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红楼梦读书心得

红楼梦读书心得

时间:2023-08-23 08:45:2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楼梦读书心得13篇(精品)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红楼梦读书心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楼梦读书心得13篇(精品)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

  充满荒谬的话语,一个苦涩的眼泪读红楼梦,我总是感到感动和遗憾。虽然结局已经背得很透彻了,但我也知道剩下的是一个血淋淋的残阳,但我还是忍不住要把它翻一翻,原来我并不欣赏《红楼梦》。贾宝玉的哭诉,林黛玉的软弱,王熙凤的行为,都成了我讨厌的理由。只要翻开几页,在月光下深睡一觉,回首往事,时间的缩影便浮现在脑海。当时,我喜欢阅读,四大名著,历史记录,一般知识的紫芝,昆虫记录的各种中外著名的作品,我知道一点,其实他们都是吞整体。但那时,我只看《红楼梦》中的好字好句,不能谈“读书”。偶尔,我认真地读了几句话,主观地认为只有黛玉和宝玉在一起才是现在最好的结局,再一次拾起了红楼梦。

  我不记得看了多少次,但至少这一次我走进了红楼梦和大观园里各色人等的心。我欣赏黛玉的诗性和生活,但我不想成为她;我同情宝钗,也同情她成为家庭婚姻的牺牲品。一次又一次的痛,一次又一次的笑,我的思绪也跟着它们的经历,在朦胧的月光下飞向贾府,贾府就像瑶池的仙境,也像地狱。但《红楼梦》中的人物无法逃脱曹雪芹为他们设计的.悲惨命运。因为红楼梦只是飘浮在人间的一个凄美的梦

  《红楼梦》只是中国文学艺术的一个角落。中国文化就像大海,如果你用一生去了解它,你可能不会彻底地了解它。但它让我相信,我们是一个诗意的民族,我们尊重人性中的美好元素。我们的灵魂,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民族的灵魂,将在这样一种灿烂文化的支撑下崛起!我坚信!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2

  再说,宝钗并不见得比黛玉差吧,或许更好。宝钗对世事往往看得开,精于算计,处事往往会掂量轻重缓急,熟谙事故,往往懂得换位思考。宝钗德才兼备,处世大度,无为不争,广有人缘。她奉献的是美好,得到的却是悲剧,命运对她也太不公平了吧!

  最后,我想谈谈荣国府的当家女强人——王熙凤。

  她俊俏风流,胸有丘壑,偌大的荣国府,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她是这个世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女强人。没有她,整个荣国府回黯然失色。毫无疑问,她对荣国府呕心沥血。

  在黛玉初进贾府的那天,王熙凤为她衣食住行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足以说明她是一个特用心的人。在秦可卿死后,她为之办了丧事,场面十分热闹,她尽心尽力地为贾府做事,她的能力在当时应该是无人能比的。此外,在刘姥姥进大观园时,有多少人嘲笑她,可王熙凤不嫌刘姥姥是乡巴佬,她全心全意去帮助刘姥姥一家度过难关。刘姥姥每来一次,她都会给予她许多东西。正因为这样,贾巧姐才得以从惟利是图的小人中逃脱出来,就是受过凤姐恩惠的那位古道热肠的刘姥姥伸出援助之手。所以说,对别人好就是对自己好。

  曹雪芹笔下的每一个人都成为那个时代每一类人的代表,他手握一卷一梦一千古的'红楼,令当代大学生回味无穷。

  孟德斯鸠曾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了巨大的享受时刻”。因此,我们不应该浪费美好的时光,应当多去图书馆看一些名著,或对我们有益的书籍。演讲家俞敏洪在北大演讲时这样说过“大学生要在大学期间阅读200本书,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大学生。就算看完后不记得内容,那也无妨,因为不行动过,看了总比没看好!” 朋友们,行动起来吧!光明会给我们经验,读书会给我们知识!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3

