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

时间:2024-11-24 16:40: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病隙碎笔》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病隙碎笔》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病隙碎笔》读后感

《病隙碎笔》读后感1

  这本书从信仰讲到神明,从宇宙论及生死,由残疾至爱情,最后便是灵魂与深思。这是一本充满了深刻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

  史铁生不是无神论者也不是有神论者,他用矛盾性的写法和自己丰富的阅历来告诫人们:上帝不会眷顾某个人,处于自己的角色,那便尽力的扮演好他。他从信徒约伯和自己笔下的画家Z看到了自己。一个相信上帝,一个相信爱情。可他又不认为史铁生只是史铁生,他不仅是约伯和Z,还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人。最后他终于想通: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铁生。

  在诚实与谎言中,欲望与命运中,他悟彻了白昼。白昼会带来魔法,使人被名字所束缚从而显得拘谨、犹豫,甚至慌不择路。但当一俟白昼遁去,夜的自由到来,脱下一张扁平的画皮,剩下的东西才是史铁生。我想,这也是许多作家愿意佚名的原因。

  此书让我回韵良久并深刻剖析生与死的关系。人的死亡是否会带来灵魂的不灭?史铁生并没有直接回答,因为他也无能为力。倘若有人说:“灵魂不死”是否是迷信?若有一樽强大的`意志信誓旦旦的:死亡是绝对的寂灭,并无灵魂的继续,是否是想引起宗教斗争或引起上帝的注视?

  灵魂不死,只是猜想,科学无法证实或证伪。科学智能理性地建造未来,可它也有局限性。当科学也不知何去何从,面对地球的毁灭、太阳的枯竭时,人类应当如何?依旧满怀热情地准备活下去,大家要靠什么?是迷信这种对未来无凭据的猜想和希望?

  这时,迷信便不是迷信。可以称之为信仰,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大部分人都不会放弃活着。而信仰便是唯一的依靠,史铁生深知如此。在轮椅上,无论他信仰佛陀或上帝,最终凭借信仰的力量活了下去。科学无法为他带来生命的活力而信仰可以!

  这本书是作者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和眺望。从困惑与痛苦出发,审视世界与时代,表现对人生意义与精神寄托的不断追求。让人回味良久。

《病隙碎笔》读后感2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坐在轮椅上完成的一部,让很多人做出迷茫,建立信心的文章。

  为什么这么说?史铁生的一生是不幸的。因为肾功能的逐渐衰竭,二十岁之后,他就只能躺在病榻上或者坐在轮椅上。但它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有自己的信仰。他有勇气去接受现实。这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去学习的。

  当我在读《病隙碎笔》时,我很少从文字中读出史铁生的悲观。没有悲天悯人,没有愤世嫉俗,他只是淡淡的道出自己的不幸,也乐观的去对待。这对我感触很深。是什么支持着他呢?从《我与地坛》不难看出,在他的母亲还未过世前,是母亲支持着他,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但在母亲过世之后,信仰成为了他生活的一个部分。初读《病隙碎笔》时,我对于其中的信仰问题只是一知半解。在我的思想中,信仰,不过是迂腐之人的自我安慰罢了。但细细品位才对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

  也许在经历了天灾****,病痛的折磨时,史铁生无依无靠。但他相信着老天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开启一扇窗。他自暴自弃过,但在自暴自弃之后能重新站起来的人不多。史铁生就是一个。他信仰着,坚强着,自由的生活着。

  让我钦佩史铁生的还有一点,在独到几篇关于史铁生对社会的看法时,我看到了他依旧满怀热血。他悲叹着世界的黑暗。他鄙视着贪污的官员,没有人性的家伙。

  有人说,细读一本书,可以更了解作者这个人。读了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我强烈的感受到了这点。史铁生的坚强,乐观,深深打动了我。我想,在接下来的成长道路上,他的精神也会随时激励着我!

