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常用【15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
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一曲催人泪下的歌曲……让我回味无穷,百看不厌。
蒋廷黻所著的《中国近代史》,贯穿了中国近代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至20世纪抗日战争爆发前的近一个世纪历史,讲述了整整一个旧民主革命阶段——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辛丑条约……作者用着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翻开这本《中国近代史》,就仿佛掀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历史长卷。为何当时的中国多次被列强的'铁甲钢炮给轰开了古老的大门?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人的守旧。中国人的守旧造成了他们思想的落后,思想的落后造成了科技的落后,科技的落后造成了国防的落后,国防的落后就造成了国家不保的危险。很可惜,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时,李鸿章勇敢地站了出来。
李鸿章,何许人是也?世界排行第九的北洋水师的创始人与统帅,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一,晚清四大民臣……无数的荣耀集他一身,可谓是时势造英雄。或许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李鸿章认清了仅有向西洋学习才能自强的道理。
历史就是这样公正,也是这样的残酷,它不会给予弱小者任何悲悯,也不会给予强大者任何协助。当清王朝的统治者在宫殿里享着天伦之乐之时,西方的工厂里机器正在轰鸣。李鸿章向西方学习,建工厂,设学校,成立北洋海军。虽然他自强的方式很不错,可是他自强过后却也救不了国,因为他自强的不彻底,没有认清楚清王朝落后的根本原因,思想上不改变就算是他本事再强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说,在那个时期,想要自强是有多么的困难。
历史早已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因为即便我们对历史有多么的不满,我们也无法将它改变。无论是什么年代,都是属于强者的。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都要有着强烈的职责感。如此这般,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2
暑期里,妈妈向我推荐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并让我认真阅读。妈妈说:“只有真正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才能理解并热爱这个民族。”看着妈妈认真的表情,我用力地点点头。
《中国近代史》由近代的史学大师蒋廷黻编写。这本书对我来说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它就像一帧帧黑白影像,在我眼前徐徐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十九世纪所经历的一段特殊的历史。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有些片段让我觉得屈辱,有些让我觉得失望,还有些让我觉得应该有所反思。
十九世纪以前,中国没有邦交。长久以来的闭关锁国,让国人一直沉浸在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世界里。当西方国家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时,国人却在鸦片的烟雾里沉醉。当西方的大船满载着武器大炮轰开国门时,清政府却指望通过签署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来换得暂时的`和平。赔款、割地、开放口岸……清政府自以为是的外交成功,就像一道道狰狞的刀疤,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脊背上,满目疮痍。
鸦片战争的失败,终于让国人懂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性。恭亲王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开始推行内外合作以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他们新建学堂,创建水师,挑选学生赴美留学,发展工业和轻工业。虽然推动中国向现代化走了几步,然而西太后的专政加上原就腐败的大清王朝体制,前进之路仍困难重重。接着戊戌六君子推行变法运动,提倡从上至下的政治改革--废八股文和调整行政机构。而后,太后直接囚禁光绪帝,杀死谭嗣同、杨锐等人,迫使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国外。短短的一百天,戊戌变法失败了。
清王朝灭亡后,中国又经历了袁世凯复辟,国民党政府上台执政,但是国民党的军阀割据却长达15年之久,然后是北伐和抗日战争。整本书的讲述到此戛然而止。可是,最终为什么国民党没有建立新中国,而由共产党建立呢?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在和妈妈的讨论中,我终于明白:原来国民党是在特权阶级的支持下才得以建立;而共产党是革命军,他的基础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共产党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共产党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读完整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年恰逢祖国成立70周年,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在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里茁壮成长。借用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祖国未来的历史需要我们来谱写,我们必将用尽全力,不负众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3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数千年来,从丝绸之路的捍威到贞观之治的“天可汗”威仪,再到郑和下西洋的外抚四夷,封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应有尽有,以不平等待遇对外邦交,以封藩属国作为我国的国防外线代守门户。却不料在这固步自封下,西方近代文明的曙光乍现一个个“日不落”的神话,黯淡了东方的光芒。廷黻先生说:“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现代文明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惨败。”那么,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使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觉醒,探索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
我们总将其屈辱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这个“落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软肋之上呢?
