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时间:2024-06-08 17:01:2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篇[实用]

  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篇[实用]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

  不管是竭力控制自己却还是与父母争吵的我们,还是对待孩子百般无奈的父母,都会在争吵中肆意的怒骂,之后又在疲惫中无力地哀叹。我一直觉得,对于我们,这仿佛是永远无法改变的,而对于父母来说,在孩子日益长大的岁月里,这永远会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深深的沟壑。

  直到我看到龙应台说:“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我看到她努力地想要了解这个十八岁的儿子,在这位母亲想要填补那深深的沟壑的同时,她用她与安德烈的36封家书,深深地感动了千千万万地读者。

  。我以前觉得,这本书真的很用心良苦,这是一位孩子与母亲感人肺腑的对话。直到后来,再次翻阅时,我才觉得龙应台真的是个很有智慧的人,她对于孩子的不仅仅用爱来衡量,虽然语言是慢慢的,就像平淡地诉说,但却有一种能从书中直逼人心的,就像剖开了心一样热烈的情感。她把自己所有感悟的,思考的,想要对孩子说的,以一种淡淡地语气一点一点地讲出来。

  看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心很静,从文中,我读出了一种深深地悲凉的感觉。作者处处袒露着自己想要了解孩子却无能为力,想要推开那堵墙却又无从下手。其实不只是她与安德烈。十五岁的我们,和已到中年的父母,却不如身边的朋友亲近。那种感觉就像一堵无形墙堵在我们的心口。我们依仗着父母的.爱,肆无忌惮地沉默着,不知从何时起,只要一句话就可以引爆所有堵在我们心口的火药。“啪”的关门声,是那么尖锐又刺痛人心。

  书的开头写到:“安德烈,那一刻,简直就像经典电影里的镜头,身为儿子的向母亲做斩钉截铁的独立宣言,那饰演母亲的,要不然就气得全身发抖,“啪”一个耳光打在儿子脸上,儿子露出愕然的表情,然后愤而夺门离去,要不然,母亲愕然,然后眼泪潸潸而下,本来威武庄严的母仪突然垮了,惨兮兮地哭。”

  对了,这似乎就是我们平时与父母惯有的相处方式,龙应台说,那种感觉就像突然一个天一般高的海浪直直地打过来,你却不知道往哪里躲。那种悲伤浓浓的笼罩着,像一股淡淡的菊香萦绕不去。

  看完书后,我陷入了沉静。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渐渐学会把所有的话都藏在心里,而父母却恳切地希望与你打开心扉地交流。父亲节母亲节与父母说的那声“我爱你”却远远不是那么回事。我们把自己关进手机,与父母在一起却只是低头,原来这样,我们也是爱了。我们和父母之间,那句“我爱你”似乎那么敷衍,敷衍的让人心知肚明。转身,只留下寂寥的父母,反复咀嚼着那句干燥无味的“我爱你”。

  龙应台写下这些真挚的文字,想要掏心掏肺地让孩子她的真心,她想要得到孩子的表示,她的每一行字都充斥着化不开的愁与爱。我感到一阵酸楚。想想自己与父母的僵持,母亲那些想要说出口去硬是吞下去的话,我心里就像塞住了一般。我的母亲和我说,你要相信我会永远为你好,可是我却没有,我们永远觉得我们的委屈比她们大,该诉苦的,是我们。

  我们总是觉得母亲总是挑着所有我不爱听的字眼,所说的所有话似乎都能毁坏心情,可是,有错吗?我们在心里如此坚定地认为父母逼迫我们学习,没有他们,我们会更轻松。然而龙应台对她的儿子说:“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们心里也许明白,可是想要承认却不那么容易,我们所有的一切,都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可我们还是蒙住自己的耳朵,心里不断想着,我不想听你话,你说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以后就能有出息吗,我不想听,不想听。

  这本书像是能够把我们的心放在漏斗上面过滤一遍,让你能清晰地看到你的现在,你还可以挽救的。当你在阅读完这本书后,合上书的那一刻,仿佛心结就卸下了,以前厚重的大门也“刺啦”一声轻悄悄地开了。

  《亲爱的安德烈》用一种平静的文字淡淡的描述着母亲与孩子的心灵之旅,却在我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

  “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绩感和尊严,给你快乐。”一句话在脑海盘旋许久,许久。

  在我们孩子看来,读书无用,而一些学生变相的认为读书是为了父母,成绩就是父母的脸面,而父母逼着我们学习,孩子会不停的厌倦,没有了幸福,没有了快乐,甚至是亲情。

  原来在平淡的日子里,父母早已用心,把未来打造得尽可能简单、舒适,不是为了他们自己,而是一个孩子的未来,他们早已经在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中缓缓的`放下那双疲惫的饿瘦,让我们更加幸福、快乐去度过后半生,他们可能也曾后悔,也曾在夜深人静是偷偷抹下眼泪,第二天依旧笑对我们,而我们只是一度的自责、嫌弃甚至是厌恶、憎恨。从现在起,爱上父母、爱上父母为你做的一切。感恩、感激、感谢!(张思行)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3

