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寻觅中华》读后感

《寻觅中华》读后感

时间:2024-04-20 08:01:0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寻觅中华》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寻觅中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寻觅中华》读后感

《寻觅中华》读后感1

  繁华的街景渗透着璀璨的光辉,破败的残垣亦书写着恢弘的历史。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华民族有着美丽的基因,而文化的长河淙淙流淌,引领者我们去寻觅中华。

  我们无从给文化的起源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它却看似与历史相辅相成,文化支撑着时代,时代连成了历史,而历史造就了文化。无论是大漠孤烟的铁胄兵戈,还是繁盛喧嚣间的琴棋书画,都浇灌出一朵生机勃勃的文化萌芽。而文化又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扶持着君主的谋略,改变着时代,牵引起历史。文化可由 历史而展现,历史因文化而得以延续。

  通过作者余秋雨在书中的介绍,我发现儒家文化贯穿于历史大潮的绝大部分。自其出现,人们的思想便找到了一个明确的追求。儒家照应了世人的思想,因为在一个思想如此活跃的时代,一个学说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并加以传播,说明这可以作为一个时代的精华,使人豁然开朗,流传下来。孔子及其历代学生不断努力地壮大儒家文化,也令其后代懂得了思考。这种文化可以不完美,但它却展现着一代人的自由,承载的时代和谐多元化的社会风气,也成了中华文化长河中最自由、澄澈的`一段,滋润着其所流经的历代人们的思想,反射出一种民族文化的光辉。

  而本书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有关唐代文化的部分。文化的融合、诗歌的繁盛,已经成为这一时代很突出的特征。一个空前的盛世,可以很瑰丽壮阔,而它的文化却是在车水马龙背后流淌着的一股静馨的力量。佛教的融入使中华文化在刚毅中有了一种柔性之美。这种文明没有与之前的文明产生过激的冲撞,而是互溶于彼此,使文化有了两种不同风格的灿烂。一个人同时接受着两种文明的濡养。他的思想散漫却不失边际,规矩却不失自由。这是另一方面的唤醒,两种文化互相弥补,使一切看上去前卫而和谐。从此,文化又被滴入一抹优雅的随性的色彩。

  唐诗是我最熟悉而又最期待的了。文人的笔墨总是有感情的,跟着现代文人的笔迹去探寻古代文化是级富趣味的。我很荣幸能够如此近距离地接触李白,一位引字为文便是诗的文豪。他随性、自由,骑着马,达达的马蹄下浸满了他的浪漫气息。现在读起他的诗,不得不被那洒脱的文笔所折服。他把盛世美景记录,将自己的喜怒愁苦诉诸笔端。文字在他的笔下富有了灵气,大胆的排列,构成了一种旷达神秘之美。无需做作,只是真实。

  中华文化的长河生生不息,我期待,现代人也能有思考,为中华文化构建雄伟壮阔的未来。

《寻觅中华》读后感2

  读书是一种高雅的情趣,它使我们了解的更多,它在精神上激励着我们前行,历史则是一个民族的根,如果历史没有了,那么这个民族也会一步步失败,中国历史博大精深,使我爱不释手,读史使人明智。我跟随余秋雨的脚步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天下可以说是没有太平之日,也正是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诸葛亮绝对是大家都知道的军事家,他在我们的心目中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一想到他我便想起了曹操,他的谋略并不比诸葛亮差,读余秋雨对他的描述,我更加确信了自己的观点。论诗词曹操的诗词肯定高于诸葛亮,他的远大抱负为人所敬佩,在这混战的年代,他是勇敢的开拓者。掌握大权、爱惜人才,决心拿下荆州,他的雄心壮志不仅仅是体现在诗词上,而是他的作为。后人都把诸葛亮说的像“神”,甚至可以说成“仙”,而对于曹操的态度却十分冷淡、奸诈、狡猾,然而曹操并不比诸葛亮要低那么几截。曹操是伟大的,他在文学上的造化要比诸葛亮高得多,他失败无数次换来成功,无人能敌,但最终败给了自己,但他的精神永存。