一.旧社会的恶性循环
在第二章里,蒋先生提到两个恶性循环①大乱后大治:因为民众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也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于是乱世末,大治初人口少,有荒垦——人口多,分配少,生活水平低——烧香拜佛,土匪起义,小乱变大乱——大治末,乱世初;②每朝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薄,奢侈低,体恤民情,内政昌明吏治澄清;后来则欲望提高,奢侈增多,贪污长进。
这两个循环造就了中国历史如同sin函数图像跌宕起伏。而在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在抵抗力量薄弱的低谷的.时候,我们开始处在云端做双曲线中的下抛运动。这映证着近代历史血泪屈辱的必然性,也充分揭示了要想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命运,必须跳出该图像的发展,也就是必须革命地彻底,将中国封建统治连根拔起,这我也将在下面第三点中提到。
二.民心向背与国家进退
《南京条约》后,广州民众因为触及到自身利益而产生仇外心理,不让外人入城。当政者没有顾全大局地去疏解矛盾反倒是以林则徐等的意见认为“民心可用”,认为”四万万同胞有胜无败”,希望等到外人骚扰作乱时组织百姓去抗议其洋枪洋炮。“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民心代表一种趋势,但如果没有大势力量——也就是综合国力的推动这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花骨朵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更有甚者当起了汉奸,有些老百姓不明所以还帮忙外敌搬运物资——当秦始皇焚书坑儒地抑制思想发展,当明清八股局限、文字狱风行时,统治者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江山的倾覆往往咎由自取呢!
更何况,“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的大阻碍之一。"就好像在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也正是“野心家知道中国人民的乡族观念,从而利用之,已达到割据的目的。”就算是接受了西洋文化,也只是盲目地学习。就好像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小农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狭隘阶级利益(“他的真实心志不在于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而打着天朝的幌子,通过宗教信仰从而进行革命,其根本与封建文化无异。
士大夫阶级的独立、大无畏、创新精神在哪里
在鸦片战争前与外国的邦交中,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除了一点被迫的无奈外,是否更多体现了晚清“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士大夫认为的“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直至戊戌变法才被调整;在洋务运动中,“时人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曾国藩在推翻太平天国中,也是“以中国旧礼教为其立场,维持清政府作为政治中心,凭依忠君思想”……
就好像一位网友提到的“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不彻底,接受的旧式教育,脱离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束缚。大部分则是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这个时代,包括很多:闭关自守;外国的趁火打劫;民众的迷信与无知;思想文化的限制等等。”我们要理解他们的局限性,但除此之外,我们是否更应该想到,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当国家栋梁尚为此愚昧,也就不难理解国难殇殇了。
四.战略战术啃老底、太拘泥、不分明
近代有好几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就拿洋务运动来说,洋务派出于国防动机率先开始军事建设和企业建设。奕他们“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大着胆向前进,到国际生活中去找新出路。”而蒋先生痛心扼腕地说,这种新精神为什么不能出现在鸦片战争后而出现在20年后的咸末同初呢?“鸦片战争失败根本在于我们的落伍,但其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致命伤……我们的近代化若比日本早20年,远东的近代史则完全改写。”洋务派们迟了一步,
但更重要在宣告洋务运动终结的北洋海军溃败中战略战术运用不当。当时我们已经引进很多西方的大炮船只,但“我们的失败不是船不如人,炮不如人,而为战略战术不如人。”例如总司令选用带马队、全不了解海军作战的丁汝昌;例如在变更阵势形势自乱,敌人有空可钻,而我们第一炮误中自己望台……而且当时一些有远见的贤士郭嵩焘、曾纪泽等也郁郁不得志,
最重要的,是“近代化的国防不仅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种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局限性是中国旧式民间运动不能救国救民的根源。所幸的是,我们一步步尝试学习和接受近代文化,取其精华地继承传统文化,于是有了推翻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有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处在近代的中国,就好像刚刚脱离温室的花朵,唯独经历风雨的洗礼,才可以摆脱自身的娇弱。我们愤怒,为着列强的恶毒和凶残;我们悲痛,为着大厦将倾,尸骨遍野;我们庆幸,可以卧薪尝胆,力挽狂澜——所以我们努力,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而唯有在那一层屈辱之下取长补短去学习,把握机遇去成长,中华民族才能昂然站起,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高一的孩子,谈谈自己的感想,顺便完成自己的暑假作业,放在这里希望大虾们多多指点~谢谢!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4
中国,一个在历史上曾经显赫一时的国家,从1840年到1949年的4月,因清朝政府的腐败,自高自大,认为“天朝物产丰富”,闭关锁国,再不与外国来往。后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林则徐虎门销烟,却不料清廷的昏庸懦弱,向恶徒妥协,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堕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掠走珍宝,砸、抢、夺、拿、烧,无恶不作,无所不为。在那时,谁会想到我国四大发明,景德镇的瓷器,郭守敬的《授时历》,司马光和《资治通鉴》,郑和宣扬国威……从前的辉煌都付之一炬!我常常想,清政为何要闭关锁国,为何那般懦弱!既然你存在在这世上,就不应该退缩,把一块块土地让给侵略者,一次次的退缩,一次次的妥协,国破家亡,四分五裂!叹你割让173。9万平方千米土地在所不惜,义无反顾投入敌军阵营镇压革命…但你如果换一种方式呢?结果还会是这般惨烈吗?
