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读后感>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时间:2024-11-25 18:35: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实用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实用15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电视主持人黑柳彻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作品。你能想象这样一位成绩斐然的大作家是小学一年级就因为淘气被退学的孩子?是什么让小豆豆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感谢渝中区程明敏名师工作室组织全体学员开展同读一本书的活动,让我走进这本书的字里行间,静心去探寻教育的密码。

  01

  办让孩子喜欢的学校

  小豆豆因淘气被原来的学校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求学。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它有矮树做成的大门,废旧电车车厢改造的教室,自由选择的教室座位,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又稀奇古怪的各种活动。巴学园为小豆豆的一生幸福发展奠定了基础。不难看出,巴学园是一所让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学校,因为它的创办解放了孩子的天性,给予了儿童充分的尊重与自由。

  无独有偶,1933年的中国重庆,一群有志于教育救国的各界精英齐聚一堂,“创造一个新的学校环境,实验一些新的小学教育”,巴蜀小学应运而生,在民国时期的教育生态中“成绩斐然”。时光荏苒,岁月流转。几十年的风雨兼程,创新探索。巴蜀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地积蓄沉淀,厚积薄发。巴蜀小学的办学也和小林宗作先生办巴学园一样,都是紧紧围绕着“空间润泽人”“课程发展人”这两大抓手来实验办学,真正实现了巴蜀园是孩子的快乐园,创造园,成长园。

  02

  做让孩子信赖的家长

  当小豆豆被退学后,妈妈没有指责她种种貌似不符合常规的行为,而是理解孩子的个性和想法,想办法找到一所能理解小豆豆性格的学校。作为家长,我们不应该去抹杀孩子的天性,而要向小豆豆的妈妈那样去鼓励、帮助孩子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在选择了巴学园这样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后,妈妈强烈认同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家校密切合作,助力成长。生活中,面对好动好奇的小豆豆,闹过不少笑话:啃树皮、跳泥堆、弄破裤子……可妈妈从来不对小豆豆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说“我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就会说“好啊”。家长在孩子成长中允许试错,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放手锻炼的机会,这些都让孩子有了长足的进步。

  03

  当让孩子温暖的'好老师

  在小林校长的关心和爱护下,“怪怪”的小豆豆逐渐被“真是一个好孩子”的鼓励正向引导,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喜爱的孩子。校长小林先生第一次见到小豆豆时就微笑着听她滔滔不绝地讲了四个小时,丝毫没有厌倦和不耐烦,这让小豆豆感到安心和温暖,想永远和他待在一起。小林校长总是对学生说“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他让孩子们不穿泳衣去戏水,让泰明这样有残疾的孩子慢慢消除羞耻感;他组织特别的运动会,让不再长高的高桥君用实力获得大家的尊重,他让美国回来的宫崎君教大家读英语以此增进孩子间的交流,让宫崎君学习日语。小林先生的公正无私、循循善诱、宽和慈爱、教育有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多时候,我们部分老师喜欢把学生的所有的问题都简单归纳为觉悟问题、道德问题、是非问题,好像只要认识提高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很多孩子的问题,常常是性格问题、心理问题,或者能力问题。小豆豆就是一个极其天真、可爱、好动、好奇的孩子而已,由于之前学校的老师对她错误的评估,没有因材施教,给予充分的等待和尊重,差点让她沦为了失学儿童。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不负责和残忍的。所以,作为教育人,我们应该像小林先生一样,当一个让孩子温暖的老师。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自己的人生画卷上肆意挥洒,有的图案可能暂时凌乱,不是我们常态审美中的那般漂亮,但说不定日后他是一幅价值不菲的抽象画。本书的主人公小豆豆就是最佳的实证,我们所熟知的电影《阿甘正传》里的阿甘也是。

  但这样的孩子通常在班级人气指数不高,自我认同不够,缺少发扬点。而且他们在班级里常常也会遇到像拉小豆豆辫子的大荣君那样的孩子。如何才能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唤醒和激励每个孩子的成长?让学生学会在集体中互相欣赏与悦纳?这并不仅仅是小林先生这样的校长才能思考并实施的。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由此,我想到了两个关键词:“众筹”和“抱团”。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特长与自主意愿,让学生自由组队,利用放学和周末等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微信等平台,整合家长和社会资源,让班级社团活动也可以像巴学园的课程一样自由、灵活,打破校园、教室的时空限制,让学生走出去体验,众筹课程促成长,和而不同炼团队——以我所带才毕业的巴蜀小学20xx届14班打造班级社团为例:

  首先,召开了民主建制、开启社团的班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孩子们响应热烈。一些平时沉默寡言,不太突出的孩子更是纷纷主动申请担任班级社团的社长,敢于承担,勇于创新,开动小脑筋,创新地提出了许多被大家喜爱的课程。最终,全班一共组建了财商训练营(小博士俱乐部、好口才俱乐部、小书虫俱乐部、小厨师俱乐部、谈古论今杂谈社、运动员俱乐部、小书虫俱乐部、追梦棋社、小勇士探险队、追梦爱乐团)等13个班级社团。因为这不是学校艺术团,所以每个团没有人数限制和择优要求,只要孩子喜欢就可以参与。考虑到激发孩子的广泛兴趣,建议每人申报三个社团。当团里有活动课程时,孩子也有更多选择。

  接着,我利用微信班级群向全体家长介绍班级社团成立背景,指导家长保障支持,建议活动和课程的方式灵活多样:建群晒图、交流学习、劳动实践、参观游览、实践活动等。但必须是一切自愿的原则,自主申报,自主抱团,自愿活动。号召家长们也集思广益,整合资源,让孩子们从班级社团活动中真正增进同学感情、亲子感情,丰厚素养,发展兴趣与特长。

  班级丰富的社团活动课程如火如荼,相继开展。好口才俱乐部的同学通过微信群坚持诵读经典,学习交流,使他们对语言艺术的热爱越发浓厚。小博士俱乐部组织大家去科技馆体验制作飞机模型,探索飞行的奥秘。小厨师俱乐部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们在周末教孩子们学厨艺,既度过了难得的亲子时光,也培养了孩子的生活劳动技能。财商训练营的孩子自发组织在社区夜市练摊,出售闲置的二手物品,还在儿童节组织到龙头寺公园卖报,把获得收入义捐给需要帮助的贫困儿童,既体会了赚钱的艰辛,更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微薄的力量聚沙成塔,做公益慈善。小勇士探险队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了金佛山徒步探秘,挑战自我的极限,激发生命的潜力。追梦棋社的孩子和家长在周末组织了各种棋类比赛,增进棋艺和友谊。追梦爱乐团的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结伴欣赏了音乐童话剧,提升了审美情趣与音乐素养。谈古论今杂谈社的孩子们穿汉服,学礼仪,去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丰富多彩的班级社团活动课程既愉悦身心,又陶冶情操,更启智开悟。不仅凝练了团队,促进了亲子交流和同学情谊,也助推了每个孩子的成长。只要我们老师改变一个小视角,就会亮出一个大天窗,成就一批有个性化的孩子。

  感谢《窗边的小豆豆》给予我无穷的启示:每个孩子都值得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位老师,每位家长,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读懂儿童,呵护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谁都可以阅读无数遍的经典书,它所讲授的教育,或许我们没有经历过,但里面的教育的观点,却是你我都需要去思考的,或许可以用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它不仅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还让我们有了沉思的机会。

  就像是爱丽丝梦游仙境一样,豆豆也在一所“神奇”学校,遇到了“魔术师”校长,开启了一段铭记一生的故事。

  故事里面蕴涵着太多的教育理念了:

  “自由旋律教学法”

  这是一种培养人心灵运动节奏的娱乐活动。(你也可以试试看,自己的注意力怎么样)老师弹奏曲子,学生们根据曲子的节拍踩。但这个节拍是变化的,学生必须时刻专注于音乐,需要脚和耳朵配合,才可以踩对节奏,否则就会乱,就会出错,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力和听觉注意力。而且还可以训练孩子的创造力,因为这个只要求节奏正确踩对,不用在意身体动作,让孩子不受束缚,远处看就像“群魔乱舞”,仔细一看,很是有规律和节奏的。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来让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并且对周围的生命很热爱。

  “最好的教育”

  其实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不能损害孩子的天生的素质,并且培养他们,而现代的许多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更多的是指导,而不是创造更加自然的环境让孩子自己去感受与体会,而这种教育方法给孩子一种空间,让他自己去发现,去感受。

  因为记忆住事物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去体验,去感受,对我们成人也是一样,当你对一件事有了自身的体验以后,你就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遇到新鲜的事物,不要等别人告诉你该怎么样做?你其实可以自己去做,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去感受“最好的教育”。

  故事开头

  豆豆是一个在正规学校里被老师嫌弃的学生,因为她不像平常的学生一样,会安安静静的读书,听老师话,而且很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且十分好奇的孩子,所以遭到了学校的嫌弃,最后来到了“巴乐园”。第一次见面,校长就让特别爱说话的豆豆一直说,说了4个小时,直到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了,校长才开始说话,这一点显示了校长对孩子们的尊重,会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个人。

  学校里独具特色的电车教室、脱光衣服游泳、特色独具的运动会、野营、大礼堂、扮鬼、校长批评说错了话的老师,害怕伤害同学的自尊心、吃饭前唱歌,讲故事,锻炼学生的勇气、让学生尊重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学会爱护与尊重女孩子、每日学习内容自己决定安排、每天有散步的时间、带出去在自然界里学习知识,请教农民伯伯种植的技术等一切都按照最自然的方式来教授学生们,在不损害孩子们的天性的同时教给孩子最好的知识与技能。

  小林宗作先生对教育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连续听小豆豆讲四个小时的话不打哈欠;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般的想法等等。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小林宗作先生是一个很了解孩子的校长,这里的一切都遵从孩子顽皮的天性。小林宗作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们感受到爱、平等、自由与秩序。比如:通过韵律操,让孩子们“在心灵和身体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通过散步让孩子们感受世界,学习知识;让孩子们在晚上扮妖怪,行夜路,来练胆量。他设置了适合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夺冠的运动会。他总能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学到知识。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大家从自由冈车站乘上东京到横滨的列车以后,却安静得出奇。一个到处乱跑的小朋友也没有,即使和身旁的同学讲话,也都是老老实实的。巴学园的学生们从来没有人教过他们什么“走路时要整整齐齐地排成一行”,什么“在电车里要肃静”,或者什么“吃剩下的食物不要随便乱扔啦”等等一些良好的品德和作风,比如:见到比自己小或者体弱的人就推推撞撞,甚至欺负人家,这是可耻的;看到不整洁的地方就要自觉地随手打扫干净,尽量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等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渗入到孩子们的心灵中去的。就拿小豆豆来说吧,几个月前还因上课时和化装广告宣传员讲话而给大家添了不少麻烦,可自从来到巴学园的那天起,她也能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习了。

  总之一句话,现在的小豆豆正规规矩矩地和大家坐在一起去旅行,如果让以前那所学校的老师看到了,她肯定会说:“小豆豆变啦!”

  当我在阅读中,读到了小林宗作先生的一些独特想法和做法时,就不由地想到了我的教学工作,想到了我的学生们,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思想是超前的,但我们的做法还不够大胆、完善,我要学习的教育理论还有更多,我要做出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记得书中讲到“巴学园”的午餐:小豆豆一直在盼望的吃“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的午饭时间终于来到了。这“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说起来,这个词本是校长想出来的,指中午饭盒里面的`各种菜类。一般情况下,人们提到饭盒里的菜时,总是说“请注意培养孩子们不要挑食”,或者说“麻烦您不要让孩子们的营养太单调了”等等,但校长却是一句话:“请把海里的东西和山里的东西给孩子们带来。”校长对孩子们的家长就是这样拜托的。“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来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所以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多么浅显幽默的话语,却又是多么容易让孩子们及家长接受的教育方式呀!还有“巴学园”的教育方法:自己从喜欢的课程开始学起。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女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所以,不管是语文也好,算术也好,学生们都是按自己的爱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喜欢作文的孩子在写作文。坐在后面的孩子爱好物理,就点燃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地往上直冒泡儿,或者又把什么东西引爆了。这种情形在每个教室里都能看到。这种上课的方式,对于老师来说,是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清楚地掌握每个孩子的兴趣、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他们的个性。

  再者,对于学生们来说,他们也可以从自己喜爱的学科做起,这就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即使那些不喜欢的学科,只要在放学以前做出来就成,所以他们总是能够想办法完成的。而且,自习的形式也就多种多样,如果确实搞不懂了,就或者到老师那里去问,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座位来讲解。一直到完全领会为止。还可以从老师那里领来例题,再继续自习。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因此就等于根本不存在学生呆呆地听老师宣讲这种情况了。

