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

时间:2024-10-19 17:05: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必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必备)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

  今天介绍这本书,是因为觉得家庭教育特别重要,也想把这本书里实用的方法推广出去,希望能普及到更多的人,关爱孩子的成长。 《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指出,人类总是在自卑中超越自我,而产生自卑的原因正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缺陷。 其实我们都可以称为某个领域的“菜鸟天才”,但我们不承认我们也有或多或少的不足。 只要我们在保持优势的同时弥补它们,我们就能走上人生的巅峰。 地方。 可能现在每个人的年龄都不一样,看这本书确实有点早,但我还是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作为未来的老师或孩子的父母,我们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把爱传递给下一代; 第二,如何保持人生永恒的乐趣,让生命活出价值和意义,是我们永远无法逃避的永恒话题; 最终,大量积累的知识可以让身为教师的我们走在学术前沿,更广泛地传播知识,让未来的孩子充满希望。 作为学生,丰富自己的阅历,甚至作为未来的父母,都可以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本身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人生良性循环,获得认可、尊重和幸福。

  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是人赋予了人生更高级的意义,也就是说,要怎么过自己的人生,完全由我们来决定。 就像我们习惯于美化生活一样。 我们所说的大部分是对事件的二次处理,不管它最终带来什么,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我们自己的错误上。 一边寻找合理的借口,一边默默地原谅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似乎是一场“不认真”的较量,谁“认真”,谁就真的输了。 这不就是人生最经典的人性心理吗? 我们都是人,所以我们对事物的判断会受到限制,尤其是对于与我们自己有关的问题。 这时候,我们就会从“旁观者”的角度走出来,陷在自己的心里,说些让别人难受的话,失去理智,无形中伤人,就好像换了一个人。 更奇怪的是,我并没有觉得自己错了,反而觉得有点“欣慰”。 这样的结果不禁让人心酸。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2

  “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这是《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个人觉得,这个原名,更符合书的内容。这本心理学著作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在62岁时写下的,可以说是其毕生研究成果的总结性著作。本来以为心理学著作会有大量的心理词汇,读起来会让人有晦涩之感。但这部书却不是这样,作者用大量生动具体的事例,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让我们在明白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

  生活的意义

  那么,生活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呢?作者认为,生活的意义因人而异,没有人拥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也没有人拥有完全错误的生活意义,所有的生活意义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作者笔下有意义的生活,是能正确理解和处理好“人生的三大事实”。这“人生的三大事实”是:我们没有办法脱离地球表面生活,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我们的行为都是我们对人类生活情境的解答;我们是人类成员的一部分,只要我们活着,就必然要和他人产生联系;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

  概括来说,就是我们要想生活的更有意义,就要学会处理好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并使自己对整个人类社会有意义。具体的说,如果一个人,他在工作上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他的朋友很多,交际面很广而且成果丰硕,他的爱情生活很幸福,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很融洽,与孩子的关系亲密且友好,他能与同伴携手共进,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为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的人,就是作者认为的寻找到正确人生方向的人,是真正的生活的有意义的人。

  如何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作者提出了“合作”的概念。家庭关系不融洽、学校里产生的不和谐因素、青春期出现的问题……一切问题的产生,都可以认为是人类在处理与不同时期的同伴关系时,没能很好的与之“合作”,没能明白人类生活的根本意义是与同伴携手共进,为人类的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何更好的与人合作,进而达到作者笔下的有意义的生活呢?作者认为,处于不同的身份,面对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方式与对方合作,进而超越自我,才能得到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常说,有些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些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阿德勒的理论也印证了这句话,他的团队研究表明:“成人时在儿童早期留下的印象是永远不可磨灭的”。这就说明童年时期对人类的一生至关重要,如果人们在儿童时期树立了错误的人生目标,那他的一生很难成为有意义的人生,我们要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唯一的方法就是给予儿童更多的合作训练。就是要在他们人生的起步阶段,教给他们如何与人相处,如何更好的与人合作,为将来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时,母亲就显得格外重要。她要在孩子最初的时刻帮助孩子和自己建立好良好的沟通,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还要学会适时的放手,让孩子尝试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教导他和环境中的其他人平等合作。让他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位,在家庭之外还有许多值得信赖的人类和朋友。

  但实际上我们在与孩子建立沟通方面做的都很好,世界上几乎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母亲。但在“放手”这件事情上,很多母亲都有着错误的经验,拿我自己来说,儿子二岁左右,我尝试给儿子断奶,但是在儿子终于断奶成功的时候,我的.内心又充满了失落感,好像失去了哺乳这种最直接的与儿子交流、接触的方式,自己对于孩子的价值就失去了,从此之后,他成为了一个可以自由活动的个体,他不再依附于我,这种“失去感”困扰了我好长时间,这其实就应该是母亲不愿意放手的一种表现吧!所以我们说一个聪明的父母应该是“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现在想想,这种被需要感实际上应该是我自己寻求的一种人生的安全状态,也就是我可能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我需要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这与孩子无关,我不能因为自己的这种需求而要求孩子一味的迁就于我,孩子应该有他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有母亲为他限定的生活。

  阿德勒特别强调了三种需要引起注意的儿童:有生理缺陷,被娇宠,被忽视。这三种儿童最容易把错误的意义赋予生活。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特别注意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避免孩子因为被过分的娇宠,被忽视而在将来成为问题少年。

  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如果孩子在儿童时期没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导致他们给生活赋予了错误的意义,应该怎么办呢?阿德勒进行了“学校对孩子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性格教育”的理念。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这都是学校教师应该做的工作。那教师该如何帮助学生呢?阿德勒指出:教师要做的事情必须和母亲应该做的事情一样——和学生联系在一起,并对他发生兴趣。

  但扪心自问,我们真的会很在意学生们的困难,想要帮他们纠正父母的错误理念吗?不可否认,很多教师可以像母亲一样,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会看到很多失足少年,在老师的感化下,生活被他们重新赋予了意义,走上了正常的成长之路。但在整个社会“唯分数论”的今天,我们似乎更关心学生的成绩。或者说,如果我们不去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去关心学生的成长,人们会觉得很奇怪,因为家长给老师打电话永远说的是“我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下滑了?怎么办?”学校也主要是依据班级成绩来评定教师。所以,我们的孩子从小进行的是竞争训练,对孩子而言,这其实是一种不幸。如果人们从小被灌输的人生目标不是奉献和施与,而是想尽办法夺取第一名,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那么后果是可怕的。这也许就是最近一段时间女儿弑母,儿子残忍杀害双亲,大学生不能忍受自己作弊被抓跳楼身亡等事件接连发生的原因吧!我们都走得太快,忘记等一等灵魂!

  阿德勒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成立顾问会议室”,即要有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入驻学校,定期与每位学生谈话,发现其心理不健全之处,进而与教师沟通合作,探讨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方式,帮助他们纠正在家庭中形成的错误人生目标。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方法。阿德勒在维也纳及欧洲已经进行了有效实验,但我觉得在中国实施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但是,我们如果知道了通过深入学生心灵,教会学生正确的与人合作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走出迷茫,梳理正确的人生方向,那么,身为老师的我们是否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着发现学生言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在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认知呢?

