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观后感>《杨善洲》的观后感

《杨善洲》的观后感

时间:2024-05-21 18:47:2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杨善洲》的观后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杨善洲》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杨善洲》的观后感

《杨善洲》的观后感1

  从小在乡下的农村长大,历经多少艰难困苦,我没掉过一滴眼泪;工作中虽然也碰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我同样没有流泪。而当我观看电影《杨善洲》的时候,几次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杨善洲是保山市原地委书记,在几十年的工作历程中,他呕心沥血,坚韧不拔,能屈能伸,不屈不挠。在广大老百姓的心目中,杨善洲是一位好书记,一位公仆,他就像一棵永远不老的雪松,在大家的心中永远挺直与苍翠着。他的办公室简陋朴素,一盆雪松盎然生机。当保山市遇到严峻的旱情时,为了确保农民的收成,他果断停止新建的办公楼,用这笔款打井找水缓解旱情。在其他干部认为如实上报真实灾情向上级申请救灾粮食会损害保山作为西南大粮仓面子时,杨善洲大声斥责:“难道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重要吗?”话不多但字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他用实际行动及人格魅力带领当地的干部与群众抗大旱,保收成,帮助老百姓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在女儿的眼中,杨善洲则是一位严格而又慈爱的父亲。女儿从结婚到生子一直两地分居,扎根在边远的山寨教书育人,作为父亲却没有给予一丝的照顾。这样一位严格而讲原则的父亲,难道就不心疼自己的女儿吗?不是的,他为女儿的婚礼精心挑选的礼物令人为之动容,虽然最终没有到场参加女儿的婚礼,但那份慈父之心却似水一样绵绵长长;帮女儿背着行李走出那个简朴而又春色盎然的家园送女儿上拖拉机回学校的那个镜头,让无数人眼底热泪涌动。

  几十年过去了,杨善洲的'足迹在保山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无数的深深浅浅,他雪松一样的心与老百姓紧紧的连在一起,践行的是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公仆本色。当他离开保山这片倾洒了多少深情多少汗水的地方时,带走的是一顶草帽,两袖清风,以及那棵永远不老的雪松。没有鲜花,没有宴请,没有车队相送,唯有那为新入党同志领誓时那洪亮的声音久久的回荡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中,鼓励着大家克服困难,奋勇前行。这,就是他工作了几十年而离开时短暂的告别仪式。

  大亮山,是杨善洲一直心系的一座山,儿时的梦想在那里编织,由于种种原因成了荒山秃岭,离开工作岗位之后,他放弃到省城安度晚年的机会,决定把余生的精力献给这座大山。他说,是家乡的父老乡亲养育了他,是大亮山培育了他坚韧的性格与脊梁,他要把那份爱献给他的家乡,献给大亮山,要让大亮山变为生机勃勃的绿色家园。于是,他带领家乡的有志青年安扎在大亮山上开始了令人难于想象的拓荒种树,一年四季,披星戴月,风餐露宿,以帐篷为家,克服种种困难,用辛勤的汗水让大亮山一点点变绿了起来。

  如今位于云南施甸县的大亮山延绵数百公里,覆盖着密密的7.2万亩森林,走进林区,枝头鸟鸣不绝于耳,温暖的阳光从郁郁葱葱的白梅、银杏、华山松等林木间洒落下来,山泉在林场的山间轻轻流淌着,湿润着林区的肥沃土地及大亮山四周的村庄。一年四季,大亮山都像画一样的美。

  这般美景,就是杨善洲退休以来,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而成的一个梦。二十二年来,杨善洲和他的团队在大亮山上历经了多少风霜雨雪,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大亮山和大亮山的人民都深深的铭记着。

  杨善洲,大亮山上一棵坚硬挺拔而生机蓬勃的雪松!他的品格和行为,永远值得我们景仰并追随。

《杨善洲》的观后感2

  今天意外观看了电影《杨善洲》,它所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一本书所带给我的思考。以下是观看杨善洲电影观后感,杨善洲老人真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来尊敬的老人,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园林的'建设,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大亮山,我们来了!”当李雪健老师演绎的杨书记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股震慑力扑面而来。这就是与善人的魔力,那一刻,自己仿佛也是一个有力量的存在。“善良”、“正直”、“大公无私”,拥有这些形容词的人该是多么的伟大、高尚,多么的充盈。

  朱自清先生说:“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是啊,生而为人,我不想在人世间白白的走一遭。过完阴历新年,我已经30岁,直到30岁,我才得以顿悟:原来我的毕生所求就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踏实向上的人。

  “人啊,有时候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在影片的前二十五分钟里,演出了杨书记带着乡亲们抗旱的经历,剩下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是杨书记到大亮山种树。在因为替国家省种子要去村里的街道上拾核,杨书记这样说。

  人啊,有时候过于在乎“本我”,而不知道“真我”是怎样的。有人说,生命其实是一场浩大的与自己作斗争的过程。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改变自我——接纳自我,深以为然。

  干部的楷模,时代的先锋。杨书记,人民不会忘记您,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

《杨善洲》的观后感3

  今日我们学校教师一齐观看这场电影《杨善洲》,影片从一开始到结尾,围绕杨善洲“爱国、爱党、清贫、创新、奉献”为线,讲述了他一生的所作所为,感受颇丰,泪水一次次湿润了双眼。经过观看电影明白杨善洲他是一个好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执着的人,一个无私的人,一个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人,一个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人。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这就是电影中我看到的杨善洲。

  影片中,杨书记的女儿是一名教师,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两地分居已有7年之久,经过考试本早都能够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向没有调成。当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时,杨书记就是不一样意。

  嚎啕大哭的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用他自我的话说,对家人欠了一笔永远还不清的债。杨书记用22年让一片荒山变成了大森林,也把一个18岁的少年,培养成了一个有担当有职责心的男子汉,他就是影片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周波。影片中,杨书记把价值3.7亿元的青山交给国家,把管理林场的重任交给了周波,听着他响亮而又哽咽地喊出:大山头80个、小山头172个。听他重复着老书记要把20%的收益分给群众的心愿时,让我感慨万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杨书记不仅仅用退休以后的岁月把家乡的荒山变成了不再受干旱威胁的宝山,更是用自我高山仰止的情操感染和教育了年轻一代。

