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观后感>《宇宙探索编辑部》观后感

《宇宙探索编辑部》观后感

时间:2024-02-18 07:05:2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宇宙探索编辑部》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宇宙探索编辑部》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宇宙探索编辑部》观后感

  昨天看了《宇宙探索编辑部》,不出意料的好片。可以说是商业片里的艺术片,商业是因为故事模板是比较经典的小队探险,内核也是经典的亲情,艺术则是因为新颖的表现形式。因此开玩笑地讲,这是一部新瓶装旧酒的民科版《星际穿越》,但这瓶是真的不错。

  先来从整体上说说影片基调。影片的开头利用情节、场景与表现手法成功地塑造出了整个故事的基调。剧情先不谈,在场景上,剧组设置了一个极度真实的当代场景:快递三轮车、乐器补习班、老旧的写字楼、拿智能手机拍照的人……而在拍摄手法上,更是如纪录片甚至调查新闻一般,大量的抖动、变焦、特写,尤其是老唐被困在宇航服里,周围忙作一团后,使观众真切地感觉自己就是拿摄影机,局促地站在角落还要拍摄下眼前事件的人。因此,“真实”是影片的一个标签。而与“真实”相对照,为影片提供张力的,正是“荒诞”。这样的对比在影史早已不少见,而本片拿捏得也相当到位,不过具体塑造得如何,就只有亲自一看才能感受到了。

  下面就从人物的角度具体聊聊。

  小队里有五个人,也可以说是四个半:带队的主心骨老唐、干体力活的酒鬼小伙子那日苏、现实的彩蓉姐和志愿加入的晓晓,以及他们找到的,寻找外星人的关键,孙一通。这个小队中,那日苏除了提供酒鬼笑话以外似乎没什么关键作用,其他的角色都与老唐有着影子般的映射关系,让我一个个来说。

  首先来说老唐,这个说话永远慢条斯理、平稳准确如老教授的人,却是个外星人痴,坚信有一天会找到外星人,并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到了这项事业中。他活得执拗而纯粹,执拗到要纠结阿波罗不是太阳神而赫利俄斯才是,纯粹到饮食只用把鸡蛋青菜面条盐丢进开水里搅和搅和,不摄入一点非必需营养。还有一句“完成繁衍后的所有性欲都是一种疾病”,宛如当代苦行僧。而也正与虔诚的信徒一般,当他谈起如何寻找外星人时,又显得神采奕奕、专注而兴奋。这种纯粹,贯穿了整部影片,从花520块钱买“外星人腿骨”,到留守村中数十日等待外星人的消息。纯粹到我观影时便在想:究竟是什么驱使着老唐?虽然,就像老唐说的,人活着很容易,只需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维生素和矿物质,但这只是躯体意义上的存活,如果没有精神上的驱动力——或欲望、或执念、或理想——人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是不可能展现出老唐这样的行动力的。

  关于老唐究竟为什么要找外星人,有两种明示。其一是从影片一开始老唐就在讲的,他认为与外星人接触能带来人类的再进化。且不说尤其是以这部影片的设定与基调来看,这个目标太过空泛遥远,关键是老唐看上去并不对人类有多大的不满——像叶文洁那样——所以这不可能是一部讲老唐当“球奸”的故事。其二是“仰望星空”,但这一点除了同样空泛之外,在影片后半段几乎淡出了。况且,虽然我们可以说老唐有孩子般的好奇心,但如果一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只有好奇心,那角色就未免太简单了。

  那么驱使老唐的究竟是什么?影片在末尾给出了答案。在那之前,我们先看看两位女角色。

  老唐离婚后女儿判给了前妻,之后女儿由于抑郁症自杀了,且她的抑郁症有很大的遗传因素——这是彩蓉姐对着镜头告诉我们的。很显然,老唐女儿在剧中的化身就是晓晓。她开朗、乐观,在帐篷被烧着后第一个想到的是加把柴火,用酒瓶砸醉倒在屋顶的那日苏,像孩子一般随性。她富有好奇心,是《宇宙探索》杂质的忠实粉丝,像老唐那样对外星人充满兴趣,以至于要自费来加入探险。但同时,她又在夜里独自服药,就像精神病患者做的那样。

  “你女儿的抑郁症控制住了嘛”“就是药不能停”——这是老唐在精神病院做完讲座结账时听到的谈话。很显然这是在暗示他女儿的命运:如果她按时吃药,大概不至于走向自杀吧?而若再加以联想,一个没能让抑郁症孩子及时接受治疗,以至于自杀身亡的环境,会是怎样的?不如说,这样的环境在如今的中国仍毫不鲜见。而且,在这样一种连精神疾病都不被理解的环境中,其他特立独行的个性又能否生长,比如,好奇心?

