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精选【11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 篇1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历代王朝所推崇尊之为“文圣”其儒家学派中心思想为“仁”,提倡以礼治国,尊崇周王朝的礼乐制度,认为只要人人知礼守礼,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社会就会安定,人民就会幸福,思想中的阶段划分被历代统治者需要并借此来教话人民。
《论语》是我们的经典国学,孔子,相信大家已经妇孺皆知,在学校体育馆对面,屹立一尊孔子石像,来来往往相信大家对孔子已有所了解,《论语》中包罗万象,可以说一个人只要把《论语》读好。品味其中精华,那么他做人就不会失败,仅接触这本书几天,让我爱不释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在温习知识时能有所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且不说能有所发现,就说学过的知识可课下你复习了吗?课下不复习,怎么能有所长进呢?有所进步呢?子曰:“默而知之,学而无厌,何有于我哉!其中学而不厌教导我们努力学习而不厌弃,试问,有谁敢说,我做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厌学的`时候,但只要我们坚持,我们会发现书的海洋丰富多彩,便自然而然地做到学而不厌。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一定要结合起来。如果只做到其中一个方面,那么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孔子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无论别人贤与不贤,都要从别人身上认识到自己。不及别人就虚心向他学习。
孔子除了在学习方面使我们受益,在其他方面也对我们有一定的启示。在孝顺父母方面,孔子主张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五改于父知道,可谓效矣。意在无论父亲母亲是否健在,都能按照规定的礼节去对待他们。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孔子说假如立定志向仁德总没有坏处,处在知识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青少年甚至不懂“仁”不懂做人,孔子思想主张仁德,安行仁德,便心安,不安行仁德便心不安,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的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触犯他们,虽有忧愁但不怨恨,这就是孝顺父母。《论语》是一本及有益的书。它能教我们如何更好的做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孔子的《论语》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孔子是一位伟人,但却不可以说是完美的人,他的性格中有很多的缺点,比如说他四体不懂,五谷不分。完全没有劳动经验。而且他的礼乐制度在很多时候显得迂腐和不公,如他的思想中的“礼不下世人,刑不上大夫”,其彻底否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权,将人划分为阶段,臣侍君乃天经地义,否定了生命的平等权,所以我们在学习孔子思想时一定要注意他思想的局限性,不要全盘接受。“人不知,而不愠”是一种美德。通过《论语》的这次解读,我了解了做人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宽宏大量一点,不应该为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
如果世上每个人都学着做一位道德修养高的人,学会做君子,那么生活就会变得更快乐更幸福了。
《论语》读后感 篇2
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从论语的洋洋万言中,每个人都可以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人读出了“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的凌云壮志,有人读出了“朝闻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读论语,更多的则是像看到一个长者坐在一群年轻人中间,同他们畅谈自己的人生感悟,试图让他们懂得:人应该如何度过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为一个平凡人,应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其实,作为一个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正是我们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东西。
人应该如何生活呢?孔子给出的第一个答案便是“爱”。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东西似乎是“礼”,如何宴请宾客,如何侍奉国君,所以礼节他都一板一眼、严谨无差,并认为礼乐是治国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可见在他看来,没有仁爱的根基,礼也是无用的。这点孔子曾反复阐述。尤其是对父母之爱。他谈论孝,人人都说孝就是奉养父母,而他却说如果不能从心底里敬爱父母,这又与饲养犬马有何区别?事实上,也只有基于真诚的亲子之爱,才有可能达到真正的.孝道。当别人向他请教治丧之礼时,他简洁的回答:“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从心底里真的为逝者悲伤,一场充满爱的丧礼,才是对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实,不论是古今中外,对于任何人来讲,爱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们能够达致幸福快乐的阶梯,不懂爱的人便不会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们受过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我们那个时候更聪明更灵巧,却很少看到他们对父母的体谅和感激,父母尽最大所能给了孩子一切,让孩子觉得接受别人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却独独忘记教会孩子如何去爱他人,而爱的缺失,不仅仅会让孩子在今后的集体生活中遇到种种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没有爱的人,无法体会到生活中最高的快乐。因此,真诚的仁爱之心,是孔子反复向他的学生所强调的,这也应该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恒中心。
