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

时间:2024-07-02 07:30: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昆虫记》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昆虫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昆虫记》读后感

  《昆虫记》读后感 篇1

  昆虫是低等生物,它们身体的结构简单,智商低下,看起来既不起眼又愣头愣脑的,然而,它们却有着诸多与人性相似之处。

  人类有残忍的一面,昆虫也如此。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蚂蚁们三五成群,开始横扫大地。如果遇到一些老弱病残孕昆虫时,它们便毫不留情,一哄而上把这些昆虫拖回洞中。如果遇到一只正在吮吸树中汁液的蝉,蚂蚁们便会对蝉又是咬又是拽,最终把蝉害得一身伤痕,蝉也只能放弃自己的'财产——“水井”而飞走了。雌螳螂和雌金布甲更为残忍,它们一个穿着绿色长裙,一个穿着黄金铠甲,看似美丽可爱,其实经常将其他昆虫活活吃掉,就连它们的丈夫也不例外。蚂蚁、螳螂、金布甲,这些被人们认为有高尚品质或美丽外表的昆虫,内心却冰冷、残酷。这样的昆虫还与口蜜腹剑、笑里藏刀的一些人很相似。

  人类会向往爱情,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昆虫界的蝴蝶在爱情这方面与人类旗鼓相当。即便在漆黑的夜晚,蝴蝶也会冒着风险去寻觅伴侣。“米诺多菲斯”虽没有蝴蝶对爱的狂热度高,却有着永恒的爱情约定。它们一旦结婚,便永远相互陪伴,从不会“中途出轨”。

  人类最无私、最伟大、最崇高的爱——母爱,在昆虫身上同样有体现。象态橡栗象在产卵前,总会在几十个橡栗中挑出一个最合适的,然后小心翼翼地钻出一个洞,把卵产进去。圣甲虫把卵产入粪球中后,要用极大的精力制造一个近乎完美的梨形粪球,再把粪球安置妥当才放心离去。遂蜂母亲即使年迈仍为了自己子女们的安全老当益壮,昼夜不停地守在门口。朗格多克蝎母亲会帮刚出生的小蝎突破卵壳,并让小蝎子爬到它背上,保护这些小蝎子,直到它们可以独立。在这期间,母蝎很少走动,也很少进食,因为走动和打斗对小蝎们不好。这些昆虫的母爱方式不尽相同,但价值都是无穷的,它们与人类的母爱都是值得赞颂的。

  昆虫与人类还有诸多相似之处,昆虫就如人类的一面镜子。“以虫为镜,可以知人性”。我们要从昆虫身上吸取经验、得到启发,让人性至臻至美。

  《昆虫记》读后感 篇2

  《蝉》是出自法布尔笔下的一篇生动优美的故事。他从童年起,就表现出对自然和昆虫的喜爱。他曾经花费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他心爱的“荒石园”中观察昆虫,一直到他去世的时候,他还在“荒石园”中。他被评为“昆虫界中的荷马”以及“昆虫诗人”,同时,他也是我的偶像之一。

  《蝉》这篇文章中写了蝉的一生,它的.这一生是短暂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土地中度过的。“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下的歌唱”,这就是蝉的一生。

  法布尔曾在昆虫记中写到“你曾经总是唱歌、总是唱歌,我很开心。那你现在就再跳舞去吧!”这两句话使得昆虫名声大噪,甚至比蝉绝妙的演奏技巧还要重高出许多倍。它渗入到儿童的心灵深处,永远也不会出来了。我欣赏蝉的歌声,它虽然不是最优美的、最动听的,但这是它是在经过努力过后的叫声,这声音是令人震惊的,它带有顽强的意志在其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它内心驱使着。它的歌声象征着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也正是我想拥有的精神。蝉的这种精神,告知着我,不经过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也是我从中明白的道理。

  蝉自身也是非常喜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从蝉地穴外围仔细观察,它的地穴内部十分壮观,圆形的地穴洞口仅有大约有2。5厘米,但洞口外却看不到被推移到外面的小土丘,洞口外十分整洁干净。它是从地下钻到地上,最后才将洞打开。所以在还没出来前,他们内部清理的土块,会被有规划地堆放在洞穴内部的“垃圾场”。自从他们出来后,洞穴外就没有任何垃圾污染,更没有和金龟一样把土倒在外面。

  蝉有着前赴后继的精神,成年的蝉出去后,它的若虫继续在土下工作,一直奋斗到出去的那一刻才能见到光明。四年黑暗的苦工生活,迎来的却是暂短的一生,蝉的一生真是辛苦呀!我们也无法去像蝉一样工作,但它们的精神值得我们终生受益,让我们高声赞美这顽强而又伟大的生命吧!