  现在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核心素养便是:立德树人。学校也提倡让教师们考取心理咨询师证书……相信这是已经发现唯分数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后采用的应对方式。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阿德勒认为的理想化学校的出现,指日可待。

  其实作为一个人类社会的成员,我们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以前,我总认为,我做好自己就可以了,在读完《自卑与超越》,我发现身为母亲,我还有教会孩子与人合作的任务;身为老师,我还有纠正学生对人生意义的错误认知的责任。这可能就是读心理学著作的好处吧: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生活。

  最后请允许我以《自卑与超越》中的一段文字,作为我文章的结尾:

  不管你的职业特点是什么,我们每个人在最初赋予生活的意义时,都有可能会犯错,即赋予了人生错误的意义,当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不断努力,我们应该说:‘我们必须开拓我们的生活,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也能够对付它。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除旧布新的工作,舍我其谁!’假如每个独立的人都能以这种合作的方式来对待生活,那么人类社会的进步必然是无止境的。

  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意义,都能幸福的度过此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

  作者阿德勒开创了个体心理学,本书重在强调社会感在人格塑造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近百年前的著作,今天读来也许感觉不算完美,其实在很多方面具有开创性,后人是在其基础之上逐步趋向完善。一共十二章,专门谈论自卑感的只有一章。每个人不同程度都有自卑感,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现状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改善。既然自卑感普遍存在,必然要想办法寻求变化与超越。这时就看他是把自己的缺陷不足转化为动力、把注意力集中到奋斗目标上、精力用到具体事情上还是盯着自己的缺陷不放,后者无形中会导致缺陷被无限放大,最终真正变成了自己无法跨越的障碍。自卑感的存在是正常的,关键是用怎样的心态来看待,确立目标,把注意力向外扩展,将不足化为动力,自卑就可以转化为改变和提升自己的有效助力器。

  开篇即说明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我理解为通过奉献获得社会认同,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在。为社会做出贡献必先融入社会,对社会和他人发生兴趣,并且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书中说到,所有的失败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合作能力极低,这里我不大清楚有没有道理。实际上,任何人先天都具有对社会对他人产生兴趣的潜质,但这种潜质必须得到后天的启发和培养,否则将来智力和理解力的发展会遇到巨大阻碍,这让我想起曾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过的狼孩。

  早期记忆是比较重要的一章,以前看过武志红两本书,听过他一些音频,对早期记忆相关知识了解过一点。一个人从出生到六岁,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活方式、情感特征,以及对世界的初步认知与诠释,摸索出了一套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在六岁时人格结构基本已经形成,并成为日后相应行为的重要原因,对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所以如果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先了解他的成长史,尤其是早年经历。真正了解一个人是多么难的一件事,包括了解我们自己,都需要追溯早期记忆。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事情,选择记住哪些经历,与他的生活风格密切相关。也许一些早年记忆不完全是真实发生过的,有可能经过记忆加工,但却是一个人潜意识的表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以什么做为自己的起点。所以说早期记忆非常重要,它显示了一个人生活风格的根源和个性形成原因,之后这些特点再想改变,很难。

  那么对家长来说早早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兴趣以及合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好老师书中阿德勒的建议今天读来并不觉得新奇,那些内容是现在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家长老师能够做到的。但在近百年前能提出这些观点还是很超前很有开创性的,后人是继承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其他章节讲到了梦、犯罪心理学、职业、爱情婚姻等等,贯穿整部书的主题是社会兴趣与合作精神对一个人至关重要,是生命意义的来源,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而儿童时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期,所以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家长和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iamcotent分割线

  阿德勒阿弗雷德。阿德勒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他写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提到: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存在自卑情结。如果说全人类都感觉我们特别棒、特别优秀,那就不会出现各种发明创造,也不会有人类的进步。

  美好的生活是一件完整的毛衣,无论你多热爱,都不能把自己编织进去,否则就会是个多余的线头,会被无情的剪掉。关键是超越的方法是什么呢?如果用错了方法,结果会很糟糕。

  有一类人,小时候受过伤害,自卑过,那他就特别想出人头地。所以,当长大后,他会拼命赚钱,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甚至会伤害与周围人关系。因此,社会中有很多不愉快的富人,或生活很痛苦的高官。

  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中,我们看到,赵德汉被抓时,满屋子都是钱。他认为只要有了钱,才能弥补曾经的自卑。

  还有一类人,被人欺负后很自卑,为了让别人害怕他,他会去欺负别人,严重者甚至暴力犯罪。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所有暴力犯罪者,都是懦夫。暴力是自卑者已没有有效方法去解决自卑问题时所选择最简单易行的超越办法。

  还有一类人,他认为自己做不好,所以总是让自己得各种“病”,比如广场恐惧症、精神分裂症、人格分裂等。例如:有一个小伙子20多岁还尿床,检查身体没有问题,但就是克服不了,因为他认为自己没有长大,用这种方法去逃避对自卑的感受。

  所以,用错了抗拒自卑的方法,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心理疾病。阿德勒说,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将自身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联系在一起,为社会解决问题、合作、关爱他人,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增长。让自己感觉到对社会是有用的,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降低自卑感,如此才能过上安定与幸福的生活。

  阿德勒给年轻的我们指明了一条人生之路,无论我们是上班族、创业者,还是自由职业者,我们都要时刻感受到与社会的连接。这样我们才过得更有价值、更充满幸福感。否则,赚得再多,升职再快,住房再大,内心永远感觉空虚、寂寞。

  iamcotent分割线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创始人AlfredAlder(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晚年时期写的,出版至今估计快100年了,英文书名叫《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个人感觉英文书名更合适点,书中Alder就像一个长者一样,他用通俗易懂,简明生动的语言从生活的意义,心理与身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爱情与婚姻这十二个主题来阐述了生活的意义。

  书中第一章就指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这也是我一直都有跟孩子提到的一点,从她听得懂道理后就不断地跟她说,你不是单独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不是你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一个人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我们要学会互相合作,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比如在课堂上,学会合作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这样我们既学了知识又不用在课外花更多时间去补习;在家庭里,学会按自己的每天的工作量按部就班完成。好处就是我们不仅高效地完成了自己的各项学习任务,也为自己赢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另一面也因为自己的合作而跟父母和学校老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Alder指出人的一生都是追求从自卑到优越的过程,即使是那些罪犯,他们和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他们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方向上发生了错误。书中主要列举了三类孩子,一类是身体有缺陷的儿童,一类是受宠的儿童,还有一类是受忽视的儿童。这三类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没能在正确的方向上得到训练,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就容易形成错误的生活风格,以致走上错误的道路。比如身体有缺陷的孩子,如果他们自身的缺陷没有得到理解和关爱,他们就很难体会到生活的意义就是奉献。他们更容易关注自己的感觉,害怕被嘲弄。他们就更不会对别人感兴趣了,自然也就学不会合作。

  受宠的儿童,因为他一直得到别人的宠爱,通常会认为自己无须努力就会出出类拔萃。一旦当他进入不是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环境时,他就会非常失落,会觉得世界抛弃了他,他受过的训练是期待而不是给予。他习惯了别人奉承,后果就是他失去了独立性,也失去了学习面对问题的其他处理方法。他的兴趣只在于全身心关注自己,从不学习合作的运用和必要性。当他不再容易找到往昔的温暖和顺从及被奉承时,他们就会觉得被出卖了,就会认为社会对他们充满了敌意,认为“别人和他对着干”,一旦他赋予生活这样的意义,那么他们往后努力的方向都将是错误的。

