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读《文化苦旅》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文化苦旅》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文化苦旅》有感1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密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而我感触最深的,则是《道士塔》。
王圆,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原是湖北的农民,到甘肃做了道士,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无数珍奇异宝因此流失海外。
当时是20世纪初,欧美的艺术家正在酝酿新世纪的突破。为了寻找灵感,他们中有人已将目光投到瑰美神秘、源远流长的东方艺术上了。但在莫高窟,王道士却丝毫没有感受到这些文物的美,不懂得它们是多么宏伟的杰作。
一天,王道士在洞窟里转悠,觉得里面的壁画暗乎乎的,看着眼花,就用石灰厚厚地刷了一层。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什么也没有了。洞里一片净白。古代工匠们无数的心血,就这样永远被彻底掩盖。他还觉得中座的塑雕过分惹眼,就去借了几个铁锤,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成了泥巴。他雇了泥匠,塑了几个怪模怪样的天师、菩萨。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他疯了!那么精美绝伦的壁画,他却刷上了厚厚一层白色石灰;那么令人叹服的雕塑,竟被他眼都不眨一下就无情地砸烂。这是何等滔天的`罪孽!但在他看来又好像是合情合理——我是管这儿的,这儿是我的,我觉得不好,就可以刷,就可以砸。我是道士,当然要在洞窟里摆天师菩萨,而不是那奇怪的雕塑
1900年5月26日,王道士清理洞窟中的积沙时,墙壁裂开了一条缝。打开一看,里面满满实实一洞的古物。他不会知道,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这都是古代中国人民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他们最深的文化积淀,最宝贵的心血结晶。
他捡了几个经卷带给县长看,顺便说了这事。不久,甘肃学台叶炽昌知道了。他懂得洞窟的价值,建议把这些文物运到省城保管。但是东西很多,运费不低,官僚们犹豫了。只有王道士随手取出来的一点,在官场上送来送去。
我又为中国官僚的表现感到吃惊、失望与悲哀。王道士虽愚昧无知,但他毕竟是个普通人,太卑微、太渺小,让我们无从怪罪。但官僚们都是读过书的啊!都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啊!怎么会不认识那些珍贵的文物?他们都是明事理的啊!怎么会为了运费而任那些无价之宝荒芜?中国是穷,但看看那些官员家中,有几个不是锦衣玉食、奴婢成群?有几个没有万贯家财、奇珍异宝?这笔钱,绝不是筹不出来,而是他们一点也不想去筹。为什么没有一个人,能下定决心,好好地将这笔无价的国家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呢?
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赶来。王道士从他们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1905年10月,俄国人博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头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用少量银元换取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
我痛心、我心痛。前人费尽无数心血、耗尽无数精力才留下的这些瑰宝,就这样远“销”海外。也许王道士是很开心的吧,无意中找到的“破烂”,却让我得了这么多银子!
我无言。这几句一个当代中国青年写给火烧圆明园的勋爵的诗句应该可以描写我的心情: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
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只是铁板着脸,一次次屈辱地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叹息一声,走到放大机前。他们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倾泄。但是,让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历史毕竟是历史,我们要做的,是不让悲惨的历史再次重演。不管那些文物身在何方——伦敦、巴黎、彼得堡、东京……它们都深深地烙着中华民族的烙印,永远无法抹去。
这,也是唯一能让我感到一丝欣慰的了。
读《文化苦旅》有感2
在距今半个世纪之久的明朝,宁波月湖西畔,一位身着朝服的官员背着一只近乎磨白了的蓝布包袱,手中紧紧攥着一张卷边的墨纸,伫立在湖边,朝着远方的晨曦久久凝望。他是范钦,他在寻找下一个文脉连接处。
范钦一生辗转各地,最高官职以兵部右侍郎为终。很难想象,如此一位官吏,竟然与藏书这一项事业存在交集。余老就曾在《风雨天一阁》一文中作出了个人的见解——先是功利,再是热爱,最后坚守。不可否认,范钦的藏书事业着实创造了一番辉煌,但是藏书事业的开始却是以谋求仕途高升为目的的。但是,在收集了各方政书、实录、地方志后,范钦在机械的搜寻、研读、实践官场理论后,恍然发觉自身兴趣似乎与藏书开始了一段似有若无的微妙关系。适逢此时范钦在官场上遭受诬告而因“廷杖”入狱,这一切彻底改变了他一心求官酬志的热情,却转而将这似火热血一门心思抛洒在壮阔的藏书事业上。退去朝服,范钦走得更加轻松;抛去杂念,范钦找寻的是生生不息的中国文脉,传承的是延绵不断的文化基因。
范钦的热爱和坚守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以至于这座始创明朝的天一阁能够逃离朝廷的搜刮、战乱的危难与水火的无情,如今已并入于世界三大家族藏书阁之列。但就像余老在书中反复提及的,藏书虽然完好的保存了,但如果没有广泛的传播与普及,再多再好的'古籍也只能沦为一堆废纸,在中华文明的缆索上发出沉重的叹息。