  《昆虫记》读后感 篇3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之《红蚂蚁》。主要写了作者对动物为什么走到陌生的地方还能回来感觉很困惑。

  为此,法布尔抉择用红蚂蚁来实验。他跟踪长约五米的蚁群。红蚂蚁生性贪婪,不会生活,去把其他蚂蚁的卵抢回去帮自己干活,令人厌恶。作者跟踪这些“亚马逊人”来到了一个黑蚁窝。只见红蚁们迅速钻进黑蚁窝,将卵抢到手,黑蚁和红蚁展开了战争,红蚁们取得胜利,打道回府。但这些贪婪的家伙格外笨拙,它们去时走那条路,回来还走那条路,常常丢了性命。

  此外,法布尔还做了很多实验,发现它们不是依靠嗅觉回到家的.,而是靠视觉以及记忆力。作者又想领会它们的记忆力是如何的灵敏,便拿另外一种峰作实验。法布尔将一只珠蜂的猎物从原来的地点放到了别的地方,但它们很快就找到了……于是,他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看到书中的红蚂蚁团结一心,使我想到了四年级所学课文中的蚂蚁,依靠聪明机灵和团结一心挽救了自己。我们仁攀类更应该要团结智慧,但不能像红蚁一样贪婪霸道,把“别人的孩子”抢来。我们要勤劳善良、乐于助人,我们要同甘共苦、努力奋斗……同时,我们要像它们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但不能鲁莽——像红蚂蚁一样不动脑筋,墨守成规,认准一条逝世路。

  法布尔还让我想到了竺可桢,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更的规律。它们一样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经常做实验,做了再做。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渴望胜于饥饿的人对面包的渴求,一直坚持努力,用事实说话!我也要努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加油!

  《昆虫记》读后感 篇4

  我问你一个问题:你知道的昆虫有哪些?我想大多数人不知道太多,因为我们都忙于别的事情而忽略了这些细节。可是,就有这么一位老人,他耗尽了毕生心血观察昆虫的美姿,倾听它们演奏的美妙乐章,并挥笔写下了昆虫巨作——《昆虫记》,这个人就是法布尔。

  《昆虫记》是一本昆虫学巨作,它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记录了这位老人所观察的昆虫事实。描绘了如蝉、萤火虫等昆虫的习性,以讲故事的方式揭示了这些即熟悉而又陌生的昆虫鲜为人知的秘密,书中没有简单说教的呆板,更没有纯粹科普的乏味。书中,我们会沉醉于蟋蟀美妙的歌声,惊叹于蜘蛛织网的小巧玲珑,紧张于蜈蚣与蝎子大战的惊险……

  其中蜈蚣与蝎子大战的`片段非常精彩,法布尔把蜈蚣与蝎子的大战写得一波三折。文中蝎子先发制人,用大大的钳子夹住蜈蚣,蜈蚣也压着钳子,可无济于事,双方势均力敌。最后蝎子抬起毒针在蜈蚣身上猛扎三下,筋疲力尽然后休息了。原以为蜈蚣会毒发毙命,可是蜈蚣用嘴舔了几下伤口,竟有奇迹般的恢复了活力。第二天它们又进行了搏斗,蜈蚣又被连轧了三下,终于在第四天一命呜呼了。

  在这几句话中,蝎子与蜈蚣打斗的场面描写得活灵活现,两只昆虫的威风跃然纸上。

  法布尔之所以能写出这么好的段落,和他观察的态度离不开。我想,我们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法布尔已经为我们找到了答案。

  有一次,我上完奥数回来做习题, 其中有道题有些难,我不免有些躁动,我做了三遍,还不会,于是我便笔生气地一扔:“不做了!”可这时我又想到了法布尔,他观察昆虫从来都是坚持不懈的,不到搞懂决不罢休。想到这里,我再次拿起笔,又一次次地演算起来,最后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像法布尔那样坚持不懈,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我相信,天大的困难都会被克服的!

