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择生与择死》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择生与择死》有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择生与择死》有感1
生与死,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择死者嘲笑择生者的不义,择生者却鄙夷择死者的固执。在这两种思想碰撞得愈加激烈时,一个名叫“视死如归”的词杀了出来。很快,它便为世人所熟知、认同,并注定了多数择生者臭名远扬的道路。
司马迁却是个例外,相反地,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却是流芳百世,还被鲁迅先生称赞道“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嗯,太史公挺幸运的。”这是我最初的想法。然而后来我发现,其实所有择死者都是择生者,或者说,是择精神之生者。司马迁的择生,亦是为了精神的永生。
宫刑,不仅能摧毁人的身体,更能毁灭人的`精神,所以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受此之辱。但司马迁认为,身为史官,就应尽自己的义务,所以他视当时还未完成的《史记》如生命,不惜为它受尽屈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是《报任安书》中的一句话。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远大的志向。如果当年他选择了赴死,他也不过是因李陵之事处死的一个如蝼蚁般渺小的史官,也不会有《史记》这部惊世之作。
而当灭顶之灾降临到屈原头上时,他却选择了死。他是一个诗人,亦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国家,便是他心中日日念想的东西。国破家亡,自己活着又有什么意义?有些人说,屈原投江是因为不受楚王重用。我一直不同意这个说法,从他被贬到投江,中间有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屈原只是高唱着“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抒发自己的愤懑,却也未曾想过自杀,这足以说明他心中还有对祖国的牵挂。
这样看来,倒是可以找出二人的共同点了。他们或生或死,却都有着一份信念。而这份信念的存亡,也关系着他们的生死。
人死不能复生,但精神可以长存。无论为志求生的司马迁,还是以死明志的屈原,他们都用自身证明了:灵魂比肉体更为重要。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他的人生,就如同过往烟云一般,走过即散,毫无意义。不管一个人是生是死,只要他的精神永不消逝,那么他的人生就是丰富多彩的。试问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个英雄是没有信念与目标的?
To be or not to be,is not a question.
读《择生与择死》有感2
读了《择生与择死》这篇文章,阐述了作者对于司马迁在接受宫刑后,毅然选择活下去,只为了打破平民写史,在当朝的监视下,还是写下了这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第一本纪传体史书——《史记》。而屈原,身为诗人与政治家的矛盾身份,使其一直在二者之间徘徊,最终选择了能够平衡二者的方法——死,与自己最爱的诗一起,投身于汨罗江,的看法。作者认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杰出的死里”。在五千年的沉淀里,沉淀出的并不是尸骨,而是中国式的生命。
这也引发了我对生死的思考,后世之看到了他们的成就,而从未想到过,他们是处在怎样的情况下,而选择生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正如司马迁所言,而他所追求的就是,身为皇家的史官,就应尽自己的义务,而他的'死,就如蝼蚁一般,渺小而不可知,所以他选择了苟且于世,正如他在任安接受临刑前,还以自身与各诸侯的遭遇来以表对其的同情,他也以前人自鉴,发奋地写作《史记》,这只是因为他视《史记》为生命,“李陵之祸”时,《史记》草创未就,为了完成《史记》,他忍辱而生,“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所以他选择了生,是因为有他只爱的文学所支持。
而每个人面对死并不是全如司马迁那般择生,当死亡降临到屈原身上,他却选择与自己挚爱的“诗”投身于自己挚爱的楚国山川,与国家同在。忧国忧民的心是他一直成为政治与文学的矛盾体,只是在最后,他选择了对二者最为公平的方式——死。
二者面对死亡,有着不同的抉择,而这个抉择也同样择选了各自的人生,而这对于我们也是同样的,虽然我们面对的不是生死,面对的是人生的另一个转折,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我们即将面临的是高考,虽然还有一年,但我们毕竟已经选科了,不久就是面临这个问题,而面对这个问题能否从容对待,对我来说可能也是这个挑战,希望到时候能像他们一样选择的无愧于自己。
【读《择生与择死》有感】相关文章:
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04-17
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15篇(经典)09-05
读《送东阳马生序》有感15篇04-22
《罗生门》读书心得02-28
读《窃读记》有感08-24
《罗生门》读后感04-01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04-07
罗生门读后感04-07
读《哈姆雷特》有感11-26
读《目送》有感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