  【装备点工具】

  嗯,最近在读一点关于教育孩子的书,所以阴差阳错就看到了这一本,《亲爱的安德烈》,很早就听说它的大名了,最近总算是读完了它,虽然只是在微信读书上草草地翻了一遍,但还是颇有些启发的。不过我的小孩才五六岁,而书中的安德烈已经十八岁了,年龄上还是有很大差距,不过无碍,就当是看看作者是怎么和青春期的孩子互动的吧。孩子的想法总是有些共通的,提前知道一点也好。关于为什么最近想读点子女教育的书,那是因为我感觉到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面还是缺少些理论指导,实践这一块一直是有的,每天和孩子的互动啊,怎么和他们说话,怎么让他们学会做家务,或是和他们沟通做家庭作业,又或者是学习礼貌,等等,在教育子女的实践这块肯定一直是有的,而且我也一直觉得自己应该是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的,但是很遗憾,在经过了长时间的摸索之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觉得自己懂了,但还是有很多盲区,而且子女的心理发育也不会以大人的想法为转移,他们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强求不得,另外就是,哥哥不是那么让人省心,或者说哥哥表现得不像妹妹那么懂事,那么乖,那么符合大人的期待,这也让我有点失落,感觉完了,BBQ了,这孩子不太喜欢学习啊,咋办呢?这是他的命运安排吗?如果我将一些东西就此归因于命运,那么这会陷入一种“固化”的思维模式中去,我会用:“哎,命造如此,我也没法子”来做自我安慰。但我还是不想放弃,我不想用这种僵化的思维去桎梏一个6岁的孩子的发展,所以我想到了向书籍求助,想到了知识,我希望用一些更具有弹性的思维工具和理论来指导我的教育实践,这就是为什么最近我开始读一些关于小孩子教育相关的书的逻辑。好的,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需要寻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注入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去。

  【作为母亲的龙应台】

  龙应台女士,在大陆还是有点争议,记得之前看过一段视频,是讲她在香港的一次演讲,然后问到大家小时候听过的关于故乡的歌,这时候底下的观众席上就传来了《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

  她是那种比较西方化的思维,更强调的是价值观认同这块的东西吧,对于极权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是非常抗拒的,所以也有了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我不在乎大国崛起,只在乎小民尊严”。。。大概是这个意思哈,怎么说呢,其实对于一个小老百姓来说,她说得也没什么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能力去关心什么大国崛起这种大话题的,反倒是聚焦于自己的那点“小确幸”,让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不要时不时地陷入emo可能更加现实点。当然,对她争议最大的不是这里,而是她的某方面立场吧,毕竟她是个台湾人,有着一些她自个的想法,只不过可能影响力太大了,所以被放大了点。所以,当我在看这本书时,是需要放下某些偏见的,在这里她就是一位母亲,一位渴望和自己的儿子有良好的沟通互动的母亲,我就是想看看她是如何在和自己的儿子沟通的,以及她想要传递的一些观点是什么。

  【作为一种进化行为的反叛】

  我看到了安德烈的某些反叛精神,那种欧美年轻人对于“酷”以及“个性”的追寻。他成长于德国的一个小镇,一种西方文化的环境氛围中,他们的教育和亚洲式的“知识灌输”型教育很是不同,我感觉到了他们的教育对于个性和思想自由的推崇,他们对于死板的知识是抗拒的,觉得那是书呆子、缺乏趣味的孩子的做法;另外就是,他们也在抗拒着中产阶级保守的、中规中矩的主流价值观,我一直在想,中产阶级的主流价值观到底会有着怎样的特征?其实想想中国,对于孩子成功的期待,其实就是渴望孩子走一条中规中矩的成功之路,比如从幼儿园就开始抓起,生怕在起跑线上就落后了,然后要读一个不错的小学,甚至在小学就提前学完了初中的知识,然后要买学区房,家长也要跟着参与学习,要给孩子报一些以后能够拿的出手的培训班,让他们有某种艺术特长;然后进了好的初中、高中,最后又要进排名靠前的985、211,而这还没完,上了大学又要考虑以后的事业发展之路,要培养领导能力,或是考一大堆的证,又或是咋地咋地,毕业了,考入编制,或是成为医生、律师,又或是跨国公司的高管,或是某互联网大厂等等等,而这还没完,还要娶/嫁一个门当户对的老公/老婆,生个两胎三胎的,最后过上人人称羡的所谓的人生赢家的“中产阶级”生活。但是,这种单一维度的成功公式让人抑郁,这意味着成功的路上非常的卷,很多人都将是失败者,最后无论结局大多数人都不会过得开心,这是一场让大家都很疲惫的游戏,所以我很欣赏这些年轻人对于这种单一维度的成功标准的'反叛,虽然像安德烈这种人,从小就生活在远远高于中产阶级的家庭里,他就是一个被照顾得很好的王子,他的反叛其实在我看来还是有些顺理成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父母那一代人还没有什么根基,很自然就是要抓阶层突破,抓功成名就,而到了他这一代人,就像是吃惯了山珍海味想要变成一个素食者一般,我能够理解他的这种贵族式的淡淡的倦怠感,就是在很多人都梦寐以求的事物上,自己却表现得不屑一顾,嗤之以鼻,这种反叛我觉得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进步吧。不过,我很想说明的一点是:拥有某种反叛精神固然很酷,但是也千万别觉得自己的父辈就很low,其实他们相当优秀,只不过他们是根基,是树干,而下一代的人是开花,是结果,发展阶段不一样而已。

