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时间:2021-10-20 20:19:5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1

  01、心中有人 眼中有爱

  今天下午我把李希贵校长《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从57页读至106页,在这其中我有了一番感悟,现将所读所思一一道来。

  1995年7月5日,李校长新任高密一中校长。在他上任的第一周便连降了两天大雨。由于学校地势落差大,校园北边地势低,排水系统也不完善,处在北边的食堂深受影响,一到下雨天,就会形成一个最深处近一米的大水湾。学生打饭时,纷纷卷起裤腿蹚水进食堂。这一道风景线,苦煞了李校长。他找炊事班的班长,又找管理生活的老师,听他们的言辞好像都没有办法解决。于是,李校长把他们都召集起来开会,同他们一起算了两笔账。

  第一笔账:一顿饭过“河”的人次。如果把饭提前运到“河”对岸,只要十个人过“河”就可以了,而按原来的过“河”方式,就有一千多人涉水过“河”。

  第二笔账:湿掉裤子的数量。一次降水,是只湿我们炊事班人员的十条裤子,还是让全校一千多条裤子全湿掉?

  李校长的这个会,在我看来,他涵有两层含义。从表层来看,他是向大家传达在自然灾害下,我们的损失怎样降至最低。他在教会大家用经济学的头脑分析效益与损失。当然,这两笔账的思路想通了,事情也就看明白了。从深层来看,他心中有人,有老师有学生。也从侧面看出他有一颗仁心,这颗仁心使他不忍看到老师和学生为了吃顿饭使裤子湿漉漉的去上课,他能体会到那种难受。他看得更高,他的境界更远。李校长以学生为中心,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把周遭的世界,变得靓丽可寻,暖意融融。

  就这样,经他的点拨与开发,学校的工作者们顺利地站在了以“学生在我心中”为主题来思考工作的着眼点。我们提倡适合学生的教育,不就应该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着眼点吗?我看李校长做的就很好。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令我感动及尊敬的白沙中学。恰好我们学校与李校长笔下的四中有着意外的相似。每逢暑假,也是夏季降水量比较多的季节,我们白沙中学的校园里低外高,所以,我们的主干道以及左右两边道路的积水不易排出。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和后勤老师们在开学前两周就着手动工清理雨水、污水、电线、电缆等工作,为我们顺利开学创造了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当然,这都是他们竭尽全力努力付出换来的。而今我脑海中依然能清晰地再现出我们白沙中学的老师们在正能量群里为他们无私的付出纷纷点赞、深受感动的画面。

  学校站在方便教职工和学生生活、学习的角度来管理,这样的管理本身就体现着为公、为善、为人的光芒,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怎能不愉快!怎会不幸福!

  02、放开孩子的手和脚吧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己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这句话是李希贵校长在《无事可做的班主任》一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同时,我也看到在他后面三篇文章中也印证了这句话是十足的正确。

  在没有家长与老师的约束下,孩子感受到的不仅是尊重,更是信任。比如艺术节全权交给孩子组织策划与举办、无人监考、足球俱乐部、李大为的“意外收获”,全程都没有老师的引领、插足与帮助,孩子们淋漓尽致地得到了身与心与脑的锻炼,他们收获失败与挫折,他们也收获坚强与无畏;他们收获自信与信任,他们也收获新奇与活力。

  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我们应该给他们更新的机会、我们也应该给他们成长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去领略生长中的阳光与雾霾、风沙与雨雪、电闪与雷鸣,个中的成与败、兴与哀、喜与怒,一遍遍去体验去承受去打磨,然后一次次去总结去完善去丰盈自己。

  我为什么会有这般触动?首先缘起我的儿子一森。他在一岁七个月大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套牙具,刚开始我和岳刚教他怎么刷牙,他那时候能听懂我们说的话,模仿得很好,自己刷。可在一旁的我就是担心他不会刷,于是我从他手里夺了过来,说:“妈妈帮你刷。”可一森立马就回驳我说:“不!我刷!”后来,慢慢我放手,他果真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再后来上厕所提裤子、退裤子、吃饭、修理玩具,也都是一副自信的架势——“我弄”!直到现在,我若插手帮他干什么的话,他会反过来问我说:“不是我弄吗?”“给你说了我弄,你还弄!”每每听到被儿子训斥的话,我心里竟可笑地喜滋滋甜滋滋。

