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
教育需要民主
——读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教师》有感
李镇西老师的《在平等中培养平等》一文中写到老师向学生借红笔和学生向老师借喝水的纸杯的细节对比,感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不民主。回顾教育的过程,许多都是假民主,教育教学中的诸多细节让我们看到自己司空见惯的'行为中没有民主,独立、民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总习惯滔滔不绝的讲解,而无论学生原有的水平,教师总习惯高高在上,而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情感;教师总习惯为人师表,而从未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真正蹲下来,心灵才能得到彼此的感应,蹲下来,教师就能真正理解孩子,教育教学才会真正民主。其实,平等的氛围需要心灵深处的唤醒,尤其是对待后进生,更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平等来唤醒孩子内心的民主,让这些孩子体会到做一个有尊严的学生,只有这样,平等才会真正深入师生心灵,成为理性的认识,成为一种理念。
新课程倡导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的教育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为了学生的教育;民主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感受到心灵的丰盈和精神的愉悦,感受教育的真、善、美,这样的教育让孩子拥有正直,学会了生存,真正让学生拥有美好的童年,引领学生有尊严的学习和生活。
真正的民主是学生自信的表达,是学生平等的对话,是学生智慧的思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同在蓝天下,引领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2
读书摘要:
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奋的,你也许不是最富有的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力所以及的最好程度。
读书心得:
“自己和自己比”,这句话大富有哲理,的确,只有找准自己的坐标,然后用心去对照,才能看出进步与差距,我们要学会自我反省。今天我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的上课是不是比昨天上得更精彩,我今天批改作业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仔仔细细改好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我们就会不断超越自己,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不正是做最好的自己吗?“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和平的心态,我们要切记:即使我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3
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我感受颇多也受益匪浅。在读此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做好一名老师,只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有满腔热情就足够。现在我才深刻的明白,要承担起教师的职责,不仅需要我不断的自我学习增加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用爱心去灌溉。只有充满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爱,才能令我肩负起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在很多人的眼里,教师是一份轻松的职业,可是我却不这么认为。教师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不容许有半点的闪失。如果说医生是在拯救人的`生命,那么教师就是在铸就人的灵魂。一个人的灵魂可以很强大也可以很脆弱,而这一切的改变可能就在教师的一个眼神里,教师的一句真诚的鼓励就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可教师这股神奇的力量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怎样肩负起这项神圣的职责是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学习与反思的问题。
记得我曾经因为个人情绪化,打过一个学生,以至于到今天我还对自己的行为而悔恨。直到我开始阅读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我从书中感受到:在实践中成长的老师将要经历那样多的磨砺,学生对教师的爱戴是多少点滴的累积,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又是多少岁月里的呕心沥血。我开始思索:假如没有爱与责任,仅凭满腔的热情,我最终将收获什么?
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不知道我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至少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4
怎样才算是最好的教师?李镇西老师用他25年的教学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告诉我们了这个答案。通过观看视频让我了解到:李老师是一个善于将理性的思考、真实的教育情感和高超的教学艺术融入一个个发人深省、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案例之中的人,让我们一线老师感同身受。
“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所以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即使成不了红花,也一定能成为一个绿叶,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从李老师的人生经历中我发现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坚韧、好学、勤奋……形成他独特的人格魅力。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曾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一个真正的名师。而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而我们更多的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工作。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在万同的身上,我们看到转化一个后进生有多难。更看到了一个为人师者的爱心,耐心,信心。师爱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种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认识到的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要求,这样的爱很容易演变成迁就与放纵,而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责任。我这才领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爱,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爱。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呵护他们单纯却机灵的心,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前进。只有这样的爱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肩负起一位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所以从今天起,我要做最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5