  当然,这个也可以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理解,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现实处境,都需要有一些更有适应力应对方式和策略,所以,人类之所以在不断地进步,有时候就是因为下一代人总是不喜欢听上一代人的话,这种反叛精神,就是一种对新环境的适应力,是一种进化行为。

  【竟然可以如此沟通】

  让我很羡慕的一点是,妈妈和儿子都具有开放性的心态,都愿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打开,直面分歧和多样性的思维与价值主张,平和而且有深度地去探讨这些东西,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好的一种相处状态,做母亲的并没有尝试去规训孩子,去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当然,我相信她也没有这个能力,而儿子安德烈也是一个相当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一个人,他在小小年纪就有着比较成熟且个性的思考,这让我觉得两个人都好棒,当然,这两个人也不是一般的普罗大众,一个是知名的大作家,一个是中德混血的儿子,具有多元的成长与学习背景,所以两个人的基础和层次都是挺高的,自然他们的对话也会有一定的深度。我在想,我好希望自己以后能够和儿子、女儿进行类似的对话,敞开心扉,就各种关心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漫谈,我们之间不一定要达成某种确定性的共识,但是这种形式的沟通本身就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彼此了解,彼此包容,这就达到了对话的目的。我其实也在和老婆沟通,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也想以文字的方式和老婆写几封信,然后她也以文字的方式给予回应,我想知道朝夕相处的我们能否通过文字的方式建立起一些新的精神上的连接,我们是否还有一些话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表达,我相信会有的,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总是在抗拒着深沉,都是在进行着浮于表面的沟通,所以一些我想深入探讨和沟通的话题都被一笔带过了,我想尝试将这些话题用文字的方式来重新进行对话与连接。

  【国际视野】

  安德烈给了我一种强烈的“国际感”,这是让我觉得很稀奇的,我有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感觉,那就是身处在中国总感觉和身处在欧美有着一些文化上的鸿沟,其中之一就是身处欧美的很多年轻人都满世界在跑,然后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都有着一种切身处地的感受,不过也不是全部哈,这也只是一部分,他们对于多元文化有着很大的包容性,对于血统,他们并没有那种强烈的忠诚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多的是归属于某种价值观和文化圈子,而不是以血缘来确定自己的认同和归属,就好比安德烈,他有一半的华人血统,但是他并没有非常强烈的忠诚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想法,他就是他自己,他有自由选择自己认同的价值观的权力。而这一点和中国大陆的人们会有很强的对比,咱们中国人会非常强调自己的血缘上的纽带和归属感,而将价值观这种东西有时候会放在稍微后面一点,有时候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时常是立足于中国本土来思考的,而像安德烈这种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我看到了强烈的立足于国际视野的视角和立场,挺好的,这是一些新启发,让我对自己过往的一些爱国主义啊,集体主义啊等等思想有了一些新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平衡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安德烈因为身处在德国,或许有着一些对于纳粹的关于政治正确的警惕,所以我也看得出来他们其实也有着一定的“历史虚无主义”或者“国家虚无主义”的思想,突出自我、个性而贬低或者忽视国家、民族、集体,这二者究竟该如何平衡?其实我也没有想好,我在想,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也不会有正确的答案,重要的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对话、交流的过程。。

  【放手】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这是我得到的一点启发。我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做好一些铺垫、引导工作,在必要的地方给予一定的帮助,但是,最终的成长还是需要孩子自己去通过实践来完成。我看到了安德烈拥有着

  很强的独立精神,这是我所喜欢的,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这样,能够有勇气和意志独立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感到好奇,充满渴望,我当然也会和他们分享我的思想,我的观点,我的经历,我的一些比较具有个性化的地方。但是,我并不是权威,我也并没有提供标准答案,我所提供的一切都是参考资料,而孩子们的成长需要他们各自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完成探索,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跌倒,很多弯路,很多挫折,但是,我并不打算将其定义为失败,这一切都是成长的历程和代价,有时候我甚至希望他们非主流一点,个性化一点,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一点,然后能够坚定地去犯错,去较真,去尝试,去摸爬滚打,最后摔得遍地伤痕还能嘻嘻哈哈地站起来,勇敢地拍拍身上的尘土安慰爸爸妈妈:没事的,我很好!你看,我又得到了一些不错的收获!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所谓的标准化的、确定性的“人生意义”,每个人的“意义”,都存在于他们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之中。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4