从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已开始了向世界证明自己身份的征程。回顾今朝,我国在世界的地位上也是一日千里,在里约奥运会上,我国屡战屡胜,夺得70块奖牌,其中金牌26块,位居世界第三!这足以见证了我们现在的`充足实力。
现在的我们,不再是那个受尽外国欺凌的旧中国了,我们有发达的工农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其中不乏有多项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就因为我们强大了,我们发展了,外国也对我们恭敬有加,在与国外交往中,我们有朋友,有合作伙伴,有对手,也有敌人,即便敌人也不敢对我们轻举妄动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落后就要挨打。你落队了,别人就欺负你;你强大了,别人就尊敬你。虽然今天的胜利十分辉煌,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让我们喊出心底的愿望:勿忘国耻,继续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5
作者对近百年尖锐的复杂的阶级斗争史实完全不提,特别强调向西方学习,除了上述讨论过的其所处的时代因素外,与其身份和经历的关系也极其密切。必须承认,蒋廷黻骨子里就是一个学者。他十七岁负芨远游,在美国修读文学与哲学,后回国任教。是“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前贤‘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也接受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的文化人。但除此之外,他中年时又以书生从政,任民国政府高级外交官,且还政后依然从事学术的研究。这样一段特殊时期的政治生涯,使他的历史著作既“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纵横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又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一层意识形态的阴影。
但这本书在的论述切入点也颇值得我们借鉴。本书以对比开篇,而后抽丝剥茧,对主要事件逐个剖析。这一幕幕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单独成像的'画面剪辑,在其背后,还有一张宏大变换的幕布做背景。而这张幕布,无疑是蒋廷黻在外交上的长袖善舞泼洒绘制而成的。同时,书中没有引用太多的史料和掌故,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文字,给人以形象感。民国遗风拓印其上,如行云流水,收放自若。且对于蒋廷黻而言,无论是作为一名学者,国民党官员,甚或只是一个中国人,都有这样一种责任和义务,即通过回溯与反思,借鉴与参考,在得失取舍、兴衰荣辱中寻求“锻造”中国的良方,重塑一个国家的精神。就《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而言,在“不仅要回溯神州陆沉的痛苦历程而已,更要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使人们鉴古知今,认识前进的方向”这点上,毫无疑问,蒋廷黻做到了。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6
提起中国近代史,似乎就是说中国落后挨西方列强打的一部屈辱史。但是看过这本书以后,感觉有很多观点被刷新了。首先,洋人的动机原来并非一开始就是以政治颠覆的诉求为先,而是想来做生意的。是中国先不给予洋人以平等地位,洋人才要用炮舰来求得这个“平等”,最终反而是占了优势,中国变成不平等的殖民之所了。其次,中国方面并不是一直被压着打的,中间其实是有很多次没有让洋人占到便宜,很多历史教材上斥为卖国的旧官僚表现出来的强大学习能力和执政水平令人动容,而另一些所谓的民族英雄其实不仅思想守旧,客观上也让国家付出沉重代价。再次,中国民众始终未能得到唤起和组织,成为国内斗争和国际争端的一再牺牲品,甚为可惜可叹,他们在所有的.权贵眼里都不过是随时可供消费的数字而已。上层的一切,看似一边倒,看似结果可期,其实都有考虑、有较量、有逻辑,只不过中国方面始终没有十分准备好,吃亏面大些,但并不能说没有努力过。
本书的史料很精当,举了很多奏折和批文的原文,还有不少英国方面的文献。作者功底深厚,不仅解其总意,而且注意字句选用的细节,推导出双方博弈的心理活动,以及当事人在其本国和谈判对手之间的周旋的余地。这样读史,才是能还原历史的全貌,并留给读者足够的空间自己独立得出可能和书本上不同的结论,而非只说林则徐销烟好、李鸿章签马关坏。销烟到底是不是当时博弈的最好手段?马关条约是不是已用尽谈判的空间?中国看重的是什么,英国看重的是什么?这些问题如果不分析,不回答,结论自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只愿锁国自大的历史悲剧不要再重演,因为我们都是百姓,出了事情大抵是要被牺牲的那群人。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7
1、“抠门的皇帝”
道光皇帝是清朝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有名的节俭皇帝,崇尚节俭近乎抠门儿。面对英国的咄咄逼人,鸦片的祸国殃民,他也想有所作为,但总想着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能把事情办好,这怎么可能呢?他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大修军备在即,但却迟迟不许拨用库款,“林的军费大概来自行商及盐商的捐款。”到了道光二十年(1840)六月七日,英军已经占领了定海,道光手忙脚乱地饬令沿海各省整顿海防,加强防守。然各省海防薄弱,军备废弛已久,军费开支巨大,但是我们的宣宗皇帝却不允许封疆大吏动用库款以充军费。他的敕令中时常不忘提醒官员们“以节糜费”,可他哪里知道,自己宵衣旰食,勤俭节约,以身作则地寄予厚望的各级官员们却在欺上瞒下、贿赂成风、奢侈浪费、中饱私囊。
