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

时间:2024-10-23 12:08:1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正面管教》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1

  今后的社会最缺少的是什么?两个字,人才。人才是什么?简言之就是有用的人,这个有用的人包含了很多,比方:作为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办事能力,或是一技之长的技术能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出生,我们这些做家长就在给他们做着不断的规划,为了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人。在我们“好心〞的规划化中,他们在一代代失去这个

  年纪该有的童真与幸福。现在的孩子们固然可以有着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幸福?我们作为家长又是否真正的关心过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和精神世界呢?何为养育?其实就是生养和教育。生养孩子,就是赋予他们生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茁壮成长;而教育就是用最适宜有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绽放自己的生命力。所以作为家长,养育自己的子女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不断需要我们家长学习的课题。

  《正面管教》,这一书,分享给家长们的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孩子父亲的我,在阅读了这书之后也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之共勉。

  父母是子女们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影响终身的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最初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孩童时期的子女的影响特别的大,可以说那是孩子们唯一接触的社会关系。当自己的孩子再成长一些,步入了校园课堂生活之后,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于孩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慢慢超越家庭环境在那期间的影响程度。最后当自己的孩子在全部的校园学习生活结束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他们会再次回归家庭关系。因为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小视,作为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在每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孩子,这个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我们要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家庭关系和环境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千千万万的家庭,现在与我相同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子女的教育。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教育的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积极有效的和消极无为的。

  1、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本书中向我们推荐的正面管教这样的方式。

  2、消极无为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种相对极端的方式,例如:骄纵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的宠溺自己的女子;严厉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控制,严厉的管教,似乎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身为家长的我们选择何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会深深的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

  为人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自然是希望自己在教育中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但是方法再多也多不过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因为方法是死的,第29页共32页

  人是活的,在学习方法之前,我更倾向于先了解,为什么别的家长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就能成功?为什么我的孩子身上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又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等等。只有追根溯源找到问题存在的本根,我们才能有效的对症下药,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改变我是家长听我的权威思维误区。

  我们作为家长要改变一个思维误区,孩子是我们的骨肉,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生养了他们,但是我们没有权利,盲目的、没有原那么的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成为的人〞。这个是多么自私的父母才会做的事情啊。设想一下,我们年轻的时候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拿不到班级的前一名,我们被我们的父母打骂的时候是何种感觉?而现在我们为人父母却反过来要求我们的.孩子成为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甚至是全校第一。看看这个是多么苛刻的要求。他们仅仅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这个是真的为孩子们好么?还是冠名了“为孩子好〞来实现我们年轻是未曾做到和实现的人?孩子不是我们拿来实现我们愿望的对象,而是造就未来更多不可能的事情的梦想家。我们不应该做折断孩子梦想的侩子手,而是应该做孩子梦想的灯塔、指南针,帮助他们找寻方向,为他们插上翅膀,向着他们梦想的方向起飞。

  于此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是尊重和理解,这个我觉得是开启与孩子沟通的第一步,只有赢得了孩子对我们的信任,他才愿意真正翻开心扉与我沟通他内心的想法。当然我们表达的态度和气氛首先是要给孩子营造一种友善的气氛,这样他才愿意听我说或是跟我说。

  其次,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我觉得更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好的坏的行为产生,但是产生各种行为的最终导向是一样的,就是孩子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前我们总是会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听话,让他不要做什么他就是会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让他不要做的时候,他越是要做,让他往西越是往东。然后我们会将这样的行为归结为孩子的叛逆。现在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停话?是不是他在用这种叛逆的方式表达他的不满,表达他对于家长对他的无视的对抗,或是简单的说,他就是有一种不平安感,害怕失去父母亲的爱。然后他通过跟我们“反着干〞的事实来引起我们的关注。其实身为家长的我们会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孩子很多的感受,往往正是这种忽略让他慢慢养成这样的行为态度。然而一旦养成这种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要花上2倍、3倍甚至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想更多的方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了解了这些,现在会试着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和孩子约定一个只属于我们彼此的“特殊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暂时丢开一切,仅仅和孩子共同相处玩乐学习,一同成长。“赢得〞孩子对我们的尊重。

  最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怎么样?我们是怎样的人?会直接或间接在孩子身上显现,成就或是影响一个孩子。

  对于孩子而言的环境其实是可以分为两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学校的环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气氛的营造,师生之间的尊重沟通,同学之间的友善相处,俗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均能改变孩子,但这个问题是作为家长无能为力改变的。对于家庭环境,我们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气氛是如何?是遇事积极合作的、还是相互抱怨的,这个首先会给我们的家庭定下一个家庭环境的基调。而日后我们的育儿行动中也会慢慢改变这个气氛,会趋于更好,亦或是更糟。我们与孩子共同营造的家庭环境的好坏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各方面的身心成长。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它一定是拥有一种和蔼的、坚决的、富有爱的力量的环境。当然,在育儿行为中,家庭成员越多,参与的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意见和分歧也就越多,所以要建立好的家庭气氛首先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家庭成员战线。在这个战线中,我们家长之间要相互约定,不可以用消极的抱怨的方式对待家人。这个行为其实是另一种的骄纵孩子,因为孩子很会看颜色,他会在家人之间对教育产生分歧时找那些“最容易心软〞的家人,然后哭闹着,让他们站在自己的一边,这样慢慢就衍生出众多的骄纵的教育模式的家庭。良好的环境是要让孩子学会彼此坦诚交流,然后用爱和包容来影响和改变家人。让孩子懂得争执、讨论是为了更好的找寻问题的答案,然后找出解决方案,最终趋向统一。