《病隙碎笔》读后感3

  在接连不断的苦难之下,史铁生先生写下了这本《病隙碎笔》,这是一本充满信仰的书,这本属给予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激励,以苦难作福乐的投资——读《病隙碎笔》有感500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对于徐志摩先生,那未必是生死,但在史铁生看来,那便是对生死最好的诠释,是句再好不过的.墓志铭。轻轻地走,正如轻轻地来,扫尽尘嚣,用渺小的生命改变一段岁月,让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有一点点不一样,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了。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史铁生没有在病痛中度日如年,而是用受病折麽和与病搏斗的空隙来思考人生。生命不仅没有使他一蹶不振,反而让他更懂珍惜和满足。人们常有一种习惯:记得住霉运,记不住走运。但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面前都有可能加个“更”字,读后感《以苦难作福乐的投资——读《病隙碎笔》有感500字》。而现在的我,既没有疾病缠身,也没有身苦患难,理应满足于当下生活,给自己的前行以无限动力。

  人在苦难中总该有个信仰,史铁生对“佛”的见解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对待信仰的正确态度。当有人劝他去佛堂烧柱高香以乞健康时,他总是犹豫,这并非因为不愿朝拜,而是保持了对佛的尊敬。满腹功利的“祈祷”确实是污了佛法。佛门清净,唯应当求一份智慧,以醒贪迷。信仰是精神的支点,尊重这份信仰,是为了对人生更高的境界的参透。

  “以苦难去做人生的投资,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只有成功者才有资格谈苦难,在苦难中不断的增强信心,方能成就人生。

  点评:史铁生这样调侃自己:“职业是患病,业余才是写作”。这其中的痛苦又是谁能体会的,又有谁知道,那一段一段的文字是怎样在无数个与病魔斗争的日日夜夜绽放开的。

《病隙碎笔》读后感4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你可以在阳光下看到在风中摇曳的绚丽花海,你可以在茫茫的草原上策马奔腾,你可以在浩瀚的大海边享受海风带来的丝丝凉意,可以在高山田野间感受自然的味道……但再温暖的阳光也会被乌云遮盖,再美丽的花朵,也抵挡不住狂风暴雨的侵袭。人生中有喜有悲,但要在病痛中寻找积极乐观的人生,却实属不易。

  在这个寒假前,对于史铁生我无一了解。而看完《病隙碎笔》后,我对他便有了新的认识,对他心生敬仰。史铁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上帝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让他在最美好的年纪失去了双腿。也许是天妒英才,不幸的事接踵而来,但这并没能击垮他,反而使他在痛苦中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对于史铁生而言,《病隙碎笔》不仅仅是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也是一部充满生活体验的人生笔记。这本书是他在生病治疗间隙写下的片段随笔。篇幅很长,语言精简易懂,主要涉及到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等方面没有繁琐的考证,推理和判断,只有作者在那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从文字间可看出他对生活的坦然豁达,“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在任何灾难的面前,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面对命运的玩笑,他是那样理智地直面命运的'挑战与不公。他在病痛中渐渐悟出一条人生的道理,“只有生病了才会想起没有生病的好,只有发烧了,才会知道不发烧的日子有多么惬意。”史铁生以一种调侃的口吻说道,“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或胜或蒜的意向,别开生面的游历。”他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病魔,并为自己的生病观上另一种名称“生活体验”。

  史铁生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热爱,苦难于他是一种折磨,而是一种生命的馈赠,让他体会出了生命更深层的意义,生命似乎正如他书中所说的,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意义。

《病隙碎笔》读后感5

  生一炉火,择一本书,品其中之精华。 ——题记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写于生病治疗间隙的片段碎笔,篇幅很长,但语言通俗易懂,仿佛在和我们面对面的交流,用长者的身份教导我们怎样面对人生,苦难,命运,爱情,金钱,信仰,道义,字字珠玑,平易又精辟,朴实又鲜活跳动,充满智慧与哲理。史铁生有严重的残疾,但他坚持写作,在三天一次透析的痛苦煎熬中,他完成了著作。

  “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史铁生在开始就谈到了命运,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随意调换,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他将生命比作一场戏剧,而我们都是其中的演员,每一个人的角色都不一样,命运不一样。

  在书中,史铁生认为当人无法被改变时,我们应该寻求爱,爱是一个神圣的词。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爱之永恒在于激越,在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爱也许只是某一刻莫名的思念,也许只是远远观望,默默陪伴。

  带着病体,史铁生看到了世间的痛苦凶险,并不因为自己虔诚而减少,对别人不尊重,只是乐观的活下去,勇敢的面对这世界。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点东西。能够看出他对生的意志力很强,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而表现出的却是欢乐与充实;他用理性的文笔,显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对命运的抗战,对生的意志,对死的无畏。

  这部书是对人的灵魂洗礼,改变了生命的追求,《病隙碎笔》这部著作是史老先生在病痛中写作,写出的却是欢乐与充实,品《病隙碎笔》,解人生迷津!