钱从来都不是靠一个皇帝身体力行地节省出来的,整饬吏治、刮骨疗伤,方能上下戮力同心;张弛有度、开源节流并重,方能国库充盈,百业兴旺,百姓安居。当然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也无可厚非,但越过了度就适得其反了。钱应该用在刀刃上发挥其作用,而不是放在库里等它生锈。道光皇帝还是缺乏些魄力,多了几分平庸,在太平年代还则罢了,处于多事之秋,怎么能保境安民呢?
2、“幸运的林公”
提起林则徐,我们都知道他是虎门销烟的大英雄,但对他在鸦片战争前后的一些细节还不甚了解,蒋先生的.书中则有多处披露。他的幸运在于虎门销烟前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大力支持;中西起冲突后虽被打压,但获得了舆论的支持;新帝即位后,被委以剿夷重任,但不久便重病而亡,名誉得以保全。
虎门销烟前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禁烟。外国人对其发布的通告置若罔闻,他们低估了林公的信念和品格,以为他和清朝普通官员没什么两样,也是前紧后松,摆架子吓唬他们。这一回他们错了,文忠公雷厉风行,决不退让,不给他们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他派兵把广州十三行围得水泄不通,这里成了监牢,而且还不许中国人卖粮给外国人,外商们叫苦不迭,无奈之下只得把鸦片悉数上交。林则徐大功告成后仍不走,还要巩固战果,彻底禁烟,要求外商出具甘结,保证以后不再从事鸦片贸易。英人不答应,中西冲突骤起。此时朝堂上以琦善为代表的主和派占了上风,林则徐被革职查办,后来又被发配新疆伊犁,效力赎罪。林公虽蒙受不白之冤,然幸运地成为了整个士大夫阶层学习的楷模,倍受清议派的同情与支持。林公在中西冲突中看到了中国的落后,但碍于名誉,他怕清议的指摘,把在广东搜集的资料交给了魏源,这便有了后来的《海国图志》。然而林公后来虽再度出山,也没有提倡改革,向西方学习,因为他知道这不仅有损其清誉,而且阻力重重,在彼时的中
国很难办到。新帝咸丰即位以后,内有太平天国起义,外有虎狼垂涎,朝廷内外交困,剿夷派势力大增,年迈的林则徐又被想起,欲委以重任,但他已身患重病,不久便去世了,声誉得以保全。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8
对于蒋廷黻这个名字,我是非常陌生的。直到拿到他所写的这本近代史,看到有关于他的介绍,我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这样一位人物。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政界,他都是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所写的这本书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通俗易懂。
这本仅有五万余字的小册子,并不是像一般史书那样单纯地按照时间为顺序去叙述,而是在历史变迁内在联系上先后承继、转合变幻。他是在以史为鉴、以史经世的思想支配下,全书四章分别为外患、内忧、自强运动、瓜分和民族复兴。
外患主要是简述清政府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惨败后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并没有进行彻底的维新改革。朝中官员分为剿夷和抚夷,主剿者自大狂傲,主抚者一昧妥协。两者都没能正确认识中国当时的情形,从而进行积极的改革,统治者更是毫无远见,使中国更加落后于西方国家。
内忧是指清政府遭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洪秀全领导的运动,那是不可能复兴民族,兴旺国家的。他只对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十分积极,而对于社会革命是消极的,“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曾国藩带领湘军最终战胜洪秀全。
自强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恭亲王及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京外的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也开始学习西方的机械。然而,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这次运动的失败。原因何在?这些人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但是这远远不够的。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教育、经济,而且必须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政治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那就没法真正走向近代化,没法救国救民族。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地刺激国人,康有为提倡进行变法运动。然而新政却又失败了,西太后及顽固派又一次破坏了改革政治制度的机会。民间的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却后来还是给袁世凯当做乱民,派兵围剿。义和团的后果是《辛丑条约》。作者认为只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能救国救民,是民族“唯一的复兴的路径”。
这本书是作者在国家、民族处于抗日战争危急关头所写,整理了近百年的史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这一段历史,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了解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努力才换来的。历史用鲜血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今天我们理应奋发图强,复兴民族。正确对待历史,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自强自立。
