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
朋友聚会,每当有新朋友在场时总会有人有意无意地提到某某人是影迷,而又总会有人说电影无非是一种快餐文化。也许很多电影真的只能用快餐来形容,好看、花哨、热闹却经不起思考更别说时间的考验。经常在各类媒体中看到XX剧组主创人员表示自己是"有诚意"地拍摄一部电影,而看过其作品之后不得不令人怀疑那些诚意究竟是给予电影观众的还是给予片酬或是别的什么的。特别是某些披着大制作大投入的大片巨制……。真不知道这些话是应该多说几句呢还是点到为至,看了太多吐槽,感受了太多无奈之后,只能说一句"说了也白说"而草草了事。
不过,总会有一些电影会成为影史经典。
《辛德勒的名单》并不是第一部反映那段历史的电影,也不是第一部因为反映了那段历史而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却应该是同类题材电影中最成功的一部电影。
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
1、这是一个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的电影;
2、这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所表现的是历史中最黑暗的一面以及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3、这部电影拥有一个超一流的制作团队,包括一流的导演、一流的编剧、一流的演员、一流的摄影、一流的后期制作、一流的配乐、一流的剪辑等等等等等等……
所有的原因归根到底其实只有一个——认真的态度。
关于这电影的种种已经快要被专业影评人与电影爱好者们8得快要烂掉了吧?所以,不想再去说那些专业的或者是非专业的话题,而是想聊聊关于态度的问题。
《辛德勒的名单》改编自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肯尼利所著小说《辛德勒方舟》,小说中的故事是一位因辛德勒而死里逃生的经历的犹太人波德克。菲佛伯格所讲述。1983年斯皮尔伯格与一直期待这段恐怖的经历能够被拍成电影的菲佛伯格见面,斯皮尔伯格给他的回答是"10年"。
为什么是10年?
斯皮尔伯格用行动给出了一个答案,他试图将这部电影让给曾经拥有同样经历的犹太导演罗曼。波兰斯基,1983年的斯皮尔伯格真的`没有足够的能力去驾驭这样一部沉重的电影,即使在这之前他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业电影导演,但那些电影的确没有办法与"严肃"两字划上等号,历经10年沉淀之后小说终于被搬上了大银幕。
一个梦想或者说一个计划被搁在心底是个什么感觉?
时不时地会被这个梦想打断思路又是什么样的感觉?
十年磨一剑,剑出鞘,天地惊!
真的希望能够多看到这样的电影而不是看着边上的观众捧着爆米花无聊地嚼来嚼去。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2
《辛德勒名单》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200名犹太人免法西斯杀害的,真实的历史事件。
影片开始,犹太人围立桌旁衷情圣咏的心声是传统的祈祷仪式,摇曳闪动、集束不定的烛光随着合声的减弱渐渐被黑色吞没。影片由彩色切换为黑白两色的画面。贯穿影片始终的凄惨哀惋的小提琴独奏和几近无伴奏的混声合唱给出的强弱和谐依然不失圣咏的曲式,一位小女孩衣裙上的红色亮点短暂的跳动给出的生命色彩仍然不忘立虹为记的永约。影片结尾处伸开的地平线上,圣咏的基调展开世俗的旋律拥过来黑压压的一群人,画面果断地转为彩色的鲜艳,横扫一切的光明,“我使云彩盖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让世界五颜六色。”
或许在开始的时候,奥斯卡。辛德勒并不是为了救犹太人而开设工厂的,因为毕竟他是一个商人,一个精明发战争财的人,他选取犹太人做工人,是因为他们是最便宜的劳工,开始的他便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这个目的。这些犹太人得到搪瓷厂的一份工作,因此也就得到暂时的安全,没有受到杀人机器的肆虐,辛德勒的工厂成了犹太人心中的避难所。
奥斯卡。辛德勒,一名纳粹分子,他应该早就知道德国人建造的火葬场及煤气室,早就听说,浴室和蒸气室的喷头上流出的不是水,而是毒气。他早就知道犹太人遭受纳粹军队的残酷逼害——电影中有一幕:一列列火车,一节节车厢载满了犹太人的衣物——他们的鞋子,他们的金器,他们的衣服,成堆成堆的,堆成好几座小山,当一把一把金牙仍在验收员面前,他摆出一副厌恶又无奈的神情,接着便是拿起放大镜验证它的真伪……并不是所有的德国人都仇视犹太人,那个验收员心中应该有些为自己身为德国人而羞愧吧。
奥斯卡。辛德勒应该也有这种感受吧,1943年,克拉科夫犹太人居住区遭受到的残酷血洗,他偶然地在远处看到了这一幕——无数的犹太人被从家中赶到了街上,一阵阵枪声之后,一群群犹太人倒了下去。入夜了,以为安全了的犹太人从各自藏身的地方"走"了出来,从地板下面,从床铺下面,从钢琴中……但是他们还没来得及呼吸一口安宁的空气,耳边又响起了枪声……血从天花板上渗出,从床铺下流出……一位德国指挥官悠闲地弹起了巴赫的乐曲……其时,一位德国军官对辛德勒说:"今天是历史的时刻,今天将会被纪念。600年前,犹太人到科拉科落了脚,他们在商业、科学、教育、艺术上兴盛起来,他们一无所有的来,一无所有,却发了迹,六个世纪,形成了犹太人的科拉科,到今天晚上,六个世纪的历史成为谣言,它们从未发生过,今天才是历史。"
“今天是历史的时刻,今天将会被纪念。”
是啊,是会被纪念的,是罪证的印记!犹太人的鲜血染红了大地,更震撼了我们,生命的消逝是如此的轻易,那个遥远的年代——犹太人的生命无法由自己掌控,不必说,那站成一排的人们被同一颗子弹穿过节约出一堆可悲的尸体;不必说,那两鬓斑白的老人被年轻的手掌呼过回响出一种人性的泯灭;不必说,那些堆成山的尸体被烈火无情的吞噬焚化出一片窒息的血色;不必说,曾经天真无邪的孩子为了生命和延续只能躲到臭气熏天的粪坑里;不必说,一支发不出子弹的坏枪对着老人的脑袋不停响起,甚至不知道哪一发会真的射出他只能这么无力在死亡线上等待……我们啊,生活在安逸的年代,从没有想象过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是怎么的一回事,只是浅显地了解当中的皮毛。我们能够握住我们自己的生命,生存或死亡由我们自己来选择,那时的'犹太人呢?他们不能!
