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欢迎阅读。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一)
最近刚忙完论文的事,期间师妹和师弟不断帮忙,回想上年师姐师兄毕业时,我完全不太清楚,觉得都是小事啊,现在发现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绝对是大事,也发现自己做师妹是多不及格,摔跤吧爸爸观后感。所以打心底里感激师弟师妹,恰逢周六又都在实验室,就约好做完实验一起去看电影,看的是5月5号上映的《摔跤吧!爸爸》。
之前就看到消息说中国要引进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这又是米叔的一大经典之作,看后果然不让人失望。影片针对印度当下的社会现实--性别歧视,我看到的除了这个,还有家庭教育和自我成长,结合自身经历来谈一谈我的感受。
一。出生的环境
不说社会环境,这个范围太大而且各个地方情况不一样,越发达的地方越开明,这是不争的事实,况且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所以我只说我出生的小环境。
我出生在的市郊的一个村庄,不算太贫穷也不太富裕,但爷爷这辈重男轻女很严重,爷爷最喜欢的大伯和小叔,最喜欢的孙子辈是大伯家的堂哥和小叔家的堂弟,奶奶好些,爱屋及乌也喜欢小叔家的堂妹,我爸排行老三和二伯一样,从小不被过多关注,子女过多,爷爷奶奶关注不过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样也成全了老爸和二伯相对自由的童年和自立自强的性格。
后来,我爸有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我,是个女孩(大伯家有三个堂哥,二伯家已有一个堂哥一个堂姐,半年后又有看个堂弟),爷爷为此意见很大,因此我妈受了很大的委屈。我们村的青年大多都是初中辍学去学技术、打工等,现在我大堂哥生意做的就很好,带领了好几个堂哥堂姐。但我偏偏一直上学,这下我爷爷意见更大了,因为他觉得女孩子不需要上那么多年学,以后都是要嫁人的,总而言之就是浪费钱、没用。
二。父母的选择
我爸本来就比较自立自强,不管做什么绝对都是我们那附近数一数二的,所以我们家的小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我们村有个张爷爷,曾经是书记,典型的知识分子,温文尔雅,几个子女全都在外高就,退休后闲来无事,特别喜欢找我爸聊天。前两天和我爸打电话,我爸还说到张书记(我爸习惯喊他张书记),说张书记告诉他哪怕现在自己苦点累点也一定要尽力让孩子多读书。
所以,在我准备专升本、考研时,在周围亲戚一片质疑和劝阻声下,我爸只有一句话:"你想考就考",这和米叔饰演的爸爸很像,近乎固执地坚持着自己的做法。在4月28号《奇葩说》中马薇薇说"自己做父母时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这点我爸绝对做到了,而且做的非常好。
三。子女的选择
上面提到的张爷爷,他的太太张奶奶也是一个知识分子,我初中上学时几乎天天骑自行车从她家门口经过,她都会笑着和我说话:"上学去啊,真好,好好学习哈"’,儿时的自己不理解张奶奶的苦心,有时会想办法不从她家门口过,因为觉得天天和她打招呼好麻烦。有时周末还会去她家里玩,现在只模糊记得她家很古典。高中住校后,每两个星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几乎都会在张奶奶家门口看到她,然后和她聊会天再回家,她每次都嘱咐我要好好学习。再后来,去外地上大学,有一次听我妈说张爷爷去世了,之后没几年,张奶奶也去世了。每次回家从张奶奶家门前经过时,还是会习惯性的往张奶奶家张望,院子还在,门前的人却已不在。
我不知道我喜欢学习有多少是受张奶奶影响,也许是小时影响不大,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大,反正我从来没觉得学习是辛苦的,相反专升本和考研的日子是我最快乐和充实的一段时光。
影片中大女儿离开父母去到国家体校学习后,全盘否认爸爸之前的付出,还和年老的爸爸比试,比试过程中爸爸脸上满是拼劲全力的痛苦。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心疼米叔饰演的爸爸,也痛恨女儿的不懂事,同时心里一个声音在发问"我应该没有这么混的时候吧".