  看完电影,眼前始终浮现着影片的情节:鬓发如霜的老书记捐出3。7亿元却不要县里的10万元奖励,把市里20万的奖励拿出16万支援家乡,仅仅留下4万元给陪着劳苦一生、相聚甚少的老妻作为一点保障。山岚雾霭,松涛阵阵,鲜艳红旗下,周波坚定地说:“书记,你放心,我们必须管好。”话语简短有力,最朴实的词语许下的是最坚定的承诺,他的眼神中没有物欲、没有功利,清澈得能够看到心里去……

  杨书记弥留时刻,病房外是不请自来的乡亲,电视上响起云南新闻的画外音:久旱之下,云南全省境内人畜饮水困难,可是大亮山里多处水源仍然有水,日夜排着队拉水的车辆川流不息。书记不喜居功,叫女儿关了电视。当年担水为礼的`老汉,这次担来的是家乡大亮山中的山泉,那一碗清冽甘甜的泉水从众人手中传到老书记手中。人生可是匆匆几十年,这是最好的报偿!

  经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刻的体会到,要做好事先做好人。

  一要端正态度,要有顽强的奋斗精神,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做人;

  二要从点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该做好的事情。杨善洲书记虽然走了,可是他为民、朴素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同时也激励我必须要努力工作的自信心、事业心和奉献心。从而使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教育事业作出自我的贡献。

《杨善洲》的观后感4

  我在公司电脑上看了电影《杨善洲》,电影结束后,影片中无数的情节却依旧萦绕在脑海,不时浮现。在观影中,我好几次泪湿眼眶。电影带给我的感动充盈在胸间,不是电影取景多么优美,也不是用了多少浓墨重彩的夸张还是渲染,仅仅是剧中的人物带给我的无法形容的震撼。

  杨善洲在当地委书记的时候,常拄着棍子,亲身到田间走访。试验田的比赛结束后,他们把优秀经验双龙出海水稻插秧法传授给大家,但来到村里,见秧苗依旧插的凌乱,得知村民们不熟悉又觉得麻烦,便亲自脱掉鞋子下到田里作示范,秧苗插得又直又好。村长发现是地委书记亲来指导时,杨善洲对他说:村长官不小,这一村的地都归你管,这双龙出海每亩能够提高产量百八十斤,你能保证这村里的田都能用这种插法吗村长答:必须能。杨善洲连连说好,搓搓手上的泥巴,高兴地上坎拎着鞋子挥手离去了,当他走时,笑闹的村民们才明白他是书记杨善洲。

  还有一次,保山遭遇大旱,百姓面临庄稼无水灌溉,即将绝收的困境,杨善洲要求全部水库开闸放水,一切职责他来承担。他一向说:老百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来的重要。当发现水还是不够时,他果断召集现场的地委委员开临时会议,举手表决将修建办公楼的经费挪作打水井。他说:当老百姓的饭碗都空了,我们坐在亮亮堂堂的办公楼里,我们的良心能过的去吗一场大雨解决了他们的困境,大雨中他和百姓们说:我们以后不靠天,不靠地,我们自我当龙王。退休后他用他的余生践行了他的承诺。

  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手握大权,必将应对更多的诱惑,但杨善洲的选择总是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任何私心。

  杨善洲退休了,他不住的向上级举荐有本事又办实事的牛副书记,上级笑着说:地方上的提议我们会好好研究,你还是说说自我吧。他笑着说:昆明我就不去了,以前在职,听组织安排,此刻退休了,想自我管自我,我要上大亮山种树去。他回到家乡,组织群众看了一场电影《庐山恋》。电影放完时,他问大伙:电影好不好看大伙笑答:好看!他又说:电影好看是因为庐山上的树美呀,你们想不想我们大亮山也像庐山一样美此刻大亮山上的树,像秃子头上的毛,没有几根。你们用土地入股,我来出苗子,种出树你们分红好不好有人问道:那你分多少咧他淡淡一笑,道:我有工资,什么也不要。大伙在怀疑时,他帮忙挑过水的老伯站出来说:合同什么的,我不管,反正我签。了解他的人们纷纷要求加入,大伙也都决定签订植树合同,自此也开始了他漫长的种树征途。

  在大亮山种树,不像想像中那么一帆风顺。南坡的树苗成批的死掉,飞机草随风传播挤占了树苗的生存空间。他告诉大家不要灰心,潜心摸索解决办法,召集大家一齐补上根系高于五十厘米的树苗,成功地迈过了这个难关,;树苗来源匮乏,他提议到大街上捡果核作种子。有人说:杨书记,多丢人啊。他笑说:低着头捡,我不说,谁明白我还当过地委书记。五万多亩树林,每一株树无不浸透他的心血,他把它们捐赠给国家后,抚摸着他们,像是看着自我孩子,脸上浮现出慈爱的神情,挥手说:好好长。当听他说你们长大了,我老了,照顾不了你们了的时候,我不禁泪流满面。

  为了公,为了百姓的事,杨善洲不遗余力;为了私,为自家孩子的调动,他无动于衷。电影中和他一齐上山种树的周波把一群在山上玩火的孩子带到他面前,他得知山上小学的代课教师多年没有转正,纷纷离职,孩子们无学可上。这时他动用自我的影响力,喊来教育、人事、劳动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上山,托他们解决教师们的编制问题,拜托他们为山里的教育留住了人才。他的二女儿,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经过层层考试,只差一个章就能够办理调动手续,从来不求父亲的她哭着请求他帮忙:那么多代课教师您都帮忙转正了,我就差一个章了,山上的孩子没有教师不行,我的孩子就能没有妈妈您就帮我一回吧。杨善洲无奈地坐在小板凳上:这是两码事啊,这章没法盖啊。最终,女儿掩面而去。我相信只要杨善洲张口,这个章肯定能盖上,毕竟女儿所有考试都经过了,可此时的'他却沉默了。他坚守着他公私分明的原则,从未曾想过动用关系为自我谋一丝半点福利,这也许让许多人为之汗颜吧。

  电影的结尾以202X年西南大旱的一幕告终,保山因植被良好,当地居民不愁水喝,外地来此取水的车辆排成了长队,此时的杨善洲已躺在病榻上,起不了身了。可是人民没有忘记他,来医院看望的人站满医院门前,他当年帮忙挑过水的老伯说:杨书记,我来给你送礼了。他将从山上挑来的干净的水,递到他跟前,大声说:你没有白吃国家公粮!

