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时间:2024-05-19 14:57:2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热)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热)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管理学中的经典,作者彼得德鲁克是大师中的大师。此书出版于1966年,但是现在读起好像是在写今天的事。

  初次有这样的感受还是在上初中的时候,曾看到一本经典国外小说,小说名字记不起来了。小说是100多年前写的,但小说的内容好像写的却是今天的事,当时惊叹作者的智慧和预见性,从那时起对文学家就有种莫名的崇拜。现在读了一些历史书籍后,才发现作者写的就是他所处那个时代所发生的事。虽然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但从历史的思维来看人性在短短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没有变化。几百年上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能算一个点,既没有长度也没有方向。顺便说一句,学校教的历史只是牢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并没有形成历史思维。作者就是抓住在了人性这个千年不变的主题才成为了经典小说。

  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的.过程中经常感觉很多知识点,比如时间管理,似曾在哪儿看到过。难道大师也抄袭吗?正好相反,是我们这代人抄袭了大师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又编出了好几本书来。看书的过程中,我在想看德鲁克的书真的是看一本顶五本。

  读此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感受,就是经常停下来联想。也许这就是经典之所在吧。它能引导你更深入的去思考,和现实联系起来,形成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而不像那些破电视剧看完了就完了,没有任何收获,只是打发了时间。

  管理者的主体是知识工作者。知识工作者就是脑力工作者,相对的是体力工作者。体力工作和脑力工作对应的是效率和效能。效率就是正确的做事,效能就是做正确的事。体力工作者的工作越来越多的被机器人所代替,所以以后知识工作者会变得越来越多。我们的传统观念就是只有领导才需要学习管理知识,其实并不是这样。管理分对人的管理和对物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又分对自己的管理和对别人的管理。对别人的管理又分对领导的管理、对同事的管理和对下属的管理。因此每个知识工作者都需要学习管理知识。

  管理成果只有通过外部才能体现。外部就是客户,客户既可能是市场上的消费者也可能是你下一个部门的知识接收者。知识工作者生产的产品是知识。现在很多人抱怨绩效管理这套东西简直是在摧毁中国企业。事实上是中国企业官僚气息太严重,大家眼睛盯着的是组织内部,比如领导位置,比如奖金分配等等。所以中国企业不改变这种官僚气息继续使用绩效管理这套方法,无异于饮鸩止渴。组织中的我们只有与外界保持联系,成果只有通过外部才能体现。

  管理的方向是面向未来,我们的决策是对未来的判断。科学的威力在于预见。我们在大力表彰救火英雄的同时,我们是否想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次火灾,是否可以避免。我从来都不敬佩那些力挽狂澜的人,真正厉害的是把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只不过把问题扼杀于摇篮中的人不能被叫做英雄最多只能算作无名英雄,没有人愿意做无名英雄。大家看不到无名英雄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看到管理的方向。如果我们每天所做的管理决策只是解决眼前的难题这其实是在坐吃等死。有永远都解决不完的事,正如我们所感叹的“有限生命,无限事业”。

  管理是痛苦的。管理必须面临做决策,做决策是很痛苦的。如果决策是很轻松就做出来的,说明这个决策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甚至做这件事本身就违背了要事优先原则。如果把一些日常工作当成管理来做是完全没有理解管理的概念。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多种方案,对不同方案的难舍难分这种才能算作真正的管理。

  不能不面对的中国特色。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在想这些在中国行得通吗?中国文化甚至亚洲文化,人情社会关系社会占了很大的比重。美国也讲关系社会,但并不严重。因此德鲁克的这一套管理理论在美国行得通,但在中国就有一些水土不服了。因此中国的管理学家提出了所谓的中国式管理。如果所有东西在中国都要搞中国特色,未免有种不合群的感觉。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挡的,文化全球化也是一种必然。既然目前还找不到比德鲁克这套管理体系更好的理论,何不坚持使用,而不该面对管理窘境听之任之。

  对于我们来说,当然需要经济报酬。经济报酬是对我们的一种制约因素,但光有经济报酬并不等于有了一切。我们还需要机会、需要成就、需要实现、需要价值。我们只有在成为一位有效的管理者之后,才能获得这些满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2

  细细品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心中收益颇深,管理是企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源泉,做对组织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管理者,不仅要有管理的方法,更需要会运用方法取得成效的技巧。要具备这些方法和技巧,就要在创业创新实践中不断地学习、总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作者从节省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发挥人员优势等方面阐述了管理的方法技巧,这些对我们黄金生产企业来讲,很值得学习和借鉴。xx年,山金人以"学**、赶招金、誓夺全国第一"为目标,弘扬黄金精神,创造黄金速度,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管理者锐意进取、奋斗拼搏的结果。观念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思想决定行动,作为生产管理者要从管理方向和渠道中寻求成功的方法,从时间、效率和人力方面做工作。

  一时间

  时间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时机就能创造无限生机,牢固树立时间观念,把握每一分钟,合理调配目标与时间的关系。在生产实践中,严格工作时间,不浪费工作时间,制定时间工作标准,科学地管理时间,规划时间,安排时间任务,统筹规划生产目标的进度。以班保日、日保旬、旬保月为环节,生产按部就班与时间赛跑,与目标追逐。

  二效率

  把握时间的同时,要客观地认清现实,分析工作中客观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在生产中,扫清制约生产的障碍,创造有力的`环境因素,为生产创造条件,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素质水平和操作技能水平,从本质上提高效率。淘汰落后的工艺,采用先进的工艺,改善和和创新工作的各种环节方式,推动标准化生产流程。科学决策、科学管理,起到桥梁纽带作用。

  三人力

  管理,是通过人来完成。发挥团体优势,以人为本,创造人为效应,增强共识,促进沟通。以集团核心价值观和终极目标为宗旨,关心职工,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凝聚人心。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职工的能动作用,使职工迸发出激情和力量。从"要我干"到"我要干",发挥职工的所长,为企业服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吸进狂沙始到金",只用靠不断地学习、实践,才能领悟到管理的精髓,立足实际,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取得质的飞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3

  一个人无论在哪个行业,从事何种职位,要想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必须在思想上养成以下五个习惯。这些习惯是使管理者达到卓有成效的要素,也是本书的主题。

  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一开始就着手工作。他们会先记录和了解自己的时间用在了什么地方;然后管理自己的时间,减少非生产性工作所占用的时间;最后,他们将“可自由运用的时间”集中成大块连续性的时段来使用。