  曹操是位伟大的父亲,而且他有两个出色的.儿子曹丕、曹植。曹丕也是杰出的文学家,在历史上人们总是说曹丕要比曹植更出色,其实不然,曹丕虽然登了大位,但他在文学上却受到了围堵,上是父亲,下为弟弟,曹家三人的造诣都很高。我认为他们三人更多的是抱负不同,要说皇帝,曹丕绝对排行老二,而文学应该是曹操,他的诗给人以激动,读过后能理解他在当时的心情,他把自己的远大理想托到诗中,似梦确真确现实。而对于曹植,他由于官场失意,因而显得悲凉,他在无权位中渡过了他的一生。但他的诗却令人崇拜。父子三人的权位悬殊,生态各异、性格不一,但在文学方面却有共同的语言,从中有抱负、有感悟、有叹息。

  曹操在现代人看来是负面形象,其实真正曹操却恰恰相反。他面对功力、名利最后都是统统不要了。他喜欢平静,也许是对人生的思考,也许是对未来的向往,他主张薄葬,不喜欢大金大银在自己死后又装饰自己,他思想先进,他来的潇洒走的更潇洒,他不喜欢被后人找到,只愿独自一人在这山林之间倾听着鸟语,伴着花香,远离乱世。不只是他,曹家三人都是鄙视厚葬,曹丕和曹植死后都是穿着平时的衣服安然离世,他们的思想大致相同。乱世出英雄,他们展现的是当时社会的特征,表现出的是高尚的人格。

《寻觅中华》读后感3

  初次接触余秋雨是初一读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读完一小部分,就深深被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折服。他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对历史、对文化渗透着的领悟力,使余秋雨在中国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席之地。余秋雨所创新的散文文体,被学术界文化界称为"文化散文",这种散文气势磅礴、豪迈苍凉、雄奇沉郁,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诗人气质。在《寻觅中华》的文章里,余秋雨先生与读者一起寻访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故乡,字里行间就充分体现了作者这种"文化散文"的韵味。

  首次见到这本书的`时候,不是在书店,也不是在学校,而是在一对一的辅导班中,我的学哥(也是我的老师),他在南开上大学,当时,他把他的这本是借给我看,他的目的仅仅是让我阅读,他说余秋雨的书个个都特好,我也就随着信了,但没有想到这本书竟有如此大的魅力!

  一开始的时候,我是读不懂这本书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本书总有一种魅力吸引着我,让我不得不再放下心来,读它一遍,第二遍读完之后,当时知道是什么样的,但是一合上书,就完全忘了内容,当我读第三遍的时候,终于好像适应了这本书,读懂了他的美妙之处。

  它的内容浩浩荡荡五千年的中国文化,让人不知从何说起,她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去挖掘每一片土地的文化韵味,传播每一个角落的文化气息,他的思想在书中向我们娓娓道来,从中国文化的创造者,一直延伸到现在的文化,都有分析解读和评论,在我们熟悉的历史以外,它总能给出许多“熟悉”以外的东西,而且他思考问题,看每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都用不同的角度,必有一个角度能够直入人心。

  《寻觅中华》,能读出的是余秋雨重新审视中国文化历史的经纬。如在《从何处走向大唐》里,余秋雨指出大唐的繁荣在于它的包容并举,大唐的成就远不是仅仅中原所能造就:“更重要的,还是输入中华文化的那股豪气。有点慓悍,有点清冷,有点粗砺,有点混沌,却是那么开阔,那么自由,那么放松。诸子百家在河边牛车上未曾领略过的’天苍苍,野茫茫‘,变成了新的文化背景。中华文化也就像骑上了草原骏马,鞭鸣蹄飞,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鲁迅说“唐人大有胡气”,即是指此。

  就算读起来很费力,我也会一遍一遍坚持读下去,只因为余秋雨吸引着我,只因为余秋雨的简朴语段,没有添油加醋的词语吸引着我,只因为这本书吸引着我。

《寻觅中华》读后感4

  6月20日,17:50重庆北至成都,T898次01车13号下铺。拉着厚重行李,背着书包,提着笔记本包,抢入汹涌人群,挤上火车。过山、过水、过隧道,在忽明忽暗的旧车厢里看书。窗外大片大片的树木浮在天际,有时会看到山里的行人,或块状的田野,远眺江流。记得以前,刚刚开始流浪的时候,对一切充满了好奇,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窗口,看着飞速掠过的无数风景,涌起浩荡忧伤。后来,变成忙中偷闲,枕着黑夜,在车上用笔记本看电影。往往一个故事结束,刚好剩下半个小时到站,然后在深蓝的夜色中融入雨中的人影。吃完一个雪梨,连日大雨,感觉有点冷。继续看书。饿。翻出箱里的一包南溪豆腐干,慢慢把它啃完。这注定又是一个没有晚饭的夜晚。

