获得高收益的人,我不再羡慕他们,也不再去试图寻找超高收益的方法,而是关注投资的企业公告,观察当时的买入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同时不断的读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再比如,以前面对下跌时,即使公司基本面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面对下跌,依然会怀疑自己的判断。现在有时忘了开市了,只是早上看下公告和新闻。
由于之前接触的全是技术分析的炒股者,所以时不时的试图运用技术分析来抄底逃顶,看完《巴芒演义》后,从此再无此念头。利弗莫尔、索普、香农、蔡至勇、长期资本等,已经足够权威了。
书中的大师及其经典案例,让我明白了价值投资理念的来龙去脉,从线性思维到面性思维的跨越,投资的肖像一下子清晰了起来,感觉从现象到本质的透彻。也终于明白了老唐农地案例的六字真言:别瞅傻子,瞅地。真是后知后觉。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细节,比如施洛斯做统计员的同时,下班去读夜校,遇到老师格雷厄姆。坚守能力圈的施洛斯,成为烟蒂股投资大师,但也面临烟蒂股越来越少的局面,最后关闭基金。比如巴菲特遇到《聪明的投资者》,达到可以背诵的地步。抄作业与老师产生分歧等。让我慢慢的明白,无论投资还是大到人生,都是学无止境,有容乃大。巴菲特正是不断对投资的学习,不断的思考,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投资大师;老唐从《手财》到《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再到《巴芒演义》,对投资的探索不断升级,格局在不断的变大。而自己从偏安于技术分析,到转向价投,体系从散乱的点到线再到面的一个过程,也在不断的进步。
对这个世界不断的探索,保持终身读书学习的习惯,有容,乃大。
《巴芒演义》读后感 7
在文章第二十六回《巴菲特专注搭讲坛 懂平衡芒格双丰收》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给你一个机会成为巴菲特,你愿意吗?”,顺着这个问题,我在思考自己做投资的初衷是什么?我做投资是想实现财务自由,进而实现选择自由,与家人一起享受生活,做个好人,一定程度上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财务自由如何实现?我想到三个条件:
一是本金;
二是良好的投资收益;
三是时间。
三者彼此关联,相互影响,而本书重点带给我们的是如何理解和学习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
一、如何理解良好的投资收益
作者统计了自1956年度到2017年度多位投资大师的收益情况,从统计情况来看,年化收益从18.2%至32.9%不等,而同期标普500年化收益10%,年化收益在30%左右的有三位:巴菲特基金,李克古瑞恩,彼得林奇。三位持续投资的年限分别为13年、19年、13年。其他投资大师的年化投资收益基本都在20%左右,其中伯克希尔持续投资55年(还在继续)、沃尔特?施洛斯持续投资47年。由此,长期而言,我将高于10%的年化收益定义为良好投资收益,20%的年化收益定义为投资的天花板。对个人而言,合理投资预期是从事投资活动的第一步。
二、 如何学习实现良好的投资收益
在股市上实现盈利,有两种路径:一种是利用市场先生的情绪,通过高抛低吸,赚取差价收益;二是伴随企业成长,赚取企业成长的收益。然而“高抛低吸”无异于一句正确的废话,不具有可学习价值,正确的道路应该是“学习可以学习的”——赚取优质企业成长收益。那么这就涉及如何估值的问题。
都说《巴芒演义》具备史学价值,作者博览群书,厚积薄发,为笔者清晰呈现了多为投资大师的投资理念的'形成背景、发展变化及成型的投资方法。投资道路千万条,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书中第十四回《捡烟蒂树最佳模板 不小心成过街老鼠》通过邓普斯特公司案例,展示了巴菲特如何给烟蒂企业各项资产估值,各自采用了什么折扣率。类似这种投资之术,对于初期投资阶段的我来说,更具有可实施的学习价值。
如何估值,是值得一辈子学习的,这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是科学,它可以通过定量分析而得出具体值,通过与当前市值比较,能够指导我们的操作实践;说是艺术,我们只能争取得到模糊的正确,而无法奢求精确,无论是对企业当前资产质量的判断,还是对企业未来增长增速的判断以及“护城河”概念的把握。这需要我持续不断的学习,正如唐朝先生赠语:“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在投资的道路上,先不期,在当下,努力做好“日拱一卒”......
《巴芒演义》读后感 8
老唐的巴芒演义推出后,第一时间做了预购,到手后因多项事务耽搁,直到最近才通读完毕。虽然已有众多书房粉丝好评在前,但我还是想再次感叹:
此书可称为是以巴菲特为主线窜起的欧美现代投资江湖演义史。
该书向我们展示了欧美现代投资江湖的各类门派、门派要义及人物门派关系。可以说,要拾起散落在不同历史角落的遗珠,窜起这张投资江湖大网,老唐所要付出的心血及长期的知识沉淀绝非一般人所能为。
正值读完此书之际,在感慨此书非凡的同时,也正好借此梳理一下本人的投资想法,希望能让更多的人有机缘接触已经过众多实践和长久历史验证的投资正道,少拿自己的辛苦钱去滋养资本收割的韭菜。
一、为何要投资股票?
