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巨流河》读后感

《巨流河》读后感

时间:2024-06-20 16:27: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巨流河》读后感经典(1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巨流河》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巨流河》读后感经典(15篇)

《巨流河》读后感1

  在校长竭力推荐下抽空读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为作者的命途多舛而感叹,也为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奋斗而感动。

  巨流河就是辽河,家在北方。作者在几十年的人生中经常回忆起这条河,想到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倘若郭松龄将军那晚成功跨越辽河,拿下了沈阳,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改变,千万东北同胞的可能也不会流离失所远走他乡,中华大地的苦难岁月可能不会如此艰苦而漫长,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另一个面貌。只是辽河边的那一晚,一点点迟疑,一点点怀疑,一点点阴差阳错,错失了良机,功亏一篑,令人唏嘘。

  由于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许多历史的风云际会、人物的音容笑貌,或与作者正面碰撞,或者擦肩而过。作者描摹他们人生、内心,使之从幽暗的历史中走出来,成为独立的人物。父亲齐世英自不必说,张大飞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朱光潜、钱穆的描述足以成为他们的精彩别传。对于有些历史人物的点评,虽寥寥数语,但也一语中的又别开生面。

  作者一生经历无数大小坎坷,尤其是抗战八年和战后刚入台湾的艰难岁月中,她不懈的追求、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无怨无悔的`人生承受力,都是感染和启示后来者的精神财富。在轰炸下过日子,作者感叹:“每一天太阳照样升起,但阳光下,存活是多么奢侈的事。”抗战最艰苦时,学校准备转移,老师是这样教育学生的:“我们已经艰辛地撑了八年,绝没有放弃的一天,大家都要尽各人的力。

  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作者说:“这之后六十年,走过千山万水……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不论多大的风雨,这种心定就让人多了三分坚毅,齐邦媛说:“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这不是说教,是现实的磨练,也是苦难的馈赠,作者和一批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为台湾的文化、教育、社会现代化付出大半生心血,这其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但有一种精神,它就能支持着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穿过阴霾的岁月,走向阳光灿烂的日子。

《巨流河》读后感2

  齐邦媛教授的回忆录《巨流河》是一本很精彩的书。

  我感到有以下优点。

  一是内容厚重。作者80高龄写成此书。一生经历了诸多重大的历史变迁。从抗日战争,到内战,到台湾和大陆从对抗到对话的各个时期,都以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特视角记录了亲历亲闻。有很多独家的历史细节,十分珍贵。

  二是作者既有很好的国学根底,又有很高的'英文修养,全书既是严谨的史笔,又是优雅的散文。现在国内出版的回忆录也很多,对历史抱有严谨态度者已是上品,兼具美文品质者十分罕见。而一般大陆作家的回忆录虽有文采,但有历史感者极少。

  三是若干内容给人以现实启迪。在现代化进程中,台湾比大陆快一拍。在许多方面,可以说台湾的昨天是大陆的今天,台湾的今天是大陆的明天。

  且举一例:齐邦媛在197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供职,主持新编台湾中学国文教科书。台湾原来和大陆相似,在党化教育的大环境下,语文教科书以意识形态为主导,孙中山、蒋介石的文章比重很大,别的选文也着眼于政治需要,差不多成了政治教科书,学生十分反感。齐邦媛借重一批开明教授的支持,改变了这个格局,让语文回归语文。这有点像前些年钱理群他们组织编写《新语文读本》,向官方版陈旧的语文教科书发起挑战。所不同的是,齐邦媛获得了成功。而钱理群的《读本》至今处在边缘地位。上海的新编中学历史教科书,企图告别阶级斗争史观,采用文明史观,因几位史学界左爷告状,干脆被官方封杀。而台湾教科书改革,虽有守旧势力责难,经历阵痛,毕竟成功。从这个意义上看,大陆今天某些方面,还没有达台湾70年代的水平。

《巨流河》读后感3

  《巨流河》一书以河为名,讲的也是作者家中两代人在战争年代飘零流落,从位于辽宁的《巨流河》,落到台湾的哑口海的故事。

  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国共内战,上个世纪的事情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有一种抹不掉的陌生感。听作者把那个特殊年代的那些事、那些人、那种情谊一一道来,方觉历史书中那些轻巧的小字背后,藏着多么厚重的故事。全书很大篇幅离不开“教育”二字。作者从他父亲志在兴办中国教育写起,到她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触的老师,再到长大后在台湾的教书经历。

  教书本算个普普通通的事情,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却有了特殊的意义。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压在他们的心头,这样的一群热血青年,希望以教育兴国。教育的魅力便在于此吧:把自己的理念、自己的爱、自己的家国情怀,潜移默化的传给学生。虽然师生终有分别一日,但学生却是带着老师的思想理念和人生态度在向前走去。我一直记得自己的初中物理老师的一句话:“人生的路上,可以转弯,不能回头。”起初,我不明白为何为转弯、何为回头。现在只觉得,昂头迈步向前进时多了几分果敢无畏。