残酷血洗,揭示出纳粹分子的丑恶,那时多么的令人气愤,生命在他们眼中到底是什么!辛德勒醒来了,他的良心使他脱离魔鬼的行列,那时的他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更多地保护犹太人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于是他制定了一份声称他的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这批犹太人得以幸存下来。
获取暴利之后的他曾对他的妻子说:“我敢说这里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忘记辛德勒,他们会说;'奥斯卡·。辛德勒人人都记得他,他做出了杰出的事,他能做别人所不能的,他空手来到这里,带着两只旅行箱离去,装满了世上的财富。”说那番话时,他追逐的是金钱,但最后他得到了比金钱更可贵的财富——永恒。
施义的与受益的相互感激成就拯救的历史——人们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战争结束了,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与犹太人告别。那时辛德勒哽咽地说:“我花掉了太多钱……我本可以……这辆车——十条命……这枚胸针——两条命……”他,认为自己做得不够。
“我本可以救出更多人的。”
那一刻,心里那道情感的防线很轻易的垮掉了——为他所感动,他已经很努力了。“你已经做了很多。”犹太人Stern安慰道。
影片结束时,是辛德勒的坟墓,那些在战前曾经获得辛德勒救助,而几十年后已步入暮年的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后裔代表先人走过坟墓,都在墓碑上放一个代表"感恩永远不变"的石块作为敬礼。
那一纸名单见证了生命的永恒,那一枚指环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着灼目的光芒,“救人一命等于救全世界”,那是多少条生命啊,长眠在耶路撒冷的的辛德勒,用财富买到了永恒,成为永不被遗忘的记忆,这是生命的见证!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3
对于国外的书和名著,说实话我是不大爱看的,可能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吧,读国外的书总感觉很难读懂甚至还有点枯燥无趣。老师说读不懂是很正常的,想要读懂就要先读懂国外的圣经,对此我只能投降。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我坚信好的书籍也是,国外也有很多的名人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
还记得一年前,老师带我们看了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三个多小时的片子看完后,给了我深深的思考。此刻想起来都会觉得心痛,而且再也不想看第二遍。这是一部深刻揭露纳粹屠杀犹太人恐怖罪行的电影,影片以一种记录片的黑白色的形式展示了二战那段真实的历史。对于我这样的学生,多了对这种战争年代的体会,那就是战争能把人类最丑陋的一面抖落出来,但也能见到人闪亮期望的一面,天够黑的时候,人就能看到星星,的确是真理。法西斯的疯狂杀戮和辛特勒这个追逐利益的商人挥尽财产救下被迫害的犹太人构成整片的比较线索。整个影片让我有哭的冲动是最后辛特勒在逃亡时悲恸的说:"我还能够救下更多的人…让我很难明白的是,为何人类要分种族互相迫害,比杀动物还冷酷?
喜爱辛特勒对权力的定义:什么是权力?权力不是能够定人死罪,有潜质赦免拯救必死的人,才算是权力!真的很感谢辛德勒,从辛德勒在挥舞棍棒、疯狂扫射的冲锋队和被驱赶的犹太人之间看见了一个穿行于暴行和屠杀而几乎未受到伤害的穿红衣服的小女孩,而当小女孩再次出现时,她已经是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辛德勒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我们同样也是。不仅仅仅小女孩的穿着是本电影少有的彩色,更重要的是它让我看到了有一种叫人性的光芒正在悄悄的燃烧,这也许是辛德勒为放下利益救迫害的犹太人转折点。
辛德勒的名单上的名字是生命,而不是亡灵。就像影片中所说的那样:"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名单,这名单是生命。每一个名字都是用巨额的金钱换来的,辛德勒舍弃了自己很多很多的东西,保护了一群生命,一个民族!
