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爆裂鼓手》的观后感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爆裂鼓手》的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爆裂鼓手》的观后感1
在爵士将死的时代,流行乐肆意横行,压榨着爵士乐苟延残喘。两个热爱音乐的偏执狂,一段快意恩仇的相爱相杀。《爆裂鼓手》试图以一种接近血肉模糊直白的方式,反抗着弥漫享乐主义的社会,用最极端压抑的语言,诉说着天才不疯魔不成活的孤独。影片打破了音乐传统天才类型电影的桎梏,把顶级音乐传统的舞台,排练室放在电影中心,师生间精神性的紧绷接近战场或是体育竞技场,完美地诠释了悲状式的梦想。
天才都是偏执狂,安德鲁带上成为巴迪瑞奇那样传奇的梦想,疯疯癫癫地踏上偏执狂之路,成为孤独的个体,不能融入凡俗大众,渴望被认同,行为却表现自私自闭,内心世界极为脆弱,敏感和冲动。在狭隘的世界观下,唯一的“引路人”弗莱彻成为神明般人物,他所有的酷刑和批判都被当作成长路上必经的磨难,所以当弗莱彻有意激化他时,一份恨意悄然燃起,恨意不断积累,转而爆发成反抗,最后一场表演他漂亮的绝地反击。安德鲁的执念,撕开了天才辉煌背后,不为人知的血泪煎熬、
弗莱彻对爵士乐有着极致的追求,正如同某些极端分子对宗教信仰狂热的崇拜一般····不成功,便成仁。他掌握着学生音乐生涯关键的一环,学生们在这条路上只能是顺者昌,逆者亡。变态的教学方法,残酷的竞争手段,只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千里马,这条路上,他与安德鲁注定要孤独地踽踽而行,高手总是不胜寒。
安德鲁与弗莱彻为自己的梦想所失去的所放弃的一切,是对是错,因人而异,但片中的血与泪绝不是夸张,皆是事实。
影片打破以爵士为主题的优雅享乐气氛,呈现出摇滚的疯狂与和爵士的散漫不断冲击着理智的边缘,将故事中巨大的精神压力不停汇集,碾压,但总在即将喷涌而出的时刻戛然而止。浑然一体的.爵士打击乐气质,是对影片苦闷氛围的最好纾解。用复古昏黄的室内灯光,营造幽暗,昏闭的窒息氛围,就如弗莱彻老师压抑残酷的教学方式。淡金色的色彩趋向巧妙地规避金属乐器的冷光在色调上对人情绪的引导,从视觉上使观者避免了励志类电影的热血,充满了悲情色彩。影片整体氛围苦闷,尴尬,甚至是绝望而又痛苦的,像极了人们在现实泥泞中挣扎时拧巴又带着些期许的心境,这是写给梦想苦涩的告白。
高参与度的音乐塑造了影片的节奏,渗透着爵士乐绅士而不拘谨,活泼而不跳脱的魅力,带有不同情绪的音乐在人物的失意与得意,暗淡与辉煌之间游刃有余地铺陈渲染,分割串联,将影片的大部分情节席卷起来,向前推进。对于节奏的准确把握,无处不在耳边响起的鼓点将音乐可视化,画面更迭如鼓槌敲落鼓面的精准,整部影片的剪辑风格如同各乐器声部准确配合,无一闲笔,干净利落,作为一部音乐题材影片,成功将不懂乐器的观众引入设定情景,体会鼓对于鼓手之意义,节奏之生命,追求之无畏,梦想之决绝。
影片特写的运用,超越了常规景别的体验,带给观者独特的视角,巨大疏离的距离,特写的大面积使用将安德鲁血汗之间的疼痛和弗莱彻眉眼之间的紧绷感变现的淋漓尽致尤其体现在师生之间的灵魂对峙,独占一方的画幅,几组快切特写带来的窒息感,与紧密的鼓点联系起来,既是对抗又是融合
场景的变换体现着人物情绪的巨大转变,安德鲁先前的乐队所在的教室,窗子明亮,师生关系融洽轻松,与弗莱彻乐队所在的教室形成鲜明的对比,无窗,压抑,密麻的汗珠,紧握乐器发白的指节,无声宣告残酷的得失
《爆裂鼓手》全景式的再现悲壮式,史诗性的个人成长经历,让我们从微妙的疼痛关系与得失中得到成功启示:成功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它一定伴随着痛苦与醒悟,爵士鼓上的血与泪见证着。
《爆裂鼓手》的观后感2