  时间是一种最特殊、完全不可替代和最不可缺少的资源。做任何工作都需要耗用时间,所以有效的管理者非常珍惜自己的时间。

  在时间的管理中,管理者常低估了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相反,有效的管理者对时间需求的估计宁可有余,而不可不足。如果你想影响别人,至少需要一小时以上;那么你想和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限关系,就需要更多的时间。零碎的时间,等于没时间,必须将零碎的时间集中起来使用,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组织的命运系于成果,而组织的成果源于外界。有效的管理者,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将焦点放在对组织成果的贡献上,而不是一味埋头苦干或强调自己的职权,这样才有助于他们突破本身的专长和所属部门的限制,使他们看到整体的绩效并且更加重视外部世界。有效的管理者会思考别人需要什么和能理解什么,然后作出相应的贡献。

  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的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任何人都有缺点,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使他们的缺点不发生作用。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是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用人的决策,不在于如何克服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识人所长和用人所长,应是有效管理者的一项基本能力,是一个组织工作是否有效的关键。

  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

  有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做,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我们越能集中时间、努力和资源,我们所能完成的'工作也就越多。要事优先,还包括正确看待过去的成功和失败。任何计划,如果无法证明其确属有效及需要,就应立即放弃。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有效的决策,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管理者知道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它绝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物。他们知道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真正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但一定是根本性的决策。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战略,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

  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否身为管理者,我们都要不断的养成和保持这几项习惯,让我们的工作和自身都变得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4

  本次培训,苏盟团队和办公室给我们推荐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者认为“管理是一种工作,它有自己的技巧、工具和方法;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组织以生命的、能动的、动态的器官;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系统化的并到处适用的知识;同时管理也是一种文化。”读完全书,联系课程学习,结合工作,记录一些现阶段读后感。

  本书一共八章,前五章讲述管理者如何自我管理,后两章特别讲了决策。首先提出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智力、想象力及知识都是管理者拥有的资源,如何把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输出,这是需要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锻炼与学习,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要做到卓有成效,首先要做的第一步,是记录好时间的使用情况。谁掌握了时间,谁就掌握了自己,卓有成效从掌握自己的时间开始。我感觉自己工作中,经常会有时间不够用,忙完一天发现已经下班了。开始培训后,加上课题任务,更是感觉时间不够用。读了这章之后,我开始尝试集中时间,每周每天提前把待办事情分类。决定真正该做和真正先做的工作,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于当前最需要解决的。

  第二步,是管理者应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现代社会,是一个由组织化的机构形成的社会。我们需要学会自我管理,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由程序进入到观念,由机械性工作进入到分析性方法,由效率进入到成果。就像书中讲的“只有对组织真正做出功效,才能算是有效”。从而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上下一致,使个人能力与组织成果相互进步,也能使个人成就与组织发展相融合。

  第三步,充分发挥人的长处。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个人的长处,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不能只抓住缺点和短处,培训的时候杜老师让我们结合SBI反馈技巧,描述具体的情境行为,表达影响。不能扯旧事,不能批评队友。这也是对人的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是一种行为的态度问题,是管理者的价值观在行为上的体现。我觉得充分发挥人的'长处还是挺难的,需要有实际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才能掌握。

  第四步,“要事优先”。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与第二章掌握自己的时间相结合。必须“抓大放小”,分清“轻重缓急”,集中时间精力,选择关键的事情去做。并且将复盘运用在工作中,1、回顾目标2、评估结果3、分析原因4、总结规律。复盘时实事求是,检查工作中方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在反思中找到问题真正的原因,形成良性循环。

  最后书中讨论的有效的决策,其重心在于合理的行动。有效的决策在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的规范。培训中也增进了我们相应的知识和技巧,利用工具软件,养成一些新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读书和培训,我建立了管理思想基础。有些内容我体会的还不是很深,在后面的阶段中,我还要回去读一读。同时把书本和培训得来的知识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在实践中领悟。(徐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5

  《卓有成效的治理者》中有效治理的方法和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更深刻的认知到:治理能够优化经营效果,特殊是战略目标确实定、组织构造的设置、鼓励政策关注的核心对经营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固然,书中对治理者的自身修炼和时间治理等的详细方法没有细致的讲解,没有有效沟通、合理授权等内容,看来侧重点不在详细操作上,而主要突出了治理策略,可能是大师高瞻远瞩的宏观思路,窃不敢妄自猜想。再就是本书的序有六个长达36页,超过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章节,有点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结合着书中的成熟做法,对比自身的缺乏,我将实行以下措施来争取有效治理:

  1、积极推行绩效治理:

  把握公司的战略、目标,做好本部门定位,抓好部门的宏观决策,把公司战略、部门目标、有效决策相结合,在全员中实施绩效治理的方法,加强过程监控,关注员工绩效,从而保障部门绩效,实现公司绩效。

  2、营造高效的团队气氛:

  组织全员学习《为自己工作》的光碟和《请给我结果》的读后感争论,积极开展案例培训,并辅之企业文化的宣传、图片上墙等措施,培育员工的责任心,并通过建立良好的运作方法和保障机制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抓好OEC治理:

  做好周工作规划和日清工作的实施和指导,抓好现场治理和细节治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办:

  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实行要事优先和工作规划相结合的治理方法,明确核心业务的进展节点和完成时限,要求定期反应,把握核心业务的日常进展,关注核心业务的绩效,是保障目标实现的根本措施。

  总之,作为一个治理者,拥有一颗包涵、博爱、奉献的心,具备守时、高效、敬重、沟通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必不行少,时间治理、进度掌握和有效决策无处不在,将治理的根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核心业务绩效,重视长期利益,做到顺时应势、与时俱进,必将取得卓越绩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6

  最近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这本管理类的书并没有很难懂的概念,也非常的接地气,讲的都是我们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卓有成效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高不可攀,每个管理者只要肯学,都能学会。

  第二掌握自己的时间。对于管理者来说时间总是不够的,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要管理自己的时间,首先要记录时间,了解时间都用到了哪里,哪些事情是不必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消除的。然后是如何管理时间,将自由时间尽量集中起来,来做几件重要的事情。最后,消除浪费时间的事项。只参加必要的会议,只做必要和重要的事情。

  第三是管理者的贡献。管理者应更多考虑能为组织贡献什么,而不是拥有多少职权。重视对成果的贡献,明确自己能做到的事情。

  第四是要发挥人的长处。管理者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或下属的长处。要注重能做什么,而不要只盯着缺点。在岗位的设置上,也要能充分发挥员工的长处,利用长处,共同完成任务。

