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10-26 10:43: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汇总14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汇总14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

  有一位同志,他是世界著名的新闻记者,他带着信念与理想,走进苏区,在北平,汇编成一本轰动一时的书籍《红星照耀中国》,他就是埃德加斯诺。

  走进陕北的第一名记者,作为一名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在一次次的冒险,探索,发现,在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下,他记录着陕北的故事。

  在国母宋庆龄的委托下,斯诺走进陕甘宁,记录着最真实的中国,也曾在1936年初,马海德医生说过:“我想到苏区去,当一名革命军人”可说,心志在,便事成,曾在火车上斯诺答应不在新闻报中写出马海德,可见马海德大公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便在一同赶去苏区途中,许下了肝胆相照,永不毁约的约定。

  走进冯庄村,度过小河村,走到了安塞,便可知道《安塞腰鼓》这篇散文展现的.西北地域风情,在斯诺迫切见到主席后,感到主席是一位看似巨人,实则是与百姓亲切交流的有胸怀抱负的人,当被问民族国家为何需强盛时,主席的话,深深有感,可乃是:”在负责统计21省土地之时,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十在乡地主,富农,官吏,在外地主和高利贷者,总占中国可耕地百分之七十,占农村人口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贫农,佃农,雇农,却只占百分之十到十五。“这是伟人的思考,在主席说过:“人民才是英雄,而我们只是渺小的人,我们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青年共建家园。”

  在《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说》中,对于马海德评价:“秉博爱之心,施精湛之术,辩证有方,活人无算。国初首入华籍,更弹厥心,遍驰其迹,倾力于防治麻风之鸿业,泽被杏林”,而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有了革命伟人,才有当今的美满,可乃称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我们同志尚需努力。

  在毛主席读过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阶级斗争》讲工业化的进程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史》更讲述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批评和解释。

  让我们多读书,使我们更充实,丰富,读好书更是与智者谈话,它可以指引我们的人生方向。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2

  今年,我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迷上了这本书,我还对此收获了不少的感悟。

  这本书的作者是埃德加斯诺。详细地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们在中国革命的真实情况,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情况,也为世界各国详细地解答了各种关于红色中国的疑问。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章节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战士共经过十条山脉四条河流,越过十二个省份,被无数军阀围剿。有些年纪轻轻的红军战士就在战场上断送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如臧克家先生所说的那样:“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那是因为他早已活在人民群众的心里,他的`死对于广大人民和老百姓来说是有价值和意义的,会被后人永远铭记于心!

  毛泽东、彭德怀、徐海东……一个又一个领导人,他们虽出身卑微,却凭着一份救国救民的执念,壮大了红军,造就了今天。作为领导人,他们却毫无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吃食,普通。衣着,简朴。磨难,受尽,却难掩他们那拳拳的爱国之心。不为功名,只为百姓。不求利禄,只求和平。欲问百姓们为何如此“偏爱”红军,那朴实的话语动人心弦:那是百姓的军,那是人民的军!

  新中国建立在红军战士的忠骨上,今天我们所处的幸福安稳,也正是用那无数红军战士前仆后继换来的,向红军战士们致敬,向中国共产党致敬,工农红军的精神永存!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3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之后,我体会到了斯诺笔下的中国共产党人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并且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旧时代任人欺凌,落后挨打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沧桑巨变。能取得这一伟大成就的只有中国共产党人,他们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4

  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到处是荒弃的田地、饥饿的人民和频繁的战争。那也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跻身历史的大舞台,他或智慧、或英勇、或民主、或仁义……

  一九三六年,三十一岁的斯诺,一位孤胆英雄怀揣着对中国革命的种种好奇和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踏上了红色苏区,只为寻求真相。

  从这一年的六月到十月,他用冷静、客观而又带着幽默的笔触,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他曾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鲁迅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进行深度访谈,在他笔下,一个个生活、战斗场景扑面而来。他采用采访、叙述、日记等多种形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乐观、自由、平等、和谐的.“红色之邦”。

  在这本书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赋予了永恒和高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他们仿佛从书本走了出来,有血有肉,生动丰满。他们那内心的赤诚,意志的坚韧,精神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都像星星一样熠熠生辉。

  通过这本书,我们得以学习了那些人的美好精神品质,也了解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壮大的原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甘愿牺牲自己,遇到绝境也不放弃的人的存在,中国才得以发展到如此强大的地步。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也要多加学习这些历史,更需要去把握它发展的客观规律。从那些历史名人身上学习他们那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让自己的品质更美好,努力为国家做贡献,让国家变得更富强。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5

  或许某些模糊的记忆会被岁月冲刷无迹,但唯有留在心中的那抺红色,还在记忆里飞舞闪耀,他们永远不会稍纵即逝…哪怕鲜血在时间冲刷后消迹,也许夕阳会在西方消失,但是中国红永远铭记于心!