  杨善洲走了,他留下一座价值3亿多元、5万6千多亩的林场,八十个大山头、一百七十二个小山头满眼的绿色。他留下了一心为公、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他虽瘦弱的身躯却留给我们一个高大的背影,也用一生践行着他对党对人民的承诺,他用一生铸就了伟大。

《杨善洲》的观后感5

  4月11日, 我参加了学院党委组织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观看了教育片《杨善洲》,该片讲述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不退志,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我是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满含泪水将其看完的。在这过程中,我感触很深。

  杨善洲老书记一生都在为百姓的利益孜孜不倦地打拼奋斗,他为百姓辛勤付出的劳动不胜枚举,但电影中有一段使人印象尤为深刻。杨善洲老书记在退休 后,毅然婉拒了上级安排他到昆明干休所安度晚年的好意,义无反顾的回到了家乡,到贫瘠荒凉的大亮山上植树造林,没有树苗,就自己掏钱买,资金不足,就到街 上捡各种果核自己育苗,甚至将自己心爱的盆景都移植到了山上,他头顶竹叶帽,身披蓑衣,脚穿草鞋,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用锄头挖,用手培植,在大亮山一干 就是22年,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带动着周围的人。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如今树木参天,满目葱郁,山变绿了,水长流了,珍稀动物出现了,各种林下经济作物 多起来了,周边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经济收入也越来越高了。曾经矮小精致的盆景现如今已经长成了挺拔的大树,一棵棵小树苗也变成了一片片绿洲,老 书记的头发也由青灰变成了飘雪,耄耋之年的老书记干不动了,他二话不说,将价值3亿多元的大亮山林场无偿移交给国家,而又将得到的大部分奖金捐献给了慈善 事业。

  于公,为了百姓,杨善洲老书记不遗余力,呕心沥血;于私,二女儿远在外地教书,想调回家乡的学校与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一起生活,上山请他出面请人 帮忙解决时,作为父亲的杨善洲严辞拒绝了,女儿很绝望的离去。最终,女儿依靠自己的努力调回的家乡。这一幕让作为子女的我们看了很是心痛,不理解父亲的冷 漠,不理解父亲的固执,但是,如果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这一切的不理解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在杨善洲老书记看来,女儿的请求合情、合理,但是不合法,看得 出来,面对至亲的苦苦哀求,杨善洲老书记在破旧的草屋里徘徊、哀叹,甚至坐立不安,内心挣扎片刻之后,在情感与章法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我们可以这样说, 他是好人,也是坏人,只是杨善洲老书记的“坏”换来的是社会的公平公正,我们需要这样的坏人。看得出来,在杨善洲老书记的心里,有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 爱,唯独没有他自己。他时时刻刻在考虑的.是国家和人民,却从来不为个人和家庭谋取任何私利。

  杨善洲老书记用他光辉的一生、清贫的一生和廉洁的一生告诉了我们在这个信仰和道德缺失的年代,我们应该相信什么。他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了一个大大 的“人”,这个“人”字顶天立地,就像巍巍的大亮山,就像老书记亲手栽种的那些树。他也用自己的一生教会了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 是党的宗旨也是党员的责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把自己的私利放在最后;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也要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的 实事和好事兑现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虽然如今,老书记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我想他的精神将是永垂不朽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永远学习的对象,他为民、朴素、无私奉献的形象也将永 远留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通过他,我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坚持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高大形象,从而使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更好的做一 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而奋斗!

《杨善洲》的观后感6

  今天,看了《杨善洲》这部影片,被老书记的事迹再一次感动,泪水湿润了双眼。回到家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到网上看了电影的主角李雪健对角色的感悟,他用“震撼”两个字来形容对老书记的人物印象,我觉得,我也被老书记再一次深深的震撼和感动着。

  李雪健是老牌明星,对角色的阐释入木三分,他扮演的老书记不但形似而且神似。李雪健说“我就是杨善洲”,就是在充分揣摩角色的背景和内心后,怀着对老书记的尊重和爱,想要把老书记演活,而做出的庄严承诺。

  影片中,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杨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帮这里的代课老师转正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这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杨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嚎啕大哭的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

  老书记在家里对三个女儿交代自己的后事时,说要把自己的骨灰分为三份,一份撒在清平洞,那是他开始革命的地方;一份要撒在大亮山的雪松下,那是他工作结束的地方;还有一份要交给女儿们保管。在交代这些事的时候,他的神情平静而安详,似乎只是要出远门一趟,而不是永久的诀别。

  我很荣幸,在老书记把市委奖励他的20万元捐献10万元给保山一中的时候,参加了捐赠仪式。在保山一中的会议室里,老书记把市委奖励的20万元的用途交代的清清楚楚,电影里,不过是换了一个场景,作为对女儿们的交代。

  这些真实的描述让我的.双眼热泪盈眶,本以为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不会轻易为了某个人而感动落泪;本以为现在这个时代塑造的英雄有些高、大、全和假、大、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和听到了太多塑造出的典范和楷模,在信仰和道德缺失的年代,我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

  老书记用他光辉的一生、清贫的一生和廉洁的一生给了我一个清晰的答案,他用自己的言行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这个“人”字顶天立地,就像巍巍的大亮山,就像老书记亲手栽种的那些树。他也用自己的一生教会了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宗旨也是党员的责任;作为一个共产党员,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要把自己的私利放在最后;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也要通过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和好事兑现自己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这个时代需要老书记的精神,老书记并没有走远,他的精神变成了永远不变的丰碑,耸立在我们的心里。老书记,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向你学习。我在您的带领下,也在重温着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您是我心里永远的精神丰碑,我要在您的精神的指引下,用自己的一生写一个大写的“人”,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

《杨善洲》的观后感7

  电影《杨善洲》真实反映和再现了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情系大山,退休后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电影通过一串串细节,表现了一名共产党人甘于奉献、无欲无求、有为有心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风尚。