  《昆虫记》读后感 篇5

  《昆虫记》可不是一个写昆虫之间的故事的书,而是一本科普读物,它的作者是法国赫赫有名的昆虫科学家法布尔。法布尔小时候因家中生活压力大,所以帮助父母照料小鸭子,但他并没有感到无聊,他发现了可以吸引他的东西——昆虫!之后,他做了个容器专门用来养虫子,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积累,才有了这本《昆虫记》。

  《昆虫记》使我学习到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书里面写蝉,它成成虫之后,一般只能活一个月。书里还写狼蛛产卵,是先用丝织出一个碗状,然后将卵产进去,产完卵后,它就把装着卵的小球粘在出丝器上,让它们在出生之前一直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

  书里面的知识令人大开眼界,保证你看后,也会说昆虫的'世界真奇妙!但《昆虫记》最吸引我的还是法布尔和昆虫的事儿,还有昆虫之间的事儿。法布尔发现,有一根丝在蜘蛛网上特别重要,因为那是蜘蛛的传递信息的丝,他们做了一组实验:把两个蜘蛛网放在屋子里,一会儿几只苍蝇就分别黏到了网上,法布尔把第二个网的传信丝剪断了,然后第1只蜘蛛出来了,把苍蝇捆上丝,带回隐秘的地方吃去了。第2只没有出来。这么说,蜘蛛是看不清的,没有了丝,它就不会知道有猎物。

  另一个事儿是关于蝗虫和螳螂的,螳螂一般都很文雅的,来了一只蝗虫,它的眼神立马从温柔变成了有杀气的,它把两个翅膀展开,蝗虫看见了,被它的气场吓住了。螳螂这时慢慢走过去,把蝗虫干掉了。

  怎么样?《昆虫记》里的昆虫知识是不是很丰富?有人曾评价说,这是一本比故事书还引人入胜的科普读物。

  如果你想了解神奇的昆虫世界,想知道昆虫之间干了什么,或平常如何生活的事儿,就找《昆虫记》读一读吧。

  《昆虫记》读后感 篇6

  在乡间小镇的一处荒宅中,有一个昆虫的乐园——荒石园。园中有一个孜孜不倦的昆虫学家手持放大镜,津津有味地观察着他的“孩子们”——形形色色的昆虫。追随着法布尔的《昆虫记》中一行行的文字,展开一次昆虫世界的旅行。

  也许你会认为:昆虫学家最残忍了,成天抓来一只又一只无辜的小虫子解剖,还以虫子们的牺牲换来昆虫学家的科学成就。但是法布尔却与普通的昆虫家截然不同,他总是在荒石园中观察着活生生的虫子,自由、毫无忧虑地生活着,法布尔有时将自己想象成一只活蹦乱跳的虫子,与昆虫们一同生活在美好、自由的'昆虫乐园里。怪不得法布尔对一般的昆虫学家说:“你们探究死亡,我探究生命。”

  法布尔不仅擅长观察昆虫,做观察报告,他还很擅长读懂昆虫的心理,与昆虫沟通。

  法布尔在写绿蝈蝈儿时,他不仅迷于蝈蝈华丽的外貌,还惊喜于绿蝈蝈儿的凶悍与贪婪。法布尔眼中的蝈蝈通体嫩绿,身体侧面是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得天独厚,修长匀称,大大的双翼薄似轻纱。绿蝈蝈儿就好似神仙下凡,迷倒了法布尔。而夜间的蝈蝈更让法布尔惊叹。夜间巡罗的凶猛的蝈蝈若是遇到了夜间的蝉,便会像一只绿装的强盗一番,抓住蝉,并给蝉进行开膛破肚的手术,法布尔推测出蝈蝈的饮食爱好后,便定时给蝈蝈带餐点:有时是几片梨子;有时是几粒葡萄;还有时是松树鳃金龟。蝈蝈们看到满意餐点时,则是贪婪、津津有味地品尝。

  从法布尔的笔下,看到的不仅仅是虫性,更是人性的发现。法布尔又以人性去看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他对生命的尊敬与赞美。法布尔不但把昆虫当作自己的观察、研究对象,他还把昆虫当做自己的孩子,成天精心地照顾着它们。

