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文化课》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1
在读《中国文化课》之前,上一次读的余秋雨先生的书还是上学时看的《文化苦旅》。一拿到余先生的书就放不下来,迫不及待地把整本书的内容读完。每次读完他的书,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思考都有不小的提升。
在《中国文化课》这本书中,余秋雨先生从文化定义、历史、大道、反思、文学、哲学、宗教等角度出发,深入浅出地梳理中华文化的悠悠文脉,让我们了解到中华文化如何走到今天,帮我们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世”。
中国一路走来,兴衰荣辱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也离不开文化所赋予的力量。作为一个读书人,首先要有自己文化的根,要了解我们几千年来灿烂的文化、光辉的历史足迹。而这本书为你理清了脉络。人生是一场博弈,通过对历史的借鉴学习,挖掘出我们内在的潜力,轻装上路,去传扬更多的中华文明。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江,而不是江边的枯藤、老树、昏鸦。”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中国文化不管在哪个领域基本都流传下来了,每一个年代都有属于自己辉煌的文化色彩,这是我们全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瑰宝,我们作为华夏子孙有义务和责任将其进一步传承下去。
因此我们有理由有文化自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应有这个自信。为我们国家历经劫难却屹立不倒而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屡创辉煌而心生自豪。即使曾经颠沛流离、漂泊不定,只要中华文化仍在心间,便是一条指明归家之路的纽带,指向中华儿女灵魂的`归途。
记得前段时间,有句“此生无悔入华夏”在网上走红,而这句话在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在我随着文字而浸入一个个文化标志和巅峰人物的人生时,产生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深深感受到中国文化经由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人因为中华文化而有了归家的“港湾”,也因为中华文化凝聚在一起,成为一股无坚不摧的力量,战胜一次次磨难,从未被打倒。而那些打不倒我们的,将使我们更加强大。
正如余秋雨老师写的那样,“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2
之前对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只是略有耳闻,直到学校统一给我们买了此书籍,看了几页书竟然愈发不能自拔,也许只是其中的一两句话触动了我的灵魂深处,我反复的咀嚼着,累的时候就听着喜马拉雅有声书继续学习着…
文化是什么?
作为一名艺术出身的我来说,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好像我们身边的一切生活方式、古建筑、生活习惯都可以算是文化,好像又都不是。
1
余秋雨先生在这本书的第1个部分就给出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它是一种集体人格的民族化体现。简单的来说,中国人的饮食、家庭观念以及我们踏实肯干的民族精神都属于中华文化。
2
中华文化的认知
在给出这样定义之后,第2部分作者从诗经开始讲起,唐诗宋词、诸子百家,到后来的程朱理学都有所涉猎,最后又将明清小说这部分单独拿出来讲,让我们对于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这一部分也让我感受到老先生学富五车的知识背景。
3
中国文化必修课第3部分讲的是中国传统的一些哲学观点,作为一名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我不是特别感兴趣,这部分就没有细看。
4
第4部分讲的是中国文化的优点和缺点。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循规蹈矩,轻视创新思维,更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感受。但正是这样一种传统文化,使得中国人民的凝聚力非常强大,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中华人民勤劳刻苦的民族精神,又让我们在5000年的历史中即使遭遇重创亦可重新走向辉煌。
书的`最后一部分在以上的基础之上梳理了中华文化发展脉络,希望我们年轻一代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
读完这本书,一时之间原本在我脑海中杂乱无章的中华文化,赫然历历在目。
中华文化从李煜被俘虏开始呈现出一种崭新的发展方式。宋朝之后逐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种植技术和各类新型发明不断涌现,中华民族的人口也突破1亿。在当时宋朝甚至是经济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像宋朝出现的活字印刷,指南针等,也为人类文明的传播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宋朝时期的梦溪笔谈算术九章等也是在世界文化科学史上非常重要的著作。
如果说唐朝是封建王朝的最强音,宛如一帘巨大的瀑布从九天陨落,宋朝则像是瀑布之下的一泓深泉,承载了唐朝时期飞流直下的水幕,并将其统一整合,全部囊括在自身的文化当中。余秋雨先生还特别指出了宋代的几位文学天才:一位全才,两位高官,三位战乱诗人。苏东坡才高八斗,令人敬服,两位文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人格魅力,光辉闪耀。
三位战乱诗人其中之一的李清照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战死,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转折。从他的诗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悲凉和超脱世俗的灵动。
而陆游和辛弃疾则是驰骋沙场的战士,他们的背景是整个宋朝的衰落,他们的梦想是渴望九州统一的大唐盛世。余秋雨先生所列举的这几位人物,完整的涵盖了宋朝文化的核心内涵。
在余秋雨先生的一步步指引之下我对中华文化的脉络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作为一名普通的音乐老师,之前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一知半解,认为只要把自己教的学科弄懂就行了,在读完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之后,我感受到文化、艺术、音乐、礼教这些都是浑然一体的,深刻的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内涵,才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指导学生。
作为祖国的园丁,我们教师也应当消化和理解中华文化,将它发扬光大,引导学生进一步的认知。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3
在过年期间看了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还看了他的视频,感觉颇好。接下来就聊聊这本书的读后感。
首先这本书是余秋雨大师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等于将庞大的中国文化去繁存简,脉络清晰,春风化雨般的讲给青少年,实在是“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入门图谱”。对我而言,它也在我多年学习中国文化后,帮助了我理清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
为什么这本书是中国文化课的入门书呢?或者说它是适合理清文化历史的科普书呢?
