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时间:2023-07-06 09:19: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

三国演义读后感1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我很喜欢读。

  我很喜欢看《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他的诚心真是感人,最后终于打动诸葛亮,这个故事流传到现在,很好。

  我还喜欢看《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的`故事,诸葛亮不非一兵一卒从曹操那里借了十万支箭,这正说明了做事情要动我们的脑筋。

  我太喜欢看《三国演义》了。

三国演义读后感2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力。到底谁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呢?虽然刘备有诸多贤才相助,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心英勇的赵云,鲁莽勇敢的张飞......但由于他最后的.意气用事,也造成了他最后的失败。而曹操虽然没有什么能人异士的相助,但他凭借自己独特的才华,他成为了最后的一个赢家,因为他成功击败了蜀和吴,重新统一了天下。

  从中我也学到了许多,要成大事者,不能总依靠别的人的帮助,而自己却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否则,我们就会和刘备最后的结局一样,只能悲哀的将自己的愿望寄托给下一代。即使身边有许多人的支持与帮助,但最终也会因为自身的原因,并不能做出什么大的事情来,只能郁郁而终。

三国演义读后感3

  读《三国演义》的乐趣。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在不多的兵马交战中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空城计》、《草船借箭》、《三气周瑜》………这些故事中有让你高兴的,有让你生气的.,特别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体会古代英雄人物的聪明才智,这是读《三国演义》的乐趣。

三国演义读后感4

  暑假我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它讲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故事。书中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如:求贤若渴的刘备、猜忌多疑的'曹操、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赵云,因为他有勇有谋,武艺高强,忠肝义胆!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问题也要勇敢地迎难而上,不气馁,终会收获满满的果实!

三国演义读后感5

  我很爱看书,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亲密的伙伴,书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

  今天,我就介绍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第一回至第十回,讲的是三国未成立,天下四分五裂盗贼蜂起。第二阶段是从第十回至第二十二回,讲的是三国基本形成,吴、蜀、魏、蜀国掌管者分别是:孙权(吴)、刘备(蜀)、曹操(魏)。第三阶段是从第二十三回至第三十六回,讲的是三国完全形成,最后,三国归晋,由司马炎掌管。

三国演义读后感6

  四大名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其中我喜欢《三国演义》,书中的刘备是一个爱民如子,忠义的'人,他在桃园与关羽,张飞结拜,可是刘备无权无势,他们到处投靠,直到遇到诸葛亮,他们三拜诸葛亮,才请到诸葛亮出山相助自己,诸葛亮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刘备被曹操派兵追杀,新野是一小城,抵挡这么多兵,只能退往江下。

  如果带着百姓,必然会被追上。如果放弃百姓,那无疑是把他们推上死路。所有的人都叫他放弃百姓,他坚持带着百姓走,满路上都是老百姓,刘备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新亏逃脱了。刘备真不亏是一个好君王,即使自己死,也不能让百姓受苦

三国演义读后感7

  每次看完三国后,都有不同的想法。《三国演义》通过描写了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争霸之事,体现了天下大势久分必合,合久必分的真理,读完全书,掩卷长思,最吸引我的还是书中的`人物。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了!

  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小说中数不胜数,让我最欣赏的便是草船借箭了.诸葛亮不仅聪明,还精通天文知识,他算准了当天有大雾和东南风,又知道曹操生信多疑,才敢“进军”曹营.

  其实我还不知自己读了这本书多少遍,但是每次重看也有不同的趣味,更有不同的感受,我觉得,《三国演义》这本名著小说是值得一生收藏的!