读完了李镇西老师集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地被李老师的爱心和民主所感动,被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和感悟。
《做最好的老师》那一句句耐人寻味的话语正是李镇西老师几十年教书育人的切身体会。在书中尽情展示了李老师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融入了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读着李老师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灵,反思着自己的教学行为,让我的心灵又一次得到洗涤。其中他的班级工作、育人之道,更是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启发着我……
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制能力,让学生做到班主任在与不在都一个样呢?这是我当班主任以来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问题,今天,我在李老师身上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权威转化。
李镇西老师认为,把教师的权威转化为集体的意志,这是班级管理中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原则。如何做到“权威转化”他的做法如下:
一、引导集体。就是在班集体形成之初,巧妙地引导学生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当作自己的愿望提出来,使班级纪律在学生心目中不是“班主任对我的要求”,而是“我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如开学初,对学生提出三个问题:大家是否希望咱们的班级成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既然每个同学都有这个愿望,那么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每个人应不应该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要克服缺点,班级需不需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制定的纪律,就已不仅仅是教师强加的“条条框框”,而成为学生集体的内在要求。
二、利用集体。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集体中客观存在的一些与教师权威一致的积极因素,利用这种积极因素来抑制集体中的`消极因素。由于这些积极因素是学生集体中客观存在,又与教师意愿不谋而合,因此它虽然蕴含着班主任地教育意图,却使学生觉得这是集体的意志,而非班主任的权威。如对于少数违纪的学生,李老师从不以班主任的角度提出,而让学生自己摆违纪现象,论违纪危害。这样,对违纪学生来说,他们受到的惩罚,并非班主任的“铁腕”,而是来自学生集体的谴责与制约。
三、规范集体。李老师常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法规,以此作为一种制度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所制定的班级法规尽可能地包容班级一切可能出现的违纪情况;不仅提出纪律要求,同时有相应的强制办法,明确“违反了纪律要怎么办”。既体现出学生之间的互相制约也体现出师生之间的互相制约。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又被管理。
受李老师的启发,我也在班级中实行了班规法制,从提出到制定,从制定到实施,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班级的违纪行为也明显下降。
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给我的启迪和感悟还不仅仅于此。他的师爱也令我十分感动。如李老师对爱的坚持可以是和学生一封封充满感情的书信;可以是和学生一次次真情的对话;可以是向学生发自内心真诚的道歉;可以是坚持不懈地给学生读一些优秀的小说名著……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将会继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不断寻求突破,找寻适当的教育方法,做一个受家长、学生喜欢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6
今天下午,姐姐从萧山的书店买了一本“非常系列”中的《非常老师》。听到这个消息,我就急忙拿起这本书,直到吃饭了,我也不肯放手去吃饭。
老师,一个熟悉的字眼,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令人憧憬的职业。是啊,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中,她(他)的身后不仅有爸爸妈妈的鼓励,还有老师做她(他)坚强的后盾!人人都说,老师像园丁,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呵护着我们,让我们尽情沐浴着爱的阳光,健康茁壮的成长。这次让我读了《非常老师》这本书,我更是深深的体会到了老师对我们的爱。
瞧!非常老师们来了!非常的老师,非常的同学,谁不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呢? 这里有和蔼可亲,笑面如花的新潮老师她温柔美丽,教会了孩子们要尊重别人的感受……还有帅气、阳光的偶像老师,他会用特别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们、鼓励孩子们 。 在《非常老师》这本书中还有一位会经常搞神秘的老师,她不像其他老师一样布置许多写也写不完的作业,她十分注重孩子们的快乐,她会让孩子们接近大自然,让孩子们自己去自己的“童心城堡”中寻找那个属于自己的`童年回忆。在这所学校里还有一位老师们又被我介绍,那就是这位楚楚动人的漂亮老师,漂亮老师叫米兰她平等对待学生,会有特别的方式去维护同学们的自尊心。她做了错事会给同学道歉,她赞赏学生在作文中表达的真实感受,她叫一个软弱的男生如何捍卫自己的尊严。在这所学校里的学生眼中这些非常老师就像一缕缕阳光,直射他们的心田,让同学们感到幸福和快乐。在现代生活中,我希望在我们学校也会出现先米兰老师、新潮老师、偶像老师、神秘老师这样的老师,只有这样的老师才可以让我们快快乐乐的。
非常老师,一个非常和蔼可亲的老师;一个非常帅气、非常阳光的老师;一个非常温柔、非常善解人意的老师……这么如此完美无缺的老师,或许只是虚构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是很少的,不过,我们的老师有非常老师中的某一个或更多的优点。我相信天下所有的老师都希望我们健康的成长。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7