除了这些精神层面的生活以外,孔子还很关注人们日常的行为。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孔子对“玩”的态度,他把玩看作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完整的人生需要有充分的消遣和游戏。在“志于道、依于仁”的同时,他也不忘“游于艺”,当他闲居在家时,一改在朝中谨慎之貌,而是“申申如也”,放松自然。当看到别人饱食终日,他便劝人下下棋,也是很有益的活动。总之,生活的快乐总是可以自己寻找的,生活的色彩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我感觉《论语》和其它经典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关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才能够达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们每个人在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之前最应该学习的,也是我们教师最需要传达给学生的,因为它关乎一个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拥有充实的内心世界。在今天这个充满了诱惑和选择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们去用心感悟。
《论语》读后感 篇3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哪怕是在当代,《论语》对于中国人而言仍旧是一本不得不读的经典。我读《论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孔夫子对孝的解读。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初读此句,不甚求解。何为色难?色难为何?脑海中突然记起从前看过的一句话:我们总是把最糟糕的态度和最不好的情绪留给了最爱我们的人。细细品味,才不得不为孔夫子的智慧所折服。
在我们的内心里明明白白地知道,父母是最爱我们的人。就算闹别扭,就算吵架,父母也不会离开我们。几年前一次和爸爸吵架,倔,谁劝都不听。我姑姑来找我,她说,人和人之间都会有摩擦,但无论怎么说,他是我爸爸。可能我没有为人父母不知道,她和我姑父再怎么吵架,气头上的话吵过就算,但是如果我哥说她几句,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抱怨,她也会难过好几天。事情过去很久了,这几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我在想为什么呢?看着一个孩子,从咿呀学语到长大成人究竟是什么感觉?我们对父母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龙应台在她的文章里写道: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天地,他们看着我们一点一点长大,我们可能只能在某一个瞬间,或许是妈妈眼角的皱纹,或许是爸爸微微躬起背,发现,原来他们老了。会不会有一天猛然回头,却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我们在父母几遍又或者几十上百遍一遍又一遍的传授中学会了语言。长大了,教父母用手机、用电脑,一遍,两遍,你又有耐心教几遍呢?如果我们真如孔子说的那般,面对父母,和颜悦色,多点耐心,那不就是孝吗?在孟非主持的一档节目《四大名助》上看到一个老奶奶,花了几十万买了搁都没地儿搁的`保健品,还认了一个卖保健品的小伙子当干儿子。女儿没有办法,上了节目求助。说到最后,老奶奶说,她不傻,她只知道老伴身子骨也弱,她生病的时候都是那个小伙子去照顾她,背着她上下楼,跑进跑出。女儿不在身边,她就是想要有个人说说话。
她知道她买的保健品可能贵了,但是她一点也没有觉得被骗。在父母心里,再多的钱再多的东西都比不上一次回家看看。我们的每一句抱怨、责难,每一个不耐烦、嫌弃的眼神,都有可能成为父母心头的倒刺,去除不得。色难,两个简简单单的字,要做到谈何容易?中国人羞于表达,色难,或许就是爱的最高境界。
在外求学,开学到现在短短的日子里,我竟也学会了报喜不报忧,学着做一个成熟的人。每次苦了累了,我都咬咬牙坚持。中秋节那天,一个人在食堂吃饭。妈妈在微信上拍了她做的一桌子菜给我看,我也发了我打的饭。她说你怎么吃这么少都是素菜。我看着那满满一盘饭,鼻子有点酸酸的。
因为她是妈妈,所以我不在她身边的日子,再怎么丰盛的菜她还是觉得我吃的不好,回去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你怎么瘦了?我不知道能够为她做些什么,少惹她生气,回去的时候带些特产,放假在家按时起床按时吃饭,陪她散步陪她逛街……为她做着这些小事的我,可能离孔夫子说的“色难”还有好一段距离。但是我只愿尽我所能,孝顺父母,当一个懂事的人,真正的人。
《论语》读后感 篇4
读了南怀谨的《论语别裁》让我想到的是瑞典汉内斯的名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论语是我们华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结晶。对社会,对人,对社会和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作详细而又精炼的透视。《论语》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典,为我们明白地讲述了:《论语》讲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个人。南怀瑾老先生把《论语》用自己的理解意译了一遍,将孔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展示出来,教我们懂得一些道理。