“藏”不是终极目的,藏书的关键在于将其广泛传播。伟大藏书家范钦在这一点上确实略有欠缺,所以更需要如今的我们担起使命。在多元文化竞争的社会转型期,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层精神内核,将其坦示世界成为了我们的共同责任。同时,我们又面临着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传统到底应该用何种方式健康久远地传承?不经联想到对待韩国泡菜申遗事件,与其计较泡菜的原产地在不在中国,四川泡菜的味道有没有韩国的好,不如将目光着眼于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传播而论,不能持有故步自封的态度,更不能不问目的愚忠式地传递责任,而是要怀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与世界各地区特色文化的交融互鉴中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以一种饱满昂扬的精神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读《文化苦旅》有感3
我静静执笔,有幸临于长江水岸,沐得千年春晖,更可听的吾天朝大国千百骚客于一脉山水间浅唱低吟,悠悠成韵。由是感激民族恩德,在感恩中成长。我感恩那山水民族的血脉由一河一江间流淌,于群山峻岭间生息,千百年繁衍在广袤的高原和大地。
我仰视唐古拉山的白雪皑皑,那雪顶的阳光是牧民千年的期盼,在那凝结着亘古不变的冻雪的阳光中,我感恩着高原的宽广和天空的蔚蓝,不断成长;我谛听壶口水声如雷,浊浪排空,白练腾于天宇,金蛇翔于苍穹。浪口浪尖的一声声船夫号子,岸边岸间的飞索横渡,是黄土高原住民声遏千年的回响,在这气势宏大,震人心脾的怒吼中,我随着汗水和风声成长……我为这山迷醉,不是这山,怎有民族脊梁的挺直;我为这水流连,不是这水,怎有这血脉绵延悠悠的青!滋养一方水土,恩泽一方百姓,我怎能不为这山水,感恩!我感恩那文化民族的精神由一纸一笔中铭记,于墨染砚台间传承。敦煌壁画的飞天,平遥古城的石墙,三星堆前的石像,都江堰前李冰凝视江水分流的坚定的`眼神,他们无一不在大地上代代相传着民族文化的凝练,以不变的气度和神韵感染着脚下的人民,让他们所恩泽的人民在浓郁的文化气息中成长。在我的身旁,李白高歌踏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杜甫沉声踱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更有辛弃疾“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和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呐喊。他们的气势,他们的脊梁,让子孙在走过这曾经的断垣残阳时不停地回想!不是这千百年由民族流传的浅唱低吟,怎有那凝聚在方块象形文字间的挺拔有力的文脉,让我得以观摩,得以膜拜,得以仰望!我如何又能不感恩这文化,感恩我可以沉浸在这穿越悠悠千古的文字中体味辛酸冷暖,不断自省笃行?我愿怀着一颗感恩这一脉相承下来的文化的心,在反复的体会中,成长!我感恩那力量沐浴我的春晖,见证了尧舜间禅让的绵延的力量;包容我的大地,目睹了商鞅口辩群雄的变革的力量;更有那滋养我的江水,谛听了辛亥武昌枪三响,振聋发聩,雄鸡高亢的觉醒的力量。苍茫大地,民族的山水文化在此传承,早已不再是谁主沉浮的问题,而是青山青,绿水长,无数的人与事在历史中变幻,构成了一股不是政体和炮火能够磨灭的力量。这力量使人们发现,使人们不再彷徨,这力量使人们在迷茫中探索着成长。
在成长中,即使东三省的大门被炮火撬开,可哪怕荼毒十数年,那人们的歌声,那坚毅的眼神,依然徘徊在松花江上;在成长中,东南角的宝岛,虽只因政见不同而暂隔,但也只是暂隔,阿里山下繁衍生息的人们的骨子里,依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脊梁。那人啊,你在民族的内涵里徜徉,只因民族是你成长的故乡;那事呵,穿越狼烟拨开浮云,推陈出新,却也总抹不掉民族的字样。因为你与我,不论身份、爱好、身处何地,组成了一股名为民族的力量,这力量使我们哪怕笼罩在阴云下再久再长,也总有一天会刺破暗黑露出光芒。我如何能不感恩,感恩这力量塑造了我们,感恩这力量让我得以即使远在他乡,也不会忘记在那东方,有着我梦想中的,故乡!在感动中,我已然逐渐成长,我执笔于古运河畔,心中澎湃,感恩那民族的千年神韵浸润了我。
我想,如果民族是林,民族是晖,我就像是一棵仅能对着太阳膜拜的小草……即使民族的千年滋养之恩难报,那我就去感恩,去尽力在民族的山川江河间,在民族的文化力量间成长!谨以此文纪念并感恩超越国界的中华民族,以及9.18事变79周年。
读《文化苦旅》有感4
暮色四合,喧哗的一切复于平静。静静的夜里,最好莫过于读书了。一盏孤灯,一杯浓茶,摆上余秋雨的游记散文集《文化苦旅》,细细品位起来。
静中求定,这便是读书的境地。书打开了,一瞬间眼前多了个余秋雨,似乎正与我品茗论文。渐渐,我身不由己的参加了旅行队伍中,又如同整个旅行中就仅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阔,万事万物如此真实。余秋雨就象一个导游影子,摸不着,却处处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牵动着我的思绪,让我真实去体验这苦涩的旅行。
我爱喝茶,尤其是浓茶——碧绿的水透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倘若你一口把它喝下,你必须回叫苦不迭。茶,仅有慢慢去品位。初入口也许会感到苦,但细细噙入,如同一股细流淌过,一股甘甜清香自腹中升起直冲脑门,那舒服舒适仅有身临其境才能体到。越咀嚼越有味,读书也是如此。
在那里,我的思想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如钱塘江大潮,细细密密的文字却有席卷一切的磅礴气概。每一个跳跃的字符是最完美的组合,平实而感人。
我走过敦皇,进了莫高窟。“看莫高窟,不是看一个死了多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在这儿,我完全被“历史的洪流消融”。“那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那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那里什么也没有,仅有人的生命在蒸腾。”是的`在这千年文化的积存面前,我又是什么呢?在这朝圣者众多的圣地,却偏偏出了个王道士。从此,它蒙了辱,中华民族蒙了辱,但不也是王道士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异彩吗?中国文化何其多,却偏偏轻视了这座文化宝库,何其的悲伤!
