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观后感>《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5-22 11:20:5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推荐】《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看完一部经典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近日,观《典籍里的中国》,心生感慨,故作此篇,以怀先人。

  这一期的典籍为《徐霞客游记》,主要讲述了徐霞客幼年、青年及其游历祖国大好河山的经历。无数画面在时空中交错,以“传承”为主题,无数先辈前赴后继,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画面伊始,徐霞客在云南患上脚疾,却铿锵而言:“我们要沿着先人的脚步,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画面一转,是中国地理学家们在冰川中探寻长江源头,有一个人冻肿了双脚,却坚定地说:“我们要在前人的足迹上更进一步,完成溯源。”这两句话让我无比震撼。画面来到徐霞客身患重病时,人们都劝他回家,他却拿出一把铁锨说:“何处不可埋吾骨耶?”他要将自己的余生奉献给华夏山水,如何不令我感慨万千。

  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徐霞客见面以后,镜头拉回到了徐霞客的幼年时代。徐家正盛传一个歌谣:“徐家布,赛丝绸,江阴城里人人求;徐家布薄又软,夏天透凉冬天暖。”徐霞客说:“我们家的布有长江那么长,”徐母却说:“我们家所有的布连起来都没有长江长。”徐霞客问母亲:“长江有多长?”徐母说了许多,也不知道长江到底有多长,只提到了长江的源头在岷山,徐霞客立誓:“我要去长江的源头看看。”好奇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理想就此启航。

  科举落第,徐父却借祖训教导徐霞客立志比功名更重要。是以,当徐霞客说要游历山水时,徐父欣然支持,还鼓励他:“圣贤的功业就是建于山水之间。”徐霞客将郦道元视为偶像,要“将功业建于山水之间。”

  正当徐霞客踌躇满志,准备出发时,噩耗传来—一伙盗贼闯入徐家,将布匹一扫而空,还打伤了徐父。徐父又急又气,没多久就去世了。坚韧的徐母引导徐霞客走出悲痛,鼓励他去实现在父亲面前许下的'承诺。

  在母亲的鼓励下,徐霞客迈出家门,开启了第一次游历。

  回到家的徐霞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给母亲听,徐母惊叹非常。徐霞客隔空告诉撒贝宁:他的母亲最喜欢他的游记,每当他念给徐母听时,徐母都高兴得像个小孩子,就如自己也身临其境一样。

  徐母八十大寿时,徐霞客的很多朋友前来祝贺,其中不乏文坛巨匠,他们都是徐霞客游记的粉丝。徐母很是为儿子有这样的成绩、结交了许多朋友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有一个场景最是让人为之动容。徐母去世后,徐霞客回忆起童年往事,徐母慈祥的形象又出现在他眼前,鼓励他继续远游。正当徐母要离开时,徐霞客忽地跪下了,徐母想要摸儿子脸庞,却摸不到,真挚母子情,让人潸然泪下。母亲的爱,是他一次一次远行的动力和源泉。

  守孝三年后,带着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徐霞客开始了他人生中最长也是最后一次旅程——“万里遐征”。这次征程,他在湘江江畔遭遇强盗,不仅财物被洗劫一空,书籍被销毁殆尽,他和仆人徐安也身受重伤。但是,徐霞客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依然坚定前行,终于登上了苍梧之山——九嶷山,他在山之巅隔空对母亲大声疾呼:“妈妈,你看见了吗,儿子做到了!”

  撒贝宁是这样评价“朝碧海而暮苍梧”的:这是一种纵横于天地之间,不计朝暮、不计山海的理想与豪迈。而徐霞客则说:“这是母亲对我的期望,也是我毕生的志向。”

  多年以后,徐霞客最终完成了他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心愿——溯源长江。垂暮的他最后几步是爬着走的,当他踉踉跄跄来到金沙江,站在江畔一块巨石上,慷慨激昂地呼喊:“母亲,请为我祝贺吧,我看见了长江的正源!”正如曹操所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徐霞客虽已年逾知天命,但探寻长江之源头的初心时刻催其奋进。

  天有不测风云,一直陪伴他的仆人徐安因思念家人,坚持要回家。他到底只是个凡夫俗子,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未曾领悟徐霞客的志向。从江阴一直到丽江,他与徐霞客风雨相伴、同甘共苦,无怨无悔,他尽到了自己的义务。所以,他弃徐霞客而去,我们并没有资格怨责他什么,哪怕此刻的徐霞客卧于病榻,不能行走。愿望近在咫尺而未能实现,愧疚深深地充斥着徐霞客的心。在梦中,他的父母赶来了,安慰他说:“我们以你为傲。”他们劝徐霞客回家:行万里脚下有根。这也正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落叶归根。情势所迫,徐霞客决定回家,当他离开云南时,乡亲们纷纷赶来送别,他们异口同声说道:“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踏遍青山绿水的目标和计划,敢于质疑并探寻真理的勇气,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恒心,热爱大自然的豪情,造就了徐霞客,也造就了《徐霞客游记》。