  无欲。杨善洲同志无论在地委书记的重要岗位上,还是退休后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毫无贪欲和私欲,公私分明,两袖清风。在解决自己孩子两地分居工作调动的事情上,在亲属“农转非”问题上,不批条子,不找路子,不打招呼,不走后门,毫无一己之私,廉洁用权,是谓新时期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在公车使用上严格自律,不办私事,堪称遵纪守法的模范。

  无求。杨善洲同志生活俭朴,对物质条件没有过多的奢求。办公室陈设简陋,不讲排场,不搞豪华装修。到龄退休后,主动谢绝到省城昆明干休所安享晚年的安排,不对组织提出过多过高要求。

  有为。杨善洲同志无论在领导岗位上还是退休后,总是想着多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退休后植根大亮山22载,带领当地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绿化了荒山,营造了数万亩林木,再造了滇西粮仓,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在抗旱的关键时刻,杨善洲吃住在临时指挥部,果断停止了新办公楼的.建设,将资金用于打井抗旱。他还鼓励农业科研,努力提高水稻单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为百姓办实事。在农村孩子入学、民办教师转正等方面多方想办法,千方百计为老百姓解难事。杨善洲同志把别人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把群众的冷暖当成自己的冷暖来感受,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的高尚情操和崇高品格。

  有心。杨善洲同志有一颗密切联系群众的心。他总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与老百姓打成一片。特别是亲自下田指导插秧的场面,帮助老倌挑水的场景,无不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心系群众,植根群众之心。杨善洲同志有一颗奉献之心。一生无所求,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关心林场的建设,关心家乡的发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杨善洲同志有一颗艰苦奋斗之心。生活节俭,为了节约种子钱,亲自上街捡果核。杨善洲同志还有一颗关爱之心。关爱年轻人,关爱普通孩子,关心他们的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并尽可能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无欲无求、有为有心,这便是观看电影《杨善洲》后的感受与体会。

  今天,还有多少领导干部在公权私用,公车私用,公款私用。不得而知,还有多少领导干部住房讲条件,办公室装修讲豪华,出行讲排场,不得而知。也许,他们看完这部电影,也会有一些感受,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感受,鬼知道!

《杨善洲》的观后感8

  《杨善洲》给我们还原了杨善洲是生活中的真实原型: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为了兑现自我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退休后,他放弃了定居昆明干休所,执意回到家乡继续为党的事业、为家乡父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事迹的真实感人为电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脚步匆匆、太匆匆,杨善洲始终奔忙于党的事业,惦记着人民的疾苦,而丝毫不谋私利。这样的党的干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希冀呀!

  在位时,他一心为公,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从不以权谋私,在他的心目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总是深入基层,每每出此刻田间地头,矛盾关头,为民排忧解难。那久旱逢甘霖的狂喜,体现了他与民共苦同乐的崇高境界。

  杨书记退休要离开了,同志们欢送书记那场戏太感人了,杨书记带领新党员和全体党员做党员宣誓的场面,就好像我们每一个党员,我相信每一个有热血和梦想的党员都会默默跟随宣誓的。这是老一辈对之后人的鼓舞呀!紧之后电影把镜头推到杨善洲那双坚定却也匆匆的脚步上,那渐行渐远的脚步预示着杨书记在另一片天地开始了新的长征……

  退休后,不忘自我的承诺--“为当地群众做点实事”杨善洲义无反顾地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自我的家乡大亮山,带领群众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建成面积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左右,价值3亿元的林场,给大亮山人民带来了战天斗地、抗旱丰收的实际效益,最终将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一个人有几个22年呀!更何况是退休以后,他是把自我的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党、献给了生他养他的大亮山父老乡亲呀!真正是呕心沥血啊!

  电影的感人之处更在于抓住了情节的焦点--权利的利用为了解决辖区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杨善洲不惜自我请来有关领导为解决代课教师指标苦口婆心、晓之以理;而对于自我的女儿,即便是哭诉求情、以致伤了父女情分也坚决不走关系,这在当代社会真的是不多见的啊!我们党的干部如果能像杨书记这样,党的威信能不高吗!

  影片进一步将此问题深化。杨书记力荐年轻有为的林场职工周波到县林业局工作,为的是成全年轻人对事业的忠诚、和对生活的追求。杨波跟着杨书记一干就是17年,风风雨雨一齐走过,是在杨书记的言传身教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杨书记的有血有肉也表此刻那里。正是由于杨书记的理解与宽容,使得杨波最终把新媳妇带上了山,一齐从事大亮山林场的建设。使我们感受到了事业与感情的力量,感受到了杨书记的高瞻远瞩。跟着这样的领导,再大的困难也不再话下呀!常言道:没有不好的群众,仅有无能无德的领导!

《杨善洲》的观后感9

  电影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并给他们带来深思。近日,我观看了一部电影《杨善洲》。这部电影以杨善洲为主角,讲述了他在二战期间充满艰辛和困难的生活。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杨善洲的坚韧精神和无私奉献,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观影心得和体会。

  首先,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杨善洲作为个体的坚韧精神。杨善洲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国士兵,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和生死考验。然而,他从未对困难低头,从未放弃过对国家的热爱以及对正义和人类尊严的追求。他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刻仍能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这种坚韧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即使生活再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其次,这部电影让我关注了杨善洲的无私奉献。在电影中,杨善洲不仅忍受了战争的摧残和罪恶,还积极帮助了众多的平民百姓。他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和保护那些无辜的人们,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生命和青春。他的行为让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只有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第三,通过观看《杨善洲》,我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选择。电影中的杨善洲面对的是生死考验,而我们常常面对的只是一些琐碎的困扰和挫折。然而,我们却常常心生怨言,抱怨生活不公平。观看这部电影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和应对这些困难。杨善洲用自己的坚韧和勇敢面对困难,而我应该学会积极和乐观地面对生活,不抱怨,不放弃。同时,通过这部电影的'启发,我也明白了人生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来选择人生的道路,努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第四,这部电影唤起了我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杨善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他为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部电影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多么的艰辛和残酷,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同时,我也对战争的本质和残酷心灵深感恐惧,希望人类能够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纷争,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

  最后,观看《杨善洲》让我体验到了电影的魅力和艺术之美。导演通过精良的摄影技术和优秀的剧本,将杨善洲的故事完美地呈现在银幕上。配乐和音效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观影的感染力。整部电影通透地表达了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给观众带来了深深的触动和共鸣。通过电影,我们可以走进不同的世界,体验不同的情感,感受到多样的人生。