  第五是要事优先。因为管理者的时间有限,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应该将要事排在其他事情之前,一次只做一件事,把事情做好。

  第六是决策的要素。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他们重视的是分辨什么问题是例行性的,什么问题是策略性的,而不重视“解决问题”。

  第七是有效的决策。管理者有效的决策,来自于多种不同而且互相冲突的.见解中产生,而不仅仅只有一种方案。有效的决策才是真正需要的决策。

  最后管理者的工作必须要卓有成效,而管理者也必须学会卓有成效。

  其中我对会议的描述颇有感触。确实我们在工作中会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有些会议并不需要那么多人参加,但出于一些原因,往往会要求很多不相关的人列席,其实这就是一种时间浪费。如何改善这种浪费,也是对管理者时间的一种释放。管理者要学会对自己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不断完成真正的要事。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7

  最近读了德鲁克的一本书《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对从事制造管理的我被深深的触动,做管理就要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如何才能是使自己的管理卓有成效?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不但要“把事情做对”,更重要的是“做对的事情”

  一次把事情做对,不用重做体现的是效率,做对的事情是方向性问题,只有方向对了,才会有好的结果,有成效;方向不对,会做很多无用功,效率也低下,更谈不上成效了。捷士多在这一点上也曾经有过类似的问题,就是在某些项目上面,可行性没有深入分析清楚,贸然启动推进项目,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结果实施完后发现一点效果都没有,才发现方向错了,完全没有成效可言!所以管理者首先必须把握准确的方向,控制好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才能最终取得好的成果。

  管理好有限的时间

  要获得好的成效,还得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在企业每个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工作,而且还得和公司、各部门的.人员打交道,沟通协调各种事情,各种琐碎的事情、会议所花费的时间很容易就会把一天的工作时间都占用了,让你无法脱身出来处理一些重要的事情,这样工作的成效就无法体现出来。所以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将工作流程化,简单化,这样就容易将一些工作授权给别人(下属)分担推进,也能很好的完成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就可以脱身出来思考或推进更重要的事情,系统推进相关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所以事必躬亲并不是好的管理者。

  重视贡献

  管理者的作用就是维持组织正常运转,并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要取得进步和发展则必须不断获得好的成果,也就是要不断地做有成效的事情。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重视对组织的贡献。在一个企业,需要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在各自的岗位作出应有的贡献,这些贡献可以是安全、品质的改善,也可以是成本降低,纳期缩短和效率提高,甚至是5S方面的微小改善(微小的改善积累到一定量也会发生质的变化),大的方面可以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只要管理者们都不断地作出贡献,那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取得良好的成果。如果管理者只是吃老本没有新的贡献,那么企业是不可能进步的,甚至会退步,被市场淘汰。

  要事优先(关注轻重缓急)

  每个管理者每天手头上要处理的工作可能有很多项,如何将这些工作划分轻重缓急对工作的成效是起到非常关键作用的。重要紧急的事情优先去做,不重要不急的事请可以不做或有时间再做。

  结语

  但是说的容易,做起来可不简单。很多人还是没有很好地掌握选择的的时机。这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改变,才能不断进步。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确实是一本好书,读完后能够让您有所感悟,对工作的改进是有帮助的,值得一读!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8

  一本好书,首当其冲想到的就是《卓有成效的治理者》。它不是那种让人望而却步的枯燥乏味的充满着各种各样大道理、理论的讲义书,它更像是一位长者,心平气和的和你说他的经受,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接触的哪一类的人,娓娓道来,给你传授他的阅历、他的才智。

  现在回想,一、是“有效性”、二、是“时间”、再算上贯彻全书的“卓有成效”,这就是我初读的感受。成为德鲁克定义的学问治理者,使自己无论是处于学校还是社会还是企业,都能在其中发挥作用,影响着你所在的集体的绩效和进展,在我看来,这就是自我价值。我们每个人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路上,从小到大,从父母、教师的教导,到如今需要我们独立的去面对、去解决问题,努力成为一位有责任感的治理者,而非单纯的体力劳动者。

  德鲁克给了我们实现的方法。

  首先,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治理者靠“嘴”确定是不行的,不管你说的话多么好听动人,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如书中所言,有效性并不是一个人的潜能,而是靠努力可以获得的技能。你有学习的动力,懂得创新的重要性,也敢于和他人、和自己竞争,独立思索问题背后的问题,总结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工作效益,应用在行动上自觉地完成工作目标。

  其次,你越努力,的确能制造越多的学问和创意,可有一点,你确定你的.努力不是你自以为的努力?或许你的确付出了时间、精力,你感到疲乏和劳累,但是从你以为的努力中真的产生效益和得到结果了吗?还是说你的努力,忙的昏头转向、忙的顾不上吃饭、抽不出任何的空闲,长时间的伏案,只是自我感动,只是被认为有干劲,被称为无效的努力。

  努力是否有意义,有许多方面的制约,这里我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最为关键。一方面,工学识渊博,拿我们大学生举例:进入大学之前,我们都会选择一个专业,那么进入大学后,我们会学到的就是该专业的专业学问,但是,我们的课程并不局限于此,学校还会开设许多与之相关的课程,来拓宽我们的学习的广度,精而后博;拿企业举例:治理者往往关注着企业的内部,内部的员工关系、内部的有机联系以及各种错综简单的状况,同时,他需要与外部建立起联系,能够在肯定时间内得到外部的一手信息,使自己不至于局促和被动。另一方面,治理时间,详细一点,治理自己的时间。要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过去了就是使用了,无法重新来过、无法贮存、无法购置。我很赞同德鲁克的观点,“要想有效就必需把时间整块的运用”。人在进入状态后的工作效率特别高,这个时候,给你一整块的时间,两个或三个小时,你完全可以干完一天大局部的工作,利用碎片时间,只适合做完成后的修改。

  德鲁克直接给我们点明白变得“卓有成效”的路径,其中也蕴含了许多大才智,《卓有成效的治理者》能获得诸多赞扬和呼声一点也不稀奇,他把社会中绝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简练到了一个高度,变成了一个或者几个问题,然后不断总结,给出了最为适用的方法,供大家学习和参考;他担忧或许有人不能理解他的方法,举出了许多通俗易懂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既不脱离实际,又能让人有所收获;他的文章平铺直述但丝毫不枯燥,反而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他的措辞简洁明白,但不乏力气,值得摘录引为警语。通读此书,得出结论:只读一遍是完全不够的,次次读,次次知新。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9