我在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曾设想如果我是辛德勒我是否会那么伟大,如果我是戈特,我是否会那样残暴,但由于人性的怯懦,我不曾也不敢设想如果我是当时的一名犹太人我会怎样,我会怎样生存,怎样死去。我宁愿做任何人,而不愿意是他们,正因他们的惨烈正因我的懦弱。因此我在当时很可能也只是一个茫然无知的旁观者。
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不是要教育我们什么,而是有一种让人警惕的东西。它所警告的不是人的某些习惯,不是人的某些品行,而是人的人性。我也不想拿出电影中某一个犹太人的悲惨命运来博得人们的感叹,从而同意我的说法,正因就某一个犹太人来说,没有另一个无辜的人更就应被虐杀。
当应对焚尸炉、毒气室、与犹太人惊惧疑问的眼睛的时候,你永远不能无动于衷。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4
本文由位置不同来写整个故事。
故事的主任公辛德勒,本是一名纳碎成员,他利用战争来发了战争财,而后由于纳碎人员不顾世界的反对,以种族歧视为由,大量残害犹太人民,使无数的犹太人面临家破人亡的命运,而其中由于辛德勒的良心发现而使部分的犹太人免于于战乱。
本文不断写辛德勒与纳碎人员的对话和表情,来写出纳碎人员手段狠毒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和辛德勒在此过程中以“战争财:来赎罪。在和纳碎人员的对话中也体现的辛德勒的机智勇敢,也体现了罪恶的本原:经济,也就是金钱。
在纳碎时代,犹太人受到了无可估计的损失,在纳碎人员的.眼中犹太人什么都不是,想杀就杀,想辱就辱,而文章通过辛德勒良心的觉醒来体现纳碎时代即将结束。
也说明了纳碎成员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恶魔凶手,他们只是受到了蒙骗而已。
作者以主人公辛德勒为名,一语双关,从侧面来讽刺西特勒的奸诈,丧心病狂。
最后,文章以犹太人的上书来证明辛德勒的“无罪”还用他们仅有的金制品为主人公打造了枚戒指,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体现了犹太人高尚的品格,和恩怨分明的精神。
作者想写本文来警告世人,不要被一时的诱惑而冲昏了头脑,不要昧着良心做事,如果已经作错了事要尽快迷途知返,尽自己的可能去弥补自己的过错,而不要一错再错。每个人都会有做错的时候,如果及时弥补那就还能宽恕,否则他的行为就是可耻的令人所不容的。
我们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为那些贫困,无助的人尽份力,为世界的和平繁荣而尽力。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5
这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具有巨大震撼力、深沉而令人痛苦的电影。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烛光。一根火柴点亮了蜡烛,犹太人在祷告,赞美诗结束后烛光慢慢熄灭,变成一缕青烟,然后四周变得黑暗。
特有的黑白色画面增加了影片的厚重感,也象征着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一个小女孩用红色,这个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之后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我想正是这个小女孩触动了辛德勒,使他从最开始的一个趁机想发大财的商人,转变成一个有良知有人性的人。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强与弱、野蛮与良心的之间的冲击。
那些名单上的犹太人是幸运的,就像斯坦恩说的:“这份名单是生命,名单之外就是深渊。”。但,有更多的犹太人惨遭屠杀,这是那个时代的杯具。历史是苍白的,没有人能够篡改它黑色基调——沉重而哀伤。但是,此刻却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炮火之下。
在中东的土地上,孩子们十几岁便放下课本,拿起路边的石块练习着打倒敌人。很难想象在贫民区的矮墙、砖块中他们的童年是多么的悲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欧洲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中东地区的人口图却是个标准的正三角形——青年人口比例大大高于老年人口比例。他们的平均年龄甚至不到30岁!
这正是连年不断的战争造成的!新闻里常听到:“以色列对加沙实施新一轮空袭,造成巴勒斯坦6人死亡12人受伤”等等的'战报,我们都早已习以为常。当这些人的生命化为一个个数字的时候,没有人哀伤。他们是战争的牺牲品,是战争的受害者。但是然后呢?没有然后了!有的只是报复,又是死伤!
记得政治书里有句话:当今世界的局势是大多数地区和平,少数地区战争。
这是一句令人可悲的话语,透露着整个世界的无奈。人性在那里早已被泯灭,拥有的只是对生命的渴望。
我想我无力改变这一切,能够的只有期望。
期望其他国家能够带给更多的人道主义援助!
期望巴以两国的停火协议能够长久!
期望全世界和平!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6
辛德勒,生于1908年,德国投机商人,好色、生活糜烂,是纳粹中坚分子。战争期间辛德勒雇佣犹太人,因为犹太人是波兰最便宜的劳工。1943年,纳粹对犹太人的疯狂屠杀,使辛德勒最后一丝希望破灭。他开始用一切办法,拯救犹太劳工。他的厂有七个月没生产一件合格的武器,而且他倾其所有养活厂里的犹太人,并贿赂党卫军官。他的觉醒,始于人性,始于心底的一种震颤。这与民族、政治、军事毫无关系,只是人道主义,为了保护那些随时面临死亡威胁的犹太人。他没有获取任何一点好处——散尽家财、随时被党卫军怀疑,而且在战后还有可能被捕。但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一往无前,从不后悔。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辛德勒没有读过孔孟典籍,但他做的事情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心都是相同的,他们只有一个理念——做正确的事而不求回报,尽自己的一切努力。辛德勒在救赎,他所做的一切,不求报答,不求闻名于后世,只求于心无愧。他没有公开地反抗纳粹,没有走到街上散发传单,但他做了更伟大的.事业,因为他,1200个犹太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犹太人敲掉自己的银质假牙,送给辛德勒一枚戒指,上面用希伯来语刻着铭文:凡救一命,即救全世界。那是最朴素的礼物,象征了犹太人纯洁而质朴的心,但他还在为自己保留一枚金质勋章而懊悔——虽然他已经拿出了全部积蓄来拯救犹太人的生命,但依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够。