4月28号《奇葩说》的辩题就是"父母提出去养老院养老,你是支持还是反对".我们这辈人更多的在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工作,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养老问题。我非常同意马薇薇说"自己做父母时要求自己做最好的父母"的下一句"自己做子女时要求自己做最好的子女".临近毕业,面临城市的选择,我也迷茫很久,最后发现:不管在哪里,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做最好的子女。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二)
房景楠
今天去看了一部期盼已久的电影——《摔跤吧,爸爸》
星期日上午的第一场,影院里座无虚席,这让我既意外又欣喜,因为同时上映的有大热门影片《星河护卫队2》,说实话如果不是冲着阿米尔·汗的魅力,我肯定去看"星爵"和萌萌的Groot.
一部印度电影能够引起国内观众的关注和热情,我觉得主要在于阿米尔·汗前两部电影打下的群众基础。《三傻大闹宝莱坞》和《我的个神啊》的票房我没查具体数字,从当时院线的感觉上说应该不及如今这部《摔跤吧,爸爸》。从豆瓣评分上来看,《三傻》达到9.1分,《我的个神啊》8.3分,估计和题材有关。因为《三傻》抨击的是学校教育制度,有点像"青春叛逆校园爱情"电影,"整蛊老师、大闹校园、谈情说爱"的情节无论放在哪个国家都能引起观众强烈的共鸣。可是《我的个神啊》就没那么幸运了,同样是一部以针砭社会问题,极尽辛辣嘲讽,发人深省的影片,无奈面对的是没什么宗教信仰的中国观众,看似热闹,实际反响寥寥也就不难理解了。我个人认为后者和前者一样都是非常杰出的电影,甚至由于针对的是宗教信仰问题,放在印度这么一个众神的国度就更加令人尊敬。
《摔跤吧,爸爸》的豆瓣评分是9.2分(前天,即上映首日还是9.5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随着观看人数的增加,分数有可能进一步下降,但是我观影后认为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相比前两部毫不逊色的作品。
虽然这部电影弘扬的是男女平等,但在我看来反映的还是教育问题。顺便说一下,前面提到的那两部电影,我也看出了同样的问题。
《三傻》是直接抨击教育制度和现状,一目了然。《我的个神啊》虽然揭穿了宗教的荒谬和神棍的虚伪,其实恰恰说明了教育的缺失,才导致宗教可以一味地将民众蒙蔽,而片中的外星人正是由于跳出了宗教的解释陷阱,不断地质疑和验证,才最终认识到宗教的虚伪。而质疑和实验——就是科学的本质和精神所在,从这个角度看,无论是印度的国民还是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都迫切地需要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
至于这部《摔跤吧,爸爸》,当中反映的重男轻女现象,实际上也是教育不公平造成的。因为印度妇女受教育程度低,经济上不能独立,必然导致社会地位低下,只好依附于男人。而社会地位低下又会被随意剥夺受教育权,从而恶性循环。
我们通常认为印度由于人口众多,也不搞计划生育,才造成贫困落后的现状,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搞,而是搞了效果也不大。因为在妇女普遍受教育程度低的社会中是没有办法有效地实行计划生育的,处于被支配地位的妇女无法自己决定和选择是否生育。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曾经尝试过各种办法,有计划地控制人口规模——无论减少还是增加,但最终发现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降低)育龄妇女的受教育程度,观后感《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这一结论见于知乎用户chenqin的一系列问答,已集结成书出版,书名叫做《中国的人口和城市》)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三个值得深入思考的教育问题。
第一,是要不要受教育。影片中的女儿虽然也在上学,但是显然她们在学校里面读书的时间并不会很长,因为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邻家小姐姐十四岁就出嫁了。在印度, 44.5%的女孩在18岁之前就结婚了。照此情形, 珀尕家的女儿顶多上到高中毕业就嫁人了,而这对于她们的家庭条件来说已经相当于"晚婚"了,可以看到母亲从小在教授女儿们做家务,因为她们的出路就是早点找个男人嫁了。倘若按照正常的轨迹,两姐妹不大可能跳出既定的人生,因此她们在学校读的几年书也不能被视作真正的"教育".而学习摔跤却是她们将要长期接受的教育,并且从一开始就被父亲确定了职业规划和人生目标——做摔跤运动员,拿世界冠军。这应该相当于我们的高等教育吧,但显然绝大多数的女孩没有这样的机会。