对于蒋廷黻这个名字,我是非常陌生的。直到拿到他所写的这本近代史,看到有关于他的介绍,我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这样一位人物。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政界,他都是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所写的这本书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通俗易懂。
这本仅有五万余字的小册子,并不是像一般史书那样单纯地按照时间为顺序去叙述,而是在历史变迁内在联系上先后承继、转合变幻。他是在以史为鉴、以史经世的思想支配下,全书四章分别为外患、内忧、自强运动、瓜分和民族复兴。
外患主要是简述清政府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惨败后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并没有进行彻底的维新改革。朝中官员分为剿夷和抚夷,主剿者自大狂傲,主抚者一昧妥协。两者都没能正确认识中国当时的情形,从而进行积极的改革,统治者更是毫无远见,使中国更加落后于西方国家。
内忧是指清政府遭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 洪秀全领导的运动,那是不可能复兴民族,兴旺国家的。他只对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十分积极,而对于社会革命是消极的,“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曾国藩带领湘军最终战胜洪秀全。
自强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恭亲王及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京外的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也开始学习西方的机械。然而,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这次运动的失败。原因何在?这些人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但是这远远不够的。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教育、经济,而且必须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政治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那就没法真正走向近代化,没法救国救民族。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地刺激国人,康有为提倡进行变法运动。然而新政却又失败了,西太后及顽固派又一次破坏了改革政治制度的机会。民间的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却后来还是给袁世凯当做乱民,派兵围剿。义和团的后果是《辛丑条约》。作者认为只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能救国救民,是民族“唯一的复兴的路径”。
这本书是作者在国家、民族处于抗日战争危急关头所写,整理了近百年的史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这一段历史,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了解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努力才换来的。历史用鲜血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今天我们理应奋发图强,复兴民族。正确对待历史,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自强自立。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
《中国近代史》讲述,在中国近代社会之巨变,这段艰难的历程并非如大多西方汉学家所言,是一段西方因素不断输入而中国仅仅被动回应的历史。其中有许多部分,令人感触良多。
这本书就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文化及意识的一种状态,并在鸦片战争之后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而在其中有几句话令人深思“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由于我们的物质,一部分由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标准”、“中西的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这几句话让我理解到要反省自身,鸦片战争的遭遇,冲突的'因素有鸦片贸易和外来侵略者这一因素没错,但也同样也要反观自身,我国当时文化的落后与对外待遇的不平等也是因素之一。毛泽东也曾说”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历史教材给我们的印象也就是鸦片战争及其二次鸦片战争是中国“开眼看世界”这一影响,写的过于简答,让人只有片面的知道了战争带给我们的影响,却并没有告诉我们战争背后的很多原因,有的也只有鸦片贸易和侵略者的描写,从而护士了中国社会本身的问题,这让人了解到探究问题要深入研究,不能只观一方。
最后,读这本书最深刻的感谢就是要以史为鉴、珍惜和平环境、走和平强国之路.要珍惜当下和平环境的来之不易,牢牢记住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伤害。要发扬抗战精神,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献上一份力,为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崇高事业而努力奋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