  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触发灵感等等。“看到青蛙跳进池塘这种现象的人里,能够写出‘古池塘,青蛙蓦跳入,水声响’这种绝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这样大诗人一个人吧?而看到铁壶盖被里面的蒸汽顶起来的人,看到苹果从树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顿一个人吧?“世之最可惧者,莫若有目不知其美、有耳不闻其乐、有心不解其真、既无感慨亦无激情……之类也。“巴学园”的活动就弥补了这一点:上午,如果把课程都学完了,下午大家就集体出去散步学习地理和自然;夜晚还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巴学园”里的一切新鲜动人的场景多么令人羡慕。”

  小豆豆在“巴学园”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没有师生之分,无论老师、学生,甚至校长都是好朋友,完全丢掉了学生在老师面前的拘束。或许,有许多人会觉得这样的教育方法是异想天开,它对爱心、耐心、想象力等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要求。但我觉得这是许多孩子的心声。

  在轻松的阅读中不断探索着教育的真谛。我为校长的个人魅力所折服:对待学生平等、体贴、循循善诱、“善解人意”、因材施教、尊重人格、张扬个性。他的教育方式更值得学习:独特、幽默。时刻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要领。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快乐地学习、生活。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孩子的思想和那种单纯直白的语言,给予我更为深刻的启迪和感触。读了这本小说后,那些夹杂在文中的一些富有哲理性的话语时时萦绕在耳畔。读后,我唯有不断地学习、再学习,学习书中蕴含或折射出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可行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反思、尝试书中优秀的做法。在毕生的教育生涯中,我要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言行见证并阐释着教育的真谛,为自己热爱的这份工作,为我市的教育发展,更为国之栋梁、民族之希望。虽然我的力量是微薄的。

  我想,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一下小林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方法。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在我们如朋友般细心的“呵护”下,像小豆豆一样快乐地长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

  1《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其实天下没有坏学生,只有坏老师和坏家长。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样的,只是某些孩子生性好动(比如小豆豆)和一些孩子比较大咧咧。 但是不管他们因此犯了错误还是怎么样,都不可以妄下"坏学生"的定论。 他们都需要尊重。 老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先尊重学生,尝试从他们的那个角度想一下这件事情,弄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做。跟他们平等地交谈,解开他们的心结,然后再教导。而巴学院就是这样,比如说,巴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的时候听她讲了四个小时话,不打断,知道她想停的时候才停。这就是尊重。有了尊重才能够沟通。而现在很多教育者和家长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教育者对孩子们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心。这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童年的香味儿和千金难买的教育真言就在这本书,这就是当我看完了《窗边的小豆豆》最大的感想。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友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同样是基于爱,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并未如小豆豆的父母那样,或许在他们认为,爱的方式只能是教育与管理,而不是宽容与顺从,或许在他们眼里,对于孩子的妥协就意味着放弃。当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去接受,而我也并无意指责或评判什么。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童年,也都曾从教育的历程中一路走来。很多时候,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就如人所愿。书只是引子,我们却应该去承担思考的责任。

  中国的父母们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孩子们诚然要学会适应社会,但适应难道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过去的我是如何,今后又该如何吧

  7岁的小豆豆在大人的眼里肯定是算不上个好孩子,她刚上小学一年级便被学校强制退了学。好在"玩劣"的她被一个在外人看来非常"怪"的学校收留了。这个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于是小豆豆们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下面节选的文字就是描写小豆豆在巴学园第一天的学习生活。

  2巴学园的小豆豆们

  午饭后,小豆豆和大家在校园里蹦蹦跳跳地玩了一会儿,回到电车教室后,女老师对大家说:

  "同学们今天学习得很努力,下午想干什么呢?"

  小豆豆想:"哎?我想干什么?"但是大家早已经异口同声地说:

  "散——步!"

  于是,老师说:

  "好啊,那么走吧!"

  说着,老师站了起来。小学生们赶紧打开车门,穿上鞋子,飞跑了出去。小豆豆虽然和爸爸还有牧羊犬洛基一起散过步,但是从来不知道在学校里也可以出去散步,不由得吃了一惊。但是散步原本是小豆豆特别喜欢的活动,所以她也慌忙穿上鞋子。

  后来小豆豆才知道,老师在早晨第一节课的时候,把一天里要学习的问题点全部写在黑板上,如果大家都非常努力,在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计划都完成了的话,那么下午一般就会去散步。这一点,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都是一样的。

  出了校门后,女老师走在中间,九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沿着小河边走着。小河的两岸排列着高大的樱花树,就在不久前,樱花刚刚怒放过。现在视野所及,是一望无际的油菜花。

  "我们是要去九品佛散步。"

  穿着有小兔子图案的背带裙的女孩子说。这个女孩的名字叫"朔子",朔子告诉小豆豆好多事情,像"以前在九品佛的水池边上,看到过蛇"啦,"九品佛的庙里有一口古井,曾经有流星落在井里"啦之类。

  小学生们一边唧唧喳喳地说着话,一边向前走着。天空蓝蓝的,许许多多美丽的蝴蝶翩翩地飞舞着。

  大约走了十分钟,女老师停下了脚步,指着黄色的油菜花,问:

  "这是油菜花。油菜为什么要开花呢,大家知道吗?"

  接着,老师讲起了雌蕊和雄蕊的知识。小学生们都蹲到了路上,观察油菜花。老师告诉大家,蝴蝶也在帮助花儿开放。确实,蝴蝶们都是一副忙忙碌碌的样子,真像是在给花朵帮忙呢。

  然后,老师又开始向前走去。小学生们也结束了观察,站起身来。不知是谁说了一句:

  "雄蕊和红眼睛,不一样吧?"

  小豆豆心想,"大概是不一样的吧",但也不太确定。不过,雌蕊和雄蕊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点大家都已经非常明白了。

  又走了大约十分钟,这回看到了一片茂密的小树林,那就是九品佛的寺庙所在了。

  进去之后,大家唧唧喳喳地向自己喜欢的地方跑去。朔子说:

  "我们去看有流星的井吧!"

  小豆豆嗯了一声,就跟在朔子的身后跑过去了。说是一口井,但实际上有她们俩的胸口那么高,好像是用石头砌成的,还有一个木头做的井盖。两人拿下井盖,向下面望去,只见漆黑一片,使劲睁大眼睛看去,只见到模模糊糊的一大块东西,也不知是混凝土的还是石头的。小豆豆想象的闪闪发光的星星,却怎么也看不到。小豆豆把头钻到井里,过了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

  然后,大家一看了仁王的塑像,塑像的肚子非常好笑。而在昏暗的佛堂中,大佛的`塑像却有点儿吓人,大家一边这么想,一边偷偷地看了几眼,然后又把脚放在留着天狗的大脚印的石头上,比较一下自己的脚和天狗的脚;在池边转悠的时候,大家冲着池里小船上的人喊:"你好!";在墓地的周围,大家捡起圆溜溜的黑色卵石,踢着玩……玩啊玩,大家差不多玩得心满意足了。特别是小豆豆,第一次出来散步,非常兴奋,每当有什么新发现,常常发出惊喜的叫声。

  春日里的阳光,已经有点儿西斜了,老师说:

  "我们回去吧!"

  于是,大家又走过油菜花和樱花树之间的路,向学校走去。

  对于孩子们来说,"散步"的时间是自由的,是可以尽情玩耍的时间,但实际上,散步时间却是可以学习理科、历史、生物等知识的宝贵的时间,这一点,孩子们还没有察觉到。

  小豆豆已经完全和大家成了朋友,感觉就像以前一直在一起的老朋友一样。所以,在回去的路上,小豆豆向大家大声提议说:

  "明天,我们还来散步吧!"

  孩子们都兴奋地跳起来,异口同声地说:

  "就这么说定啦!"

  蝴蝶仍然是忙忙碌碌的样子,远处近处都传来鸟儿悦耳的歌唱声。

  小豆豆的心里被喜悦塞得满满的。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

  因为教学课文《试胆量》,我阅读了日本黑柳彻子的作品——《窗边的小豆豆》。这部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指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日后她成了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小豆豆,这个充满童稚可爱而又不懂规矩的孩子吸引了我。她是个特别的孩子,她会在上课时站在窗边呼唤化装广告宣传员,会和小草聊天,会对小燕子打招呼;她爱交朋友,无论是美丽的美代,还是患了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或者是永远也长不高的高桥君,或者是她家里的那只叫洛克的小狗。她喜欢他们,他们也喜欢“小豆豆”,为了美代她会放弃漂亮的蝴蝶结;为了泰明,她会让他笨重的身体骑在自己的身上爬上自己的树,让他也能看到在树上可以看到的世界;为了高桥君,她会停下自己飞跑的脚步,陪着他一起走;洛克每天都送“小豆豆”上学,为了洛克,她会捂着被洛基咬伤的耳朵对妈妈说:“不关它的事,别骂它。”她还会帮聪明的阿泰削铅笔,无论他是否喜欢自己。我也经常会为小豆豆单纯可爱又勇敢无比的冒险举动会心一笑,譬如她飞身跳入只盖有报纸的粪坑,譬如她与自己的小狗洛克相互扮狼而损伤耳朵,譬如她那想当间谍的理想……,是种久违的感动。童年,就那么真切地在我的眼前。

  我为这个孩子的天性感动,更被那位陪着“小豆豆”成长的“巴学园”的小林宗作校长的耐心和创意所感动。你见过能听一个六岁的孩子唠叨四个小时的大人吗?我没见过,但是小林宗作先生就是;你听说过学校建议家长让孩子们穿最差的衣服来学校吗?而他的目的竟然是为了让孩子们没有顾及的去玩耍,太让人觉得奇怪了,小林宗作先生却能想出这样的建议;你能想象一位校长先生陪着大家在学校的礼堂里搭帐篷“野营”吗?很难想象,可小林宗作先生做到了!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个性,“巴学园

  ”选择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的学,喜欢学什么就去做哪一科的内容。而这也正是我们的学生所理想中的学习方式。他们的菜谱更是让我佩服得不得了,太有创意了,能抓住小孩子的心理特点,“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就是校长先生要求学生午饭的菜肴。“海的味道”就是海里的海鲜,“山的味道”就是蔬菜和肉。校长开始检查同学的菜肴,如果有的同学没有“山的味道”或“海的味道”的话,校长夫人就会从一个装着鱼丸的锅里,另一个装着煮山芋的锅里拿一样你缺少的给你。

  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我不由自主地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小豆豆的妈妈也让我为之感动,她能从孩子的角度、孩子的心理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以一种宽容的心去解决问题。也是难为小豆豆的妈妈了,明明孩子把衣服划破了,找理由骗她,她却认为孩子把能这衣服划破的事放在心上了,就是好孩子了,可见小豆豆淘气到什么程度了。正是她的配合与信任,小林先生的教育方式才能得以完整实施。

  从这二人的身上,使我想到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应该怎样对待孩子的淘气,是耐心地走近孩子,发现孩子的长处,扬长避短地教育,还是一味地阻止指责批评?再比如对有缺点的孩子、有缺陷的孩子、对某些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该怎么去评价他,是关爱他、激励他、帮助他,还是冷漠他、排斥他?

  现在,不要说校长,就是一般的教师、家长,谁能够如此认真、专注地听一个小孩子说上十分钟的话?老师、家长都在说“现在的孩子很难教育

  ”、“现在的孩子不和家长交流”等,其实,不是孩子不想和长辈交流、沟通,而是因为没有人愿意去听他们内心的话,是因为他们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往往是接受训导、教育,所以孩子向家长关起了自己的房门,向家长锁起了自己的日记,向老师和家长关起了自己的心扉。

  小林先生常常感慨地说:“现代教育太依靠文字和语言了,这恐怕会使儿童们的官能衰退的'吧?这些官能包括用心灵去观赏自然界,谛听神的细语和触发灵感等等。”看到青蛙跳进池塘这种现象的人里,能够写出‘古池塘,青蛙蓦跳入,水声响’这种绝妙佳句的,恐怕只有松尾芭蕉这样大诗人一个人吧?而看到铁壶盖被里面的蒸汽顶起来的人,看到苹果从树上往地下掉的人,古今中外恐怕也不止瓦特或牛顿一个人吧?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总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

  当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去接受或发扬,而我也并无意指责或评判什么。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童年,也都曾从教育的历程中一路走来。这个历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书只是引子,我们应该承担思考的责任。如果把《窗边的小豆豆》作为一面镜子,就会发现我们今天家庭和学校教育遇到的所有困惑和痛苦的根源,也会发现我们成人自身的问题。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经常做一些违反孩子自然成长规律的事,或拔苗助长,或对孩子自身生长出来的各种学习愿望进行乱砍乱伐;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学习能力,然后

  ,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完全对立的态度阻挡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和用整个生命去触摸世界。

  作为教师,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我也曾因为不经意的伤害而深深的自责。“人之初,性本善”,不错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真的,活泼的,同样也是叛逆的,易受伤害的,比如小豆豆。如果问是什么使这样一个孩子有了辉煌的成就,我说,是源自爱的教育。依我所见,教育本身就是爱的浇灌,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只有全身心地去爱孩子,爱教育,才能让孩子真正的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孩子就像是一株幼苗,有爱做养料,用心去浇灌,才能使它健康茁壮的成长。正如书中所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读《窗边的小豆豆》让我深切的明白了:教育者对孩子们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心,是源源不断的动力!付出自己最无私的、最宽容的爱给我们的学生们,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也许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