中国人喜欢花好月圆的结局,然而历史告诉我们,辛德勒战后的恋爱、生意都受到挫折,晚年靠犹太人的接济维持生活。好人不一定有好报,但我们依然希望所有人都做好人——只有大家都成了好人,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辛德勒不会后悔,因为生命比财产更重要。在他敲出那些名字的一刻,就已经做出了抉择,他拯救了生命,也救赎了自己曾经堕落的灵魂。
影片结束时,黑白的屏幕转为彩色,已经步入暮年的犹太人,或者它们的后人,在墓碑上留下代表感恩的石块……每一个石块,都代表了当年的鲜活生命啊。没有哪个民族是优等的或者劣等的,我们只知道任何一个生命的存在,都该受到尊重,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存在下去的资格。所以,辛德勒的救赎,才显得充满意义,那是战争中善良的人性。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7
影片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大规模奴役屠杀犹太人的一段沉重的历史。
当犹太人被赶往犹太区时,街头的纳粹人高声喊:快滚吧!该死的犹太人!透过黑白的影片,我看到那些犹太孩子眼中的光渐渐黯淡,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将是无尽的苦难与折磨。我不敢想象,他们都还那么小,心中的憧憬与对美好的向往就这样被蹂躏;就像这黑白的画面,压抑得令人窒息。纳粹对犹太人的黑暗统治使犹太人彻底成了他们的奴隶。廉价的劳役成了犹太人生存的唯一选择。后来,电影中出现了一个人物戈特,他把屠杀犹太人当成乐趣,在他的眼中看不到任何怜悯与宽恕,他仅存的只有拒绝、杀戮和无法言语的暴戾。
我仍记得他的犹太女佣海伦说:我捉摸不透他的喜怒哀乐,我不敢靠近他,我感觉他随时都可能杀了我。我还记得她眼睛里噙满泪水,恐惧的眼神与抖动的身躯如暴风雨般涤荡着我的内心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一群逃难犹太人中的一位身着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她是这部影片中唯一一抹鲜红色,她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蹦蹦跳跳寻找着避难的地方,这一幕恰巧被辛德勒看到了,或许是被红衣女孩所震撼,他的目光久久不肯离开。女孩在一个沙发底下藏身,她悄悄的趴着,露出笑容。可看到这里的我心却如刀割一般痛,她多像一个天使!可混然不知恶魔的魔掌终会伸向她。后来,当红衣女孩再次出现时,是在运尸车上,她的红色大衣依然很鲜艳,可那已不再是希望了,而是我们心口的一颗朱砂痣。
电影的主人公辛德勒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德裔家庭,家境优渥,懂得享受美好生活。后因经济大萧条家道中落,来到克拉科夫寻找发财机会,交际手段高明,能言善道,靠敲诈勒索,让犹太富商给他投资;长袖善舞,靠贿赂德国军官取得官方合约。空手套白狼,短短的时间之内从两手空空发展成了大富翁以及军方的好朋友。他的本意是发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他亲眼目睹了纳粹党人的残酷暴行,看到了犹太人被肆意地践踏和杀戮,他没有选择冷漠和逃避,而是巧妙地出手相助。他用高超的交际手腕买通军方,让犹太人到工厂来做工,让他们短暂逃离集中营的地狱;找个测试消防水管的借口,给火车内饥渴的犹太人带去生命之水;安慰悲苦绝望的女佣;劝告杀戮成性的军官用宽恕的管理方式;最后铸就了闪耀人性光辉的名单。不惜散尽钱财,置自身于危险,保护素昧平生的犹太人。人性的光辉在他身上层层释放。
一流的智慧总是自相矛盾的在辛德勒身上完美展现,他既自私自利、纵情声色犬马,又坚守善良的道德底线,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是一个真实的人,完美的人。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好学生,但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做没有惠及个人利益,但却正确的事情。
战争,能揭露一个人的丑恶嘴脸,也能展现一个人闪光的一面。辛德勒在看到犹太人的惨状后,用自己的.大部分财产换取犹太人的命,他的名单上打印着一千一百多个人的名字,这不仅是名单,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辛德勒舍弃了很多东西,却保护了一群生命,一个民族!
在犹太人成为自由民时,他们用唯一的金子为辛德勒做了一枚戒指,上面刻着:当你拯救了一个人,就等于救了一个世界。
这是辛德勒对自己的救赎,他的善行使一千多个人得以生存。想必,这是人性的光辉,是我看到的在这部影片中纳粹人的唯一闪耀的光芒。我时常想,假如我是辛德勒,我会倾其所有拯救犹太人吗?假如我是戈特,我会残忍无情地屠杀他们吗?又或者我是那个时期的犹太人,我是否能忍受避难时躲在粪坑里?是否能不惧怕死亡?我该怎么生存,又该怎么死去。我无法知道,因为我的懦弱,因为我没有勇气去面对,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我只能当一个旁观者,为辛德勒的光辉赞颂。为戈特的残忍而愤怒,为无辜遇难的犹太人而惋惜,为幸存的犹太人祝福。
时至今日,难忘的是那份厚重的名单,更历历在目的是黑白画面中穿梭在人群中的红衣女孩,她是最炽热的火焰,也是人们心中最灰暗的角落。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8
这是一部以二战为背景,具有巨大震撼力、深沉而令人痛苦的电影。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烛光。一根火柴点亮了蜡烛,犹太人在祷告,赞美诗结束后烛光慢慢熄灭,变成一缕青烟,然后四周变得黑暗。
特有的黑白色画面增加了影片的厚重感,也象征着犹太人的黑暗时代。在黑白摄影的画面中,只有一个小女孩用红色,这个小女孩是黑白色调的整个屠杀场面的亮点,后来女孩子又一次出现——她躺在一辆运尸车上正被送往焚尸炉。 我想正是这个小女孩触动了辛德勒,使他从最开始的一个趁机想发大财的商人,转变成一个有良知有人性的人。这部电影让我感受到强与弱、野蛮与良心的之间的冲击。
那些名单上的犹太人是幸运的,就像斯坦恩说的:“这份名单是生命,名单之外就是深渊。”。但,有更多的犹太人惨遭屠杀,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历史是苍白的,没有人可以篡改它黑色基调——沉重而哀伤。但是,现在却仍然有很多人生活在炮火之下。
在中东的土地上,孩子们十几岁便放下课本,拿起路边的石块练习着打倒敌人。很难想象在贫民区的矮墙、砖块中他们的童年是多么的悲哀。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欧洲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中东地区的人口图却是个标准的正三角形——青年人口比例大大高于老年人口比例。他们的平均年龄甚至不到30岁!
这正是连年不断的`战争造成的!新闻里常听到:“以色列对加沙实施新一轮空袭,造成巴勒斯坦6人死亡12人受伤”等等的战报,我们都早已习以为常。当这些人的生命化为一个个数字的时候,没有人哀伤。他们是战争的牺牲品,是战争的受害者。可是然后呢?没有然后了!有的只是报复,又是死伤!
