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永远的乡愁》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永远的乡愁》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xx年的冬天,我还在宁夏银川上大学。似乎是个周末,爸爸妈妈来银川看我,爸爸不知道从哪儿得到消息,说郭文斌老师在某处举办讲座。
那天下午,我们一家人都去了。讲座时间不长,郭老师讲了几个和亲情有关的小故事。主办方精心展出的几本书,我们几乎都买了,并请郭老师签名留念。回来后,我就把书放进书柜里,只是偶尔翻翻。当翻到《永远的乡愁》时,我一下放不开手了
《永远的乡愁》是郭老师的一本散文集,共有六十几篇文章,大部分是到银川工作生活后,回忆老家生活的文章。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只觉这些文章特别好,并没有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与共鸣。直到今年春天,我忽然想起小时候的许多人、许多事,想起我一生中最温暖的时光——那个土房子、那个小院子,以及那个陪我长大的老人。
我今年二十几岁,从没想过我也会有“乡愁”,总认为,乡愁是要背井离乡,在诗和远方中追寻自己人生的人才会有的情感。于我而言,可能也是许多年之后的事了。谁想读了《永远的乡愁》后,小时候的画面竟一幅幅呈现在眼前,我才意识到,那些回不去的时光里,藏着数不尽的爱意。
我儿时的家,在一个偏僻的乡村——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麻黄山乡。蜿蜒崎岖的小路旁有一个温馨的小院,几间低矮的土房,院里有一个水窖,还有一块小菜园,我的外公就在这里陪我长大。他总是拄着拐杖在院子里走来走去,我总是蹦蹦跳跳跟在他身后。
外公经常对我碎碎念,饭粒掉到桌子上或者剩饭了,他会告诉我不能浪费粮食,农民种粮食不容易。我掐掉院子里豆角的花芽,还死活不承认,非要怪罪给家里养的小山羊,他告诉我做错事要勇敢承认,也要爱惜庄稼。偶尔,我和舅舅家的女儿打架了,外公给我们“断官司”时绝不会偏袒哪一方,而是告诉我们要互相爱护、互相团结。
一转眼,外公离开我已经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间,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束了学生时代,毕业后也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但这些年我一直在想念外公,他没有参加过我学生时代的毕业典礼,我也没有机会和他分享我人生中的每一份喜悦。
万事万物都是有缺陷的,所以圆满才弥足珍贵。其实缺憾是乡愁,圆满也是乡愁。
虽然外公只陪伴了我短短6年时光,但他教给我很多足以受用一生的道理,让我永远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波折。
后来,我不止一次回到那个小院,每次回去都泪眼婆娑。时光流逝,小院里杂草丛生,越来越破旧、荒凉,现在早已被夷为平地。房子没了,可是我想,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人知道外公的名字,记着他的样子,他就永远都在。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遗忘才是。感谢《永远的乡愁》,让我重新拾起童年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