  《窗边的小豆豆》是一本关于教育题材的故事,读来让人有了许多感概,会不经意想起自己的童年,似乎也曾经和故事中的小豆豆一样做过那样可爱又出格的事,而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也有许多可取之处,想想看那是发生在1945年前后的事,他就从国外吸收和引进了非常开明而特别的教育方法,的确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以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小林先生的宗旨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个有个性有爱心的人,而不是传统教育下的看上去都大同小异没有个性发展的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巴学园的巴正好表达了小林先生的心愿,即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

  无论黒柳彻子所描述的世界是真实或虚构的,小林宗作先生这样的教育家(最尊贵的称呼)都愿意被我们相信并期待能够在我们的身边。无论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还是电车教室;无论是上课,还是游泳池,无论是试胆量,还是韵律操;那种文字简单,内容深刻的温暖从手里,纸页间传递到我们的心里的感觉,持久缠绕。就算没有这些,如果,有一个成年人,可以花四个小时的时间,不断的鼓励和倾听一个六岁的孩子讲出所有她自己想讲出的话;如果,一个先生,看到一个六岁的孩子将粪池里的秽物不断的掏出,堆成一座小山,就讲一句话记得放回去,那么我想,这个人一定是一个像大海一样的的蔚蓝的好人。

  理解

  小豆豆是幸运的,他身边的大人们理解她干的事情,没有把她的创造力扼杀掉。对待小朋友首先要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干,要用一种平等的心对待他。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有多少小时候活泼开朗的小朋友不久就变得沉默,是因为他们被告知这样不能够,那样不可以,所以他们成了别人眼中的好孩子和乖孩子。小豆豆的妈妈并没有告诉小豆豆不可以爬围栏,小林老师也没有批评小豆豆旷课,他们先去理解小豆豆为什么这样做,在每次理解之后他们都会觉得小豆豆是一个善良的小朋友。

  其中有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小林先生要学生都穿上打过补丁的衣裤来学校,因为小孩子生性爱动,所以新衣服是经不起磨损的,而穿上弄脏了也没关系的衣服就不会有什么顾虑,从而可以尽情地玩耍。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访谈节目,小孩子的父母在看到自己小孩子和邻家小朋友一起踢球时,他们和别家的父母完全不一样,他们说他们眼中只注意到了自己的小孩子扑球时表现出的那股子热情和敬业,而真的忽略了裤子会不会因此弄脏和破损。因为在他们看来踢球本身比裤子更加重要,他们和小林先生其实强调的都是一点就是小孩子玩是最重要的,兴趣是最重要的,对玩这件事本身所投入的专注性也是重要的,我们这些成年人常常不能以我们的眼光去指责他们,打击他们的稚嫩的心灵。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眼睛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懂得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特别喜欢《窗边的小豆豆》里面的这句话,所以小林先生一直都特别注意培养小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以及身体的协调性,并在大自然中让小孩子们更加亲近的触摸和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总之这是一种相对来说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孩的天性和兴趣从中得以迸发,让他们能够顺其天性自然的成长,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啊,和那些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只在意考试成绩的学校教育来说,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对比。

  家长、老师的言行往往对于孩子们有巨大的影响,理解是相互的,我们理解孩子,孩子也会理解我们。正如小豆豆那样,当她得知小林先生因无法买到和自己一样的蝴蝶结给女儿美代的时候,爽快地答应了先生的请求,即第二天不再戴这个令她爱不释手的蝴蝶结,为的是不让校长先生那么为难!多么懂事的孩子啊!

  孩子的善良心灵同样让他们心中装着身边的一切人、一切物。当小豆豆和家里的牧羊犬洛基玩耍的时候,不甚被洛基腰伤了耳朵。因为担心洛基遭到被抛弃的命运,她一个劲地说:不怪洛基!不怪洛基!即使自己疼痛得很厉害,也强忍着泪水,担心洛基受到责备。多么善良的孩子啊!这一切,都源于她所接受到的`教育,而这种理解他人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直到影响小豆豆的一生。

  尊重

  在一般人心中,小豆豆是个话多、调皮、常有怪怪想法和怪怪行为、被退学的坏孩子、差生,但小林先生每次见到她时,总是对她说:你真是个好孩子。当然,小林并不是说了这句话就完事,这句话的后面还有好多动作。果然,小豆豆成为了正像小林先生每次见面时所说的好孩子。有些话经常听到,什么孩子是被骂笨的,没有笨的孩子,只有笨的教育方法,但真正把这些话听进心里,又真正的去做的又有几人呢?因为不尊重孩子,很多家长、老师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一点差错,就怀疑他的学习能力。然后,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以完全对立的态度阻挡孩子独立观察、思考和用整个生命去触摸世界。小林先生之所以伟大,在于他能够尊重每一个孩子,不仅对于小豆豆,也不仅对于身体有缺陷的高桥君,还对于巴学园里的每个孩子。我们要学习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好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要轻易给一个孩子贴上好和坏的标签。对每个孩子都要宽容的对待,不管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一句否定的话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未来,一个宽容的微笑同样可以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回忆自己的童年中给自己以伤害的话语,所以时时要怀有一颗童心,好好对待孩子。

  信任

  无论小豆豆的妈妈还是小林先生,他们在信任孩子这方面做得特别好。小豆豆是个天真的孩子,想法多变,一时一个样,妈妈从来不会对她说应该去干什么,小豆豆如果自己提出想干什么的时候,妈妈通常只会说好啊,然后并不会多问什么,但是她会未小豆豆处理好各种手续上的问题,帮助孩子做好。不管是去学校住宿等电车还是学习芭蕾舞、参加野炊活动,妈妈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小豆豆,让她开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为孩子付出,每一个家长,很多老师,都做得到,都在努力。但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怎样为孩子付出,可能对每个家长而言都是个问题。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对待,给他们放点权,让他们在一定范围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让他们相对自由地成长,又有几个家长做得到?我们绝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成长的路径设计好了,把孩子的理想、希望也布置得好好的,我们凭着家长身份的优势,指导着、强迫着甚至压迫着孩子按照我们的意愿,在现实的压力下,让孩子艰苦痛苦地、被动地一步步向前走着,当然也进步着、成功着,但在进步、成功时,却已经失去了好多好多。很多失去的,都是那个成长阶段最弥足珍贵的。我们往往会程式化地认为孩子很小,不可能听不懂比较难的话。然而,小豆豆的经历告诉我们,不管孩子看上去有多么小,对于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是绝对能都听得懂并且记住的。这一点对于家长、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启示:那就是要信任孩子,真正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进而引导其发展。

  爱、成长、尊重、学习,在巴学园里,总是处理得那么和谐,成功和快乐一点都不矛盾,个性、自我、团队,一样都不少。

  谢谢巴学园,给了我一个乌托邦的梦想;谢谢小豆豆,给了我最天真、最纯真的感受;谢谢小林先生,给了我陪孩子成长时的一种最好模范。

  《窗边的小豆豆》,好书一本。因为,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6

  小豆豆一个可爱的名字,同时也把我们带入了绚烂的“童话世界”。小豆豆的“巴学园”生活应该是是所有人都特别向往的,尤其我们是生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之下的孩子们,可谓“体味量多”。《窗边的小豆豆》是作者黑柳彻子的自传体小说,她从小豆豆的角度出发,通过描述儿童的丰富内心及其看待世界的纯真,为我们展示了儿童内心的“精彩”世界,同时她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小林宗作校长”和支持女儿的好妈妈。本文主要从小豆豆的“精彩世界”、校长的“教育理念”、父母的“支持和配合”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小豆豆的“精彩世界”

  读者《窗边的小豆豆》,脑海中浮现的是小豆豆眼中童话般的世界,这里整个世界都是充满着新奇感的:书桌的抽屉是很好玩的;教室外边的广告宣传员蛮有趣的;售票员叔叔不错,以后可以当个售票员也好;新学校的“门”居然是从地下长起来的;这个校长很好,能听我讲这么长时间的话;吃午饭居然还有“山里的东西和海里的东西”;教室是电车;上课座位可以随便选,科目可以按自己意愿的顺序来;课外的活动也惬意,能经常散步、玩游戏、洗大澡,还能去天然温泉??还可以随便玩,甚至不需要管身上的衣服,毫无负担的玩耍??用勺子掏粪甚至也没有被校长责备,反而还得到了默许??小豆豆真的是应该庆幸有这么一个好校长,若是小豆豆还在开始被退学的那个学校学习,还不定小豆豆的日子会有多难熬。

  小豆豆虽然贪玩、好奇心强、还有很多的“怪癖”,还不退学,让妈妈发愁,但是巴学园把小豆豆变成了大家都喜欢的“正常”孩子,而且在这里养成了热爱读书、拥有爱心、真诚和关心他人的孩子。尤其到文章最后,小豆豆想着校长先生常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正是经常有这句话的陪伴,才能让小豆豆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和做事。大概我们的小时候应该也和小豆豆一样,对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着希望,但是现在小豆豆的天真、可爱是我们现在只能在记忆中,甚至在梦中才能拥有的。社会扼杀了我们吗?教育扼杀了我们吗?当然,答案是肯定的,小豆豆的在“巴学园”的童年是完整的,可是我们的童年却已然成为回不去的遗憾。孩子们的天性是与自然链接最紧密的,童年意味着快乐,也是一个人最宝贵的时间段,不要让社会和他们夺去小豆豆们的“纯真”。

  二、校长的“教育理念”

  看过《窗边的小豆豆》的人应该都会被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理念所折服,也只有这样的独特的教育方法,才能够是真正的学校。学校教育,特别是幼儿和小学教育阶段,不只教是孩子们学习,用各种规范来约束孩子们的“放荡不羁”,更是更应该注重解放孩子们的天性,在放松、愉悦的氛围中教诲孩子。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给我几点感触:

  (一) 学校要努力保存孩子的天性,要将培养孩子们与自然之间的融合

  在巴学园里,电车改装的教室,光是这点就能吸引小豆豆们的眼光,激发孩子们自然的好奇心。校长对教育确实很有心,他很有耐心听六岁的小豆豆不停地说四个小时的话,对于小豆豆把粪掏出来,却只说是“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巴学园中孩子们可以随便选座位、按自己意愿编排要学习科目的完成顺序,在校长的“旋律音乐”能够自由“舞蹈”??校长仔细呵护着小豆豆、也保护着每一个孩子的天性。

  巴学园中的孩子们在午后能去散步,去亲近自然,在自然的氛围中吸收知识的养分;学校几乎每个孩子还有一棵自己的树,来玩来爬;校长也会请当地的农民伯伯当老师,教孩子们一些农业方面的常识和实践,而且还每个人在田里种下属于自己的一粒种子。这无疑能让孩子们更亲近自然,是孩子们的天性得到最好的释放。

  (二)让孩子们在平等的环境中成长

  1. “平等”地对待孩子们,尽量消除社会标签的强化。

  巴学园里,校长把孩子们都当一个一个的个体,注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学校和老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尤其生理缺陷和“性格怪癖”的孩子,更应该用爱心和责任心来抚平社会上强加给他们的“歧视”。在巴学园里,小林校长招收的各色学生都有,有小儿麻痹症的泰明、侏儒症的高桥等,当然也有像小豆豆被退学的“坏孩子”,但是这些孩子在巴学园里能够还无差别地生活和学习。尤其小林校长的“洗大澡”和“特殊运动会”给我的触动极大,他为了给这些生理上残疾的`孩子们“去除”羞耻心,专门为孩子们量身定做活动项目,让孩子们在平等的环境中成长;校长为一位老师在课上说高桥“你也有尾巴吧”而大发雷霆,他是注重培养这些特殊的孩子健全的人格,尤其是要保护他们自尊心。

  2.师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有益于孩子们意见的表达和对学校认同感的增加。

  巴学园里,校长与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已经超越了“师生”,校长在孩子们眼中就是一个大朋友,校长能听小豆豆讲那么长时间的话,说明他尊重小豆豆的独立人格,是从平等的人性个体出发的。孩子们作为学校的一员,对整个学校的建设也是主人的角色:对于午饭中加入“讲故事”的环节要参考孩子们的意见;对于大家提出的“编校歌”积极回应,但之后校长的“简单校歌”又被大家否掉,校长没有生气只是不再提校歌的事,这都说明了小林校长是把小豆豆们真正当做学校的一员来看待的,认真看待孩子们的建议和想法,切实了解孩子们的心声。这样建立的学校才是专属于每一个小朋友的学校,也是大家心系的学校。