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专著,收获极大,书中的许多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本书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点燃了一盏明灯,也为我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树立了信心。
有这样一段话:“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发展。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更深深地感受到作为一个老师想做到最好,对孩子、对教育事业的爱便是那深深的基石。
一、纯真的爱心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做最好的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之家或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爱的力量是无穷”。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歧视情绪,而理解了老师的苦心。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更重要的是,“师爱”如无声的春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学生们的心灵,实现了爱的迁移,教给了学生们如何爱别人。
二、真挚的情感
教师真挚、深厚的情感可以发出强大的爱流,有利于传导。做最好的教师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师生间通过精神的交流,达到思想感情上的联系和信赖,教师真挚的情感在学生的情绪上就会产生共鸣。曾经班里有个同学,骂人、恶作剧、作业经常不做,上课经常迟到和做小动作,批评教育他当耳边风,嘴上说改,事后还是屡屡犯错,真让人头疼。在一次劳动中,我发现这个学生劳动起来竟那么积极,不怕脏不怕累。我及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当了个劳动委员,负责卫生区的清洁。回家后他把我表扬他和当卫生委员这件事告诉他妈妈,说老师多信任他,让他做了卫生委员,这是他从来没有当过的。不过我私下里又把他叫到一边,指出他的许多不足之处,最后我还充满信心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采取先扬后抑的办法教育他,这样在表场之后批评,他进步了很多,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其实就是给学生最大的鼓励。后来他变了许多,纪律明显好转,作业也完成了,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也向同学请教,再后来他以可喜的成绩考上了中学。
三、尊重学生
最好的教师要给学生以长辈式的关怀和爱护,(读书笔记 )从不以家长式的态度对待学生。爱学生始终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不伤学生的自尊心,有礼貌地对待学生。教师尊重学生是学生进步的'外因,学生自尊自强是他们进步的内因。实践中的许多事例使我感受到:只有尊重人,才能感化人。尊重学生,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用全心来接受教师的爱。
做最好的老师,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热爱你这位老师,才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才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关心了解学生
做最好的老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不应表现在语言上,更重要的要落实到行动上。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与爱护。学生生病,轻轻关心几句,为他送上一杯暖暖的开水,学生是不会忘记你的。老师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爱,我想没有的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做最好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还要深入了解,对学生的心理变化要细致观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接触到学生情感的“点子”上,这种接触点就好像是“心窍”,是个突破口,它往往是教师传授爱的门路。借助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去了解、接近和吸引学生,在平等、和谐中了解学生,获得与学生的共同语言,这是沟通和传递情感的渠道。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往往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老师“投其所好”也是爱学生的一种方法。教师要教育学生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要经常深入班级,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教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五、面向大多数
教师生活在学生中间,深知学生需要教师的关怀与爱护。而喜欢得到这种师爱的并非是一个或几个孩子,而是所教的全部学生。但教师只有一个,时间和精力都有限,这就必须调动集体的力量,通过集体的关心使学生感到温暖,相互影响、帮助、扩大和深化师爱的作用。做最好的教师,爱不是偏爱,要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做最好的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能对优秀学生偏爱,对后进生另眼相待。教师对优秀生要严格要求,对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十几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懂得,教师爱学生,不是一个纯粹主观的过程,如果学生从来不向他们信任、爱戴的老师敞开心扉,学生的心灵之门打不开,那么教育就无法进行。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学生向他的老师敞开心扉,是一个彼此促进思想和感情高尚起来的过程。学生只有向老师敞开自己的心灵窗口,才能让班主任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奇妙的世界,沟通心灵,教育工作必然会事半功倍的。
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微笑着面对学生,学生会把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我们的工作也一定会开展的生动活泼,卓有成效。爱,是启动班主任自身内部力量和智慧的能源;爱,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道路;爱,是创设优化的教育环境和心理环境的瑰宝。对学生热爱、理解、尊重、关注他们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将教师的爱通向学生的心灵。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
做最好的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学生时,学生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为同事的好评吗?为校长的表扬吗?为奖金吗?为职称吗?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8