一是它的三个课题:了解这些难题,记住这些名字,熟读这些作品。第一方面是解释文化难题,余秋雨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研究是很深入的,对很多文化现象都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比如说:大唐何以出现文化的制高点,因为前面有魏晋风度做铺垫,出现了诸如陶渊明,阮籍这样个性化特征明显的人格形象;后有北魏孝文帝实行彻底“与汉通婚”,让中国文化里有了天苍苍,野茫茫的大气魄,不但如此,还积极地与全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有了文化的多样性化,多民族性,中国由此进入世界性文化,即“中国由此进入大唐”。这样的文化难题课堂里没学过,书上没见过,能把它解释的透彻实在很不容易,但看懂了以后又觉得确实如此。
记住这些名字里,作者讲了中国文脉上的人物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将他们串联起来就是闪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比如说讲的老子,老子的生平不是很熟悉,但老子留下了一篇著作《逍遥游》,却是除了《圣经》以外在全世界流传最广的一本著作。余秋雨为老子正名,让中国青少年了解老子的文化地位,也更让人们思考老子的《道德经》里朴素的哲学思想对我们现在的指导意义。
熟读这些作品中,比如说《离骚》我们都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却对这位诗人的作品《离骚》不甚理解,余秋雨做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的文学素养,将它翻译成了文笔优美的诗化散文,读起来不仅不艰涩难懂,还保留了原著的音韵美,诗意美。
读完这三部书的感受就是,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棵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的大树,那么它形态不一的年轮就说明它深深地受到所处历史时代的影响,在这个影响下,每个时期都结出了滋味不同的甘果,余秋雨大师已经把其中最值得品尝的果子采撷下来给我们,我们只要细细品尝就能体会其中滋味。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运用呢?余秋雨大师已经给出了我们建议,比如对于送别诗,可以参照“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它好就好在能只写景就可抒情,首创不写离别之时,而特写离别之后,当我们代入自己的经历之后就能体会到那种友人远去还不忍离开的深深的离别之情。再比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畅快是如何写就?“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平白如话却如何成为国人对明月故乡的集体联想?每首诗都可能描绘了我们见过的场景,有过的情感,但诗人是却走到了现实的彼岸,用高超的手法表达出来,这值得我们去体味学习。自己去解读较难,可参考的解读诗词的书籍却有很多,比如《叶嘉莹讲古诗词》,《蒙曼:唐诗之美》。
那么古文呢?古人说“文如其人”历史上多少光辉的形象:屈原,陶渊明,韩愈,苏轼等等让人们敬仰,那么了解他们的文章也就了解了他们的伟大思想。比如我最喜欢的《赤壁赋》,余秋雨大师翻译的很好,看了翻译后,我知道了这篇文章好就好在它解释了永恒的问题,因为当你从不变的角度看,我们和万物在一起,那万物与我们都可以永恒,精神生命是永恒的.,否定了人们对变的沮丧。而且还解释了什么是富有,我们已经拥有最好的东西了就是山间的清风和江上的明月,拥有自然界的一切,其实非常富有,我们不要在平常的事态中去计较,否定了我们对拥有的误读。
在以后翻译古文时可以学习余秋雨大师翻译的现代散文中优美的文笔。比如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我只见草木凋零,我只怕美人迟暮。何不趁着盛年远离污浊,何不改一改眼下的法度。我们可以从中去记忆一些优美且贴切的句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觉得这三本书看完,或是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的课程看完,你的收获一是:你能在浩繁的唐诗中找到几十首优秀的你喜欢的去背诵记忆甚至看看诗评,那么我想对于你以后的诗歌鉴赏题都会有帮助。