  人与人之间,有语言,但是没有交流。这句话真是让我感触很深。龙应台是一名作家,但更是一名苦口婆心的普通母亲,她以最朴实无华的言语打动儿子安德烈的内心深处,用温柔的口吻。坚定的语气,诉说中国籍的妈妈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么做,不为说服,只是要诚实表达心中感受。

  于丹〈论语〉心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论述:"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 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他们之间如此坦诚的交流。他们母子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心灵和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寻求母子沟通的方式,同时反映了当代青年与母亲之间的代沟,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读后不由我想起来我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一味强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败,对于成长中特别是逆反期的学生如何因循诱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老师的压力,家长的攀比,就业的压力,我也曾经为学生饱受煎熬与不安,在面对面交流产生抵触情绪时也采用过书信的交流,但效果甚微。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孩子,没有特权让学生听自己的,让学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考, "成长只是在独立与放手之间" 。

  与学生个体的课外交流的内容包括学习、生活以及今后的工作等方方面面,无论是书本上有的还是没有的,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其它方面的,无论是答疑还是教师的有意引导,一般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都能为学生的素质提高与能力的发展服务。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发展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协调地融人到社会群体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生总是很敏感的,教师渗透在交流中的真心与关爱,会很容易被感受得到,并对其内心产生震撼:既然教师在课外都那么关心、爱护与帮助自己,没有理由把教师拒之于心灵的门外。学生认同了教师,就会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导,亲其师,信其道。"现在一些学生厌学、偏学,不服管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何种原因,良好的师生关系、适当的师生交流,都可以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情绪,把他们引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

  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待人处世的良好习惯,会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学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历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中发现,那些善于交流、善于鼓励又具有爱心 、责任心的教师,其教出的学生较受社会的欢迎, 所取得的成就也相对较高。其实,国外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早已表明,学生和教师的关系,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的行为表现,对健全学生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此外,随着交流量的增大,交流的面也自然会扩大,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有助于遏制"高分低能"的现象。

  有人曾疑惑,成长真的只是在在独立与放手之间吗?让我们尝试着缩短心与心的距离,让我们师生靠得近些,再近些。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他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每每看到他们的书信,让我嫉妒,又让我喜欢。我嫉妒他能有这样充满智慧的母亲,但我也深深喜欢他们的文字,感觉心灵在享受着一次次盛大的洗礼。他们能以这样的'方式去沟,这并不是很多孩子都能做到的。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很多孩子早已忘记了和父母的交流,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敲打文字,以无声的方式和同学、朋友、甚至陌生人交流。从而很多问题就出现了,孩子的叛逆,这就是缺少沟通。

  我想,等我的孩子长大时,他是否也愿意和我说说心里话呢,我想更多是如何把握我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中要做他的朋友,多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6

  漫长的寒假中,我细细品读了龙应台经典之作——《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但是,中国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

  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中国的家长们也应当向龙应台这样的妈妈多多借鉴和学习。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应有的尊重,和自由。这样能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少走弯路。也能告诉家长,在面对如此棘手的叛逆期时,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和引导。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

  曾被龙应台《孩子,你慢慢来》深深的感动,感动于这位伟大而深情的母亲,能用一颗尊重、包容的心和她的孩子们共处。年后,拿起的第一本书就是《亲爱的安德烈》,像一部长篇的连续剧,从孩童阶段看到了青少年时期,一页接一页,恨不得一口气读完。

  这本书信集收录了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三年来的36封书信。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当看到这样一个介绍时,心底涌出的是些许的羡慕:如果我的孩子在她18岁的时候,还能和我保持书信联系,那该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一件事啊!就像安德烈在书里说到的“我跟我的母亲,有了联结,而我同时意识到,这是大部分的人一生都不会得到的份,我却有了……回头看,我还真的同意你说的,这些通信,虽然是给读者的,但是它其实是我们最私己、最亲密、最真实的手印,记下了、刻下了我们的三年生活岁月——我们此生永远不会忘记的生活岁月。”

  。所以,我开始尝试用文字来记录我和涵涵之间的点滴片段,希望在将来某个时候我想念她时,回头翻看这些文字,播放一段自己的电影,看见她稚嫩的小脸、清澈的双眼和甜甜的笑容。

  整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母子俩因为年龄差距和东西文化背景差异,在很多问题上有分歧,但是,他们只是就事论事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没有试图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看法。龙应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亲,而更像是他的朋友,一个愿意聆听的朋友。十八岁的安德烈能和母亲坚持通信三年,在信中,他们无话不谈——政治、喝酒、旅行、恋爱、各种困惑,如果没有长久以来的彼此尊重,我想,他们母子是不可能有这份信任的。

  我也一直在努力做到和涵涵平等相处,并为此常常有些沾沾自喜,然而,安德烈的一段话却让我陷入了沉思,他说“MM,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来就有的天生的权利!”