随着国学热潮的汹涌而至,我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国学积淀和文化素养,让自己更充实起来。阅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一书,我从中读出了先生的谦虚和虚怀假设谷,把学问做透的执着态度。特别是读完先生对《卷二?里仁第四》的解读,如在《里仁第四》、《月是故土明》、《兼收并蓄见仁心》等篇章对“仁”的阐释和讲解,让我更加深了传统文化的“仁”的认识,更坚决了“仁在心,学做人”的信念。
南怀瑾先生认为“里仁”是人如何处在仁的境界,要求我们重视个人修养,强化精神提炼,追求“仁”的境界。这就引导我们以“里仁为美”,让修养、学问、做人到达智慧之境,到达的境界。这就启迪我们从以下三大方面要求自己:
树“仁”之人生观,做到知行合一。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只有以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待他人,以博爱之心“泛爱众,而亲仁”,能够深刻认识到“仁德”是人之本、人之性,以仁爱作为真正的做人之道,逐渐超越血缘根底之上的亲亲之爱,以无限的温暖照亮他人,逐渐让“仁爱”作为一种品性和能力,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落实,让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能展现出“仁”的风范,并成为一种行为的自觉。
坚信心中有爱,以仁爱之心爱人。在日常生活中,坚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想别人所想,以一颗仁慈之心学会关爱,做到在家爱父母、爱兄弟姐妹,在外爱朋友、爱他人,逐渐构建爱的和谐气氛。做到以宽以待人的胸襟勇于承担,摒弃自私自利之念内修文德。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以仁爱之心平等对待他人,以和睦相处促进团结协作,那么怎么会成不了真正的`正人君子和仁人君子呢?
聆听圣人启迪,提升综合素养。通过学习阅读,从先贤圣人那里学习做人之道,以“恭、宽、信、敏、惠”要求自己,真正成为“至仁之人”,以此才能行于天下。在生活工作中,以“恭”要求自己,坚持做到必恭必敬,对世界、对他人有恭敬之心,做到恭那么不侮;以“宽”勉励自己,以自然宽和之态善待他人,以宽容和美会聚人心;以“信”立人品,做守信之人,讲求信用,力争做到诚以修身,信以立世;以“敏”提升做事效率,在工作中以敏锐、敏捷的态度抓住机遇,能以敏锐的应变能力力争敏那么有功;以“惠”警示自己,能以慈惠之心感动别人,发挥精神感染力。总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学习中,我都将以“仁”为追求人生向善的动态的进取过程,进行自觉地地“仁道”选择。最终,以良好的品性为保障,以过硬的本领为支撑,以远大的理想追求为航标,以超强的主观能动性为自觉,以恒久的“仁心”勤践行,以推己及人之心温暖世人,温暖世道!
《论语》读后感 篇5
中国是一座文明古城,它享有着“拥有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美德”的美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文化广为流传,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这也就有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民学习汉语,愿意来到中国这片土地发展他们的事业,甚至是走完他们的一生。如今,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中国,发生了很多改变。从任人宰割到重新站起,从没有选择权到集体起义,从一个落伍的社会走向时代的尽头。中国,正在以一个全新的姿态、一颗炽热的心,走向世界的巅峰。
要说中国从未改变的是什么?那一定就是围绕我们几几代代人民的历史文化。在中国的上下五千年里,祖父辈们总会告诉你那么几句千古流传的佳话,在以后的时代里,你也一定会把这些话告诉晚辈们——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让你耳熟能详,甚至说了上句便能对出下句的句子,正式出自于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巨作——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孔子弟子们言行的一本书,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这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说起《论语》,就不得不提起孔子。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当时社会最博学的人之一,被后人称为“孔圣人”。文中孔子的言语循循善诱、简单应答、点到为止、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道来。《论语》一书正是孔子的弟子记录他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一本书。孔子的名言有许多有影响了人们的一生。当今社会,有许多人都会把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想去做的'事情让别人帮自己完成,而这一现象在《论语》中也有相应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告诉我们,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还有些学生,学过的东西就丢在一边,但是,也许当你再次捧起这本书时,又能有新的体会,正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这本书除了有很多的好词佳句,也刻画了书中孔子以及孔子弟子的鲜明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有人说,《论语》这本书就是教会别人做人的道理,也有人说,《论语》是让那些迷茫的人重现找回方向和自信。我认为,《论语》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好的体现,同时,它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最好体现。
《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可能时代已经变了,但是论语仍然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过期。我们要把《论语》的知识传给下一代,把经典传给下一代,把文化传给下一代,把中国美好灿烂的明天,继续的延续下去。