股票(企业股权)从长期来看是最优的投资品种,这是已经由实践和研究复盘同步证明出来的结论。
在老唐《价值投资实战手册》中引用的《股市长线法宝》及《投资收益百年史》中,都已经通过复盘美国及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投资历史情况,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期间分红收益再投资方式,股票长期投资收益率远超国债及黄金投资收益率,更别说被通胀严重侵蚀购买力的类现金资产。
身边有太多的人未有机缘接触价值投资理念,也没有意识到在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持有类现金资产基本都是在接受时间减值。
甚至于很多人长期浸泡在周遭人看图猜股价,看市场不看企业的炒股环境中,始终处于三天亏损两天盈利的无逻辑支撑的赌博式操作中,最终合计还是以亏损告终。
更可怕的是,白白耗散了大把的时间,无法及时享受知识和财富的双重复利。在老唐《巴芒演义》的新书中,不管是主人公巴菲特、芒格,还是其他投资江湖大佬都是最终明确知晓并用实实在在的money投票,长期扎根于企业股权投资中,并获得良好的财富回报,最终实现财富自由。从长期来看,优质上市企业几乎集中了国家最优秀的人才,最好的商业模式和最丰富的资源配置,都是真正的国之重器。做优质上市企业的陪伴者,享受其长期成长的复利,是大概率跑赢通胀的美事,这也是优质企业存在的核心价值之一。
因此,坚定持有优质上市企业股票是我们普通个人投资者必须秉持的第一信念。
二、如何投资股票?
优先定投宽指数基金(如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在《巴芒演义》中所说的:巴菲特提出百万赌约,用10年时间证明了基金经理精心挑选的5只基金全部跑输大盘。
因此,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按照宽指数基金的历史估值中枢判断进行定投将是最佳的投资方式,即当指数pe低于历史平均pe越多则投入越多,反之则少投。这是《巴芒演义》投资正道中的第一条,也是最具有普适意义的`一条。
对于部分普通投资者,比如我而言,出于兴趣、职业和终身学习成长的考虑,还是愿意走以陪伴优质企业成长模式为主,发现确定套利机会为辅的另外两条投资正道。
通过逐步建立自己的能力圈,深入研究企业经营模式,去更好的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顺便享受滚雪球所带来的财富增长,这应该就是所谓的:财富最终是思考的副产品!
最后,要成功走上我所选的道路,只需具备两个技能,如巴菲特所说:一是学会如何面对市场波动,二是学会如何给企业估值。做到后者是真正能做到前者的基础,而唯有持续阅读,争取让自己变成行走的书架才是基础中的基础。
能做到模糊正确的估值,自然能坦然面对市场先生的报价,只瞅地不瞅傻子,走上投资正道,真正享受知识和财富增长的双重复利!
《巴芒演义》读后感 9
《巴芒演义》是一本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通过一个平凡人的冒险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人性的善恶、爱与牺牲等多种情感。以下是我的读后感:
首先,我被小说中的奇幻元素所吸引。小说中充满了神秘的魔法和超自然的力量,这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世界之中。同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他们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经历,这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其次,小说中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也非常深刻。在小说中,主人公为了寻找真相和正义,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让我感受到了人性中最为珍贵的品质——爱和牺牲。此外,小说中还有很多关于人性的探讨,例如勇气、坚韧、友情等等,这些都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最后,我认为小说的.结局非常完美。虽然主人公牺牲了自己,但他所追求的正义最终得以实现,这让我感到十分欣慰。同时,小说中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不要失去对美好未来的信仰和希望。
总的来说,《巴芒演义》是一本充满想象力和深刻思考的小说,它让我在阅读中体验到了许多美好的情感和主题。我相信这本书不仅能够带给读者愉悦的阅读体验,更能够让人们对生命、人性等问题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认识。
《巴芒演义》读后感 10
《巴芒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讲述了唐朝末年至五代十国时期,各路英雄豪杰争霸的故事。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巴芒,他是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年轻人,他有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最终成为了一位名震天下的大将军。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人公的勇气和毅力,他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时从不气馁,而是坚定地向前迈进。他也很有责任心,总是能够想到最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此外,他的人际交往能力也非常出色,他能够很好地与各种人打交道,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和尊重。
通过阅读《巴芒演义》,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巴芒并没有生来就是一位英雄,他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逐渐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将军。他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不断地改正和完善自己。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奋斗,才使得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总的来说,《巴芒演义》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它通过讲述主人公巴芒的成长历程,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有益的人生经验和道理。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努力和奋斗。
《巴芒演义》读后感 11
《巴芒演义》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它讲述了中国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巴芒与明朝官兵之间的战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悬疑和紧张感,读起来非常引人入胜。
首先,我认为这本小说最大的亮点是它对历史的描写。作者通过描述历史人物和事件,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明朝末年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同时,小说也揭示了明朝末年的腐败和社会矛盾,这使得读者对当时的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其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他们的性格和行为都非常生动。例如,巴芒这个角色非常具有个性,他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屈不挠,是一个非常有勇气和正义感的人物。同时,小说中的其他角色也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和故事,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富和有趣。
最后,我认为这本小说的价值在于它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探讨。作者通过描述历史人物和事件,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历史的必然性。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历史并不是一条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和矛盾构成的。同时,小说也表现了人性的善恶、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让我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之,《巴芒演义》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它对历史的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价值的探讨都非常出色。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本让人思考和反思历史、人性和社会的好书。