  什么是一个好老师呢?记得我们在新生研讨课上激烈的讨论过这个问题,在阅读此书时又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慨。在战乱年代,有人选择参军报国,有人选择学医报国,有人用文章报国。而他们,则励志用教书育人的方式报效祖国。当我读到他们晚上因为日军轰炸而在田野中四处寻找庇护之所,而第二天早上却要继续上课、考试时,心里是动容的。时代不同,环境也不同了,在现代化的教室中教书似乎并没有在时刻准备逃亡的田间教书显得那么伟大了吗?在我看来,不在于时空境地之不同,而在于教育者的心境之不同、目的之不同。什么样的`老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以前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我总是搜肠刮肚,把自己自上学以来所喜欢的老师列出,一一一总结他们的优点、所长。现在看来,是自己的眼光狭隘了。把老师当成一种职业,养家糊口,无可厚非。但若是能把老师这个职业当成一种责任,为祖国的未来培养人才,又是一种境界。

  读此书时,几度为外战争之无情、人民之流离,还有那田野中孩子们的读书声湿了眼眶。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羡慕极了,虽然时刻会有生命危险,但那种“苟不自强,奚以图存”的纯粹的信念是多么珍贵啊!爱国情怀的共鸣,使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只恨自己没能生在那个时代,共赴国难。然而新的时代,新的国家,新的爱国主义,有新的内涵。境遇不同,目的相同,国家大义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话题。

  国家有需要老师就该有动力,国家需要人才,老师就应该努力为国家培养人才,这样方算得上是位好老师了。

《巨流河》读后感4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书作者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潜移默化的拯救积弱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与父亲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得以建立较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先生,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美学家,抗战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教授作者英诗课。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大师的引领下,作者得以系统的学习着知识,逐渐健全着人格,培养起高尚的情操。这就是大师的本色,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笔下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英雄。与作者有着至真至纯的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在心底一起呐喊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在七七事变时加入了空军,胜利前夕,在河南一场空战中殉国。作为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26岁英姿飒爽,满腔热忱的青年,在丧失父母成为孤儿之后会欣然平静的迎向死亡。抗日战争中,正是有无数个张大飞才会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时代,总会有用"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现在看来到像是某种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巨流河》读后感5

  今年二月是齐邦媛先生百岁寿辰,从小瘦弱多病的她得享高寿,大约是千帆阅尽、内心平静使然。最近我重读了齐先生的自传《巨流河》,感动如初。

  巨流河是古称,现在叫辽河,流经齐邦媛的故乡辽宁铁岭。这本书就从巨流河写起,一直写到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的一泓湾流。齐邦媛的生命,正是从巨流河出发,一路颠沛流离,生死难料,最终渡海东去,扎根台湾。

  这本书可以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女孩的战争”,主要讲述齐邦媛出生以后,在抗日战争、国共战争的战火中,跟随父母从东北到南京、从南京到川渝的流亡求学之路,最终从武汉大学毕业,东渡台湾求职。

  这一部分是最让我动容的篇章。其实,描写抗日战争、国共战争的书籍很多,也有不少精彩的著作。但在我看来,仍然是“鸿篇巨制”居多,意识形态较浓,大多文字离“王侯将相”的传统历史写法不远。缺乏大时代的微观景象,也很少揭示战争中的人性幽微。

  齐邦媛以其细腻、真切和饱满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凄清、惨烈、悲壮的民间画面。因为她的父亲曾任奉军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高官,并且一直矢志不移的推动“东北光复”,从而也描写了一大批舍身报国的志士仁人,这批民族精英的命运让人唏嘘不已。在求学过程中,因为天赋颇高,齐邦媛频遇名师,特别是她和一代美学大家朱光潜的师徒缘分,更是确立了她后半生的学术之路。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齐邦媛的文笔这么动人?首先得益于她强大的记忆能力。齐先生以八十高龄撰写此书,很多场景可谓真实再现,画面感很强。举凡人名、地名、事件、对话、物品等等,无不一一明晰列举。

  大约是多年研究英诗的原因(后来齐先生也从事中文诗歌翻译的工作),齐邦媛的文字很有“诗性”,将一路行来的记忆渲染的动人心魄。

  但以上所述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第一部分之所以感人,是因为齐先生采用了“小女孩视角”。只要我们想到“小女孩”,都会想到柔弱、童真、清秀、美好。现实中遇到小女孩,也容易生起保护的欲望。在艺术作品中,特别是在影视作品中,“小女孩”几乎成了一种象征,喜欢孩子就是热爱生活,救护小女孩等于拯救世界。

  当然,齐先生本书并非虚构作品,而是口述历史,在动荡中一路求学,她始终用一个小女孩懵懂而纯真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什么是战争,什么是和平……文字中没有大声疾呼、滔滔议论、义愤填膺、政治话语,但越是如此,人们越能在优美的文字里感到美好破碎后的'心痛,领悟和平的珍贵。

  在第一部分里,齐邦媛与飞虎队成员张大飞的情意尤为让人感动,这份情意介乎爱情与友情之间,萌芽于满目疮痍的时代,一个正在懵懂中成长,一个却在铁血中搏命,注定了悲剧式的结尾,成为齐先生一生里永远的痛。