反观中国的现实,虽然到2012年我们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30%,正在迈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可仍有相当多的人仅仅完成了义务教育就各谋出路了。部分原因当然是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但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很多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够。放眼全国,抱着让自己的孩子会读书认字算算数就够了心态的父母还有很多很多,所以教育的区域发展才会如此不平衡。
要不要真正地接受教育,要接受什么程度的教育,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第二,普通教育和精英教育孰优孰劣。珀尕家的两姐妹很幸运,她们虽然出身贫寒,但接受的却是摔跤界的顶级精英教育——前全国冠军担任教练,全程小班授课,导师负责制,并且理论联系实践……当然也是迫于无奈,因为正经的摔跤学校不收女孩,只好在家上"私塾".当姐妹俩取得全国冠军,先后进入国家体育学院,相比之前的训练模式,可视作普通教育模式。虽然体院的教练很讨人厌,但我不觉得这全是他个人的错。作为带领一支专业队伍,供职于国家体制内的教练,获取奖牌是他的工作和业绩,至于是谁家的女儿摘得荣誉,那无关紧。这就是普通教育的规模优势,也是缺憾,因为就个人而言,你的愿望和能力是要放在集体中考量的,集体的荣誉优先于个人的荣耀。不顾一切赢得金牌,还是稳稳当当获得奖牌,这是电影中两个教头的分歧,实际是培养精英还是输出人才的两种教育模式的分别。
对照国内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领导,具体到每个教育工作者,包括受教育者都应该思索一番。
第三,厌学怎么办。这个问题比较实际,因为绝大多数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恐怕都曾面临这个危机。我觉得电影中出嫁的新娘字字珠玑,思想觉悟太高了,几句话就治好了姐妹俩的厌学情绪,这个转变稍显生硬。不过倒是给我们一个启示,所谓"厌学",无非是还有比学习更好的出路。假如没有,我想每个明白人都会像那两个顿悟的丫头似的,二话不说就起床跑步去了。
每一个父母,总要面对孩子的教育困境,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启发到我们的地方。
最后说下我的观后感。
电影是一个综合产品,是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结晶,从出产电影的水平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这部电影让我觉得有必要重新评估印度这个开挂的国家。虽然她观感上脏乱差,整体很落后,还有种姓制度的藩篱,形成极大的贫富差距,以及宗教因素造成的不思进取……但是这个国家还有着令人敬畏的实力,比如以阿米尔·汗为代表的电影人才,以及其它精英阶层,他们能做出这样高水平的作品。要知道拍摄体育题材的电影是颇有难度的,不仅要求演员有着接近专业运动员的素质和能力,力求还原运动项目本身的真实,还须兼具电影艺术的观赏性。制作上又不大容易借助道具和特效技术,还要营造壮观的氛围和场面。以这部电影来说,其故事本身和制作水平,以我国目前的经济文化实力,也并非能够轻易达到和超越的。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印度一直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虽然由此造成各种分裂甚至冲突,但也是其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和保证。而多样性正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动力。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的不仅仅是肮脏的街道和落后的公共设施,而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大量地出产了世界级的优秀电影作品,以及作品中超级敬业的演员和背后的制作团队作。
今天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高度一致的城市化和思想形态,我们在文化艺术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可仔细一看,都是一个样。如果想要拍摄出如此水准的电影作品,可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思考和勇气。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三)