刚开始工作时,我对学生充满了热情,觉得他们就像天使般可爱,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群天使有时会变身成捣蛋鬼,扰乱课堂秩序,让我暴跳如雷。于是很自然的我就学会了急风暴雨的批评和面若冰霜的严厉表情,但是过后我又总是觉得很后悔,有时我想如果我是坐在下面的学生的话,我会喜欢这样一个老师么?我会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去学习么?还是会因为怕被老师骂而只顾的战战兢兢?还是会在高压政策下做一个叛逆者?这些问题一直缠绕着我,我也一直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和学生保持令人愉悦的关系又能保证教学的效果。
当我拿着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时,我觉得就像得到了一本宝典一般,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不就在这本书中么!以前一直以为教师是一个重复性的职业——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教的都是那几本书,等时间长了,闭着眼睛都能倒背如流了。现在才知道当初的想法简直是大错特错,首先是知识上,即使是相同的知识在不断更新的课程标准下也要求教师采用不同的教授方法,教师如果一成不变只能被时代淘汰。另外就是学生,学生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每天和他们打交道都会有新的问题产生,因此教育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天都充满了新的挑战的行业。
书中第一章中的两个小节对我启发非常之大,一个是“童心是师爱的源泉”,一个是“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李镇西老师说“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在年龄上与学生拉开距离,但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试想如果教师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不会出现“猫鼠”的师生关系了,有的只能是朋友之间的推心置腹和坦诚相待。如果在教师在自己火冒三丈之前,能先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去听也许结果会截然不同,事情也会处理的更好。书中还讲了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教师的尊严不是通过教师的“高深莫测”和“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来获取的,而是他的学生对他道德的一种肯定、知识的折服和情感上的依赖。在这方面我就走过很多弯路,原来我生怕在学生面前失去尊严,所以在处理一些事情时,往往是把自己的尊严放在头一位,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了有的事情处理的有点不分青红皂白,有时也损害了一些同学的尊严,虽然我也能感觉到这些不妥,但却不肯也不敢在学生面前认错,只会在心理暗暗告诫自己以后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其实现在想想,就在这些想法和做法下,我一直想要维持教师的尊严其实已经在大打折扣了。
李镇西老师还在书中的第四章“走出教育的误区”中讲了很多他和学生相处的真实实例,有成功的教育典范也有李老师总结的经验教训,这些对我来讲都是非常宝贵的,能帮我检查从前自己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或者在将来自己遇到类似事件的时候提供一个依据。
总之,《做最好的老师》为我在教育教学方面指明了方向,帮我解决了很多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也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很多不足,虽然离做最好的老师这个目标还很远,但我今后的每一天都会争取做最好的自己,做更好的老师。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9
暑期里有幸读过李镇西所着的《做最好的老师》,读后颇有感受。书里最震撼人心我的是李镇西教师对教育的思索,他对教育工作中的喜爱,对学生的喜爱。
做为老师,大家都想过该如何协助这些学习上有艰难的学生,想过该怎样在课堂上吸引住学生的专注力,想过该怎样塑造学生的想像力,也想过该怎么让学生喜爱自身但大家或许从不曾真实去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念书?当我读到教育便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上摆脱的人都能幸福快乐地渡过一生。我震撼人心,它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念,但这以深深地融进到李老师的血夜之中,变成李老师的教育追求完美。因此他不仅于学生在学校期内恪尽职守,即便在学生离去院校后仍牵挂着她们因此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世界好似一个繁茂的大森林:有伟岸的乔木,也有繁茂的灌木丛,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盘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太阳底下呈现自身的勃勃生机。让自身的学生幸福快乐地渡过一生它是一种多么的宽阔的胸襟,多么的博大的爱啊!而想下自身,有时以便学生的难题而大声地斥责她们,难道说这是爱小孩的主要表现吗?
李老师对爱的固执也深深地触动了我。他做的很多事儿都很一般,实际上很多教师都曾做了。为何李老师能变成优秀教师?一个真实的优秀教师。而大家却在日常事务中越来越愈来愈平凡,这自然有自身素养的差别,但更关键的是对教育的'一份固执,对爱的一种坚持不懈。如同李老师常说l爱心与童心r就是我教育工作永不言败的最终一道防御。他把教育工作当成自身的工作,把带来学生一生的幸福快乐当成一生的追求完美,而大家大量的仅仅把教育当成自身维持生计的工作中。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容易很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爱小孩才可以培养小孩的爱心。爱小孩才可以体贴入微地关注、凝视她们发展中的每一个关键点,才可以为她们的每一点细微发展而真心诚意愉悦,才可以认知她们的烦恼和疑惑,而且为处理这种难题而费尽自身的心力。李镇西老师是学生的教师,也是学生的盆友,并且是知心的盆友。正由于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获得了教育正确引导的主导权,另外也获得了学生对他的重视。
回望自身走过的路,禁不住惭愧十分。今日读李老师的书,好像开展了一次精神实质洗礼。因为我愿做最好的老师!从今天开始,勤奋搞好每一件小事,争得今日比昨日做得更强,明日比今日做得更强!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0
“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值得让人为之奋斗一生的追求。
作为老师,成为最好的老师一直都是每个教育者不懈追求的目标。如何做到最好,每个人认同的标准虽然各不相同,但其本质是同一不变的。
再读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中,教师对学生深沉的爱,执着的不悔深深地打动了我。生活中、工作中许许多多看是简单琐碎的事情却无不藏着一名教师对学生的执着的爱与责任,这样的事情相信许多的老师平时的'工作中都曾经历过。 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并非像有些人口头上表示的那样能够简单,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以爱心与童心完善我们的教育使命,相信这就是李老师常能够成功的关键所在吧!