  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我了解到近代中国历经磨难的.风雨沧桑,更感受到的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曲折历程,也明白的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抗争的热血豪情,这是为中国共产党撰写的一部历史辉煌的史诗。

  周恩来爷爷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刻铭记在我的脑海里;我记得邓小平爷爷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话在我心中种下了红色革命的种子。

  我想每一位默默奉献的不屈革命者都是一位不朽英雄!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6

  主要讲述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及其家庭因长期被剥削压迫,而不堪忍辱负重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

  如十七岁的福建“老狗”、十六岁的江西“老表”、四川的农村少年、十九岁的.湖南“铁老虎”、二十四岁的江西“大人”班长、浙江的、陕西的、甘肃的------这支来自五湖四海组成的真正的“全国性”的红军队伍,尽管他们都遭遇过不同的人生悲剧,但他们团结一致、遵守纪律,一路高歌一路情,走到哪里都被爱到哪里,就是这样的一群红军旅伴陪伴着“洋鬼子”斯诺进入保安城。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7

  在白匪的重重封锁下,一位老外“潜入”了一片红色地带,他记载了在红军中的一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精神。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毛主席的一句话“任何反叛都是纸老虎”。是啊,一切困难都是虚的,都抵不住中国前进的脚步。红军与白军的抗战是多么激烈,在这本书上,我看见了白匪们的软弱无能。“先统一后抗日的口号”是一个理由,是一个怕死的理由,白军的软弱,才是真正的反乱的原因,也是他们败于红军的原因。 这日出真的不容易呀!在解放军解放大部分地区,是蒋介石撕毁了“十字协议”进攻解放军,指挥解放军浴血奋战转战南北,粉碎了敌人的进攻,并完成了统一大业!

  中国人民解放了,这短短的七个字,是多么不容易呀,这七个字,是多少战士日夜的期盼,这七个字,迎来了多少激动的泪水啊! 中国人民站起来,而永不会倒下,今天我们躺在摇椅上,要时刻铭记那些躺在血泊中的英雄们!是他们用生命捍卫我们的国家! 读了《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我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惑:在近代中国革命武装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外国援助是最少的,几乎没有。几次弹尽粮绝,陷入险境,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们坚持战斗下去呢?

  是信仰,他们有着统一而坚定的`信仰,为此可以付出一切。因此,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才能绝处逢生,最终取得胜利。

  还记得斯诺写道,他刚来到红区时,和他同行的还有几个人,只有斯诺可以骑马,而且他的马就如一条瘦狗,其他人只能骑驴子,当斯诺问,难道你们平日骑得就是这种马吗?随行人员说,好马都被送上前线了,不管是谁的马,只要足够健壮,全部送上前线。一切好东西都优先供应给前线,就算是主席也不能私藏。

  在这里,我看不到自私。所有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奋斗着。

  长征毫无疑问是一次伟大的征途。我认为,他是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精神的象征。红军翻雪山、过草地,越过了一道又一道天险,度过了一个有一个难关,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在这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红军的军心始终如一,从未涣散过。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令我敬佩。

  反观现代青少年,心理素质极差,甚至会出现因学习压力太大而自杀的情况。我们应继承红军战士们百折不挠的长征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情况多么险峻,都不应该放弃。红军那么艰难都熬过来了,我们也能一代更比一代好!长征精神要长久地传承下去。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8

  我之所以更加喜欢毛泽东的这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那是因为我真正懂得了长征。

  红军用四十四天走了五千里路,如此大军以此速度走过许多那么危险的地方,真是让人敬佩。他们一共走过了十八个大山岭,并且有五座被雪笼罩着,他们度过了二十四条河流,经过十二个省,除了打败了一路攻打红军的军队以外,他们还冲破了不同地方的军阀。他们这种顽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是我们无论如何也学不到的。

  长征无疑是最伟大的`军事事业。他们的西北长征是一次战略性撤退,而不是一种溃退,因为红军最终到达了他们的目的地,而且他们的基本队伍并没有损伤。他们的军纪和政治毅力和以前一样坚强,他们认为并相信他们是向着抗日前进着的,这也是完成长征的基本条件,这一点我是特别相信,和不可否认的。

  在这一段冒险中,他们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为了革命不畏艰苦,无私奉献,顽强不屈,同时又充满智慧的大无畏精神!向我们描绘出了一个乐观、自由、人人平等、充满和谐的"红色之邦"!