  小小的昆虫在大自然的保护下,遵循着大自然的法则。法布尔则以小小的昆虫为琴弦,拨响了人类命运颤音的巨匠。

  一只昆虫,一个世界;一次记录,一次旅行。

  《昆虫记》读后感 篇7

  读书是我最大的乐趣,而书店则是我最理想的栖息地。在“书海”,我发现每本书都是那么”迷人”,顿时我眼前一亮:昆虫记!我饿狼扑食般“咀嚼“起来。昆虫记是法兰西杰出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法布尔,历经40多年心血完成的名著。从“神圣的甲虫”——蜣螂到凶残的螳螂、从横着走路的蟹蛛到衣冠齐整的被管虫。一切是那么的神奇,那么的美妙!把我带到了一个真实的昆虫世界!“无与伦比的观察家”——达尔文“昆虫学的荷马“——雨果“在这些天才式的观察中,融合热情与毅力,简直就是艺术品的杰作,令人感动不已。”——罗曼“现在中国十分需要像法布尔的昆虫记那样的作品。”——矛盾。

  昆虫记为人们鉴照出一个栩栩如生的昆虫世界,在昆虫世界里,最让我欣赏的,是被管虫。那些被管虫是最称职的“母亲”。虽然她的外表丑陋不堪,但她的精神是最美的!母被管虫放弃了蛾类所有的美丽。她把自己唯一的“大衣”给了她的'后代子孙,再用身体做屏障。经过激烈的震动以后,她倒下了,为了下一代,她无怨无悔!这就是爱,多么伟大的母爱。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如此!在这里,我要真挚的说一声:“谢谢!”作者法布尔让我知道了蝉怎样唱歌,松毛虫喜爱的松叶,还有蚂蚁的团结,蟹蛛的坚持。作者小时候有许多伙伴,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老师,为什么法布尔成为了昆虫学家呢?正是他对昆虫的痴迷,执着的追求,以及他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小学生所需要的。同样是昆虫,我们见的也不少,为什么我们不能得到它们的秘密,为什么我们不能写出昆虫记呢?还是观察的问题啊!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只是观察,“观察”是这种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用心血写成的老公成果——昆虫记!就这样,我一边读着,一边反思着,不知不觉,已经翻到了最后一页。

  《昆虫记》读后感 篇8

  《昆虫记》是一部不朽的科学巨著,由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著于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全书分十卷,字数达二三百万字之多。

  在书中,法布尔记述了昆虫的浮生百态,他们的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法布尔以其朴实的文字,散文的手法将这一切表现出来,一只只如同人一般的昆虫翩然登场,演绎出了一部奇异、有趣的大剧。

  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种梦幻的感觉,法布尔的文字永远是具体而真实的,时不时让我感到身临其境,仿佛我手中拿着放大镜对着那些潮湿的角落搜寻虫子一样。那些我不曾注意的小虫开始在我的眼前鲜活起来:有着天使面孔却有着恶魔心肠的螳螂;为后代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的食粪虫;被蝎子蛰伤的蛴螬,还会毫不在意的进食……是法布尔让我们看到了昆虫跟我们人类在生与死、劳动与掠夺上的惊人相似。重要的.是《昆虫记》不是法布尔创造的世界,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同样是法布尔的每一天每一夜,是他寂寞的孤独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艰辛,才终于向世人展现出这一奇妙的世界。

  细读下去,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的观察毛虫旅行、不顾危险地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严谨的实验方法、大胆的质疑精神、勤勉的作风。这一次,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学精神”及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我叹服法布尔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神,让我感受到了昆虫和环境息息相关,又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和细微观察。《昆虫记》让我眼界开阔,看待问题的角度多了,理解问题的深度也将超过以往。我觉得《昆虫记》是值得一生阅读的好书,无论是谁,只要认真阅读一下《昆虫记》,读出滋味,读出感想,一定可以发现另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昆虫记》读后感 篇9

  我记得小时候我是很讨厌昆虫的,因为总觉得它们的样子很让我害怕。尤其是蜂,蜂的刺使我不敢接近它,因为我被刺过。但读了《昆虫记》后,我不再昆虫们那么反感了,反而觉得它们变得可爱了。

  这本《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亨利.法布尔。他写的《昆虫记》里面,有好多昆虫的名字,有很多是我连听都没听过的,尤其是蜂的名字,我以前只知道两种蜂的名字:竹蜂、马蜂,但没听说过什么采棉蜂、采脂蜂……

