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万物简史》读后感

《万物简史》读后感

时间:2023-09-14 07:13: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万物简史》读后感[集合]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物简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万物简史》读后感[集合]

《万物简史》读后感1

  著名的编辑学家叶至善老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枯燥的讲述,没有枯燥的科学。的确,科学完全是可以很有趣的,这点尤其体现在《万物简史》这本书上。正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科学其实并不可怕”,科学的世界里是千奇百怪的。

  厚厚一本《万物简史》很早就开了个头,一开始觉得作者罗嗦得很,不过坚持读下去,还是能享受到他的八卦和风趣。并且近来由于频受地震字眼的刺激,在心底里再次生起“确实有必要好好了解我们生长的这个地球和宇宙”的念头,要知道这本书可是自称“为万物写史,为宇宙立传”呢。

  耐着性子读下去,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了,大抵也是习惯了这种叙述方式,可以十分容易从字里行间中读出作者比尔布莱森的用心——倘若不是他对所要描述的对象十分了解,确实难以将科学的艰涩和深奥一化而为生动与幽默。领会到这一点,尽管仍然有些不太明白的词语,但还是不影响我越来越强烈的猎奇心,要知道在一部书里读到如此之多大名鼎鼎的科学巨匠的逸闻趣事可不多见。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奥本海默、居里夫人等等,简直就是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牛人的大集合,不妨稍微想象一下:一部近现代科学发展史上缀满着闪亮无比的群星,也可以说正是群星的闪烁璀灿造就了美丽的科学星空。

  里面八卦可真多啊,单说说最后一部分的开头就提到1815年印尼的坦博拉火山大喷发,这次喷发产生的240立方公里的烟尘遍布大气层,造成阳光昏蒙,地球气温下降,以及方方面面未曾预料的影响。这次大喷发影响到次年的很多领域,在民生上造成瑞士的严重饥荒,法国的葡萄园欠收,爱尔兰的农作物受到伤害造成饥荒,英国政府因这一年的食品短缺取消了所得税……全球许多地区的气候也因此改变,夏季的温度普遍有下降,造成所谓的“无夏之年”,中国当时是清朝的道光年间,长江流域由于季风季节被扰乱而发生大洪水,爱尔兰的夏季下了142天的冷雨,像南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里的情节,恶劣的潮湿天气导致几年后的流行性斑疹伤寒爆发,匈牙利和意大利冬春季节分别下了棕色的雪和黄色的雪,倾盆大雨把孟加拉的霍乱传到了遥远的莫斯科,并最终造成在欧洲的流行。

  这次火山喷发甚至造成了贸易争端,加拿大食品短缺导致两家食品公司的冲突,死亡24人。如果说这些负面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些不是那么糟糕,那就是一些意外的连带结果,在德国,为节约喂马的饲料,贵族卡尔—德莱斯发明了draisine——自行车的前身,而《万物简史》里提到了文学艺术界的拜伦和特纳。1816年,后人猜想那时因火山喷发造成的'昏暗景象给了拜伦灵感,他写了一首名为《黑暗》的诗:“耀眼的太阳熄灭了/而星星仍在空中/四处闲逛……”。顺便说一句拜伦的八卦,1815年1月,拜伦结婚,娶到了追求两年的对象,但事实证明他的妻子是个偏狭短浅之人,无法理解他的思想和追求,一年后他们分开,随即,拜伦被驱逐出英国。那首《黑暗》就是在这个动荡时期写的。

  比尔·布莱森在文坛算是幽默派的作家,因此,它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层层叠叠的风趣。比如,描写火箭的那一段:”火箭顾名思义就是火和箭的意思,你不会相信了吧?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我看到这段时,以为作者仅仅是在凑字数。接着往下读,却发现火箭真的是由火和箭组成的,火箭躯体的原形只是一支箭,像汉字一样,不知道演变了多少年,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使我不禁对这本书有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里有著名人的成长过程,万物的形成与起因,相当于把整个世界的缩写……这是一本以创造为主的书,我不禁想起了语文书中的一句话: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万物简史》读后感2

  "生命是一团原子的化妆舞会"、"我们在宇宙里的存在是个奇迹"——《万物简史》。

  这是一本科普书,我建议对宇宙,天文,物理,化学,科技,生物,古生物,航空,甚至是生命,细菌有兴趣的人来读一下,所有人都会从这里找到他感兴趣的东西。就算是对上面这些都没有兴趣,而对一个只是有好奇心的人来讲,这本书也是十分有趣的。

  它是由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撰写的。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连续10周高举《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的最前列。作者比尔?布莱森自称这本书是"为万物写史,为宇宙立传"。用极其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着现代科学发展:从宏观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再到几乎难以解释的生命及人类诞生和发展的奇迹,。我不禁感叹生命的'可贵、存在的美好。心中,无限欣赏、赞叹……

  书中回溯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与奇妙的时刻,引用了近年来发现的最新科学史料,几乎每一个被作者描述的事件都奇特而且惊人: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从组成人体的原子讲到宇宙大爆炸,从太阳系的形成讲到居里夫人为什么得了两次诺贝尔却没当选过她所在科学院的院士?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而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是千奇百怪: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以及人们曾痴迷的火星人的种种传说,只是源于一个科学家看到了火星上的图纹,就武断的说那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目的是为了从南北极运水以灌溉赤道上干旱而又高产的农作物;它就象一个有魔法的盒子,总有新奇的东西不断的跳到你的眼前,科学和科学家在这里都变的生动有趣。