“历史,从来不给附庸以地位。”“历史,从不给弱者以怜悯。”上海人就是有一种精神,他们要证明他们是强者。“真正的强者,永久占据一席之地。‘这不正是中华民族所需要的吗?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日,没有昨日就无所谓今日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动身,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4 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人生,其实也是一种苦难旅行。
读《文化苦旅》有感5
路,就是书。以足迹为笔,以学识为墨,以大地为纸,以山河为砚。去做一个行者,一个旅途上的行者,历史轨迹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还愁无处可达吗?
——题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一时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为它道出了无数人心中的愿望。而我此时,在读了《文化苦旅》之后,真想冲出家门,去看一看这个世界,去寻一寻那沉甸甸的历史,即便再“苦”,也义无反顾。而现在的我做不到,只能无尽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壮丽的驯顺”;想象拦下车队时血色的残阳,诉尽历史的凄凉;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隐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领悟;想象凌厉荒原,王维温厚倾诉友人的阳关古址;想象荒无人烟的喀什雪峰之上的人烟;想象“废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伟业……我的灵魂在冲撞,在突破,终于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这扇门,它更加激动,攻势愈发猛烈,想要带上我的身体,撞破路的桎梏,不顾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门终于被撞开,我的灵魂还在不顾一切地痴痴冲撞,突的没了阻拦,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冲了出去,仿佛一道看不见的光,它得偿所愿,终于在那些地方好一番游览,好一番惊叹,却惊奇地发现,我的身体还在门边遥遥张望,而我的灵魂只是与秋雨先生一番共视罢了。我这才顿悟,行者无疆,即便只是灵魂。
那个黄昏,无尽的冗长,那抹晚霞,无尽的凄艳,“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样的伤痛,以至于血染天边,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触目惊心。
那个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对着如血的晚霞,伸出双臂拦下了他们的车队,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是那样的无奈。他苦苦辩论,终于,斯坦因在他的说服下留下了车队,那一行人离去了,却一次次的回头,终于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后面,其实他们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难处,我不知道那是否带着一种嘲笑的怜悯,我只知道这一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一批象征民族自信的经文,注定要历经一场千年后的劫难,它的.发现就是一个悲剧。我作为一个行者的“脚步”延伸回溯,仿佛看到了那千年后的人们永远无缘目睹的场景,玄奘运回经文的途中,部分经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抢救补抄,终于有了这个藏经洞的一切,然而,却在千年后被一个愚蠢无知的守护者和两个连哄带骗的小偷把这批文物统统拔离了原生的土地,构成一场掠夺。可怜秋雨先生,就连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拦下了偷运经文的车队,处处混战的中国也没有一座城、一个人能够保留他们,只剩下了觊觎和亵渎。最后,换来的,只有沙漠里的痛哭,仿佛受伤的狼最后的挣扎、哀鸣,他在哭诉什么?是这个民族的伤痛吗?
我好像在这里初尝了“苦”,历史明晃晃摊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当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却一语道破了这些行窃者的秘密。全书像这样对历史遗留下的深深伤痛而发出的愤懑并不仅仅只这一处。我细细思量,是啊,中国是一片多么辽阔的土地,它的历史又是多么厚重,这里的苦,岂是轻易便能尝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难放下的笔,脚下永未停息的路,和从未有遗忘的历史遗留,发出了最犀利的泣诉,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说是口无遮拦,但凡是他认定的历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骂的结果,他写到王圆箓,写到斯因坦,写到蒋孝琬,它是在一点一点撕破他们千奇百怪却始终带着罪恶的嘴脸,甚至不着痕迹的表达了对蒋孝琬所做之事的厌恶,又进而提升到对他本人的不屑;他写到乌台诗案,更是对其中所涉及的人物爱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达了对苏东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伙告状的人是多么的好笑善妒。
当然,并不仅仅只有历史的沉痛是苦涩的,那些丰功伟绩,那些美丽的文化背后也有着隐隐的苦涩。多少人的放弃与执着才成就马克·波罗眼中杭州称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么悲哀煎熬的岁月里熬尽了希望,苦苦做工,终于发现了历史遗迹却因时日无多而无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笔触写到这些伟大的人们,好像替他们抒发了胸中苦闷,这苦闷是我们对于他们的苦而形成的悲伤,其实他们一直豁达开朗,心甘情愿,就像白居易、苏东坡,他们甚至放弃诗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钱镠放弃了政治上的建树,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没有明日的光芒,此时能找到遗迹并写在笔记里留给后世,便已知足。这便使我们更加感怀。
豁达背后的苦,“苦”得如泣如诉。
秋雨先生在这场近乎宏伟的旅途中找到了历史与文化的苦涩,那是作为一个行者的价值实现,秋雨先生脚下的路,心中的路,都汇聚成眼前的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还是不明白这苦的。