  (三)注重教育的建设以及孩子们能力的培养

  巴学园注重学校的各方面建设,如在校舍建设方面,教师用废弃的电车充当。在课程管理和学生管理方面的建设,课程除了在孩子们的自由选择顺序上比较灵活,课程还会在游泳课、自由舞蹈课、农民自然课程等方面进行补充,尽量让孩子们对社会的方方面面有较多的接触,开拓孩子们的视野和学习界限;业余课程方面,也注重孩子们的自然散步、爱国扫墓实践、自由野炊等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自然意识、爱国意识、自我动手意识等多方面的培养。巴学园还在寒假期间为孩子们建立“电车图书馆”,满足大家的阅读需求和渴望,甚至还要在图书馆建一个厕所,巴学园的建设是很人性化的,尽量满足小豆豆们的各种成长所需养分。

  三、父母的“支持和配合”

  文中小豆豆的妈妈是很伟大的,她在小豆豆被退学后,没有像平常家长一样责备小豆豆,而是还是瞒着小豆豆并为她找寻新的学校,尽力保全小豆豆的“不受歧视和摧的”心灵。当小豆豆因为玩弄破了衣服,却对妈妈撒谎说是有人都往我背上扔刀子而擦破了衣服,小豆豆妈妈也接受了这个谎言,因为她明白小豆豆是在意衣服才说谎的。小豆豆买了健康树皮,妈妈也是极其鼓励地就把钱给了小豆豆,因为她明白小豆豆学会了关心他人,这个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小豆豆很幸运,有妈妈这样的理解自己的朋友,处处呵护自己、关心自己。

  还有就是父母对学校教育的配合方面,小豆豆妈妈也是听从校长的建议,让孩子们穿“破旧”的衣服来学校,这样孩子们能毫无忌惮地玩;尤其在“特殊运动会上”,妈妈们的加入和参与,说明巴学园孩子的家长也已经把自己和学校联系在一起,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着。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是没有好与坏、完与缺之分的,有的只是不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我们需要从《窗边的小豆豆》学习的是,努力维护孩子们的“纯真童年”,建立属于孩子们自己的学校,让老师和父母都成为真正理解孩子们的大朋友。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

  最近,经推荐,拜读了在家长圈中很有名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女士根据自己小学一、二年级在巴学园度过的一段时光写成的回忆录。这是一本关于爱和教育的书,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温暖的童真、童趣,还有人性化教育之光。

  《窗边的小豆豆》作为日本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作者的写作手法的确很有特点,流畅、简练、直白而打动人心。比如面试时初次看见“校长先生”,是这么描写的:“他的头发已经有些稀疏,前面的牙齿有点也脱落了,但脸上的气色非常好。他的个子不算高,不过肩膀和胳膊都很结实,黑色的三件套西装已经旧得有些走了形,但穿在他的身上却显得非常整齐。”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平易近人、健康向上、简朴自律的教育者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在“泰明死了”一节里,对小豆豆走出举行葬礼教堂后的一段描写更是画面感人:“外面仍然春光明媚,正像第一天在电车教室里遇到泰明时一样,阳光是那么灿烂,洒落在小豆豆的周围。但是,此时的小豆豆脸颊上却沾满了泪水,这和两个人第一次相遇的时候,是那么多不一样。”看到这里,我的心情已仿佛和小豆豆一样,无限怀念可爱的泰明同学,热泪禁不住在眼眶里打转。

  作者虽然整本书主要描述了在巴学园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但是通过笔触带给我们的却是一个内心充满了对孩子们无比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无限追求的教育家的形象——巴学园的创办人、校长小林宗作先生。

  小林先生非常尊重孩子的天性,对他们的心灵精心培育、呵护。小豆豆在转学来巴学园之前,在老师眼里是一个非常“顽劣”的学生,上课时经常不专心,把桌子弄得啪嗒啪嗒响,还大声地和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最后老师只好让小豆豆的妈妈给她办理“退学”。就这样一个“难缠”的学生,在进入巴学园面试时,校长先生不但没有嫌弃她,而且还耐心地听她喋喋不休、天南海北地讲了四个小时的话,而且是很“专注地”、“一次也没有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让小豆豆欢喜得不得了。看到这儿,想到平时孩子跟我们兴高采烈地说一些事时,作为家长的我们却嫌他们烦、浪费时间,忽视了孩子被倾听的需要,真是惭愧啊。在课余时间里,小林先生会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在沙坑里打滚、爬树、做实验等等。最经典的是在《放回原处》这一篇里,说的是小豆豆心爱的小钱包掉到便池里,小豆豆“不屈不挠”地在里面掏呀掏,直到上课时间已经过了,“舀出来的东西已经堆成了一座小山”。校长先生看见了,也没有责怪她、阻止她、或者替她做,而是只在中间有意无意地经过两次,过问一下小豆豆就走了。这是多么的尊重和保护孩子做事情的意愿呀,连小豆豆的妈妈知道后也称赞小林先生“非常了不起”。

  在教学活动中,小林先生非常注重同学们人格和心灵的养成。为了让孩子们对食物产生食欲并有助于身体消化吸收,他创作了名为“好好嚼啊”的饭前歌,还让大家从家里带来具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食物,使孩子们第一次关注到“吃”和“食物”本身,并产生了浓浓的兴趣,这是多么符合孩子天性的养成方式啊,比“要珍惜食物”、“不能挑吃偏食”之类的说教强多了。不同于要求游泳必须穿泳衣的做法,小林先生鼓励孩子们不穿泳衣光着身体游泳,让孩子们知道“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好让一些身体矮小和有缺陷的'孩子消除对自己身体的羞耻感,让大家感觉到彼此是一样的平等的人。

  巴学园的校运会,没有设置常见的一些田径项目,而都是一些比如“钻鲤鱼尾巴”和“接力上楼梯”之类好玩的比赛,而且让人吃惊地最后“每个项目的第一名都被全校个子最矮、手脚最短的高桥君拿走了”,这样的结果,除了最让高桥君充满自信外,“各有所长”的观念,恐怕也被深深植入到孩子的心里了吧?最有意思的是,校长小林先生给大家颁发的奖品都是些蔬菜,比如一根胡萝卜、两根牛蒡、一束菠菜之类的,孩子们开始是各种不解,后来先生解释说:“今天晚上,请妈妈把这些做成菜,用你们的努力得来的蔬菜,做全家晚饭的菜肴,肯定很好吃!”。这真是绝妙的校运会呢,通过团队合作换来奖励,再转化为与家人一起分享的食物,“努力—获得”的过程完整地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这特殊的奖品估计比什么奖状、奖金之类的更能让同学们开心吧?比起一些为办而办、为比而比的校运会有意思多啦。

  有一次,小豆豆被大荣君扯辫子弄哭了,向校长先生哭诉,校长先生听后笑着称赞小豆豆的辫子很好看,一下子就把小豆豆逗得转哭为笑,大荣君后来向小豆豆道歉了,并说校长先生教训了他,告诉他对女孩要友好,一定要尊重女孩,爱护女孩,这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男尊女卑”为社会主流的日本是多么的难得啊,这对大荣君也是一个很大的触动,只这之后他再也没有因此这样的事被教训过,由此可见,小林先生是很善于利用教育契机来引导孩子的。小林先生对孩子们是这么和善,但是有一次竟然对一位老师“发火”了。原因是课堂上,班主任老师开了一个不太适宜的玩笑,问因为身体有缺陷而不能再长高的高桥君“有没有尾巴”,引起了高桥君的慌乱。后来小林先生单独在厨房里,质问班主任老师:“您难道不知道这有多严重吗?我对高桥君费了多少心思,这一点,您怎么才能理解呢?”这是愤怒,更是痛心,一个对学生精心培育、呵护的教育者的形象入木三分。

  小林先生还为同学们策划了很多有趣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当暑假开始的时候,带大家进行了一场新奇又好玩的“礼堂露营”,感受在外住帐篷过夜;坐船去大海泡温泉,体验渔村生活;学期中到溪谷野炊,一起动手搭灶捡柴、切菜做饭……对于这些经历,作者认为“是一生中难以忘却的开心记忆,是非常宝贵的经历”。为了让大家认识劳动,还请来一位“旱田老师”教给大家很多“关于虫子啦,鸟儿啦,蝴蝶啦,还有天气的知识”,还让孩子们带上锄头等工具,到田里学习拔草、翻地、培垄、播种和施肥。这些都是真正的、与大自然紧密联系的劳动啊,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这恰与我国传统的耕读文化是符合的。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我们的孩子们已经脱离了田间劳动,不能说不是一种教育的缺憾。

  书中记录的虽然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巴学园,其中许多教学理念还是让我耳目一新的。比如巴学园会组织学生们演出一出戏剧,扮演各个角色,让大家通过对白、表情、肢体动作来感受剧情和人物心理。这除了充满趣味之外,无疑对语文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巴学园每天都第一节课从每个小朋友喜欢的科目开始,可以画画、可以做算术,还可以做物理实验,这可让孩子们乐坏了,从而把自己的学习兴趣激发了起来。小林先生还教孩子们做一种随着钢琴的节奏而在环形路线行走中用手脚打出相应变化节拍的韵律操。小林先生认为:“韵律是让身体的组织结构更加精巧的游戏,是教给我们怎样去开动心灵的游戏,是让心灵和身体理解节奏的游戏。”他的这种身心灵健康发展做法与当下只关注学习成绩的应试教育相比,孰优孰劣,不言而喻。在当年,校长先生就经常感叹说:”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了培养那么几个状元、一小部分精英,还是把大多数孩子都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体魄和良好素质的接班人呢?小林线索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这也正是巴学园的“巴”代表的巴形图案的寓意。如果说是“高考独木桥”造成了这一无奈,那么是否到了应该改变教育观念,大力为学生成长“铺桥造路”的时候了呢?

  在后记中,作者介绍了当年和她一起在巴学园“一道在电车教师旅行的伙伴们”,包括作者本人共12人,有7人后来都上了很好的大学,而且很多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人才:比如主人公小豆豆现在是电视主持人、作家,运动会上拿第一名的高桥君,明治大学毕业后在电气公司担任重要职位,校长先生的三女儿美代在国立音乐大学教育系毕业后担任音乐教师,“物理实验达人”阿泰,东京教育大学毕业后成为日本颇具代表性的物理学家等。其他人即使没有读到大学,也多数成为了在各自领域的有一定事业成就的人,如揪过“我”小辫子的大荣君是东洋兰鉴定专家,天寺是军医,坂本敏子是有名的资深发型师。这证明了在巴学园走出来的孩子大多都能有追求理想和幸福的能力,从而也可看出小林宗作先生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孩子的、培养“全人”的教育。

  总之,《窗边的小豆豆》描述的是一个理想的“小人国”世界,蕴含了所有孩子心中对于学校的梦,也为追寻人性化教育的老师和父母们提供了一个蓝图和思索的空间,值得反复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8

  或许我真的要算个童心未泯的人,我又细细地读了一遍《窗边的小豆豆》,依然读得兴趣盎然。我发现,这本书其实也是写给大人们的,包括当家长的和做老师的。如果,大人都能像小林宗作校长那样,孩子们该是多么的幸福!

  读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的人一定对小林宗作校长有着深刻的印象:他头发已经有些稀疏,前面的牙齿也脱落了,但脸上的气色非常好。他的个子不算高,不过肩膀和胳膊都很结实。黑色的三件套西装已经旧得有些走了形,但穿在他的身上却显得非常整洁。就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老人却在“巴学园”创造了奇迹——身体上有缺陷却在巴学园运动会上经常得第一的高桥君却在巴学园担任了一家公司的“协调工作”、美代当了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另外还有成为物理学家的,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东洋兰鉴定专家的……一年级就被别的学校退学的小豆豆最终去成了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等。当年的小豆豆就是《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黑柳彻子。

  从巴学园走出来的孩子无不怀念这个乐园,无不深深地感激影响了他们一生的人——小林宗作校长。让我们走近小林宗作校长,去寻找他教育的秘笈吧!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听孩子说话几分钟你能做到,几十分钟相信你坚持一下也能做到,如果是几个小时呢?恐怕你会和我一样摇摇头。但小林宗作校长做到了,他在小豆豆报到的第一天听她一连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他边听边笑着,点着头,有时还问:“后来呢?”他身体向前探出,听得是那样专注。也就是从那个上午开始,校长博得了小豆豆的信赖和好感,让她爱上了学校,因为还从来没人能听她一次说这么多话。要赢得孩子的信任就这么简单:耐心地、专心地倾听!不过,要真正做到,恐怕也不容易,现在很多人缺失了“聆听的能力”啊!当小豆豆第一次来到巴学园时,校长先生把椅子拉到小豆豆跟前 ,面对小豆豆坐了下来 ,并让小豆豆把自己想说的都说给老师听听,说什么都行,就这样,小豆豆从电车,到以前读书的学校,到自己家的小狗,再到爸爸怎么擅长游泳,终于感到没有什么可说的,就这样不知不觉开心地说了整整四个小时,校长先生也边听边笑边点头,听了整整四个小时。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长时间的听她说话。而且,这么长时间里,校长先生一次也没打哈欠,一次也没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身体向前探着,听得那么专注。多么可敬的小林先生!记得有位心理学专家这样说:你想了解孩子吗?那么就要学会倾听。是啊,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他为什么会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做法,认真倾听,就会明白,你就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正是因为这样的`做法,才使学生感受到了莫大的关心和爱护,这难道不是尊重和理解吗?我不自觉地想到了教育的本质——爱。对于小豆豆这样的“问题学生”,小林校长用他高超的教育艺术:用爱赢得爱的方法,通过倾听、关注、尊重,渐渐激发学生对老师、学校以及对学习的热爱,为以后教育小豆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豆豆真是个好孩子!”