  如何管理好别人,很多人都读过与此相关的书籍。可如何让管理者管理好自己,使管理者本身变得卓有成效?我们可以从德鲁克所著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找到答案:“管理者能否管理好别人从来就没有被真正验证过,但管理者却完全可以管理好自己。”

  德鲁克先生就像是你的一位同事,虽然与你面对相同的事实,却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了一个新的理念。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受用一生,这本书精辟的见解、睿智的思想或许可以给你启发和思考。

  彼得?德鲁克1909年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家庭,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他以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40多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20xx年,美国总统布什授予德鲁克“总统自由勋章”,这是美国公民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誉。而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领导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之一。整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章节,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在重要的事情上、善于做有效的决策。读了这本书之后,让我感触颇深,从书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启示一:树立管理者意识,站在管理者的.角度多去思考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能力。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大学毕业之后,我考进鼎城区大龙站镇中学,成为一名教师,校长安排我当初一的班主任。我们班有一个学生成绩是班上最差的,最头疼的是,他特别不讲卫生,也不认真完成卫生委员交办的任务,学校班级卫生评比时,每次都是他扣分;还有一个学生,是我们班个头最高的,他有多动症,上课总是坐不住,科任老师反映强烈。面对这两个学生,我一度不知所措。后来,我从德鲁克的书中找到灵感,安排不爱卫生的学生担任卫生委员,好动的学生担任体育委员。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卫生委员每天来得最早,督促其他同学完成卫生任务,我们班的卫生有了很大改善,每次都排在全校前三名,而且,他的各科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体育委员因为上课要记那些不守纪律的名字,所以,他自己的表现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的广播体操比赛中,我们班拿了广播操和口令员两个第一。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这两个学生在担任了班干部之后,树立了“管理者”的理念,“责任”使他们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在我们的现实工作中,有些人工作能力并不差,可为什么做起事来却总是不尽理想。这是因为,他们总是认为,自己不需要做决策,不需要考虑事情的整体和大局,这些都是领导的事情,我只要按照领导的意图完成任务即可。其实,这样工作不会提升一个人的能力,只会让你停滞不前,正如德鲁克所言:“总有人单独作战,无一部署,然而仍不失为管理者”.要想增强工作的有效性,提高个人的自身素质,就要树立管理者意识,担起责任,从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出更具有前瞻性的方式方法更好的完成工作。

  那么到底谁是管理者?德鲁克告诉我们,不是只有管理别人的人才是管理者,在当今的知识社会中,任何一个知识工作者,都能成为管理者。态度决定高度,即使没有所谓的职权,自己能用积极的态度像管理者一样去工作和思考,一天8小时的上班时间内将工作效率发挥到极致,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那你便是成功的管理者。

  启示二: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会掌握自己的时间,要合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时间用在能产生效益的事情上。曾经在书上学过一种合理安排工作的方法,一直以来也坚持用这种方法,那就是将每天的工作罗列出来,再根据轻重缓急去完成每一项工作,每完成一件就勾画一件,这样就能有计划的完成好每天的工作。但德鲁克教我们的却是要要学会记录我们的时间,说实话,开始我很疑惑,记录事件和时间有什么区别吗?后来,我发现,原来记录时间可以清晰的发现自己这一天内,哪些工作是有效的,哪些工作是浪费的,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工作。德鲁克说到,“时间是一项特殊的资源,它是无法用其他资源去弥补和替代的。某一项资源的缺失,我们可以暂用其他去替代,但时间失去却完全不行。而时间却又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如果不去了解它,不去掌握它,那么我们注定也要成为一个在办公室毫无成效的人。”那么,我们首先要学会诊断自己的时间,要像记流水账一样,记下自己时间的使用情况,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时间是怎么使用的,然后根据记录去分析自己做过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须亲力亲为的,哪些又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中的琐事该放就放下,将能由别人做的事情交付给别人,这样才能做真正应由自己做的事情-----这才是有效性的一大改进。最后是要统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己要有一种刻意的倾向,用短的零散时间去处理必须由自己处理的不费时的事情上,把大块的时间留下来去处理相对重要的费时的事情上。如果我们能把最为特殊也最为稀有的时间资源利用好,可以说就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的机要顾问霍普金斯已体衰力竭,每隔一天才能办公几个小时,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务都撇开,仅处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这丝毫无损他工作的有效性。丘吉尔还对他钦佩备至,赞美他是一位盖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务,当年美国政府无人能出其右。当然,霍普金斯只是一个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大胆减少所谓的工作,绝对无损于管理的有效性。

  “读百本书,不如读书百遍”.德鲁克的经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虽然写于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论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影响着许多现代的管理者,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让我明白,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该先有效管理自己,然后去影响、指导他人。如果大家有机会,也可以去读读这本书,相信你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体会。我的发言完了,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0

  最近初略拜读了管理大师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重点阐述了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管理者的五项要素,包括:有效的善用有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上述五点可谓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但细细想来,确实也是切中要害。“善用时间、关注结果、善用人才、要事第一、有效决策”此五项说起来容易,落实到具体问题中,无不关系到个人的认知、领悟、沟通、总体掌控能力。对于管理者而言,有效决策应该是至关重要的,修炼有效的决策能力,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规则、文化。

  那么,什么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呢?德鲁克指出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般具有以下六个特征:

  第一、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情。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他极为审慎地设定自己的优先顺序,随时进行必要的检讨,毅然决然地抛弃那些过时的任务,或者推迟做那些次要的任务;他知道时间是他最为珍贵的资源,必须极为仔细地使用它。

  第三、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他知道自己所能作出的贡献在于:创造新思想、远景和理念;他的原则是:我能做哪些贡献?