  岁月变迁,一代代的科学家们在不断地探索、勘测祖国大好山河,尽管测绘的工具和手段日新月异,然而不变的是中国学者求实探索、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对祖国锦绣河山深深的热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干古未绝者,唯我无双。

  《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干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干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

  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干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女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干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三十晚上还在感叹:以前的春晚,是主角,全家人围坐在电视前,目不转睛,气氛热烈;现在的春晚,是背景,全家人围在一起,玩着手机,聊天吃零食。

  快节奏的社会,焦虑的生活,让我们爱上了手机的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爱上了小视频的喜感、朋友圈的热闹。什么时候,能让我们主动放下手机,屏蔽一切消息,静下心来看会儿电视呢?

  不料初一晚上,就偶遇了这样的机会。那是刚吃过晚饭不久,我突然扫到电视屏幕一台正在播出的节目,独特的舞台,厚重的画面……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讲述我们的故事。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帅气的撒贝宁那铿锵有力、意蕴深长的讲述里,我闻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立刻坐下来想看个究竟。这一看,就是近两个小时。

  原来,这是一档新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它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戏剧+影视化”的表现方法,讲述典籍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及书中的闪亮故事。

  这种多舞台、多空间、沉浸式戏剧,和古今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故事,对话华夏先贤,带给观众独特的感受。

  第一期节目选择的典籍是《尚书》。

  凡中国人,都知《尚书》。只是,因为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遥远,我们知有《书》,却不懂《书》。它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或为孔子晚年编纂。通过这期节目,我们得以走近它,聆听它,与它对话,懂得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尚书》之所以能逃过秦始皇“焚书坑儒”,流传至今,在历史上,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伏生(伏胜)。为了保护《书》,他的儿子失去了性命;为了保护《书》,他的妻子忍饥挨饿最终死在他的怀中;为了保护《书》,他把《书》藏于旧宅墙壁之中,而后流亡他乡。汉朝安定后赶紧回乡开墙取《书》,却发现因年代久远,已损失数十篇,仅存28篇。他心痛自责,自此开始在山东全力传授《书》。

  到汉文帝时,为了传承文化,四处征求能通《尚书》研究者,听闻有伏生正传授《尚书》,于是下召让他去朝廷讲学。但那时,伏生已90余岁,老不能行,文帝遂派晁错等人到他住地学习。《尚书》得以流传。

  节目中,撒贝宁与倪大红所饰演的秦朝博士伏生跨越时空对话,带领着我们一同穿越至两千年多年前,听伏生给晁错传授《尚书》。我们看大禹治水,了解《禹贡》中“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的艰辛与伟大,见证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雍州)初分之豪迈与激情,体会百姓之欢欣与鼓舞。伏生之问振聋发聩,幼年伏生之答响彻千年。

  伏生再传《牧誓》,周武王欲伐纣,却遇洪灾,且以五万对纣王七十万大军,力量悬殊。占卜为凶卦,众将领力劝武王不要违背天意。武王拔出宝剑,劈断桌角:“我今天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是天意!”

  这时,前方来报,四方部落、八方百姓听闻武王伐纣,倾己之力伐木铺路、运送粮草、阵前倒戈,武王热血沸腾,众将领热血沸腾,齐诵:“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这句话的意思是举起你们的.戈,排列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我要宣誓了。短短12字,展现了武王伐纣的决心!一个解救黎民于水火的君主形象鲜活出现在我们眼前。

  逼真的场景,真情的演绎,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了解《尚书》及其有关故事。更令人感动的,是剧中几次对话:伏生与晁错的对话,伏生的老年与幼年对话,伏生与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的对话,伏生与现代小学生的对话。

  一次次的对话,串联古今,倪大红先生饰演的伏生,真正是演活了,屏幕前的每一个人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一个对《书》热爱、舍命护书传书的伟大形象。那眼神,那恸哭,那哽咽,那执着,都让我们忍不住哽咽流泪。

  最后,撒贝宁带领“伏生”来到两千年之后的图书馆,看到后世之人如此尊重《尚书》,欣慰点头:“我就放心啦!”瞬间,对伏生的感激与崇敬之情似有了安放之处。

  正如蒙曼老师所说:“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什么是中国?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看完这个节目,相信每一个华夏儿女胸中激荡的那股情绪,那腔激情,都是“中国”!