  第一部分里,齐邦媛与朱光潜的师徒情意让人感怀。朱先生慧眼识珠,发现了齐邦媛的天赋,“矫正”了她的求学方向,以一个纯正学者的风范影响了齐的一生。这份知遇可遇不可求,是一个学子一生中最幸运的事。

  《巨流河》的第二部分可以概括为“一个女人的奋斗”,齐邦媛东渡台湾求职后,国内局势骤变,她的家人也纷纷来到台北,并渐渐安定下来。她也开始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师。琐碎的生活中,齐邦媛并没有放弃对学术的追求,以及对“文化传播”事业的经营。读到齐先生研读英美文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亲切,大约因为我也曾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曾经在教室里听老教授们讲读英诗,而我私下里确实喜欢过英文诗歌,并试图用古诗词的方式翻译Wordsworth那些美妙的诗歌,至今还保留着当年尝试翻译的多个笔记本,然而终究放弃了这个“毫无用处”的爱好。

  齐邦媛的天赋和努力兼备,又有很多机缘,除了多处任教教学相长外,在她的时代还有多次赴美进修的机遇。齐先生一生远离政治,却从未远离文化交流,非但不远离,而且全心以赴,亲力亲为,直至成文台湾文学“出海”的推手,润泽门生弟子无数,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

  第二部分尤为让人想不到的是她与一代文化巨匠钱穆的交游。与朱光潜一样,这也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两人研究方向不同,但似乎有很多共同语言。钱穆很少与她谈起史学,除了学术,两人感同身受的或许是那份故国之思吧。然而,钱穆晚年突遭变故,而他在大陆的老友朱光潜的遭遇更是凄惶——那一代知识分子,无论是身在大陆还是台湾,在政治裹挟之下,真可谓“寿多则辱”了。

  《巨流河》一书中,对齐邦媛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她的父亲齐世英了。齐老先生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亦是抗争的一生,他有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典型的勇气和耿直,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铮铮铁骨,但终究抵不过政治的诡谲和军事的多变,一生志气未曾展开,历经沧桑终归尘土。

  阅读《巨流河》,会让人思考很多问题,这里面有很宏大的命题,比如战争与和平;也有中观的问题,比如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更有微观的问题,比如一个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度过一生,甚至是“在哪里度过一生”。这些问题没有答案,或者说人生压根就没有答案,有的只是太多的偶然和突发,是命运的作弄和注定。《巨流河》给了我们一个平时很少遇到的视角,给了一个纵贯百年未曾中断的个体观察,给了一整本的唏嘘与感动。

《巨流河》读后感6

  历史是由谁创造的?是人民。——这一不容置疑的定论是教科书明确告诉我们的。在这样的唯物观下,历史是灾难和抗争、血腥和残酷的代名词,宏大叙事、非此即彼、冷酷无情是它的特性。至于历史车轮下的一个个人,是不被关注的,也是不需书写的。这几日,读着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才令我感受到真实的历史存在于个体,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巨流河》叙述了齐先生坎坷一生的经历以及他所见所遇的人们的不同遭遇,写的虽是个人的历史,但却让人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从巨流河到哑口海,整整一个世纪的岁月,齐先生以她一个女性特有的温情和敬意述说着这段苦多欢少、颠沛流离的生命史:幼年离家、战乱求学、定居台湾……而这些恰恰是在多数的历史书中所不能读到的普通人的生存和生活。

  更值得一读的是,齐先生在自述的过程中竭力回避着政治的影响,而始终以一个中立者的角度看待过往的一切。东北是齐先生的故乡,也是她一辈子梦牵萦绕的地方。正因为这样一份感情,无论是沦陷时的东北,还是胜利后的东北,她所见所闻的“事实”就有了一种更深的理解和感触,是我们所不知的,也是我们不曾想到的。

  齐先生是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在她的身上有着坚毅、独立、担当的优秀品质。不仅仅在她,她身边的人都有着这些品质和修养。她的父亲齐世英——她用的笔墨最多,也是她最敬重的一个人,留德归来投身于追求民主、自由的事业,一直到被迫退出政治舞台,甚至到他离开人世,都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像齐先生说的:他的腰板始终挺直不弯。还有那个给她带来一生无限思念的张大飞,用他青春的身躯和热血实现了他以身殉国的豪言壮语。还有那些在战乱时期,她所看到的老师和同学,如张伯苓、孟志孙、朱光潜、钱穆……多少人和事,在齐先生娓娓道来中透着一股股陈年的酒香味,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那是怎样的一批人?