  同样的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建立首先在与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本身。从我这个父亲开始自省和改变。

  我是积极向上、热情、真实、真诚的人,那作为家长,我就要用这些人格魅力影响孩子,不是让孩子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下,而是要孩子仰望着说:“看,我拥有一个多么高大的爸爸,我要成为他这样的很棒很棒的男人!〞这个就是让孩子在影响中找寻真正的自我,让他了解他是社会人,是社会人就有社会责任感,就有在社会生活的行为导向。我们身为家长其实很多时候小看我们自己孩子的大脑,虽然他们是孩子,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看到的,用耳朵记录听到的,很多生活的道理他们就会这样似懂非懂的吸收,在幼小的脑海中落下根,慢慢成长发芽。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发现从我们孩子口中会不经意间吐露出那些经典而又老成的话语,开始跟你凯凯而谈人生真理了。我们甚至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忘记了什么时候,什么人教过孩子这个人生道理。这就是社会生活和我们不经意间的生活相处中对孩子深深浅浅的影响,作为家长的我们与其花时间想方法让孩子去参加各种补习班、钢琴班,不如让孩子用最真实的心拥抱大自然,在自然中自然而然学会更多的道理,懂得为人的根本,学会自我思考和发现自然。而这个时候的我们,其实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学习让自己如何成为拥有正向能量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信念,在这种教予中孩子会体悟到更多的关心和责任。言传身教总比呆板的说理强的多,这个可以更加真实的让孩子体会到,了解到一切的成功都源于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是最原生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自己。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我成长,更让孩子成长,我愿“赢得〞一个先学会做人的孩子,“赢得〞一个拥有正面力量的孩子,“赢得〞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赢了〞孩子对我的顺从和依赖,那其实是在孩子身上输了自己,输了一个父亲的职责。

  最终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在不断地努力摸索中造就更多美好的未来星和梦想家,相信未来一定更美好。

《正面管教》读后感2

  今后的社会最缺少的是什么?两个字,人才。人才是什么?简言之就是有用的人,这个有用的人包含了很多,比如:作为人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办事能力,或是一技之长的技术能力??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一出生,我们这些做家长就在给他们做着不断的规划,为了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们成为的人。在我们“好心”的规划化中,他们在一代代失去这个年纪该有的童真与幸福。现在的孩子们固然可以有着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但是他们是否真的幸福?我们作为家长又是否真正的关心过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和精神世界呢?何为养育?其实就是生养和教育。生养孩子,就是赋予他们生命力,让他们吃饱穿暖茁壮成长;而教育就是用最合适有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绽放自己的生命力。所以作为家长,养育自己的子女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不断需要我们家长学习的课题。

  《正面管教》,这一书,分享给家长们的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孩子父亲的我,在阅读了这书之后也浅谈一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与之共勉。

  父母是子女们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影响终身的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最初的身心成长,特别是孩童时期的子女的影响特别的大,可以说那是孩子们唯一接触的社会关系。当自己的孩子再成长一些,步入了校园课堂生活之后,学校环境的影响对于孩子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慢慢超越家庭环境在那期间的影响程度。最后当自己的孩子在全部的校园学习生活结束之后,有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之后,他们会再次回归家庭关系。因为家庭环境的重要性不可小视,作为家长的言行举止会在每日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孩子,这个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我们要选择最适合我们自己家庭关系和环境的教育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有千千万万的家庭,现在与我相同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子女的教育。其实不论用什么方法,教育的方式可以简单的分为两大类:积极有效的和消极无为的。

  1、积极有效的教育方式就是这本书中向我们推荐的正面管教这样的方式。

  2、消极无为的教育方式就是那种相对极端的方式,例如:骄纵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无原则的宠溺自己的女子;严厉式的教育方式,过度的控制,严厉的管教,似乎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身为家长的我们选择何种方式教育自己的子女是会深深的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的。

  为人父母,总希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自然是希望自己在教育中有自己独到的方法,但是方法再多也多不过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因为方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在学习方法之前,我更倾向于先了解,为什么别的家长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就能成功?为什么我的孩子身上会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又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等等。只有追根溯源找到问题存在的本根,我们才能有效的对症下药,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要改变我是家长听我的权威思维误区。