想要明白历史与文化种种的苦,似乎就只有两条路。一条,来一场这样宏伟的文化苦旅,深切体会;一条,让心灵在文字中顿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没有慨叹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过旅途,而无病呻吟的慨叹是滥竽充数的天马行空。是他,给予我们灵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脚步,穿行于大江南北,穿行于历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种无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书中,不仅仅局限于土地的无疆,更是时空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思想的无疆是多么的豪迈与奔放,是最遥远、最广袤的无疆。“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带给你无疆的未来。
土地的无疆让我们领略时空的更迭变换;时空的无疆带给我们独立的思想;而思想的无疆让我们忘却了他们只是存在于历史中的人们,与我们毫无关联,功臣也罢,罪人也罢。当我们有幸能够得见那些历史的遗迹一眼,就好像来到了他们身边。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总有一个,要去体悟行者无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时正被年龄禁锢,没有办法来一场需要无限学识和勇气的文化苦旅,那么,你便放空自己,在局促的房间也好,辽阔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开《文化苦旅》,你便成为了行者,能够领悟无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国教授的影响,便毅然决然地辞去官职,走出书斋,踏上了旅途,开始了文化苦旅。最开始的黑白照片里的秋雨先生,发丝微乱,眼神中是沉重的向往、思索与追寻。我在他的眼里找到了一枚厚重的灵魂。
行者拥有无疆的灵魂。
读《文化苦旅》有感6
《文化苦旅》,优美,典雅,确切,兼具哲思和文献价值。是余秋雨先生手下的一部名作,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是引领读者泛舟世界文明长河的引路人。
书中讲述了作者的履行世界。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从那矮小的四角天空看到海阔天空,坐着见证了一种种文明的起源,兴起以及衰亡,增长了人生见识,也拓宽了人生的高度,理解了文化的深一层含义: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作者以一个浪子的身份,讲述了他所经历的沧桑。从“如梦起点”到“人生之旅”含丰富的文化色彩及哲学思想,全文围绕“苦”字展开,经历的苦,人生的苦,文化的苦,显然易见。语言优雅、生动、形象、优美,情节详略得当,一环扣一环,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形象,介绍了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
本书值得我们为之赞叹的,不仅有丰富的`书写内容,更有诗意般的语言,读起来婉转动人,像细水流长般敲进我的心门。看到书上的一行行文字,在脑中想象着揣测着,似懂又非懂,一不小心就踏进了另一个世界。书中能深切的感受到作者的深情,四壁的文字间可以感知到怎样的咆哮狂风在我指尖游走,怎样的绵长细雨带给旅人无限的乡愁。
余秋雨笔下的文字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年轻,冥思后的放松。在山水历史间跋涉的时候,回忆深入了笔墨中。
读《文化苦旅》有感7
这是本书的开篇之作,作者为何以此开篇?是有他的道理吗?带着疑问通读全文,才知作者苦心。用一个最具典型的例子向我们传达着他的感受,让读者体会“一种文化”经历了怎样的苦涩历程。
敦煌莫高窟闻明于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古老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绘制精美、丰富、规模宏大的壁画,以及沙泥塑像,还有大批的经文所开成的敦煌学,是现代研究古代文化与文明的重要文献,令科学界震惊,就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在历史长河的历练中,越发显现其魅力所在,从此世界关注敦煌这个地方。这是祖先给我们的遗赠。
作者就是为我们翻开了这页历史,看着敦煌美,让我们惊叹的同时,一样遗憾者由于愚昧与无知,对她的摧残与破坏。时间会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迹,无论是人的生老,还是事物的变迁,都是自然的规律,可是人为的破坏却加速事物的恶性循环,造成不可逆转的错误。敦煌汇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与艰辛,它巧夺天工和浩大的营造工程是现代人不可想象也无法模拟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与美丽也会在瞬间粉碎,也许这就是历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为典型,影射出一批这样的人,在讲述敦煌历史和文化同时让我们看到某些无知的中国人的所作所为,作者感叹、叹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无奈的“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作为一个学者,他要怎样急呼,在他心底又将怎样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个年代,他无法改写历史,无法把无知变为有知,他只有这样面对惨白。我在想中国更可悲的“惨白”不止是敦煌,细数现存的稳中有各处古迹那一个不是历经风雨,王道士这样的人不止一个,更可怕的是个人的行为主导一切,无人问津,无组织、无纪律,更没有保护意识,很多古迹多为民间组织保护、崇奉,才得以保留下来。此时,读者脑海中也许已浮现许多……似乎与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国伦敦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馆都陈列着各种来自东方,来自中国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些仅此一件的遗存,却不在我们手中,也许再无缘一见。前一段中央四台《国宝档案》连续讲述了,追踪遗失国外的中国国宝级文物,也许就是为了满足让国人看一眼的愿望吧!这也让我们认识了历史,知道外国人从我们手中略夺了多少珍宝,又因无知的人送给他们多少无型的有形的财富。那是打上历史烙印的珍宝,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没有人能制造给我们。当历史翻过这一页页,我们只能自责为什么不能保护和拥有属于我们的“东西”?这就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苦”吧!我们体会到了。