  教师,是齐先生从事的最主要的职业,也是她一生的志业。她教过中学,后来一直在大学教书,无论在哪里,她自己追求学业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止,而且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她仍然不放弃。如此这般刻苦努力的精神,桃李满天下自不必说,更是造就了她的学术成就,把台湾文学推向了世界。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历史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她在编译馆担任教材编写的任务时期。她不威强权,为青少年能健康成长,组织学者专家编撰了各科教材。在书中尤其提到了国文课的教材(有新旧对比的表格),改革的力度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大幅度的砍掉了政治性质的文章,取代的都是文学性很强的名篇,这样的革新在当时的环境中是需要有超人的勇气和历史的担负。

  齐先生,一个羸弱的女子,走的却是一条艰难曲折的人生之路。然而她依然是幸运的,虽然她的青春年华是在逃亡、颠簸之中度过,但她的后半辈子还是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追寻着她的学术理想,也因此使她与彼岸的同学、老师有了不一样的生命轨迹和人生感悟。《巨流河》写的虽是齐先生自述的个人历史,却也是那一代知识分子共同的历史,而且它又是那样的真实和亲切,这应该就是历史的温情和敬意吧!

《巨流河》读后感7

  我用了两天的时间,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阅读完,一本360多页的著作,仔细阅读,一面品味齐老的国恨家愁的文字,一面联想我们的生活经历,感觉到从阅读中获得深深地震撼,这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写出来的,也不是阅读一遍就能完全理解透的,我庆幸自己能及时阅读了这部早就应该读的好书,虽然晚了十五年,趁现在自己脑子还清楚,身体还有精力,能够很好地领悟齐老那种80岁后才开始动笔撰写的家族历史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的巨作,她如椽之笔的精髓力透纸背,在老人家平静的叙述中娓娓道来,能够感动很多读书人的`情绪。

  这本书给我的直接感受有两点:

  一是无论身处什么环境,经历数次国破家贫的沉浮,齐老秉承家族的学养和父母的为人师表的高尚品质浸润,养成了爱好文学的习惯,从齐邦媛先生的一生际遇里,我得以窥见文学对其人格形成的无可替代。从小爱读书且善读书的她有着良好的阅读环境。她小学就熟读古典名著,唐诗宋词,一生坚守,矢志不渝将文学作为自己立身之本。大学时她遇见了对她影响巨大的一代国学大师朱光潜,从朱老那里获益匪浅;在美国读研时候,有了安心读书钻研学问的环境,就当她即将获得来之不易的美国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时,齐邦媛还是传统的中国女人的品质,着重家庭生活,相中相夫教子的生活,毅然决然放弃了即将到手的学位以及学术的荣誉。这点上似乎更能感动自己,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中国女才子的世界。

  二是个人的情感蕴藏在紧闭的情感世界,自始至终视为最珍贵的情感。

  十二岁的少女邦媛遇到了哥哥的同学张大飞。他时常到家里来玩,安静而少言,沉稳而平和。给人一种在那个年龄少有的淡定,尤其是他眼神里温暖的光芒让邦瑗终身难忘。一次和哥哥以及哥哥的同学爬山,又小又瘦弱的她一个人落在了最后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的空山里只有寂寞的风吹过。恐惧不已的邦瑗抬头看到了山口边一双温暖而关切的眼睛正静静地注视着她,那是张大飞。细心的他留意到这个小妹妹没人照顾,留下来陪她,和她一起下山。从此,邦瑗小小的心里就装着这个善良的大哥哥。后来她们之间的情感还没有发展,张大飞就应招入伍,成为空军飞行员,在一次空战中壮烈献身。从此齐邦媛就封闭了自己的情感世界,视张大飞为自己最珍贵的朋友。她远在台湾,因为两岸阻隔,很难去安葬在南京抗日空军烈士墓去祭奠她的张大飞哥哥,一直在文字里流露出深深的情感和叹息,当两岸关系改善后,齐老第一时间就去了南京墓区祭奠了她心中的偶像。这一文字描写很感人。最让人可敬的是,当很多电影文学工作者听说齐老师还有这段感天动地的经历时,蜂拥而至上门游说齐老师将此经历改编成影视作品,定能够拍出类似《泰坦尼克号》大片。可是这些都被齐老师冷静地回绝了,她说自己与张大飞的经历是她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就让它尘封在自己记忆的深处,不再被人所侵扰了。

  因为写的是亲身经历之事,好多细节描写,娓娓叙来让人泪目,特别能打动人。又由于特殊的家庭生活环境等变故,书中有些政治观点和说话方式让人不适,不过也能理解,另外写作风格稍有点絮叨。但是整体来看,《巨流河》仍是值得一读的好书,看完后,你更能深深理解,什么叫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巨流河》读后感8

  最近在读齐邦媛女士(生于1924年2月)的《巨流河》,我和作者也算是半个同乡,家乡离得不远。书中描述的那种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情景也留在我对童年的回忆里。这本书是父亲推荐给我的,连同后续出版的《洄澜相逢巨流河》一起隔山隔水的寄到我的手里,但我一直没有时间潜心阅读,这次一捧起来就放不下了。细心的父亲还把书中自己不认识的字查了字典、标了拼音和释义,他甚至还查了一个英文单词的意思(由于作者的职业是台大英文系教授,所以书中会不时出现一些英语的原文)。我在阅读的时候也继续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和叫不准意思词查好并标注,希望文文有一天再读这本书的时候可以省去查字典的时间。

