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论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践论》的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实践论》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践论》产生于1937年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由于当时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年至1934年遭受极大损失。该著作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行关系问题。
《实践论》阐明了人类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解决的无线辩证发展的过程,这就有点像古人一直谈论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一样,也像古人在科学机械不发达的时候,他们甚至认为地球是方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也不敢说现在我们大众所奉为圭臬的东西就一定是正确的,而对于一件事物的正确与否最根本、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去实践它,在一个一个的实践中我们就会发现以前认为正确的东西原来是错的,而以前从未有过的发现会重新摆在我们面前去思索去探寻,在一个接一个的矛盾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新的想法,而我们人类社会又在循序渐进地发展着,《实践论》它强调指出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复以至无穷,而实践与认识的每一个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文中提到自然科学理论之所以成为真理是其在实践中被证实的时候,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取得胜利的时候。可见人类在历史中获取的认识里,真理是有条件性的,看似争取的理论可能也存在着错误,真理的标准只有用实践去检验。《实践论》是毛泽东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实践论可以给青年尤其是“00后”的当代大学生以重要启示和指导。在学习上,要多动脑勤动手,比如我们学英语,因为说得差而不说,总是把话放在心里念,一个个“哑巴英语”我们就不可能说好英语。在与人交往中,要真心诚意,客观的对待他人。以后参加工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积极参与。许多事物,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才能得到真实的、正确的感知,才能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做到知行一致。以旁观者的心态,是不能学到东西的;以纸上谈兵的方法开展工作,只能造成挥泪的结局。知行一致,需要实践先行。
通过毛泽东主席的这一篇《实践论》我不仅学习了在历史长河中思想不断产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也强化了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和独立思考,使之让我自己能够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去看待一件事物,打破了日常常规思维,突破自己拥有了不一样的视角和立场的心态,正如毛主席所说,我们应该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如此循环重复下去,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我想我们都会获得最终的成功。
【《实践论》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后感03-27
《简爱》读后感【精选】07-19
【精选】《活着》读后感07-18
《论语》读后感(精选)07-25
书虫读后感07-29
简爱读后感[精选]07-29
(精选)《童年》读后感07-29
《皮囊》读后感08-01
(精选)《皮囊》读后感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