  从今天起,跟我一起,蹲守《典籍里的中国》吧,你一定会和我一样爱上它,让中国、让典籍,融入我们的呼吸里,血液中。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具体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气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化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很多相像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省,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尝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靠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完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争辩《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珍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确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光明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亮的声音娴熟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确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深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呈现自身的才智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连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连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到底,有典籍才有中国;到底,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通过观看《典藉里的中国》,让我深有感受,用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对话,讲解和观看的形式,让人更入其中。

  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理想,为了理想辞掉了官。朝着理想出发,他的弟子也坚定的选择追随夫子,他到了卫国,在卫国推行仁政德治,但卫侯却做了让孔子反感之事,他们便离开了。但孔子又与他的弟子走散被人比作“累累若丧家之犬”,又重聚,最后得以去往楚国,但未曾想到国君竟已去。夫子又在晚年间失去了他最喜爱的两位弟子颜回和仲由,他们先一步的离开了夫子,看到夫子倒下流出泪水的那一刻。我也好似感到那种心痛,那种悲楚。又会想起孔子的儿时十五六岁的年纪,便无了双亲,正值晚年时期,又无了自己最喜爱的两个弟子,实在是让人为之难受,同情。

  孔子他总是快乐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即便他的经历再不堪,再痛苦,但也好。孔夫子的众多弟子,在他决定周游列国时,也坚定的站在他身边。孔子用他的一生,他的经历,他的话语让我认识到为了理想可以不惜一切,为了推行仁政道德可以周游列国十五年。可以,即便再难也能有一种乐观的心态,孔子还告诉我,做人要诚信。而且孔子也不是一个物质的人,他面对着高的官位,高的报酬,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实现理想,推行仁政德治,危险苦难的道路,他选了后者,他要用他的方法。让百姓们生活富裕,孔子真是一位真正的君子!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能让现在的人也记得的原因吧。

  同时也很为仲由和颜回惋惜,他们追随了孔子半生,与孔子一起实现理想,最后却先一步孔子去了。多么好的两位君子啊,可惜了。也对那时的残暴恶君而感到愤恨,愤怒。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磐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惟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历史风雨飘摇中炽燃未熄,正是因为有万千国人用热血传承圣火。勒石刻经,青史永存,惟殷先人,有典有籍,薪火相传。

  五千年过去,中国的圣人贤达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禹敷土,随山刑木,奠高山大川。”这是《尚书》中《禹禹》中的第一句。因《商书》的流传我们见识到了华夏九州分定,四海会同,茫茫乌云下禹疾走丈量华夏大地的豪情壮志。“称尔干,比尔干,立尔予,矛其誓。”然而,“汉无伏生,《尚书》不传;传无伏生,亦不知其义。”《尚书》不易学,伏生读了一辈子;《尚书》不易懂,伏生讲了一辈子;等了一辈子,守了一辈子,终于等到有朝一日《尚书》流芳百世。

  那灼灼目光中,有对君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殷切期望,有对爱子以命护书、妻忍饿受冻誓死护书的愧怍不安,有《尚书》得以流传推广、生生不息的感激涕零。惟殷先人,今有《尚书》,懂其“人心向背”为先贤治政之本,知其“业广惟勤”乃个人修身之要,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是朝代兴废之由。

  时光之舟桨橹轻摇,揆诸当下,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精神仍熠熠生辉,大放异彩。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汉字却在国门轰开后被视为落后根源,有人叫喊“文字不灭则中国新文化无望”,我文明古国的根基顿遭猛烈撼动,岌岌可危。这时候,周有光先生站了出来,以身为汉字正名,他的“汉语拼音方案”使古老文字重现光彩;叶嘉莹大师毅然回到祖国大陆,培养出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续易安香火,继静安绝学,为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经典咏流传》让传统文化重新隆重登场,《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千年的跨时空对话将典籍“活”了起来;《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全民对诗词的热爱,更痴醉于“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打开典籍,对话先贤,知道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文献记载着中华民族过往的辉煌,铭刻着先民的.创造,延续着民族精神的血脉,不仅要庋藏在庙堂上书库中,更要让它们走近每个普通人,使其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融入人们的精神基因。

  石风化而碎,谓之破;韦就刃而不折,谓之韧。中华文明既经风霜五千载,未曾被岁月湮灭。故中华文明者,韦也,非石也。它是日月星辰,挥洒光芒而不与荧光争辉,它亦是坚实铁胚,经过烈火铁锤锻造,誓死不屈。

  惟殷先人,惟殷先人心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基因,且看文化之丝柔软且坚实,曾经飘摇的中华文化因中国文明的韧性而重获新生。惟殷先人,惟殷先人心中中华文明的韧性,支撑这座华夏大厦屹立不倒,在未来强盛路上乘风破浪,世代守护,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把一部部典籍搬上电视荧屏,是非常大胆的想法;让一位位古圣先贤走进千家万户,是令人激动的创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不仅把这样的想法和创意落到实处,而且取得极大成功,社会各界交口称赞,尤其备受年轻人喜爱,实在难能可贵。