  受忽视的儿童,这个很好理解。这类儿童从不知爱与合作为何物,他编造了一通不包含这些友好力量的生活解释。当他面对困难时,他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可以得到别人帮助的能力。他认为社会对他很冷酷,他怀疑别人,无法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对别人的有益行为来获得感情和尊重。他也就无法对别人产生兴趣和学会合作了,从而也就赋予了错误的生活意义,在错误的方向上越努力越远。

  因此Alder指出人的早期记忆是相当重要的,它会持续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的家庭,学校都要训练儿童对他人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我们要允许儿童在共同任务和共同游戏中,在他们自己这个年龄层的孩子中,找到自己的方式。母亲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爱并让孩子信任,这样她就获得了孩子的兴趣,感情和合作,之后她必须扩大并提高这种信任感到孩子所处的各个环境中,孩子就会对他人逐渐产生兴趣并学会合作。学校也是一样,当孩子第一次上学,他会面对社会生活的新考验。老师就要吸引孩子并让孩子对她产生信任,孩子受到鼓励,就会更有信心和兴趣从而学会合作。

  总的说来,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我先是看了一遍,又在喜马拉雅上完整地听了一遍,然后又看了一遍。书中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更帮助我们避免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会犯的种种错误。他所提倡的生活意义现今仍有非常积极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意义都是为人类的进步奉献,合作是必须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4

  第一章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心灵与肉体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作者阿勒泰,他和弗洛伊德、荣格并成为“心理学三巨头”。大学时选修了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选修课,以为学了以后会给人解解梦,可当时也听得云山雾绕,理解不了到底讲的什么,只记得授课老师患有腿疾,在轮椅上讲授这门课。

  后来慢慢了解到心理学也分了几种流派,想着有机会可以深入了解一些,于是听书时听到了《自卑与超越》,就在搞活动时囤了这本书。

  最近几年,总有一些观点,把人成年后的不当行为归咎于童年时期的某个问题,而且让人感觉这些问题是不可逆的。阿勒泰倒也赞成部分观点,但他更赞同的是,可以通过分析产生自卑的原因,通过训练,实现自我超越。

  第一章里,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奉献与合作。只有抱有开放态度的人生,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与人合作,实现自我价值。第二章则告诉我们,要帮助和教育人,就要对他所处的环境以及他在这个环境下,对人生进行选择时的思想和做法进行解读。虽然这本书是大约一百年前所著,但合作共赢、服务社会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仍然受用。

  第三章自卑感与优越感

  第四章早期的记忆

  很庆幸能够在这个时间读这本书。开学时,孩子的班主任老师给家长开出的书单中就有《自卑与超越》,今天读的两章,更让我感到生命初期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恰巧也是今年,因为一些事,让我回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开始考虑优越感和自卑感这两个看似相对的概念。自卑有多种表现形式,感到自卑的人,也会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有害怕,有紧张,也有些许高傲和冷漠。只有认识到自身自卑感深处原因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自卑,以及因为自卑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而早期记忆更是会陪伴我们一生的记忆,从书中的各种案例中,提醒我作为一个母亲,该用怎样的态度和心境去对待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他们表现出的各种情绪反应,而作为最亲近的人,我的方式方法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育人育己,共同成长!

  第五章梦

  第六章家庭的影响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今天看来,大概是因为大脑皮层的局部兴奋活动所致。作者在一百多年前开始的对于梦的研究,不知道是否基于这个基础。通过对梦境的分析,以及梦中情绪的体会,作者给出了很多他自己的见解。由于我所接受的“大脑皮层”概念先入为主,则导致我对这章的内容有些质疑,不知通过对那些梦境的分析,到底能否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或感受进行对应。不过,有些梦的确很美妙,让人想要活在梦境中。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才是所有教育的根本。可无奈的是,做家长也只能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地成长,有些经历却是不可逆的,错过了就只能错过,于事无补,这也许是作为家长最大的憾事。虽然看过很多理论,但要和自身以及自己的孩子相结合,总会有些不大对路的地方。这也许就是人与人的不同吧。第六章分析了家庭中,父亲、母亲各自的职能分工,以及各个通过分析各个孩子在兄弟姐妹中的排位,得出他们个性中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在当今的中国,可借鉴的其实并不多,毕竟二孩政策刚刚开始,家庭中最多也只有两个孩子,而往往第二个孩子都还很小。但作者贯穿全书的“合作精神”却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大力引导和培养的,这样,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他们终究要步入的社会中,他们的成长才会较为顺利,逐渐脱离家长的庇护,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人合作,完成自己的使命。

  第七章学校的影响

  第八章青春期的引导

  在社会分工日趋细分、发展速度日益加快的现在,能够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的父母,还是少数。于是一部分家庭想要将孩子的教育推向学校,企图孩子能在学校接受到更多的教育,改正自身的不足,殊不知现在的学校教育已经将家庭教育纳入其中,教育不能凭一己之力,也不能只是一方的努力。虽然老师和孩子朝夕相处,但毕竟是一对四十几的现状,所以,最了解孩子的仍然只能是孩子的父母,在教育上,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我认为,学校的意义在于,孩子可以在除了家之外的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结交一些相对固定的伙伴,从而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培养社会意识。

  回想自己的青春期,虽然没有多少惊心动魄的事情,但也曾有过一些故事。现在再想起时,青春期的小叛逆,小对抗,以及一些小悸动,其实就是在成长道路上,面对一些不可知未来的一些反应,经历过了,就会成为永久的记忆,有些确实可能会影响到接下来的人生。虽然我的孩子距离青春期还有相当一段时间,但我也要开始在这条道路上,聚集正的能量和朋友间的信任关系,为今后的青春期和更年期的碰撞阶段做些准备。

  第九章犯罪与预防

  读这一章时,看到那些案例,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我身边曾出现过的例子和人物,有些确实是少年时期在家庭中处于被忽略的位置,或者家庭关系并不融洽,虽然这不是引起犯罪的直接原因,却是导致这一后果的不容忽视的生长土壤。与其说,这一章实在分析犯罪的原因及预防,不如说是在引导父母怎样教育子女,难怪老师要将这本书列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的参考书目。

  这一章,又多次提到了“合作精神”。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合作是最为广泛地结识志同道合之人的方法。然而合作的基础是什么?也许“为他人着想”才是合作的基石。“不伤害自己,不影响他人”是我们给孩子们立下的第一规则。出入单元门,顺手扶门,是不影响他人的表现;在家轻轻走路,不蹦跳,也是不影响他人的做法。但这些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细微之处,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我得继续在做合格老母亲的道路上,继续修行,努力前行!