  所以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出生在中国,自豪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骄傲我们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中国人!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9

  单看《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我的内心是拒绝看这本书的。我以为此书只是向我们普及爱国教育的读物,不料竟是个美国记者所写的,一时就来了兴趣,想看究竟美国人笔下是如何写当时的中国的。

  没有翻开此书之前,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贺龙等这些人物离我是相当遥远的。虽然我经常听说这些伟人的名号,却不了解他们真正的为人。就着斯诺的笔迹,我算是真正了解了他们。

  我们的毛爷爷,是爱军爱民的共产党领导人,这是我对他的初始印象。书中让我走进了他的生活,他生活简单朴素、说话平易近人,俨然透着慈祥。一卷铺盖、几件衣物,吃着和大家一样的食物,走着和大家一样的道路。在和斯诺谈话的过程中,他还会松下裤带搜虱子,可以想见他和我们一般,书中是他真实的模样。还有我们的周恩来总理,细心热情,第一次见面就用英语与斯诺打招呼,可以尽情“窥探”他们的生活,可以全面了解他们的为人。

  这些伟人们当时正在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着,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艰苦奋斗、永不言败的革命精神。朱德曾指挥全军打过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过敌人五次围剿。在这样长期的战斗中,他形成了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这是他身经百战所得出来的经验。在革命的道路上,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与战士讲话时会脱下帽子。小小的细节,就能看出朱德对待战士的.用心。为了早日实现革命事业,他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并奔赴在不断探索新的革命道路的路上。即使在柏林参加共产党卫生院五洲运动被捕,他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革命事业,他坚定的信念一直支撑他走下去、干下去。多少革命战士,就是像朱德这般,意志坚定、勇往直前,直到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用自己的骨灰堆沏一座座堡垒,护卫我们的祖国,坚守我们的阵地。如今,我们应倍加珍惜和平年代的一切。

  革命年代伟人与战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斗争业绩,我们要时刻铭记!感谢《红星照耀中国》带来的真实报道,它记录着那百年不朽的一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0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同时也有许多拯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平民的英雄人物,他们或民主,或聪慧,或勇猛………

  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内外形势下,国民党对中国共产党的西北根据地,进行了犹如铜墙铁壁般的严密封锁,使红军的真实情况无法传出,外界群众所听到的,不过是国民党编造的谣言,致使许多不明所以的群众对于红军的存在,抱有怀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直到一九三六年,美国人斯诺为了解答自己与世人对红军的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进入到红色苏区。从这一年的六月到十月,他用旁观者冷静、客观和有些幽默的笔触,带我们走进了那段红色岁月。

  此书叙述了许多关于红军的事迹,例如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万里长征、民众对红军的`拥护,以及红军的乐观精神,红军战士健康丰富的生活等等。

  透过斯诺的笔墨描述,我们得以窥见红色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不断壮大的原因;了解到在那片红色区域内人们的生活和战斗。

  读后感受

  对于此书,一看封面像是打仗的书籍,有种枯燥的感觉。后粗略翻阅了几页颇感索然无味。可细一想老师推荐阅读这本书不是没有原因的,于是我沉下心来,重新认真阅读完整本书,这才发现书中不仅有许多小幽默与乐趣,还描述了有着极强领导力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一大批卓越革命领导人,善于作战且大胆的贺龙、林彪等革命将领,还有活泼机敏的“红小鬼”,以及为自由而战的农民、工人……。

  这本书的作者观点比较客观,实事求是,没有胡编乱造,读来令人心潮澎湃!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1

  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我感受颇深。

  毛泽东,我们伟大的领袖。一个平易近人,富有幽默感、朴素的人。在长征途中,毛主席和他的夫人只是住在两间窑洞中,四壁简陋,空无所有,仅仅挂了一些地图。虽然他做了十年的红军领袖,千百次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吏的财产,可是他所有的财物却依然只是一卷铺盖和几件随身的衣物。他一点也没有领导的架子,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伙食普通,衣着简朴。