  笔者有幸参与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龙》的制作和拍摄,在整整一年的时间里,见证了《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的工作方式,亲身感受了他们如何让一部古代典籍“活”起来。节目组人员全身心投入,表现出对典籍的虔敬,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热情,对中华人文精神的高度认同。

  文心一脉,打造雅俗共赏之作

  在中华文化史上,以一部书而名垂青史者不乏其人,刘勰正是其中一位。至于以什么样的书流芳千古,则各有不同。刘勰留给我们的书叫《文心雕龙》。它共五十篇,最后一篇《序志》具有“序言”性质,正文部分四十九篇,自《原道》至《程器》,刘勰以“道”为根本,最终落实到文人之成“器”,结构经过精心安排,思想理论秩序井然、逻辑严谨,形成一个完整、精密的庞大理论系统。

  《文心雕龙》在中国古代文化领域有着广泛传播,对中国古代文论的渗透和影响可以说无处不在。近代以来,随着著名学者黄侃把《文心雕龙》作为一门学科搬上北京大学的讲坛,这部文论经典的魅力更是吸引了无数研究者流连忘返,产生一大批卓越的研究成果,进而形成一门学问——龙学。一百多年来,“龙学”的专门著述已经超过八百种,专题文章超过一万篇,世界各地均有不少研究《文心雕龙》的读者和学者。

  让这样一部文论经典走近大众,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用了大半年的时间阅读各种资料,从两方面走进《文心雕龙》和“龙学”:一方面,全面把握刘勰的生平,深入分析有关刘勰生卒年的各种学说,抓住刘勰与昭明太子萧统的关系,充分演绎出一幕生动感人的梁代文坛忘年交故事,并以此把《文心雕龙》和《文选》这六朝文学的双璧巧妙地联系起来,合乎情理,而又不悖历史,不仅让刘勰的形象丰满了许多,也把萧统这一文化名人有血有肉地呈现出来,成为本期节目的一大亮点。

  另一方面,节目组抓住“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的基本精神,让古今之“文心”一脉贯通,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专业态度,秉持刘勰“文心雕龙”的精神进行创作,可谓一丝不苟、精雕细刻,数十易其稿,最终打造出一部神思飞扬、融汇古今,既有专业水准又有大众情怀的雅俗共赏之作。通过节目,让《文心雕龙》这部深奥的文论典籍走进千家万户,让刘勰这位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千古奇人走上荧屏,也让“龙学”这一大学讲堂的精深之学走近万千大众,这种有益的尝试,值得给予一个大大的“赞”字。

  立文之道,深入挖掘典籍价值

  《文心雕龙》是一部文论,但又有着远远超出一般文学理论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对此,《典籍里的中国》节目组进行充分挖掘和提炼,从专家访谈到典读会,再到生动感人的戏剧演绎,《文心雕龙》的性质得到多方面体现,它的“立文之道”及其当代意义也得到全方位展示。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的元典。所谓“元典”,就是首要之典、根本之典。中国文论浩如烟海,但真正可以称之为元典的著作,主要就是一部《文心雕龙》,其后很多著作、很多理论,特别是很多范畴,都是从《文心雕龙》生发出来的。《文心雕龙》的.“文”不等于今天的“文学”,它的范围更宽广,地位也更重要,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军事、仪节、制度、法律,都离不开“文”。因此,《文心雕龙》虽是一本文论著作,但这个“文论”不等于今天的“文学理论”,刘勰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一部中国传统文化的教科书。

  值得称道的是,《典籍里的中国》较为完整地展示了《文心雕龙》这部独一无二的文章学元典所具有的多方面意义,如文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一朝综文,千年凝锦”等,以此说明《文心雕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关注文章发展,而且注重文章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应该说,这既是刘勰撰写《文心雕龙》的初衷,也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彰显出《典籍里的中国》的品位。

  人文化成,体现追求与担当

  《典籍里的中国》这期节目的构思和拍摄,不仅着眼于刘勰及《文心雕龙》一书,而且挖掘该书之所以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洞察其时代成因,并广泛联系刘勰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充分展现这一文论著作成为不朽经典的来龙去脉,并由此昭示其中蕴含的中华人文精神。这对一档电视节目而言实在不易,体现了节目组的追求和担当。

  实际上,以《文心雕龙》为代表的中国文论,乃关乎所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领域的人生通识,其最终达成通向人生自由境界的文化能力。故刘勰说“安有丈夫学文,而不达于政事哉”,不仅学文是建功立业的手段,而且“文”与“政”原本是密不可分的,所谓“文武之术,左右惟宜”,学文和达政乃是一致的,学文必然达政,因为“文”的能力也就关乎“政”的能力,这才是《文心雕龙》之作的出发点。