  第十章职业问题

  第十一章个体与社会群体

  小时候的梦想,也许会贯穿人的一生。如果有了方向,并持续为之努力,迟早是会实现的,这也可以用之前很有名的“吸引力法则”来解释。

  其实这两章的内容,我觉得可以用“定位”来总结。一个人如何给自己定位,认为自己可以胜任怎样的工作,可以为他人提供什么样的帮助,自己在每个团队中所处的位置,都需要自己对自己进行定位。在定位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大局观,成为一个具有合作精神的人。这种定位,还需时常进行自我调整,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越来越深入的自省和思考,又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由此可见,保护孩子最初的梦想是极其重要的,不论他们的梦想是否可行,作为家长都应不遗余力地保护他们的想法,并协助他们坚定梦想的方向,探寻真正的兴趣所在。

  第十二章爱情与婚姻

  今天是最后一天的阅读,读起来也很轻松。

  爱情和婚姻是每个人的一生中占比重最大的,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很多事情就会一帆风顺,而如果某个环节没有处理好,也许有些就像一根鱼刺如鲠在喉,看上去没有大碍,可只有自己知道,哪哪儿都不得劲。

  作者认为爱情和婚姻,归根到底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但这条放在如今的社会,好像又有些牵强。能够在一起,首先还是相互的喜欢,并把这种喜欢贯穿在整个婚姻生活中。一辈子很长,谁也说不清后面的几十年中,自己曾经认定的那个人是不是能够陪伴自己一直到老的那一个,何况“人”才是整个过程中最大的变量。所以,如何甄别“那个人”才是爱情和婚姻中最大的课题。但愿我们自己拥有这样的能力,也但愿我们能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5

  《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说明人生道路和人生意义。每个人因为对其现实地位的不满意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生活。家长和教师应培养儿童对别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与职业、社交和爱情这三个主要问题有关。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响时,都表现了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真正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和社会发生兴趣以及能与人合作。

  家庭对人类很大,儿童时期在家庭中的地位和生活方式给他留下的印象不可磨灭。母亲不仅应该使孩子和她很好地合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会与其他人平等合作,开展自己的性。而父亲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以良好和积极的方式处理好职业、友谊和爱情三大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注意儿童的困难、纠正父母的错误,是学校教师的任务。教师应该对儿童有真正兴趣;同时也训练他们对别人发生兴趣,使他们走上而又与人合作的生活道路。

  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在于与他人的团结合作之中获得满足,更表达了自己的价值。奉献的意义是广泛的,在职业之中,我们与同事团结合作,为单位的生存开展奉献力量;在社交之中,我们与同学、朋友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集体奉献力量;在家庭之中,我们与妻子、父母、孩子团结合作,为建筑一个温暖的家庭奉献力量;这牺牲换取的是大家的团结合作,从而产生更加巨大的力量。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书《自卑与超越》,其大意是:寻求独有优越感源于人生而有的自卑感,通过学会更好地合作将促使孩子实现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优越感。

  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渴望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梦想为人类和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如果一个人可以与他人分享,且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可,他的理想和行为都向着为他人奉献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他的人生自然会朝着最能表达其生命价值的方向开展。

  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存在于“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两端之间,这其中包含着每个人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使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认识趋于正确的有效方法是培养个体与人合作的勇气和精神。

  家庭是培养孩子与人合作能力的关键。母亲要做到对孩子有兴趣、为孩子着想。母亲对于自己成长经历的认知,决定了她对于孩子的态度。母亲要认可和鼓励父亲的合作能力,让父亲成为孩子的典范,另一方面,要让父亲的优秀不对孩子形成过大的压力。

  学校对于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也至关重要。不能用智商等评价指标限制孩子,要平等的关系,使孩子乐于合作、为他人着想。帮助孩子寻找到兴趣和自信。

  在书中强调了青春期的重要性。孩子在青春期表现出的叛逆并不是孩子对父母态度的问题,而是源于孩子对父母一直不认同、直到有了对抗能力的时候才表达出来。如何帮助孩子正常度过青春期呢?家庭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正常交往同性和异性,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就会正确理解“长大”,拿捏好处理问题的“度”。

  这样犯罪行为。罪犯也追求优越感,但是他的方向错误。他们不会合作。造成的原因在于父母没有教会孩子与人合作,甚至父母不想让孩子对他人发生兴趣。罪犯都是对社会无兴趣、没有合作精神、追求虚假优越性的`人。

  对于阿德勒先生的理论,我的内心有强烈的共鸣。值得庆幸的是,我对孩子的养育,遵循了阿德勒先生的理论。我重视对于孩子合作能力的培养,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不能没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我们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别离,我一直在培育他生存的能力。我将自己在原生家庭的经历作为参照物,不断修正自己的养育理念,关注对孩子性格的塑造。当孩子读大学生活后,他自然表现出被大多数人喜欢的性格,他乐于交往、乐于助人、自主学习、积极上进、处事、坚持体育、感恩父母。

  通过《自卑与超越》一书、第一次系统地领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先生的心理学观点,我更加信服他的名言,“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6

  《自卑与超越》是奥地利作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关于个体心理学的著作。作家从《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和优越感》……等十二个方面为我们分析了人的存在、成长、生活、工作、社交等个体心理特征,提供了解决以上各方面问题的科学方案。阅读该书后,我受益匪浅,不仅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自卑与超越》中《学校的影响》一文告诉我们:“教师要成为心理学家,要学会了解学生人格的整体,以及它各种表现的一惯性,才能更好的走进学生,帮助学生。”“成为心理学家”,乍听起来十分高大上,其实,我们做的所有教学工作无不与人的心理有关。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的教育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在听课、作业、游戏、劳动、与人相处等过程中心理不同,行为自然迥异。这为老师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想要顺利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必须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为此,教师必须对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有非常清楚、客观的认识,并依据其特点“对症下药”。

  《学校的影响》一文还为我们列举了几种典型的问题学生,其中对“懒惰”学生的分析让我对本班几位长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中说到:“懒惰的`孩子从未尝过被击败的滋味,因为他们从没有面临真正的考验。他对眼前的问题总是尽量逃避,不肯轻易和人一较长短”。当他们失败时,他们会自我解嘲:我只是懒,不是无能。当他有一点点进步,老师鼓励他时,他会觉得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老师的关注关爱,何必努力去冒失去被重视的险呢?回想自己对本班那几位“特殊同志”的教育,和作者的分析完全吻合。看来,我所谓的严厉批评、温情陪伴、耐心讲解虽能解决一时之事,但都未触及他们那已经深入骨髓的懒惰心理。未来该何去何从,这真是一件“路漫漫兮其修远”的事。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7

  初次看到书名就是吸引我翻开此书的动力和理由,相反而又递进式的书名让我有十分有兴趣去阅读并且学习怎么克服自卑情绪,从而进行自我超越,自我成长。

  毫无疑问,本书主要通过分章节阐述两部分的内容:认识自卑以及超越自卑,找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本书作者将理论与例子相结合,以自卑和超越这两个核心词组贯穿全书。第一章和第二章引领读者去认识和思考生命生活的意义,身——心——灵的简单探讨,第三章对本书核心词组自卑和超越进行细化剖析,第四章到第十二章分领域分阶段将个体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学术词语融入进实际例子和实物中探究深化阐述。

  本书虽然存在心理学科理论,相对于外行人的我而言也许会有一点难度,但由于自身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平时也会涉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因此基本能够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想。阅读完本书后,我不得不被作者活灵活现,生动有趣的写作功底和形式深深折服,每当看完一章都会有所启发,是一本真正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探索自我修正自我成长的好书。