  第四、在选用高层管理者时,他注重的是出色的绩效和正直的品格。

  第五、他知道增进沟通的重要性;他有选择性地搜集所需要的信息。他知道有些事物不能被量化,而过多的信息会导致混淆和混乱。

  第六、他只做有效的决策。

  作为管理者怎样才能做好管理?怎样养成好的管理习惯呢?以下是我的学习体会:第一,有效的管理者要善于管理时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针对时间对管理者的压力、如何诊断自己的时间、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统一安排自己支配的时间等具体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相信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

  时间是最特殊的、最不可或缺的一项资源。上帝非常公平,给予每个人一天的时间都是同样的二十四个小时。有效的管理者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非常

  珍惜自己的时间。但时间的诊断仅凭个人感觉是不行的,书中列举了某公司董事长的时间管理实例。他十分肯定自己的时间大致分成三个部分:三分之一用于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业务,三分之一用于接待重要客户,三分之一用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但实际上他在这些方面几乎没花什么时间。所以,有效的管理者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对“时间花费”进行诊断,了解自己的时间是怎么耗用的。

  管理者实际可掌握、可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更应该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并且更应该妥善运用那剩下来的可自由支配的少量时间了。善用时间的管理者,要想有效就必须能将时间做整块的运用,集中时间和精力致力于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如果将时间分割开来零星使用,纵然总时间相同,时间也肯定不够用。在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刚来湖南大学的一段时间,心里盘算着:在学校里,没有他因素的干扰,一定有大把的时间来享用。上课时认真学习,下课好好锻炼身体,可以打篮球、乒乓球、跑步,和同学交流谈心,可结果呢,发现白天时间基本用于听老师讲课,晚上又要看资料和做作业,又要进行体育锻炼,还想兼顾一下看中央二台。一天下来忙忙碌碌,感觉什么也没做,要做的作业没做完,要看的电视没看完,要打的球没打,要睡的`觉也没睡够。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这样不行,于是把时间作了调整,先完成必须要做的作业,再保证睡眠时间。电视每周看一两次,有时间了就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和同学交流沟通。德鲁克教授教会我们:每个管理者,只有通过研究,才能下定决心,该放就放下。放下那些次要事情,或不重要、无关紧要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最紧要的事情,争取时间上的主动权。

  让我们再回味一下德鲁克教授的经典话语:“认识你自己”这句充满智慧的哲言,对我们一般人来说,真是太难理解了。可是,“认识你的时间”却是任何人只要肯做就能做到的,这是通向贡献和有效性之路。

  第二,有效的管理者要重视对外界的贡献。有效的管理者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常自问:“对我服务的机构,在绩效和成果上,我能有什么贡献?”永远强调的是责任。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我们重视勤奋,但忽略成果。对于重视对外界贡献的人来说,他们能为适应新职位而变,能适应不同的价值观承诺而变。重视贡献的人,因为都有把工作干得更好的心理动力,会让别人充分了解自己,也总想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发现了什么以及理解了什么,因此会重视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以及培养他人,不为组织的内部所惑,跳出组织之外,视线从“内

  部事务、内部工作、内部关系”转移到“外部世界”――组织的成果,从而达到组织的真正目的。

  第三,有效的管理者要善于利用人的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下属的长处。“见人之所长以及用人之所长”管理者要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企业管理工作做得好不好,归根到底要看善不善于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只有善于发现和使用人才,才能让员工感到自己受到重视和赏识,并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为企业做出卓越的贡献。因此,发现长处、视才而用是一个管理者、一个企业必须坚持的管理观点,否则就会不分良莠,冲淡那些有用之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要使用人才,首先就是要去了解他的特点,了解他的长处。十个人才十个样,有的工作起来利落迅速,有的则非常谨慎小心,有的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有的却喜欢潜心钻研技术。管理者在对人才的具体使用中,要尽量使人才的性格特征,所长之处与岗位的客观需求达到最佳配合。

  第四,有效的管理者要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在这少数重要的领域中,如果能有优秀的绩效就可以产生卓越的成果。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坚守优先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则。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

  第一项原则是摆脱已经不再有价值的过去。人遭遇了重大的失败,改正并不太难,他们能检讨自己。可是昨天的失败和成功,却能留下无尽的影响,远远超出其有效期。所以有效管理者必须经常检讨自己是否存在着这方面的问题。

  其次是先后次序的考虑。以下是几条可帮助确定先后次序的重要原则,每条都与勇气密切相关:1)重将来而不重过去;2)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3)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能盲从;4)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试看许多研究方面卓有成效的科学家,与其说他们的研究能力决定了研究成果,倒不如说他们寻求机会的勇气决定了研究成果。

  第五,有效的管理者要善于做有效的决策。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决策”,也只有管理者需要做决策。有效的管理者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即怎样按正确的顺序采取正确的行动。一项有效的决策,总是在“不同意见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的判断,它决不会是“一致意见的”产

  物。他们需要的是正确的思考和研究,一个人是否可以做正确的决策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德鲁克认为,快速的决策多为错误的决策,不可或缺的决策数量并不多。

  虽然我读完了彼得德鲁克的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但是对于管理学的学习才刚刚开始。这本著作就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本书的一个“引言”,它向我展示了管理学的奥妙和浩瀚,引导和指引我阅读更多的管理书籍、学习更多的管理知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1

  最近读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参照自己的工作经历,感觉受益良多。

  天生的管理天才很少,而大多数的平凡人想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需要后天学习和锤炼的。正是基于此,德鲁克通过简单、通俗的语言和案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给无数还在朦胧中摸爬的人以启迪。

  管理者要管人,但是如何管人,却有很大的学问。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所长。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谁谁有什么毛病、嫉妒心强、不够勤快、或粗心大意、缺少智谋等等,却很少听到领导赞扬自己的下属。事实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这样或者那样的小问题,但也都有其擅长或优点。作为一名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发现下属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优点发挥出来,扬长避短。

  有效的时间管理也是很多管理者面临的头疼问题。很多管理者面对开不完的'会议、出席不完的应酬、处理不完的琐事事物,常常抱怨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德鲁克告诉我们要统筹好自己的时间,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统一安排好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除此之外,还要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要事优先,告诉我们集中一个有效的时间办理一件重要的事情等技巧,让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从容。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这些都是我国脍炙人口、启迪我们珍惜时间名句。既然时间宝贵,那么我们就要珍惜时间,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作为一名管理者需要经常面临决策和选择。做决策和选择往往有时候很困难,德鲁克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了决策的五个要素,供我们在决策时候参考;同时,他要我们在决策过程中要关注反对者的意见,从不同的观点中汲取营养,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的决策和选择更加全面,减少失误的几率。

  我国历史上也有很多皇帝也是敢于直面不同意见的典范,唐太宗就是这样的开明君主。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开卷有益,读好书更是受益匪浅。相信这些书中的精华会给我们每个读者以精神食粮的同时,对我们的工作、生活产生良好的促动作用,沿着德鲁克的指引,在通往卓有成效的路上不断前行。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2