《中国近代史》是由蒋廷黻先生编写的一部讲述中国近代历的重要事件及其背景的书。这本书是蒋廷黻先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思考,1840年——1925年这段时间,也让我对神州大地上的人民有了更多的了解。
当时的中国政府由于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以及过于膨胀的君主专制,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非是蛮夷之国,西方国家带着绅士风度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来进行贸易。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而此后引发的鸦片战争仅仅是因为皇帝对待马嘎尔尼十分无礼。中国直到鸦片战争失败及剿夷派崩溃后,才有人意识到改革是强国之路。
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林则徐这个人物,他是典型的中国士大夫的代表人物。鸦片战争的失败跟林则徐本人是有着很大关系的。在虎门销烟时,林则徐看起来是一个十分有决断,有思想,一心为国保卫人民且百战百胜,战无不胜的人。其实他也真的觉悟到了是时候去西方取经了,但是他为什么没有把他的想法大胆公开出来?如果从他那时起,觉悟了的士大夫都去表达自己,那中国的.现代化可能会早二十年。他为什么不这样做?因为在他心中,他的名誉比拯救世界更重要。这也是中国士大夫的通病。我认为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士大夫本来就是胆小懦弱,不敢说出实话,另一方面是皇帝和官场的大背景十分固化,且皇帝时常用人不当,使士大夫们不敢言也不敢怒。所以我认为现在的统治者应当多听取八方的意见,让真正有抱负的明珠慧眼帮助中国一直进步。
其实只要当时政府回过头去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闭关自守是多么大的错误。远在唐朝时,日本就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快速引进中国文字,服饰,建筑甚至是管理制度,它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进行很彻底的进行改革,于是它就越来越强大。不说日本,当时玄奘西行,引进了佛教,使其在中国发展。佛教的引进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选择,还促进了国家的管理。这说明引进外国的优秀文化是一个促进国家发展的好办法。倘若当时的中国有足够高的智慧,大胆引进西方文明,将战争化险为夷,那么中国不仅会与西方强国并驾齐驱,而且一定会在国际上重塑中国文明的辉煌。历史不会改变,但我们可以吸取历史的教训。学习历史,吸取教训,是走向成功的捷径。在做决定时,想一想曾经走过的弯路,或许,它就会轻松许多了。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1
很早就知道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但认真拜读则比较晚。原因无它,但凡中国人,读近代中国的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缺乏一颗强大的心脏。一部血泪史啊,让人不忍卒读!
对蒋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的阅读,我最大的感受是震撼和颠覆。
第一,高大上的历史经典原来可以这么短。这本书只有四章共5万字,第一章讲外患:两次鸦片战争,第二章讲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第三第四章讲为抵御侵略,先后出现的四个救国救民方案: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从整体看,一二两章为因,三四两章为果,从整体上探讨了近代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做的`努力,病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提出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
第二;历史经典可以这么通俗好看。书中没有那么多晦涩难懂的引经据典,不拘泥与细节和过程,如一股清风扑面而来,让人毫无抗拒欣然接纳。又如同一个博学且通达的老先生在唠家常,寥寥数语就把历史迷雾中雾罩下的人物、事件明白透彻的点出,让人豁然开朗。如,讲到中西关系,蒋先生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讲到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他说在于他们的不彻底。他们为什么不彻底呢?一部分因为他们自己不要彻底,大部分因为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分析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他则说甲午之战是高度西洋化近代化之日本战胜了低度西洋化近代化之中国。
第三,原来早在1938年以近代化为线索对中国近代历史进行研究就出现了。要知道我们的普通中学教材编写和教学,直到近十年才大力提倡用近代化的视角来看待历史。之前的历史教学我们贯彻的主要是革命史观,强调阶级斗争,一味赞美人民暴力革命的伟大和正确。忍不住叹息,主流意识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让这样一本有思想力的书和我们失联长达近半个世纪。尤为难能可贵的是,蒋先生本就是那个时代的人,我们常说当局者迷,而他则是站在时代当中写时代,对历史思考的深度和价值,在半个世纪过后仍让我们惊叹。历史果然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吗?还有多少历史的真相有待发现?