  终于把《寻觅中华》的最后60页看完,合上书,长长舒了一口气,枕着手臂望着中铺的木板发呆。突然爬起来,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东西。读余秋雨的书,从高中时代至今,粗粗掐指一算,也有8年了,八年的时间在人的一生里面不能算短。却一直不敢动笔写关于余秋雨的任何东西,每次稍有尝试,往往立即放弃,这就像一个粗懂文笔的孩童,要对一位文化宗师作出感受的表述,以溪流去照见沧海。

  而今天,我看到从《文化苦旅》一路走来的`那个背影,走过渭水、走过殷墟、走过魏晋大唐,一路又走到我们眼前来。于是,那些羌笛孤城、黄河白云、松间明月、石上清泉的文化意象,纷纷又回到我们心里。有时候,在上火车的那一刻,暗暗问自己,为什么很少再去看窗外掠过的景物,是风景已经看透,还是我们已经老了?问题一时没有答案,我们甚至不敢抵达心里的真相——那就是,大部分人在这个时代,活得并不开心。这是一个已经由商业逻辑统治的世间。盛行的是创业神话、股市风云、商业征战,投机取巧,那些天真的、率性的、醇洌的善良,是越来越稀少了。留下越来越多的盼望,却永远看不到地平线。很多人说,你看,商界中金戈铁马,攻城掠地,功成名就,是何等的得意?我们这个时代,并不缺少英雄。

  是的,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是,这些英雄的气度,相对于真正的中华气度,毕竟变小了,也变散了,这些英雄所铸造的辉煌事业,充其量也只是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求五个层次中“自我价值”实现的那个层面上,离中国文化中那种倾听天籁天声,追求世间苍生大和大爱的那种境。

《寻觅中华》读后感5

  余秋雨的名字,我很早就听说了,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读他的书。这次,在学校的图书室发现了他的《寻觅中华》这本书,迫不及待借来阅读。越读越有味,越读越觉得作者文化底蕴的深厚。一篇篇文章似乎也悄然在我心上刻上了烙印,总觉得它饱睿智的思想,蜇伏于字里行间的嬗变的蜇思,似从近代上溯而去,而又多远古发散开来。

  《寻觅中华》这本书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文化苦旅全书”之一。余秋雨先生作为文化学者、散文作家,他把学者的渊博与作家的才华融于一炉,让情感挟裹着独到的`见识在“人文山水”间遨游,使哲理感悟充满了睿智的光芒。因此,他的《文化苦旅》也便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一道特有的风景。这本《寻觅中华》,系统地表述了作者从灾难时期开始一步步寻觅出来的中华文化史。任何一部真正的历史,起点总是一堆又一堆的资料,终点则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悟。这是一个人心中的中华文化史。

  刚看过开篇的《猜测皇帝》到《问卜殷墟》就让我震撼万分,先生对于遥远的中华大地的理解那么透彻,并且不拘泥于别人的见解,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几篇文章也让我更能充分的理解了华夏大地的意义,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所讨论的是多半为人们熟悉,或者自以为熟悉的历史片段,如黄帝、神话、唐诗等,但是,他总能给出许许多多“熟悉”之外的东西,让人感叹原来自己所谓的“熟悉”,不过是大家津津乐道的一点表象知识。而最吸引我的是他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任何一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必定有一个角度的思考,能够直击人心。于先生大量使用对比手法,显示了作家鲜明的情感体验,强烈的人文精神,还显示了作家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本书最打动我,令我回味不已的的,还有那些看似浅显仿佛随手写就,但是却饱含着睿智的句子。譬如在论述司马迁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议论:“人的低头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正的屈服,一种是正在试练着扛起泰山的姿态,但看起来也像是屈服。”譬如评论伟大诗人屈原:“他让很多中国人把人生的疆场搬移到内心,渐渐领悟那里才有真正的诗和文学”。

【《寻觅中华》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04-13

中华魂读后感04-30

《中华魂》读后感04-18

爱我中华教学设计06-19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总结04-12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06-01

《中华经典诵读》读后感3篇04-15

《中华美德颂》读后感04-29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