  竹蜂和采脂蜂的居住之处颇为有趣,它们是住在遗弃的蜗牛壳里。那些爱捉弄蜗牛的朋友们可就要小心了,如果你倒霉的正好拿到的.是已经居住了采脂蜂的蜗牛壳,那就只能怪自己了。采脂蜂往往选蜗牛壳中大小适宜的一节做它的巢,它们常常用细砂嵌在树胶上做成有图案的膜。在用树脂和沙粒做成的盖子下,还有第二道防线,用沙拉、细枝等做的壁垒。在第二道防线后面就有两间房间,一间大的给雄峰住,一间小的给雌蜂住,因为采脂蜂的雄峰比雌蜂大。

  有时候,采脂蜂筑巢的时候,会因一个小疏忽而造成下一代的悲剧。如果采脂蜂在一个蜗牛壳中筑巢,但它却不知道蜗牛壳已经有主人了,等巢里的蜂长大了,它们咬破了胶膜,冲破了防线,想解放自己。但是,它们的通路被一个陌生的家堵住了,因为这壳原本的主人的幼竹蜂还在孕育。就这样,可怜的幼采脂蜂就因母亲的一个小疏忽就结束了生命。

  这一个小故事,可以让我们明白,一个小小的错误是不可忽视的,它可能会酿成一个让自己终生后悔的结果。

  《昆虫记》读后感 篇10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么的就吸引了我,这是一部描写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被里面各式各样的昆虫迷住了。他们有的凶残,有的温柔;有的坚强,有的软弱。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没有梦幻感,那些具体而详细的文字,不时让我感到放大镜、潮湿、星辰、昆虫气味的存在。

  四月刚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蟋蟀在田野里歌唱,那动听的歌声使任何人都陶醉,连法布尔也想把春天歌唱家的荣誉给蟋蟀。

  蟋蟀为什么能弹出那么动听的歌声呢?别以为蟋蟀的“乐器”有多复杂,其实蟋蟀的乐器很简单,蟋蟀的弓上的一百五十个齿,嵌在翅膀对面的梯级里,使四个发声器同时震动,下面的一对直接摩擦,上面的一对是摆动摩擦的器具它只用其中的四只发生器就能将音乐传到几百米以外的地方,可以想象这声音是如何的'洪亮!蟋蟀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法布尔曾经想把蟋蟀的左翅膀盖到右翅膀上,让蟋蟀变成左撇子。可是第二天,法布尔发现这昆虫竟有着坚强的意志,实在不可低估。

  蟋蟀它们陪伴着我,让我感到了生命的活力。它们从来不诉苦、不悲观,他们对于自己的住所及那把简单的四弦琴都非常满意。

  蟋蟀是一个哲学家,它们似乎懂得这个世界的虚无缥缈,它们是土地的灵魂,一个活着的微点……最小最小的一粒生命,它们的快乐和痛苦,比无限大的天空更引起我的注意,更让我无比的热爱它们。

  《昆虫记》是一部记载着各种昆虫习性的书,是一篇雄伟的巨作,真让我爱不释手啊!

  《昆虫记》读后感 篇11

  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印象很深刻。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布尔,他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动物行为的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他的代表作有《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这本书主要讲了法布尔自幼对大自然的喜爱,之后又写了荒石园的来历,以荒石园的活动为背景!随之引出在这个园子中的各种昆虫,分别展现了各种昆虫的形体特点、筑巢特点、饮食规律、狩猎技巧,还有谈情说爱,生儿育女等,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久为人们所忽略的陌生而又新奇的昆虫世界。

  《昆虫记》又称《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它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全书充满了各种妙趣横生的昆虫故事,同时也是一个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也是一组科普性的说明文,其写作目的主要在于向大众宣传科学知识。

  在书中,作者以人性观照虫性,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散文笔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活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既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又传播了科学知识,体现了作者观察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昆虫记》让我们看到了动物生命的宏伟——生命无处不在,一些微小的生命往往容易被忽略。我们人类总为自己处在生物链顶端而感到骄傲,却从不会想到如果世界上没有了那些看似微弱的生命,到底会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法布尔的这本《昆虫记》让我知道了看似弱小的昆虫,也是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它们的生命也应该得到尊重。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人类和昆虫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有些昆虫对人类有害,有些昆虫却是人类的好伙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护有益的昆虫。