《论语》读后感 篇6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大致分为7辑。第一辑“课表与课改”, 第二辑“教材编写”, 第三辑“高考语文”, 第四辑“语文教学”, 第五辑“研修文化”, 第六辑“大学本义”, 第七辑“文学生活”,而我最感兴趣且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辑:语文教学。下面就本书第四辑:语文教学中的“语文课要‘聚焦语用’”谈谈我的读后感。
一、语文课要“聚焦语用”
温儒敏教授提出语文课要“聚焦语用”,语用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该如何定位呢?语文课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同时把文化修养、精神熏陶,很自然地带进课堂中。如何实现语用,温儒敏教授建议我们教师让学生自己读,接着老师带着学生边读边把生词和某些难点解决了,并在阅读中很自然地讲解或者穿插讨论课文中的重点。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通常都是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理解了再读,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课文中读,我发现学生也乐于去读,乐于去说,且很自然地走进了课文,接近作者,理解文本。
二、语文课要教给学生具体方法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为重要的!学生阅读时,我们并不是仅仅口头布置,而是要授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
在课堂上,我一般会提问学生: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想说的?学生回答的都千篇一律,让我很疑惑。看了温教授的这篇文章,我明白了:阅读得有提示、得有具体,得有练习。原来我没有教给他们一些方法,而不是笼统的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三、略读课就要让学生自己读
温儒敏教授提出略读课就放手让学生自己读。在新的教材中,“精读”改成“教读”,“略读”改成“自读”。“教读”课安排 有预习,思考题也比较多,照顾到方法的提示与练习。“自读”课有导读,还有旁批提示,引导学生顺利阅读,理解课文,激发思考。除了“教读”、 “自读”,教师还要注重课外阅读的延伸,这样的语文课才算是成功的。所以温教授建议我们老师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因为扩大阅读量,是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我们需要引起重视。
四、不要滥用多媒体
温儒敏教授认为现在滥用多媒体,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且很多老师得了“百度依赖症”。确实如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只要手指头动一动,上网百度一下,什么教学资源都有,这确实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凡事都是有利弊!现在的我们过于依赖多媒体,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困扰。滥用多媒体会让我们的老师失去自己的个性,制约老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温教授建议老师语文课不用或者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重新回到朴素本真的状态中来。
“活到老,学到老”,这段时间阅读《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三集,我受益匪浅。在未来教育的道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论语》读后感 篇7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
《论语》读后感 篇8
在《论语》第七篇《述而第七》倒数第二句提到孔子的作人态度,即“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字面上的意思是:君子要做到“坦荡荡”胸襟开阔;“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永远有事情,慢慢变成心病了。这句话可与第一篇《学而》中提到的“人不知而不知愠,不亦君子乎?”联系起来理解。一个人一生不被人理解,虽有才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尤人,做到胸襟坦荡,既象春风吹佛,清爽舒适;又象秋月挥洒,皎洁光华。这种修养是难得的。我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我的体会是:不论是在得意还是失意的时候,都要保持乐观的态度。但这样乐观不是盲目的乐观,不是刻意追求的乐观,而是胸襟开阔的自然表达,对人没有仇怨。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并坚持。我理解的君子坦荡荡另一方面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坦荡,光明正大,不能做坑害别人的事。
至于“小人长戚戚。” 小人心里永远有事情,我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病态,做事情不从自己方面找原因,而是觉得某人对不起自己,觉得单位和社会对不起自己;觉得某件事对自己处理不利,自己为什么被剥得了话语权等等,进而,觉得自己实在了不起,这个社会对自己不公。任何事情不可能是绝对公平的,您处于那个位置,也不可能处理得那么合理,即使您现在吃亏了,您把它作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到时候会有回报的(别一直想着回报)。放开心胸,别总心里琢磨着得到什么什么好处,别总心里琢磨着会得到什么什么人的重视。我的人生感悟之一,我们最幸福的不是得到什么好处和领导的重视,而是不被人坑害,不被人算计。如何能够想明白,心里不再忧愁,不再烦恼,不再痛苦。心境保持开阔。小人长戚戚的另一方面意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要做到坦荡,什么时候也别干缺德事,什么时候都不能做小人。即使鬼来敲门,也没有什么,也不害怕。