  毫无疑问,《文心雕龙》不应只是专业人士研究的对象,“龙学”也不应自居于学术金字塔的顶端,而是应当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比如各种公文写作、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都需要刘勰所讲的“文章”功夫,也就离不开《文心雕龙》的具体指导,更不必说中小学生的作文基本功训练了。因此,新世纪的“龙学”必将走向更加宽广的舞台,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增添力量,为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典籍里的中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是必然的,节目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倍加呵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牛年新春重点打造的大型原创文化节目。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中的经典名篇,展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讲述感人至深的传承故事。节目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故事讲述场”,生动演绎中华典籍精华的源远流长。本节目是树立文化自信的典范,对于高考语文极具指导性。

  节目中,演员重现了大禹与先民治水的场景,他们仅有简陋的治水工具,却不畏洪水泛滥,誓要天下安宁。在《尚书·禹贡》一篇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个更为壮阔的大禹分定九州历史: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作为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典范之作,他的问世、留存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尚书》是怎样一部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 “尚”即“上”,《尚书》就是上古的书,传统《尚书》(又称《今文尚书》)由伏生传下来。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

  1900年,敦煌莫高窟的藏经洞被王道士发现,内藏典籍万卷。这些典籍穿越千年,重回世人面前。清朝末年,部分经卷被运到京师,《尚书》文献当时最早的传世文本也在其中。如今,敦煌藏经存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尚书》便是其中一部分,世代传承。《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

  其“典”、“漠”、“训”、“告”、“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记事的内容,上起原始社会末期的唐尧,下至春秋时的秦穆公。

  《尚书》按时代先后,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个部分,共100篇。古人“尚”与“上”通用,“书”原来就是史,上古时,史为记事之官,书为史官所记之史,由于这部书所记载的是上古的史事,所以叫做《尚书》。《尚书》也就是上古史的意思,“尚书者,上古帝王之书,或以为上所为,下所书,故谓之《尚书》。”(王充《论衡·正说篇》)

  关于《尚书》的`编纂者,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但司马迁和班固都肯定它是孔子编纂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承上启下的集大成者,他生活的年代是礼、乐废,《诗》《书》缺的春秋末期。所以他周游列国之后回到鲁国,把晚年的精力都花在编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上面,还为《尚书》写了序。司马迁说,孔子“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史记·孔子世家》)因此,《尚书》被儒家列为经典之一。

  孔子收徒讲学时,还选用了这些典籍作为教材。他认为这六种教材,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礼记·经解》)这说明了“六经”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汉武帝时,鲁共王刘余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范围,拆毁了孔子的旧宅,并从孔宅墙壁中发现了许多用蝌蚪文字(汉以前的大篆或瘤文)写成的竹简,为古文《尚书》。当时的学者孔安国(孔子的后代),把它和通行的今文《尚书》互相校读了一遍,多出了16篇。这部古文《尚书》一直没有被汉朝所重视,也没有列于学官,又没有人传授。到王莽时才把这部古文《尚书》列于学官。到东汉时,才逐渐盛行,当时的大学者马融、郑玄等人并为它作注释,于是才盛行于世。但它与今文《尚书》相比较,还是不如今文《尚书》被人重视。后来,它就逐渐散失了。

  东晋元帝(司马睿)时,豫章内史梅曾经向朝廷献上25篇的古文《尚书》(它与汉代的古文《尚书》也不同),还有伪造的孔安国《尚书传》。东晋政府把它列于学官,影响较大,在社会上流传了很长的时间。到唐朝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命令修撰群经正义,孔颖达作《尚书正义》和陆德明写《经典释文》时,都是根据梅所献的这个本子。于是它便成了官府的标准本,以后又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

  由于汉朝时从孔府壁中取出的蝌蚪文《尚书》早已散失,东晋梅的古文《尚书》虽被认为是伪书,但它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广为流行,也就弄假成真了。我们今天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即今文《尚书》与梅氏所献的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58篇,即《虞书》五篇、《夏书》四篇、《商书》十七篇、《周书》三十二篇。《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如《尧典》记载着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反映了原始公社制度权位继承情况。《禹贡》是我国最早的历史地理文献。《盘庚》记述商朝迁都情况。

  《尚书》是难读的。司马迁写《史记》时,采用了《尚书》的材料,或录全文,或取部分文字,但他运用了“以训话代经文”的原则,把《尚书》的原文翻译了一遍,使先秦的古书,变成为汉代通行的语言文字。例如《尚书·尧典》中有“钦若昊天”的话,《史记·五帝本纪》便写为“敬顺昊天”。又如《尧典》中的“馨子”,《五帝本纪》中改作“盲者”。所以我们可以把《尚书》和《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等对照来读。

  什么是《禹贡》?