第四:眼光独到,对林则徐、琦善等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如林则徐,至今我们的教科书中仍然赋予他民族英雄、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称号。而蒋先生则指出真正的林则徐觉悟到中国的器物不如人,但他并不主张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的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而对那么被我们唾弃的琦善则比林则徐勇敢又担当,他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而且公开的宣传了。这种反差可能不一定会被我们认可,但他无疑的启发了我们的思考。
当然,蒋先生的作品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第四章的最后一部分很明显带有了浓厚的意识形态偏见,偏离了先前客观中立的立场。但,瑕不掩瑜,绝对对得起近代史上的经典称号。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2
终于把蒋廷黻(是这仨字吧)的《中国近代史》看完了,对于满清帝国和中国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看来历史课本害人不浅那,提醒大家如果没有充分的历史知识储备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或某些书籍上的历史和历史分析,以防被人利用自己,适当时与家长交流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我们误入歧途。至于历史课本么,就当是历史知识的扩充,但不能完全相信其中宣扬的所有精神,否则就被成功的洗脑了……
历史课本上告诉我们,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邓世昌丁汝昌是民族英雄,琦善是“汉奸”。但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时,会发现“好人”的局限性和“坏人”的闪光点。
林公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个被雕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贤者”——他秉公无私,疾恶如仇,是近代站起反抗外来殖民者的第一人……但当我们用观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视角打量这位英雄时,就会发现他的局限性。不错的,林公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集大成者,但传统毕竟是传统,不适于当时正在飞速进步的世界。他以为中英可以一战,并自信满满以为可以战胜英军;他还以为禁烟只要把外人的烟都烧了,把外人都赶出中国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他更以为封建制度能“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但历史证明他是错的。皇帝把他贬到边疆不让他与英人正面交锋其实是他的大幸,这保全了他在历史中“英雄”的地位,也使他避免了清议的指摘。不过却使统治阶级士大夫误以为英中战争的失败是没有启用林则徐的缘故,也让近代中国错失了最宝贵的二十年发展时间。试想如果中国在遭遇通商战争失败后就开始革新、开始觉醒,现在的世界格局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当然,林则徐只是一个例子,满清的灭亡也有它的必然性。仔细研究便可发现那时的满清是多么的可悲,那时的中国社会是多么可悲。
读史最重要的还是帮助我们培养思维,让我们发现历史的规律,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看待事物。
我一定要继续读下去,读更多的史书,人文读本,可能我看不懂里面所有的东西,但古人不是说了么,“开卷有益啊少年”!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3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用一个字评价就是好,两个字是很好,三个字是非常好。
这里说的一顿饭,是说用吃一顿饭的金钱可以买到,花吃一顿饭的时间能够读完。这本小册子很薄,当当上购买仅需要13元,网上甚至还有8.8元的版本,不可谓不便宜,而读完之后却能让人豁然开朗耳清目明,收获百倍于其价,性价比之高简直令人发指啊!喜欢近代史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一本经典之作!
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段很不好写的历史,因为怎样写似乎都失之偏颇。主流向左其实理所当然,反正清廷早已不存在,李鸿章袁世凯也作古多年,无论扣上如何糟糕的帽子都不会有人追究。而中国的历史之所以蒙尘,也正是源于这样不负责任的心态。即便此时发生之事,即便著书人身处局中,也未必能在错综复杂的表象之下看清真相,而百千年前风云变幻的旧事,却敢在教科书上铁板钉钉的写下某某人如何如何,又怎能让人信服?
而后,左风盛行的久了,就有人出来标新立异,开始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为古代人矫枉,于是同情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愤青亦有之。但上帝视角本身就十分可笑,因此这样高高在上的矫枉也就容易过正。