王道士是中国历史的罪人,道士塔永远受到世人的唾弃。当外国人拿着我们的经文,成就他一生事业的同时,外国人还感到从中国这么一个蠢人手中抢救了这笔遗产是多么重要。他们不断暗示,是他们长途跋涉,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光明,文中这样写到:“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了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吧!至少它还存在于这个世界里。”可是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样感概中有多少无奈,为了文化的传承,与其毁在无知的人与无能的政府手里,还不如存放于他乡。现在外国学者都以成就他们一生的敦煌学在中国学者面前炫耀,而我们的学者要向他们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后发自内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比我恨得还狠。他们不愿抒发感情,只是铁板着脸,一钻几十年,研究敦煌文献。文献的胶卷可以从外国买来,越是屈辱越是加紧钻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国的学者,因为他们也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都是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这前提是什么呢?我国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为此耗尽终生,肩负着中的荣耀与耻辱,我们能找回那遗失的“东西”吗?答案在文章最后写到:
“我去时,一次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正在莫高窟举行,几天会罢,一位日本学者用沉重的声调作了一个说明:‘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最后让我们庆幸的是:敦煌还在中国,没有人能把历史搬走,也没有人能把一个民族的文化略夺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诉如今的人们,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请记住历史,了解历史,尊重历史,注重文化,保护我们的文化,使之发扬光大、源远流长,切莫因无知,无意间就成了历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拥挤。
这里踏过了太多留连的脚步,这里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这里吟下了太多旷古的绝唱,这里流传了太多璨灿的华章。边疆四起的狼烟,到这儿只剩下了歌舞升平;战场挥洒的血泪,到这儿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钱,欲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摇,熏醉了天边一抹如血的残阳。
终于,在西湖的亭台楼阁中,在西湖水的碧波荡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见宫墙间渗出的点点春风,拂乱了六桥烟柳,似乎看见一个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离了历史轨道,渐行渐远。他的笔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权贵,他的墨迹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诧异。它嗅了嗅自己还夹带的林和靖的梅瓣鹤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么就和亡国挂上了钩。
可是,林升们的声音却越来越响,其中有企盼,有无奈,有斥责,有悲哀。这又逐渐上升为社会的`感慨,上升为社会的风向。
西湖不是长江,可以尽情地冲着前方咆哮翻腾;也不是大海,可以随心所欲地卷起千层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咽下所有亡国的寄托,然后,种进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为何南宋会亡得如此轰轰烈烈?
有人说,是因为宋朝繁极一时的昌盛。可是,论繁荣,无论如何也抵不过唐朝。
有人说,是因为南宋持久的兵荒马乱。可是,论战乱,该是元朝当仁不让。
我认为,南宋的成功,在于它培育了一大批优秀词人。虽说诗歌以盛唐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们只能贴近唐的绚丽而难以捉摸透它兴衰蜕变的悲凉。
历史,是由人民所创造的,但是,是由文人书写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属于自己的一页,哪怕是不够光辉的一页。
该逝去的还是会逝去,该沉淀的还是会沉淀。光辉、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积成了软绵绵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里,安详地审视着自己,打量外头的日新月异。
文化的罗裳,历史的绸衣,厚厚地裹了一层又一层。西湖由绝代风华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华贵的妇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渐迈向了虚幻。坐落于繁华的人世,却拥有遥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脚步却一直踏不进西湖喧嚣下的宁静;居民换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灵却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艳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独自卷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叹息。
每每来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总会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对西湖的方向。
这里有苏堤春晓,有岳墓栖霞,有雷峰夕照。可是,这里已容不下一片空间,留给现在的我们。只有那钟声幽幽,湖水泠泠,鸣声嘤嘤,指引着我,却又随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预见的地方。
成群结队的不停步的人儿们,他们眼神所专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个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随着另一个迷惘的步伐,遗失了自己的步伐。
学者们也混在这一拨拨的游客中,悄悄地来了。他们在夜晚轻轻地打捞一池旷古的繁华,想要用自己的头衔、身份,去征服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过太多,她只牵扯下皎洁的月光,点亮了湖畔的灯红酒绿。
景点,景点,眼里只剩下风华绝代;
游客,游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乐。
所有的目的,在这里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义,在这里都失去了意义。
西湖的面容,难道只有在泥淖后憔悴?