  《尚书》中的《禹贡》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中公认的一篇具有系统性地理观念的文章,也是中国古代地理的典范之作,全书共一千二百字,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与五服五个部分组成。

  《禹贡》所说的九州,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依次叙述各州疆域、水利、土质、赋税、贡物、贡道,也述及山川、湖泊、草木、物产等情况,对土壤的记述尤详。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叙述20余座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真实可靠。

  导水以叙述9条河流为主线,对河流名称、分布特征、疏导情形加以叙述。导山、导水篇幅较小,重点记述黄河流域的山川,导山(凿山)、导水的目的是疏通河道、宣泄洪水。

  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每服又各以百里、二百里、三百里、四百里、五百里不等,规定贡物、赋税标准等,反映作者在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

  后世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班固的《汉书·地理志》都将《禹贡》的内容原封不动的抄录了过来。

  今天的我们再来看《禹贡》,会发现两问题,第一它太简略;第二它所描绘的地理分布非常规整,总体感觉就是不那么靠谱。但是这在古代却是了不起的发明,特别是在文化底子薄弱的初汉,对于我们这个世界认知几乎又回归到了一穷二白的地步,突然出现一份地图,就算画得再糟糕,也至少比没有好,特别是针对水患而言,《尚书》刚重见天日那段时间,人们如获至宝,哪里发生了水灾?在什么地方?应该怎么办?全凭一篇《禹贡》作为指导。

  从中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角度来看,《禹贡》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的地理观念,构成了中国区域地理最古老的典范。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到底什么是中国?我想,禹划九州是中国;尧舜禹、汤文武、孔夫子、伏生是中国;名为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国;敦睦九族,协和万邦是中国。有典籍才有中国!

  傍晚,一家四口人围坐在沙发上,对着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典籍里的中国》。这是大年初一刚推出的综艺节目,也是刚刚播出第一期。不得不说,节目的.进程很有新意,采用多舞台话剧表演,跨时空对话等方式,是观众有了沉浸式体验。

  当然,这第一期的内容也是干货满满。由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叙述了他如何保护《尚书》传授《尚书》。秦末楚汉相争,民不聊生,伏生为了保护《尚书》,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颠沛流离,其间伏生的爱子为了保护《尚书》与土匪搏斗而死,伏生的妻子就算是冷死,也不愿意烧《尚书》取暖,最终永远地留在了荒野。而当战乱结束,伏生回到家乡,凿开墙壁,却发现被他藏在墙壁里的尚书早已残破不堪,只剩下28篇,于是他用自己的余生传授尚书,希望尚书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浮生活了90多岁,有90多年一直在读尚书,20多年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保护尚书,若不是因为尚书,伏生的儿子和妻子也不会死去。可是伏生却不后悔,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

  其中还有几个片段,是属于尚书部分的禹贡还有牧誓。其中大禹划九州,周武王与纣王的牧野之战,至今还使我的眼中含有泪花。结尾部分,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伏生介绍尚书自西汉以后的传承过程,其中不乏多种坎坷,直到唐代,还有人在一块大青石上刻下了尚书,为开成石经。华夏经典,弦歌不辍!

  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框架。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从小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其祖父孙书立下过赫赫战功,教育孙武“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孙武成人后,叔父为保护他,将他送去吴国。孙武曾辅佐吴王阖闾称王,在著名的柏举之战获胜。后因吴王沉迷享乐,孙武十分失望,于是归隐山林,安心修著兵书,便有了今日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我们知兵,善于用兵。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知兵,重战,慎战,但我们认为“战”是为了“不战”,战争不是争权夺利的筹码,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信止戈为武,践行“铸剑为犁”。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时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孙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卫着家国,使兵家思想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档全新大型文化类节目,以多舞台、多场景、古今对话的创新方式出现在大众眼前,刚播出便收获了4。5亿的播放量。

  节目将聚集多名演员来演绎典籍里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借由不同时空坐标里写书人、读书人的闪亮故事,让经典照进现实,展现经典书籍中的中华文化。

  当我初看这个节目时,我的.感觉是:惊艳!首先,节目的场景设计十分巧妙,甚至可以说是独具匠心。为了让观众沉浸地走进历史,确实做了很多考虑,旋转式座椅就是一大体现;其次就是演员的深情演绎,古人的情感复杂,不是那么容易揣摩的。

  比如最近一期中的“伏生”角色,伏生作为一个心系《尚书》且年过九旬的老人,其扮演者倪大红老师需要从人物心理、语速、动作快慢等多个方面考虑如何去展现人物形象,这很考验演员的职业技能和其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同时,我们从节目中也可以看到很多观众都被伏生的“舍命护书”所感动,热泪盈眶,这也恰恰满足了我们一点点的精神需求。生活在快时代的我们,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品读经典,这个节目也正是一个好的契机,我们需要感谢这个节目,感谢这种创意!