  我们作为家长要改变一个思维误区,孩子是我们的骨肉,不是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生养了他们,但是我们没有权利,盲目的、没有原则的让他们成为我们想要他“成为的人”。这个是多么自私的父母才会做的事情啊。设想一下,我们年轻的时候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拿不到班级的前一名,我们被我们的父母打骂的时候是何种感觉?而现在我们为人父母却反过来要求我们的孩子成为班级第一,年级第一,甚至是全校第一。看看这个是多么苛刻的要求。他们仅仅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这个是真的为孩子们好么?还是冠名了“为孩子好”来实现我们年轻是未曾做到和实现的人?孩子不是我们拿来实现我们愿望的对象,而是造就未来更多不可能的事情的梦想家。我们不应该做折断孩子梦想的侩子手,而是应该做孩子梦想的灯塔、指南针,帮助他们找寻方向,为他们插上翅膀,向着他们梦想的方向起飞。

  于此同时,要给予孩子更多的是尊重和理解,这个我觉得是开启与孩子沟通的第一步,只有赢得了孩子对我们的信任,他才愿意真正打开心扉与我沟通他内心的想法。当然我们表达的态度和气氛首先是要给孩子营造一种友善的气氛,这样他才愿意听我说或是跟我说。

  其次,孩子的成长总会遇到各种问题,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我觉得更需要了解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好的坏的行为产生,但是产生各种行为的最终导向是一样的,就是孩子在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以前我们总是会抱怨我们的孩子不听话,让他不要做什么他就是会反其道而行之,越是让他不要做的时候,他越是要做,让他往西越是往东。然后我们会将这样的行为归结为孩子的叛逆。现在我们换个角度看看这个问题,他为什么不停话?是不是他在用这种叛逆的方式表达他的不满,表达他对于家长对他的忽视的反抗,或是简单的说,他就是有一种不安全感,害怕失去父母亲的爱。然后他通过跟我们“反着干”的事实来引起我们的关注。其实身为家长的我们会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孩子很多的感受,往往正是这种忽略让他慢慢养成这样的行为态度。然而一旦养成这种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要花上2倍、3倍甚至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想更多的办法来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了解了这些,现在会试着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们可以采取和孩子约定一个只属于我们彼此的“特殊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暂时丢开一切,仅仅和孩子共同相处玩乐学习,一同成长。“赢得”孩子对我们的尊重。

  最后,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怎么样?我们是怎样的人?会直接或间接在孩子身上显现,成就或是影响一个孩子。

  对于孩子而言的环境其实是可以分为两类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学校的环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氛围的营造,师生之间的尊重沟通,同学之间的友善相处,俗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均能改变孩子,但这个问题是作为家长无能为力改变的。对于家庭环境,我们要了解我们自己的原生家庭环境和氛围是如何?是遇事积极合作的、还是相互抱怨的,这个首先会给我们的家庭定下一个家庭环境的基调。而日后我们的育儿行动中也会慢慢改变这个氛围,会趋于更好,亦或是更糟。我们与孩子共同营造的家庭环境的好坏会直接间接的影响孩子的各方面的身心成长。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它一定是拥有一种和善的、坚定的、富有爱的力量的环境。当然,在育儿行为中,家庭成员越多,参与的对子女教育问题上的意见和分歧也就越多,所以要建立好的家庭氛围首先就是要建立统一的家庭成员战线。在这个战线中,我们家长之间要相互约定,不可以用消极的抱怨的方式对待家人。这个行为其实是另一种的骄纵孩子,因为孩子很会看颜色,他会在家人之间对教育产生分歧时找那些“最容易心软”的家人,然后哭闹着,让他们站在自己的一边,这样慢慢就衍生出众多的骄纵的教育模式的家庭。良好的环境是要让孩子学会彼此坦诚交流,然后用爱和包容来影响和改变家人。让孩子懂得争执、讨论是为了更好的找寻问题的答案,然后找出解决方案,最终趋向统一。

  同样的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建立首先在与家庭中的每位成员本身。从我这个父亲开始自省和改变。

  我是积极向上、热情、真实、真诚的人,那作为家长,我就要用这些人格魅力影响孩子,不是让孩子屈服在自己的威严下,而是要孩子仰望着说:“看,我拥有一个多么高大的爸爸,我要成为他这样的很棒很棒的男人!”这个就是让孩子在影响中找寻真正的自我,让他了解他是社会人,是社会人就有社会责任感,就有在社会生活的行为导向。我们身为家长其实很多时候小看我们自己孩子的大脑,虽然他们是孩子,但是他们会用自己的眼睛记录看到的,用耳朵记录听到的,很多生活的道理他们就会这样似懂非懂的吸收,在幼小的脑海中落下根,慢慢成长发芽。有时候我们是不是会发现从我们孩子口中会不经意间吐露出那些经典而又老成的话语,开始跟你凯凯而谈人生真理了。我们甚至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学会的,忘记了什么时候,什么人教过孩子这个人生道理。这就是社会生活和我们不经意间的生活相处中对孩子深深浅浅的影响,作为家长的我们与其花时间想办法让孩子去参加各种补习班、钢琴班,不如让孩子用最真实的心拥抱大自然,在自然中自然而然学会更多的道理,懂得为人的基本,学会自我思考和发现自然。而这个时候的我们,其实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学习让自己如何成为拥有正向能量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教予孩子更多的爱与信念,在这种教予中孩子会体悟到更多的关心和责任。言传身教总比呆板的说理强的多,这个可以更加真实的让孩子体会到,了解到一切的成功都源于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是最原生最初的也是最真实的自己。希望通过家庭教育,让我成长,更让孩子成长,我愿“赢得”一个先学会做人的孩子,“赢得”一个拥有正面力量的孩子,“赢得”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不是“赢了”孩子对我的顺从和依赖,那其实是在孩子身上输了自己,输了一个父亲的职责。