《病隙碎笔》读后感6

  “有一回记者问我的职业,我说是生病,业余写一点东西。这不是调侃,我这四十八年大约有一半时间用于生病,此病未去彼病又来,成群结队好像都相中我这身体是一处乐园。或许‘铁生’二字暗合了某种意思,至今竟也不死。但按照某种说法,这样的不死其实是惩罚,原因是前世必没有太好的记录。”这句话出自史铁生。

  他,一个“职业病人”二十一岁双腿瘫痪坐上了轮椅,四十七岁又患上了尿毒症;他,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中建起了一座座不可思议的文学高峰;他,一个卓越的作家,在同死神抗争中留下了一部最具光辉的生命笔记——《病隙碎笔》。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忍着透析的痛苦写下了一部对于命运、情感、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与价值的抒情散文集。在他的一生中,疾病剥夺了他大部分时间,而对于“职业病人”的感叹,显得如此悲凉。在这长达大半辈子的病痛中,他对于人生领域的探索,对于__时期参加“破四旧”的忏悔,对于朴素爱情的向往,一系列的种种不同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升华成那一句句耐人寻味的文字,让人感同生受。

  或许,真如他在这本书中所说,他生来就是为了生病,这看似荒唐的语言,在这本书中却显得如此惨淡。史铁生用向死而生的`勇气铸就了这一步哲学著作,他用优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最难的不是要“接受”这个事实,而是在接受这个事实后,又能从心的角度重新站起来,正是史铁生用不完整的身体撑起的这一片完满的天空,让我们这些迷惘,急躁的人找到了一个能真正审视如何活着的机会,生命给我们每个人的提问都不一样,怎么样去回答生命抛给你的问题正是我们对生命的态度!

  史铁生,一个平凡的名字,一个不屈的灵魂……

《病隙碎笔》读后感7

  如未曾20岁开始双腿瘫痪,寸步难行,何以言苦楚,如未曾患上尿毒症,卧床生疮,何以言病痛,如未曾昼夜不分地苦思冥想,涅盘重生,何以言人生。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史铁生,却用自己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成为了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xx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之一,已不是单纯数量上的又一本散文随笔集,而是一部充满了生命体验的人生笔记。他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等六部分,充满着智慧和安详。

  在我们常人无法想象的没日没夜的病痛里,他这样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上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这段关于生病的参透,让我时常感慨万千,我们常常抱怨自己没有的东西,却没有为自己的`东西尚未减少而心存感激,比如身体健康、父母安在、前途在望等等。

  虽然以病床为桌、药水为墨、病痛为笔,但是这本书折射出的却是生命与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个体生命必须正视的问题和必须开解的难题,他都没有回避与躲闪,而是用轮椅上日日夜夜的凝练与浓缩,给予了我们智慧的回答。史铁生用他寸步难行之躯,走到了我们健全人尚且无法抵达的理想之路。

《病隙碎笔》读后感8

  第一次读史铁生的作品,是儿子初一语文课本中的课文《秋天的怀念》,从课文中能看出作者命运的多舛。但是读了《病隙碎笔》后,才知道他所承受的苦难用“命运多舛”是远远不能形容的。双腿瘫痪,双肾衰竭,又患上了“尿毒症”,三天一次透析,人生的苦难几乎都找上了他。连他自己都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写作”。看到这些的时候,我的心里真的觉得很压抑,什么是生活?是生下来,然后努力活下去吗?

  而他,却在那轮椅上,思索和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用理性的文笔,甚至是幽默的语调,述说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与疾病的抗争;他体验到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出来的却是存在的欢乐和充实。特别是他面对苦难的态度,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看到这些文字,我们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埋怨这样不满那样呢?