  总之,《杨善洲》这部电影以其出色的故事和表现手法,给我带来了深刻的观影体验和心灵的感悟。通过杨善洲的坚韧精神和无私奉献,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勇敢面对生活,积极向上;人生的价值在于帮助他人和追求梦想;历史值得我们深思和反思;电影是一种强大的艺术形式,能够唤起我们内心的共鸣和启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和人性的美好,也激励着我不断努力,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

《杨善洲》的观后感10

  说实话,看电影之前听说这是描述老革命老党员的片子,对其没什么兴趣。电影看完之后,也没有太大的震撼。不过,有一些触动,这两天总在我脑海中浮现。这也许,就是电影的成功之处吧。

  电影《杨善洲》描述的是一位身为市地委书记的老党员,与民众一起抗旱,以及退休后放弃省里安排的优越的养老条件,回到家乡种树,造福父老乡亲的故事。这些事迹,当然让我对杨善洲这个人物充满崇敬。不过,对于出身农村的我,注意力却投在了电影里大量描述的农村生活上。同时,因为大学里承受过些电影电视制作的熏陶,所以,我一直以审视的目光观看着电影里的农村生活。最终,那农村生活没能给我太多的共鸣,倒是主演杨善洲这个演员的声音,把我感动了。

  要我说的话,杨善洲这个人物得以塑造成功,应该归功于他的声音吧。那个淳朴、苍老、毫不做作的劳动人民真诚的声音,让我审视不出一点缺点来。从一开始在大亮山上与一位老倌对话的淳朴声音,到会议上对下属发号施令的强硬声音,再到与孙子对话的关切声音,自始自终都没让我反感,反而越发使我感动,这让我自己都觉得意外。有一个很小很小的细节,说出来也许也没有人会与我共鸣吧,但是确实感动了我。

  当得知二女儿要结婚的时候,杨善洲到集市上为女儿买彩礼。进到一家店里,杨善洲对着正在忙着打算盘的女店员说:“那个被面给我看一下。”女店员边忙碌边稍抬起头的时候,杨善洲又补充说了一遍:“被面”。知道吗?就是他补充说一遍“被面”的那个声音把我感动了。也许很少有人能体会到,那个声音和举动,很真实的表现了一个老农民的形象。何况,他还不是一位老农民呢,他是市地委书记,完全没有半点官腔,能够想到女店员忙碌可能没听清楚他想要买什么。这种微妙的感动,难以言表,也许多倒几次片子看,会有人与我有同感吧。

  杨善洲同志将功德碑立在大亮山7.3万亩的翠山峻岭之中,植在保山人民心中,立在全国人民心中。在大山深处为人们建起有林、有水、有粮、有路的美好家园的同时,也以共产党员就是要自找苦吃这种崇高的、为民的精神诠释,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看了影片中主人公质朴、执着、奋进、忘我的表现,我深深陷入沉思,怎样再一次正视自己的人生,拨一拨自己的理想与信念的指南针,理一理对人生追求的信念,我感到自己的思想在杨善洲老人的共产党人信念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杨善洲老人也曾是官。但老人放弃了家人农转非,放弃了城市生活,放弃了到昆明居住,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更需要的人们。他的为官之道就是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他在山上植树,睡草棚、垫龙须草,上山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这样对待金钱,把初步估算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交给了国家,离开林场时带走的只有一些劳开工具和被褥。他谢绝了施甸县政府奖励他的10万元,他将保山市委市政府奖给他的20万元,10万用在学校资助贫困学生,3万捐给林场建护林哨所,3万元为大亮山的老人建了一个洗澡池,4万元留给老伴养老。他用行动诠释了大爱无声的真谛,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典范的力量是伟大的!施甸县10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仿效杨善洲老人回乡种起了树。他们种的不仅仅是树,他们播种的是一种主导社会的精神之树,是共产党人的信仰之树。愿这种精神在我们每一位中发扬光大,共铸高尚的美好家园!

  树的是典范,塑造的是廉政典范。杨善洲是我党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其在位时可谓有权有势,但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不在其位时他扎根大山植树造林,了却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珍贵财富。杨善洲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他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退休时几乎没有存款,并且把自已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立中去。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立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他至高无尚的品质是全党全社会的典范,一定要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活动。杨善洲的精神,没有任何渲染,是一种朴素的情怀,是发自内心的人生追求,他答复了过去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与当今社会腐败干部形成鲜明的比照,也是对那些贪图享受、与民争利,自私自利、贪赃枉法现象的丑化。我们要以杨善洲精神为典范,教育引导好广阔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名利观、权力观、政绩观,能够真正用一颗热诚的心投入到炽热的事业中去,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多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近日观看了《杨善洲》这部电影,讲述我党一位地委书记,在退休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时机,用自己的辛劳,坚持22年如一日守候家乡植树造林的感人事迹,折射出当代的“愚公移山”精神,用共产党员的执着换来了一方水土的繁茂,无私坚持一辈子为社会和人民效劳,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是一身正气,问心无愧的共产党员。

  “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杨善洲说,“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杨善洲精神最可贵之处,在于他一辈子追求理想、一辈子为人民效劳。这样的追求地是真正的势头坚决,这样的效劳才是真正的全心全意。退休后发挥余热,老有所为,造福一方百姓,让自己能够对得起共产党员的身份。杨善洲的一生,应该成为一名党员干部人生的镜鉴,时时刻刻对照、鞭策自己,坚决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执政为民不松懈,坚守共产党人本色不改变。

  我要学习杨善洲精神,要像他那样在坚守中淬炼人格党性,在坚守中升华人生境界,踏踏实实干事业,勤勤恳恳为单位的开展竭尽全力,要像他那样自觉站稳党员立场,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把对工作的热爱化作创先争优的动力,岗位建功的成果,要像他那样襟怀坦荡、严格自律、廉洁奉公、甘于奉献,一辈子维护党的纯洁,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无愧于共产党员的荣耀称号。