  由于各种琐事缠身,这本书我才读到一半,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娓娓道来、平实的叙述、朴实的语言却深深打动了我,对战火中的经历能如此平静的讲述,甚至需要无数次回忆整理自己的往事,哪怕它是那样的伤痕累累也无所谓。作者身处乱世仍能安心求学、到台湾后继续严谨治学、不倦教学的精神和人生态度也是打动我的地方。读着读着我的脑海里渐渐浮现出两个字,而且挥之不去,那就是“坚守”。每个人都是有信仰的,信仰是自己选定而且笃信的,靠着这种不变的信仰支持着我们的内心在起起伏伏的凡尘中始终保持坚强和乐观,这就是坚守的力量,更是不忘初心的源泉。

  由于特殊的家庭背景,齐邦媛女士的亲身经历或许更能横向的为我们展示那段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没齿难忘的历史,看似平铺直叙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种朴实无华和情真意切。作为一个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一直坚守自己的信念和本分踏实为人,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朴实育人,守住自己的本心一心一意的生活。

  其实,一个人从“入世”到“出世”真正能做到不忘初心、洁身自好的并不多。命运总是会不断的向我们抛出各种难题来磨练和考验我们,有的时候也会是各种利益和诱惑,我们也总是要瞻前顾后、权衡利弊后不断的做出各种选择、逃离各种诱惑,每一次的决定和选择都会把我们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就这样走着走着大家就不知不觉的`走上了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

  书读至此,有几处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小细节,第一处是作者即将就读国立武汉大学的时候,她的父亲给她随身带了一些钱,并叮嘱她如果有男同学请吃饭一定要把饭钱归还,作为女孩子是绝对不能占小便宜的。还有一处是作者的初恋因公殉职,她很难过,这时正巧另一位男同学追求她,心思单纯的作者就把自己对初恋的追思和惋惜之情一股脑儿的倾诉给了这位男生,后来作者自己说这是犯了“交浅不可言深”的错误,但当时的自己并未察觉。

  第一个细节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她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初中是一个人的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那个时候的孩子对世间的事物似懂非懂、模模糊糊,但又极力想要挣脱父母的束缚到大千世界里去小试锋芒,急于想要把自己的羽翼磨得更加丰满一些。如果没有家庭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是很容易出问题的,我们现在称之为青春期或叛逆期。我的班主任老师就像齐邦媛女士的父亲那样教了我们很多女生应该懂的规矩和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让我终生受益。

  第二个细节让我联想到自己,我也是这样有些事情回过头看就会觉得如果换做现在的话,应该会处理得更好更明智一些,这就说明人是需要不断经历然后才能成长的,经历越多成长便越快。

  还有一处就是作者在恩师朱光潜先生的建议下改系的事情,于是她从哲学系转出改读英文系。这一次的修改和变化使作者的英文才华得到了发挥和升华,也无形中奠定了她终生从事教学事业的基础,齐邦媛女士把台湾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翻译整理并推广到西方世界,可谓功不可没。可见好的老师同时也是识千里马的好伯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这本《巨流河》我还要继续读,路也必须自己走,千帆过后终能遇见令自己心仪和满意的风景,正所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巨流河》读后感9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留德归来后进入张作霖部队,作为军队维新派,《巨流河》一役功败垂成是其终身之憾,渡不过的《巨流河》像现实中的严寒,将军队革新思想困冻于此,也是东北渐至全中国近代苦难的开端。从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是从北到南的地理位置变迁,是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轨迹,更是对中国从军阀割据到抗日战争再到横跨两岸的关于时代变迁的记述。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带着读者重读她的人生,留学归来、满腔热血报效国家的父亲,温和而持家有道的母亲,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愤而求学、报效祖国的人们,满怀激情的爱国人士,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却又组成了惊涛骇浪让人阅而往返。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女儿,作者童年正处于军阀时期,因家庭的关系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因家庭背景,其生活虽不富足,却也享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不能拥有的教育、医疗和生活。书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国内混战及抗日时期作者的亲身经历,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中层人士的角度来了解当时历史,这也是很独特的吸引我读下去的一点;后半部分都是作者在台湾的个人工作建树及生活。个人认为,书中最可看的是前半部分,其中作者对自己少女时期初恋的回忆,懵懂又青涩的爱情在国内战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巨流河》读后感10

  读完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那流畅稳重、平静超然笔法下的故事,一幕幕浮现于眼前,使我的胸中激荡起缕缕复杂难言的情愫。

  齐邦媛先生出生于1924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时她正是一位天真烂漫的豆蔻少女。自上中学起,她的青春便充斥着腥风血雨的侵袭、敌机连番轰炸的惊恐、跟着大人们逃警报的无措、国破家亡哀鸿遍野的耻辱、千万师生在废墟上齐声高呼“中国不亡,有我!”的凌云壮志……

  在异常恶劣,物质极度匮乏,战火烧至全国连生命安全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他们坚持上学,坚持考试,其艰难和执著可想而知。有“火炉”之称的重庆,夏季热得令人发狂,邦媛先生与她的同学们每天饥肠辘辘地坐在蒸笼般的教室里,汗如雨下仍旧屏神复习备考。即使随时要逃警报,也“弦歌不辍”——每天八小时的几何、算术、国文、外语一刻不停地按进度授课,晚间在寝室一边斗虱子一边挑灯夜读,入睡还不能太深以防遭到空袭时失去逃生时机。