  是啊,孩子的“自由”和“权利”不应该是我们赋予的,而是他们来就应该享有的。这种“自由”和“权利”不能因为家长心情不好而被随意剥夺,也不能因为家长怕麻烦而被随意剥夺,更不能因为家长怕失去自己的“权威”而被随意剥夺。

  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话题——“我的孩子不听话”。我们似乎从小就被我们的父母念叨着“要听话”,如今,我们理所当然的又希望我们的孩子“听话”。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所要求的“听话”,到底是希望孩子能自觉的“配合”,还是希望孩子的“服从”?如果我们漠视孩子的“自由”和“权利”,只是一味的要求孩子服从我们,不难想象,那会引起多少的权力之争,会迫使孩子想出多少办法“对付”我们。如果是希望孩子的'“配合”,那是不是首先应该尊重孩子,把孩子放在和我们平等的位置上,然后,相信孩子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在这本书里,我同时也深刻的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感受到了父母对子女不离不弃、贯穿始终的爱,就如龙应台在书中说的“父母对子女的爱都是至死不渝的”。正是因为这份爱,父母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心思急切,但是,这样的感觉却常常让我们厌烦,觉得父母干涉我们太多,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远离他们。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最近好吗?”“还好啦。”“钱还够用吗?”“够!”我们在重视对孩子的爱的同时,是不是忽视了日渐衰老的父母日复一日的站在原地守护着我们的身影?是不是忽视了父母模糊双眼背后流露的失落与渴望?

  通过龙应台的文字,我似乎重新认识了我的孩子,我的父母和我自己。我们的孩子在慢慢长大,他们需要的空间与界限每一天都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想要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需要不断整理自己积年累月的想法与观念,能有新的活力去跟随孩子的脚步。我们的父母带着对子女不变的关心正在老去,他们所需要的有可能只是我们发自内心的一句问候、一句肯定。我想,当我们努力去改变、去理解、去包容,我们和父母、孩子之间也终将会建立起一座通往彼此世界的桥梁。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

  这段时间读了几本书,印象最深刻,最喜欢的是龙应台女士的《亲爱的安德烈》。

  看这本书时,心情是激动的,因为我和龙应台一样,想要了解我十六岁的女儿,即将成人的她,在想些什么,今后想要干什么,这个世界在她眼里究竟是怎样的。

  龙应台女士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想了解自己十八岁的儿子,这个已经成年的儿子,已经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可爱的小男孩“安安”,而是变成了一个棱角分明,有点“冷”的陌生人。为了了解自己的儿子,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以书信的方式,历时三年写成这本书。

  这本书带给我许多的惊喜,虽然龙应台女士和我母亲同龄,而且她和儿子生活的背景更国际化,台湾、香港、德国,她们接触到的世界更广阔,所以她们谈话的内容更丰富,涉及亲情、爱情、价值、国家、历史、政治等方方面面。但书中最核心的内容,母子之间通过书信表达的爱与关切,是最打动我的。

  做为一个有着十六岁女儿的母亲,我也渴望和女儿的交流,我们也爱着彼此,但就像书中说的,我们不会交流,不懂表达。吵架成了我们之间沟通最多的.方式。

  这本书涵盖了太多的东西,让我了解到了台湾、香港、德国种。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我惊奇于龙应台女士的敢说,对时事、对政坛敢于批评。也惊异于安德烈的思想丰富,对国家、对价值观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而我和女儿,在这方面欠缺的太多,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貌似信息极其开放多元的时代,可我们在谈论什么,在思考什么呢?

  我们谈论的最多的是学习、功课、考大学,可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涉及这方面的话题,他们几乎没有讨论。他们讨论的事太丰富、太多元,他们思考人生、思考政治、思考人性。可我们呢?有多久没有思考了,看抖音、刷韩剧的我们,简直就是井底之蛙,只看见自己头顶的一小片天空,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么辽阔,多么精彩。

  看完这本书,我反思了很多,虽然我们因为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学识经历有限,导致目前这种肤浅的生活,贫瘠的思想,但只要认识到了,什么时候都不晚。

  多读书,多写字,对女儿多了解多沟通,把她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让我们不要生活在思想的沙漠里,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深入了解生命的真相。

  从今天开始,试着去听女儿喜欢的音乐,哪怕觉得很吵,也要听完。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9

  《亲爱的安德烈》记录了著名作家龙应台与她的儿子3年之间的通信。这本书是上中学的女儿推荐给我的。读完这本书很是震撼,也收获颇多。

  文中的一行行文字敲击着我的心灵,让我看到了一位努力深入儿子内心、想要打开那扇心灵大门的母亲,字里行间呈现出拳拳爱子之心。文中安德烈的聪明睿智,善良幽默,又有孩子气的偏激。书中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还有那些在我们中国传统家庭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

  文中,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发现母子暂时分开,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而此时,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还横着东西文化,由此就产生了代沟。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走入对方的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安德烈曾在信中这样告诉母亲:“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很多这种语言犀利、一针见血的文字,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这些文字,促使龙应台去思考,去改变,努力使自己重新变为那个让儿子既爱又喜欢的妈妈!