  今天,我在吃晚饭时,妈妈突然说:“我推荐你看一部电影,电影名叫《杨善洲》,看看杨善洲是怎样为人民效劳的,” 这部电影说了:在云南大亮山旁的小镇里,一滴水也是很珍贵的,因为那里除了雨季没有旱灾,其它时间都在闹旱灾,村民们几乎每天都在挨渴。好心的杨书记(杨善洲)宁愿不起办公楼,去拿起办公楼的钱打水井,为村民造福,不过情况一点都不好,打了80米还没有一滴水,不过老天爷很好心,在夜晚下了一场暴雨。 雨过后,杨善洲说:“以后我上不靠天,下不靠地,我们要自己当龙王。”(因为以前的传说说龙王司掌降雨的,所以杨善洲说要自己当龙王。)他退了休后,本可以到党员休养处安享晚年的,不过为了不让自己的故土的大亮山的树被人砍伐,造成水土流失,而年年闹旱灾,选择了留在当地,建造树林。

  不过山上的飞机草(飞机草高达3-7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叶对生,卵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把树苗全都“杀死”了。聪明的杨善洲想到了一个方法,种比飞机草高的树苗,因为这些树苗的根比飞机草长,飞机草长不过它,树苗就不会死了。他和其他人正正工作了17年才完工,真是不辞劳苦!最后,xx年云南大旱,只是云南大亮山旁的小镇里没有闹旱灾,所以杨善洲的辛苦没有白费。杨善洲一生都为人民效劳的乐于助人,不辞劳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杨善洲》的观后感11

  在一个晴空万里的夜晚,群星闪烁,点点光芒却不如一双双眼眸的泪珠那般晶莹通透、明亮透彻。漆黑的夜晚,课室里透着沉重的呼吸声,全体入党积极分子都被一位瘦骨嶙峋的老爷爷一言一行所感动!他,就是一心为民,身怀两袖清风的杨善洲。

  杨善洲,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本应颐养天年之时,却选择了为百姓弯腰曲背,植树造林,只为给后代留片绿水青山。自古为官者,解甲归田,愿讨得悠闲安乐的生活,可他却说了句令人暗生敬畏的话语:"我要回到家乡施甸种树,为家乡百姓照一片绿洲。"这一刻,平凡朴素的话语扣动了我的心弦。人常说六十花甲,享年已无多,可他却把后半生最为宝贵的时光奉献给百姓,只为尽微薄之力造片青山。

  他徒步上山时,靠着硬朗的身板,扛着锄头便踏上那片光秃秃的大凉山,身后的几十号人对他总是百般叮嘱,万般关怀,但他却迈着踉踉跄跄的步伐自己挑水、自己扛锄头,还带着帐篷,风餐露宿。面对如孩童般淘气的天气,忽然刮起阵阵狂风,漫天黄沙,覆盖了整个湛蓝的天空,恍然间我明白了:也许他们无力改变突如其来的遭遇,但恰恰是狂风的到来磨练了杨善洲坚定的内心,迫使他意识到当前急需改变的恶劣状况。于是,他为了开山垦荒与大伙一起吃杂粮,与大伙一起上山栽苗培土,当他看着漫山遍野的树苗时,心生欢喜。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的楷模。

  当然,平日里对树苗百般呵护的他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恰恰相反,他的内心时刻牵挂着关注着山下的一切。

  记得在一次例常巡山时,他的贴身秘书周波抓住了几个烤红薯的'孩子,杨善洲耐心询问孩子不上学的缘由,得知是民办老师流失,他忧心忡忡,为孩子的未来、为祖国的花朵而担忧。是的,幼小天真的孩童在最美好的年纪应该享受知识的乐趣,但却因生在偏远落后的地区而丧失教育的机会,他实在于心不忍。因此,他筹划将相关部门干部共同邀约上山,解决这个令人堪忧的问题。如此爱民如子的伟大举止令百姓感动万分,赢得村民的爱戴。

  这事在二女儿得知后,他的二女儿不惜步行几十里来到茅屋寻求帮助,可作为父亲的杨善洲时刻谨记自己更是一名党员,坚守职责,恪守岗位。尽管女儿从结婚到生子,一直为两地分居烦忧,自己为村里的孩童解决了七十个民办老师的指标时,也不肯为女儿打一个电话。是的,他是一位父亲,他怎么可能不心疼自己的女儿,怎么会不懂女儿生活的艰辛,但他更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又怎可做滥用私权,为自己谋利益的事呢。这,就是爱民如子,两袖清风的老干部。

  所谓"皇天不负有心人",曾经经不起飞机草毒害的幼苗在杨善洲过去十多年地精心庇护下终于茁壮成长,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大亮山不再是秃顶的模样,仿佛带上了令人敬畏的军帽,如军人般威武雄壮,在云南遭遇百年大旱时护佑百姓,使其顺利度过大旱。

  这,就是杨善洲,百姓心目中优秀共产党员的鲜活形象。他展示了共产党员两袖清风的崇高品质,树立了党员干部一心为民的形象,是共产党员和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学习杨善洲同志,就要学习他两袖清风为百姓的高贵品质。

《杨善洲》的观后感12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题记

  悄悄的,他来了,带来一抹绿荫;悄悄的,他走了,两袖清风,什么也不曾留下。

  亲情与工作

  他说:“我欠家人的太多。”他弃了小家,而维护了大家。

  曾几何时,他奋斗于田间地头,指挥抗旱救灾,而不曾回家探望早已年迈的老母亲。

  曾几何时,他召开收粮大会,与乡亲们同庆胜利,却冷落了举办婚礼的女儿,令她泪如雨下。

  曾几何时,他退休在家,本应陪老母亲安度晚年,却上山种树,与家人数月不曾谋面。

  曾几何时,他深思熟虑,拒绝了女儿请他帮忙调回本地工作的请求,使她心灰意冷,跑下了山。

  能为人民而放弃了家人的,实在是太少太少……

  坚守原则

  原则,是杨善洲一生最看重的。

  他本可坐公车回去上班,却要起早挤班车;

  他本可免费坐公车送阿昌上学,却偏要打表付钱;

  他本可一个电话,为女儿办了农转非,却不肯坏了规矩;

  他本可一句请求,让两地分居的女儿女婿一起呆在过日子,却不肯因个人私事向组织上张口。

  反观如今,公车私用,求人办事成了家常便饭,要想在官场立足,必须要对原则置之不理,才可博得家人,同事、领导的欢心。

  杨善洲坚持原则的这种精神,也正是当下中国人最应该具备的。

  为民办事

  他的一句话让我心中感触良多。

  “老板姓的饭碗比我们的脸面重要。”堂堂滇西粮仓,他宁可拉下老脸向国家要救济粮,也不肯让老百姓少吃一顿饭。

  现今社会,脸面就是一切,人们宁可多花好几千冤枉钱也要在所谓最好的酒店,喝最好的酒,吃最好的饭。究其原因,只因一句“这样才有面子。”

  一次,抗旱用水紧张时,杨善洲召开临时地委会,建议把修办公室的钱用来打抗旱井。他这是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去维护人民利益,他真真正正的诠释了,什么叫人民公仆!