  最终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能在不断地努力摸索中造就更多美好的未来星和梦想家,相信未来一定更美好。

《正面管教》读后感3

  当我刚拿到《正面管教》这本书时,是带着完成任务的思想去阅读的。琐碎而繁忙的班主任工作侵占了我很多时间,已经很难再静下心来阅读,更别说写文章。但是,当我开始阅读时,真是又惊又喜,才发现这本书竟是宝藏,为我教育学生指明了方向。

  在《正面管教》的第一章中提到介绍了“大人与孩子之间三种主要互动方式”:严厉型,要求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违反规则会得到惩罚,孩子不参与决策的过程;骄纵型,没有规则,相信孩子以后会选择自己的规则;正面管教,大人和孩子一起来制定对双方有利的规则,遇到问题时共同决定解决方案,当大人必须独自做出决断时,会坚定而和善,维护孩子的尊严,给予孩子尊重。因而,产生出三种类型的家庭,分别是严厉型的家庭、骄纵型的家庭、正面管教式的家庭。

  读后,我觉得班主任也大致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班主任主要用监督检查评比等方式来管理学生;他们热衷于制定各种条条框框,喜欢板上钉钉的要求;“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是他们的教育理念;他们管理压倒教育,管理代替教育,没有深入学生灵魂。这种班主任被称为“班官型”班主任。二是,班主任靠“爱心”来工作,他们总是把“爱”的旗帜举得高高的,把爱的气氛搞得浓浓的;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诉诸感情,求助于“爱”;他们通常对班级事务事无巨细的管理,像母亲一样不知疲倦、任劳任怨,把自己的身心都无私地奉献给班级。这种班主任被称为“班妈型”班主任。三是,班主任不会严厉批评学生,对学生的行为更多的是欣赏、协助和引导;对学生在成长或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更多的是采取帮助与鼓励的方法,学生从班主任的行为与教育中获得知识,明白事理。这种班主任被称为“科学民主型”班主任。

  不得承认,“班官型”班主任比例是比较大的,无论在中学还是小学。“班官”型的班主任严格管理学生,高密度地使用赏罚手段,于是各项工作井然有序,颇见成效。因此,不少人出色地完成上级任务,甚至被评为优秀教师,但因他们没有深入学生灵魂,教育的效果往往是表面的。现在的学生一代比一代更有主见、更愿意张扬个性,所以“班官型”班主任的管理正受到越来越大的阻力,有人甚至已经穷于应付、束手无策。而“班妈型”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靠“爱”来推动,他们对学生能做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心灵成长孜孜不倦的照看,通常对学生的淘气无限度容忍,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有时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做不到绝对平均分配时,学生之间常常会发生“争宠”现象,班风容易被情绪影响。

  “科学民主型”的班主任,则懂得利用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善于用爱心去经营班级,让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这种班主任基本上都能利用《正面管教》给我们提供的管教方式去管教学生,他们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坚持和善与坚定并行,在学生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各项生活能力。首先对学生要尊重,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订,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参与班规的执行,在整个过程中坚持“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出对学生感受的理解”、“表达出对学生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告诉学生你的感受”、“让学生关注于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尊”,只有“赢得”学生的心而不是用控制手段“赢了”学生的行为,才能让学生心甘情愿地与你合作。只有以尊重为基础,才能赢得学生。

  要当一个“科学民主型”的班主任,我需要学习《正面管教》中更多全新的管教理念:

  (一)问与告诉的区别

  问学生该怎么做要比告诉学生怎么做,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告诉学生怎么做会引起学生的抗拒和反叛,以尊重的态度让学生参与,则能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种有益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回顾自己的教育教学,自己有时也能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教育学生。

  案例:李娜班长是初一下学期我新提拔的班长,我看中她的管理能力,有意要培养她。可是,当班长才三天,她便被英语老师发现上课传纸条。午休的时候,我找她面谈,没有批评她,而是问了她几个问题:“你还记得老师提拔你当班长的原因吗?”她怯怯地说:“您说过是因为我身上有霸气和正气。”我又问:“你觉得作为一个班干部最重要的是什么?”她答:“以身作则、榜样示范作用。”我再问:“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呢?”她罗列了很多方面。“对于今日在英语课上传纸条这件事,你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她低下头说:“老师,我错了。”我用赞赏的眼光看着她说:“老师相信你一定知道以后该怎样做了。加油!”