  从一森他乐于尝试自己做事情,做完以后还要再夸一夸自己做的如何,我知道他体验到的是自信。一个内心充满自信的孩子,对生活也一定充满了向往。

  其实,教育自己的孩子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是一样的道理一样的路径。相信孩子,尊重孩子,放开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在自由与尊重的大天地里,更新自己!完善自己!绽放自己!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2

  寒假期间,我从学校推荐的三本书中选择了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来充实自己。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被封面上的“自由”二字深深吸引,——我们的教育可以自由,那是多么值得期待的事啊。带着这个期待,我开始阅读此书。

  起初,当我只读了几页的时候,我就被李老师的真诚与朴实打动了、震撼了。这种感觉引导着我继续往下读,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我享受着、思索着,越发感受到吸引我的不仅仅是书名,更具吸引力的是这本书中所折射出的一位教育改革家的崭新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智慧。他是真正地在用“心”做教育,真正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着想。我想能成为李校长的学生一定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可以“自由呼吸”。从李校长的教育故事中,还有一点值得我们教师去学习与琢磨,那就是“方法总比困难多”。李校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想我们很多老师也一定遇到过,只是我们通常的做法无非是心不在焉、草草了事,本来应该多想想再采取行动,却从来没有为学校、为孩子真正解决过。

  这本书是由多个教育故事组成的,每一个故事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因为这本书并非是一本深奥的教育理论书籍,相反它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他曾经经历过的教育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热爱与向往,从中他也向读者传达了他独特的感悟与深沉思考。我想一个人真正的能力与魄力可能在重大的时刻或紧要关头才能表现出来,但它却是在无关紧要的时刻、在琐碎的日子里形成的',因此我们教师应该重视日常平凡的教育生活,着眼于日积月累,多思考、多总结,这样的教师生涯、教育生活才会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其中有一则教育故事名曰“有比抓小偷更重要的事”,对我触动很大,并在此后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了我很大影响与启发。

  有一次课间,我从三楼往二楼正厅走,三楼的正厅恰巧有一群中学生在用自己的手机播放音乐排练舞蹈。由于舞蹈的动作非常滑稽,所以我驻足观看了一会儿。就在这时,一个六年级男同学从这群人身边飞快跑过,同时将崭新的手机从地上迅速捡起揣进了上衣的口袋里。此时此景被我目睹了个正着,当时我的大脑在飞速地运转,想我是当场抓住他还是装作没看见呢?就在我犹豫时,一句平实的言语立刻跳入我的眼前——“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李希贵)我豁然放松下来,心中已有对策。但就在我愣神的一刻,那位学生像射出去的箭一般消失在热闹的楼道里。最终我费了很大劲在操场找到了他,见他身边没人,我便很自然地走过去微笑着和他打招呼,并温和地对他说:“刚才不知道哪位学生在三楼捡到了一个手机,失主非常着急,想通过监控录像看看手机被谁捡去了,送到了哪个办公室好去认领。”这名学生听后,顿时脸色煞白,微微颤抖着、小声对我说:“老师,我捡的,我还没想好送到体育组还是大队部呢,现在交给你吧。”我微笑着说:“你真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是咱们同学学习的好榜样,老师看到你的班主任一定告诉她,她会在全班表扬你的。”但他什么也没说,就一溜烟地跑掉了。在我将手机交给失主后不久,突然收到了一条不知名的短信,短信的内容是:“老师,请不要告诉我的班主任,是我错了,谢谢你没当场把我抓住,不然我真不知道会是什么后果。谢谢你给了我一次做好学生的机会,我会像你表扬我那样,做一个真正的拾金不昧的好孩子,成为同学们的学习榜样。”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

  随着深读这本书,我的思绪渐趋明朗。我明白了为何这么多年来有的学校学习魏书生、学杨思、学杜朗口,其结果都不尽如人意,草草收场,是因为那都是从名师那儿学皮毛,借鉴者看到的只是别人的成果、经验,并没有过多地关注、体验教育的过程,感悟名师的内在文化底蕴。