二是:对于古文,尤其是《道德经》《离骚》《归去来兮辞》《前赤壁赋》能背诵原文,并最好也可以背诵余秋雨版的译文,那么在作文及演讲中加以引用想必也是增色不少。三是:比较适合成年人的一点,古来的文人大多经历坎坷,如杜甫,李清照,苏轼,世人对她们那么冷酷,吝啬,荒凉,而他们对人世却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达观,而且写出爱人,爱国,爱自然的壮美诗篇,假如我们能在失意之时从他们的经历中得到鼓舞,或是学习他们的洒脱,或是也能学习他们拿起笔去留下点什么,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无愧生在华夏家了。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4
文化的内涵是什么?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是什么?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秘诀是什么?中国文化何以在世界的影响力如此巨大?中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在《中国文化课》里给我们揭开了这一答案。
余秋雨老师有着很高的生命境界,他超越了名与利的诱惑,多年来致力于探索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集体人格的画像,他以君子至诚,、至善、至精、至仁的精神,他以最大的安静、安宁、安在的境界游历了世界各地,冒着生命的危险,穿越过最险的峡谷,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阔瑰丽的中国文化画卷。
多年来我一直在苦恼于文化的定义,余老师给了我最简洁的.答案,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一种生活方式,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余老师以实证考察了在人类四大古文化中,唯有中国文化经久不衰,它是世界级的、高贵的文化,它涉及了天、地、人的终极思考的问题。本书让我懂得老子及它的《道德经》是让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身份的第一代表,孔子则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孔子最大的吸引力是一种迷人的生命情调,至善宽厚优雅快乐而且健康,他以自己的苦难让君子充满魅力。无论是道家的超逸,还是儒家的温暖,抑或是墨家的热烈,还是法家的峻厉,都让我们看到站在世界的角度,多维的视角,中国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愈来愈丰富、饱满和稳固。它娓娓道来,从文化上来说,人之为人,既要有温馨、柔和、仗义,就人性而言,除了刚毅和勇敢,更需要慈爱人生和诗化人生。这种文化人格,代代传承,成为了无数仁人志士的标杆和追求,上下求索,活出了生命的真实和高贵。
本书又让我领悟到中国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因,它以“博大精深、以德为职、以统伟大、家国同构、避开极端”等特色超越于其它类型。写到这儿,不由得让我心生自豪,这次我们国家面对新冠疫情能够取得成功,归根结底是我们国家优秀文化传承的胜利。
读此书,让我意识更加拓展,力量感提升,对我们的文化更怀有一种虔敬,同时感受到中国文化经由我而继续传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5
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小情绪太多太多:职位、权利、名声、利益、潮流、情感,在历史与现实中比比皆是,但值得我们驻足、仰慕、思索的应该是古往今来的那些大情怀、大孤独。
听到余秋雨的真人的声音,还是让我很是意外的,一代文豪的声音居然如此质朴,语速不快,没有华丽的辞藻很少引经据古,就像一个平凡的长辈向你谆谆教导。认真听下去,就如同一股清澈的甘泉流入心头,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我们在路上,摆脱了固定的环境,陷入了广阔无比的陌生和未知,但是生命的缆绳还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上,这就会比我们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强大!