  第二天早上,我意外收到李娜班长的《悔过书》:“陈老师:我回去后仔细地回想了一下您对我说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您挑了那么久的班长,好不容易才选中我,我并没有珍惜,而是带头传纸条,没有带个好头。所以,以后上课,我再也不传纸条了,认真上课,争取获得个好成绩。”为表示我对李娜班长的赞赏,我给她回了一封简短的信:“李娜同学,你的悔过书,老师收到了,也看过了。真的很高兴你能主动写悔过书给我,并且能在悔过书中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在一(11)班,我第一次收悔过书。你能主动正视错误,证明你有担当。老师确信自己的眼光没错!希望一(11)班在你的带领下越来越好,越走越远。同时,希望你学业成绩不断进步!加油!我们共同努力!”

  一直到现在,李娜当班长满一年,她无论是管理能力还是学业都在不断进步,班长工作上也得到全班同学的支持和肯定。

  (二)犯错误是学习的良好时机

  改变为错误而羞愧的误区,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把犯错误看做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更多的要从错误中学到东西,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些什么?有些事情无法完全解决,但能做到最好的是什么?通过启发式问题,让学生去探索思考,从而让学生明白,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你不因为犯了错误而痛责自己,并且把犯错误看作是一种学习的途径。

  (三)积极的“暂停”

  当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要急于去解决问题,可尝试积极的“暂停”,让学生与班主任共同进入“冷静期”,通过积极的“暂停”,帮助学生感觉更好(这样他们才能接通理性大脑),而不是让他们“感觉更糟”(这是一种错误的`激励),不是让了他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让学生感觉好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做的更好,当学生的感觉好起来之后,有些问题自然消失,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采用启发式问题,与学生共同去探索,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有效运用鼓励

  鼓励要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相互尊重为基础,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对鼓励与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而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学生依赖于他人而鼓励它能让学生自信,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往往想着鼓励学生却变成了赞扬学生。

  案例:身为班主任的我,鼓励学生最常用的是颁发奖状。奖状,虽是简单的一张纸,但它代表的是对学生个人成绩及表现的肯定,更暗含了对学生成长的期许。奖状运用得好,能给优生以新的更高的要求,给中等生以鞭策和鼓励,给后进生以信心和帮助,以便给学生新的学习生活增添动力。如何颁发奖状,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奖状的激励作用呢?我有两点改革:

  一是,改变奖状的格式,使得它的鼓励作用最大化。去年的校庆文艺汇演我们班获得了校二等奖,但是奖状发下来后,只写着“初二(11)班荣获20xx学年初二级校庆文艺汇演二等奖”这几个字。我想,这样的表扬力度是不够的。学生一个多月的排练,获得了成效,我必须在奖状中加上她们的名字。最后,我把学校发的奖状一分为七,设计成这样:

  然后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奖状中显示了表演的时间、获奖等级、表演作品、当时她们所在的班级、一起参与表演的搭档等。颁奖时,从学生的表情看出,她们极度珍惜这个“另类”的奖状。

  二是,设计颁奖词,说出对获奖者的期望。在中期检测之后,为激励学生继续认真学习,评选出优秀学生和进步学生后,我为每位获奖的学生设计了颁奖词,譬如:

  对于优生,我提出更高的要求——黄嘉琪同学:在学习上,你有缜密灵活的思维、深刻独到的见解。成绩优秀,却从不骄傲;你好学的精神为全班同学树立了好榜样。祝贺你获得“总分优秀奖”,希望你能够再接再厉一直“优秀下去”。

  对于中等生,我需要给予激励——冯铖壕同学:你是中期检测中进步最大的其中一个。你的进步,源自于你自己的努力,也源自你对知识的追求与刻苦学习的态度。陈老师祝贺你,祝贺你获得“特别进步奖”。期待你下次有更大的进步!

  对于后进生,我要树立他的信心——张嘉仪同学:你或许没有过人的智商,但你有勤苦的精神,有向上的坚韧。因为你的努力,因为你的坚持,你收获了成功,收获了进步!祝贺你获得“特别进步奖”,望你继续加油!