要达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确实很难做到。我的体会是我们做到“君子坦荡荡” 相对容易,一般人们处于较顺的状态时,能做到泰然处之,保证不干不道德的事情,但杜绝“小人长戚戚。”的事情和心境有时会很难,本身处于不顺时期,难免发牢骚,怨天尤人,想不清楚,给自己增加无限的忧愁和烦恼,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如果不怨天尤人,坦然面对,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也许会有好的结果的。再看我自己,我确实能做到坦荡荡,算是一个“君子”;以前也确实长戚戚。遇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想不明白;怨得不到更多的机会等等,又算是一个“小人”,也就是“君子”、“小人”的成分兼而有之。20xx年后通过自身的调整,心胸开阔了很多,也不再专门盯着某一个地方,有了一个较好的心态。我们真的应该相信:上帝永远是公平的,您在这个地方失去的,在其它地方会得到;您在这个地方得到了,可能也回失去一些必要的东西。通过读“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再对照自己,确实自己应该在保持坦荡荡的同时,不再“长戚戚。”对自己是一种提高,是一种超越,是智慧的升华。
《论语》读后感 篇9
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
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想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就必须多读书,读好书。在暑假里,为了丰富自己课外阅读的知识量和对素质的提升,我特地买了本《论语》,学习孔子的崇高品质,感受中华文学的辉煌。
《论语》是一份珍贵的遗产,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孔子提出的“仁政”、“德治”、“道义”、“礼敬”、“信实”、“忠孝”、“友善”、“勤俭”、“廉耻”、“慎独”、“中庸”、“勇敢”、“自强”等传统美德的内涵深深直根于华夏沃土之中,已经成为中华儿女为人处事和安身立命的标准。而对于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做人的道理。
如出自《论语?颜渊篇》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这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世间最大的美德就是饶恕。如果人人都有了这种仁爱之心,天下不就成了仁爱的天下了吗?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八个字,你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了。出自《学而》篇中的“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要求他的弟子们能用“忠”“信”的标准来自觉的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塑造理想的人格。
《论语》中的对学习的态度和学习的方法的阐述对于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实事求是。这让我想到自己以前在学习上的幼稚:不懂的问题总是避而不问,担心别人会笑话自己。现在我知道这是多么愚蠢。大学问家孔子都有不知道的事情,何况我们这些学子。“实事求是”是一种智慧。“学而时习之。”让我认识到: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的知识,必须把“学”与“习”统一起来,只有用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孔子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家庭和美,邻里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团结,国家的统一发挥着积极作用。孔子思想与智慧已经成为华夏思想与智慧的精神源泉。孔子思想的精髓像雨露滋润大地一样,已经渗入到每个华夏子民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和情感之中。
《论语》读后感 篇10
以仁待人——读《论语》有感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记录下来的一本书。其中的内容十分广泛,论述了四种主要的思想,即仁,礼,义,孝。这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重大作用。我将整本书读完,感受最深的就是孔子先生的仁的思想。
仁,厚道,仁慈;如大地,泽养万物,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主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意为要求人人能推己及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能多为别人着想,尊重别人的想法和行为。
将主题为仁的句子重温了几遍,我联想到当今社会各种关于网络暴力的丑闻层出不穷的现象。现在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微信、微博都是热门的交友,交流平台,在上面出现的东西褒贬不一致。网络给我们带来好处的同时,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网络暴力。许多网民在没有看到真实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从众的意识,常常会跟风去指责不明真相事件中的主人公,各种恶毒语言的叠加,造成对当事人的精神伤害,或者更加严重,由此形成了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的兴起,私人信息被曝,网民跟风炒作,扩大事情影响,引发网络暴力,言论的恶毒让人感叹世风日下,这都给当事人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孔子先生说“为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一个理智而高尚的人,能喜欢值得喜欢的人,能厌恶让人厌恶的人,真正具有仁德心态的人可以以纯净平和的心态,客观分析没见事情,看待每个人。网络,是一个真假难以辨识的地方,再加上人云亦云的力量,会给和谐的社会带来无法想象的影响。所以当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用绝对的观点,披着道德的外衣,做着违反道德的'事,而是以一种“仁”的思想去对待,仔细的考究事情带给我们的反思,这样做可以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纯净的网络世界,真正的实现网络的价值,减少来自网络的危害。这也正反应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