  《万物简史》还唤起了我对生命的崇敬之情。生命在它长达四十多亿年的时间里,虽然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和灭顶之灾,但是却能繁衍生息代代相传,她的光辉史不得不使我从心底升起敬畏和崇敬之情。正如作者在本书的最后写道:"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寓意的话,那就是我们来到地球上,实在是十分的幸运——这里的我们"我们",我指的是所有的生物。在这个宇宙中,获得任何一种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当然,作为人类,我们更是双倍的运气。我们不仅享有存在的恩典,而且还享有独一无二的欣赏这个存在的能力,甚至还可以以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其更加美好。这样一种技巧,我们才刚刚开始懂得。"《万物简史》让我重新认真的思索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千古命题,我的回答是:"我"也是"我们","我们"是"生命",生命之舟必将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回顾四十多亿年的生命史,我有理由坚持这条信念。""一个星球,一次试验"。我想对待对待生命的最好方式,一是珍惜她的美好,二是要为她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人类,应当自求多福,好自为之。

  这次的读书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深感于作者面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以及对读者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也让我对科学有了新的认识,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生命来之不易,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去好好珍惜吗?

  通信公司应用研发中心魏xx

《万物简史》读后感3

  我原以为我会中途放弃这本书,毕竟它看起来是那么的深奥。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似是错把珍珠当鱼目的人。我仿佛又回到了懵懂的孩童时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又一次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对万物的求知欲,对地球的好奇心,皆被这本书所激发。

  书名既然为《万物简史》自然是涵盖万物,其内容可分为生物、物理、地理、历史、气象等。它不是一本简单的科学科普书,它似乎是一张报纸,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们忍不住读下去,探索故事的结局,事情的真相。

  《万物简史》让我禁不住的感到羞愧,它如同一面镜子照着我,照着肤浅的我,照着对科学无知的我。在这里不得不佩服作者比尔.布莱森,他用更有趣的语言科普科学史上的一个个重大的进程。比尔.布莱森抓住了人类热爱八卦的特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将繁琐的科学变吃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八卦”。《万物简史》这本书最厉害的就在于它在趣味满满的同时,也让我在读这些“八卦”时一步留神间就了解到了西方的科学史体系基本的脉络。

  作为一本科普书,最重要的自然是科普。“肤浅,无知”,这是在读这本书时我对自己的看法。在众多如璞玉一般的知识中,有两个知识在这“浩瀚宇宙”种如同月亮与北极星在闪烁着耀眼的光。它们太震撼了,甚至推翻了我以往的认知。

  众人皆知“万有引力”,初看时我也想着这不就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小故事吗?不就是“牛顿、苹果”,但如果你是这样想的,那么你的科学常识还停留在100年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其实在100年前就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令我感动遥远且晦涩难懂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是有形状的,但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方方正正的矩形,它可以弯曲,但这又与“万有引力”有什么关系呢?如同一个铅球扔向沙发,因为铅球很重,自然会将沙发压出一个“大坑”。现将小球扔在球的周围,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不用说,小球自然而然会顺着坑滑向铅球。所有的小东西都会滑个“坑”——地球。所以某种程度上,不是因为引力的存在,地球绕着太阳转,而是地球在太阳压制的大坑中转。这就是我们误以为的引力!

  “ 薛定谔的猫”想必对科学或是空间感兴趣的同学都略有耳熟,但在这本书中“薛定谔的猫”于我而言终于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一个简单的名词。这只“猫”有着非同寻常的能力,在众多物理学家看来,“猫”处于一种既死了又活着的状态,而恰恰是这个不死不活的状态搅得物理学家寝食难安,要让薛定谔本人耿耿于怀。而这些都是“平行空间”这节中的内容。在这节中,我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更让我意识到科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区别到底在哪。 想必大家都吹过泡泡或者看过沸水中不停“咕嘟咕嘟”的泡泡,一个再普通再寻常不过的事物。但偏偏就是普通的它成就了霍金的“泡泡宇宙理论”,或许就是这细微精细的观察,成了我们与科学家之间的一道鸿沟。

  时代在变,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宇宙、万物还有很多的未知,人类是渺小的,但有多渺小,似乎又说不清。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万物简史》不是一本简单的科普书,它让人们在书中挖掘知识的同时又能品味到科学的魅力与乐趣。它最重要的是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促使我们去学习,去研究。时时有所创造、事事有所成就、处处有所精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不可多得便是这份鲜活的创造力和旺盛的好奇心。曾无知的认为世界上未知的东西所剩无几,见识如井底之蛙一般,而《万物简史》则是让我跳出“井外”的小鸟。

  “史”是科学的历史,是过去,“万物”又包含着未知,是将来。看得见多远的过去,就能走得向多远的未来。人类不会止步于此,未来在我们的手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可以探将来。加油,少年人!

【《万物简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物简史读后感04-28

《万物简史》读后感05-01

万物简史读后感【热】09-09

万物简史的读后感范文04-20

《万物简史》读书心得11-30

《万物简史》读后感经典(15篇)07-27

万物简史读后感集合[15篇]09-04

《万物简史》读书心得体会04-06

万物都在变教案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