  《红楼梦》第二十回讲述了一系列鸡毛蒜皮的小事,其中一件可谓是把道德绑架到了最高点。

  袁菲省亲回宫后,特地从宫里把御厨制作的、民间独一无二的糖蒸酥芝送回宝玉。宝玉心肠好,特意留了一些给贴身的姑娘袭人。贾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打麻将输了钱。宝玉长大了,她不理她,伺候宝玉的机会被“抢走了”。这些事情已经让李嬷嬷心痛了。这一天,李嬷嬷在宝玉房里找到了蒸好的奶酪,听见姑娘说是用来打人的,便故意赌气吃了。事后她把气撒在袭人身上,骂宝玉忘了喝母乳长大养她的恩情,直到王熙凤出来,巧妙地解决了麻烦。

  这个片段展示了婆媳关系。另一个问题是:我们要求自己对别人做了什么作为回报。不报答自己,就是忘恩负义,这是典型的道德绑架。

  贾宝玉情商太低,不仅招来一顿责骂,也并没有停止矛盾。宝玉老实坦白的批评李嬷嬷是不公道的,反而使李嬷嬷雪上加霜。她无理取闹,咄咄逼人,但也很可怜。她只想有人和她说话!作为老年人,他们孤独,渴望别人的关注。袭人是宝玉身边最亲的姑娘,李嬷嬷是喂宝玉的母亲。这是中国典型的婆媳关系,最难的是宝玉。袭人和李嬷嬷都爱宝玉。爱情应该不难。今天,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最可怕的是道德绑架。李嬷嬷有养宝玉之恩,是来要挟宝玉关心她的。就中国人的善良而言,没有问题,哪怕是一句好听的话。但回到现实,如果你在付出的时候已经在思考自己未来的收获,那么你真诚的内心是值得商榷的,更何况是你的母爱。如果宝玉对你的'好不满意,他就会变成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这是最典型的道德绑架,这是最可怕的地方。

  刚刚在中国红起来的《战狼》-2导演吴京被网友要求捐款1亿元。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以道德的名义强迫别人,就像吴京回应的那样:善良应该无愧于自己的良心。

  "送一朵玫瑰,在你手中留下余香."这香味很美。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4

  最近又开始看《红楼梦》,当看到薛宝钗为博得别人一个赞赏的眼神,连过生日看戏也得“捡贾母喜欢的点”,处处以别人为重,最终忘却了自己,真切地体会到她其实多么的可怜可悲。也曾经用“现代”的眼光看林黛玉,觉得她孤傲清高,不合群,真的是个活在海市蜃楼里的无用女子。

  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玉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让读者感受到世间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他的出现那么纯洁自然,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他往往显得特立独行。她执着着她自己的那一份清纯,她是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令人叹息的是他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纵是大观园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没有他依靠的亲人,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总是有患得患失,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是悲剧的起因,不如把责任轨道指向万恶的封建社会。当“血泪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咱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还要说的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我一直都觉得她是一个既冷酷又自私的人,可现在,我不由也开始同情她了。她的作为,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她只是一个典型的循规蹈矩的服从者。这也是可悲的,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与林相比,她的一生也许更悲哀。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而宝钗一生“愚昧而不自知”终其一生,也只能是任由生活这把钝刀一点一点割掉生命吧!对于她的一生,曹公应该也是叹惋吧!

  红楼梦中的爱情纷繁,让人感触颇深。

  小说作者充分运用了我国书法诗歌等各类文学文艺的一切优秀传统手法,展现了一部社会人生悲剧。在十二钗的群访种师中荡漾着充满诗情画意的特殊韵味,飘散着东方文化的芬芳。

  “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相聚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这首《好了歌》告诉我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了是结束,也是了却、了结、了悟。只有这样,“好”才有意义。世俗人就是做不到“了”,所以就觉得不好。世间荣华富贵终是一场梦,是虚幻的。

  《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宝黛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木石前盟。可到头来他们的爱情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这样的悲剧展现了人间的富贵繁荣从发际到衰弱的历程。