  对比之下,想想我们中国的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我们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是被照顾和服从的对象,而完全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跟女儿说看了这本书,觉得自己真应该向龙应台学习,真的羡慕母子间无所不谈、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方式,不想女儿开心地说:“其实妈妈已经做的很好了!”那一瞬间眼睛竟湿润了,感动于女儿如此理解体谅妈妈!想想女儿上中学以来,因为学习任务变得繁重,我总想让她变得更高效,更井井有条,为此没少唠叨甚至大发雷霆。好在女儿比较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有时虽有不耐烦,但从不顶撞。这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实属不易!《亲爱的安德烈》母子间的书信交流,也让我想到了,当与青春期的孩子出现分歧时,何不用字条交流来解决问题呢?之后,女儿的书桌上多了一个小本本,每当我有什么建议时,把这些想要说的话写在上面,我少了更多的唠叨,女儿则更多了一份理解,合理的建议她总能欣然接受并乐意和我交流。母女之间又回到了朋友般无话不谈的理想状态!是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也是需要平等对待的。对于青春期孩子来说,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还担心你的孩子有多叛逆吗?

  真幸运自己在孩子青春期之时遇到《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也有幸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是一本家长和孩子都适合阅读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同龄人的孩子心里想什么;作为孩子,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看龙应台一封封饱含爱意的回信,也许会对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

  希望爸爸妈妈们也能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把我们严肃的爱变得温情一些,多给孩子一些柔美的微笑,让孩子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0

  “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龙应台如是诉说自己和孩子。换个角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永远都在翻阅不同的经,阅过不同的书,始终一辈子都在解读的,就是自己这一本经,难念却绕不开的心经。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从上学期末作为学生假期选读书目之一布置下去开始,我也是自20xx年2月2日至5月17日才断断续续地修成正果,拜转一程,回到初始。非说此作难读,实是“心大”,期间虽则各类书籍都有观览,然而此时最想记取的还是这部耗时最长的龙应台与其子安德烈的书信集。

  作为龙“人生三书”之一的作品,《亲爱的安德烈》可谓是父母与孩子间沟通交流成长的范本,这本书原该十七八岁初读,为人父母后再品。我是有些遗憾,及至二十六七岁才得以一览其貌,感悟我那早已逝去的“叛逆”、“封闭”青春了。然各人人生际遇千差万别,我未能在那个较为叛逆的时期拜读此作,直到此时,人生历去四分之一,父母也年过半百,许多十年前不能看破的事,此刻反倒不再心心念念,放之不下了。也是稍稍有了些许人生经历,初读此作,心中便多了些许念想,空了少许妄想。这本书,就像“牡丹亭”中的小春香,引着杜丽娘打开了后花园的门,同时也开启了一个完全崭新而真纯的世界。

  慢读《亲爱的安德烈》,那跨越两代人的书信对话,总是在某一瞬间,让我惊奇地发现人生的美好、无奈和那些无所适从、无处安放的情感,总是能在不经意间打动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譬如“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想起从前学政治和逻辑学时,对于哲学关系总是理不清,对于事物关系总是爱乱套,及至到了生活中,才慢慢发现,过去所习之事,放到生活中,就很好理解了。总是觉得人生充满偶然,就像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由不同的意外构成一样,尤其是那些人生大事。然而,近来想得较多,加之新墙头是一个拼命努力“一生懸命”的家伙,且这个家伙在一次重要比赛中看似偶然地“捡”得冠军,面对舆论和自己心中的`不甘,用樱花绽放似的决绝在四年后又一次为自己证明,人生没有那么多偶然,所有的一切,必然是因果之故,非他。故而近来总是喜欢借着柚子的精气神鼓励自己,让自己有胆识面对书中所述之事,有能力走出生活困境。

  这样的困境在我毕业近一年的光景里愈发凸显,“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的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人生,其实就像从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个人专心走个人的路,寻找个人的方向。”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回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已残败衰弱,逐渐逐渐地走向人生的‘无’,宇宙的”

  这些文字所描述的困境,并非完全杜撰,实则更多都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曾经无法用文字感性地将其描绘,亦不能借道理将其阐释,因而在这些文字通过眼眸闯入大脑的时候,心中鼻尖眼内皆涌起一股暖流,像是心中多年的块垒瞬间被浇透,想着高山流水大概就是如此情景吧。甚至于有时候不免产生相见恨晚之憾。所幸,总算是遇见了。