  艰苦卓绝的逆境并未磨灭掉他们的希望和斗志,他们的青春依旧丰富多彩,熠熠生辉。邦媛先生说:“我们经常抄录和背诵大段大段的古文和诗词,在文学诗海里尽情徜徉。就算过着‘有今天没有明天’的日子,精神世界终究是充实而愉快的。”也正是在黑暗贫瘠的八年抗战中,她由一个胆怯懦弱的儿童成长为一位满腹诗书、无畏坚韧的少女:她会在眉山明月夜下凝神静听那哀婉的钢琴曲,迷惘国家未来将走向何方;她会在“雷马屏峨”危机四伏的逃难途中,坚持自修欧美文学,寻求精神寄托;她会以一个少女的柔情,深切期待着那每周一从滇缅战场寄来的浅蓝色航空信,彻悟了“生命是死亡唇边的笑”。

  书中,邦媛先生如实记述了少年时她与空军张大飞的青春故事。张大飞比她年长六岁,父亲因接济地下抗日同志被日本关东军活活烧死。齐妈妈同情他的悲苦身世,悉心照顾,视如己出。卢沟桥事变后,张大飞被选入“飞虎队”,保家卫国,出生入死。

  张大飞与齐家情谊深厚,写信如同写家书。而邦媛恰又是齐家最爱写信的人,信里,他们谈诗词,谈灵魂,谈命运,谈战争,也曾隐晦地互诉衷情却不从明示。张大飞曾在给邦媛兄长齐振一的诀别信中,不无感伤地说:“以我这必死之身怎能说出‘我爱你’呢?请你委婉地劝邦媛忘了我吧。我生前死后只盼望她一生幸福。”一百多封浅蓝色航空信,他们整整写了六年,直到张大飞战死。

  曾有鲁莽的读者对这段浪漫而又忧伤的故事,草率归纳为齐邦媛先生的“青春情史”,但诚如先生本人所言:“我心中对张大飞的悲悼之情,沉重又难言。他不是我的兄长也不是我的情人,多年钟情却从未倾诉。谈到他的任何轻佻语言都是一种亵渎。”

  回首我们的青春,总是痴迷于那缠绵的校园恋情,自恃成熟,自视清高,总是神往一场轰轰烈烈的“罗曼史”。辛夷坞的《致青春》,郭敬明的《小时代》,还有几年前风靡全国的明晓溪系列《泡沫之夏》,都是迎合了我们浮躁迷茫的青春心态,演出的一幕幕“文化闹剧”。在这个“不知爱为何物,却为爱盲目而狂”的荒谬时代,我们的抗战想象早已被《色?戒》这类故事所垄断。当文人学者唾沫横飞地不断分析张爱玲式的情感纠葛时,张大飞这样的生,这样的死,他们之间这种洁净的情操,至诚的信托,反而令我们无言以对,无地自容。

  纵观齐邦媛先生一代人的青春,虽在战火的洗礼下历经苦难,却是一段真正的`铭心刻骨的峥嵘岁月。如同一条清澈的河流,邦媛先生的青春从她东北故乡的巨流河,在历史的冲刷下汇入了台湾的哑口海。幽幽的青春岁月,那夹杂着惊恐、勇敢、渴求知识而又柔情满怀的时光,在五十多年后,尘归尘,土归土,一去无返矣。但先生的青春之河毕竟是丰盈的,无悔的。

  那么,半个世纪后,作为幸福的一代,我们的青春年华又是如何?有人用《致青春》中的自白来作答:“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青春是一场伤痛,来不及了。”初读时觉得颇具哲思,现在细品,我却对这典型的“暖伤”格调充满了蔑视和不屑。

  是啊,在这个表面浮华繁荣,歌舞升平的和平岁月,实则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横行,暗潮汹涌的现代社会,我们着实应当安静下来,好好地去叩问一下自己的灵魂了——我们的青春之河又该流向何方?

《巨流河》读后感11

  经朋友强烈的推荐,也为自己不久将来的台湾之行作准备,我网购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一书,大概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本有兴趣再读,但禁不住源源不断的好书的诱惑(最近在看《南渡北归》三大本)。既是积习使然,更担心初读和粗读之后形成的印象如烟逝去,所以还是在再读之前留下一点文字,算是给自己和给阅读一点交代吧。

  此前不知道齐先生为何人,此后也难知道更多,因为她还不算大名人。但这样的身份似乎更容易切近我等。《巨流河》如她的自传,所以读来真实亲近,还有几分别致。

  她1924年出生,今天近90岁高龄。其间身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台岛建设。虽然一生主要事业即读书、教书和编书,似乎并不耀眼,但能见证近百年的变迁,人生自然带几分传奇。但她对这样的传奇,无丝毫的夸张、炫耀和突出,她尽量把自己放 “平”,只是以一个亲历其间的女人、学人和教徒,来观察、感受和叙述。这一段历史,有中日之战,有国共之争;有东北的流亡,有大陆的远离;有党内的倾轧,有学理的.争持。她以一个敏感女子的心性,以一位虔诚教徒的心境,以一介普通平民的心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这段最近的历史,于我们更真实,更生动,更细腻,稀释了以往它给我们的抽象感、宏大感和倾向感,让我们对战争之痛、乡愁之伤和建业之难有更为深切的体悟。