  让小豆豆一直念念不忘的是校长不停地对她说的一句话:“小豆豆真是个好孩子!”正是因为这句话,进入巴学园的小豆豆一直快乐地生活着,也一直在不断地进步。黑柳彻子女士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到:如果没有小林校长的这句话,也许她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生活在阴影中而无所适从。

  透过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我们看见一个可爱又可敬的人,他的脸上带着慈爱的微笑,他的胸中装着博大的真爱。那种爱不是无原则的溺爱,也不是望子成龙般急切的爱,而是发自内心的、处处为孩子着想的爱。这也让我再一次理解了欣赏和激励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

  “山的味道、海的味道”

  民以食为天,对待孩子的吃饭问题我们“重视”的程度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大人不管吃得怎样,孩子一定是要吃好的。所以,我们养出很多“小胖墩”,也养出很多“豆芽菜”。看看小林宗作校长是如何做的吧!每次进餐时,小林宗作校长都会挨个检查孩子们的盒饭,问问孩子是否带来了“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会补充上他们缺少的。其实,这就是要孩子们获得均衡营养,可这是多么有趣的说法啊!

  更有趣的是小林宗作校长对待孩子们吃饭的态度。他一直教孩子们“好好嚼啊!”他认为吃饭是应当花上一段时间的,要心情愉快地和朋友们交谈着,慢慢地吃。吃饭前要唱唱歌、说说话、讲讲故事。这和我们教育孩子吃饭时不要说话是迥然不同的。进餐变成了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反思我们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有学生偏食时,或许我们就会用“这种东西非常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等诸如此类的话语来敷衍说服孩子。然而,小林校长却把它归纳为“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这样,天真又好奇的孩子们就格外喜欢了,一个个安静地品尝着“山的味道,海的味道”……这或许是自由教育吧?然而,最根本的是他依然是尊重孩子,尊重孩子们的个性。他最希望孩子们保持着自然的性格,这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吗?

  “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

  小林校长组织学校召开运动会时,奖品是大家意想不到的——一棵菠菜或是一棵葱,小林校长还专门设了一些一般学校没有的比赛项目,使得侏儒儿——高桥在每个项目中都得到了第一名!同学们还因此特别羡慕他。其实,我们不难看出,这场运动会完全是为了高桥而设计的,主要为了鼓舞高桥能够战胜自己!这是何等的用心呀!这是怎样的尊重与理解啊!

  除此之外,小林先生还是一个充满睿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者。用电车做教室,第一节课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一天的学习计划提前完成的话可以去散步,每个学生都有一颗属于自己可以爬的树,上音乐课时,学生可以拿着粉笔在地板上随意涂写。还有,他设计的运动会太有特色了,“钻鲤鱼比赛”让我这个30岁的人都不由得童心萌动,心里在想,如果我们学校也用布做一个这样的大鲤鱼,那该多有意思啊!还有“找妈妈比赛”,太有创意了,互动性也特别强,当时我就想,我们学校在运动会时,可以搞一个“找老师比赛”,很多学生只认识教自己的老师,对于其他班或其他年级的老师并不熟悉,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项比赛,那该多令人兴奋啊!这些教育智慧是小林先生教育理念的化身,那就是:“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教育者,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逐渐衰退。”小林先生的品德和智慧的支撑点是他对孩子们的热爱和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要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成长是一个美妙的过程,很多事情只有经历了才会真正懂得,小林宗作校长正是一个让孩子在经历中成长的人。他热爱大自然,鼓励孩子们“去寻找自然界中的节奏”,尽可能让孩子保持自然的性格。老师经常带着孩子们散步,变散步变聊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许多动植物方面的知识。学校要进新的电车了,孩子们很感兴趣,想看看电车是怎样进学校的,校长就允许他们戴上睡衣和毯子在学校过夜。孩子们惊人发现了滚动力的原理。更让人敬佩的是在小林宗作校长发现小豆豆在奋力掏粪时,他很平静。(小豆豆心爱的钱包掉了进去。)他只是告诉她:“记得找完后把它们都放回去。”小豆豆累得筋疲力尽,最终也没找到她的钱包,但她没忘记把掏出的粪便又都弄了回去。她很满足,因为校长对她说的话。放手让孩子亲身去体验,并注重孩子的责任意识的培养,我们不得不钦佩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魅力。

  现在都在说“以人为本”,我一直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内涵,看了小林校长的教育方针,开始有了更多的理解:“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虽然我们不可能像小林校长那样如此彻底地去开发学生的天性,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地范围内去呵护学生的天性,尽可能让他们的童年变得多姿多彩一点,努力做一个关注孩子心灵、理解孩子的老师。

  现在,教育界都在讨论好老师的标准。有的说要有激情,有的说有知识渊博,还有的注重师德……无疑,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看了《窗边的小豆豆》一书,我想说,一个好老师,首先要赢得孩子们的爱戴,带着自己的童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一生。

  最后借用小林先生的感叹结束本文。“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9

  曾经读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一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他的思想一直指导的我的工作。读完《窗边的小豆豆》,似乎相识的感觉充盈着我气愤得心。细细想来,肖川教授说我的是理,而小豆豆让我看到真实与充盈。

  每一次教程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小说《窗边的小豆豆》,我全都那从试图充满童趣的故事中挖掘出一些能服务于自己教育的因素来。这部八万多韵的作品,我是反复读了三遍。每增加一次数量,也就不断增加了一份急剧下降教育的思考。这种思考问题中的阅读,让我很是苦痛。因为在这阅读中,我分明感受到一种属于理想的东西正与我们的现实渐行渐远。

  共同认识一下作品的主角小豆豆吧。从常规意义上的好孩子的角度来评判,童年的小豆豆决不是个讨老师喜欢的角色。她“上课的时候,总要把课桌盖开开关关地弄上上百遍”;不认真听课,却站到窗子边上,把化妆品广告宣传员叫进宿舍来演出;老师讲课时,她大声嚷嚷着,跟那只在教室的屋檐下筑巢的燕子搭话。她的这一系列虽出自孩子天性,却被老师或者说传统教育观念看做“不规矩”、“奇怪”的行为,终于给她——这个“麻烦”的小豆豆带来了退学处分。

  退学后的小豆豆被母亲送进了巴学园。这个没有围墙、只用两棵挂着嫩芽的小树做树叶校门、用废弃电车做教室做成的小学校,有一位对幼儿教育有独到那位的见解的校长。这位“头发稀疏,门牙已经脱落,脸色很好,身材虽不太高,肩膀和胳膊却很结实,整整齐齐地穿着一身已经陈旧的黑色西装”的小林宗作校长,在谦卑地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以后,甚为收下了这颇为另类的小学生。小豆豆的新生活画卷由此拉开了。

  在这个全新的学校,小豆豆和她的同学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种新鲜之中。这个学校无固定的座位,学生们可以根据当天的兴致和其它情况,每天换一个自己喜欢坐的地方;学校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由女老师把当天课程表上全部课程的问题都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们说:“好,就从你自己喜欢的那个题开始作吧!”学校集体午餐时,校长会哎着同学们饭盒里的饭菜,口里问道:“有海里的'和山里的东西么?”学校可以依照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学习和活动的内容;学校容忍小豆豆把粪坑里的污垢全捞出来堆成里头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学校为了幼儿园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组织孩子夜宿礼堂,只为了看明白废电车如何被弄进学校;学校为了消除一个残疾小孩子的自卑,而让所有孩子裸体游泳,让孩子明白大部份的身体都是美好审美的这个简单审美理念;学校还喜欢社团组织礼堂里的野营,喜欢“晚上到九品寺中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总之,这个学校的一切,都和小豆豆原来经历的学校教育截然不同。

  在巴完全开放式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小豆豆所有的得到了良好的释放,所有的个性都在“大爱”的包容中自由成长。心满意足小豆豆每天都迫不及待地想着到学校上学,并在这种迫不及待中一天天长大,长成一个充满智慧和善良、充满好奇心和人文精神探究精神的好少年。

  阅读这部作品时,我边读边想着,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都能如巴秋叶这样,那我们的教育,当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呢?由此我又想到,我们该作出以下哪些努力,才能让我们学校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巴学园”呢?

  我首先想到,要把我们的学校世外桃源建成巴学园般的人间天堂,必须要有一个货币政策的外部教育教育大环境。巴星野所以能够存在,其中在于关键一点在于社会的认同与接受。这种认可,是建立在教育的多元健康发展的前提下的。巴学园中的孩子,只是凭了天性自由自在的学习着发展着,没有升学的恐惧,并无没完没了的作业,没有扼杀学习兴趣的体罚训斥;巴学园中的校长,不必考虑外来的主要指标,不必不安学校的等级划分,不必应付无止无休的检查考核。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自然得只剩下了剩下单调的教育内在规则,只剩下了快乐和幸福。这个于整个国家的教育体制之外的世外桃源,没有因为自身的“离经叛道”而遭受无端的责备,同样也没有人,用某种常规的框架去经济发展约束它的发展。这种社会的宽容,无疑是巴茁壮成长番外篇成长的动力基础。

  其次想到,要让我们的学校成为巴学园般般的乐土,必须要有无数个小林宗作般的校长和教师。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爱又有大爱与小爱的差别。立足于孩子的未来成长,立足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埃皮纳勒区的爱,无疑是一种教师的大爱。在这种大爱中,教师和校长是必须要能够舍弃掉许多自身利益的。如小林校长,要能够舍得下4个小时,去听一个6岁孩子的絮絮叨叨;要容忍得下孩子把粪坑中的污垢捣鼓得遍地中所都是;要敢于让中曾孩子深夜中到大庙中去捉鬼;敢于把活动当成学习的第八第一要务,而功课仅仅当成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功利的角度想一想,巴学园中小孙子就那么五六十个爸爸妈妈,小林宗作若然是个一心想着赚钱的校长,是个把教育当作获取暴利的商人,而不是拥有着大爱大爱情怀的文学家,他又如何能让巴学园成为孩子的乐土呢。

  第三想到的是,必须要有小豆豆妈妈那样无数个了不起的家长。或许是二战的特定环境的影响,小豆豆的妈妈在女儿的教育工作问题上,似乎从来没有把孩子的成绩好坏当成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这个平凡而了不起的母亲,勇敢地把女儿放置到一种全新教育环境中的原因,只为了这个学校能够帮助“认同这孩子的性格,又能幼儿教育她往前和小朋友们一道学习下去”。当小豆豆告诉妈妈,晚上要到学校露营,半夜里起来看用作教室的废旧电车如何被弄到学校中时,了不起的妈妈首先想到的,不是安全问题,不是耽误学习,而是“小豆豆从来没有机会看到这种情景,还是让她看看为好看”;当学校组织学生晚上到九品佛寺院里进行“试胆量”游戏,让孩子们去捉“鬼”时,妈妈对这样的基础教育,也是没有任何质疑,仅仅是叮嘱小豆豆别把手电筒丢了。这个母亲,对于巴学园中组织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理解还是不理解,广泛支持都予以了绝对的信任和支持。从不对学校教育工作表示怀疑,更不会去指手画脚、不懂装懂的横加干涉。

  然而,显然是因为时代的不同,或许是由于国别的差异性,再或者是因为各样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们当下的教育,已然无法寻找到上列想象中的和谐与美好。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是全社会高度关注教育,另一方面又是全社会都给基础教育施加不该施加的压力。从学校环境看,把岗位当作来经营的校长数不胜数,把教学当成换取工资的当作方法的教师不胜枚举。从家庭教育环境可看,对子女的过分呵护和对学校的过分,已非常大成为家庭教育中危害巨大的顽疾。不惧了这四面楚歌,真正关心教育热爱教育的人们,该付出一类什么样的艰辛,才能够从这无边的重压下挣脱出来,然后挺直了腰杆,用自己的肩膀,为当下中国的小豆豆们扛起一片纯净的教育天空呢?

  真心地希望每一个从事教育行政行政管理的人、从事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研究工作的人、关心教育产业发展的人,都来用心读一读这本《窗边的小豆豆》,把所有被岁月环境污染的心,用小林校长和小豆豆们的纯净美好进行漂洗。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0

  在着手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依旧照例又浏览了一遍作者的生平,可能是因为看小豆豆太喜欢,决意提笔记下些什么又怕自己笔拙,难以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于是看过许多别人写的读后记,却终归是别人的。

  与《窗边的小豆豆》结缘是因为它位列师范生必读清单之中,早前就听闻老师说这本书很不错,好吧,师命总是要听听!结果一读就停不下来,要不是当天有更紧急的事情,恐怕一上午都沉迷其中,不可自拔。终是没有拖太久,三天内读完。

  果然,内心不负众望的被满满的温暖,满满的明媚,满满的感动和满满的小庆幸塞满。这就是这本书读完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吧!