  自卑感其实每个人都会存在且不可消除,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当面对自我的不足与他人的优点相比较时必然会产生落差感,从而形成自卑情绪。自卑本身而言是没有好坏之分的,至于自卑带来的影响在于个人和环境,尤其在于个人。于心态乐观积极的人,自卑让其认识自身的`短板从而激发其潜力,挖掘局限的潜能,从而完善自身,扬长避短,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长处;而于消极彷徨的人,自卑自然会使其加深自我不足的事实承认,意识形态不利于个人和家庭社会的发展。

  本书对我的另一个启发便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的重要性。个人追求发展,横向的联系是交际圈行业圈的发展,纵向的联系便是个人身心灵的自我修正和自我发展,而无论两者中的哪一方面的发展,终究离不开社会,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人,具有社会性,通过社会联结人脉,资源,大自然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因此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社会,而两者的关系则可细化到合作,我与世界,我与社会,我与他的联系。

  总体而言,本书成为我认识自我不足和寻求人生意义的明灯,并且学习发挥自我潜能,超越自我,转化意识态度,能够读懂作者的作品已经是一种幸福,而能够于己而言有启发有共鸣有学习和反思更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发现幸福,理解幸福,学习幸福,感谢作者的作品《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8

  “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阿德勒《自卑与超越》忘了是哪儿听到的,自己却深有体会的一句话:“一个自卑的人,必定也是一个自恋的人。”初时听到这句话是嗤之以鼻的,我在许多方面都不如别人,怎么会是自恋的人呢?但是,不断地思索之后,却发觉这就实情。正如阿德勒在他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所说的。“当一个人遇到他无法解决的问题却深信自己能够解决时,就会表现出自卑情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自己无法解决的,但为了让自己“争口气”,不想让自己显得很没有价值,于是强行要求自己去做,却发觉自己做不来。接着,便会艳羡,甚至嫉妒那些会做的人。久而久之,便开头对自己失去信念,却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行要求自己去完成本不能完成之事。

  假如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会产生自卑,也许就是“抱负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了。也许也是由于“我无法解决,却信任自己能够解决”这样的一个信念,才会有“自卑的人,必定是自恋,甚至是自大的人”这样的说法吧。

  生活在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自己本身无法完成的。我们要学会的,就是去接受自己“无法完成”这样的.一个事实。一旦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那么许多内心冲突就会缓解下来,现实和抱负之间的差距也会缩小。我们也就会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且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去获得自身的存在感、价值感等。当你去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懂得了“自卑”所给予你自身的涵义,那个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而且这种超越,肯定像开了挂一样,让你“扶摇直上九万里”。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9

  可能我对好多事物的理解都是错误的,比如“自卑”这个词,本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贬义词呀,可当我看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后,它告诉我,这只是一个状态,它本身并没有错,而为什么被很多人认为不好,是因为无数的人无法用正确的方法去面对它,以至于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比如很多自卑的人,会用某方面的优越感来遮掩自卑感,而不是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自卑的确是一个不太好的状态,但是这本书告诉我,自卑的状态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自卑的人如果能超越自我,那么甚至可以获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就,因为他们常常需要思考,在一个更低的状态下进行提升,他们常常需要给自己打气,不断得从失败中爬起来,这会让他们拥有常人难以拥有的坚韧品质,我想这也是这本书的名字里为什么会“超越”两个字吧。

  我曾经也是一个自卑者,在沟通这个方面。我一直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流,会因为自己的话无法逗笑别人而感到沮丧,也会因为找不到话题而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拥有有趣灵魂的人。曾经我一度认为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是常常觉得不甘心,好不容易来世间走一遭,怎么能这样算了呢?于是我疯狂的查资料,看书,我不相信还有用心学不会的东西,事实上正是如此,我慢慢得学会了如何沟通,如何正常的聊天,虽然有的时候还是会找不到话题,但已经好多了。

  小时候,身边的人都说“这小子很聪明”,那时的我觉得,我只要稍微努力一点,就能把这件事做好,要么是觉得刚刚懂了一点就不再深入学习了,觉得这知识太简单了,可后来我错了,我才发现,我的聪明也仅仅是和大家一样,我刚刚学就能明白的,他们也都明白,而我不明白的,他们也明白。我明白了不要光想着“我以前不会只是因为我懒,只要我学就一定能学好”这样的话,这是最无用的,若是我们懒人可以靠这个,那对于那些十分努力的人是极其不公平的,就如同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已经不希望别人再告诉她“你很漂亮了”,就如一个本来很努力的孩子,你却告诉他你是因为天赋好才成功的,而忽视了他的努力,也许他本身并不比别人聪明,只是他比别人努力很多很多。我们更需要重视努力,而不应该总是盯着天生的东西,这东西本来就已经无法改变了,从出生的那一刻起。

  有一句话不是挺好的么,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赋,99%的汗水其实比1%的天赋要重要得多,毕竟天赋改不了,而汗水可以自己打拼,大家都是平凡人,谁也不比谁聪明多少,而且天赋这东西,我个人感觉也分为天生的天赋,和后天的天赋,我们要多找找学习的方法,比如背个英语单词,你强行记忆和我联想记忆,肯定不一样,可能有的人就觉得我天赋好,其实不然,我只是用对了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后天可以形成的天赋。主观上,我是认可大部分的东西都可以形成后天天赋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去寻找这样的方法。

  今天是假期第四天,我在家看书,可以说只有一点点收获,有一点沮丧的同时,我也很高兴,这说明了,我正在做一件不是那么容易被别人超过的事情,也许一开始会很难,很慢,但只要坚持做下去,一定能有所改变的,我还有一个想法,我希望从自己从一个小白到最后的聊天能手的过程,整理出一套天赋模型,可以教给以后有同样困惑的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

  阿德勒这本书的主线大致从三个命题出发,来推导人在儿童期、青春期、爱情婚姻、工作、社会生活等方面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式。这三个命题就是:人活在地球,必须以群居方式生存,人与他人是联系的;人必须生活劳动来推动社会进步;人有两性,必须以爱情婚姻的方式繁衍。

  他从自卑这一概念开始构建出他自己的理论。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并促使人努力争取优越感。自卑的人又会将小事化大,将风险估计得过大而不能相信自己能去承担。而追求优越是生命的固有需要,优越感的来源是我们形成怎样的生活模式的关键,人类的行为都是出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与超越。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卑感。那么,如何超越自卑?他的答案是:合作、常识、理性与责任感。似乎许多家心理学流派一条共同主轴就是理性情绪,承担责任。而本书通篇着重强调了合作。排除掉随机性之后,获得幸福的能力实际上就等于合作能力。

  从性格取向来说,自卑是和外向相对的内向;从处事态度来说,自卑是和积极对立的消极。阿德勒坚信,脱离了生活的、缺少合作精神才是自卑最根本的始因。而家庭的力量决定着一个人承受社会能力的多少。对于精神分析学派特别强调的早期经历,阿德勒更看重儿童对这些经历的诠释,童年期的不愉快经历可能被赋予截然不同的意义。也就是说,生命的意义不是由经历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经历的诠释。童年会告诉你许多条路,但随着你的成长,你可以决定有哪些路可以是你一生为伴的。不管你选择哪条,只有一个必要条件:普洒社会生活的阳光,让别人接受自己。