  这些奖状就是他们半个学期以来刻苦学习的见证,更是对他们半个学期以来刻苦学习的认可和肯定!在颁奖时,我读出他们的优点,读出我对他们的期盼。在同学热烈的掌声和充满羡慕的目光中,他们一个一个走上讲台,领取了意义不凡的奖状。看着他们脸上写满的激动、兴奋与自信,这些颁奖词能激励他们继续努力,也能激励其他学生为争取下一个奖状而暗中较劲。

  当然,对《正面管教》很多理念与方法,我只是粗浅的了解,希望与工作室同行互相沟通、不断领悟,在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中不断实践、不断完善。

《正面管教》读后感4

  《正面管教》这本书,确实是一本真正的好书,作者简·尼尔森通过《正面管教》这本书指导我们用正面和善而坚定的信念教育孩子,且怎样做才能既不娇纵也不严厉等等一系列的方法,可以说,正面管教是一种可以培养孩子良好品格和能力而且长期有效的教育方法,它能避免过度严厉或娇纵的传统管教方式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最深的感触;

  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

  正面管教的核心只有两个词:和善和坚定。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诸多挑战与议题。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孩子7项感知能力和技能。

  1.对个人的感知能力——“我能行”

  2、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

  3.对自己在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我能够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4.内省能力:能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5.人际沟通能力:善于和他人合作,并在沟通、协作、协商、分享、共情和倾听的基础上建立友谊。

  6.整体把握能力:以有责任感、适应力、灵活性和正直的态度来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限制以及行为后果。

  7.判断能力强:运用智慧,根据适宜的价值观来评估局面。

  二、父母与孩子互动的三种方式

  (一)我们一般人认为严厉和惩罚有效,且效果立竿见影。惩罚确实能立即制止不良行为,但是人们往往忽略它的代价和长期效果。事实上,孩子会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作为长期效果回敬我们的惩罚。

  1.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反判——“我偏要对着干,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退缩

  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住”

  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

  (二)不同教养方式的特征

  1.严厉型——孩子会责任感缺失,自律性差

  2.娇纵型——会使孩子没有自信

  专家讲:孩子的感知能力特别强,但孩子的解读能力特别差

  3.正面管教型——和善与坚定并行

  和善而坚定的表现是什么?

  a.让孩子感受到了爱,有安全感,而且有边界

  b.有没有给孩子带来归属感和价值感

  c.这种教养的方法是否长期有效

  d.有价值的社会生活技能以及良好的品格

  三、理解了以下四种错误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老师的关注时,学生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利–错误观念:只有当学生自己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老师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3、报复–错误观念:学生得不到归属,但他至少能让老师同样受到伤害。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这几种发生在学生中的错误目的其实是他们行为不当的真正的内在原因,也是他们出现问题的内在驱动力。但作为老师,我们往往只能看到学生们的负面表象,而看不到表象的实质,很多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其实,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很多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的原因。如果我们老师能真正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东西,也许许多问题我们处理起来就会容易的多,也会更有效。

  四、怎样做到和善而坚定?

  1.自尊,一个容易造成错误的概念,读了这本书,使我对我们以前常常挂在嘴边的自尊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自尊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感。我相信,如果我们认为自己能够给予学生自尊,实际上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一场“给孩子自尊”的运动延续至今,内容包括我们课堂内外经常运用的赞扬、快乐小贴纸、笑脸以及让孩子做“今天最重要的人”。这些都可以是好玩儿而无害的,只要孩子不认为自己的自尊取决于外在的他人的评价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孩子可能就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别人的认可”。他们就学会了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他们培养出来的是“她尊”,而不是“自尊”。我们能为孩子做的最有益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学会自我评价,而不是让他们依赖于别人的赞扬或观点。这一观点我要好好的琢磨,并在我以后的工作中能不断的通过改进而实行,教会孩子自尊,且尊重父母。

  2.蠃得孩子

  孩子们需要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我们怎样来“赢得”孩子。

  同理心的倾听,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嬴得”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彼此尊重。我们要记住蠃得合作的步骤:

  a.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

  b.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认同或宽恕,只是理解,最好告诉他你也有类似经历。

  c.告诉孩子你的感受

  d.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比如有一天,上小学的女儿放学回家,向妈妈抱怨,自己又在课堂上被老师批评了,还是当着全班的面。妈妈这时候该怎么办?要是不分青红皂白,再批女儿一顿,女儿心里肯定会很委屈很难过,这肯定不行。要是一味地护着孩子,去和老师争个高低,这也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学校生活。在这里,作者把母亲应该做的正确做法,总结成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我来挨个给你说说,分别是: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和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

  孩子被老师批评了,心里肯定很难受,这时候妈妈就不能再指责了,而应该换一种态度,比如可以用很友善的语气说:“妈妈很能理解你,不管谁被老师批评肯定都很不开心”。这就是四个步骤里的第一步,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妈妈可以接着说:“我在上学的时候,也因为做过一些小动作被老师批评,我知道这是啥感觉,所以我现在挺同情你的”。这就是第二步和第三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时也告诉了孩子自己的感受。但家长们要记住,同情和宽恕不一样,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如果你表示宽恕,那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错,而只有同情,才能既让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又表现出了家长的理解。在明白妈妈理解自己之后,孩子就更可能愿意给妈妈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就是因为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向同学借铅笔,被老师发现了才被当众点名的,所以自己觉得很委屈。妈妈知道原因之后,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找对策,比如可以问孩子以后该怎么办。孩子可能会仔细想想,给出一个办法,说自己以后可以多准备几支铅笔,这样就不找别人借了。这就是赢得合作的第四个步骤,让孩子重视解决问题。这能让孩子自己思考问题的对策,尽量做到下次不再犯错。就这样,四个步骤之后,孩子发泄了心里的不舒服,也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问题想办法,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你看,这就是正面管教的力量。