于是来了位余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盖,毫无顾忌地跳下了这潭西湖水。他的脚掌,抚弄过西湖的肌肤,掀起层层历史的涟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却在一个人身上真切起来。
这是西湖的欣慰。
这是中华文化的悲哀。
中国人太过于追求历史的沉淀。放眼望去,大中华的土地上,哪处风景名胜脱得开文化的底蕴?道风,禅语,书生,大将,永远是最好的宣传,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
中国人追求那些所谓的旅游胜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远与幽静势必会被扰乱,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复存在了。
于是,中华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剧。
西湖也成了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脱。
读《文化苦旅》有感8
作为一名山西人,为曾经辉煌的晋商文化而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山西经济的败落感到遗憾,感谢余秋雨的这篇散文,让我对晋商文化有更深的理解与认识。
在19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是山西,直到二十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的金融贸易中心。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城市里那些比较像样的金融机构,最高总部在山西平遥县和太谷县,几条寻常的街道间,只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山西商人小试身手的码头而已。
山西商人之富,有许多数字可以引应,在清代全国商业领域,人数最多,资本最厚,散布最广的是山西人,每次全国性募捐,捐出银两最大的是山西人,甚至,在京城宣告歇业回乡的各路商家中,携带钱财最多的又是山西人。
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在平遥、祁县和太古,其中又已平遥为首,太谷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为了探寻山西晋商文化的代表“票号”我们走进了“日升昌”,这是今天中国大地上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位于平遥古城的西大街上,街道并不宽,每个体面门庭的花岗岩门槛上都有两道很深的车辙印痕,可以想象到当年这儿是如何车水马龙,平遥西大街是当年山西商人工作的场所。处处呈现出一代巨商的人生风采。
山西商人曾经创造过中国最庞大的财富,居然,在中国文人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记述,一种庞大的文化如此轻慢,以及它的庞大的创造群体,实在不可思议,为此就要抱着惭愧的心情,面对已经消逝的晋商的身影沉思。
读《文化苦旅》有感9
对于散文,我一向都是挑着看的,因为有的散文太散,总会把人的思绪也弄散,看了只会把自己围在层层围城里,却始终领悟不到其中的思想感情。
这次我要向大家推荐的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其实是一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其实都是介绍我国的一处处风景名迹和一些人文古迹,说它是游记,看了却没有让我感到游玩的悠然,反而让我觉得沉重,我想,这应该就是文化之旅的苦之处。《文化苦旅》当中有很多美篇和名篇,而今天我要分享的这篇《牌坊》仅仅是给予我个人最深感触一篇。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余秋雨在书的自序说:“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
而《牌坊》正是一篇对于封建礼教束缚女性的思索文章。
在我们印象中,牌坊总是娴静地立着,它只是一根木头,却锁着一种贞洁,一份矜持。文章主要是从四个部分来讲的,首先是从作者的童年时代的回忆来引起牌坊的话题。孩子们对牌坊的好奇,引导着孩子们去打探关于牌坊的消息,却只得到小贩的嘟哝和婶婶婆婆们的恶骂,他们的回答使牌坊沉重了起来,然后第二部分话题转到了“尼姑庵”,主角变成了“尼姑庵”里教书的女教师们,文中通过写了孩子们与女教师们的互动,例如:孩子们初见花圃时,女教师们对孩子们的郑重叮嘱和女教师们拿着绣着成对的鸟的绣巾时的害羞,都体现了女教师们对生活的憧憬和无奈。第三部分则是着重描写女教师们的言行,在这当中有许多细节描写,如她们喝水动作的描写:笑一笑,转过脸去,再呷(ka)一口,然后掏出折成小四方的手绢,抹一下嘴唇。这些形象的描述都反映出女教师们的出身。并且又以其中一位女教师在见了一个来尼姑庵的男人后自尽的事情,来解释文章开头盗墓的老头所说的那句话:“这些女人说是死了,坟里常常没有。”原来,这些女教师是在大户人家里死了丈夫之后,为了“跟着死去的`丈夫自杀”而可以立下牌坊的姑娘,由于亲情或其他原因,他们的父母不愿让他们真死,可是,碍于封建伦理道德,他们又不得不死,于是,造了个假牌坊,送他们到偏远的尼姑庵。最后一部分,作者通过《热冰》这一个故事来质问:“我的家乡为什么有这么多不透明的顽石呢。”又怜悯地问:“我的女教师们,是否也有一位老父,把你们送进冰块。”
这篇文章都是通过儿童的眼光来探索牌坊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都反映出了旧时代中国女性命运的悲哀。同时也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审视。文章并没有鲁迅先生笔下描写的祥林嫂的刺激感官的刻薄言语,但却同样能带给读者同样的悲怆。
看完文章后,只能让人感叹:一座座牌坊,安静的立着,以控诉者的姿态,向世人幽幽道出历史的愁怨。
读《文化苦旅》有感10
余秋雨先生著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腊梅”一文,文章分为四段,围绕一个中心——腊梅。
在第一段中,余先生就以简练的笔法,道出对人生的感悟:“是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接着说:“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郊的一个医院里。它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经常明灭于心间的.一个静光点。”
在第二段中,描写病人的精神状态:“病人偶尔停步攀谈几句,三句不离病,出于礼貌又不敢互相多问。”可见,处在天地窄小,生活单调的环境里,加上身患疾病,思想忧虑,使他们蒙上阴影。”写到这里,作者马上转入主题:“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异样,惊恐四顾,发现院子一角已簇拥着一群人,踮脚一看,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张开的嫩黄色的花瓣……。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慑住。故意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作者微妙地把一枝腊梅与病人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写得淋漓尽致。
第三段中,主要是讲述病人、护士爱花、护花的生动场景:现在,所有病人的感情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一早醒来就闻到了腊梅的香气,有一位甚至说他被香气熏倒……。病人们简直爱花如命,似痴似醉,每天增加几个花蕾,经常会发生争论,争论不下,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细清点。有一天早晨起来,天气奇寒,推窗一看……,突然有一位护士冲过去,撑着阳伞遮盖腊梅……。作者把病人、护士爱花、护花以及腊梅对病人的积极影响作用,刻划得入木三分。
第四段是本文的结尾:春天来了,腊梅终于凋谢。病人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腊梅树前看一会儿。有的康复病人说:“今年冬天,我一定再来看一回腊梅。”护士说:“你们不会再回来,我们也不希望健康人来,这腊梅只是给病人看的。”这对话有多好,病人感激和眷恋腊梅;护士却祝愿出院的人不再生病,不回医院。写得太精彩完美了!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散与不散相统一,结构严密,灵活自由,含意深邃,耐人寻味,百读不厌。
读《文化苦旅》有感11
千百年来,许多人物一个中有所作为或无所不为的姿态、顶着万千宠爱或集骂名于一身而长流历史长河中、或名留青史或遗臭万年。而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目光呆滞是一个在那个时代随处可见的中国平民,却在历史上添了重重的一笔,他就是"王圆箓"。
他是一介草夫,却成了莫高窟的主人,他是一个文盲,却发现了可以让无数学富五车的书生为之耗尽一生的学问,他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却让历史也为他而叹息。这是巧合还是天意?