  那就先聊聊这本书的作者小豆豆吧。

  小豆豆,本名黑柳彻子,爸爸口中的豆豆助。日本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因为这部书的国际影响力,她还有一个不能被人遗忘的称谓:儿童文学家。从这本书中我们只知道小时候的她和我们很多人一样:活泼,顽皮,淘气,天真而又善良,只是不同的是她从不走常规路,她爱憎分明,因为太过于好动,结果在一年级就被退学了。然而长大后她依然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作为亚洲第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的足迹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她还是拥有观众数十亿的世界上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被《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这是小豆豆的掠影。

  再让我们看看这本书。

  这部书作者的本意是用来缅怀她的恩师小林宗作(金子宗作)先生的,可一经问世,不仅在日本,在全球范围内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甚至《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无人获得,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其英文版仅在日本国内销量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这部书在我国也极为畅销,被广大媒体和读者评为“世纪最有价值图书”。

  写书的人很多,能直抵心灵,做到老少咸宜的却不多,毫无疑问这本书做到了。  《窗边的小豆豆》带给现代教育及教育者们无限反思和借鉴。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因太淘气多动被原学校退学,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之间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小豆豆是这样写校长先生对她的影响的——“如果我没有进入巴学园,没有见到小林先生,恐怕无论我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被自卑的心理包围,可能会怀着这种无所适从的心理,直到长大。”还有小林先生创办的巴学园——“我常想如果今天还有巴学园,可能就不会有孩子讨厌上学了吧?巴学园就是这么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

  全书主要讲小林先生和巴学园对作者的影响,所以着墨颇多。

  “他的头发已经有点稀疏,前面的牙齿也有的脱落了,但脸上的气色非常好。他个子不算高,不过肩膀和胳膊都很结实,黑色的三件套西装已经旧的有点走形,但穿在他身上依旧显得非常整齐。”这是小豆豆初次见小林校长,即使没有说一句话,但一个和蔼,平易近人的师者甚至朋友形象跃然纸上。

  他是至今唯一一个认真专注听小豆豆讲了4小时话的大人;他为了不让孩子们挑食,饮食均衡,要求孩子们午餐带“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一并扩充孩子们的知识,后来又充分利用午饭前的时间让孩子们自愿上来讲话,锻炼孩子们的胆量和表达能力;他让孩子们每天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习,每天不固定座位,给了孩子们足够的自主选择权,极大的保护了孩子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当小豆豆掏掉在池子里的钱包时,他只是静静的走过说了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部放回去”,这是平等,是尊重孩子,也是信任孩子;他在游泳池里教会孩子们“无论怎样的shenti都是美丽的”消除shenti有残疾孩子们的羞耻感,在运动会上专门为了shenti有缺陷的孩子设置比赛项目,让他们自信快乐的成长;他最先引进韵律教学,通过韵律游戏让孩子们打开心灵——“富有韵律感的性格是美好的强大的,能够温和的顺应自然的法则”;他让没有取得“执教资格”的“旱田老师”一位农民先生给孩子们在旱田里授课;他也是一位平平凡凡的父亲,会为了女儿拜托小豆豆不要在学校里戴好看的蝴蝶发卡;他经常鼓励每一个孩子,尤其经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真是对小豆豆的性格影响非常大……

  小林先生独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爱”字。他热爱教育事业,所以他勇于革新,锲而不舍。先后几次出国跟随名师学习考察,他创办了多所学校,并在多所学校授课,他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们创造和提供舒适的最有效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模式,即使巴学园最终毁于战火,可小林先生对于教育的理想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他热爱每一个孩子。小林先生常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影响,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是的,他确实是孩子优良品质的保护者和培养者。

  此书自出版到现在关于巴学园和小林先生教学模式一直被人们讨论着。教育是一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事业,从这个层面上看,教育并没有国界。日本国内研究小林先生的人不少,但也有很多教育者表示,这不过是乌托邦式的美好幻想,能做到的寥寥无几。尽管如此,我们不可否认这本书依然带给无数教育者们启迪和反思。孩子从少年懵懂无知到青年时期三观的养成,所有关键时期几乎都在学校度过。作为未来的教师,即使我们改变不了国家大的教育背景,教育形式,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尽到自己身为人师的责任?对孩子对花一点心思,老师多一点点的爱,对于孩子的性格乃至未来发展,对于重大问题的选择上都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窗边的小豆豆》揭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性。

  彻子女士在书的最后写到她非常感谢她的母亲,能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她非常幸运。其实自读这本书开始我们便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她的妈妈是一位非常温柔善解人意,平等的尊重孩子包容理解孩子的母亲。妈妈带着小豆豆从车站去新学校的路上,妈妈总共只说了简单地几句话,还是耐心的回答小豆豆非常稚拙的问题。当时小豆豆被退学,妈妈心里有点难过,但她并没有生气训斥小豆豆,或者直接告诉小豆豆,相反她内心里坚信小豆豆虽然淘气但绝对是个善良讨人喜欢有礼貌的好孩子;爸爸和妈妈不厌其烦的听小豆豆说着学校发生的所有事情,除非到了休息时间从不打断;洛基咬伤了小豆豆,但即使很生气爸爸妈妈还是遵守与孩子的约定:不责备洛基;小豆豆放学回来衣服总是破破烂烂的,但妈妈只是佯装嗔怪两句依旧给她补成最别致舒服的样子;小豆豆玩耍刮破了妈妈最喜欢的裙子,怕妈妈不开心,编造了一个稚真的谎言,妈妈猜到了,但还是顺着小豆豆的意思,让小豆豆心里很是快乐和自豪;小豆豆面对她最喜欢的小鸡,即使爸爸妈妈劝告不要买,快要死了,你会更难过,但最终还是满足了孩子,尤其小鸡死后爸爸妈妈是温柔的安慰不是说风凉话指责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互为镜子。小豆豆的爸爸是日本多交响乐团著名小提琴手,母亲是音乐家。对于小豆豆而言,黑柳夫妇良好的教育背景,乐观的心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以及对事物一直保有的好奇心是影响小豆豆,成就她一生的根本保障吧。

  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透过这本书,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家庭教育对于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和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家长宽容,孩子会懂得换位思考;家长有礼貌,懂尊重,孩子也会懂得尊重;家长孝顺父母,孩子自然懂得父母不易;家长乐观幽默,孩子也会豁达开朗……

  书的封面写着“每个人都会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那时候的小豆豆,也经历过她所经历的事情,而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留给了我们此生最珍贵的回忆。

  这本书的受众非常广泛,跨越了年龄,跨越了性别,跨越了职业。今天我在这里写下了仅仅只是此书带给我们的最明显的教益和收获,除此之外可能还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有待挖掘,那就见仁见智吧。

  黑柳彻子女士如今已是83岁的高龄,依然会出现在电视银幕上,可喜的是她果真成了她希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有趣的老太太!健康,积极,乐观,热心公益,依然保有好奇心和对生命最原始的敬畏。

  最后,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心中的“小豆豆”,永远年轻,永远不知好歹,也永远热泪盈眶。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编写而成的一本书,在一个个充满童年乐趣与启迪纯真心灵的智慧故事中,我与主人公小豆豆一起分享着快乐与悲伤,一起感受着小林校长的教育智慧。

  书中的小豆豆是一个普通的一年级学生,但她又与众不同,在她身上聚集了许多小孩没有的个性:第一天上课因为觉得学校的桌子和家里的不一样,不停地翻弄课桌盖;因为喜欢宣传艺人,全然不顾老师的讲课而站在窗边大声和他们打招呼;没有宣传艺人路过,她就向小鸟问好;美术课上,不按老师的要求画太阳旗,而画起了各式军舰旗;明明被罚站了却还刨根问底:“老师,我被罚站了,为什么呢?我做了什么坏事吗?”。

  学校老师接受不了她的“调皮”,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就这样被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而退了学。在一般人的眼里,小豆豆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问题学生”,她的成长令人担忧。身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有这样一位有个性的学生出现在我们班,我想大概我也会感到头疼的。

  可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学生”,她却在一所全新的学校被校长称赞:“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什么使她成为了好学生?我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我想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爱她、理解她的妈妈。都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的,的确,小豆豆的妈妈是充满爱心和耐心的。虽然小豆豆因为调皮而被迫退学,但是妈妈却没有对她进行训斥,而是帮她找到了一所适合她的学校——“巴学园”,这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是一个开放、自主、平等、没有束缚的成长园地。这里的课程、纪律甚至学校的环境设备,都与正规的学校不一样。在这里,豆豆接受了适合自己的教育:学会了关心别人,懂得了平等尊重,理解了宽容真诚。

  学校的大门是两棵非常矮的树,没有围墙,学校的教室是由废弃的“电车”形成的。整个学校就只有50多个学生,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根据孩子的喜好而决定的,想先上哪门课都可以。如果上午就完成了一天的学习计划,下午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寺庙或田野里散步看蝴蝶。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这些是在学校里永远也学不到的。校长还请了一个农民给孩子们上课,从除草到播种到施肥,每个孩子都亲身体验,他们都拥有一棵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树。这种教育让人很羡慕,是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学习的老师,任何一个时刻都是学习的时刻。或许校长独创的教学方式在我们现在的教育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可在我看来,这种看似“乱糟糟”的教学方式却很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随着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志向,以及对问题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这才是因材施教,才能最大限度的张扬学生的个性。

  更幸运的是小豆豆遇到了一位很特别的校长——小林校长。和小豆豆的第一次见面,校长很认真倾听了小豆豆4个小时的“长篇大论”,这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啊!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看到后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小豆豆爱钻篱笆,衣服总是弄得一条一条的,为了让他们毫无顾忌地玩耍,校长请家长们给孩子穿上最破烂的衣服到学校里来。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友缺陷的孩子他也都一视同仁。让人尊敬的校长唯一一次发火是小豆豆偶然碰上的——在厨房里,校长冲着一个女老师发火,因为女老师对残疾的高桥君说了一句欠考虑的话。想想我们自己,天天都在用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刺伤某个学生稚嫩的心,而小林校长却始终做到尊重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们的个性,“以人为本”,看到这,我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

  巴学园每天的午餐都必须有校长规定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这是校长不想让小朋友们偏食而制定的营养午餐。到了晚上还可以在大礼堂里支起帐篷“露营”,听校长讲旅行故事。运动会的每个项目都是校长策划的,每个项目都能让孩子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个在一般人眼中是残疾人的叫高桥君的孩子,在运动会上成了巴学园的骄傲。巴学园每天都发生着奇奇怪怪的事情。小豆豆可以在这个学校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随心所欲地实践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对于小豆豆这样的“问题学生”,小林校长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平等,以至于学生散步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排成整齐的队伍,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到了知识。校长高超的'教育艺术逐渐激发着学生对老师、对学校以及对学习的热爱。我想,当巴学园里的所有孩子为听到“巴学园是坏学校”而感到愤怒,并把他改成“巴学园是好学校”的那一刻,小林校长应该是最幸福知足的时刻吧!

  孩子探索未知的欲望总是很强烈,当学校宣布将有一辆新的电车教室到来的时候,孩子们的好奇心瞬间膨胀了。大家都在讨论这辆电车会从什么地方开到学校来,电车的轨道怎么铺设进学校,他们渴望能够亲眼见到。小林校长捕捉到了孩子的心,为了满足学生的探知欲,允许他们带着睡衣和毛毯夜宿在学校,等电车的到来,亲眼目睹新的电车教室是如何进入学校的。这对于只有上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而言,夜宿学校肯定是一百个不放心,父母们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可是小豆豆的妈妈却独有创新,终于小豆豆在那个晚上,亲眼看到了电车进学校的过程,这无疑是书上学不到的,是校长和妈妈让小豆豆获得了其他孩子不可能收获到的知识。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秋生说过:不要把孩子放在与成人对立的强制的轨道,成人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解放孩子,做到真正从儿童出发,倡导儿童本位。我们的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天真的性格,可我们成人却常常从自己的立场,从我们的视角,借着爱的名义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理解地蹲下来问问孩子需要点什么,因为不理解,所以我们常常站在孩子的世界之外。我们是否应该考虑站在孩子的角度,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说教;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责骂;多一点宽容,少一点限制,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小豆豆一样健康快乐成长。

  看完了整本书,让我欣赏到了真正理解孩子,给予孩子自由的母爱以及小林校长独特的、“不可思议”的教育魅力,让我真正体会到了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我想这不仅仅是小豆豆的成长旅程,也让我经历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电车之行”,这是这个暑假最有收获的智慧之旅。

  “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这是小林老师说的,是的,要是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我们的孩子就是一件件未经雕琢自然的璞玉,这些璞玉或许会有差异,但是,要相信,都是能成大器的,这就需要我们这些能工巧匠,耐心,精心,赋予爱心的雕刻,这是一个漫长而重大的过程,但是却是那么美丽且极具意义。作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2