记得政治书里有句话:当今世界的局势是大多数地区和平,少数地区战争。
这是一句令人可悲的话语,透露着整个世界的无奈。人性在那里早已被泯灭,拥有的只是对生命的渴望。
我想我无力改变这一切,可以的只有希望。
希望其他国家能够提供更多的人道主义援助!
希望巴以两国的停火协议能够长久!
希望全世界和平!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9
朦胧的烛光,老式打字机的吱嘎作响,娓娓道来的一长串的人名,开始讲述一个漫长的故事。从1939年的九月开始,到1974年的十月三日结束。中间是一场令人发指的暴行和一个高尚而伟大的灵魂,还有一曲对生命的挽歌。
当一批批生活在波兰的犹太人刚刚带着全部家产被迫搬到位于德国克拉科夫地区的隔离区生活的时候,辛德勒还是一个生活在灯红酒绿中的不折不扣的商人兼纳粹军官,打算发一笔战争财。他选择雇佣隔离区内的工人,也仅仅是为了低廉的成本。他的犹太会计师斯泰恩在隔离区的街头四处奔走,伪造资格证发给教师和音乐家,让他们幸免于难。这个出发点让辛德勒日后在目睹了纳粹的屠杀后不惜资产拯救了一千一百余名犹太人,也让他最终倾家荡产在拮据中死去。因此而重获自由的幸存者,一一来到他的墓前,按照犹太民族的习俗在他的墓碑上放上石头,纪念他的善行。
当初在辛德勒逃亡前工人赠与他的戒指的上,刻着一句格言:“凡救一人,即拯救了一个世界。”
这是整部电影最好的简介,无需其他。
我们看到孩子们手拉着手,跟着广播里的曲调齐声歌唱,然后走上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列车。妇人以为只是一时的分离,让家人吞下藏有金粒的面包再走出家门。大夫用听诊器探听墙壁的夹缝中是否藏有人,带来死亡的讯息;纳粹士兵射杀了老者后,反而微笑着哄失去丈夫的老妇人怀里哭闹的孩子,天空中洒落死难者的骨灰……这里是种族灭绝行动开始后的克拉科夫隔离区,一个人间地狱。
但人性的光辉无论在何等阴暗的角落都会存在。除了辛德勒的善举,那个被死亡的阴影笼罩的种族里,一样可以见到灵魂的光辉。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医生夫妇,他们在纳粹军人闯入诊所之前让弥留之际的病人服下药物,有尊严的离开人世。一切结束之后,妻子微微昂起了头,直视着沾满鲜血的枪口。她的眼神里只有轻蔑和不屈,坦然而从容,没有恐惧和妥协。这是凝聚着一个种族全部尊严的一瞥,代价是多余的一声枪响。
还有帮助一对母女逃脱的小男孩,为了不显虚弱而被送往毒气室,用针扎破手指,将鲜血抹在脸上显得脸色红润的.女工,跳进污秽的下水道求生的孩子们,还有急中生智扮作收拾路面的军人而幸免于难的男人,他们的智慧背后是对生命的渴望,需要绞尽脑汁用全部的计策去换取苟且偷生的权利。
他们要面对的就是这样可悲的选择,甚至没有周旋的余地。
整部电影的氛围就是如此压抑,以至于中途只出现了一种颜色,那是一个在混乱拥挤的人群中穿梭,微笑着躲在床底下的红衣女孩,她的存在似乎让人看到了希望,也是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在一片压抑的黑白色中的暖色,他们没有杀害她,没有人发现她的藏身之所。渺小而不起眼的红色在浩劫中带来了生的希望。
但有人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这个红衣女孩是在一列将遇害者的尸体送往焚尸炉的队伍里,在各式各样的衣服里有一抹刺眼的红色映入眼帘。那个无辜而善良,甚至不知道自己处境的女孩没有逃脱命运的玩弄。
整个种族清洗的血腥和残暴就这么轻描淡写却毫无保留的被这一抹醒目的红色所揭露,辛德勒所抱有的最后一点侥幸被它碾地粉碎,他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全部资产开始营救那些无辜的人们。无法继续忍受一个个生命再次从他的眼前流逝而自己无所作为的辛德勒,也许象征着另一种灵魂深处的暖色。就像开头出现的烛火,光芒微弱却渗透出人性之善,无法照亮整个被卷入战争漩涡的民族,却能让那些幸存者重新获得尊严和生活的希望。那张名单拯救了无数生命,而名单之外则是深渊。
影片的结尾,重获自由的人们聚集在天空下,世界重新拥有了色彩,这是一个民族的绝处逢生。一曲交织着善与恶,人性的毁灭和重生的挽歌在辛德勒的墓前缓缓响起。长达三小时的影片就这么落下帷幕。但这个没有大起大落的故事已经打动了无数观众。
所以,我们也愿意在时隔多年之后往辛德勒先生的墓碑上轻轻放下一块石头,来纪念这个延续了无数人生命的老者和在那段历史中逝去的灵魂,还有那一抹永远不会被时间的流逝所吞噬的人性深处的暖色。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0
第一次听说这个电影的名字是在高二的音乐课上。不过那是音乐,当时给人很压抑的感觉!因为音乐里包含了太多的无助,失望,恐怖…从那时起我就想看看这部电影,可是终究因为各种不是借口的借口而没看…
一晃,已经上大二了!上周上课程与教学导论时,老师提到了它。终于决定看了,时间安排不太合适,用了三次才看完!在影片中,我认识了奥斯卡。辛德勒,一个让我尊敬的“纳粹分子”!