  作为“人生三书”的第二部,《亲爱的安德烈》就像是人生由青年慢慢走向成熟的那个阶段。你可以从中发现十八、十九、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思想潮流,亦能探寻到年近半百,生命渐老的人生感悟,其中的文字如面对面坐着交谈,娓娓道来,轻松舒缓,是关乎人生、却不系生死,总是能引起人心里最初的悸动。我曾想,如若是我十八、九岁时得见此书,人生会是何种光景。然这样的念头随即就被浇灭,还是那句人生哪有什么偶然,也不曾有什么如果,就像龙应台试图与安德烈“通信”一样,从不存在说“如果他们不曾开始书写会怎样”那样,一切开始了,两代人之间的思想碰撞,其所产生的火花,照亮了一部分迷途中的人,点燃了一部分灰丧不堪的灵魂,同时也为部分游荡不定的个体找到些许可以暂歇寄托之处……诚然这样的说法有些过重,但这有何妨,对于现阶段的我来说,这大概就是关于人生最好的注解,那个曾经暮霭沉沉的世界,总归是一点一点慢慢明亮起来,渐渐呈现出一番出水芙蓉的模样来。

  “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1

  《傅雷家书》是父子书信集,而本书则是一本母子书信集,母亲也是作家,是中国的母亲和其德国的儿子教育理念碰撞录。

  母亲是台湾作家龙应台,儿子安德烈则是一个德国青年,母亲带着八分的认真与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存着二分黑色幽默,三分玩世不恭和五分真诚。我本是抱着不情愿去看这本书,当看到1/4时,忽然间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彻悟,书中对孩子与父母的描写,那种无比新奇而又见解独到的教育方式,让我耳目一新。

  书中的安德烈对生活充满乐趣,几乎天天听歌、开派对、旅行等等这些我们中国孩子想也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再来看看我们的一天,早晨早早起床、没完没了的课内与课外作业等等。另一方面,小安每次遇到了挫折,妈妈来安慰他,成功时,亲朋好友都为他送去衷心祝贺;但我们取得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甚至与家长的期望还相差许多,这就是东西方教育的差距。

  这本书中随处可见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安德烈是土生土长的德国青年,除了出生在台湾,其他方面已经很难同中国扯上关系。在这样一个德国青年的眼里,台湾是这样的:“我不关心台湾的.过去,不关心淡水河的鱼虾是如何灭绝的,不关心在一个不民主的地区人们如何为争取民主而努力,我也不关心德国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我自己又将以什么为以后生活的凭依,我只关心自己每天是不是开心,是不是活得有想法有创意。”我想这样的孩子如果活在中国,不用问一定会被父母一通斥责然后令其痛改前非。如果他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也就算了,但是这就是龙应台的儿子?台北文化局局长、国际知名教授的儿子?我原以为龙应台会像平常家长那样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她却说:“他是一个自由的人,是我生命中相遇的‘另一个人’,我无权强令他做什么,只能和他朋友似的交谈。”这种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我们的父母的口中说出。我觉得安德烈对MM(妈妈)的语气不像总统也像首相了,竟然这样和自己的母亲说话,而龙应台只是倾听,只是思考,与自己的孩子如朋友一般交流,他们这种火星撞地球的交流让我再一次地感到震撼。

  从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种教育方式,另一种教育理念。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同时也作为一个有同样年龄儿子的母亲,书中可借鉴之处太多了。我们对孩子的管教实在太多了,以我们所谓的经验为孩子制定了太多的条条框框,还美其名曰为了孩子好。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一条流水线,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产品”,而不是不拘一格的人才。孩子们的创意给我们教没有了,许多的问题只有对和错,是和不是这两种答案。这本书,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认真地读,去认真地思考。它比《傅雷家书》还有更现实的教育意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2

  这几个星期的阅读真的是收获惊人的,我感觉到了我的问题,我感觉到了如何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所以我有话跟您说。

  一开始,我抱着应付的态度去读,可后来慢慢沉浸在安德烈和他妈妈龙应台的通信对话里。

  看着安德烈在信里和他妈妈龙应台说,他心目中的“Kitsch排名前十大清单”,其中母爱就在里面,我其实也好烦妈妈的关心。我现在越来越叛逆,总是喜欢和妈妈对着干,有时候还乱发脾气,我也好想和妈妈有些交谈,可是一开口就是学习,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有时候还能扯到我的朋友身上。书信,我也想过,可是妈妈每天六点钟左右回来,一回来忙到七点多,吃完放八点多,做完家务睡觉,完全没有空闲的时间。

  每次我试图和她交流,没一会又扯到学习上了,说什么现在不好好学,以后会怎样怎样。一开始,我觉得没什么,反正唠叨一会就结束了,可是后来越来越烦,就和妈妈越来越少交流,我想,我和安德烈的遭遇差不多,我甚至有些羡慕安德烈,他的生活是自由的。

  直到我在《亲爱的安德烈》里看到了《给河马刷牙》这篇文章,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妈妈是不是也希望我以后可以自己选择工作,而不是被工作选择,我一直不懂妈妈为什么一直工作,不和我玩,我还埋怨过她,我到现在才知道,妈妈努力赚钱,是为了我以后生活能轻松点。

  妈妈,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在我小学一二年级的那段时间,你每天都来接我,我每天都会和你说我在学校发生的趣事,一直滔滔不绝地讲到家,而你,会笑着听我说话,时不时插上两句。周末,我窝在沙发里看书,你帮我准备午餐,餐桌上,又在计划明天去哪里。