  一口气读完《窗边的小豆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爱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一切从孩子出发,一切为孩子考虑。从校门开始,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只有两棵矮矮的绿色的树,所有深邃的教育思想就是从这两棵绿色的树开始发芽,从孩子的心灵出发,给他们一个心目中的学校。于是,电车成了教室,每天的课程从各自最喜欢的课程开始,喜欢作文的在写作文,喜欢数学的在做算术,喜欢物理的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这样的一天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以快乐为开始的一天。吃饭了,营养学的搭配以简单的一句话来教育: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孩子们的饭是自己带的,那些在陆地上生长的,比如牛呀猪呀鸡呀就全归入山的味道,而鱼呀,红烧海味就要归入海的味道去了,而校长也总是这样拜托家长:请给孩子们带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而每次吃午餐的时候,还要唱上这么一曲歌曲:好——好——嚼呀,把吃的东西, 嚼呀,嚼呀,嚼呀,嚼呀,把吃的东西……每天还轮流有一个孩子在中间讲讲他乐意讲的有趣的事情。这样有趣的午餐哪个孩子不喜欢呢,哪个孩子会认为这样的午餐不是人间的美味呢?而联想到我们孩子的吃饭,我们以古训教育孩子:食不语。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能不味同嚼蜡呢!下午,如果上午的课程都学完了,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去散步,在散步中,老师会借此机会给孩子们介绍各种昆虫和植物的.知识,在孩子们完全放松的心灵里播种下生物学的各种知识。

  学校里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有一次,学校里要运来一辆旧电车作为教室,孩子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大的电车,没有轮子,怎么可能运到学校里来呢?他们很想亲眼看看这一重大而又神秘的搬运过程。电车是在晚上运来的,于是,校园里出现了这奇异的一幕:当电车被巨大的牵引车运来的时候,那些为了看这神奇的一幕而特意带着毛毯睡在学校大礼堂的孩子被老师喊醒了,他们睁着好奇的眼睛,望着电车,那时候,还没有起重机,人们在电车下垫上粗大的圆木,让电车在圆木上一点一点滚动,慢慢把电车从牵引车上,卸到了校园里。校长乘机解说着:好好看看,那个叫“滚轴”利用滚动的力量,就能移动那么大的电车。孩子们认真地看着,他们穿着睡衣站在清晨的阳光里,能够看到这一情景,孩子们从心里感到幸福。

  学校,不应该只是文质彬彬的知识传授,它应该创造各种活动,让孩子经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体验。那么当孩子们终于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回忆曾经的学生生活时,不会只是记住了几个词语和几篇文章,随着记忆飞弛而来的,还有那和纯真的童心相交融的各种欢乐的经历!巴学院组织了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帐篷露营活动,虽然那帐篷是搭在礼堂的,但是当孩子们终于支好帐篷的时候,他们在各个帐篷间飞快地穿越而过时,当他们从帐篷里探出一个个小脑袋听校长讲各种国外经历的时候,你能说,孩子们还没有找到那种“露营”的感觉吗?为了让孩子们试试自己的胆量,学校开展了一个“试胆量”的活动,几十个装扮成妖怪的孩子躲在墓地里,其余的孩子去找妖怪,孩子们终于出去找妖怪,在找妖怪的路途上,他们也终于测出了自己能忍受多少的恐惧。

  那些扮妖怪的孩子因为躲在墓地里没有人去找他,有的吓得哭了起来,被老师领了回来,有的被蚊子咬了,但无论是谁,都并不后悔,即使那些哭的孩子,很快也破涕为笑了,这泪水浸透了孩子成长的欢乐。还有很多这样的活动,像到海边游泳的温泉旅行,请来农民老师教孩子们去田间劳动,到名胜之地去野炊,为参加战争的校工阿良开茶话会……所有一切的一切,让孩子们经历了多少的欢乐与激动,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成长起来,伴随着这种成长的是孩子们各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一颗慢慢长成的敏感丰富的美丽心灵。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小林宗作校长,他是巴学院的精神领袖,代表着校园文化的主流方向,他虽然是校长,却本着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思想,始终和学生站在同一层次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着各种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当小豆豆的妈妈领着被退学的小豆豆来到巴学院报名的第一天,小林校长对小豆豆的考核就是让小豆豆随便地说说自己想说的事情,这一说,就是整整四个小时,而校长就在旁边饶有趣味地听了四个小时。听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讲了四小时的话,就是孩子的亲身父母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日理万机的校长却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做到了,也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能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而这样的事例简直太多了,他拜托家长让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里来,为的是让孩子不会受好衣服所累,能自由活动,也不会因为衣服弄坏而受家长的责骂。小豆豆因为钱包掉在了粪池里,便用长把舀子从厕所的掏口舀,舀出了很多脏东西,校长看到了,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放回原处。而这句平平淡淡的话却折射出校长多少深厚的教育思想:孩子总是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来干一些我们大人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就是走进儿童的思维方式,引领孩子以这种思维方式合理地干完这件事情,直至满足他们的需求与好奇。

  为了让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再长高的高桥君树立自信,体会成功,校长举办了一个运动会,有很多项目就是专门为高桥君设立的,比如只适矮个子孩子的“钻鲤鱼肚子”,比如“一级级爬台阶”比赛,都是高桥君夺得了第一。高桥君就是在运动会上从心理上长高了个子,体会到了他以后也许永远体会不到的成功,而他的自信也从他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高桥君一定会走出自己生理的阴影勇敢地直面他今后的人生。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本书是黑柳彻子自传体小说,书中发生的故事大都是真实的。而文中提到的各种人物作者都在后记里作了补充交代。高桥君后来担任一公司的“协调工作”,职位非常重要。从巴学院里还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小豆豆是著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大容君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鉴定专家。阿泰成为美国一所著名的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对只有五十几个学生的巴学院来说,出了这么多社会精英实在是非“了不起”所能形容。

  面对这样的一所学校,面对这样的一个校长谁能不为之动容呢。它简直是教育上的一个乌托邦,但是它又的确存在过,而且是在几十年前时二战期间的日本,避开了战争的炮火,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生活与学习上的世外桃源,于斯时寻找净土,于次地觅天堂,小林宗作校长做到了,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记得肖川博士曾经这说过: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次令他们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生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从巴学院出来的孩子可以自豪地回答:我们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宽松、宽厚、宽容、自由、自主、自信、温暖、温情、温馨、成功、成才、成人的巴学院的校园文化中,走出了一个个健康、向上、乐观、丰富、激情梦想、灵气的孩子,他们有勇气面对一切!改变一切!创造一切!

  曾经有这么一所巴学院,它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过,它向世界倾泻了它的纯洁和馨香,它的烈焰散发出满腔的热情,最后在二战的炮火中消失在冷漠的时光中。它消失了,但它还活着,因为巴学院的生命已经遗传为不朽的精神!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3

  《窗边的小豆豆》推荐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父母(尤其是家有小宝宝的年轻父母)、学生读一读,无论你是循规蹈矩的大人,还是懵懵懂懂的孩子,又或者是已为人父人母,都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的童年时光,并从此懂得如何给孩子最纯粹的爱与呵护。

  《窗边的小豆豆》既是一本文学作品,更是教育读本。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后,已经狂卖上千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被译为多国语言版本,也成为我们国内很多中小学推荐必读书目。

  我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因为了解狭隘,以为只是一般的儿童读物,所以迟迟没有读过。直到一个契机,看到同事写的书评,才知道这是一本有关教育和儿童成长的书籍,立即购买。

  周五从当当网上收到这本书,晚上开始读,读了几页就爱不释手,周六周日两天趁带孩子的间隙如饥似渴地读完,心中有说不完的触动、感动、思考,直至今日,整理思路,写下一些感想。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自传,讲述了问题学生小豆豆被退学后,来到一所名叫“巴学园”的独特小学,在校长小林宗作先生精心的引导和妈妈的耐心呵护下,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好孩子,并为日后的辉煌奠定基础的童年故事。

  “窗边的小孩”在日本一般是指那些被冷落的,心理或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主人公小豆豆就是坐在窗边的孩子,在小学一年级时,因为好奇心强,课堂上屡次爱动、缺少纪律、甚至影响老师上课,被学校劝退。这里做的最好的是妈妈,了解到孩子一系列“问题儿童”的行为并且在孩子被劝退的情况下,依然温柔呵护孩子,并没有把真相告诉孩子,而是耐心地陪着孩子寻找可以接收的学校。

  这是一个有爱会爱又懂得如何尊重孩子天性的好妈妈,面对被退学,没有对纯真懵懂的孩子说过一句责骂的话。试想现在有多少妈妈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劣迹后对孩子又吼又骂,若是遇到孩子被劝退开除,很多妈妈几乎是要把孩子撕吃了,这样往往让孩子走向更恶劣的极端,几乎也会毁掉一个孩子。

  幸运地是,小豆豆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校——“巴学园”,这是一所独特的学校:这个学校没有教室,而是在几辆改造后的破旧电车里上课;没有固定的课表,孩子可以每天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学起;没有固定座位,孩子们每天可以随意坐;如果提前学完了一天的内容,下午可以沿着小河区散步,散步的过程也是孩子潜移默化了解生物、地理、物理等各个学科的时机;校园里有很多树,每个孩子可以认定一棵属于自己的树,随时爬树;孩子们带来的午餐必须有“海的味道”(产自海里的食物)和“山的味道”(产自土壤里食物);孩子们可以光着身子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学校大厅露营;这里有奇怪的运动会,奖品是各种蔬菜,可以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美味……

  巴学园不但外在环境和教学安排别具一格,校长小林宗作先生更是一个具有新颖教育理念的真教育家。可以说,巴学园是生长在教育丛林里的一朵空谷幽兰。小林宗作校长的教育理念,像一缕温暖和煦的阳光,给小豆豆和小豆豆们带来了蓬勃生长的力量。

  最喜欢小林校长说的“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他是一个真正尊重儿童天性,真正呵护纯真心灵,真正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伟大教育家,他的教育理念里从来没有任何强迫性规则,任何事都是从儿童出发,和儿童商量着来,尊重并且保护孩子任何看似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孩子后来都有了适合自己的成就。

  在巴学园的孩子,有小儿麻痹症患者、有侏儒症儿童、有智力障碍者,他们不被正常的学校欢迎,但是在这里他们自身从来没有任何自卑和心理障碍,其他孩子们从来也不懂得歧视,更多的是关怀和理解,也只有在这所学校,也只有在小林校长的理念引导下,所有孩子所有心灵才会真正实现平等,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自信、快乐、坚强、懂事的。

  每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其实都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白纸,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我们成人不应该把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孩子。我们作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更应该学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懂他们,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强行改变他们,这才是真正的健康教育。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路程,为人父母需要做的仅仅只是成为黑夜中矗立于茫茫大海的灯塔,仅仅指明前行的方向,而不是死板地规定前行的汉高。只有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呵护孩子纯真的心灵,发现孩子身上的美,我们才能真正陪伴孩子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也作为一名妈妈,如何尊重儿童,保护儿童天性,如何正确有爱地引导孩子,我想我需要学习的更多。感谢这本书,让我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为明确的方法和方向,愿学以致用,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陪伴和引导。

  童年里的小豆豆_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有感_800字 童年,是一条河。在河的尽头,有无数的贝壳,有灰暗的,勾起一段伤心的往事;有灿烂的,使人想起童年趣事。我在那回忆的海岸,寻觅着最美丽的贝壳,啊,找到了……

  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窗外不时飘来阵阵花香。我翻开新借的《窗边的小豆豆》。读了几页,我便沉浸在了书的海洋中。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灿烂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是由一位日本女作家黑柳彻子阿姨写的。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而被退学。她慈祥的母亲带她来到了一个特殊的学校——巴学园。小林校长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个怪怪的校长,极其注重对孩子自身个性的培养,并给孩子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在巴学园里使小豆豆有了一个与众不同而又幸福美好的童年时光。这使小豆豆获得了真正的来自于心灵的感动。

  在这本书中,我非常喜欢童年里的小豆豆,因为她是一个活泼开朗,天真可爱,将心比心的孩子啊。

  我非常羡慕小豆豆,因为她有一个为他人着想的校长。我喜欢这个不起眼的小老头,喜欢他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每个人出世的时候,都有优秀的品质。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凭着小林先生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把巴学园打造成了一个孩子们理想的乐园,他让不爱读书的孩子爱读书。我多么希望拥有小林校长这样一位老师啊!多们希望有巴学园这样一个“非同凡响”的学校啊!