  毛泽东认真研究哲学,一丝不苟。有一阵子作者向他采访共产党的党史,中途一次一个客人带来几本哲学新书给他,于是他要求作者改期再谈。在接下去的三四天中,他专心读书,似乎其他什么都不管了。他是一个专心致志、一心一意的人。

  毛泽东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他坚持不懈,不屈不挠,不是一下子就这样的。少年时代的他在父亲的田里干过苦活,在学校刻苦读书,与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锻炼他们自己。他们知道中国的未来需要他们有忍受最大艰难困苦的能力。

  毛泽东是一个重感情,有着相当深邃感情的人。当他讲到在战争死去的`同志或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的死人事件时,他的眼睛总是湿润的,他和红军战士们共进退,因为有了他卓越的指导,红军变得更加强大。

  读了书中的11篇,文章内容丰富多彩,我知道了好多事情,里面的情节深深影响了我。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2

  想想现在的某些官员,贪污收贿,吃的是人参、燕窝、鹿茸,毫不在乎。克扣、私挪公款,询私枉法的事己履见不鲜了,奢糜的生活蒙蔽住了他们的良心。对比革命先辈和先烈的官兵平等,艰难历程中的奋斗,他们完全有悖于革命先辈和先烈们的精神,真值得人们唾弃!

  当我看到红军们爬雪山、过草地时的忍饥挨饿,团结友善,对那现在因不法渠道获不义之财的趾高气昂的官员,厌恶感便徒增了几分。

  正是革命先辈和先烈们的'艰苦奋斗,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红军长征时处处为人民考虑,官民一心,清正廉洁,不怕吃苦,砥砺前行,因此才取得了胜利。联想起现在正在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从这本书中,我也体会到了初心的含义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初心中包含了人民的期望,国家的未来发展,每个人都应完成好自己的使命!每个官员都应做到大公无私,为人民做实事!这样才算履行自己了使命,谨守自己的初心!

  在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红军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的长征精神。我想说:“我们不是中国垮掉的一代,我们是奋起的一代,我们的‘青春梦想’将根植在‘中国梦’这片土壤之上,将思想行为立足于“核心价值观”之中,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3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着,眨着眼睛,它并不是永恒的,只有在夜里才会展现自己。而红星是永驻人们心中的,照亮着那颗迷茫的内心,引领我们成长。

  80年前,中国沦陷,一直在和侵略者作斗争。美国的记者埃德加·斯诺,满怀重重疑问,对这个未知的红色中国有着许多的谜团。他孤身一人来到中国,探索着红色文化,将所见所闻,一点一滴都记录了下来,编成了一本饱含中国历史的书——《红星照耀中国》。

  当我们呱呱落地时,就过着幸福的生活,没有硝烟,没有轰炸声,更没有那一条条生命死去的惨叫声。我们有谁想过这是谁给我们的?是党!是那些为了和平而牺牲自己的战士!是那颗闪耀在心中的红星!

  打开书橱,抽出一本泛黄的书籍。近日,我走进了红色的中国,仿佛历史重现一般,作者以第一视角向我们展现历史,我内心澎湃不已。作者以平实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述红区里的人物和事件。他搜集了大量资料,记录了革命斗争的谈话,以文字的形式将充满热血、激情的岁月呈现。

  一路上,他记录了一些领导者大大小小的事迹,如朱德、彭德怀、贺龙、毛泽东、周恩来,其中花了大量笔墨记叙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相关事迹。还叙述了红军的大学、人民抗日剧社、万里长征、西安事变等。通过这位来自美国的记者的文字,让我们深刻地领悟到了国民党的凶残,没有人性,与红军激起内战,对那漫漫的万里长征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红军们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不怕牺牲,坚持到最后,体现了无畏的精神。是他们心中的红星一直引领着,给他们信念与决心,相信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作者来到红区,听那里的村民讲红军的故事。或是初来乍到,那几个小同志没有给好脸色。作者看到这么几个小孩子感到惊讶,本该有的天真烂漫被这场战争所吞噬,肩上担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褪出了稚气,展现出男人的刚毅。