  杨善洲是真正为民办事的好官,他真正的去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而不是自己的'立场上去看事情,他为了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什么都可以不要,他就是为官者的典范!

  领导艺术

  杨善洲作为保山市地委书记,需要协调治下几个村县共同应对大旱。

  一次,河流上下游两个县为用水问题争得不可开交,剑拔弩张时,他仅一句话便让两方心悦诚服。他说:“我给你们出个主意,你到他那个县去任职,你到他那个县去任职,你们俩互换一下。”上游县长一换位思考,马上开闸放水,一场矛盾就此化解。

  而现在的领导多半只会拿权力压人,不会运用方法让两方自愿解决纠纷。杨善洲领导的魅力,由此可见。

  杨善洲将他毕生的精力都投入了党,投入了奉献中,他身上如同金子般的品格更是值得每个人去学习。

  杨善洲说:“人生在世,要活出价值,要为后世子孙留下点什么。”

  我想,他做到了……

  学习杨善洲,争做棉乡先锋

  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他参加工作以来,虽然一直担任区县领导工作,但是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一心为民。1986年6月退休以后 ,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办农场,一干就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把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20xx年4月,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他的事迹,让谁听了都会为之振奋,他的事迹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不畏艰难,奋力拼博。 我们要学习的是他的兢兢业业干工作,脚踏实地办事情的工作作风和二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的坚持不懈的执着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对党员干部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对普通群众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作用。作为我县棉纺织企业的一名技术工人,我想到了我的工作,我想到了我所从事的这个行业。近十年来,我县的棉纺织企业从少到多,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到现在,也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业人员更是达到了今天的上万人。现在,我县已经成了“中国纺织名城”,名副其实的纺织大县。虽然现在的纺织企业正处在经济的低谷时期,但是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只要我们狠抓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档次,调查市场,我们一定能找到适合企业生产的产品,使自己的企业渡过难关。

  学习杨善洲,我们就是要学习他那种执着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年轻的技术工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技术上的难题,会遇到工作与自己的生活相冲突的矛盾,我们应当怎么办?我认为,遇到技术上的难题是不可避免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新知识,来解决难题,使自己的技术进步,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回报社会。在技术难题面前,我们不能退缩,要敢于挑战,作深入的分析研究,查阅相关资料,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通过各种方法将问题解决,使自己能够前进一步。我们的许多革命前辈都是为了革命工作舍小家顾大家,当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发生冲突的时候,多想想他们,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自己多奉献一点,那样自己的收获就会多一点,自己的快乐就会多一点。我们要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这样你就不会感到乏味,不会感到枯燥。虽然我们只是在企业干工作,也许并不起眼,也许并不重要,但是你只有把它当做自己的人生追求的时候,只有把它当做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其实这里面也有学问,这里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关键是看自己怎么去想,怎么去做。如果想到了,我们就要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困难,也会有别人的不理解,但是自己不能放弃,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会是你工作中继续前进的巨大动力。

  在企业干工作,需要的是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企业是实体经济,是通过人的团结合作才能完成的生产过程,为了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就需要全体职工每个人都要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质量意识,提高责任心来进行生产,只有这样,人人把关,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杨善洲同志也是我们脚踏实地干工作的楷模。我们如果都能像他那样,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我们的企业会发展的更好,我们的社会经济也会更加繁荣,我们的“棉纺织名城”这个品牌会叫得更响,分量更重。让我们继续努力吧,尽一己之力,为棉乡的经济发展增砖添瓦。

《杨善洲》的观后感13

  今天学校组织了全体老师观看了电影《杨善洲》,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观看该电影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脚步匆匆、太匆匆,杨善洲始终奔忙于党的事业,惦记着人民的疾苦,而丝毫不谋私利。这样的党的干部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希冀呀!在位时,他一心为公,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从不以权谋私,在他的心目中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他总是深入基层,每每出现在田间地头,矛盾关头,为民排忧解难。那久旱逢甘霖的狂喜,体现了他与民共苦同乐的崇高境界。

  杨善洲是一面旗帜,是我党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一面旗帜。在电影结尾发布了胡锦涛同志作的重要指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决定,追授杨善洲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图名、不求利、不谋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一尘不染,坚持以德立身、以公处事、以廉树威,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

  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杨善洲同志入党六十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杨善洲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立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学习杨善洲精神就是要始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并自重、自醒、自觉、自励,时时处处严格约束自己,正确对待个人得失,不计名利,不图虚名。

  让我们在杨善洲精神的引领下,不记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

《杨善洲》的观后感14

  前段时间,来到电影院观看红色电影《杨善洲》,我深受教育,灵魂再次受到冲击。

  《杨善洲》主要讲了杨善洲书记在职时开发了滇西粮仓、引水抗旱、举行割稻比赛并且帮助农民提高稻子的年产量;他离职时放弃去敬老院过舒适的生活,选择回到家乡并和乡亲们在大亮山这座荒山、在恶劣的条件下开拓了“绿色奇迹”,使大亮山树木成荫,生机勃勃。杨书记到临终还一直关注家乡的旱情和绿化情况,使人感动。

  杨善洲原来是云南省保山市地委书记,他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20xx年4月,他将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在影片开始时,杨善洲老书记说了一句话:“有些干部只是吃群众的饭,不给群众办实事,那不是白吃群众的饭吗?”在缺水的时候,他带领着群众和干旱作斗争,在我眼中他很勇敢,和天斗、和地斗、和那人见人怕的灾难斗,然而,他们奋斗的行为感动了上天,旱灾严重时,夜里下了一场及时雨,他告诉大家说:“群众们啊,这一次是老天救了咱们!以后咱们要不靠天、不靠地,自己做自己的龙王。”

  经过努力,他们不但战胜了灾难,而且创造了粮食丰收。这需要多么大的力量啊!在救灾的时候,杨善洲把政府办公楼工程停建了,为的就是给群众留出宝贵的救灾资金。杨善洲老书记退休后,在施甸大亮山艰苦创业,义务植树造林,把一个荒山改天换地改造成了一座树木成荫的绿山。一干就是22年,这需要多么大的精神和耐力啊!