  读着李希贵老师的书,如同与一位智者促膝长谈,从我们每天都经历着的事情娓娓道来,讲了许多令我恍然大悟却又浅显易懂的道理。细细品位书中的每个经典片段,让我感触颇深。作为教师,我们一路走来,是否也应该多思考一些,多自省一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个性的教育者。或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早地体验到教育的成就感,找到作为教育者的幸福感,才会有更多机会和学生一起自由呼吸。

  阅读这本书,还让我清晰地明确了教学的方法、教育的方针、管理的体制,更重要的是让我再一次端正了人生态度。

  在书中,李希贵老师分别以教学、教育、管理这样三条主线,把源于自己教育实践中的小故事串联起来,同时融入自己对教育的独特体悟与深思。而尊重人、欣赏人、珍爱人的“人本”理念则贯穿三条主线始终。“让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的管理艺术、“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评价观、“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的育人观等等,这一切都是李希贵老师“人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读完此书,我不禁也自由呼吸了一回,希望我以后的教育之路也能真正地“自由呼吸”。

  最后我想借用李老师的话:“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善于发现,有一颗敏感的心,而这种敏感来源于我们内心的爱和责任感。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3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一部轻松愉快的书,是一部教育智慧积厚流广的书。它很丰盈,内容上到处洋溢着教育的美和对教育的反思,浓浓的教育美学与教育哲学两者一同把这本书滋养得丰富厚实。翻开它、心头涌起暖流、有如沐春风之感,这部书明晰了我头脑中活跃而纷乱的教育思想。它摒弃了我对教育硬伤所在的错误看法,让对教育生活充满理想之美,产生一种新的体验、想象,与追问。透过那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文字结构,我看到了生命化教育的回归,看到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悄悄流淌。它安静地召唤我回到教育的源初、回到童心的居所、回到感动发生的地方。是它、让我重新想起并懂得尊重那些常常被我遗忘的一切。

  李希贵老师之点睛妙语:

  1、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2、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情感的种子总是播下的越早越好。

  3、美好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美好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是徒劳。

  4、当一个孩子感受到来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时候,依旧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开始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心智自觉开启的时候。这样的成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成长。

  5、人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就应该读特定的名家名作,一旦错过了这个阅读阶段,我们不但会失去阅读的愿望,而且也难以收到特定成长阶段所需要的“精神营养”。

  6、把教师当作学校的主人。

  7、可见,一个孩子对一门课程的喜爱,有时并不是基于课程本身的什么价值,而很可能是一些常常被老师们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细节。当孩子从细微之处感受到了老师真诚的爱,当孩子同样爱上了自己的老师,也就是孩子热爱这门学科,热爱学习的开始。

  8、其实,一个人的成长除了同龄的伙伴互相影响之外,一定要有那么一两位亦师亦友的长者,用他们的人格,用他们的精神智慧,用他们宽阔的胸襟,用他们对后生真诚的欣赏和尊重,来引领年轻人开始漫漫的人生之旅。对一个成长中的生命来说,这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与学生、教师、学校的零距离共呼吸中,李希贵先生逐渐生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信仰亦或追求,那就是“自由呼吸的教育”。在书中,李希贵先生曾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

  如此睿智的分析,真让人爱不释手!与此书作伴,从阅读中我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与动力、心里好象开启了一扇朝向原野的窗户。阅读的同时自己也享受着良好的教育,感受人性光辉的沐浴。心灵因细腻而伟大。

  要多读书,不仅要让学生多读书,作为老师更应多读书。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是啊,一个老师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那么他的课一定非常的乏味,那如何去吸引他的学生?读到这,不禁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还经常读读小说,散文。自从毕业工作后,每天忙于工作,即使有些时间,也只是翻翻报纸,杂志,再无心去认真读书了。因为所教的科目是体育,有时也自认为读不读书无所谓。读了李希贵老师的书,想

  想现在的体育教学,其实很多的考题并不只是局限于书本。体育教学的很多方面都是和我们的生活,文化思想密切相关。而要及时的全面的了解这些,就需要我们多读书,不断的扩充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在上课时,老师就不用总是枯燥的讲知识点,这其实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好方法。