  在金陵十二钗中,林黛玉是最清高,最孤僻,最多愁善感的。然而也是最具才华的。她有思想,有志向,有个性,属于封建社会中的一代高尚女性。但是,她过于自尊。在她眼里,“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地方。在“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中她过着“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日子。正因为这种性格,她最后悲哀的含恨而死,空想了一辈子爱情梦。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因为爱情,最后还是含恨“魂归离恨天”了。

  而本书的中心人物贾宝玉,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的新新人物。他不会因为自己生得须眉男子而在女性面前自骄,却说:“男儿是泥作的骨肉,女儿是水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在女性面前由衷的自惭形秽,何尝不能说这是千百年来的千古奇事!他更是把林黛玉是为自己唯一的知己,在爱情方面做了执着的表露。但是,在那个时代,爱情没有自由,儿女的婚姻大事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这个错误的婚姻使绝望中看破红尘的宝玉遁入空门——他悟到了人生的空幻。

  另外,十二钗中的这首判词让我回味无穷:“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位脂粉队里的英雄着实让人敬佩,一个十七、八岁的弱女子,竟能把赫赫荣国府管理得这样井井有条。可惜了她“机关算尽太聪明,反送了卿卿性命”。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算计了一辈子,死后得到的只是一张破草席。一切都是空虚的,真真是“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最后,《红楼梦》的“树倒猢狲散”的凄凉结尾,让读者悟到了家衰人死万事空的真谛。告诉我们,富贵不过是时间的流逝。这段时间过去了,任何幸福繁荣也消失了。所以任凭你现在有什么七情六欲,时间过去了,结局也正如风月宝鉴的反面一样,是骷髅,是尸骨,是死亡,是空虚,是一场梦而已。所以我认为,《红楼梦》是一本可以度化人的书。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5

  《红楼梦》这部不朽的名著出自著名文学家曹雪芹之手,它以独特的手法传神的勾腻出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异常是对每个人的肖像描述介绍,更为精彩。作者善于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捕捉传神的.动作,然后用精妙的语言描绘出来,堪称绝妙!

  比如说《红楼梦》第三回作者对王熙凤、贾宝玉的肖像描述介绍,十分逼真。

  作者为了让王熙凤“乖巧”、“泼辣”的性格特征更突出,所以把她单独介绍了出来。作者先让王熙凤在笑声中出场,用未闻其人、先闻其声的手法,给我们一种非同一般的印象。之后,作者经过对她华丽的装饰、风骚的容貌,把王熙凤这位娇容华贵的少妇形象完美无瑕的展此刻我们眼前。

  “一位年轻公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这就是曹雪芹笔下贾宝玉的外貌,红楼梦读书笔记400字让人看了,一觉就是一个美男子。在作家的笔下,贾宝玉是一个自幼娇身惯养,受老太太疼爱的富贵少爷。我经过深读发现,贾宝玉的思想性格是不愿受封建传统,他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他要求独立,要求个性解放,以致在贾府居于“无人敢管”的特殊地位。

  这就是读完《红楼梦》后,我学会的写作知识,我今后必须会把这些运用到我的写作中去。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6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经典的文学巨著,是曹雪芹耗尽全部心血创作的旷世杰作,对后人影响巨大的作品。作品经过描述贾府的由盛到衰,揭示了封建社会必将走向没落的命运。小说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杯具,也正是对封建社会血与泪的控诉。

  作为一部文学巨著,《红楼梦》的文学艺术鉴赏性是十分高的。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中,写到众人被刘姥姥逗笑的情节就十分精彩,让读者有如置身其中的感受。“……史湘云撑不住了,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哎哟哎哟;宝玉早滚到祖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同是写笑,每一个人的神态动作却各不相同,描述生动、形象、具体,从侧面衬托出刘姥姥的风趣幽默,以及贾府上下喜欢她的原因。

