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合集]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1
迪伦在去见生父的旅途中发生车祸,她坦然地接受了已死的命运跟着她的摆渡人崔斯坦踏上前往另一个世界的征程。终点在即,两人才发现彼此心生爱慕再难分离。但各自的`命运迫使他们各归其位。勇敢的迪伦放弃了安逸,重新踏上艰险的寻爱之路,最终不仅扭转崔斯坦的命运,还执着的带着崔回到了现实社会,重获新生。
原本觉得迪伦是为了爱情才反抗命运,但她找到崔后仍要求迷惘不已的崔和她一起继续前行。最初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到后来迪伦不仅摆渡了崔斯坦,还救赎了自己,她勇敢地挑战了未知,无畏的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2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傲慢与偏见》,作者是英国的奥斯丁先生。
它讲述的是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在英国一个小镇的家庭里上有四位女儿,大女儿温柔可爱,二女儿非常直爽,敢做敢当,三女儿是个书呆子,总之都是性格分明、非常有个性的人物角色。
大女儿如父母的所愿嫁给了一位非常富有的`先生,夫妻非常恩爱,但是那位大富翁的两位姐姐却瞧不起她,认为她们两家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不般配,经常侮辱她,从来没有把她当作家里的一位成员看。
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锐与细腻观察,描写了英国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的社会矛盾。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3
简。奥斯丁,不善于运用拜伦式慷慨激昂的抒发,也不善于惊心动魄的现实主义描写,而善于以细腻的手法描绘那一场一场的舞会、一次一次的串门喝茶、一顿一顿的家宴和一桌一桌的纸牌,还有那数不清的散步、闲谈…就是这些小题材让夏绿蒂。
勃朗特说:“我可不愿意在她们的那些高雅而狭窄的房子里跟她的那些绅士淑女们呆在一起。”可是,活动天地小就限制了作者的视野吗?主人公伊丽莎白的一句话显然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可是人本身变化那么多,你永远可以在他们身上看出新的东西。”
是的.,正是这“乡间村庄里的三四户人家”的家务事,实实在在地反映了英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和经济关系。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4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细细的雕刻,它是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的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
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实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她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说家,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傲慢与偏见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8-03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精选]07-06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精选]07-14
(精选)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7-16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6-12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8-04
(经典)《傲慢与偏见》读后感07-28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精选】07-17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精选)07-19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经典】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