  直到你帮忙外公做生意后,你完全不在家。每天我一个人放学回家,一打开门就是空旷安静的客厅,你回来后,我和你说着我们班同学的事,你要不爱理不理,要不就是扯到学习上。

  手指在计算机上飞快地动着,我安静了,你沉默了,整个客厅只响着计算机“噼里啪啦”的声音。

  妈妈,我想进入你的世界,可你不愿对我说,你想进入我的世界,我跟你怄气,不让你进来,我想说的是:妈妈,我不是千金小姐,不要总认为我什么都干不成;我不是大嘴巴,不要以为我什么都会说出去。妈妈你有什么事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帮忙,不要总是放在心上,看到你的白发一天天增多我也心疼,妈妈,为什么不把我当做你的倾诉对象呢?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3

  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个东西文化。——龙应台

  龙应台眼中的香港和安德列眼中的香港有较大差异,虽然谈不上天差地别,但差别也不小。这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香港,所得到的观点自然也就不一样。

  安德烈觉得香港没文化,主要是香港人的生活中缺少情趣。香港生活的节奏太快了,快到什么程度?人们都甚至无法停下来,回顾一下之前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反思。连这些都被剥夺,更别说享受生活了。我去香港旅游时,站在香港繁忙的街头,车水马龙,匆匆的行人随处可见,自身也就情不自禁地随着人流脚步越来越快,进入快节奏模式。感觉稍微慢下来,就耽误了什么,心中不踏实。于是原本好好的旅游计划变了,并且是从性质上改变,变成了需要按时完成的任务。然后,大家都抓紧时间,抓紧时间购物,抓紧时间逛多几个景点,抓紧时间多吃几样小吃。为何不慢一些,为何那匆忙,为何一次性干那多事情?我们是来旅游的,而不是工作,需要休闲的气氛,一次性做不完的事情可以分多几次做。要是都做完了,没有遗憾了,再去一次又有什么意义呢。可以给自身留一点惊喜啊!

  由此看来,龙应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适合。港人不逗留,观光客也无法逗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尽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务。环境造就了循环如此之快的社会,这种社会适合鸢飞戾天者,努力拼搏开发能力得到功名和财富。但不适合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潜心创作,即使有这么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财富。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为一个浮躁的'社会。

  香港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周末要加班,工作礼拜天回来就是一顿睡把睡眠补回来,然后又是星期一。留学生的生活——上课,谈文化,喝咖啡、啤酒,读书,旅游,休息,上课,聊天,谈文化……无忧无虑。

  这两类人的生活差异一眼便知,也许欧洲学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无忧无虑的吧。香港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欧洲学生如此闲适。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地区的氛围导致的,香港没有历史根基,欧洲各种名胜古迹,香港想达到那样的氛围——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4

  “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理解“消极”的意思。查了字典后明白“消极”的意思是“否定的,反面的,阻碍发展的”。可我还是不明白,所有“否定的,反面的”事情都是“消极”的?反之,“消极”的事情都是“否定的,反面的”吗?开Rolls Royce就是“消极”的?捉了蝈蝈不放也是“消极”的'?

  我不明白。可是,有一点肯定是对的,那就是不要浪费资源。地球资源匮乏,确实很匮乏,浪费是十分可耻的行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无限的。我们平常所能做的节约能源,保护地球的事情有——离开房间屋子关掉电子设备电源,将水循环利用,垃圾分类

  至于奢侈,也就是挥金如土,滥费钱财,就得因人而异了。平常出去购物,我总是挑便宜的,事实上我也不知道那件商品应该多少钱,几元算贵,可我总觉得把钱花在无价值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上,毕竟是一种浪费。有些人,买回来的东西自己忘了用,最后要么是物品过期,要么不适合自己用了即使钱太多没处花,还是去捐些钱吧,给山区和家境贫困的人们,这毕竟也是节约的表现,善心之举。“募捐”和“奢侈”有着本质上的差别,你想选择哪一个?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

  陆陆续续的终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惊奇的是,一个18岁的孩子可以有这么深的文化底蕴,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精神,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他的那颗温柔感恩的心时刻萦绕在我的心头,他的对于高尚生活的向往让我羡慕。看了他的,我才知道原来港大的学生也和我们内地的学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英语看和读没问题,但是根本无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对欧洲开始向往,向往每间咖啡馆的静谧,向往在那里和三五好友悠闲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平静,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更多的东西,比如艺术比如环境比如贫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亲爱的安德烈》是一本适合阖家观赏的书籍,母亲可以从安德烈的字里行间知道现在的同龄人的孩子心里在想什么;而年轻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龙应台那一封封饱含关心与爱护的回信,也许对父母会有更多的理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2-18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4-30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4-03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06-0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篇04-1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5篇)04-12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汇编15篇)04-21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集锦15篇)06-12

为了生活而生活——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