  《红楼梦》里的人物众多,出场的人物就有四百多个,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其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刘姥姥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就说贾宝玉吧,他表面上玩世不恭、顽劣、轻挑,内心却是善良纯真。他虽然出生贵族家庭,但他却厌恶自我所在的封建阶级,认为人仅有善恶美丑之分,从没有贵贱之分,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他的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崇尚人权平等、男女平等的可贵观念。异常是他与林黛玉纯洁的感情,更体现了他思想的成熟性。

  再来看林黛玉,她性格纯真率直、清高孤傲、多愁善感,骨子里透出的对封建道德的叛逆,深深地吸引着宝玉。她的'“侬今葬花入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入亡两不知”,寄托了黛玉凄凉的身世之感,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社会闺阁中优秀的文学才女的风范。

  《红楼梦》不仅仅是我们中国文学的璀璨明珠,更是世界文学的绚丽瑰宝。今后,它将一如既往地以无穷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读者。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曲红楼蕴含的人间悲欢情愁,让古今多少人流下了惋惜之泪。

  在我读第一遍的时候,曾以为大观园是个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但重读后我发现我错了,这灯红酒绿的生活掩盖了社会肮脏黑暗的一面。小说中穿插着许多爱恨情仇,我也从中明白了很多。

  书中我最喜欢林黛玉的《葬花词》,“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林黛玉喟叹的不只是她一个人的悲哀,也许在不久后的他年,不光林黛玉自己,就连大观园的一草一木也都消失不见了吧。纵使纯洁如妙玉的人,最终也落个狼狈收场。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最凄凉的`一句联,也是林黛玉对自己结局的最为精准的预测。从小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她的世界是孤独的,从她踏进贾府的那一刻,就必须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言行,一不小心说错了什么或做错了什么,就会惹来人的嘲笑。寄人篱下久了,使她变成了在一些人看来小肚鸡肠的样子。她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一个丫鬟在为她默默哭泣。

  贾宝玉,一个外表柔弱还带着点天真的男孩子,也许到最后谁也想不到他会去出家,可能是看破了红尘吧。姐妹们都成家后,他的内心渐渐成熟了,但还是被骗与宝钗成婚。美好的青春就这样断送了。

  《红楼梦》这本书让我感慨万千,它丰富的内涵又有几人能够参透。一首《葬花吟》怎能概括的尽,真是一红楼一世界。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8

  《红楼梦》有这样一种魅力:让悲伤慢慢侵入内心,即使在读过很久之后,也常常为这场大悲剧而愁绪万千。

  林黛玉是一个向往自由,反抗封建社会的才女。可是她的命运可以用"凄惨"形容!

  《红豆词》中唱到"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樽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挨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今日一曲相思红豆,不为你们那个消瘦,年少轻狂为你谱的`新愁,他日你们还记的否,痴情笑我爱强说愁,蓦然回首春华已过,才子佳人神话代代依旧,菱花镜里白了多少少年头。

  喔……喔……"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让人哀叹!

  黛玉葬花,吟到:"“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黛玉向往自由,却无人能懂!惟独宝玉了解她!然而宝玉在封建社会制度的束缚下,离黛玉越来越远!

  黛玉伤心欲绝,直至最后病危,惋惜叹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黛玉的凄惨命运,如她诗中所说:"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二玉的爱情悲剧,一番凉意涌上心头!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9

  初看红楼梦是在我八岁时,当时可谓朦朦胧胧,对那些深邃的文章,只是一知半解。时隔三年,我再次翻开它……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这本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大家族从兴盛到没落以及大观园里众多小儿女的`故事。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林黛玉,她身世悲惨,父母双故,幸好在贾母这里住下了。她和宝玉可谓情投意合。

  林黛玉是女主角,性格却多愁善感,时常暗自落泪。因此,大家都叫她“潇湘妃子”。比起林黛玉,薛宝钗算是乐观的了,虽然没有林黛玉长得俊俏,却心地善良,识大体,怪不得大观园里的老老少少都喜欢她,婢女们也愿意为她做事。贾宝玉在这本书中给人的印象是位花花公子,林黛玉怕他变心,他却用水做比喻,意思便是“送给我再多美人,我也只选你”。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贾宝玉是绝对爱林黛玉的。