辛德勒是个爱财的商人,他也很好色!这是我对他最初的印象。不过这也并没什么,毕竟人的本质就是自私的!纳粹的暴行,使辛德勒逐渐的远离了他的“组织”。1943年,纳粹对克拉科夫犹太人的残酷血洗使辛德勒对纳粹的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他清楚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可怖。从那时起,他只有一个想法:尽可能多地保护犹太人,使其免受奥斯威辛的.死亡!
他制定了一份声称工厂正常运转所“必须”的工人名单,通过贿赂纳粹官员,使他们得以幸存下来。他越来越受到违反种族法的怀疑,但他每次都很机智地躲过了迫害,一如既往地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当运输他的女工的一火车被错开到奥斯威辛后,他又不惜花重金将她们救回了他的“工厂”!不久,苏联红军来到克拉科夫市,向在辛德勒工厂里干活的幸存的犹太人宣布:战争结束了!
下大雪的一天晚上,辛德勒向工人们告别,获救的1000多名犹太人为他送行。他们把一份自动发起签名的证词交给了辛德勒,以证明他并非战犯。同时,有人还敲下自己的金牙,打制了一枚金戒子,赠送给他,在戒子上刻着一句犹太人的名言:救人一命就等于救全人类。辛德勒泪流满面,他为未能多救出更多的犹太人而感到痛苦。辛德勒为他的救赎行动,已竭尽所能。他的全部财产都已用于拯救犹太人的生命。大雪之中,犹太人目送辛德勒离开了城市,他的义举永远被犹太人铭记在心!辛德勒一个值得尊重的人!
辛德勒一个让我尊重的人!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1
在教室看了《辛德勒的名单》,对我的触动很大,后来在寝室我又看了一次,这部长达三小时的电影有太多的东西是震憾到我的脑子里,骨子里。描写二战的电影我们都看过很多,但是如果要我们在记忆里找出最经典的,《辛德勒的名单》必在其数。这是一部磅礴伟大的电影,在这部电影里,我能强烈的感觉到生命的重量!救一个人就是救了全世界!
整部影片中,最令我触目惊心的,不是焚尸场面的惨烈,也非毒气室中的恐慌与绝望,而是一个相对平淡的早晨。这个早晨,一群可怜的犹太人正在一个德军辖区的电网内如牛马般不堪重负地劳作。而该辖区的长官葛夫呢?他正光着上身站在卧室外的阳台上欠背伸腰,悠闲地俯视着他统御的犹太人。在他背后的卧室里,他的女人睡得正香。舒展完筋骨之后,葛夫缓缓踱回屋内拾出一条狙击枪瞄准远处劳作稍显迟慢的犹太人,将他们一一击毙。他歪着头,嘴里叼着枝烟,表情平和。每一声枪响,都惊扰到葛夫女人的睡眠。她使尽浑身解数,想让耳朵逃到枪声之外,可她失败了,因此她难受极了——枪响惊扰了她的睡眠,她难受极了。这决非突发事件,而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杀戮在他们的意念之中,已经不具有任何刺激性了,这种非常态的事件已被他们看作常态。这一点,我觉得比杀戮本身罪恶百倍。
有战争的地方就有英雄的存在。集中营的生命廉价,被随意的践踏。犹太人的遭遇令人唏嘘不已,战争的惨痛代价让人不忍。人性在战乱中迷茫,如辛德勒所说战争从来只会凸显人性丑恶的一面,我们也看到纳粹军人对生命的漠视和肆意的残杀无辜的波兰犹太人。庆幸的是我们也看到战争的无情却激发辛德勒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他以自己聪明的头脑在战争中以低廉的劳动力获取了巨额的收入,是冷血资本家的代表。然而他又是良知尚存的,一次次救了那些犹太人,把他们带进了自己的避难所。
在影片的结尾,当收到幸存的犹太人送给他的金戒指,上有希伯来文: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辛德勒先生情绪坍塌,一直以来以为自己已经做的很好的正义胜利感也败给了无力和沮丧,他指着自己的车,表示那能和歌德军*换10个人,又指向自己的胸针,表示那能换2个人,甚至更多。他泪流满面,抱怨自己的不够努力,没能赚更多的`钱,以至于他能拯救的犹太人才区区1100多人。那一幕,着实让我动容。在倾家荡产并且就要踏上流亡之路前,辛德勒先生终于彻底展示他伟大的一面,我肯定,他对于所有无辜的人类都有着宏大的爱。那一刻,居然好想哭。真正伟大的人从来不以自己的功绩而自傲,却还在检讨自己的不足引为罪孽。事实上,正如戒指上的箴言,辛德勒先生正是那段最黑暗岁月里的那道最亮的光。辛德勒的名单上的每个名字,则是生命的份量!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2
《辛德勒的名单》最有名的应该是红衣小女孩。初中时音乐老师给我们赏析过这一段的音乐与艺术手法。大家都说这是一个促使辛德勒思想转变的决定性的事件。我觉得比起其中的涵义,这处艺术处理更加抢眼:视觉上的颜色差异,听觉上的渲染,前面躲藏的铺垫,后面看见尸体的悲伤。
若论情节对人造成巨大心理撞击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个片段:妇女们在运向辛德勒的工厂的途中,都已经开始兴奋地讨论安息日的晚餐应该怎么做,一位女士却偶然间透过缠绕着铁丝网窗口缝隙看到,路边一个身穿大衣的小男孩手划了一下脖子,做出了一个杀人的动作。这是一个不祥的暗示,那位女士不禁用围巾围紧了自己的脖子。从一开始在集中营整天生活在不确定性中,到幸运地获得辛德勒的庇护,再到看到这个手势时的不寒而栗,令人揪心。
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这并不是先前说好的工厂。她们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她们究竟是选择继续相信辛德勒,觉得他会来拯救她们;还是诅咒辛德勒因为种种原因将她们卖到这里,舍弃她们?原本明明可以活下来了,明明火车的目的地会有她们的丈夫或儿子来迎接她们,而现在,为什么迎接她们的是化工厂的浓烟,是军队的暴力?她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巨大落差的窒息感,使我不禁瑟瑟发抖。
看这部电影的同时,我想起了另外两部相似的战争题材的电影:《血战钢锯岭》和《南京!南京!》。
虽然《血战钢锯岭》与《辛德勒的名单》都是真人真事所改编的,《血战钢锯岭》的部分场面甚至比《辛德勒的名单》还要血腥残忍,他们上悬崖后要跨过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看着断肢残臂七零八落地散在自己身边,看着战友被喷上别人的脑浆后自己的脑浆也马上被打出来了。但是这并没有激起像《辛德勒的名单》那样心灵上的`恐惧。我觉得可能是《血战钢锯岭》中的主要突出的是真实的血腥感,而《辛德勒的名单》突出的是内心的恐惧。