毛主席对孔子是持反对意见的,对于孔子先生提出的言论不能苟同。比如:毛泽东主张“教育与劳动生产结合”,而孔子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虽说是反对孔子,但毛主席也只是谈谈自己的观点,没有做出过激的行为。他以辩证的思想对待孔子留给世人的东西,这个就是仁的体现:严肃认真的去批判一个人,他的观点是客观而一针见血。
看完论语之后,我也觉得孔子有些言论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是不能苟同的,但是它对我们这个国家从过去到现在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无论是哪一方面。撇去过去文人志士对论语的各种看法,是“独尊儒术”也好,是过去的反孔潮流也罢,现在的我们是需要带着一种辩证的态度来看这本书,不要盲目的去崇拜或者是抵触。有意义的部分我们要保留,好好学习,继承它的精神;有缺陷的部分不要以绝对的心态来否决,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进行反思,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不也是待人接物的一种仁吗?
以仁待人,用理智的心态,客观的事实来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用仁的思想,共同营造美丽和谐社会。
《论语》读后感 篇11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这是人们不可否置的。在这悠久的历史中,自然会孕育出许多文化的结晶。不论是闻名世界的“四大名著”,还是妇孺皆知的“四书五经”,都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论语》。
也许很多人对《论语》都不甚了解。《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书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深受人们所推崇。在《论语》中,有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唯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令我印象颇深,感触良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简单来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疲惫。这句话为孔圣人所言,恰到好处地辩证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只可惜,初次接触到这句话的我还太过年幼,根本无法理解此句中的“学习”与“思考”。后来,我经历了一件事,正是那件事让我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那是初一下学期时,一节课上,老师为我们解释了一个新的知识点。当时,我很认真地听,可无奈实在听不懂那个知识点的原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老师说的答案看似那么荒谬,实际上是正确的呢?我心中带着疑问,但并没有深入思考。带着闷闷不乐的情绪,我放学回到了家里,可脑袋里依旧是懒洋洋的,没有什么灵感,更别谈思考这道几乎全班人都不解其原理的题了。罢了罢了,既然老师说了答案,那就肯定是对的了,还纠结什么呢!我轻轻地撇了撇嘴,决定不再理会这道题。然而,我的目光向四周一瞥,却瞥见了我最近看的书——《论语》,而书上的一句话让我不由一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忽然,我的脑海中跳出了一个有些令人不可思议的想法:从始至终我都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死板地汲取上课时老师所传授的内容。如今我的迷惑不解不是正好对应上了句子中的“罔”吗?也就是说,只有我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不惑吗?俗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有了想法我当然要试一试。于是,我拿出纸和笔,在脑海里不停地演算着,将可能有用的条件都列在纸上……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经过大约半个时辰的艰苦奋战,我终是将这道难题攻克了下来。得出答案的那一刻,我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勾起一个自豪的弧度。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那句话,明白了“学”与“思”的关系。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就是为了告诉人们“学”与“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吗?我们学习后,只有思考,自身理解透彻了理论才算学会;思考后,也只有学习,从中获得实践才说得上明白。学习是思考的基础,思考更是学习的升华。春秋时期的孔夫子,想告诉我们的也便是这些吧。学习与思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应当形影不离。
中华文化是上下五千年的积淀,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多多学习其中的优良之处,能让我们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学与思,无疑是这文化赐予我的极大馈赠。从今往后,我们要筑起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论语》教案03-05
论语读后感06-29
《论语》读后感08-27
论语的读后感05-18
《论语》的读后感03-09
《论语》读后感08-26
论语读后感06-28
《论语》读后感(精选)07-25
《论语》读后感(精品)03-08
论语读后感【热门】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