  我是多么羡慕小豆豆啊!因为她有一位善解人意的老师————小林先生。现在有些孩子的负担很重,一天到晚就是补课补课,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因为父母和老师只注重孩子的成绩,根本没有想过他们自己的感受。要是他们也拥有像小林先生和彻子母亲这样的老师和家长多好啊!不过我很幸运,因为我的妈妈和彻子母亲一样慈祥,我的老师和小林先生一样善解人意。所以,我的童年和彻子的童年一样快乐。

  让我们一起去迎接美好的明天吧!一起去寻找自己的“小林老师”和“巴校园”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4

  《窗边的小豆豆》它是一本关注孩子教育和心理的小说,是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书中的内容讲术的是作者——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本人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书中讲到小时候的作者小豆豆是一位非常特别“古怪”、“淘气”“麻烦”的“坏孩子”,上一年级时因种种行为“特殊”而被原学校辞退,后来到一个名字叫“巴学园”的学校里,所谓的学校就是由几辆废弃电车改装成的,而孩子们的教室就是电车箱。

  它是一间非常特殊的学校,里面有一位特别的小林校长和一群特殊的孩子:患过小儿麻痹症的泰明,喜欢物理的泰二,患有侏儒症的高桥君等等,而小豆豆就在这样的一间特殊学校里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在那里不仅让她学得了知识,更让她从中获得了肯定和尊重,并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而她的伙伴们长大后也都成了优秀的人才

  读完这本书,让我心中感慨万千,心想如果小豆豆她没有去到巴学园,没有遇到那样的小林校长那她会怎样呢?她恐怕无论做什么,都会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吧!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自己身边的教育。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在我们身边,实在也有很多特别的孩子,他们有的调皮捣蛋,有的身体缺陷,有的性格孤僻、有的不懂交往或行为多动等等,而对他们的教育,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在我心里已有了最明确的答案,那就是:

  一、爱和尊重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天生缺陷的,还是智力有题目的或行为多动的这些“特殊”的孩子,他总是对身边的环境表现出很不适应,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在幼儿园经常会有这样的孩子,曾有这样一个男孩,那是英语活动中,他勇敢举起手来回答问题,结果在读英语单词时发音不是很标准,有很多小朋友在笑他,这时就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情,当时我刚刚到这个班里,孩子们对我的教育活动方式不是很熟悉。

  我就鼓励他,我对那些嘲笑他的孩子们说:“你们嘲笑小朋友,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虽然邱心在回答问题是发音不标准,但是他能积极勇敢的回答问题,”我想着当时就说了真么一句话,邱心当时的表情接着变得好起来,每次英语活动时,他更认真了,而且还积极勇敢回答问题。如果相反,孩子会产生自卑感,不喜欢学习英语。

  这里便提到了一个自尊心的问题。众所周知,自尊心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其后的人生历程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儿童的自尊心是怎么形成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美国心理学专家们对儿童在校和在家学习,交友等各种活动做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根据儿童所表现的能力以及他们对自己能力的反应,将其分成三类:一是具有高度自尊心的儿童,他们表现活泼,喜欢发表意见,在学业上,交友上是成功者,兴趣广泛,有创造性,探讨问题时常处于领导地位,一旦干什么事,就有信心干到底;不知疲倦,不示弱。二是自尊心一般的儿童,在很多方面与上一组相似,在高兴时也爱自由地发表意见,但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没有主见,在觉得别人喜欢他们时,往往干得最好。

  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比正常的孩子更是渴望着得到老师的关爱和留意。因此,我们要以最真诚的心去爱他们,想尽办法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中,让他们对你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不能称之为池塘,没有爱就不能称之为教育。”鲁迅先生也曾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正如书中的小林校长所说:“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着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的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

  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让它们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在实践中小林校长更是做到了这一点,他尊重孩子,第一次见面就听了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哈欠;每次与小豆豆说话都会弯下腰与其直视。

  为了让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洗去自卑的心理,提倡脱光了衣服在游泳池里游泳;为了让永远长不大的高桥君保持自信,精心策划了与众不同的运动会,让他轻松地拿走了所有的第一有位教育家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要让孩子尊重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育,老师就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把爱和尊重当作打开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就像小林校长那样,尊重孩子,爱孩子,那我们的教育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宽容与接纳

  曾经有人说过: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妍媸,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宽容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如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孩子天生缺陷、能力差、调皮、行为习惯不好并不是孩子的错,更不是孩子们今生注定。

  俗话说:“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实在,人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生命体都是独特的,都是无可替代的。我们应该感觉到我们的孩子永远是最好的、最优秀的。即使孩子现在还不能让人十分满意,也不要过于心急,不要有排斥的心理,更不要怨声载道,要学会欣赏和引导,充满希望,用心培育,以一颗谦卑的心来感谢生活,学会多想想孩子的好处,感谢孩子带来的幸福和快乐,不要老想他的这不好那不好,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少点指责与批评,多给予赏识与鼓励,只要你做到这一点,你就会发现,特殊孩子也有闪光点的,也有他的强势;你还会发现,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去培养他们,他一样会带给你无尽的的惊喜和收获!

  在巴学园里,为什么每个孩子都能感到轻松、自在、平等,即使放学之后,孩子们也不愿意回家。那是由于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得到的都是肯定、宽容和接纳,几乎听不到什么批评。尽管说像豆豆这样让人头痛不已的孩子,她也得到了校长这样的评价:豆豆真是个好孩子呀!最让人敬佩的是,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就只为了找一个小钱包时,小林校生看到只说了一句“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

  三、欣赏与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表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地进行心灵的接触”,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日常教育中要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去欣赏、鼓励我们的孩子,一个点头,一声肯定,或是微微一笑,都是最好的方式。就像小林校长一样,他总是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总是对身材矮小的高桥君说:“你尽对能做到!”……这些都只是一句句短短的话,而对小豆豆这些“题目”孩子来说却是莫大的鼓励。

  皮革马利翁效应说,当把一个孩子当作一个好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他就越来越好;而当你心里认定他是一个坏孩子时,你再怎么努力也都无济于事。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许会有很多的急躁,但我们一定要努力用赏识的眼光去看每一个孩子,去挖掘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哪怕是题目孩子也都应该满怀希望的,用不断进步的眼光去看,告诉他们你真是个好孩子!

  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明天比今天进步,你就是一个好孩子!太阳由于传递温暖而被人赞美,月亮由于传递思念而被人诵读,造化万物,各尽其妙,而得以在宇宙中存在。同样,直木为梁,弯木为犁,朵朵鲜花均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幼教工作者的我们在教育中一定要以爱和尊重为前提,用心去包容和接纳每一位孩子,用欣赏的目光去看待孩子,鼓励孩子,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四、集体教学

  “巴学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于勒令退学的小豆豆,巴学园敞开了大门,不仅愉快地接纳了她,而且还给她和同伴足够的快乐。在巴学园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使小豆豆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人。巴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成功在于,当别的孩子说,这个学校是破学校时,孩子们一起喊:这是一所好学校。

  他们的教育模式展现了教育自由自主性,给孩子自由做主的机会;虽然我们

  教育模式不一样,我们有固定的课程表,固定的教室,但孩子们也有自由发展的时候,在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动脑、动手,也展现了孩子的自主性。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是孩子们快乐的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

  巴学园的教育方法非常独特,最特别的要数上课方式了,比如,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要学习的问题点全部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自己选择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不喜欢的科目在放学之前做完就可以了。这样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觉得非常开心!学校还组织孩子们去野炊、露营、温泉旅行,甚至为了锻炼胆量,晚上在寺庙里做“试胆量”的活动,从此小学生们再也不怕妖怪了。

  校长先生最喜欢对小豆豆说的话是;“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让小豆豆相信了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从此她变得更加自信了!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运动会的故事,为了不让学校身体有残疾的小朋友感到自卑,运动会的项目大部分都是考虑到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而专门设计的,最后全校最矮的一个孩子得到了好多项目的冠军,从此,他变得更乐观更自信了!

  巴学园里的所有老师,都去努力寻找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做到一视同仁。在这里,所有的孩子都愿意上学,不愿意回家,因为在学校的生活太有意思了!

  我希望天下所有的学校都象巴学园一样,我们可以快乐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老师们充满爱心和智慧,学校像是一个大家庭!2窗边小豆豆读后感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让我明白了孩子淘气,学习不好并不算什么,更不能说明孩子的未来没有前途。主人公小豆豆,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就是一个因淘气而被退学的孩子,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家做老师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后来成为日本著名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可见,小林老师成为了作者一生的奠基。

  不要把孩子们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正是这样的教育理念,小林老师创办了全新的学校“巴学园”。学校的大门是用矮矮的树枝做成的。教室也是用废弃的电车改装而成的,在这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上午完成作业,下午就可以去散步,游戏,还可以整天泡在图书室里,看自己喜欢的图书。老师清楚了解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小林老师尊重孩子们,释放他们的快乐,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游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单凭这些,孩子们的一天都是鲜活的,放学不愿离开这里,在家更想早早来到学校。小林校长尤为尊重个性极强或者生理有缺陷的孩子,想尽一切办法,采取独特的教学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举办运动会,大部分项目是考虑到身体有缺陷的孩子而专门设计的。最后,最后全校最矮的高桥君得到了很多项目的冠军,从此,他变得更乐观自信了。主人公小豆豆为了找到掉进便池里的漂亮钱包,把便池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是说了一句:“弄完以后,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在平时,校长最喜欢对小豆豆说的话是:“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从此,小豆豆相信了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变得更加自信,以至于冒险的帮助患有小儿麻痹的泰明,实现泰明的心愿,让他爬上自己的`树,再现了小豆豆的善良与真诚。

  巴学园的所有老师,都去努力寻找孩子们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做到一视同仁,在巴学园里,所有的孩子们都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所有这一切,对孩子们的身体和心灵得到和谐的发展。正如小林老师所说,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我很羡慕那些曾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更羡慕有这么一位懂孩子的好老师,还有巴学园这样特殊的校园。所以主人公小豆豆在这里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单纯快乐的孩子,为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础,可见良好的性格培养,才是孩子一切的前提。

  “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世的时候,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的影响,有来自周围的影响,有来自成年人的影响,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的发现这些———优良品质”,并让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们培养成为富有个性的人,我们作为幼教工作者,虽不像小林老师那样全心的挖掘孩子的天性,但我们可以去呵护孩子的心灵,尽量地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 3窗边小豆豆读后感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感触颇深。它令人激动,让人神思遐想,仿佛走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可谓是一个教育的神话。它又使人陷入了沉思中,复杂的心又掺着些许的感悟,有了努力的方向:定会冲破重重阻力再续一段教育神话。

  爱是伟大的,作为一名老师,我有一颗爱心,对每一批学生都充满着师爱,对于贫困的学生,我会悄悄地拿出物资帮助他们,希望他们能摆脱生活的困扰,专心学业,不会因此而辍学。我想我们所有的老师对学生付出的师爱,都举不胜举,这种爱学生的心是不容质疑的。然而,我们对学生的爱持续了吗?读完我陷入了深思??作为老师,小林校长对孩子的鼓励“你真的是一个好孩子”“你肯定能做的很好”“你们大家都是一样的,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家都是一样的”??我们是否做到了?对孩子的讲话耐心倾听、总是与孩子站同样的高度谈话,对残疾孩子的良苦用心,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孩子的爱我们是否拥有过???假如她是我的学生,我能否静静地听她乱七八糟地讲4个小时?是否能在她为了找到自己心爱的钱包而把厕所里的粪便都掏在操场上却只说了句“弄完后,再把它们放回去吧”就转身离去?——想想,我做不到,可能当时就大发雷廷了,并把家长请来了。

  可是书中的小豆豆幸运遇到一个懂得教育的校长。小林校长,一个深受欧洲教育思想影响的杰出教育家。第一次见面就当了小豆豆四个小时的听众,每次与小豆豆说话都会弯下腰与其直视。为了避免学生挑食,发明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一说,并根据《划船歌》编了《饭前之歌》。为了让身体有缺陷的孩子洗去自卑的心理,提倡脱光了衣服在游泳池里游泳。为了让永远长不大的高桥君保持自信,精心策划了与众不同的运动会,让他轻松地拿走了所有的第一,并且将比赛的奖品设为蔬菜,让孩子们亲口品尝成功的滋味。他对小豆豆经常说一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他经常对高桥君说一句“你绝对能做到”。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却深深影响了他们的一生。小豆豆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一个如此懂得教育的校长。在被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所感动之后,我不禁和自己对照起来:其中的一些做法和理念却是对我大有启发。

  一、给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学习,从给学生一些耐心,让他们在课堂上时时都有会心的微笑;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教学,让他们从内心真正地接受我的学科。

  二、走近学生的心里,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去洞察孩子的心理,拥有一颗童心,去和孩子们交朋友,像小林校长那样,成为一个孩子中间的大人,成人中间的孩子。

  三、因材施教,教育无痕。

  真正成功的教育是不需太多的说服和道理的,是不留痕迹。在巴学园里,每个孩子,老师都会说出不同的语言:对于淘气的小豆豆,老师们没有告诉她你不应该如何如何??,而是说:“你是个好孩子!”对于身有残疾的高桥,没有说你要坚强等,而是说:“你能行!”最后,用书中小林校长的话送给大家共勉:无论哪个孩子,当他出生时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爱到很多影响,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也有来自成年人的,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伤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并把他们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为有个性的人。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相关文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心得11-05

《窗边的小豆豆》心得体会最新09-21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8-14

窗边的小豆豆的读后感05-17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6-14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19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8-18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8-18

(经典)《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8-21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精选]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