  本书的后半部分更像是给父母和老师们看的教育指导书。我惊异于父母态度、关系、家庭格局等因素,对孩子心理发展和生活模式形成的影响如此巨大。但同时,他过分强调了孩子想得到母亲关注的动力,认为很多不合理行为都是想引起母亲关注,这过于偏颇了。

  对于爱情和婚姻,阿德勒认为,除爱情外,婚姻是社会赋予人类的任务,包括繁衍、稳定等等,综合考虑一夫一妻是对彼此对社会都更为有利的形式。如今婚姻出现的许多问题在于,很多人都认识不到婚姻是一种上天赋予的生活的任务,而只是在想,自己能从婚姻中得到什么。

  而在爱情上,很多女性的认识往往本身就处于不利地位。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女孩希望自己是男孩,意味着对自己的性别不满。阿德勒因此问:“如果人类的一半都失望沮丧,痛恨其社会地位,痛恨另一半拥有更多的自由,我们怎么能够解决爱情与婚姻的问题?如果女性等待的只是受到轻视,如果他们认为自己不过是男子的玩物,认为男人自然是要花心的,这个问题能够容易解决么?”

  我深以为然。当两性感到不平等时,合作是很难平等发生的。发心课上,老师重复了这一测验,结果大部分人都认为女性有部分男性性格是好事,而男性有女性性格是不太被认同的。这说明在当今,男性依然占据着社会的优势地位,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平等,那么婚姻又怎能要求双方平等?所以家庭暴力屡见不鲜,时至今日在人们心中,家庭大部分仍是女性的责任。如果一个女人为了事业忽略了家庭,人们对她的责难,永远会比对一个忽略家庭的男人的责难多。由此看来,阿德勒关于孩子幼年时期信任感和兴趣发展的叙述是符合实际的。

  接下来谈一谈我看过此书后的感受和反思。

  心史老师说,很多学心理的不是想弄清楚整个人类的心理状况是怎样的,也不是想纠结于感觉知觉记忆这些实验内容,而是想解决自己的问题。说得没错,至少我选择心理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对自己有疑问。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自卑的,优柔寡断、临阵退缩的事在我身上都发生过。我害怕失败,害怕当众讲话,所以越发沉默,越发犹疑。朋友说我谨慎,我却知道这是没自信没激情,恶性循环。尽管我努力改变,想用变得更开朗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自卑总是让我一次又一次地错失机会。但根据阿德勒的看法,培养对外界而非自身的兴趣、合作和社会化的能力,确实是超越自卑的好方法。

  阿德勒说自卑有三个最主要的来源:身体缺陷、娇纵和忽略。虽然阿德勒提出这三个原因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但无可否认,这三点至少是造成自卑的原因的一部分。前两个对我来说不符合,最后一个有可能。幼儿园本应上大班那年,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我没有学可上,而爸妈都上班,于是我一个人待在家里,这可能就是“忽略”。我很庆幸父母关系很好,家庭相处融洽,所以我没有变成神经症。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人在家看某个京剧的连环画,看到一个在城墙上防守的将军之类的人自刎,被吓到,愣了好久。可能因为这件事,我从小就对死亡很畏惧,甚至曾大哭着跟爸爸说“我不想死”。阿德勒曾说自己的生活目标就是要克服儿童时期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我也是,但现在还没能克服。他还说,在面临困难时,退缩的最彻底表现就是自杀。我是不会自杀的.,可能因为我怕死,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我对父母的重要和自己的责任,自杀在我心中是最不负责任的行为。

  我会承担已有的责任,但对于需要争取的东西就会犹豫退缩,尤其是要面试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害怕当众说话是为什么,而且似乎从小学开始,随着年岁增大,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直到高中我有意纠正才稍稍有点好转。如果是因为我父母的社交圈就很窄(因为我爸是个不喜欢社交的人),那为什么小学之前没有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因为自卑,并且害怕失败。

  其实这是个悖论。照理说高自尊并且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能力、任务难度)的人,才会在遇到困难时通过贬低其难度、降低努力来给失败找借口,让自己好受点。而我很不幸的符合上述描述。高中之前,我学习并不算刻苦,每晚十点半之前睡觉绝不熬夜,甚至初三了都还每天看电视看小说,但由于初中知识较简单,我的成绩居然很好。上了高中,这套学习方法显然不再适用,但我的改变仅体现在将睡觉时间推迟到十二点之前,还有由于住读,将看电视换成了每周回家上网。可能是基础较好或运气不错,成绩虽没有初中好但也过得去,偶尔还能一鸣惊人,就如某个无聊测验的结果所说,“段誉”式学习,不刻苦钻研,涉猎广而不深,关键时刻发挥不稳定。其间我对成绩持不太看重的态度,虽然心里还是会着急,但就是不够努力,似乎潜意识里觉得如果努力但得不到好成绩是重大失败,不太努力而得到这种成绩就不那么难受。但我又是一个自卑的人,难道自卑和高自尊能同时存在?

  其实我认为,自卑和高自尊本质上是相通的。自尊的定义现在依然很混乱,比较受人接受的自尊是自我能力和自我喜欢的整合,是个体对自我形象的主观感觉。但我觉得这不确切,因为个体对自我形象的感觉也是多方面的,很难用一个高低维度来说明。比如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感到自己值得别人尊重,但不太能接受个人不足之处,那么这到底是高还是低?各个维度可以加权吗?至今没人能回答。表现出高自尊的人可能是因为自卑而用自信的肢体语言来掩饰,表现得不怎么出众的人也可能对自己很满意以至于不需要用争取成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我认为区别只在于一个人对自己能力是否让自己满意的关注程度的强弱,即:有人很在乎自己的能力如何,有多少有缺点;而有的人却把精力放在其他地方,对自身是否称得上优秀不太在意。用现在的理论来看,前者自卑所以很想摆脱自卑而很在意自己对自己评价,后者不自卑所以对自身关注较少。所以,阿德勒说将注意力投向社会和他人已超越自卑,是个非常明智的命题。

  回到题目,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真正重要的不在于生命有什么意义(因为这是不言自明的),而在于你以什么态度去生活,你去赋予生命怎样的意义。

  我们问自己:我给了世界什么?于是追求自我价值最大化。

  我们问自己:生命给了我什么?于是我们不停地索取,直到世界遗弃了我们。

  我想我所有的烦恼都源于我总是想索取,总是想从索取中获得证明和满足,过于在乎自己的感受。如果能将目光投向他人,投向社会,投向世界,享受合作,那么自卑就无从说起,生命的意义也自然能得到满足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1

  选择读这本书的原因很简单,在某些方面,我也是一个自卑的人。究其原因,或来自家庭,或来自外表,或来自活了二十多年的轨迹,且不论到底为何,我也想超越它。

  实话讲,这本书并没有想象中吸引我,理论性很强,知识又散落,读起来比较晦涩,我差点弃书。不过作为畅销书,自然有它的价值,而且阿德勒强调意识的重要性,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持乐观态度,这会让我们的成长之路遍布阳光。