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镇西老师对待万同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
对学生的一腔爱心。这是所有成功教师的共同经验。爱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爱心。爱孩子才能无微不至地关心、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为他们的每一点微小进步而衷心喜悦,才能感知他们的苦恼和困惑,并且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费尽自己的心血。正是因为爱孩子,才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坚持不懈地写下那么多手记、札记,为进一步探索教育的规律积累那么多原始的宝贵的资料。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可能是他的这本手记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说法来贬低教师。其实,要做孩子们认可的“王”,真是谈何容易!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回肠。”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1
暑假期间,我把学校发的一本名为《做最好的老师》的书,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写的,当时我真真地阅读完了,收获很多,受益匪浅。我想读完一本书一定要留下读书的影子,一定要思考沉淀些东西。于是当时我随笔记下了自己的感想。读这本书中李老师写的总序,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李老师,知道了他今天有如此高的成就除了他对教育的满腔热爱外,更主要的是因为他曾经的文学梦。用李老师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老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李老师的心灵追求,乃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到快乐”;读这本书我认识到了榜样力量的伟大,李老师因为一直“追随苏霍姆林斯基”,所以成了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
读这本书,我通过李老师的诚挚的介绍我认识或者说了解了当今教育届的名师,如,×等等。我知道自己想地了解和学习这些名师必须购买他们的书籍,食取他们给同行酿制的最丰富的营养大餐。读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应该“用行动追寻教育理想”,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提升生命的品格”,我们应该多读一些“触动心灵的书”。即使不读书而看电影或电视也应细细地“品味”,认认真真地“揣摩”里面的“人生百态”。这本书如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大大的不足,那就是我不善于思考。其实一个合格的老师除了必不可少的阅读外更重要的是思考。用教育者的思维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李老师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我想是离不开这两方面的,一个就是善于阅读,另一个自然是善于思考。其实李老师的成功的秘诀无非是“实践、思考并记录”我读完这本书,记住了李老师的这句话,“对普通的一线中小学老师来说,只要坚持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教育实践,三年五年,一定会成为教育专家的!”我已经开始记录我和学生的故事,我不是希望自己成为教育专家,而是渴望自己寻到教育的真谛,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更好的培养遇到我的每一个学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2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了《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的几篇文章之后,内心感触颇多。
中国古代军事家们曾在选拔军官时,把人分成四类,并认为:智慧但懒惰的人可以做将军,智慧而勤奋的人可以做参谋,又笨又懒的人可以做士兵,又笨又勤奋的人只会添乱,这样的人最要不得。无疑魏书生是“智慧但懒惰”的教师,可见“懒”得恰到好处也能成为一种才能。
教师的教学工作,要学习魏书生的“懒”,凡是学生能干的事情,都让他们自己干。如果教师的“懒”既能让自己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又能培养一大批能干的学生,何乐而不为呢?可见,要想成为最好的教师,也要学会用“心”做一个“懒”教师。
要想做“懒先生”,自己思想首先要放开,对自己的学生要放心。
只要学生能干的,教师就不去做。这是魏书生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做个“懒”教师。
魏书生的“懒教师”观念,表现在其教学上,就是指学生能学会的,老师尽可能不讲;讲5分钟能会的,就不讲6分钟。因为他觉得,老师不做,不是当老师的偷懒,而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他说:“一个老师剥夺了学生做事的权利,剥夺了他努力能够做到的`机遇,就等于和不让他吃饭一样可怕。人家能够吃得了,干得了,你不让他吃,不让他干,当然学生的体质就会下降。所以,看起来让学生做事,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这不对,这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增长能力的机会,他只有更多地做事,参与管理,参与制定计划,他才能增长能力,增长主人翁的责任感。”正是有了这样的观念,魏书生才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懒教师才能教出勤学生”。
可见,魏书生的“懒”字背后有哲学:
“懒”字背后有学生。魏书生认为学生应始终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即使是讲解课文如行云流水者也不能够抛开学生,不管不顾。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魏书生始终坚持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致力于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自己。魏书生认为:“如果在教学中时时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无限潜力的、不断变化的主人,那么教师想出来的办法就容易使学生接受。反之,如果把双边活动变成老师一厢情愿的艰苦劳动,那么即使借用别人一两个方法上的窍门,用在自己那里也是行不通的。”那么,学生的主人地位如何得到体现,发扬教学民主是关键,是根本。魏书生在教学过程中凡事都跟学生“商量”,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到教学重点、课时安排以至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同学生“商量”,尽可能达到师生认识上的统一。所以,魏书生的“懒”换来了学生的“勤”,引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体现了一个成熟的教育者对教育主体的尊重。
“懒”字背后有目标。魏书生的“懒”字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智慧,所有环节,包括课前的铺垫,都是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一步步自然行进,草蛇灰线,形散神聚,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其实,成熟的教学,跟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一样,最高的技巧就是没有技巧,是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但其中一定有“象”一定有“声”,有象外之象声外之声,有“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样的意境。
“懒”字背后是勤奋。教学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它需要教师的高度智慧来调控,而这样的智慧需要教师课前长期的勤奋努力,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除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烂熟于心、潜心把握外,还需要教师对课堂可能涉及的文学、史学、哲学、美学、时政、天文、地理乃至于社会世相、甘苦人生等等,都要有所涉猎。总之,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以一生的勤奋积累来准备。勤奋学习,勤奋思考,勤奋研究,勤奋总结。作为教师的魏书生身上,有他几十年来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有他训练表达苦练成语连句的虔诚和追求,有他借鉴东北二人转的表演功力用于课堂而活色生香的喜悦和成功……
由此看来,魏书生的“懒”是一种外在的表象,其实,“懒”教师时时在思考,在构思,“懒”教师是要用心来做。而魏书生教学中的“懒”更是一种智者的教学策略,是勤奋之后对教学驾轻就熟的自信,是对学生和整个教学的尊重。
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有许多种,如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课堂上老师言传身教只不过是其中一部分,过去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根本不能适应现代教学,因为,教师在知识总量上和学生相比,占的优势大不了多少。现在课堂教学最需要的是怎样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懂学习、会学习,一旦他们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就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取大量知识。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放心大胆地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给他们一片天,你就会看到那里有七色彩虹出现。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3
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第三章“育人之道”。
文章《我们与他们不一样!》里,李老师开学第一天给每位学生的一封信里,把一句话作为礼物送给了所有的孩子:“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我煞是感动。
李老师教育他的学生们,要做一个“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他在向学生们撒播着精神,传递着真情。而这何尝不是对教师的一种唤醒呢?做一个“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教师,不也是对教师的一种敦促吗?
学生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了吗?会有有多少学生会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呢?是否有过让一个学生长大后能以一个成人的智力明白我曾经的用意和苦衷呢?
年前有一段时间嗓子疼,几乎说不出话。有一天早上,在教室门口,一贯可爱的禹辰羞涩地叫住我:“老师,这是妈妈让我送给您的润喉片,请您润润嗓子吧。”目送孩子走进教室,看到曾经因为不做作业被我狠狠批评过的.卓来到我的跟前,悄悄问:“老师,您今天嗓子好点了么?”我努力清清嗓子:“还不好。但老师会争取尽快恢复。”他急急从口袋里掏出装在透明袋里的几颗胖大海,递给我,“老师,您泡茶喝吧!”一再地感谢着充满着爱与同情的孩子,看着他笑吟吟离去,也是快乐的。
如果不是读到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文中这一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或许我也只是感动和感谢。在批好作业的间隙,翻阅案头的《做最好的老师》,赫然看到这一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似乎将我一下子唤醒!为什么不用我的感动去给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幸福呢?为什么不让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呢?给禹辰的妈妈发了个短信,除了谢意之外还有孩子在校的表现!没有想到就这一小小的举动竟换来了禹辰妈妈长达四页的回信,让我甚是幸福了好久。
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个“让学生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老师!