父爱撑起的另一片天空
燕小七
立夏过后,天朗气清,周末上午,约好友看了一场午场电影《摔跤吧,爸爸(Dangal)》,印度影星阿米尔·汗演绎了一场另类父爱。
故事主人公马哈维亚·辛格·柏尕曾是印度全国摔跤冠军,热爱摔跤事业,拿过很多块金牌,梦想成为世界冠军,为国家争光。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跟很多的父母一样,马哈维亚·辛格·柏尕把自己的梦想寄予在下一代身上。贤惠、识大体的妻子看着亲爱的丈夫壮志未酬,坚定地对丈夫说,或许我可以跟你生一个儿子。
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生子之路。
第一个却是女儿。全村人开始为马哈维亚出谋划策,念求子经文,给牛喂奇怪食物的,要求周日同房的……各种花里胡哨的花招全部都用上了。但第二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还是女儿。第三个,第四个,也都是女儿。作为父亲的马哈维亚·辛格·柏尕,愿望一次次的落空,每次生孩子的时候,全村人都出动,守在产房门口,提前准备鲜花、掌声,但最后都是唉声叹气的结束。
马哈维亚·辛格·柏尕自己也快放弃了。故事也开始出现了转机,邻居拉着自己的两个儿子上门告状,说自己的儿子被欺负,而欺负他们的人正是自己的两个宝贝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看着两个小伙子被打得鼻青脸肿,马哈维亚意外发现自己的女儿在摔跤方面有着惊人天赋。他好像抓到救命稻草,决定带自己女儿练摔跤。
马哈维亚的这个举动比一直生女儿更让整个村子轰动,摔跤这项男人的运动怎么会让女生来掺和,各种流言蜚语四起,连自己亲爱的妻子也一直追问,担忧女儿以后会嫁不出去。马哈维亚平静地说,谁说我的女儿就不如男的,等她们变优秀以后,会更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伴侣。
高强度的运动训练,幼小的女儿也叫苦连天,吉塔和巴比塔两姐妹开始想着各种办法反抗父亲的独裁专制。
为了找到陪练,马哈维亚还"迫使"自己弟弟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陪女儿们一起练习,引出一些啼笑皆非的闹剧。
在一次乡村比赛中,大儿女吉塔和一个比她强大的男孩摔跤,虽然输了,却获得50卢布奖励,她从此爱上了摔跤这项运动。
故事发生在印度,这是个全球最不适宜女性生活的国度,据印度国家犯罪统计局的数字,印度每平均3分钟发生一起针对女性的暴力犯罪。 在印度,女性有自己保守的穿着,很多女性出生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
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在与一个同龄女孩的交谈中,得知她14岁就嫁人,开始做家庭妇女,并作为生儿女的工具,并将以此完结自己的一生。她们终于理解了父亲对她们的期望,开始有了一颗想赢的心。父亲的指导下,在摔跤场上,吉塔所向披靡,从乡村摔跤女孩,一路杀到邦冠军、全国总冠军,入选了国家体育学院。但因为听从新教练的安排,完全摈弃了父亲的教诲,却在几场重要的国际比赛中,开场就被淘汰。
随后,二女儿巴比塔也赢得全国冠军,进了国家体育学院,两姊妹开始听从父亲的教诲,有了在国际比赛上获得奖牌的梦想,并付诸实施。经过一波三折,吉塔最后让印度国歌飘扬在英联邦国际比赛的赛场上,二女儿巴比塔也在这次不同级别的比赛中获得银牌,并一起走进奥运会赛场。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成功的反女性歧视电影,它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在印度播出的时候,很多观众站起来为电影鼓掌。
很多时候,我不禁看得泪眼婆娑,心情也随着电影跌宕起伏。吉塔的每一次比赛,笔者的心都悬在嗓子眼里,跟主人公的父亲一样,双手合十,为吉塔祈祷,祈祷吉塔在比赛中不要受伤,祈祷吉塔赢得比赛,赢得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然,也庆幸吉塔拥有一个"另类"父亲。在吉塔夺冠前夜,父亲对吉塔说:"如果你得到了金牌,你就会成为一个榜样。一个非常好的榜样,村里的孩子们将会永远记住你。明天如果你赢了,你将不再孤单。无数个女孩将跟你联合起来。反抗那些歧视女性的人。反抗只能做家务事,反抗从小就开始订婚。"
父爱如山, 你不孤单,吉塔和巴比塔们。父亲马哈维亚抵住流言蜚语,为女儿们撑起一片晴天。你若精彩,上天自有安排。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