还有一点,《血战钢锯岭》男主角人物塑造不够立体。男主人公在影片是那种不能让我们产生共鸣的英雄。从逻辑上来看,上战场不拿枪,有点过于戏剧化,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辛德勒则是一个立体人物。从一开始的只图利益,到傲娇地假装自己不想救人,再到与军官周旋,散尽自己的财产,到最后痛哭着后悔:我还可以多救些人的。这样的人物是丰满的,是有逻辑存在的,是可以让我们共鸣的。
与《南京!南京!》比较,我还是想要“点名表扬”《辛德勒的名单》中的拍摄手法。《南京!南京!》讲的是南京大屠杀,同样用了黑白拍摄的手法,来渲染事件的悲伤性,但是没有像红衣小女孩这样一个有视觉突出感的人物出现。《南京!南京!》中的叙述也有些杂乱,而且并没有一定的剧情主线,感觉一直在说日本人如何残忍,中国人如何可怜。它镜头的表达也略显拖沓,常常把一个镜头放太长时间,观众们都视觉疲劳了,还不播出下一个镜头。
《辛德勒的名单》不管是从人物塑造,还是从电影拍摄手法来看,都是一部当之无愧的经典电影。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3
其实很早以前就有听说过这部电影,但总是没有开始看。今天终于有机会能够坐下来、静下心来观看这部电影,我感到庆幸,幸好是在这个时候才看的,不然微薄的耐性会让我用吃零食或者打瞌睡这种行为来度过这黑白的三个小时,如果真的是这样,不知道我会错过多少。
这部影片再现了二战期间德国士兵攻占波兰后,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倾家荡产保护了1200多名犹太人的故事。我之前也有看过类似背景的电影《美丽人生》;《美丽人生》是从犹太人的角度去讲述整个故事的,而《辛德勒的名单》则是从德国人的角度来讲述故事。主人公辛德勒是一个商人,刚开始认为犹太人聪明且劳动力廉价从而在自己的工厂中广招犹太人,他是一个商人,他的行动起源是为了盈利,他没有伤害来到他厂里的犹太人,这比在集中营工作不知道好多少。于是到后来传出了“辛德勒是个好人,他不会伤害犹太人”之类的话,辛德勒感到害怕,他拒绝了犹太女性对他提出的救出她父母的请求;但画面一转,那一对老夫妇从名单中被挑了出来,进入了辛德勒的工厂。
辛德勒变了,和以前不一样了,片中没有明显交代辛德勒变化的原因,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一个人良心的觉醒。在犹太人被困在拥挤的车厢里时,辛德勒以“这样很好玩”的理由向车厢内洒水,事实上他这样的行为给车厢中的犹太人带来一瞬间的舒爽。辛德勒也用自己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阿蒙,让他知道什么是权利。这部电影和其他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并没有为了伟大而忽略人性,辛德勒作为一个商人的投机,奸诈,在前半段都可以看出来,但这并不影响他的伟大,因为这很真实。
在很久以前就对犹太人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可能是许多很聪明、在世界上很出名的人都是犹太人的缘故吧。片中的犹太女性在面对体检时,将手指咬破,把血抹在自己的脸上来掩饰自己的苍白;小孩子在面对危险时不是慌慌张张,而是结伴躲藏。这样子的一个民族却一直经历着磨难,但他们的顽强、乐观、智慧让我十分佩服。片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因为在面对危险时每个人都是英雄。在面对危险时,整个民族的坚韧一览无遗,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勇气和足以摧毁一切团结,让他们走到了今天。
在影片的结尾,当收到幸存的犹太人送的戒指,戒指上写着犹太民族的谚语: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一个世界。辛德勒的情绪开始崩塌,随之而来的是自责、后悔和无力。“如果把车卖掉我还可以救十个人,如果把金徽章卖掉我还可以救两个人。”辛德勒在倾家荡产即将踏上逃亡之路前,自责感淹没了他,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钱挣得不够多,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辛德勒在最后终于大哭出声,伟大的人在这一刻彻底散发出了光辉。他的爱与付出,让蒙受重创的犹太民族有了复兴的基础。
事实上,无论是对于那群犹太人或是那段时光,辛德勒都是黑暗中最亮的光。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4
黑白,正如影片给人的视觉效果,从头至尾影片都笼罩着一层莫名的忧伤,一种淡淡的压抑。跟《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一样,影片站在德国商人辛德勒的角度真实的展现了二战时期纳粹的暴行,与之不一样的是,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来自德国的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时期利用价格便宜的犹太人大发战争财,但随着与会计伊扎克·斯泰恩以及众多犹太人的相处,辛德勒的良知开始觉醒并且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纳粹,原先的商业性工厂最终成为了犹太人的避难所。影如其名,看着他一次又一次去争取名额,看着眼前的名单越来越长——这意味着,更多的犹太人将会被拯救,然而“如果我的生活不那么奢侈,我能够再多救些人,如果我再多赚点钱……我太荒唐挥霍了……”辛德勒仍然在自责,在忏悔,想必所有人都会被感动吧!影片的结尾,是辛德勒的墓地,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恩永远不变”,这是所有犹太人由心中发出的对辛德勒最真挚的感激。
如同百科上所载:
它描述了战争、种族、性、信仰、信念、金钱、同情、国家、生存、生活、觉醒、循环、困厄、侵犯、坚守、放弃;
它说的是流离、剥夺;
它说的是一条红色的童裙;
它在说底线;
它在说家园,肉与灵。
它是一部电影,是一部史诗,是一段历史,是一个民族的创伤与性灵。