  前妻因为受不了老唐天马行空的好奇心而带走了女儿,但是女儿却“遗传”了这份好奇心,所以,她在临终前问父亲:“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她还跟着父亲的话,大概就会像晓晓这样,跑到荒郊野岭来探险,过着不富裕但是充实满足的生活。或许她找寻的答案根本不存在,但找寻的过程就是解药。因此,老唐反复告诉晓晓“有好奇心是好事”,在遇见时说,在分别时也说。他希望她不要像自己的女儿那样被扼杀掉好奇心,从好奇变为抑郁,最终走向绝望。

  不过,晓晓最后还是跟着彩蓉姐一起走了,就像老唐的女儿跟着前妻走了一样。而彩蓉姐,就是老唐前妻的投影。除了在编辑部的工作,她还经营着一家眼镜店,满墙的眼镜在画面中,暗示着这名角色的精明、强干与现实。她不仅是编辑部的另一核心人物,还在眼镜光学的生意上跟老唐合作过(做天文望远镜),即便一次次地被老唐的荒唐给坑到,还是跟着他一路探险;此外,在聊起老唐的家庭与女儿时她不禁哽咽,仿佛是在说自己的事情一样——这些都是她是老唐前妻的象征的证据。

  那么,通过这种象征影片想告诉我们什么呢?首先当然是她的现实与老唐的理想之间的碰撞,从煤气费再到“宇宙功德箱”,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必多言。其次是为什么她(前妻)会跟老唐在一起:一是她应该从某中程度上还是认可老唐的理想与好奇心的,起码在一开始被他的有趣特质吸引过,至少,在吐槽他的“离谱”时她也笑得最开心;二是在坐上土豆卡车时的那句“唐志军你是唯一一个没骗我的男人,这车坐着确实宽敞”,显然,要说老唐为数不多的靠谱地方,诚实必然在列。

  但更有意思的,是她(前妻)为什么离开老唐。她离开的直接原因是被狗咬了,但不光是被狗咬,而在被狗咬之后老唐一点都没关心她的伤势,而是说可以给她算工伤,于是她爆发了,抄起那根外星腿骨边追老唐边喊:“我在乎的是你那公费吗?!”然后便是蹲下大哭。此时再想想过去她做的一切,从为杂志社拉赞助,到一路跟着来找外星人,甚至到买那根最后她用来挥舞的假骨头,虽然一直喋喋不休,但她也确实没有因为钱的问题而离开老唐。换句话说,如果她真的只在乎钱的话,为什么不安安稳稳地去当她的眼镜店老板呢?因为她真正在乎的,真正能伤到她的,是情感,是态度。当老唐面对她被咬伤后唯一反应却是钱的时候,当她发现这个人似乎除了抬头看天、找外星人之外,对自己、对家人毫不关心时,才是她真正下定决心离开他的时候。但是,这一切似乎又不是老唐一个人的错。如果不是她平时总是在钱的问题上喋喋不休,那么也许老唐就不会对钱那么紧张,就不会在她被狗咬之后第一句话提算不算工伤。只能说,这大概就是两个观念不同的人走到一起后必然发生的悲剧。

  除了她自己,她的台词对于老唐的形象也有很关键而且有趣的作用。在大山里分别时,她对老唐喊道:“我是想明白了,那就是你永远也想不明白!”然后老唐一个人出发,见到孙一通,最终想明白了,形成了有趣的呼应。而在之前,一行人在成都坐上大巴后,老唐跟晓晓说起自己的女儿,这时彩蓉姐说“老唐你做个人吧”,而紧接着,老唐说:“不遗忘。不原谅。”这句话是老唐在影片前半唯一一次出现情绪激动,而把两人的两句话连在一起看,又有特殊的意味。

  上面说了是什么驱使着老唐,不论是“人类再进化”还是“仰望星空”,都有些空洞,加上他的禁欲式生活,以及几处他认为情感无用的说法,都显得老唐不太像个人。但是在聊到女儿时,他的语气中却一反往常地夹杂了愤恨。而当影片进行到最后,终于真相大白:原来他一直寻找外星人,是为了问出那个女儿临死前问他,但他却无法解答的问题。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悔恨着没能回答女儿的问题,也无法原谅带走女儿的前妻,或许也同样无法原谅没有留住家人的自己。总之,这些他明面上所不齿的情感正是驱使他一路走来的动力,是他可以被称为“人”的理由。于是,在见到孙一通的山洞里“想明白”之后,他开始写诗,开始认可人际关系与情感的作用。这种诡叙式的设计,虽然在结束时处理得略显生硬,但总体上还是很精彩且感人的。

  最后说说孙一通。可以认为他是老唐的另一面,在物质上两个人高度相似,不追求任何享受,区别是老唐信奉理性而孙一通则学不动精确的数学,只喜欢用于表达情感的诗歌。正因为他对诗歌和情感的理解,他“代替”老唐联系上了“外星人”,而这个所谓的以DNA双螺旋为标志的外星人,就是人类自身。最终,孙一通见到了外星人,也就是老唐见到的人性,二者合二为一,使老唐彻悟了。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有诸多有趣的细节以及可以挖掘的地方,比如那个“陨石猎人”红帽子胡子大叔,还有驴,在此就不在展开了。整部影片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另一个主题(或者说次主题)在第一章结束时就结束了,那就是关于“仰望星空与现实生活”的问题。我最喜欢的场景,还是在那个破旧的编辑部里,隔壁乐器班孩子们吹奏起宏伟却又滑稽的乐曲,在这中间老唐手持“宇宙探索编辑部”的牌子,如堂吉诃德一般,缓慢而又一字不错地说道:“我们今天之所以在这里,朝九晚五地工作,还是希望有一天,大家能够,仰望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