谈到文化,余老师首先否定了我们天天被灌输的职场规则、心灵鸡汤、厚黑学、权谋论等等,不能让这些文化牵着我们走,我们才是文化的主体,文化应该朝着简单的方向走下去,人与人的都勾心斗角不该成为文化的主旨。当我们醉心于职场的争锋夺利、一争高下、甚至不择手段把别人踩到脚下的时候,就真的快乐充实吗?当算计了别人,天天睡觉都要想着会不会别人算计,这样也不知道是痛苦还是幸福。
我的感觉就是,我们确实是在从我们古代的文化中汲取着糟粕,所谓职场文化就好比春秋战国,每个诸侯国都是满无仁义道德,干的大多是背信弃义的勾当,昨天还歃血为盟,今天就生死相向,从中原因说来也简单就是一个“利”字,这才是糟粕文化的核心。唯利是图成为文化的主流时,将会成为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些文化巨人几乎同时出现在世界上,他们很像是一起同时接到了同一个指令,而且手拉着手并肩下凡,只不过他们互相在云端告别,去了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罢了。余秋雨先生提道背诵古诗、古文、古代名人的生平事迹,张口就是引经据古,说些个大多人听不懂的古诗文,古代名人的生卒年月也是一清二楚,这些在当今这个网络如此发达时代,随便找个智能手机、随便一个搜索工具,一下就一清二楚的事情,何须再耗费时间和经历做这些事情。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文化,文化不是复古,而是这个时代前沿的东西。
就像古巴比伦文明残留的沥青路、古埃及文明遗留的法老村、古印度文明毫无底线的消逝;就像古中国文明里函谷关外远去的白发老子、离世前吟唱中的孔子、雨中被逐出屋檐的墨子、稷下学宫中不合群的屈原;就像遥远的历史中被坑杀的百家学子、被焚烧的百家著作、被整个王朝侮辱的司马迁;就像曹操的江山与星河、阮籍的长啸与痛哭、嵇康的打铁声与绝响的琴声......
历史滔滔不绝,他们是圣者而终究不是仙人,但逝去的是他们的形体,而长存的是他们的文人风情。这些风情是大江大海里不灭的汹涌波涛,而我们在乎的不能只是那些“枯藤老树昏鸦”。
我看着听着余先生舒缓的讲述中不止一次落泪,这种感动,定然不是那些看似繁华簇锦的“枯藤老树昏鸦”能带给我的。感谢余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万里考察,数十年如一日的深刻研究与思索,感谢余先生带给我们,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的盛宴。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6
余秋雨老师邀请我们静下心来,以庄严的态度亲近儒家,进入大道之行。
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是什么?儒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荣格认为,集体人格各有自己的故乡,从神话开始埋藏着一个个遥远而深沉的梦,积淀成了一个个潜意识的原型。儒家所涉及的集体人格是君子,君子之道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重心。中国文化中,君子作为一种集体人格的雏形经过儒家的选择、阐释和提升,结果就成了一种人格理想。儒家学说的最简洁概括就是君子之道,中国文化的.延续和更新是君子人格的延续和更新,君子之道是中国文化的思想重心,做个君子,也就是做个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国人。
余老师又为我们指出了成为君子的人格标准和行动指南,包括君子怀德、君子之德风、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君子中庸、君子有礼、君子不器、君子之耻。当读到这一段时,君子的人格画像已经栩栩如生地被描绘出来。作为君子,要有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仁、义、礼、智、信;作为君子,必须把自己高贵的生命能量变成风气进行传播和梳理,而不能默默不语,固步自封;作为君子,需要使未成之美尽量完成,使未起之美开始起步,化非美为美;作为君子,君子严正而不争夺,合群而不偏袒;作为君子,不忧不惧,无怨无悔;作为君子,守中正,避开极端;作为君子,发乎于心止乎于礼,以行为上的“敬”和“让”达成人间之“和”;作为君子,不要把自己变成器物或器物的奴隶;作为君子,既谨慎又自由,耻在自己不成长,不守信,不提升自己的能力。
总之,“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为荣誉所诱,不为诽谤所吓,遵循大道而行,庄严端正自己,不因外物倾倒。”这就是余老师对君子人格境界的诠释,也是中国文化理想人格的模板。余老师又列举了新一代君子的代表王阳明,王阳明的“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是君子之道的新形态、新境界,王阳明的一生又为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揭晓了“我该如何度过人生”的思考答案,它的一生是君子的一生,是中国文化的集体人格的原型代表。
读余老师这部分文字,让我有一个信念和方向,生命的着力点遵循君子之道,将个人价值于集体价值积极统一,生命将更加丰盈与美丽!
【《中国文化课》读后感】相关文章:
[精选]《乡土中国》读后感07-11
中国简史读后感12-13
中国乡土读后感01-27
乡土中国读后感05-15
《乡土中国》读后感04-26
[经典]《乡土中国》读后感09-08
《感动中国》读后感04-23
感动中国读后感04-17
《中国神话》读后感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