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长平》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喋血长平》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喋血长平》观后感1
看了这部纪录片才把长平之战、廉颇、赵括、白起、纸上谈兵等耳熟能详的人或典故串联起来。此战,六国中唯一能和强秦抗衡的赵国几乎举国45万大军轻而易举地就被赵括、赵王坑完了。此战后,秦统一六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不可谓不惨重,也给后人留下很多深刻的教训。
1.临阵换将,兵家大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就像我最近总结出来的一个结论(程序员背景):接手前辈的代码是最头疼的,因为除了当初写代码的人,再优秀的接盘者也很难揣测当初作者的心思,很多问题久而久之就成了无头悬案了。接盘不如重构,重构一时爽,但同样是给后人挖坑……
2.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年轻人才会问这种愚蠢的问题。年轻易气盛,却往往忽略了经验的重要性。再聪慧如赵括者,没有经验也只能是个失败者。所以年轻人要时刻保持谦逊,向老前辈学习。
3.性格决定命运。一种玄学,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4.一将功成万骨枯。现实是残酷的,同样是舍命沙场,总要有人当将军,也总要有人当小兵。如果你还有一点进取心,能做的也就是认清这个残酷的现实,然后努力让自己不成为最底层的那个小兵。工程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高工、技术专家底下要有多少小兵帮他拼命干活……
5.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遇到赵括这样的草包将军,45万赵军、赵国除了认命还能有啥办法。大到国家,小到公司、团队,何尝不是一样。
6.成大事者,要有足够的气量和耐心。
7.多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很多道理,不亲身经历是不会明白的。
《喋血长平》观后感2
最近看完了一部纪录片,叫《喋血长平》,主要讲了长平之战发生的事,解开了这些谜团:为什么赵国会输掉这场战役、为什么赵孝成王会临阵把廉颇换成了赵括、为什么白起被称为“人屠”,而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赵国会输掉这场战役是因为赵孝成王一错再错,把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廉颇,换成了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而赵括,因为尝到了秦军给他们的一点小甜头,没有安排好后方就开始向秦军进击,导致被困在了两国百里石长城之间的地方,前方是秦军的百里石长城,不能突围,后方的赵国百里石长城被秦军趁机占领,也无法后退。
赵孝成王临阵把廉颇换成了赵括是因为廉颇一直死守不攻,每天都耗费赵国很多的粮草,而廉颇的对手并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而是一个左庶长王纥,导致赵孝成王对廉颇的信任慢慢下降,而秦国也派来了人装作是难民来到赵国,到处散布流言蜚语:我们秦国不怕廉颇,就怕熟读兵书的赵括。而赵括与赵孝成王的年龄相仿,所以,隐约之中,赵孝成王也对赵括产生了亲切感。
白起被称为“人屠”是因为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把投降的俘虏斩尽诛绝,有时还带老百姓一起杀死,据司马迁统计,战国时期总共被杀的俘虏有200多万名,而白起,自己就将近杀了100多万名俘虏。他这样做是因为在战国时期,打的胜仗越多,杀的人越多,的官位就越高,所以白起早已习惯了这种血腥,杀人一点也不留情。
以上就是我在《喋血长平》了解到的部分内容,希望大家有时间也看看这部纪录片,来揭晓这场神秘的长平之战。
【《喋血长平》观后感】相关文章:
1.长津湖观后感
3.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6.护士长月工作计划
7.护士长竞选演讲稿
8.竞选护士长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