  节目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几句:“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不仅仅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他蕴含的更多是一种智慧,一种情怀,一个国家的象征。希望中国文化能够在各辈人的努力下薪火相传,经久不息!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世纪坛序》烫金的字样深深烙在国人心中。五千年的文明圣火,在风雨飘摇中亦燃未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中华民族这片桀骜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近日,综艺型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大放异彩,以独具一格的方式向国人讲述不绝如缕的华夏故事。节目第一期介绍了“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一一《尚书》。“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华夏经典,弦歌不辍。沉重的语句无一不使国人内心澎湃,华夏文明的精髓绵延至今,溢散出无穷的光辉。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斗转星移,王朝更迭;青石刻经,青石永存。抚摸传承千年的典籍,翻开古老泛黄的书页,一个个沉重而又饱经沧桑的文字浮现在眼前,那是文化之典藏,那是华夏之渊源。品读经典,“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品读经典,领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蕴;品读经典,感受“民惟邦本,本同邦宁”的力量。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熔铸于字里行间,镌刻于时代青石,它们并未湮没在历史长河中,在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热血传承中与时代接轨,推陈出新,千年繁盛。

  风风雨雨,沧海桑田,华夏儿女血液中流淌的责任心和文化情却未消逝。从爱子护书,以命相搏,用热血传承圣火,讲授《尚书》的耄耋老人伏生,到今日《典籍里的中国》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映,粼粼历史长河中倒映出来的正是华夏儿女守护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护得文学精髓千年周全、千年繁盛的豪情壮志与坚定决心。

  仰望历史的天空,华夏文明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华夏文明绵绵不断。一片片竹简本木牍,不只是见证历史的藏品,更是滋养文化血脉的.“甘泉”。与千百年来遗存下来的经典对话,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也能让更多国人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享受。追溯华夏文明,使其不绝如缕,薪火相传,为培育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奠定深厚基础,传承民族祖先不朽的智慧和无穷的魅力。

  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传承文化基因,镌刻华夏文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长江的源头在哪儿?为了探寻这个问题,中国古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仅凭一双脚走了两年。

  三百多年前没有现代先进的测绘手段和精密仪器,没有国家人力物力支持。仅靠着一具血肉之躯、一个崇高的理想、一个团在心头的谜,徐霞客毅然走上一条漫漫追寻的长路。

  小时候,徐霞客的理想就是追根溯源,千百年来所有人都说长江的源头是岷江,可是否真实,无人证论。探寻长江源头,走遍祖国河山,是他的初心;纠正谬误,向世人证实“长江的源头是金沙江”,是他走出的第一步。两年,万里长江,沿路全靠步行,这使得徐霞客的脚落下病根。

  他走遍祖国河山,绘制地图,详细记录真实数据,不怕苦难,初心不改。这些文字后来汇聚成中国地理巨著《徐霞客游记》,写后半部分《万里遐征》时徐霞客已入晚年,双腿不能行动,病入膏肓,许多人劝他不要走了,他不假思索地摇头,声声铿锵:“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我的.理解是:大丈夫应把心血和生命倾注于国家,朝朝暮暮,与山川湖海作伴,无怨无悔,矢志不渝。《徐霞客游记》实实在在是用双脚走出,用心血沥出的。这是一条悲壮的路,为后世地理学做了厚实的铺垫,推动了中国地理学发的进步发展。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徐霞客,一个游人、文学家,也是一个坚守初心的地探索家。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今天我看了《典籍里的中国》。

  通过这部戏,我认识了一生爱《书》如命的伏生爷爷(本名伏胜);伐纣的周武王;代皇上听《书》的晁错。

  这里还有很多名人名言名曲,例如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出自《尚书。牧誓》节选。

  我还认识了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荆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这就是华夏九州,多民族的九州,物产丰盛的`九州。

  我知道鲧治水用堵塞之法,禹治水用疏通之法,已被尊称为大禹(原名姒禹),他的父亲是姒鲧,本是治水之人,可九年不见其功,便流放至羽山,才换大禹治水。大禹还有三过家门

  而不入的故事呢!