另外,在感动之余,我也学并模仿着李镇西老师的方法给我自己的71个孩子也写了一封信,准备本周五装在信封里一一交给孩子,不知道有没有效果,期待之中!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4
韩兴梅读本好书,像是给心灵洗澡。《做最好的老师》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敲打在我的心灵深处,一直在感动着。这是李镇西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我深深爱上这本书,如同爱着我的孩子们,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一步步向李镇西老师走进。人们给予教师许许多多荣耀的称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尤其是中国儒家将尊师敬孔的思想发挥到极致,“天地君亲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影响浸润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然而今天教师也不再拥有令人真正崇敬的荣耀和光环。重塑教师形象,还教师与教育最本真的面目,是我们每一个人民教师神圣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义务。那么站在21世纪的今天,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今天,我们理想中的教师应该是怎样的呢?在我们的心中应该建立起什么样的教师形象呢?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给我了一些启示。
“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又有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根号,一叠叠作业本为他的青春无数开平方。”其实这些都只说了一半。因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我则认为:教育首先是一种服务,教师是一种带有浓厚服务性质的职业。一种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帮助的服务,一种为社会培养健康健全的人类
的服务。也惟有如此,作为教师心怀一种服务思想,才可能从过去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误区中走出来,走进学生,亲近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蹲下来悉心聆听他们的心声,熟悉他们的呼吸,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东西,才能为他们铺设好最适合他们的道路,让他们能够在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声中他们张扬个性,茁壮成长。
其次,当代的教师还要树立这样的观念:“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一名好教师,一名爱学生的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们,尊重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伙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相长。再次,作为当代的教师还应该“善思”。“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思想的芦苇。”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教师应该是个思想者。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
有一句话说得好,选择一行,爱一行,我也是这样,我不知道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不对,但是当我面对那帮学生时,我觉得我应该做最好的老师,至少对得起这帮孩子!我现在一直在努力,尽我心去做我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一切义务和责任。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是需要爱、需要尊重与理解的过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相信我们的真诚和良苦用心会换来学生的进步的。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老师”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西巫拉岶有这样的名句:既然我们不是樱,那就不要抱怨别的什么,只要美丽就行,富士山啊,只有一座,并非其它的山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也许你永远也不能成名、成“家”,但是通过自己与自己相比,反思、坚持、
不断提升自己,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一位老师曾经说过:“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句朴实的话中,蕴涵着极不普通的哲理: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做最好的老师”,应该成为每个老师的生活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15
《做最好的老师》一书,看到题目就对我很有吸引力。虽然看得时日很长,每次床头案上的翻几页,但每每看过一些,不禁反思究竟怎样做才能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学生最欢迎的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看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说实话,我对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总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是无济于事的,李老师的话使我受到了启发,也增强了信心,只要我争取每天多读些书,每天都有点进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我想我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回想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学生,其实更多的还是爱,有时学生犯错了,我也会感到很气愤,但是,细想起来,孩子毕竟是孩子啊,正像一位同事说的那样,你不要指望学生会和你同步,不要把他们看得太大,他们只不过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你能期望他和你一样,一样懂事吗?你期望他们会那么听话,把任何事情都做得那么到位吗?其实,都是不可能的,李镇西老师说,“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要说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到地里干活,发现了一束山草莓,他把它摘了下来,说要送给村里最可爱的孩子,从村东走到村西,从村头走到村尾,你知道他最后把山草莓送给谁了吗?对!送给了他的儿子,可是你可能没想到,他的儿子是一个傻儿子!在他的眼中,他的儿子虽然傻,但却是全村最可爱的。这说明了什么?如果我们都有了父母看待孩子的心,是不是我们的眼中孩子就会是另一个样子了,他们所做的'一切好事坏事我们是不是都能用理解之心、责任之心、包容之心来看待了呢?但李老师也说了,“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我想我要先做到对孩子有母爱,进而做到有朋友之爱,同志之爱。比一比李老师,我觉得自己的差距还是太大,我的这种师爱并不都是真正的由衷的发出的。
李老师对“优生” 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思想改造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他让“优生” 更优和引导“后进生”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以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的做法,让我深深折服。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相关文章: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05-01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通用15篇]01-14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02-26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06-10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2-17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实用]08-16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4-29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5-18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