  后来,贾宝玉错娶了薛宝钗,黛玉的心都快碎了,她烧了宝玉送她的定情信物,黛玉也因为心病而郁郁而终了……宝玉听闻黛玉死了,做了个梦,梦见黛玉进了太虚幻境。宝玉考中科举后,选择了出家……他对黛玉还是痴心未改。

  第二次看完《红楼梦》后,我对这本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为大观园里悲惨的结局感到惋惜,也对黛玉与宝玉的凄凉爱情故事感到遗憾……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0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随着宝玉了却尘缘,红楼一梦终于归结。也许是由于阅历过浅,在这一部绵长细腻的经典面前,我竟有些哑言,如同涓涓溪流无意间初入大海,《红楼梦》那高不可攀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即便是在世界文学作品中,也理应。

  若是把《红楼梦》单纯地当悲情悲剧来读,未免低估了其中的内涵。宝黛的爱情悲剧,固然反映了封建时代和那时有情人难成眷属的无奈、痛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曹雪芹对封建制度的抨击。而贾府上上下下所有的人物,是否都可以代表封建时代某些典型的人物?贾府的兴衰史,是否又可来影射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亡?当然,这都是一些宏观的角度。就个人而言,贾府的命运是否也就是曹雪芹及其家族的命运?他思想的'先进,又未尝不是隐含着对功名未就的抱怨?

  这些的确是读过《红楼梦》之后应有的共识,但从那些华美传神的文字背后,我读出的则大多是曹雪芹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每每读到贾府丰裕的家产,诸如黄金几千两,白银几千两,绸缎多少匹,总会隐隐担心,如此富贵的家族到底能不能成功地延续下去,毕竟“富不过三代”的定律似乎很少被打破。果不其然,贾府中鲜见勤奋的身影,大多是笙歌不断,鼓乐不休,结果难逃败落凋敝的命运。这不免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另一个生动的例子,就是曾经活跃于历史风烟中的那一群五陵少年。他们多是皇亲国戚的后代,大富大贵,衣食无忧,不必考虑学业,不必操劳生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他们变得百无聊赖。为了打发难以消磨的时光,他们互相攀比,互相炫富,为非作歹,花天酒地,结果如何?终被世人遗弃,被历史遗忘。现今中国人常怀着一种暴富的心态,各式各样的奢侈品难以满足其欲千金散尽的胸怀,更为可怕的是,这种风气正逐渐蔓延至年轻一代的学生身上,并且就发生在你我身边。不难想象,这种无节制的享受最终将演变成国民性,让整个中华民族都失去前进的_,更难以完成复兴的使命。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巴西的一只蝴蝶挥动翅膀尚能引发美国一场龙卷风,一代一代的“耳濡目染”又何尝不会酿成不堪的悲剧!我不愿再进行痛斥,__先生早已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我唯愿独修其身,却又不忍责任的折磨。整个社会的大风气,早已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了,保持住内心的一方净土,是__先生、__先生、__先生等,以及所有有良知的读书人的心愿。我愿做这样的践行者,践行着心中永远简朴安静的生活,践行着美好的祈愿。想必曹雪芹先生也是这个意思,字里行间,他仿佛在对我们说,一切繁华都是红楼一梦,何苦为儿女情长苦苦纠缠,何苦为人情世故操劳奔波,何苦为琐屑小事争喋不休,何苦为追求金钱呕心沥血,何苦徒增无尽烦恼。心安即是归处。

  虽然《红楼梦》只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它真是把“人”写绝了:人的美好,人的智慧,人的劣性,人的悲哀。读这样的作品,我们便懂得了自己,懂得了我们的家庭,懂得了我们的民族国家。向曹雪芹先生致敬,正因有了他,荣辱兴衰、人性冷暖尽收眼底。向那些努力修行品德的志士致敬,英雄造时势,唯愿不再是个传说。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1

  最近在看《红楼梦》,我看这本书是因为在我们的曾老师。

  刚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很枯燥,所以第一次看的时候,我看了几页就没有看,让我再拿起这本书的是曾老师,有一次,曾老师在午读分享的时候跟我们分享《红楼梦》,当时,我就好奇了,为什么曾老师会向我们分享一本那么枯燥的书呢?这不是她的风格呀!没想到连续三天的'午读分享,我仿佛被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怎么曾老师讲的红楼梦那么有趣!所以我决定再给《红楼梦》一次机会,重新认识它!