本身这段时间没看几次电影,这次看了朋友介绍的《爆裂鼓手》有感而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电影,于是写一写观后感。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部好电影:主视角镜头与特写镜头交相辉映,共同塑造了安德鲁这一人物形象。这部电影大受青少年的追捧情有可原。安德鲁的故事会与青少年观众产生共鸣,爱情,目标,人际关系,这些元素在电影里都有表现。而我们的主角仅仅追求着自己的目标,放弃了其他,所有的东西。
本片的精彩之处莫过于影片集中的突出了安德鲁的人物,以至于影片除了安德鲁,老师,父亲基本上没有再表现其他人物。从一个大一新生,逐渐走到乐队的灵魂人物,又紧接着被开除,最后演出获得了成功(即使电影中没有表现)。这对一个有目标,的青年人来说真的是莫大的共鸣。至于影片使用何种技巧把安德鲁这一人物表现丰满的,在之后我会分析一下(如果有时间)。
那安德鲁,老师,女友和父亲在影片中占有何种重要的地位呢?那我们从地位相对较轻的父亲这一形象开始说起。说白了父亲只是代表了这个社会,而片中最能体现出父亲性格的分别有几场戏:晚餐,退学。父亲这一形象代表着社会:在晚餐中,他为亲戚(我忘了,反正不重要)在体育比赛的成就而骄傲。但安德鲁的态度就表明他对这个社会的价值观是稍稍有点不同的。“我宁愿三十几岁家破人亡,但被人记住,也不愿九十几岁事业成功,但默默无闻!”在下一个场景中安德鲁遭到退学要求,“我不能看着我儿子被虐待,然后他却若无其事,我不能!”当学校提出要控诉老师的暴行时,父亲如是说。当然在接下来里父亲都有几次出场,只是相比较之下比较不关键罢了。安德鲁第一个提出约会请求的时候观众就能洞察到安德鲁在为人处世中的风格。只是他没有扎克伯格(《社交网络》)那么让人愤怒罢了,还好这部片子的重点并不在这。安德鲁提出分手,安德鲁打算要和她重新建立关系,她地行为都是观众可以预测的,旨在表现安德鲁这一人物罢了。那么重点来了,安德鲁与老师,不得不说这个老师有点布鲁斯威利斯的感觉。废话不说,就是这个老师发现了安德鲁,让故事进行下去,不管老师是否是人格分裂(排练的时候对学生又打又骂,以至于有的学生跳楼自杀;面对朋友女儿轻声细语,离开学校在小酒吧歇斯底里)但不得不说是他成就了影片最后的安德鲁。随着影片的进行观众都会一直定位老师到底为什么会这样:性格强硬,对身边的人过度苛刻。看到影片的最后,当看到老师控制不住局面的时候,“原来他只是个疯子,他的内心还不过强大到支撑到把握住局势。”是的,影片的最后老师也被安德鲁的表现惊呆了。说到这,影片戛然而止,老师是否收到了惩罚?安德鲁在演奏过后是否受到了观众的认同?父亲是否为他感到骄傲?安德鲁是否为自己感到骄傲?影片没有给我们答案,还是那句话,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影片是否完成了故事安德鲁最后的.演出是否有个完美的交代(对观众来说)?
说到拍摄技巧,简而言之本片显得十分优秀,主观镜头,特写的运用把电影的视点集中在安德鲁这一人物之上。“课本,课本是学习的根本!”这句话运用在电影上再合适不过了。“剧本,剧本是电影的根本!”可见电影所有技巧都是为着故事而服务的。虽然我观影不多,但不少青年导演,特别是当代的大陆电影(我指的不是《小时代》),滥用长镜头,剪辑,等表现手法,造成了这部影片的节奏被打乱,根本无法好好的讲故事。扯远了,回到本片,其中最终的演出影片利用甩镜头,老师—安德鲁—老师—安德鲁….集中表现了老师与安德鲁之间的矛盾。之所以印象深,觉得影片用几个甩镜头,把这个矛盾突出化,干净利落,而且从头至尾影片都是在低沉,适中的步调进行。这种快速剪辑,在安德鲁打鼓的时候才会运用,最终的甩镜头更不失为全片的画龙点睛之笔。
总之,这是部很好的片子,让我想起了《摔跤手》,同样主角面临着外界的矛盾,自己一直相近方法突破自我,影片的节奏,视觉风格有些类似。但这两部我都非常喜欢!
【《爆裂鼓手》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实用观后感]海豚湾观后感12-16
《夺冠》观后感关于夺冠的观后感08-30
死亡爬行观后感死亡爬行观后感11-21
菜博会观后感,菜博会观后感范文10-23
《真爱》观后感10-22
《上甘岭》观后感10-18
《雷锋》观后感10-15
孔子观后感11-17
《大鱼》观后感11-16
《熔炉》观后感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