《巴芒演义》读后感 12
《巴芒演义》是一本由金庸先生所写的武侠小说,读完后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和思考。
这本小说中,巴芒和张无忌都是天生神力的少年英雄,他们的故事跨越了很长的时间,描述了中国古代江湖中的许多恩怨情仇。其中,我最感动的是张无忌在困境中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原则,并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此外,小说中的江湖生活也让我感到十分神奇和向往。作为一个读者,我不禁想象自己也能像张无忌一样,身怀绝技,在江湖中行侠仗义,拯救弱小,维护正义。但同时,我也认识到这样的生活并不容易,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之,《巴芒演义》是一本让人读后感慨万千的小说。它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代江湖的生活,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张无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
《巴芒演义》读后感 13
《巴芒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通过描述清朝时期的江湖事件和人物,展现了一个复杂而多彩的社会图景。在阅读这部小说时,我深深感受到了小说中所表达的深刻的`社会思考和人性的复杂性。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各有特色,有着自己的生活和信仰,这些人物在巴芒江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江湖中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以及各种阴谋诡计和道德困境。同时,小说中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包括善恶、真假、信仰等方面,让人深思。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感受到了作者的写作功力和深刻的社会思考。小说中对于社会问题的描写,既有细节描写,也有对于整个社会结构的深刻剖析,让人深受启发。
总之,通过阅读《巴芒演义》,我不仅看到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江湖世界,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问题的本质。这是一部非常值得一读的小说,推荐给大家。
《巴芒演义》读后感 14
《巴芒演义》是一本古代小说,主要讲述了巴芒这个小人物的奋斗故事。通过这个小人物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奋斗的'意义。小人物巴芒在生活中遭遇了许多不幸,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努力奋斗,最终获得了成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此外,《巴芒演义》还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在这个社会中,人们往往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和压迫,生命也因此变得毫无保障。这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类的悲哀和无奈。
总之,《巴芒演义》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
《巴芒演义》读后感 15
《巴芒演义》是一部中国历史小说,以唐朝的长安城为背景,讲述了一个以商业为主题的故事。小说通过主人公王宝钏的一生,描绘了唐朝商业繁荣的盛况和商人的'艰辛生活。
读完《巴芒演义》,我深深感受到了商业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小说中描绘的唐朝商业环境非常开放和自由,商人们可以自由经商,交换物品和服务。商业的繁荣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
然而,小说也展示了商人们的艰辛生活和不幸遭遇。王宝钏为了商业成功,不得不背负家族的债务和道德的谴责,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爱情。商人们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如竞争激烈、官府打压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商人们的坚韧和勇气。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不断努力奋斗,为自己和家族创造了更好的生活。这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勇于拼搏、不断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总之,《巴芒演义》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小说,通过对商业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商业繁荣的景象,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人生启示。
《巴芒演义》读后感 16
《巴芒演义》是一本古典小说,描述了一个有趣而复杂的故事。小说以“巴芒”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展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读完这本小说,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首先,这本小说生动地刻画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英勇无畏的英雄,有奸诈狡猾的反派,有悲天悯人的贤人,也有贪婪自私的小人。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读者可以从中领悟到不同的道理和启示。
其次,小说通过讲述一系列的情节,揭示了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比如,巴芒为了维护正义,不惜冒险,但最终还是遭受了失败;反派则以利益为重,不择手段,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这些情节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缺陷,使读者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小说中的人物命运多变,有的英雄虽然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仍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有些反派则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最终却陷入了无尽的.悔恨之中。这些命运的转折点,让读者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从而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总的来说,《巴芒演义》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小说。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实,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从而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巴芒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野芒坡》读后感05-01
傻鸭子欧巴儿读后感04-07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精选】07-31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8-03
[经典]三国演义读后感08-04
【精选】三国演义读后感08-04
《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08-08
《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08-08
(经典)三国演义读后感08-06
三国演义读后感[经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