  没想到,一看《红楼梦》,我仿佛掉进了一个巨大的网且无法自拔!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薛蟠,你一定会说《红楼梦》里有那么多的人物,为什么我偏偏要说薛蟠呢?他可是个“呆霸王”,骄横跋扈,倚财仗势,满口污言秽语的一个人。可是,每当我看到薛蟠,我不是厌恶,更不是憎恨,而是心疼、可怜他!

  薛蟠虽是生活在富裕的书香家庭,又是黄商,家产丰富,不愁吃穿,更不愁钱,过着大家都钦羡的生活,但是却少了我们人人都拥有的亲情,薛蟠年幼丧父,只有母亲与妹妹为伴,作为母亲,薛姨妈本应继承祖训,对薛蟠悉心教导,让他读书识礼,刚正不阿,以长大后继承家业,无愧于薛家的列祖列宗。但是母亲对这个幼年丧父的“独根孤种”只有溺爱,少了母亲该给的教育,从小就没有人教他是非对错,当他做错事时,当他想要香菱无奈冯渊不愿放手时,薛蟠便将他打死,从而强人所爱!作为母亲,在这时应该对儿子进行教育,可是薛姨妈非但没有半点责怪,反而帮他将事情抹平。这样的教育方式,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没有是非观念的,这也会助长他“我想要的,一定要到手”这一观念,所以,日后薛蟠的种种行为都在印证这一观点,处事不懂得尊重,更无方圆,任性而为!

  我们从小从《论语》中得知:人性本善!是的,人性本善!所以,薛蟠绝对不是天生恶人,骄横跋扈也不是天性!在薛蟠成长过程中,除了缺失父母管教,更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薛蟠从小没有兄弟相伴,与他相处最多的就是他的小厮们了,这些小厮从小便被家里卖到有钱人家中,出身于底层,言谈举止不必说了,薛蟠终日与他们在一起,久而久之,他们的粗言秽语,粗俗的行为自然会影响薛蟠,兴趣爱好自然不是吟诗作赋,而是接近了民间底层的活动的斗鸡走狗。

  所以对于薛蟠,我不是厌恶,不是讨厌,而是可怜,因为他变成这样,并不是他个人的原因,而是父母不管,环境影响所致。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2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每一个阶段读《红楼梦》,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这一次重读竟然有了那么多的悲伤和无奈。

  重读红楼梦,放下了青春期的幻想,多了对人生的思考,那一个个女人的人生,无论走过历史长河的几百年,依然有我们的'性格,我们的影子,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人生经验,喜欢曹雪芹的文笔,历经沧桑,经历繁华与贫穷的人生百味后的深刻,喜欢那其中的每一个女人,喜欢他们活的淋漓尽致的人生。《红楼梦》在封建历史上第一次将女子作为主要人物,附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们不仅拥有美貌、更拥有才华,在经历玉堂金马到陋室蓬窗的世事沉浮中,表现出了很多值得赞叹的品质。“绛珠仙子”林黛玉敢于追求真爱,虽然超凡脱俗但就是察言观色间依然接得了地气,以自尊掩饰小小的自自卑,小心眼中又不失真诚,确实就是个我见犹怜的仙子。“大家闺秀”薛宝钗则拥有封建社会女子最标准的品德,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罕言寡语、安分随时,她包容身边所有人的性格缺陷,以雍容大度的姿态面对所有的挫折和挑战。“英雄阔大宽宏量”的史湘云,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她的旷达不就是一种出世孤傲,而就是一种入世的情趣,她既无视高低贵贱,又不拘于男女之别、与人相交、一片本色、无功利之心。史湘云就是全书中我最喜欢的女子,没有之一,她身为女子却有男儿的疏朗与开阔胸怀,她不为女儿的皮囊所累,当她如春风般掠过我的视野时,我满心都充满了钦佩和仰慕。“警幻之妹”秦可卿,虽然她就是书中转瞬即逝的一个女子,但就是从篇幅不多的文字中依然能够感受她婀娜多姿的风采,虽然的命运让人唏嘘,但在临终托梦给王熙凤的言语中,能够感受到她对家庭荣衰的深深挂念。