  作者一生,投入地读书,而获丰满的享受;执着地教书,而富有成就感;勇担使命去编书,对台岛文学和教育卓有建设、革新和推广的意义。其间,和张伯苓、朱光潜、吴宓和钱穆等大家亦师亦友的醇厚经历,也让人欣羡不已。同样重要的是,她竟把这一切写成了眼前这本30余万字的《巨流河》,让我直叹斯人不虚此生,不负此生。

《巨流河》读后感12

  虽然号称喜欢读书,从高中以来却很少读传记、小说一类的书刊,偏见地以为这些都是无营养的文体,作者意图调动读者一些虚假的感情体验,因此偏爱如心理、美容类书籍,并因其所具有的知识性美其名曰为“工具书”。

  《巨流河》之前不久读了《江城》,觉得老外这本书写得浅显而可爱(也可能是语言的关系,总觉得科班出生的作者无论是语言或是思想都应该展现更深层次),但是从一个不那么深邃的外来人的角度反映了我们这个国家在某个时代的隐痛。

  如果《江城》所描述的痛楚只是如刀尖划过皮肤,那读《巨流河》所感受到的哀伤则是如心上挨了一记黯然销魂掌般一阵剧痛过后仍延绵日久。《巨流河》书本末尾的评论很精准,齐老师用极其低回的方式处理那些原本戏剧化十足的大情节。我从中读出,她这种低调的文字来源于她低调的处世方式,来源于清洁端正的家教与自持。她的文字,甚合我的脾胃。正因为如此,我把中国这段我一向不以为然的历史读进去了,它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几页死硬文字,而是幻化成了活脱脱的场景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我的情感也随之宣泄,当学生不得已开始辗转求学时,我哭;当难民慌不择路逃命而未能时,我哭;当张大飞为国殉难大爱却无言时,我哭的泪不能止。上一次从书里获得如此这般的感动还是高中时期读《平凡的世界》。

  《巨流河》应该是一本史诗级的邻家读物,源于齐老师看似平凡,却有着不凡的身世。感谢她能翻滚并幸存于历史的洪流里并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见证和记录这一切,让在无忧无虑中长大的后人得以宁静地端坐,仅透过她的文字,就能恐惧着她所恐惧的,爱她所爱的,感受着她所感受的那么真实的一切。

  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私有的,是归属于同一个群体的`。在个人修养未够的时候,我只是以一个中华炎黄子孙的视角去看待并认同文化,所以《千只鹤》、《百年孤独》、《简爱》这样的文字并不能让获得有入世外桃源般的心潮澎湃,《巨流河》却大大的可以。

  好书果然能做到余音绕梁,三日而不止。好多天了,我都止不住思考: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得出的答案是:时代虽不同,人的灵魂却应该有着相同的安抚方式,简单、宁静、朴素地生活一定还是方向正确。如今,齐老师那张纯净的脸庞总会时不时在眼前浮现,她和她在书中所认同的那些具有清洁人格的时代英雄(齐世英、朱光潜等),渐已成为我心中珍重的榜样。

  《巨流河》之后,难再有此类传记文学能给予我相同震撼!

《巨流河》读后感13

  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评价《巨流河》的作者齐邦媛女士:这个人就是一个真字。要在纷杂动荡的岁月做一个“真”的人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勇敢艰难的事,但齐女士不仅自己做到了,还在此书中为国人在八年抗战中的苦难交缠,慷慨激昂还原了别样的“真”。只为记录那些壮烈之牺牲,不屈之尊严,逆境之希望的平凡人们。因为那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引以为荣,真正存在过,最有骨气的中国。

  读着这本书,就好像看着一行人相互扶持着蹒跚的前行在虽坎坷却曙光在前方的蜿蜒道路上。由书能深刻的感受到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的中国史就是一部战乱动荡史。对一般的平民百姓来说其实也可以说是部颠沛流离的.漂泊流浪记。人民出生在多难的年代,面对种种战乱动荡只能不停的漂流迁徙。没有可归的家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尤其是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肥沃富饶的东三省人。内忧外患,国势的虚弱,引来接壤数千里的俄国边患和日寇的侵略。虽然国土的被占,家乡的沦陷,人民的血泪流离使昔日这美好的天堂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处处烽火,满目疮痍。但倔强的灵魂却是谁也不能征服的。这是一种多么坚强不屈的精神,让人读之心生向往,心情激荡,顿生拼搏奋进之心。

