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让我陪你重返狼群》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让我陪你重返狼群》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让我陪你重返狼群》有感1
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说过:“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今年暑假里,我也读了一本让我心灵震撼,感动不已的一本好书——《让我陪你重返狼群》。
这本书说的是一个来自草原的真实故事。几年前,年轻的女作家李微漪在若尔盖大草原写生的时候,偶遇了一条刚刚出生就失去父母兄弟,奄奄一息的狼宝宝。李微漪救助了这个狼宝宝,在她的一声悲痛长嚎中,小狼奇迹般的活了下来。李微漪抱着狼宝宝从草原回到了成都,她给小狼取名“格林”,像妈妈一样抚养它,陪伴它,训练它。但繁华拥挤的都市并不是格林真正的家园,广阔无垠的草原才是它本性的.归属。于是,我们的作者带着小狼格林开启了一段惊心动魄的重回草原的旅途。一路上,一人一狼,相守相依,他们与藏獒周旋,与领地狗缠斗,与金雕对抗,逃过各种机关陷阱,历尽千辛万苦,小狼格林终于重返草原,回到狼群。
当我全神贯注的读完故事的最后一页后,我合上书本,闭上眼睛,书中那许多温馨感人的画面,如同电影片段一般,不停的在我脑海里循环播放:小狼格林在失去父母兄弟后所表现的坚强,追求独立、追求自由;我们的作者像妈妈一样耐心的教会格林捕食、狼啸、躲避危险,帮它成长,使它在面对各路猛兽追杀时能够化险为夷;反哺情深的小狼将自己最珍贵的食物留给生病的作者,更是让我情不自禁的流下了眼泪;作者为小狼重返草原的倾尽全力和奋不顾身,而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她却又是多么不舍与不安……
在我过去所有的阅读里,狼一直都是坏人的代名词:大灰狼,狼外婆、白眼狼等。一提到狼,人类对这种动物更多的是厌恶与恐惧,而在这本书中狼对我们却是充满感情的,是懂得感恩的动物。狼可以把自己仅存的一只野兔给作者吃,谁能想到这样一幕,会发生在人与狼之间?世界上所有的物种都是在相互约束中生存的。狼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人类为了利益和误解去滥杀它们,那么老鼠和兔子就没有了天敌,导致过度繁殖,从而霸占整个草原。最终,草被老鼠和兔子吃光,人类的牛羊也会跟着遭殃,整个草原以及草原上的生物都将面临着生存危机,以往昌盛的草原将不复存在,导致整条食物链的瘫痪。大自然造就了万物,自然是有每一个生命生存的道理,作为人类——万物之首,应该来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绝对不应该是一味的滥杀生物!
读完整本书,小狼格林和作者的“母子情深”在感动我的同时,也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人和狼之间的互相陪伴与理解,甚至是相依为命下,都能书写一段跨越种族的爱与自由的传奇,那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能少一点杀戮,多一点呵护,人与自然和谐地相处,世界该是多么美好的“格林童话”。
读《让我陪你重返狼群》有感2
暑假里,我阅读了一本书,名叫《让我陪你重返狼群》。这本书很特别。
首先,它是一本长篇非虚构类小说。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叫做李微漪的人,在若尔盖草原救活了一头小狼崽。取名为“格林”,并把格林带到城市抚养。可是格林更向往自由的生活,于是李微漪又把格林带回了若尔盖草原。在这里,格林慢慢地长成一只大狼,开始捕猎,开始搏斗。李微漪一心想把格林送回狼群,所以她们来到了荒山野岭上。这地方可不是想去就能去的!她们遭遇了很多困难,比如被野狗偷袭、没有食物……但李微漪和格林坚强地挺了过来。终于,格林找到了属于它的狼群,李微漪和它含泪而别。人和狼能够如此和谐相处,真是太不可思议的。
其次,这是一本以命换来的'书。一个年轻的女画家,竟然能把一只狼独自抚养九个月,这是多么伟大的爱呀!《狼图腾》作者姜戎在此书写道:一个中国现代青年女性能如此敬狼爱狼,能如此理解狼和自由,能有如此自由意志和胆魄,真让我这头老狼肃然起敬。我对这句话感触很深,是啊,李微漪很能理解格林热爱自由,并把格林带回它的家乡—若尔盖草原。它在荒山野岭上,也是顽强地生存着。
如果说以上是我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遵循野性的呼唤和对自由的向往,可能是更吸引我再次读这本书的原因。送狼一千里,历时二百天。一路上,一人一狼,相守相依,历经九死一生。“嗷----嗷”当听见消失的狼群发出的长长回应,我也和作者一样几乎感动得要哭出来。这低沉的野性的呼唤,尽管脆弱却无比自由,尽管粗野却是真情流露。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里很感动。圣洁的若尔盖草原,一如从前的宁静与安详。多么希望,人和自然能永远和谐共生。
【读《让我陪你重返狼群》有感】相关文章:
《重返狼群》读后感04-30
重返狼群读后感04-29
[集合]重返狼群读后感03-01
《重返狼群》读后感经典15篇09-03
《重返狼群》读后感(通用14篇)07-06
重返狼群观后感04-22
重返地球观后感11-05
《重返地球》观后感11-18
读《我与地坛》有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