  读完了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以后,有很多的感想。以前也读过很多管理学方面的书,但是大部分都是纯粹的理论方面的,以至于很多管理理论在脑子里都是纯粹抽象的东西。德鲁克先生用非常平实的语言给了我们很多的例子,使很多抽象的理论非常鲜活的重现在头脑中。虽然德鲁克先生是美国人,但是他却能够非常精确的概括出全世界管理人员的很多通病,他的很多思想和见解对我们国家的管理人员来说是迫切的需要学习借鉴的。

  以下我是对本书的几点看法:

  一、对“有效性”的看法

  德鲁克先生所谓的“有效性”是指使能力和知识资源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的一种手段。它有两个前提:一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卓有成效,而是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

  组织聘任一个管理者,当然是要求他的工作必须有效率,否则就是对组织资源的一种浪费。一个企业若管理了是无效的,那它可能都无法生存。这里德鲁克先生有一句话非常生动:管理的好的工厂,总是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情发生。这句话一开始看上去让人感到困惑。因为我印象中的管理的好的工厂,必定是有很多非常好的新闻,有很多动人的事迹。其实现在看来,那并不代表着管理的非常好,因为管理的好应该是有条不紊的运行。一个组织天天都有很多意外的事情发生应该不是一件好事情。所以管理者应该把一些意外的事情变成例行的事情,努力把“非程序化决策”变成“程序化决策”,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很多资源和精力,更能使企业更加有效率的运作。

  更为重要的是,德鲁克先生强调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有效的管理不一定是要看一个人的天赋。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让自己的管理更加有效。其实说到这一点,想起了我们国家的很多企业管理者。记得看过一个日本学者写的一篇文章,是有关中国的企业管理者的。他用非常精炼的语言写出了这个社会的一个通病——浮躁。每个人都在追求速成、捷径、随波逐流,而很少有人能够沉静下来思考很多现象的原因。大街上的任何一家书店里都摆放着很多浮躁的书刊和培训班的广告,比如:口才速成班、一分钟掌握人际交往、十天学会经商之道、一夜暴富等。甚至有一本书是写中国企业怎样能在几年内赶超西方国家。然而这些东西都是不能速成的。西方国家的企业走到今天这一步,用了好几百年,其中积累的很多文化和精神的财富,是无法速成的。德鲁克先生说有效性可以学会,我个人认为,是让管理者能够静下心来思考,思考自己有哪些不足,思考别人为什么能够做强,思考该如何向别人学习,也是告诉管理者,一种很高的境界是需要学习和积累的,没有捷径可言。说白了,就是一个“自我管理”,“一个连自己都管不好的管理者,怎么还能指望他管好别人呢?”。在这个浮躁的时代,管理者的管理哲学必须改变——由管理别人转变为管理自己。德鲁克先生的这个建议对任何一个组织和个人都是极为有用的。

  然后,德鲁克先生提出了学习有效性的几个方法:管理自己的时间、在贡献上下功夫、善用人的长处、要事优先。

  二、“时间管理”

  金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是时间没了,永远不会回来了。时间是不可逆的,时间也是不等人的。每个人都知道时间很宝贵,也在努力的去珍惜时间,但是实际所做的和想做的完全是两码事情。正如德鲁克先生举的例子,某位董事长可以肯定自己1/3的时间用来研究业务,1/3的时间用来接待客户,1/3的时间用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然而秘书的统计令他大吃一惊:这三件事情基本上没花费时间,时间全部都被用于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了。我读到这里感觉很好奇,于是也自己做了一个实验。我个人觉得自己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天用8小时休息,2小时吃饭,1小时运动,6小时学习,1小时上网,6小时做其他的事情。这样看来,似乎并不是很紧张。但是第一天按照正常时生活统计下来是这样的:10小时休息,2小时吃饭,2小时运动,4小时学习,6小时做其他的事情,而且学习的过程中还做了其他的无意义的事情。无意义的事情占了80%。然后第二天按照事先规定的标准做了一下,感觉时间非常紧张。所以说,人对时间的感觉是不准确的,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以充分了利用好自己的宝贵的时间。

  德鲁克先生在时间方面提出了另一个非常宝贵的意见就是把零散的时间集中起来,用整块时间集中精力办大事。正如前面所说的,管理者需要静下心来思考。用零零散散的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等于在浪费时间。零散的时间只适用于做零散的事情,而重要的事情,必须腾出一块时间,排除干扰,集中精力去做,这是提高有效性非常重要的一点。

  三、在“贡献”上下功夫

  我非常赞同德鲁克先生对管理者的一个描述,就是管理者应该是贡献价值。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帮助同事发挥长处并避免他们的短处。我觉得这是管理者的价值所在,因为管理者如果做到这一点,其每个人的优势必将很大程度上发挥出来,这不但能够大大提高组织的效率,还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组织的目标。

  德鲁克对管理者的'另一个观点就是:管理就是承诺。没有承诺的管理不是管理,只是一种空口的指挥。有了承诺,才能得到员工的认同感,才能使组织具有真正的有效性。

  四、发挥人的长处

  德鲁克先生强调发挥好下级的长处,而不是紧盯着别人的短处不放。因为一个人的短处是已经形成了的,是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很难在改变了。与其花很多资源和精力去帮助一个人改变他的短处,不如另择他人,选择在这方面擅长的人。然而,现在的大部分管理者都是天天责怪员工不擅长的工作做的不好。这让我想起了“木桶理论”,实际上在现在看来,“木桶理论”在管理上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我觉得一个人的长处就像是士兵的剑,在战场上是要用剑来击败对手。每个人都有短处,我们就要制作自己的盾,用来防止自己的短处被别人戳穿。所以,现实中,人们应该花精力去专注于他擅长的事情,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五、“要事优先”原则

  在这里,德鲁克先生告诉我们三点:做事要专一、做事要讲究顺序、忘记过去。

  所谓“一心不能二用”讲的就是做事要专一这个道理。“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是事事躬亲,事事不精,结果是所有的事情都没做好,还浪费了时间,还不如不做。老子曾经说过“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而现在的人很多都是贪多求全,总是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干完更多的事情,结果是结果都很差,这也许也是浮躁的一种表现。