  或许身边很多人这样比你好那样比你强;或许你会不平,自己付出再多,可是却得不到回报,有人轻轻松松却能得到很多。可是就像史铁生在书中说的那样,“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他把生活比作戏剧,诠释的那么准确,“要让一出戏剧吸引人,必要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矛盾和冲突的前提,是人物的性格、境遇各异,乃至天壤之异。”接受命运并坦然面对,可能人就会活得不那么累,不那么期期艾艾吧。

  当我们为一些生活琐事烦恼时,不妨想想史铁生,想想《病隙碎笔》,然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幸福的!

《病隙碎笔》读后感9

  翻开《病隙碎笔》,静静地阅读,里面的语句十分质朴但字字珠玑充满了智慧,而且有的话还很幽默,可越是幽默,我的心越是沉重。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的感悟很多,并震撼于铁生精神。

  史铁生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几乎在病痛中度过,他瘫痪,得过褥疮,患尿毒症,可他却十分乐观。他不感叹命运不公,还把人生比作话剧,有矛盾和冲突才精彩。他不因一生患病而哀叹,还说生病也是一种经历,还曾对别人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病成群结队地来把我的身体的部分当做乐园”等话。这些话虽然幽默,我却笑不出来,反而为他感到难过。可他不需要,他认为苦难是必经的,人不能总哀叹“我怎么那么倒霉。”,因为”幸运很多,人不嫌多。”从他所写的每一句话可以看出他的乐观向上,而这就是铁生精神。

  和他相比,我觉得自己十分渺小。当自己被烫伤时,一会儿哭,一会儿闹,总发脾气。可这和铁生的病痛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因此对他的敬佩之情更深了。和他相比,我们都实在太不坚强了。我时常能听到有些人因为患重病而一蹶不振没几天就死了的事;时常都能听到身边人遇到一点小挫折便抱怨命运等等。

  此外,在这本书中,他还谈到了自己对世界与时代进行审视,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且每一点思考都很有道理。

  因此当你在读《病隙碎笔》时,就等于是在听史铁生,这位大师,在为你讲一堂关于人生命运的、“生病”、“信仰”、“死亡”等感悟的课。所以,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一本能使人受益匪浅的书,值得我们去品读。

《病隙碎笔》读后感10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史铁生的《病中断笔》。读了几页,我就已经被作者完全与生活同构的语言所吸引。读完这本随笔散文集,我深深为他深刻的思想和坚强的意志所感动。

  他,一条腿瘫痪,肾脏衰竭停止工作,患上了“尿毒症”。几乎所有的人生苦难都降临到他身上,而他,在那轮椅上,用意志去探索人生的真相。终极意义;他用理性的笔触,甚至是幽默的语气,讲述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与疾病的斗争;他体验的是人生的.苦难,表达的是存在的快乐和充实。

  在患病期间,他悟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人生观:生病也是一种人生经历,甚至可以算是一次独特的旅行。生病的经历,就是懂得一步步满足。只有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是多么清爽。只有咳过之后,才知道不咳喉咙是多么平静。后来他患上了尿毒症,经常头晕目眩,无法思考,这让他更加怀念从前的日子。他意识到我们其实每时每刻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之前都可能有一个“更多”的角色。

  在谈及“精神”时,他写道:当精神仅限于个体生命时,它更像是一种生理机能,是身体的附属物,甚至是一种负担。但当他连接无限的存在,追随绝对价值时,他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卑,因人性的丑恶而忏悔,以先天的磨难为磨砺,以琳琅的美丽为道具,知之不竭超越自我是目标,我们知道这种超越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如此一来,他不再是肉体的附属品,而是命运的引领者——也就是升华为灵魂,进入了不局限于自身的牵挂与祈祷。他不甘于命运强加给自己的苦难,将自己的灵魂托付于笔尖,将痛苦和烦恼凝结在笔尖,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用支离破碎的身体阐述完满的思想,呼唤光的到来。他把写作融入了生活,他找到了用受伤的身体表达美好愿望的方式,可以为爱的祈祷创造出丰富多彩甚至独特的语言。换言之,他已将自己的一生付诸文字。

【《病隙碎笔》读后感】相关文章:

《病隙碎笔》读后感07-24

病隙碎笔读后感06-12

(推荐)《病隙碎笔》读后感05-26

读《病隙随笔》有感03-29

《文字里的碎影》——读后感04-20

笔的世界教案11-06

大班教案笔12-12

《父亲的病》的读后感07-13

父亲的病读后感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