  “中国不亡,有我!”教育先贤张伯苓在战火弥漫,硝烟升腾的国家危亡年代喊出了这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时至今日仍似强烈的回响在中国的大地上空。正是在这种“苟不自强,奚以图存?”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下国人才会涌现出无以计数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的去为不再重现“国帜三易”的耻辱而奋斗而献身。张伯苓校长已经离去多年,但他激情壮怀的身影却永留在国人心中。清晰的永留在我的心中。说实话之前我虽然知道张伯苓是南开抗战时的校长但对他的形象却是模糊难辨的,读了这书,一个活生生,清晰晰的满是热血激情的巍巍中华大丈夫的伟岸印象却铭刻在我及每一个读阅此书的人心中。这也是这本书留给我最深的烙印。无他,只因爱国。唯有把国之一切置于任何之上才能有这样的精神,这样的奋斗。

  即使在今日,书中所述的奋斗及爱国精神都还是我们每一个人在现今时代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及动力。只有怀着“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的奋发精神我们才能昂扬进取国强民富。只有怀着“中国不亡,有我!”的忘我献身爱国主义精神,我们才能洗刷去往日的耻辱,骄傲的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红旗高高飘扬在世界的顶端。

《巨流河》读后感14

  作者小时候犯了肺病,父母将她送去西山疗养院。疗养院虽然是中西合资,但是采用西式管理。即使是小朋友,也是一个人住一间病房。她无助的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黑夜。在那段恐惧的岁月,她没有得到父母的呵护,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的是父母的狠心。

  但是站在父亲的角度,他每月花费三分之一的薪水把女儿送到疗养院,外人都觉得他是很好的父亲。对于不怕黑的父母来说,他们想不到女儿会害怕。这一段经历承载了父母满满的.爱,但是在女儿的眼里,却是一段黑暗的岁月,造就了她胆小怕黑的性格。

  而几十年之后,她和父亲谈起这一段过往,父亲坦白说那个时代不懂儿童心理学,考虑不到那么多,只希望你能活下去。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突然想起自己过往对父母的误解。

  当我偶尔忆起过往,跟母亲讲诉那些我觉得不美好的回忆,或者说感觉父母不爱我的瞬间时,母亲要么说“我们哪知道你会那么想呀”,要么就是沉默。此刻我突然懂得了那种沉默。父母已经尽力给了我最好的。那些是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不曾拥有的。在他们的眼里,我已经很幸福了。我终于理解了他们当年那句“生在福中不知福”的训诫心情,深感愧疚。

  当我明白父母的苦心孤诣时,他们已经老去远去,而我没有机会或者是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而她目前想要的,期许的,又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我们一直在错过彼此的心意,走在两条平行线上,但是互相守望。

《巨流河》读后感15

  如此惆怅,如此美丽。

  林语堂说,读书是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认的一种乐趣,假如你拿起一本书,你便已经得到了一个与最善谈者接触的机会。这位善谈者引领你走进另外一个国度,或另外一个时代,或向你倾吐自己胸中的不平,或和你探讨一个你从来不知道的生活问题。

  读齐邦媛的《巨流河》,就像一个善谈者引领你走进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向你绽放她那火一般炽热的生命。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齐邦媛的《巨流河》。这是一本自传,字里行间饱含着深刻的家国情怀。齐邦媛的《巨流河》,足足二十五万字,它是一本自传,也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

  八年抗战的血泪流离,南开中学求学的经历,三江汇流处的大学生涯,抗战胜利后的虚空,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出生世家的小女孩在战火纷飞的多难年代中的坚韧、乐观与和善,也让我们看到了乱世中人性的至善至美。

  这是一本惆怅的书。渡不过的巨流河,回不去的故乡,是整本书的情感主线。东北与台湾,小时候的故乡和长大后的故乡,隔着长长的台湾海峡,隔着万水千山,而今,物是人非,所有的悲欢离合都成了故事中的情节,只留下空荡荡的'回忆。英挺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命陨长空的张大飞,南开校园中的师长同窗……一个个至亲至爱都已离去,带给齐邦媛无尽的惆怅。

  齐邦媛出生在多难的年代,终生在漂泊中度过,没有可归的家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她在1948年离开大陆到台湾,整整六十年后,终于回到了日思夜盼的故乡铁岭。她想再去看看故乡那盛开的铁石芍药,可当她真正踏上故乡的土地,依稀记忆中的故乡已经变成了采石场。她看不到任何童年的痕迹,所有与她童年有关的人、事、物都随风消逝。

  然而,她记忆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皆在心中。南开的校友师长,永远镌刻在了灵魂深处。她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碑”找寻立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男子张大飞的名字。她找到了,她知道,张大飞已经在这里找到了灵魂的皈依,齐邦媛在墓碑前与张大飞的合影,她用宗教般的仪式与生命中最珍贵的人时空对话。

  渡不过的巨流河——多少壮怀激烈都付诸流水;渡不过的巨流河——让故乡成为了他乡。当人生快到终点,齐邦媛用冷静的笔调叙述着她的一生,《巨流河》,如此惆怅,如此美丽。

【《巨流河》读后感】相关文章:

《巨流河》读后感04-11

童年河读后感04-15

《童年河》读后感10-08

《鼹鼠的月亮河》读后感04-02

呼兰河传的读后感03-14

《呼兰河传》读后感08-20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7-21

(精选)呼兰河传读后感07-13

呼兰河传读后感06-17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选)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