  感谢李希贵老师的这本书,它让我更好地领会了教育哲学,教育美学和教育之诗!作为教师,一定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任,把精力放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上,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多读书,多研究,保持对教育的热情和干劲,这样才会使自己的教育生命长青!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4

  暑假期间我有幸读了李希贵校长的《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让我触动很大,书中没有激昂的豪言壮语,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李希贵老师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学校的长足发展,李校长和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一样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学习、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但李校长却比我们更多了一份对完美和卓越的不懈追求。当我合上书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带来了许多的启迪和思考:

  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

  教育就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春天播下一粒种子,缺少水份为它浇水,长满杂草为它除草,遭遇病虫害为它洒药,缺少营养为它施肥,让它能在一个健康的条件下一天一天的长大,直到秋天收获果实。其实教育本来挺简单,就是自然的“播种”,自然的“收获”,可是呢,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教育质量愈抓愈紧,孩子和老师桎梏在成绩的牢笼里,校园里民主、平等日渐缺失,学生的心灵之花也难在生命田园里自由开放。“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值得每一位教师品味、反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呢,对孩子多一份宽容,就让孩子多一份希望。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而可爱的,却又是十分的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滚落而破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自信心,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让他们发自内心爱上学习,那我们的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

  李校长说:“过去,我们用来衡量学生的尺子只有一把,那就是学习成绩。在这唯一的衡量标尺下,大部分学生成了失败者。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工业的特征是流水线,是标准化,而农业的特征是生态化、多元化。学会用生态的多元化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轮美奂。”多么形象的类比,我们的教育不就应该像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那样美好吗?大树挺拔,小草柔美,花儿鲜艳,还有那些不起眼的菌类也在绽放他们的光彩。

  这让我想起了我现在所教四三班的一位孩子张顺华。每次检查作业,他不是做的一塌糊涂,就是跳着做,偶尔也能猜对几个填空题和判断题,但他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每天的作业都能按时交,对于他这种状况,我不但没有嫌弃他,更没有讽刺挖苦他,因为他的基础比较差,理解能力也是很弱,我有自己的信念那就是在前进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但是从他按时交作业这一方面来说,他想进步,也想受到老师的关注,所以,我可没少给他开小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给他补课,不能说从零开始吧,但我是从数数、乘法口诀,加减法算式补得。说起数数,是因为,我刚接班时,我忽然有一次,教他乘法算式,一个竖式教了好几遍,竖式的写法,积的对位,乘的顺序都教会了,怎么还出错,我就纳了闷了,我就给他一步一步检查竖式,发现,原来出现在加错了,18+7他等于35,我不经意的问:“18+7等于多少?”他回答:“35.”我以为他是马虎了,就说:“你再数一数。”他的回答还是35.我惊奇了:“你慢慢地算一算。”他不慌不慢地掰着手指头,口中念念有词,这次我终于听清了,他数了19就数30,这个坎没跳过去,我也看清了四年级的孩子还掰手指头算,学乘法算式确实难为他了,我就耐心地把教我小侄女的方法都用上了,把大数18记心里,再伸出7个手指头,一个一个地加,19、20、21、22、23、24、25,数过十几就数二十几,他按照我的方法数了数,他还真数对了,我很高兴,他又掌握了一项计算技能。加法解决了,还得再回到乘法,因为毕竟他是上的四年级,又不让留级,只好硬着头皮往前走,他在计算一道三位数乘两位数时,都问人家好几次乘法口诀,针对记口诀,我认为不是一下子记得,如果他的记忆里好的情况下,二年级就记住了,我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就安排他的桌友,小组长,经常督促他背口诀,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的口诀不在那么生了,他的进步我真的好骄傲,他期末考试考了34分,34分可能你认为太少了,可我不觉得少,因为我看到了他的进步,一个连 四年级的学生,连数数都数错,乘法口诀都不怎么会背的孩子,能考到这个分数也很不容易了,还有我们的试卷也不是量体裁衣的,试卷的难易程度是针对大多数同学出的,班里的平均分76分多,他考34分,我很高兴,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给一个优秀的孩子讲懂一道难题,还没有给一个学困生讲懂一道简单的题高兴,具有成就感。从这个孩子的身上我真的理解了,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真谛。