三国演义读后感8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些课外书,我最感爱好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讲中国古代的某一时期中国分为了魏蜀吴三国。这三个国家里本来的是蜀国,因为蜀国里大将最多。可是后来蜀国里的大将都老了,不能战斗了,而且他们的.皇帝刘备也病死了,把蜀国留给了他的儿子刘禅去管理。可是刘禅管理不好国家,所以就被魏国消灭了。后来刘禅到了魏国,被曹丕养着,而且忘了他的家乡蜀国。过了几年,魏国又把东吴给消灭了。这样三国就成了一个国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像刘禅那样贪图享乐,不管理国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9

  这本书讲了一个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国归晋的故事。书中刻画了两百多个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优点,都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说曹操,他很善于用人,曾经颁发好几道《招贤令》,引来无数豪杰来投靠他,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四海”的'局面。诸葛亮聪明才智,草船借箭,设空城计,并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关羽重情义,仗义威风,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赵云忠诚猛于虎,单骑救主,姜维宁死不屈。

  我要向他们学习,热爱祖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增长本领,打赢人生这场战争,做一个有利于自己国家的人。

三国演义读后感10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总算被我啃完了,好辛苦!不过,我认识了许多英雄比如赵云、关羽、张飞、马超、黄忠......

  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书中的'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赵云单身救主;诸葛亮六出祁山等等。他们的行为无不反映了他们对主公的忠诚。

  最使我敬佩的是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识地理,三教九流,无所不通。他后来投靠刘备,为刘备夺荆州、占益州。刘备死后,诸葛亮有12年独揽大权,他完全可以做第2个曹操,称王称帝、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他终其一生并未取代刘禅。这足以表示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

  总之,读完这本书,我觉得受益匪浅,它让我开阔了眼界!

三国演义读后感11

  今日我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名叫《三国演义》,它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讲的是三国时代的事情,那个时代还是冷兵器时代,冷兵器时代是什么意思呢?是说:雌雄双股剑、麒麟弓、方天画戟、丈八蛇矛、青釭剑、诸葛连弩、青龙偃月刀等等。

  我喜欢的.人物是:诸侯吕布、蜀国的诸葛亮、赵云、张飞、马超;魏国的曹操、司马懿;吴国的孙权、孙胜、陆逊、黄盖、大乔、小乔;还有一代名医华佗等等。期望大家多看看这个历史故事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12

  袁术只是个无名小卒罢了,到处打人又打不赢,为人骄傲自满的,还拿着个玉玺装皇帝,也不想想,那个时候称皇帝简直是讨死,人家刘备孙权都是在三足鼎立之后才立帝的.,人家曹操还没当过皇帝呢

  吕布说实话也是个怕死的,一看人家兵多就慌神了,还要逮人来杀,真是没出息,还好人家给他出谋划策,要不就死不瞑目了。

  曹操又要打张绣,结果……

三国演义读后感13

  关羽策马直奔华雄,几个回合,就把华雄斩落马下,关羽手提华雄的`头,大步进来,将那颗人头扔在地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杯酒还冒着热气呢!

  只见吕布跨一匹日行千里的嘶风赤兔马,手舞方天画戟,先来冲阵。上党太守张杨首先令手下大将穆顺出战,穆顺飞身上马挺枪迎战,只战一个回合,就被吕布刺下马来。北海太守孔融见状,忙叫部将武安国上前迎战。武安国手持铁锤飞马而出,吕布挺戟来战,战到十几个回合,吕布一戟砍断了武安国的手腕。

三国演义读后感14

  妈妈在新华书店里,的我买了一本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好看极了。

  《三国演义》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末期开始写起,至西晋初期国家重统一结束,以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形成演变、矛盾斗争为主线,最后由晋统一,国家重归一统。我觉得里面的.人就仿佛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比如:曹操就像我,疑心病很重,诸葛亮就像陈单涛,很聪明············《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犹如一座巨大的艺术殿堂,陈列着不胜枚举的奇珍瑰宝。

  原来,多看书,不仅能增长知识,而且还能明白不少道理呢!

三国演义读后感15

  我把《三国演义》反反复复看了三、四遍了,深深地迷上了这本书,我早上看,晚上看。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英勇的赵云、重情义的关羽、粗暴的张飞、百发百中的黄忠、白马银枪的马超、爱哭的刘备、奸诈的`曹操、机智的周瑜、忠心耿耿的司马懿。每当我看完后,都要舞一下青龙偃月刀。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三国演义读后感】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12-06

《三国演义》读后感05-07

三国演义读后感05-08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6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6-26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04-24

三国演义读后感06-12

《三国演义》读后感06-12

《三国演义》读后感【热】08-05

【热门】《三国演义》读后感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