  光做到“心无旁骛”还不行,做事讲究顺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很多人做事情都是先做让自己感到压力大的,这往往导致了一个后果:牺牲很多重大的要务,因为一个任务中最耗时的部分——将决策转变为行动的过程我们没有时间去考虑。还记得小时候读《伊索寓言》时的一个故事:一天,老鼠以自己的性命为筹码向狮子挑战,一定要同它决一雌雄。不料,狮子却拒绝了它。“怎么?难道你害怕了吗?”老鼠得意地问道。“非常害怕,”狮子说,“即使你拿自己的性命与我决斗,我也无法答应你。因为你实在长得太小了,就是全身的肉加在一起也填不满我的一道牙缝儿。用跟你决斗的功夫,我可以抓到更好的猎物。”确实,看到很多人天天在忙碌,却没有成就,也许自己也算是这样的一个人吧。我们不能增加时间的长度,却可以拓宽时间的宽度。只有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最值得做的事情上,才能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每时每刻都只做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获得了比别人多出一倍以上的时间和精力。那些在人生中最有成就的人,不一定是最忙碌的,但一定是效率最高的。许多成就突出的人,反而很少加班,他们做起事来不紧不慢,却轻轻松松就把业绩搞上去了。因为他们总是把每一件事情的轻重缓急分得清清楚楚,从而找到了一个最佳的排列组合。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那些最重要的事情紧紧不放。李敖老师也曾经说过:你的生命是那么短,全部生命用来应付你所选择的,其实还不够;全部生命用来做你只能做的一种人,其实还不够。若再分割一部分生命给“你最应该做的”以外的,不论是过去的、眼前的、未来的,都是浪费你的生命。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谁也无法改变。如果给我们带来的是幸福,那么我们应该感恩的享受,若是不幸,我们应该现实的接受,并努力去改变。管理者要专心一志,第一项原则是要摆脱不再有价值的过去。所谓今天,乃是昨天所做决策和所采取行动的结果。也就是说每一位管理者都要必须不停地花费时间、精力和材质,来弥补及跳出昨天的行动和决策。不论昨天的行动和决策是自己做的还是其他人做的,管理者都要弥补和抛开。事实上他在这方面所耗的时间应该比其他任何任务所耗的时间都多。

  以上是我对这本书的几点感想,总结起来就是:自我控制,珍惜时间,善于贡献,发挥优势,做事专一。虽然比较浅显,但是以后再读的时候,肯定会有更多的感受。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希望自己以后能够真正的沉静下来去思考和开拓,一步步的是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3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高管一天能做好三个决策就够了。一个高管如果一天做很多决策,可能是陷入“解决具体事物”中,事事躬亲,累坏自己,妨碍下属工作;或是朝令夕改,心神不宁,让员工无所适从。

  德鲁克认为“有效的管理者不做太多的决策。他们所做的,都是重大的决策。”决策时,首先“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即,界定问题性质。一个有效管理者,在界定问题时,一定要试图通过表面现象来找出真正的问题,这种问题本质往往同一定的理念和观念有很大关系,或者说是底层逻辑,所以,有效管理者应注重更高层次---对一定的理念和观念(conceptual understanding )进行思考,进行少数重大决策,这是从根本上寻求解决方法。

  另外,当一个管理者对重大问题进行界定性质时,他自身的观念和认知也往往影响他对问题的界定,观念和认知局限性会造成对问题界定的偏差。

  笔者曾在一家生产轨道交通配件小型民营企业工作过,该企业经常为不能及时交付出合格质量产品困扰,销售出身老板和销售人员一直认为是生产部门组织不力,工人操作粗心,无责任心造成的原因。也就是说他们把问题定性为生产管理的问题,因此频繁更换生产部负责人。其实,这个问题本质不是生产问题。

  轨道交通配件制造行业特点是,品种多,种类杂,质量要求严格,交货期短,且要不断加工新产品,该小型民营企业在签订订单时,往往“饥不择食,照单全收”---签订订单的产品种类繁杂,数量不高,质量要求苛刻,交货期短,还包括源源不断新产品订单。

  对于新产品生产,企业一般需要对新产品进行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开新磨具,首件产品,客户验收封样,小批量生产,大批生产量等等。对于这样小型民企来说,无论技术力量,设备产能,还是生产人员数量,操作熟练程度,都远远无法保证产品和产量。在生产过程中,新产品出现大量质量不合格品,大量返工,大量报废,随强令要求工人从早8点半上班,工作到晚十点,一个月仅休假二天,并要求所有生产管理人员监督工人晚间生产,工人抱怨不断,消极怠工,即使这样,只有少数产品能够符合质量要求,并且,新产品占用太多生产资源,影响常规批量产品生产,一些成熟产品由于QC人员被抽调新产品上,缺乏过程检验,也出现批量质量问题,最终造成生产部大量产品无法按时交付,这成为一个常态化问题,造成生产成本高居不下,企业处于亏本状态。

  这个问题是生产无法消化订单问题,问题本质出在销售环节,签订订单时,产品种类繁杂,有些新产品,无论数量和质量,都远远高出本企业现有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这些对于一个小型民营企业,在很短期内,很难改变的,绝不靠生产部门的组织层面能够解决的。

  认识到这个问题本质后,就该把该问题定性为销售产品定位问题。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思考,这就和销售出身的老板经营理念和营销思路有关系了,他持有早期民营企业一般发展思路:订单为王,拼命抢占订单,拼命压生产,以便迅速“做大”,“做强”。而忽视一个企业消化订单能力是有限的,生产能力依赖技术、设备、人员和管理流程等整个环节保证,这些都需要一个发展和沉淀过程,这种“欲速则不达”做法,是造成民企普遍寿命不长原因之一,如果最高管理者调整一下观念和思路,要求销售人员定位几个主打成熟产品签订,“小步、渐进”签订新产品订单,借此不断锤炼自己技术队伍,工人技术熟练程度,这个问题不需要太多决策,就能问题解决。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4

  要想提高管理者的绩效和成就,使工作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提高有效性。学过三体系的应该都知道,要想保证体系正常运行,有效性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特性。

  管理者在用人的过程中当然可以在各方面任用能力特别强的人,知识特别丰富的人。但是在实际招聘过程中我也发现这两类人才太难以找到了。我们也不可能为此专门培养一批啥都会干的超人,而只能运用现有的人才来经营我们的组织。