  《昆虫记》读后感 篇12

  在暑假,我带着一个个问题以及内心深处的兴奋花了4天时间读完了有趣的《昆虫记》。

  我发现《昆虫记》是以人性关照虫性,又用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我读到《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我感到法布尔通过仔细观察后,深刻的描绘了多种昆虫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习性、活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种种描写无不渗透这法布尔对人类的.思考,睿智和哲思跃然纸上。

  在书中我认识到了很多朋友,它们都是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昆虫:树林和田野的居民、在青草中追逐嘻戏或在地下开凿动穴的住户、披针带刺和身着鞘翅甲胄的战士、所有那些要向我们吐露某个秘密或传授某项知识的朋友、被寓言掩盖了真实面目的蝉以及赫赫有名的墓室圣甲虫。

  其实,它们之间还有你不知道的趣事。比如“受害者联盟”队的:蝉、螳螂、被管虫。蚂蚁是它们的公敌,它们深受其害。蝉的食物会被蚂蚁掠夺,螳螂的幼虫会被蚂蚁残害,有时被管虫连“衣服”都没穿好,就会被蚂蚁咬得粉碎。它们可以联盟,对抗蚂蚁。又比如“八方食客”:螳螂、西班牙犀头、白面孔螽斯。它们都很贪吃。螳螂凶器很多,专为捕杀猎物――蝗虫、蚱蜢、蜂蜜,甚至同类;西班牙犀头,把大量食物积成乱七八糟的一堆,这些积蓄可以吃多久,它就在地下待多久;白面孔螽斯既吃新鲜的肉食,比如蚱蜢、蝗虫,又吃莴苣叶等蔬菜,荤素搭配重养生。八方食客,食遍八方!

  法布尔对科学一丝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敬佩的。为了观察虻蝇蛴螬,法布尔甘愿在烈日下屏息观察数十天,酷热的天气连蝉都难以忍受,法布尔却耐心坚持。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

  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品味《昆虫记》,感受自然昆虫的可爱,感受法布尔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昆虫记》读后感 篇13

  法布尔的《昆虫记》是普通作家无论企及的,因为它有严格的科学依据……它具有令作家惊叹的形象和生动性。人们常说文学需要激情,科学需要冷静,但法布尔用他的生活和昆虫告诉我们,文学和科学并不完全不同,他们都需要激情和冷静,两者都需要真诚和真诚。

  那就先认识大作家法布尔吧!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1823-1915)。被世人称为“昆虫荷马”和“昆虫维吉尔”。1823年,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圣莱昂的一个农场。上小学的时候,他经常跑到农村,口袋里装满了植物和昆虫。15岁时,他被师范学校录取。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自然科学史老师。一次偶然的野外课再次激发了他的“虫心”。他决心成为一个为昆虫写历史的人。法布尔通过自学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达尔文说他是一个“难以效仿的观察家”。法布尔出版了《天空》、《地球》、《植物》和《保尔叔叔谈论害虫》。

  在介绍了法布尔之后,现在我们进入了他的昆虫世界。

  螳螂是昆虫界最优雅的杀手。螳螂有一件绿色的外套。它苗条而残忍。他用它巨大而强壮的钳子杀死了他的同龄人和丈夫。有时他会成为几只蚂蚁的中餐。这是法布尔的螳螂。

  矿蜂是一种细长的蜜蜂。他们非常勤奋。他们会用水泥做巢。他们彼此谦虚。他们为家庭认真。他们很可爱。我喜欢他们的勤奋。

  我认为《昆虫记》不仅是一本研究昆虫文学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文学杰作。法布尔用生动的语言详细描述了它。向我们展示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惯。法布尔为什么要描述这么可爱的昆虫?因为他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和热爱大自然的一切,坚持探索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自己热爱的科学。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保持美的心。热爱大自然的一切,热爱所有的生物。

【《昆虫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描写昆虫记的读后感]昆虫记描写蜘蛛读后感03-30

《昆虫记》的读后感03-31

(经典)昆虫记读后感07-20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07-15

[经典]《昆虫记》读后感08-03

昆虫记读后感(经典)07-31

(经典)《昆虫记》读后感08-09

(经典)《昆虫记》读后感08-09

《昆虫记》读后感(经典)08-14

【精选】《昆虫记》读后感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