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造就卓越教师》观后感
看完某一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造就卓越教师》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造就卓越教师》观后感1
我有幸观看了来自吉林大学法学院的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董进宇博士关于《造就卓越教师》的视频,感受到这些教育优秀者看问题的细致和透彻。
董博士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手法,语言非常朴实,阐述的道理却非常深刻。如:学习真正的秘密不是刻苦,是快乐。中国有句老话说,学海无涯苦作舟。一个人要想学好,他就必须刻苦学习,必须有毅力才能办的到。这就给孩子一个错觉:学习是件很苦的事情。其实,学习的真正秘密不是刻苦,额头是快乐。当然,学习的快乐不是那种简单的,浮躁的,浮浅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时进入一种高度的宁静,愉悦的状态。是克服困难后的愉悦。真正的快乐学习的大秘诀是:第一,寻找到快乐,即辅助学习兴趣;第二,昌盛学习目标和理想,把今天的学习跟目标和理想联到一块,被激励起来;第三,进入了乐此不疲的状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即找到了快乐,学习也就不再是一件苦事了
董博士一开始就举了个很典型的例子,说明让你具有动物所有的特征外,还具有来自自由意志的个体性。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门。作为老师首先要知道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其次要知道教育者的天条,“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比人做事的动机。”再次说到了理解的前提:一、相同的背景知识。二、要相同的词汇定义。三、相互的立场。四、相同的价值观。五、相同的思维方法。她幽默的语言时常让大家听的很轻松,愉快,他还特别注重与现场老师的互动交流。最后董博士讲了符号与真知平,以及老师如何讲清楚真相。点出成为名师的条件,对照一下自己还差的很远,自己需要努力和改进的还很多。她还以学生的语气给老师写了一首诗《如果您能理解一写给教师的诗》,写的很感人,也很值得老师们去回味一下,我们如何理解学生,我们如何成为卓越教师,都是我们应该去努力的。回想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唯恐学生的研究不如自己讲的精,使得课堂时间的主动权仍为教师所拥有,教师的讲解仍占有要主要地位,不愿放手让学生资助去探索。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资助探索、合作交流营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指引,解决问题。我们要给学生的不是一个起早贪黑,聚精会神得来的沙金,而是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不仅仅“学会”,更要“会学”。
所谓、一希望今后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地钻研,让学生真正的喜欢学习,乐于学习。同时自己也要严格要求自己,转变自己的观念,想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打击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认真的把握教材,在课堂上让学生把重点掌握住,从而降低难度,是学生觉得有趣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造就卓越教师》观后感2
看完董进宇博士关于《造就卓越教师》的讲座后,我的内心受到极大震动。觉得董博士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夸张的手法,语言非常朴实,阐述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想一想董博士的所言所讲,对照现实中的小学教育状况,我思绪万千,不能不将自己的感想诉诸于文字,谈一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我懂得了要了解教育的真相,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清楚转变的天条。老师和学生之间隔一条自由意志之门,如果老是想把自己的思想、他的知识装进这个学生的大脑,那么学生必须自己打开那扇自由意志之门,如果他打不开,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如果学生不准备接收你的观点,他不打开那扇自由之门,你根本就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没有办法完成你的教书任务。
比如说让一个学生从网吧里回到书桌上来学习,让一个后进的学生、好吃懒惰的学生能够发奋学习,让一个这样消极怠工的人,变得勤奋起来,完成这个转变,有一个转变的天条,叫做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由内开启的转变之门,钥匙在我们的手里,不经过我们同意,任何人都无法使我们改变。我们老师所有的工作是外在的因素,是外在环境,而不是你直接的去指挥,这叫转变的天条。作为教师的我们把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由他自己打开那扇自由意志之门,由他自己完成转变。
其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牢记教育者的天条——你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
通过讲座我懂得了要改变不爱学习的学生爱上学习应该做到:作为教师的我们只能影响关于学习的动机,你给他讲学习的意义,讲学习的好处,讲学习的快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你的感受传达给他,如果你感受传达的准确,那么最后他选择由原来的不学习变我要学习了,那么这个转变完成了。如果他没选择,你已经说了你该做的,说了你该说的,他还没有转变,你只能耐心的等待机会下次继续影响。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越线,你要知道在他的心灵世界里,那那个被教育者是他自己做主的地方,你越线会适得其反,会造成他心灵的伤害,还不会达到你要的效果。
那么作为教育者的你要明白,你不是上帝,你永远无法改变别人,你只能影响别人做事的动机。那也就是说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间接的影响他对事物的判断,最后你给它输入信息,你谈你的感受,谈你的经验,扩大他的`背景知识,扩大他对事物的认识,然后他自己做出了决定,最后他转变了。如果明白了这一点,每个教育者就放松了。
所有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认为自己有义务来转变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变好。这种想法并不是错的,但是如果不按照科学规律,在爱的名义下,在责任的名义下,我们毁了太多太多的天才,第二我们毁了人的主体性。作为教师的我们绝对不能变成一个暴虐的人,一个专制的人,你要对你的教育者只能影响他们做事的动机,也就是说间接的影响他们对事物的判断,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作为教师的我们,懂得了这两个天条,我们就有了基本的遵循,我们的工作在以不越线为准则,不能对学生的主体、对学生的主体人格造成伤害。如果你越线了,即使你把这个学生真的整服了,孩子的判断力还不是很准确,他的人格模式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如果你越线了,你就会伤害它的主题,可能在表面上,你把他的知识让他确实学会了,但是你伤害了她的主体人格要比你给他知识获得的那点利益,那要损害大得多得多。所以每一个教育者一定要从过去的经验和习惯层面,上升为科学层面,我们才能教育出真正杰出的下一代。
【《造就卓越教师》观后感】相关文章:
《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10-12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读书心得09-11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读后感06-02
《乡村教师》观后感08-28
热血教师观后感10-06
《热血教师》观后感08-20
教师《榜样》观后感07-03
热血教师观后感03-09
《热血教师》观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