  全才当然是我们梦寐以求想要找到的人,但是现实也总是会无情的`打脸。我们任用的人才,充其量也只是在某一项能力方面比较优秀。若人才的某一项能力较强,自然在其他能力方面就不免平平了。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一种建立组织的方式:若某人在某一重要领域具有一技之长,就要让他充分发挥这一特长。我们不能一味拔高能力的标准来期望管理者的绩效,更不能期望万能的天才来达成绩效。我们只能通过改进工作的手段来充分发挥人的能力,而不应该寄望于人的能力突然提高。不管我们多么急需具有广博知识的人才,在知识的改进上所花费的努力,往往都大于我们可能获得的回报。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4

  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大师同行漫谈。彼得德鲁克不愧被称为管理学大师中的大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带给了我对管理学全新的认识。书中没有告诉我们要如何管理组织,管理别人,而是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管理者,都要善于管理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做到卓有成效。

  他教会我们管理好自己的时间也是一门艺术,更是自律的体现;教会我们事情有轻重缓急,永远要事第一;教会我们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共同协助完成任务;教会我们关注外部贡献,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做贡献;教会我们明确好目标,高屋建瓴的做好有效的决策。管理学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是我们用来提高自我和服务社会的工具。

  我们品读管理学名著,不仅是感受管理学知识的魅力,更是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中,真正的做到如德鲁克所说的,管理服务于个人提高服务于社会进步。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5

  非常感谢公司此次组织的阅读会,有幸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管理学都是很多老祖宗的智慧,并不一定是大家所能明觉的,更是没想到一个美国人能将中国管理学看的这么透彻。

  此书作者彼得·德鲁克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管理学是他生主要的研究对象。此书是彼得·德鲁克1966年写的一本著作,但是书中的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的真实而适用,感觉对自己的学习甚至是整个的人生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见。

  极具洞察力的德鲁克在书中重点阐述了如何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主要包括以下五点:第一章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第二章先要从掌握自己的时间开始、第三章要重视自己工作的贡献、第四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第五章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要事优先、第六、七章善于做有效的决策。在本书的结尾提到人们聘用管理者,就是希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管理者必须在他的组织里开展有效的工作,否则就对不起聘用他的组织。所以从以上五点来塑造自己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书中二到七章详述了如何做到这五项要素,其中我对第二章“时间管理”和第五章“要事优先”所论述的观点感受特别深。正如德鲁克所说,每一位管理者的时间都是很大部分是被浪费掉的。表面上看起来每件事似乎都非办不可,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作为管理者需要坐下来与其他人共同讨论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该做,然后才能弄清楚他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作为管理者还得匀出时间来,将目光由自己的工作转到成果上;由他的专业转到外部世界,因为只有外部世界才有绩效可言;作为管理者只能自己制定工作方向,所以他必须了解别人期望他做出的贡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对必须使用其知识成果的人的工作情况,他也要足够了解;作为管理者他需要资料,需要讨论,还需要指导他人,而且他不但需要占用他上级的时间,也同样需要占用他周围同事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常常是不能够自己支配的,因此更应该妥善运用那剩下来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了。德鲁克也给我们指明了方法:

  第一步:记录时间耗用的实际情形。第二步:系统的时间管理。消除浪费时间的活动:取消浪费时间的'事情;将活儿委托给别人;浪费他人时间的事情;取消管理不善导致的事;人员过多;不当的组织;信息功能不健全。第三步:统一安排时间:将“可自由运用的时间”,由零星集中成大块而连续性的时段。而空出来的大段时间,就可以处理那些对公司对工作来说最关键最重要的事情,即第六章中所提的“要事优先”“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并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做好一件事情。如果要做好一件事情,那么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上面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罗斯福总统的机要顾问霍普金斯先生就是一个实例。霍普金斯当年体衰力竭,举步维艰,每隔一天才能办公几个小时。因此,他不得不把一切事务撇开,仅处理真正重要的工作。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有效性。丘吉尔还对他钦佩备至,赞美他是一位“盖世奇才”。他完成的任务,当年美国政府无人能出其右。当然霍普金斯只是一个特例。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大胆减少无谓的工作,绝对无损于有效性。

  有效的管理者,第一步应先估计究竟有多少“自由时间”,真正是他自己的时间,然后保留出相当分量的一段连续性的整块时间来。一旦发现还有别的事情在“蚕食”他保留的时间,便立刻再仔细分析他的时间记录,再将其中比较次要的工作重新过滤一次。他们已知道这层道理,因此不至于过分删减。一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得:对时间的控制与管理不能一劳永逸。他们要持续不断地做时间记录,定期对这些记录进行分析,还必须根据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的多少,给一些重要的活动定下必须完成的期限。

  要事优先,书中说到人的精力有限,所以争取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然后把这件事情做好。作者一连串的经验之谈后,也给出了放法:

  摆脱昨天:有效的管理者再做一项新的业务,一定要删除原有的业务,必须保持小而精的状态。偶然看到有个术语叫做“沉没成本”,说是已经失败的东西,但是因为前期投入了很多,因为舍不得那些前期投入化为流水,不得不死守着这个失败不放,甚至追加投入。所谓摆脱昨天,最基本的含义就在于此,毒蛇嗜手壮士断腕,否则继续投入的话就会变成“沉没成本”,无论投入多少都会一起沉下去。先后次序的考虑:“缓办等于不办”“不要被压力驱使”。重视将来胜过过去(摆脱昨天);重视机会胜过困难;自己的方向不要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一句话总结本章:要事优先就得要果断的放弃一部分事情。

  不得不感叹读完全书回头再看真的收获颇多,也学到很多实用性的理论,可以在今后管理工作中用得上。其实作者多次提到了6W2H中的What和How。就是“我该做什么”和“我怎样做”的问题,无论是在第二章掌握自己的时间从时间记录分析自己该做哪些哪些不必做,而后从管理时间怎样做到;第三章我能贡献什么对有效性的承诺,怎么使专业人员的工作有效(互相沟通;团队合作;自我发展;培养他人);第四章用人之长一个人的任职和升迁都以能做什么为基础。在第四章谈管理用人四原则时也重点说了SMART原则,要确保各项职位的合理性,如果某项工作已连续使两三个人觉得无法胜任,那么管理者就必须认识到问题不在人身上,而要对这个职位重新设计(符合SMART原则A可实现的)。要确保自己管辖的职位既有很高的要求,又有宽广的范围,管理者应使设置的职位具有很大挑战性,这样有利于员工发挥他们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符合SMART原则M可实现的)。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相关文章: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09-17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05-01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1-30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心得02-16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7篇04-10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8篇04-08

2023年《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03-24

管理者工作感言02-04

管理者自我介绍04-17

公司管理者工作总结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