此后,莫高窟在他的精心"改造"下变得面目全非,大片壁画在他的面前哭喊、哀嚎、低声求救,可王道士却将哭喊视为了鼓舞,在完成之后还沾沾自喜。
当让世界轰动的门户轰然开启之时,他"淡定自如、视名利如粪土"再加之中国官员的昏庸无能,是这些文化瑰宝毁于一旦。而当王道士发现这些经文之时、列强决定联合出兵——攻陷北京。这仅仅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么!这时便不得不提起另一个人——蒋孝琬。
他乃一个清瘦文弱白面书生,他亦是一个另类,他在文化外流之时没有"华夷之防"的敏感,在将经卷送出之时几乎没有感受任何心灵煎熬。百无一用是书生,从联络、刺探到劝说交易完全是他一个无用书生做的,他以王圆箓愚昧无知及对《西游记》的特殊情感为突破口,拿到了进入这片洞天福地的钥匙,并将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的经卷翻阅、译文、更以四块马蹄银换到那些珍贵的文物,当被夸奖之时还有几分得意!这种得意我不知道源于何处,视为保护了连昏庸无能的中国官员都无法保护的文化瑰宝而自鸣得意么?他在历史中虽无王道士的浓彩却也轻抹了一把。
读《文化苦旅》有感12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在海内外讲学、考察旅行时所作的散文集。初得此书,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是八年前的某一天,我像往常下课一样,径直走向食堂。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天道路两旁摆满了小摊,全部都是卖二手书的。原来又到了一年一度毕业季,学姐学长们将自己读过的书摆出来以近乎白送的价格卖给学弟学妹们。路过一个学姐的摊位,看到了一本斑驳的映着余秋雨先生头像的书,学姐只要两块钱,我从学姐那儿买了过来。于是这本页面老黄质地低廉的书陪着我度过了好些些零下三十几度的.日子,陪着我度过了一个个不回家的寒暑假,也陪着我度过了好多个勤工俭学在外打工无法入眠的夜晚。成长,是一场必经的苦旅。
八年后,我已回到自己的家乡,有了正式的工作,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某一天陪着妻子在书店里闲逛,一本精装版的《文化苦旅》映入眼帘。瞬间各种记忆的画面放电影般一幕一幕的闪现,打开书本那行行文字带来的是一种相识已久的孤独、又是一种相似而又迥异的凄苦。就像是喝惯了的茶,喝在不同的年纪、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心境,却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原来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苦旅?
由于她的极度畅销,盗版的数量至少是正版的十八倍。毋庸置疑,我花了两块钱从学姐手里买来的,也是盗版。原来,自己欠了先生八年的书本费。盗版盛行,也使她成了一个文化热点,正如同老话所讲“枪打出头鸟”,一时间,她遭到报刊媒体的各种攻击。久而久之,它成了一具无主的稻草人,一个废弃的箭靶子,成了一个“外出的浪子”。时隔多年,余秋雨先生在自己编选的《文化苦旅》这个版本里(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作了新版小叙,对重新编选的原因作了说明:“毕竟过了二十多年了,原来装在口袋里的某些东西已经不合时宜,应该换一点更像样的装束。艰苦跋涉间所养成的强健身材,也应该更坦然地展现出来。”游子归来,虽伤痕累累但身心犹健,器宇轩昂。对作品而言,《文化苦旅》本身,也是一场苦旅。
再读《文化苦旅》,已是而立之年。或是在周末闲暇午后,亦或是睡前的片刻间隙,每多读一页,心中更多一份从容与淡然。而今迈步从头阅,不仅仅是再次体味文化旅行路途的苦,更是为了分享文化自信的甜。文化兴则国运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祝愿你的旅行: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读《文化苦旅》有感13
《文化苦旅》是当代学者、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散文集。在学生时代,我就已经知道这本书,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对这本书十分推崇,但是不知为何,我一直没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今年,女儿五年级了,她的语文老师推荐孩子们读这本书,女儿读完后跟我说这本书真的很好看,强烈建议我读一读。终于,我翻开了文化苦旅这本书,也终于享受到了余秋雨先生给我们提供的这一份文化大餐。
《文化苦旅》的第一部分是中国之旅。从莫高窟到道士塔,从荒无人烟的西域到人间天堂苏杭,作者的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余先生喜欢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因而饱含深切的民族和文化忧患意识。作者在开篇写自己游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的经历,由己及人,写出了当今人们骨子里对“诗”的追寻,归根溯源,便是人们的历史文化情结。
作者将旅行时的激情融入了文字中,其中又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深深的、苦苦的追寻与思考。作者笔下每个地方都隐藏着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印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但又有相同的文明期望。书中写了有“天府之国”称号都江堰,夕阳西下,朔风凛凛而略显凄清的`道士塔,接通着中华历史血脉的莫高窟,还有一湾不算太小的沙原隐泉和天一阁。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神秘的。它们在各自的地方安静地保持着自己的美好,但当余秋雨老师的笔触摸到它们时,它们又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作者的笔,它们活力四射地出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文化和大自然结合的动人瞬间。
正如作者在本书序言中所说: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兴许我一辈子也做不到行万里路,但我愿意在时间的荒野里,静静阅读此书。于粗糙中提升生命的大境界,又何尝不是一场文化苦旅?