  红楼梦读书心得 篇13

  我没有正儿八经谈过恋爱,但是我对自己未来的她有着非常清晰的选择。没有林黛玉的才华和美貌,也没有薛宝钗的能力与风情,她应该是像探春一样。

  探探出场不多,却为我塑造了一位完美的妻子形象。出身贾府的她贵为小姐(小妾生的庶出),没有一点儿架子,拜托贾宝玉给她买市井小玩具,高贵却不失童真。

  假期已经把《红楼梦》翻了两遍了,到现在还能回忆起探探打人的场景(原因大概是这样滴:贾府后来比较混乱,宝玉她妈和凤姐姐想借机搜查下人,就让凤姐姐和下人王善宝老婆去搜查,到了探探那里,结果探探说“我平时对下人管的严,很清楚她们,搜我可以,搜我的丫鬟不行”,你瞅瞅这女人有多好)。

  我以前也幻想过自己的另一半,以前觉得女朋友应该漂亮,还不时地撒个娇,现在只能说以前的我太年轻,找个林妹妹真的好吗?(根据原文,林妹妹和宝姐姐是真的非常漂亮)我自己能驾驭那样一个女人吗?为什么说探探是最完美的妻子,是因为她在关键时候非常的明理,在凤姐生病之后,她展现了极高的管理才能,如果把她和宝玉调换,贾府的命运很难预料。

  她管理下的贾府丝毫不比凤姐的'差,甚至更好,可是凤姐病好后,她立刻放权,继续成为了小姐,正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探探虽然是庶出,但是她从来不自卑,反而活得比迎春和惜春更有地位,人缘也更好。如此有能力的人却无法参与贾府的管理,也是一种悲剧。

  探探最优秀的地方是她兼具了男女双重性格,男性的果敢,女性的细腻,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很好地平衡了这种品质,最后全身而退。

  一位合格的妻子,应该早就摆脱了小女生的稚嫩,可探探能在十六岁便具备了一位成功女性该有的能力与魄力。年芳二八,便看出贾府弊端,操持改革,如此女人,贾府的人没发现,没重用,真是瞎了狗眼。现实生活中很多有能力的人又何尝不是因为偏见而被排挤。

  可惜《红楼梦》没有结尾,是一种遗憾,也是一种幸运。探探的判词是: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这样的人生不逢时,生不逢地,留给我的只是对她的惋惜和同情。根据原文的伏笔和推测,探探最后应该是被送去和亲了,这样完美的女人,我想曹大家应该不舍得让她遇见一个狗男人吧!当贾府其他人被命运摧残的时候,我想探探在她余生的那个世界,遇见了一位爱她,疼她,支持她的男人。

  现在,我准备第三次阅读《红楼梦》,我知道现实中很难找到探探一样的人,我也只能在书里去发现她更美的地方

【红楼梦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红楼梦读书心得08-24

《红楼梦》读书心得10-23

《红楼梦》 读书心得11-26

红楼梦读书心得[经典]08-05

《红楼梦》读书心得【经典】08-03

(经典)红楼梦读书心得08-08

《红楼梦》读书心得(精选)08-13

红楼梦读书心得[精选]07-14

(精选)红楼梦读书心得07-15

[经典]红楼梦读书心得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