蒋先生算是半个近代史的`经历者,也是历史学专业出身,此书著于1938年,期间蒋先生并未亲近红蓝两党,立场公正客观,下笔严谨清晰,加上学贯中西的教育背景,对世界格局也有比较理性的认识。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大量的统计数字,也没有各色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而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清晰的梳理了近代中国格局的脉络,从英国最初的和平外交受挫,到后来一系列的外交失败、战争失败,理性的串讲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因后果,以及中西方文化大碰撞带来的新的社会局面,从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到科学技术、教育体制,最后再到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无一不阐述的清晰透彻。
中国的近代史,实则是古老中国遍体鳞伤的近代化历程,多方面多角度的注重这种变化的过程,才是正确认识历史大势的关键。蒋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正是帮助我们了解近代历史变化流转的绝佳著作。
历史不是数字也不是年代人物,而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是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保罗所有的必然和偶然,这种奇妙的规律,才是历史的魅力之所在。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4
看的电子书。书虽小,只有五万字,却弥补了许多中学历史教科书欠缺的历史细节,理顺了历史事件的发生逻辑。而反观中学教科书,太重史观的逻辑而轻史实的逻辑,以"历史的必然性"反推历史事件始末,缺乏必要的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演进过程的交代,更轻视对具体历史人物分析,丧失了历史丰富的细节与层次,不但降低了可读性,也失去了可信性,须知在近代的历史大变革中,历史事件中的人物莫不受自身历史格局、阶级视角或所谓惯习的限制,其行动并非毫无头绪的"愚昧"保守或激进,而是基于各自的认知图式与利益衡量,他们并不是独立的个人,更是历史演进逻辑的各种实际力量与价值体系的代表,在此种视角下,对人物的分析,并不会陷入到所谓英雄史观的窠臼,历史分析的可靠正在于鲜有人能逃出自身的历史格局与阶级视角,即便能跳出而看清,也鲜有人能与之对抗并扭转历史自身的演变轨迹,林则徐、李鸿章、皆是如此。而更有那不能逃出自身历史格局限制的.草莽精英与芸芸众生,他们才构成了历史演变中的最主要的力量。
本书耐读之处在于,著史者从外交与内政各层次与角度温和的剖析了历史演变的事实逻辑,生动的展示了近代以来东西方两种文明的交锋及其各自的逻辑,在推崇西方文明的同时又能对东方文明中的悲剧人物抱以理解之同情,可以说对东西文明的逻辑极其弊病都有一定的理解,而犹以对东方文明之弊病的痛陈与批判最激烈,所以对国家与民族的进步表现的也最为热切。这种带有著史者个人主观意气的写作风格应该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通病"(通病并无贬义),这种写法已为当下的学术规则所不容,然而窃以为在已经呈现清楚历史演变脉络的前提下,这种写法并不为过,至少他坦诚的向读者展现了著史者的著史取向及自身局限(著史者自己就是近代史中的人物),这比那些明面上理中客,实际上暗地兜售历史观垄断历史解释权的历史书好多了。而对民族与国家真切的关心,更是让人敬佩本书著史者的民族与历史担当。
而反观我辈,虽业于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所谓社会科学,却对社会与国家的进步缺乏最起码的兴趣与关注,只以学术为谋稻粱之手段,而不能从中获得应有的智识乐趣与价值满足,终致于痛苦迷茫。说到底是自身狭隘格局所限制,既不屑为时局、国家、民族、社会尽力,专以批判解构之为能,而又无真正批判的勇气与担当,不敢与真正的愚昧专制退步做斗争,却只会做些撩拨民众情绪骗取点击率的蝇营狗苟之事,真正的苦难黑暗与压迫置于其面前却孰若无睹,而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能掀起滔天的口水巨浪。这种只会写以煽情为能却毫无识见与担当的文章正与蒋先生笔下的迂腐旧文人的文章相若,他们于国于家于民毫无益处,却尽是些是阻碍社会进步的能手。希望以后能多读些这种有格局有担当的历史书,荡涤我辈狭隘的文人思想,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5
自春季以来四五月,共举书四五本,然身陷繁琐之中,心似惶惶丧犬,读毕者竟唯此一本,忽有捧书大哭之意。
自毕业以来,于社会认识愈多,于历史认识亦愈多。社会之认识滋养历史之认识,历史之认识反哺社会之认识,方痛觉自身知识结构之偏狭,思维理念之局促。于现代文化之隔阂,对西方世界之陌生。虽不必亦步亦趋,然知己知彼,一以客观,平准抉择,自是当然之理。又与西人稍有接触,则痛觉我民族之落伍恐不输于清末民初,而对国家民族之前途愈感消极。
蒋氏之书,以科学、机械、民族精神为现代化之进向三途径,横准以民众与士大夫,辅以当世英雄豪杰人物,既有美国新史学之训练,亦不逃离旧史之窠臼。换言之,即能采旧史之长处,史中有人,亦能独辟途径,观察新史。于近代史研究和史书撰写,皆有开山之功。
政治人物之伟大,在于其眼光与手段,史学家之伟大,亦在于眼光与手段。李鸿章虽与西方文化隔绝,但其立意中国,在近代史中,不愧为最伟大和最能干的政治家;孙中山相比则反而次之,虽能有所想法,但毕竟书生意气,未能实行,是一思想家而非实干家。蒋氏对于林则徐之评判,对于左宗棠之评判,对于湘军等的评判,皆有己见,不落俗套。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2-28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26
近代史读后感03-07
《乡土中国》读后感09-18
乡土中国读后感09-21
中国乡土读后感01-27
《中国神话》读后感04-30
[精选]《乡土中国》读后感07-11
中国简史读后感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