  电影中的两个情节使我对杨书记肃然起敬:

  第一件事是杨书记的女儿结婚后和丈夫因为工作单位不同,两地分居,已有七年之久,他的女儿是一名老师,通过考试本早都可以调到中心小学,但因为缺少一个盖章,一直没有调走。所以女儿哭着请求父亲帮帮她,把这个章盖了,但老书记就是不同意。于是,女儿对他说:“你造林都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造林是市里已经批准了的,是公事!公是公,私是私,二者就是不同的概念嘛!”老书记心平气和地说。女儿见说不动父亲,只好生气地走了!这,就是公私分明的好书记。

  另一件事是在植树造林刚开始时,欠了政府几万元钱,老书记为尽快还上这笔钱,就对一同上山的.几位工友说:“咱们一起去大街上捡果核吧,卖了可以换些钱。”“啊!太丢人了,何况您还是老书记。”“我是书记那是我说的,如果我不说谁知道我是书记,一点都不丢人,这件事自愿。”杨书记说完便扭头走了。这,就是既平凡又伟大的好书记。

  老书记始终坚守党的信念,尽心尽力把党的要求铭刻到生命里,落实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他的思想,他的事迹,无不闪耀着忠诚于党的光芒。长眠于青松翠柏间的老书记,给我们留下的是做人、做事的丰碑。小孩子知道种树的善洲老爷爷;年轻人知道甘于奉献的杨善洲同志;中年人知道清廉务实的老书记;老年人知道节俭为民的好善洲。当看到李雪健老师身穿老书记那套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中山装,我禁不住哭了,感叹李老师用精湛的演技再现了可亲可敬的老书记,让朴素的老书记形象广为人知。

《杨善洲》的观后感15

  4月26日上午,我校全体党员进行了一次专题培训,大家一起观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杨善洲》,整个影片叙事清晰、自然,人物刻画细腻、传神,故事情节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尤其是杨善洲同志生命垂危时,他倚在病房的玻璃窗前,保山各界群众不约而同的自发来到医院,期盼再看他们的老书记最后一眼,此时眼泪又一次模糊了大家的视线,此情此景,充分说明了杨善洲同志已经深深赢得了广大保山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回顾杨善洲同志不平凡的革命一生,不难发现,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他身上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一名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品质——为民、务实、清廉。摘几个影片中的片段。

  在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期间,他带领广大保山人民战天斗地,抗旱救灾,一次次解决了广大人民的吃饭问题,甚至断然停止了在建的地委办公楼,将节省的资金都用来为老百姓打了浇庄稼的机井;退休之后,他又扎根大亮山,二十年如一日,硬是把五万多亩荒山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神山、仙山——这体现了他为民的风采。

  他始终保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担任保山地委书记任上,他不走形式,敢于担当。有一年,到了开闸放水时,有人提出:开闸后虽然能够挽救农民的庄稼,但同时可能影响人畜饮水,这个责任由谁来承担?“责任由我承担”,这就是杨善洲同求真务实,敢于担当的勇气,眼看救灾的效果未能如人所愿,是否需要向上级提出救急,是人民生命重要还是自己的面子重要,当然是人民的生命重要,这同样体现了他务实、担当的精神。退休后,在大亮山上绿化植树的之时,他同样保持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了战胜“毒草”,他亲自查阅资料,亲自量树苗的长短、高低,终于想出来了能够制服毒草的奇效高招,因为财力有限,他们无钱购买树苗种子,怎么办?他带头放下曾经的地委书记架子,丢掉虚伪的面子,亲自到集市上去拾取人们丢在街道上的果树种子,背负着竹篓,手持着钩子,一次次弯下了腰……

  他始终保持着“清廉”的革命本色,工作中,他本人从来不向组织上要求“过高”的待遇,“退休”之后,更可贵的是,不去组织上安排的“幸福窝”——昆明干休所,而是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带领乡亲们上山种树。自己子女的事情“过头”的不办,女儿非正常的调动工作他不管,孩子上学用公车——自费处理,这些点点滴滴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严于律己、廉洁自律的崇高品质。

  他退休后,本可以像其他人那样,和家人住到省会昆明城里去,享受丰厚的退休金,哄哄孩子,出去旅游,没事在家和老人们喝喝茶,打个麻将,跳跳舞,过上很多人眼中的幸福生活,可他没有这样做。他为何能够做到一生为民、务实、清廉呢?这是因为他党性强的缘故,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纪守法,始终坚持原则,始终心系国家,心系人民,能够放下官僚主义架子,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之中间,能够虚心向人民求教,乐于与人民为伍;他作风正派,为人公道,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虚假的花样;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和自己身边的同志,不搞任何形式的享乐主义,不搞任何形式的'奢靡之风,始终牢记“两个务必”,永远保持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本色,他的事迹理应让我们受到震撼。

  如何向他学习呢?就要像他一样,心系党和人民,心系广大师生员工,心系学校的发展,立足自己的工作本职,积极投身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中,对照党章,对照广大师生的期盼,对照先模典型事迹,深入广大师生之中,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想法和呼声。努力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深挖错误言行产生的根源。轻装上阵,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政策把握水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坚实原则,坚持程序,求真务实,大胆探索,为学校的健康发展做出自己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杨善洲》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杨善洲》观后感精彩05-07

杨善洲观后感范文03-29

《泊船瓜洲》说课稿06-24

泊船瓜洲教学设计02-12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06-09

百善孝为先观后感08-12

第一书记广西卫视杨六斤观后感10-09

八年级杨绛《老王》教学设计10-12

老王杨绛读后感02-12

杨修之死读后感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