  它正能量满满,足以激励人。

  阿德勒认为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人生三大任务:职业、社会和性。我们生而为人,是为了活出人生的价值,想要实现价值就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角度讲,人生三大任务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工作关系、社会关系、婚姻家庭关系。一个人建立关系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能力就是关注他人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而一旦我们的统觉系统储存了对童年早期经验的误读,我们就会形成错误的生活方式,它会阻滞我们上述能力的发展,进而无法完成人生任务,实现人生价值。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所讲童年对人生的影响,最近刚好在看一部剧——《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也涉及到了相关内容,特别想放在一起说一说。

  读到第四章早期记忆,我才明白为什么文康泰(剧中主人公)到现在才记起母亲带他和哥哥去吃辣海鲜面的事情。

  人的记忆会随着思想改变,也有可能出现记忆的偏差。母亲对自闭症哥哥的偏爱,是康泰永远无法克服的苦难,作为哥哥的附属品,内心伤痛被无限放大,而忽视了某些温暖瞬间。

  童年早期经历的所有记忆,都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只不过我们选择记住那些与我们解读结论相符合的.童年记忆。也就是说我们选择关注什么,选择记忆什么,身体和心灵就全力配合我们实现目标而已。海鲜面是因为康泰爱吃母亲才带他们去的,这段记忆是温馨的带有爱的,对他来说是“异类记忆”,与他对童年的解读不符,当这些记忆被潜意识接受后,没有在意识里出现的机会,就被遗忘在记忆的最深处,不见天日了。

  而他在与自闭症哥哥的对话碰撞里,与反社会人格高文英的互相治愈里,修正了旧有的童年早期经验的解读结论,支持新的统觉系统的童年早期记忆又浮现在了脑海里。

  他对母亲释怀了。

  我也释怀了,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卑与超越》这本书对我的价值。我原本坚信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最根本的,是难以抹掉的能追随一生的影子,看剧的时候我也一直暗自感伤那句被说烂了的话:“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但这本书能够很乐观的让我看到,我们不必深受童年经历的影响而无法自拔,我们完全有能力回溯童年记忆,去修正那些最早期的错误,改变曾经让我们自卑的解读定义,以实现自由的人生,就像文康泰一样。

  童年经历不会决定我们的一生,我们怎么解读这些经历,决定我们的一生。也就是说经验本身无法决定成败,我们并不会因为经历本身所带来的冲击而遭受创伤,决定人生的不是经验,而是我们自身赋予经验的意义。

  意识会自我成长,主动去修正曾经的误读,我们会拥有更加积极的未来。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2

  人或多或少地都有自卑情结。因为世上没有完人,与他人相比,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弱点和不足。有自卑情结并不可怕,关键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它。有的人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会理性地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信心百倍的努力奋斗,想法设法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克服不足,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断地完善自我,取得人生的更大辉煌。有的人却杞人忧天,自认倒霉,沉浸在对环境、对社会、对他人的抱怨中,封闭隔离自己,最后萎靡不振,走向灰暗的人生结局。

  当我们面对自卑时,该如何超越呢?该书作者奥地利的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人是社会的人,既然是社会的人,那就必须放到社会中去解决这些问题。给这种自卑赋予现实意义,并且把这种意义,建立在对他人有价值,对社会发展进步有益处中。在付诸行动中加强与他人合作配合,为了这个意义共同努力奋斗。这样,你才能超越自身的自卑情结,使得你的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

  作者总结了制约人生的三大问题:第一,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必须适应地球环境,在地球的适应中生存。第二,我们与他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第三,人类有两种性别,男女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延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一个人如果可以将其人生意义定义为为他人和社会谋取利益,那他做任何事情都会先考虑他人。对他人对社会就不会冷漠,会更加感兴趣。这样,对职业、社会和婚姻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很好地处理好。并能够克服自卑,超越自我,战胜各种精神疾病,使人生光彩夺目。

  当下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仅凭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胜任一项工作的完成。这就需要团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婚姻家庭中也是如此。男女之间要地位平等,相互忠诚、相互信赖,要有责任感。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最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是最好的伴侣和朋友。这种感觉,需要你要实际行动去证明。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而不愿意受约束于婚姻,更不愿意去为对方考虑。这样的婚姻终将会葬送在自己手中。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本身的样子,都是用我们的认知经验和标准,经过大脑思维的过滤处理后作出的一种解释,它不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是我们的一种主观判断。而这种主观判断都是人们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来感受出来的。其实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因此,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比事物本身更重要。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要永远用快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不管世界和他人如何对待你。因为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环境,也无法改变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3

  这本书快读抑郁了,真难啃,拿的纸质书还读了五六小时,特别是【自卑情结与优越目标】那块,不好理解,死啃了2-3小时。

  谈谈看完书后对「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感」、「优越目标」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与不同。

  「自卑感」: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感,因为所处环境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当你感到无法摆脱无力感、无法达成理想时,就会产生自卑感。

  没有人能长期与自卑感共处,如果你能保持勇气,直面问题,通过唯一的对应方法和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就能改善现状,最终消除或者减弱这种感觉。

  而如果你不堪压力,鲁莽采取某些行动,不再试图跨越障碍、解决实际问题,而是强迫自己凭空产生「优越感」(虚构的优越感),然而问题的根源还在,那么你接下来就会更深地陷入自我欺骗之中,压力越来越大。

  如何理解做出上一举动的你呢?当你感到软弱,你选择创造出一些能令自己感觉强壮的情境,不是锻炼自己自己变得更强壮起来或更有能力,相反,你选择让自己在自己的眼中“显得”更强壮。然而,这样无法真正消除你的自卑感。这样一种复杂而反常的心理状态,我们称之为「自卑情结」。

  当有问题出现时,如果个体无法恰当地适应或应对,并且坚信他们没有办法解决,这就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自卑情结是把自己的自卑感当做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优越目标」:指对优越性的追求,它是属于个人的,是独一无二的。它来源于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描绘。我们早在人生的前四五年里就决定了生命之于自身的意义,但是,没有人能完整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优越目标,只能靠摸索和猜测。

  通向优越目标的道路有千万条,如何选择看个人。个体可能会改变他们定义和表现目标的形式,正如他们可以有可能会换工作一样。

  对于优越感的追求是灵活的,当一个人越健康,越接近正常状态,就越能找到更为开放的`奋斗空间,而不是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方向上。

  当一个人的优越目标匹配了高度的社会兴趣(大概意思是:为他人共享,服务与社会和他人,有利于合作),那么这个目标和本人很可能会被社会和大众给予正面评价。

  作者说优越感来源于自卑,那么他表达的这个“优越感”,是有贬义吗?是的。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

  总结一下:阿德勒认为,人的优越目标/总目标是追求“优越性”,是要摆脱自卑感以求得到优越感。然而某些人难免在途中迷失,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从未采取行动便觉得无力解决问题,转而消极应对,自我欺骗,这就是自卑情结。

  哎,不知道我理解错了没有?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4

  《自卑与超越》一书,是维也纳心理学家a·阿德勒(alfred adler),成书于他思想最为成熟的时期的代表作。在该书里,作者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以下这篇关于《超越自卑》精彩的1500字读后感由应届毕业生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整理提供,祝大家阅读愉快。