  3.教育中学会道歉,3R原则矫正有三点:

  a.承认——“我犯了一个错误”

  b.和好——“我向你道歉”

  c.解决——“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4.教会孩子社会价值是很重要的

  五、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一个孩子的行为不当,是丧失了信心,感受不到归属感,也感受不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如果我们能够牢记,在不良行为的背后,是一个仅仅想要有所归属并且不知道该怎样以一种恰当、有效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标的孩子,我们对不良行为就会有不同的感觉。而且,仔细审视一下是否是老师的行为招致了孩子相信自己无所归属或没有价值,也会有帮助。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到孩子的行为是以目的为导向,并意识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首先是寻求归属感和价值感,我们对待孩子不良行为的态度就会不同了,我们就不会以为孩子总是在故意捣乱,总是喜欢跟我们对着干,而且也该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或者伤害了孩子的感情,才招致孩子缺乏归属感和价值感的。

  六、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时机。

  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错误看做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当我们把错误看作一个学习机会而不是什么坏事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就变得容易多了。正像大多数成年人和孩子一样,即使我很明白应该怎么做,可有时却不一定能照着去做。

  七、要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当老师记住了要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时,我们就不但能够取得积极的效果,而且还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我深有同感,多少次我和学生们都是在爱的信息传递中消除隔阂,增进感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正面管教》确实是一本好书,和善而坚定,我想这是这本书的一个大前提,也是一个宗旨,如果我们能带着这个前提走在我们教学的道路上,在以后在工作中,相信它能引领我的教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相信,我们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出现在大的问题,我们都能通过正面管教的方法得到解决或真正的改善,而不是越来越糟。

《正面管教》读后感5

  初冬,不如隆冬神圣庄严,不如金秋给人已收获的喜悦,然而它却承载着别有的一份美丽,让我眷恋……11月中旬,在园领导的带着下,我们将一起跟随Linda老师带来的《正面管教》开启四期的课程,可以说是为我们带来一场身心的洗礼,为了我们学习的有效性,领导还为我们提供了《正面管教》书籍及践行工具卡。在学习中我们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分组讨论、一起分享收获、一起参与各种游戏。四次的学习让我们彼此拉近了间隔,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温暖彼此、最后到欣赏彼此……之后,我便以依依不舍的姿态利用工作之余阅读完这本“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对于学习正面管教,我有以下体会:

  以前我在工作中在解决孩子问题上会直接去纠正孩子,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和缺乏。有时候,甚至还会讲一大堆的道理,认为这些道理你应该都懂,因为我是为了你好。甚至我们还天真的认为,我们这样纠正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可事实是:不良行为一直存在。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我们的话呢?今天我学习正面管教之后完全明白了,原来都是因为自己没能和孩子建立好联结。

  德雷克斯说:“爱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关系”,先联结再纠正是要我们通过传递爱的信息,建立亲密和信任,而不是间隔和敌意。这其中往往透着这样态度:“我爱你,而答案是不”;“我爱你,我相信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相互尊重的解决方案”。比方,孩子在商场闹着要买东西,可家里的这种玩具已经很多了,你又不想纵容孩子这种出门就要买玩具的坏习惯。那么,就要在纠正孩子错误之前先跟孩子建立情感联结、认同感受,建立良好的关系,再去积极的影响孩子,这才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简单的来说:就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问题。一旦有了情感联结,孩子们就会愿意承受在相互尊重根底上纠正了。 这里的纠正行为,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孩子提供参与的时机,或者和他们一起来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买玩具这件事情,就可以和孩子就买玩具达成共识,而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爱时,彼此之间才更可能达成共识并容易执行。因为,此时,孩子的归属感和价值感都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下面的这个案例是我运用Linda老师讲的认同感受的“你感到……是因为……你希望……”句式来帮助孩子解决了别离焦虑:周二早上我们班有个小女孩高快乐兴走进教室,把玩具放进自己的抽屉里,接着跑回班级门口,往外张望着,这时脸上的笑容已经变成了两行眼泪,最后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我便走向前蹲下来帮她擦拭眼泪,与她说话:“宝贝,程老师理解你的感受,你现在心理很伤心,很难过,是因为你还没有来得及跟妈妈说再见,妈妈就走了对吗?”孩子听了我的话用力地点点头,哭的更伤心了。“那你希望我为你做点什么吗?”我抚摸着她的背接着问。

  这时孩子的情绪缓和了一些,对我说:“小程老师,我想让你抱抱我。”接着我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又和孩子约定下次先和妈妈说再见,再进教室。孩子就快乐地去吃早饭了……拥抱是最天然的'动作,是最能表达爱的亲密接触,也是情绪控制和安抚最有效的动作,在我的拥抱里,孩子得到了平安感,得到了爱。相信孩子在这一整天里都不会再因为这件事产生压力了,因为她内心不再有不安和恐惧。其实,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联结,爱人,亲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联结!