读《文化苦旅》有感14
短短一段开篇描写,余秋雨先生以他细腻的文笔带我们走进了那个凄凉、悲怆的年代。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如此地悲凉,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片空地愈发的诡异。就在这片令人生畏的空地上,有这么一座塔,它的主人叫王圆箓。对于我这个对历史不太通晓的人来说,这个名字无疑是陌生的。不过,作者很快就告诉我们,这个人是敦煌石窟的罪人。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一个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农民就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我的面前。就这么个逃荒的道士,能有那么大的影响?抱着这样的好奇,我很快看完了这一章。心情十分凄凉,我去过那个曾经很辉煌的地方——敦煌石窟,但却不知道就在这美丽的背后竟然有这么凄惨的历史!
“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一位年轻诗人写道,那天傍晚,当冒险家斯坦因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是最能触动我心的段落,此时我的心仿佛也在滴血。可是,在我们谴责王圆箓这个历史罪人时,有没有想到他也是敦煌文化宝藏的发现者?可以说,无论什么人发现藏经洞都是一种贡献,都是一个了不起的重大发现。因为藏经洞的发现就预示着“敦煌学”的产生。王圆箓发现了藏经洞同样有功,而不能视为过错。至于有人说应该在某个时代发现合适,那纯粹是一种主观主义的一厢情愿。
如果说,中国的官僚不懂得敦煌文物的价值,那可就错了,他们懂,只是他们没有真正领悟,他们还在拿这无形的“敦煌学”文化和运费在比较,他们只知这些文物在自己手里把玩时的价值,却没有彻底明白它们对于国家的价值!这是文官的麻木、愚昧,却阻挡不了国外的学者、探险家、考古家的明智,他们不远外里、风餐露宿,费尽千辛万苦,在沙漠中穿行,预料着各种困难,只为了能一睹敦煌文化的风采,奢求着能将它的凤毛麟角带回自己的国家研究。而他们却不知道面对着个肮脏的王道士,一切都变得那么简单。他们幽默地耸耸肩,而此时在他们的眼里,敦煌文化,变了样子,可想而知,中国,又成了什么个样子?
我相信,每个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感慨:“如果我能阻止这件事……如果我能回到那个世代……如果我能当政于朝纲……”如果……如果……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果。可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与其纠结无法改变的过去,不如珍惜未来。从外国博物馆买取敦煌文献的微缩胶卷虽然很屈辱,但也不能成为我们放弃敦煌文化的借口!看,世界已经承认,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相信早晚一天,敦煌文化也会在中国发展地如日中天。让那个渺小的王圆箓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能够变得真的那么渺小。
读《文化苦旅》有感15
这是一本令人思考的书,这是一本历史厚重的书,这更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这就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它伴随了我已五年的时间,五年,近两千个日子里,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但是最爱不释手的仍然是这本《文化苦旅》。
开篇的《道士塔》,就将我们带入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盛衰之中,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一页一页的细翻开来,在一行行的字句段落中间,随着余秋雨的思绪,情感,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纸面上的文化苦旅。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隧道,中国历史的一幕幕在重现,各色的人物正在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有居庙堂之高的君主,也有处江湖之远的百姓;有文人墨客,也有无名小卒。他们的故事,或令人倾佩,或令人振奋,或令人伤感,或令人悲哀,但是无一例外的全都留给了后人,也留下了思索警训和更多的怀念之情。斗转星移,沧海桑田,经过了岁月的沉淀积累,终酿成了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余秋雨的文字,不仅有叙述的优美和悲悯的情怀,更重要的是在文字里加入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读书中的`文字,仿佛穿越了时间空间,穿越了我们的心灵。字里行间蕴藏着最多的是对事件的剖析,正确和公正的总结。历史已远,当用另一种目光回望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理性的思索,一份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文化苦旅》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字,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从十年前的结缘到今天,我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读这本书了。但是每当随意的翻开书中的任何一页,心情仍然会象最初时的激动,每读一遍,理解则又多了一分,思考则又沉重了一分。
从远古到现代,从异国到他乡,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文化苦旅》指引着我们进行了一次别具一格的旅行。我想,未来的日子里,如果有可能,我会带着《文化苦旅》一起,按图索骥,身临其境的真实的去感受,以一种敬畏之情,沿着历史的足迹,去寻访那些曾经的沧桑往事。
【读《文化苦旅》有感】相关文章:
读《文化苦旅》有感08-05
读文化苦旅有感04-06
读《文化苦旅》有感优秀08-04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04-02
《文化苦旅》读书心得04-05
文化苦旅的读后感02-28
文化苦旅读后感经典08-03
《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07-27
《文化苦旅》读后感[精选]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