  斯诺在书中狠狠地驳斥了国民党,他们在外到处宣扬吹嘘说共产党是“土匪”、“狂热分子”,让人们对红军有误解。国民党在内部搞破坏,与红军作对。通过这本书,揭发了国民党的恶行。周恩来的几个事例所有人都会知道一些,他的才华令人敬佩,多次巧妙地反驳外国记者想要讽刺的话语。后来斯诺随周总理见到了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这个伟大的人物是永远描述不完的,经历了太多的事情,忍受了比常人更多的痛苦。他作为主席,从没有一点架子,平易近人,一心只为人民服务。斯诺每天晚上,都会和主席谈话,毛泽东并没有一分不愿意,很热情地与斯诺交谈。在谈论的过程中,毛主席聊得更多的是其他革命战士,并没有过多地描述自己,可见他为别人想得很多,为自己想得少。书中描写毛泽东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学者,博览群书,对历史是深入的研究,做所有事情都是一丝不苟,没有半点马虎,遇事非常冷静等等。还有好多优秀的品质,这是一个优秀、伟大的党员。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优秀党员,身经百战的林彪,拿着菜刀就干的贺龙,十七岁就攻打粮仓的彭德怀等。通过作者的讲述,那时战争时的场面浮现在我的脑海,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百折不挠,拼死斗争,怀着那颗闪耀的红星。

  作者还随红军参加了万里长征,一路上困难重重,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出现:没有粮食了?走不动了?受伤了?等等状况异常的艰辛。经过了各种高山、陡崖、大雪山、草原,作者还随红军参加了万里长征,一路上困难重重,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出现:没有粮食了?走不动了?受伤了?等等状况异常的艰辛。经过了各种高山、陡崖、大雪山、草原,这都对红军造成了威胁。可他们顽强刚毅,不肯服输,不折不挠,和内心坚定的信念,终于长征结束了,他们胜利了,红军是战无不胜的力量!

  这一幕幕的历史画卷,不管是浓墨重彩,还是轻描淡写,都是那么令人兴奋、喜悦啊。当冲锋号的声音响起,当发自内心的尖叫声响起!“我们胜利了!”这五个字终于成为了现实,所有以前所受的苦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全中国人民解放了!

  这本书提醒着我,我们现在是幸福了,但是不能忘记这一切美好的生活都是革命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红军是我们的骄傲,身为国家的后辈,应担起身上的责任,为祖国赴汤蹈火!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篇14

  归纳:“它是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这是斯诺对红军长征总评价。

  本章中,斯诺通过对红军长征的详细描写,透露出红色军民这一伟大征途的真实情况,粉碎了国民党对外谣传的弥天大谎。其中由第五次围剿开始,红军为保存实力,被迫撤出江西地区,于是便开始了这一伟大征程。

  一路上,红军一共突破国民党四道防线。在贵州和云南时,与少数民族巧妙对话,使他们明确了“白汉”和“红汉”;在大渡河以敢死队在前冲锋,红军日夜兼程由铁索抢渡大渡河;所谓大草地,其实就是一大片沼泽地,在国民党不断的轰炸和进攻下,在粮食极为短缺,牲畜稀少的情况下,红军走过了大草地,翻过了雪山,尽管有成千上万的人被饿死冻死,但他们的队伍依旧走了下去;在藏族人部落区,红军受到了他们误会般的敌视,买不到吃的,牲畜被他们杀死,因为情况紧急,红军无法向藏族人民解释,红军不得不为了吃的而打仗,这也是红军唯一的“外债”。最后,斯诺用一组惊心动魄的数字表达了红军这一路途之艰难,耗时之长,牺牲之大。被称作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征途实至名归。

  评价: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强渡大渡河,首先他们为了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他们的领导人被迫决定日夜兼行,可河流端急,渡船稀少,他们无法通过渡船渡过河流,只能够在铁索上进行强攻,令我最敬佩的就是红军选出了一批敢死队,他们冒着敌人的子弹,冒着舔人的火焰,在不断的牺牲中,为后面的`队友冲出了一条血路,他们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队伍的胜利,换取了红军精神的胜利。

  长征这一伟大的行程,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要消灭红军,消灭革命的企图;宣扬了红色军民不畏牺牲,以集体为重的无畏精神;这也号召了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站起来反抗军阀,支持革命,开拓新天地。

  是的,我们又何尝不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呢?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将这无畏困难,无畏艰险的精神;这伟大的红军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虽在和平年代,但我们应依旧有着先辈们渴望光荣的血液,在生活的荆棘丛中,在挫折的鞭笞火燎中,怀着一份无畏的勇气,向着光荣和胜利,进发!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相关文章: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6-26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4-0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3-09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05-09

读《红星照耀中国》有感05-18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初中08-21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7篇04-22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1篇04-25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篇04-10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大学范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