  德雷克斯一直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这个词一个法语词根,其意思是“将心给与”,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增强自信。但模糊的“真棒”不是鼓励,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让你的鼓励很详细。比方,一个孩子刚完成一个泥工作品拿给你看,而你对孩子说:“哦,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作品,你简直太厉害了!”那么你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给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不安和恐惧。其实,不只是和孩子需要建立联结,爱人,亲人,朋友,同事都需要情感的联结!

  德雷克斯一直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这个词一个法语词根,其意思是“将心给与”,鼓励能帮助孩子培养勇气,增强自信。但模糊的“真棒”不是鼓励,小孩子的最好方式是要让你的鼓励很详细。比方,一个孩子刚完成一个泥工作品拿给你看,而你对孩子说:“哦,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作品,你简直太厉害了!”那么你对孩子的帮助可能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教给他的可能是,他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取悦别人,这是一个危险的人生信条。告诉这个孩子:“我看到了,你真的很喜欢红色和黄色,你能跟我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吗?”这样,就会翻开交谈和一起学习的大门。不过,我个人感觉这部分有点难,稍微不注意就又说成赞扬的话了。所以,这需要我们不断反复的练习才行!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到鼓励而非赞扬,书中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是的,孩子们需要成人的鼓励,才能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是鼓励呢?首先我们要将鼓励和赞扬有效的区分开来。

  作者也提出我们给予孩子的是鼓励,而非赞扬,这一时让我十分困惑,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难到我们不应该给孩子们赞扬吗?带着疑问我继续读下去,慢慢地才了解到话中的含义。鼓励的学问非常深,平时我都没有好好地运用鼓励,而书中从假设干个方面加以阐述,比方时机、相互尊重、着眼于优点等,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才是有效的鼓励,自我反思,我在该方面存在很多的误区,比方:我经常会用到这么一句话赞扬孩子:“你真是一个乖孩子,听话、懂事,是大家学习的典范!”在这种赞扬下,该孩子会很快乐,会满脸灿烂,她会觉得“大人认可我,我是有价值的”。作者提出:赞扬指向了做事的人,使得做事的人常常基于“别人会怎么想,怎么看”的考虑来做事。当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时,他会茫然与疑惑。这位孩子(长大后就是成年人)可能会形成一种完全依赖于别人的观点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变成:“讨好者”和“总是寻求别人认可”。

  而鼓励是指向人的行为的,常常启发对方思考“我是怎么想的”、“现在该怎么做”、“我学到了、感觉到了什么”等,它能让人内省,更多地让人思考并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无需他人的认可,最后形成自信、自立的态度。小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反思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老师在此运用的赞扬可能要比鼓励更多一些,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我之前的那句话只会使孩子们变得“变动”,缺乏自信。是作者让我了解到同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对于不同的孩子,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等真诚而恰当地赞扬和鼓励。

  及时的赞美犹如生病及时服药一样,对年幼的孩子会产生很大的作用。比方在活动课上时,当孩子们答复以下问题时表现的非常棒时,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及时的把握时机进展鼓励:“你的声音真响亮,答复地非常完整”等,只有在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展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又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那么我们马上就要补上一句:“XX,真棒,荤菜、蔬菜都要吃,不挑食。”

  在给予孩子的赞扬和鼓励时,老师要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夸张和缩小。比方: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春天里的花”,她画了两朵小小的、红色的花,一个老师走过去看了看,用很夸张地表情说:“XX,你真聪明,画的真漂亮啊,继续吧!”当孩子们听到这个赞扬,她非常快乐,继续画了起来……这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的画面,外表看看,该教师运用了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们继续乐意的画画,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读了《正面管教》,我们就会了解到,鼓励是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完美。我们应该针对孩子的详细行为和取得的效果,有针对性的实事求是的进展鼓励和赞扬。对于上面的情况,其实我们可以尝试一下说:“XX,这图画的真不错,如果你能在画的大一些,颜色再运用的多一些,那么你肯定会画的更棒!”孩子就会肯定自己的行为并继续努力。 书中说到:安排特别时光、试一试抱一抱孩子都向我们讲述了,鼓励是需要爱的支持。让我们通过奉献来让孩子感受到鼓励,这么感觉是多么的美妙。班中经常有那么一个孩子是大家公认的淘气鬼,其实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被太多的人责备、羞辱的孩子。如果你试一试将孩子“抱一抱”,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该书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在经后的工作中学习更正确、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快乐安康的成长。、

【《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读后感05-01

(精选)《正面管教》读后感08-08

正面管教读后感05-21

《正面管教》读后感08-31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4-08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8-25

正面管教读书心得05-16

读《正面管教》有感05-21

读《正面管教》读后感09-19

[热门]《正面管教》读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