  我看完这部戏后非常感动,还和爸爸妈妈玩了记九州,太高兴了,我和爸爸妈妈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感觉文字都活了过来,中国古籍离我更近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文集,《论语》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尽管作者是谁至今仍无定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论语》是孔门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人的仁德智慧,两千年的风骨性格,都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对话里。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说:苟无孔子,则中国当非复二千年来之中国。

  一部《论语》,千古流传;一位老师,万世师表。本期节目将以孔子和弟子之间的故事来讲述《论语》当中贯穿始终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终在历史的时空中凝望着我们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换个视角读《论语》

  看弟子如何凝聚在孔子的周围,追求有仁爱精神的理想世界

  孔子一生传道授业,每逢杏坛讲学,四方弟子云集。《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学说坚定的追随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本期《典籍里的中国》特别邀来四位读书人,大家在节目中不仅精妙解读了《论语》的核心思想和后世传播,还特别从孔子及其弟子关系的角度品读《论语》,带领大家感受孔子弟子响应老师召唤,凝聚在孔子周围,共同追求仁爱理想世界的生命历程。

  《论语》现存二十篇,接近一万六千字,孔子的这些言论为从何而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介绍道:《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里边就记载了孔子晚年的两个弟子,在讲学的过程中,轮流记录。看到这些材料以后,我们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实际上是各有所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论语》的来源。

  但凡读过《论语》,一定会对子曰印象深刻。透过那一个个子曰,今人能够感受到20xx多年前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鲜明个性:子贡富而好礼;颜回贫而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路直爽而勇武,尽心尽力地保护孔子四十多年,以至于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能将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论语》中记录着颜回对夫子的赞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最核心的思想是仁。上海开放大学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鲍鹏山提到《论语》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弟子都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基本没有下过一个本体性的定义。子贡问仁,孔子就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仲弓问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樊迟问仁,孔子给出了经典答案爱人

  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郑任钊表示:孔子通过教书育人的方式,把仁的思想传了下来,进而又影响了像孟子、朱熹等许多的儒学大家,在仁的基础上,中国人又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宽广的情怀。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以仁爱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日用而不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铺染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

  陈蔡绝粮尽显精神高光

  沉浸感受岁寒松柏的气节,一碗薄粥的真情

  《典籍里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坚持以精深而有价值的'思想感染观众,每一期都用一个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温暖而富有力量地传递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和高贵的精神。

  本期节目,创作团队将不仅从弟子的视角展现孔子的情怀与精神,还将讲述孔子和弟子之间的真挚情感。其中,王绘春扮演孔子,保剑锋扮演子贡,王仁君扮演颜回,高晓攀扮演仲由。

  孔子晚年曾如此总结自己的人生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为了生活,他在鲁国做过仓库保管员,看管过牛羊,一度做过大官,但是为了理想又辞了官,五十多岁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这一周游,就是十四年。

  本期节目的戏剧,从子贡慕名而来拜孔夫子为师讲起,再现了孔子带着一众弟子历经磨难的周游之路:孔子到卫国推行仁政德治,未能如愿;过匡地,随时可能被人当成恶人误杀;在宋国大树下习礼,司马桓魋派人砍树欲杀之;满怀希望去往楚国,等来的却是楚君薨的噩耗孔子四处碰壁,受尽嘲笑,累累若丧家之狗。

  值得期待的是,尽显孔子精神高光的陈蔡绝粮,被演员们演绎得荡气回肠。这一事件也是周游列国十四年中最难的一段经历,孔子与众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绝粮七日。子贡受命于危难,前往楚国求援。他们虽饱经苦难,但一路同行,一路坚定,如岁寒松柏身处逆境而依然挺立,哪怕只剩下一碗薄粥,仍觉味道甚美。正如舞台上撒贝宁所说:追寻大道的苦,患难真情的甜,都在这一碗薄粥里了!

  晚年弟子众多,本是对孔子的一种慰藉,但令他备受打击的是,最爱的两位弟子颜回、仲由先他而去。当舞台呈现这段感人肺腑的生离死别时,看到弟子逐一和孔子告别,心碎的孔子用颤抖的声音呼唤着回啊仲由,众多观众眼泪决堤。拍摄这场戏的时候,当说完朝闻道,夕死可矣,饰演孔子的王绘春倒在地上,他已经难以抑制喷薄而出的情感,被拉起来的时候,还一直在擦眼泪。目睹了这一切的撒贝宁说:那一刻,我仿佛真的站在了孔子面前,真真切切地感受着孔子的情怀。

  在戏剧的结尾,孔子和弟子们回到了他们年轻的时候,一场杏坛讲学穿越时空,于书声琅琅中,澎湃着我们正年轻的朝气。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动容道:洙泗之间,杏坛之上,讲习不辍,弦歌不辍。我觉得这个是咱们中国文化史上最动人的一幕了!6月13日晚,就让我们一起回到孔子和弟子正年轻的时候,品读《论语》背后鲜活的情感与精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1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15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5-2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22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彩12-26

《典籍里的中国》的《尚书》观后感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