  在读《超越自卑》前,我认真地把《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读了一遍。以前我从来没有从心里去思考这个问题: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很早的时候就知道了很多这哲人的说法: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可是,为什么呢?没有人曾经仔细地解释过原因,或者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听着都觉得失了真实。阿德勒在《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里,用他自身的经历以及遇到的各种案例,给了我们很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其他人、对社会产生兴趣。生命的意义在于合作,因为社会需要合作。怎么样才能合作呢?合作需要甘于贡献。所以,总而言之,生命的意义在于贡献。这为我读《超越自卑》提供了基础。

  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优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补偿。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当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挠时,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门路,争取优越感。例如人类是所有动物中最弱小的,所以人类需要比其他生物更多的团结与合作。但是有些人却制定了错误的目标,使用错误的方法来追求优越感,将他们的努力转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摒除不谈。例如缺乏勇气的人,因为不觉得自己强壮,所以他们总是逃避困难,透过避免战斗,他们得到一种比本身更强壮与聪明的感觉,这种优越感是他们用来逃避自卑感的方法。人类追求优越感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因为我们永远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这正是我们对文化的贡献。

  为什么有人不甘于奉献?那是因为他们对他人缺乏兴趣,他们感兴趣的人,只是他们自己。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我们的勇气,我们就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掉这种感觉。正常的人会通过与社会合作的方式,作出一定的努力,抵消自卑感。而神经症患者,则不再认为脚踏实地的努力能够改进他的情境,他们仍用错误的方式摆脱自卑感,只是用的是错误的方式。

  “神经症病人的目标仍然是‘凌驾于困难之上’,可是他却不再设法克服障碍,反倒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对于这个说法,我并不是很赞同。既然人有了自卑感,他们当然要想方设法摆脱自卑。他们确实在追求着优越感,在某个方面,他们通过努力摆脱了自卑感以后,他们是否就有了优越感了呢?个人认为,摆脱自卑是必要的,追求优越也是重要的,可是追求优越不是必要的。追求优越也不一定成为人行为的动力。人的行为,是由主客观的各种因素决定的。例如,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好,我们自然会觉得自卑。有些人确实如阿德勒博士一样,发奋努力,最终在学习上超越别人。可是,有些人也努力,可是努力的程度就没那么大了。因为他们努力的本意,不是为了超越别人,只是学习上不要被归于差等生就可。这里,就没有丝毫的优越可言了。

  “同时,他的自卑感会愈积愈多,因为造成自卑感的情境仍然一成不变,问题也依旧存在。他所采取的每一步骤都会逐渐将他导入自欺之中,而他的各种问题也会以日渐增大的压力逼迫着他”。事实上,在生活中,不管是神经症患者,还是正常人,都会或多或少的自欺。但谁又能说他们有什么神经症呢?记得有一个同学,她每次考试前都会肚子痛,用弗洛伊德的话说就是有“癔症”,这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可是那位同学只是肚子痛,她并没有逃避考试,肚子痛也没有成为她逃脱考试的理由。相反,她的成绩很好。因此,那些自欺的行为,真的只是由于对优越感的争取吗?或者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解释?自欺的行为,可能也是为了缓和自己的紧张感吧。

  阿德勒认为,在生命开始的第五年未了之际,儿童已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生活模式,这就是他处理问题与事物的模式,即使这模式错得一塌糊涂,会不断带来不幸与痛苦,他们也不会轻易放弃,除非由受过训练的专家来帮助发现最初的错误,并从旁建议一种较为合适的意义。三种容易使人赋与错误意义的情形:器官缺陷的儿童、被骄纵的儿童和被忽视的儿童。首先,我们得知,容易这些形成错误的生活模式的时间是童年,形成的条件是出生环境以及家庭环境,教育等等。

  心理学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适应生活。可是,当一个人真的患上了某种心理疾病时,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总是收效甚微。因此,最好的防治办法是防患于未然。例如,对器官缺陷的儿童,给与他们更多爱、关怀和鼓励,儿童就能减少向错误的方向走的可能性。阿德勒博士小时候有器官缺陷,可是他也健康地成长,并成为了人们追求优越的楷模。这不仅是靠他自己的向上意识,他父亲给他的鼓励和支持也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他父亲常常对他说:“阿德勒,你不要相信任何事。”父亲对他的鼓励总是在影响着他、激励着他不断挑战困难,超越自卑,超越自我。

  对那些孤儿、单亲家庭的子女,或者正常的儿童,也是需要同样的关怀和爱心。我们相信,任何儿童,给与了这两种必不可少的条件——理性和关怀,他们都能正常地成长。

  阿德勒博士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多的。不管我们是否认同他的观点,超越自卑与追求优越的确可以成为激励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力。虽然这并不是我们行为的决定因素,但不能否认,我们都渴望超越自卑,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在某一方面超越别人。只要我们拥有社会兴趣,乐于与人合作,我们便永远保持了追求优越的决心。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介绍,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

  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和Iris讨论我在看这本书的原因。

  她说,你是想要研究谁?我笑了,其实,是因为书太贵了,于是买了一套三十三块钱十本且包邮的全集。一本书三块钱呢。不,三块三。

  刚刚看这本书真的有看武志红的心灵鸡汤,我们每个人都有病,我们的童年都有阴影,我们的原生家庭都不健康,反正如此之类的。后来,细细地看,竟然看出了人性的弱点的韵味。

  观点一:木头在与人类相关之时才成为木头,而石头只有在人类的生活中才成为石头。

  闻闻,有没有疯子在左天才在右的味道?

  就像那句话,大脑告诉我:大脑是人体最聪明的器官。

  观点二:创伤

  经历并不是导致失败与成功的原因,我们并不是由我们的经历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我们做赋予这些经历的意义。

  比如很多早年经历过死亡情景的人会选择成为医生,护士等。我爸爸在我很小就离开了,所以我17岁以前一直是致力于成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因为我觉得我自己经历过的不幸和痛苦,就再也不希望发生在任何一个女儿的身上。

  梦境常常会揭示人的一些隐藏性格,它会告诉你,这肯定是你所期待的东西,或者是你必须要避开的东西,或者在告诉你,这就是生活。

  观点三:面对困难时选择退缩的最为极端的`一种表现便是自杀。

  面对困难,他们选择放弃,表示坚信自己无能为力,通过自杀来表达自责或者是一种报复。他们常常会这样想,“”我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受伤,也是最敏感的人,而你却用这世上最残忍的方式来待我。

  对于每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透过表面看实质。我们常常疏于解决表面问题。这同样也适用于成年的神经症患者。打个比方,通常神经症患者会有偏头痛。这种头痛会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出现,以避免他们在生活着所遇见的问题。

  观点四:合作和爱不可能通过暴力获取。

  在个体心理学中,我们不再致力于找出恐惧的原因,而是要确定其目的。

  观点五:合作是婚姻的最主要的先决条件。

  我们应该考虑另一个人的兴趣,目标,欲望,期待和野心,并做好准备共同承担一切。我们应该审视这些事实,并学会如何避免未来发生这些错误。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相关文章: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05-15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1-09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04-05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范文07-20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优选)09-19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精选[15篇]05-23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3篇04-14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通用13篇)09-04

超越自我读后感02-28

读《超越生命的爱》有感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