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00字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00字1
三傻大闹宝莱坞,09年的电影,第一次观看年龄太小也还没经历人生中很重要的阶段,读大学寻找自己的阶段,所以只对电影中的喜剧部分有些印象,电影海报也是既陌生又熟悉。
整170分钟太长了,我今天下午重温了一遍,感觉这个电影包含太多东西了,也只有电影这种东西才能让人在短短两小时内感受一生的道理。
先说让我感受最深的部分,就是找到你自己。我们从应试教育一路走来,不乏有影片中那个书呆子形象的人一样存在,他们成绩优秀,在外人面前优秀,早在高中时我也痛恨中国的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育搞得人昏昏欲睡,可能中国人自古以来被人教训惯了,离开了有人训戒的学习,大多数人都会摸不到北误入歧途吧。这时候也不妨用卑劣的阴谋论猜想一下,中国这么大刚成立需要发展需要大量的人,不论是精雕细琢的优等品还是质量一般的合格品再所不论,像罐头瓶被塞满一样,呈现在世人面前,味道怎么样不说,能让世人填饱肚子就行。但是我始终是个人,不是个机器人,所以我对年纪名列前茅的人嗤之以鼻,但是后来我读了大学才发现那群人读了清华北大,他们大学的教育模式充满压力又自由自在,他们在生活的无限可能性充分激发着自己的潜力,读研保研一张推荐信就可以办到,再也不用面对高考时的千军万马了,他们走到了高考时的成绩之巅后面对的所有挑战也只有自己了,也只有他们真正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这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你所讨厌的制度本身当你登峰造极时你才会跳出制度之外。
扪心自问,我们确实是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下一路长大的,做研究,看论文,是否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对知识的渴望,得到成绩的那刻是享受的别人的认同还是内心的愉悦,真正的学习在于自我学习,我们这一代人的三观都需要修复,我的三观正在我认识自己的过程中逐渐修复。我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我也知道方向是什么,但是我在这条路上充满了功力与焦躁。学习是个终身的事情。这里我并不想单纯的谈教育,因为教育归结到本身是个人,真正的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找到你自己去学习,不是让学习把你淹没,是学习像化学反应一样点燃你的人生,产生爆炸效果,照亮充实你的人生。
这个电影批判了很多东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主角们通过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重建了自己的世界观。在这个人生观里有很多东西,家庭,友情,爱情。两个家庭都对自己的孩子极为看重,这种看重体现在期望未来孩子对自己的回报上。不仅是印度家庭我也看到了中国家庭的悲哀,应该是普通家庭都有这样的观念,乌鸦反哺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感恩父母,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的依靠,长大后我们是父母的依靠,我绝对不是有不赡养老人的想法,在发展中的国家,社会福利还不是那么健全,每个老人老无所依只能依靠自己的子女,更有甚者比如我爸那样的观念养你这么大干什么不就是让你完全否定了子女自己的成长观,用道德绑架的观念塑造着自己的子女,也不怪他们他们从小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思想,老子养孩子,孩子养老子,这种浓厚的亲情观念不知道对多少父母孩子来说是一种束缚,父母为了孩子尽心尽力简直牺牲了人生的幸福来养孩子,像是雪中送炭一般寻求感恩,有时候庆幸自己有点冷血,不然巨大的慈悲感压来我怎么可能幸福的活在这世上。我看到蜡笔小新的妈妈对出生的小新说感谢你来到我们家,比较认同这种锦上添花一样的描述。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00字2
这部影片我看了两次,一次在高中时期,那时的我觉得这部片子挺有看头的,内容也挺搞笑,看起来挺愉快,这是我对它的最初的印象。后来,我上了大学,我跟我的同学们又一起看了,那时的我已经读大二了,并准备我的.教师实习工作,这是对这个片子有比较深的感。
《三傻大闹宝莱坞》原名为《3idiots》,这是一部印度题材的影片,一部关于教育题材的影片,很搞笑,但不要以为这就是纯粹的喜剧片,影片抨击的是印度的应试教育,把青年学生迫到自杀问题严重、扼杀年轻人的创意以及贫穷问题和社会发达令人与人之间为前途问题而成为奴隶的实况反应出来,发人深醒。可以说,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教育片,比起小时候学校家长组织要求看的影片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片中主要人物是兰彻、法涵、莱俱,三个男孩是印度一所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从众多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考上了这所著名的工科院校,每个人身上都承载了家庭太多的希望。兰彻是花匠的儿子,从小聪明好学,善良调皮,他代替小主人来这里上大学,任务是四年以后为主人拿回一张光宗耀祖的文凭,但是对于传统的以分数论等级、以分数定前途的教育提出了不满和抵制,引来了众多教师的斥责和刁难。法涵是贫困人家的孩子,他来这里上学的目的就是有钱让爸爸治病、让妈妈过上好日子、让姐姐可以有出嫁的嫁妆,由于压力太重,他胆小而谨慎,学习成绩一直垫底。而莱俱喜欢野外动物摄影,由于惧怕父亲的权威,选择了不喜欢的工程专业,学习成绩更是倒数。三个年轻人,各有自己的生活,各有自己的无奈,因有缘相逢在一所大学的屋檐下,共同分担着彼此的忧虑和不幸,笑中有泪,充满人情味,他们以各种方式排解着内心的压力和处境,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影片的主角兰切展现了一系列非传统教育下所培养出的令人折服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他提倡兴趣学习,他挑战传统教育,挑战权威,整个影片中他教育了同学,教育了老师,教育了校长,教育了整个教育。他用知识拯救了人的生命,使别人建立了人格,让别人找到了梦想,同时成就了自己。这些知识是来源书本,但绝不来源于传统课堂。同时影片让你更加走进了自我,梦想不再是理想,生活不再是生存,学习不再是分数,人生就是你自己的人生。兰彻的一句话:学习就是为了应用。法函说: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说出了教育和学习的本质,如果不是为了应用,学习还有什么意义?而目前我们的教育又走到了哪里呢?中国的应试教育,成了孩子论资排辈的依据。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就会决定孩子的一生。害苦了多少孩子啊!
而剧中的院长,总是教育学生们:生活是场比赛,当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践踏。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下,像兰彻那样有创新思想的人总是受到抑制。影片多次描述院长边由专人刮胡子、边听歌剧午睡的一幕,配合着两个学生的自杀,而他却无动于衷,对这个体制的讽刺达到了顶峰。
最后结局一段众学生在学校抢救教授女儿的孩子时更有惊险而不失幽默,表现少年人的创意。结尾的那一幕,兰切在穷乡僻壤起学校去教小孩天然工程学。这反璞归真的意义﹐对比之前的学生在名校的读书苦况﹐反映政府不应扭曲少年的天性。
这部作品反映的现象和中国有些相似:分数决定一切,中国的创新体制受到各种思想和体制限制、崇拜权威、根据钱途决定事业而并非个人兴趣、成功的标志是财富和地位。看完后细细咀嚼,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800字】相关文章: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5篇12-07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5篇)11-18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15篇10-28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6篇10-20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汇编15篇04-25
《宝葫芦》观后感02-25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15篇)01-26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15篇01-15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集锦15篇)03-27
宝葫芦的秘密观后感(集合15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