  霍姆斯说:“一本书最好的并不是它包含的思想,而是它提出的思想,正如音乐的美妙并不寄寓于它的音调,而在于我们心中的回响。”

  教育的路是漫长而多彩的,我们是教育者,我们都应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和教育的自由呼吸”而不懈努力!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5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是当代教育家李希贵在新课程背景下奉献给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新作。书中用非常平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一个他曾经实践过、经历过的小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读出他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和思考。此书有三条线索,一条是教学线,主要是写语文教改的起因和过程;第二条线是教育线,主要写了他对学生观的变化;第三条线是管理线,主要写了他从管 理学校到管理全县的教育,进而到管理全市的教育。这三条线都体现了人文化的管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每章每节的标题和内容无不折射出一个改革的实践家、一个创新的实践家崭新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教育智慧,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大都是作者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

  教学中,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语文老师做起,开始了对语文教育的实践与反思。他在书中说:“长期以来,用数理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已经严重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训练代替不了积累,没有大量的诵读、感悟和体验,语文水平就不可能得到提高。”书中还引用了东晋大诗人陶渊铭说过的话“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好读书”,也就是广览博读,正是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而今天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形却走的是与之相反的路:不“好读书”,而好求“甚解”,这正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面对这种情形,他大胆实行了语文实验室计划,这种开放式的阅读和写作,把阅读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拥有了学习的自主权。

  身为一名教师,我也感同身受,为了所谓的提高学生成绩,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把学生大量的时间用在机械、重复的练习上,课堂上大量的讲解挤占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老师的辛勤付出换来的是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作为一名教师,我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阅读充盈学生的心灵,让阅读使学生成长的岁月充满快乐,引领孩子们走进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广泛的阅读是一种积淀,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应用。让孩子广泛地阅读,在他们丰富多彩的儿童世界里,有着自己懵懂的感悟,在他们无忧无虑的少年中,有着自己对世事的评判和积淀。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也曾说“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好读书”,也就是广览博读,正是学好、用好语文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阅读就是独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航行。”

  读完此书,我的另一个感受是:作为一名教师,除课本、教学用书和练习册外,更应该博览群书,心中没有渊博的知识怎么能够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领学生进入知识的殿堂。

  李希贵老师在他的人生感言部分曾经谈到:我真正的学习生活是从读书开始的,我真正的教育人生也是从读书开始的。读书,使我顿悟了教育;教育,使我顿悟了人生。阅读不但可以改变教师匮乏、劳累、繁琐的人生状态,而且阅读积累得越多,越是给孩子们攀爬的阶梯搭建得更结实,更长远。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广泛阅读名人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历练自己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这是读此书的又一收获。李希贵老师在书中说:“学会用生态的多元的观点来看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会发现大树有大树的风采,小草也有小草的魅力。地球正因为生物的多样性,才显得如此生机勃勃、如此美轮美奂。”“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把孩子们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从而“到达心灵之花自由开放的生命田园”。“表扬学生要铺张,批评学生要吝啬。”多么朴实的语言,而他就是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将教育的大道理解释的淋漓尽致。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的确是这样的,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就已足够。

  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有些错误甚至会很“严重”,又是我们可能会严厉的批评一顿,有时我们也会束手无策……看一看李希贵的做法,他没有轻易做出结论,也没有盲目批评教育,而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保密、然后、调动家长、参加课外活动等方法,帮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了错误。他的教育方法无疑是成功的,他没有用是非观念判断学生,也没有用道德的标尺衡量学生。他告诉我们:在教师的心目中,不应该有坏学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学生。

  不要再用单一的学习成绩去评价每个学生,尊重孩子的个性、特长,为孩子提供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通过我们的学校教育,让学生充满自信,这是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责任。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相关文章:

1.我成为了哥哥读后感

2.《财富自由之路》读后感

3.《自由在高处》读后感

4.爱和自由读后感

5.《自由与生命》读后感

6.财务自由之路读后感

7.《爱和自由》读后感

8.人的呼吸大班教案

9.《旅行是为了抵达内心和远方》读后感

上一篇:简爱读后感 下一篇:木偶奇遇记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