又是一部战争电影,又是血腥的杀戮,重重锤击着我的'心。望着窗外,繁华喧闹、车水马龙,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是啊,战争,离我太遥远了,安于和平的我又怎会理解战争受害者的悲痛然而我却仍然在抱怨,抱怨学习的压力,抱怨生活的烦恼,人们常说会好好珍惜和平的日子,可是明白有一天,直到不得不接触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名词,到那时,才会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幸福吧!窗户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雾,窗外的一切变得模糊,仿佛将我与世界隔绝,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我竟然有些自喜,雪白的墙,单色的床,一切都变得和谐,在这个小世界中,没有刺眼的红,没有“局部战乱”,很单纯的白,让这颗闹腾了很久的心静下来的白。有那么一瞬,我真的期望能够永远呆在这间小房子里,一辈子都不出来……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5
影片的背景取材于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对于占领区内的犹太人的种族灭绝的政策。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德国企业家在战争期间救助一千二百多名犹太人使他们避免被纳粹屠杀的故事。对于当今世界六十多亿的地球人口相对于几千年战争中死难的几个亿的人来说六百万不是最巨大最令人震撼的。但是当这个数字发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当这种种族灭绝政策发生在某一个特定民族的身上的时候这背后的历史终究还是无法让任何一个稍微有些人性的人忘怀掉。困难的虽然不是自己本民族的同胞但是身为同一生物种族任何人在任何时间点都无法用木然与无视去对待当然这是不包括一些不敢正视历史死不悔改的顽固种族与异类的。几十年前这场在欧洲的惨剧至今依旧是我们心中无法释怀的一种苦难一段无法允许谁去玷污的记忆……
辛德勒一开始并不见得是什么英雄与好人。和许多人一样他只是一个投机者罢了一个利用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政策投机发财的商人。酒色财气他样样精通在德国社会中他凭借自己的强悍的交际能力与犹太人的死对头纳粹的刽子手称兄道弟。甚至他自己一开始也是一个很坚定的纳粹。起初对于犹太人他只是在利用他们而已。利用他们为自己工作为自己赚钱为自己获得权利与好的生活享受。一开始在小小程度上对犹太人的庇护不过是在庇护自己的钱财而已。但是正是这样一个人正是这个我们认为不是好人的.人在一场由自己的民族发起的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中他散尽了家财也被自己的民族关起来过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逃难在自己的国家战败后。但是一千一百人啊一千一百个本来应该在大屠杀中死去的跟辛德勒并没有什么亲属关系的生命在这个不伟大的人的庇护下他们成为了战后整个欧洲为数不多的犹太人。
电影简介中说战后由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以及他们的后裔竟然超过了整个波兰的犹太人。前后几个数字不得不说很多时候我们该承认一些东西承认这个好像不是好人的好人他的确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正如最后犹太人送他的戒指上刻着的那行字凡救一命即救世界。他难道不能说是犹太人的庇护神吗看完三个多小时的影片对于很多的事情我还是有着自己的一些思考例如种族灭绝例如战争例如战争中的人与事……
二战纳粹法西斯这一系列的词语战争结束了几十年的岁月里依旧是很多人难以忘怀一些东西尤其是对于那些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幸存者。以影片为例德国法西斯仅仅是在二战的几年中对欧洲的犹太人就带来了不止六百万的死亡更别说这场有人以来规模最大损失最重的一次全球性战争。种族灭绝是很多的国家与民族的“杰作”。似乎每一个民族都能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哲学也似乎只有手中有枪的民族他们才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上帝最杰出的作品。死亡是他们加之在他们认为不是跟他们同等地位的民族身上的。无法去理解这“用民族的剑为民族的犁争夺空间”的逻辑。当我在电影中看到几十个刽子手就能把成百上千个犹太活人当做猪狗一样的屠宰的画面时我无法去言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历史书上提到仅仅几千的日本鬼子就能占领我们上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一样。压迫与被压迫在我的心底实在无法找到一个很直白顺畅的逻辑关系去理解。历史的构成究竟是什么我不明白……
同样一份名单成为生或者死的界定线我也没有弄明白。当辛德勒用钱财用关系在这个生与死的斗争中换取到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的时候我不禁要问生命竟然可以用价钱来商量战争年代里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到底是怎么样的内在逻辑战争这个一直给我们带来悲哀的斗争形式为何总是如此的受到各个民族各个年代各种信仰的人的喜爱人类的生存与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究竟有什么样的区别与联系不懂的太多而懂得的太少。面对这样一种局面除了悲哀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当年强势的德国人对付的是弱势的犹太人而如今强势的犹太人又在对付着处于弱势的巴勒斯坦人。几十年仅仅几十年不少的犹太人对当年德国的屠杀一直耿耿于怀而如今又有多少的犹太人看到了他们屠刀下处于悲惨境地的巴勒斯坦老百姓无论长幼无论男女也无论军或者是民。一颗高科技的炸弹下去失去的是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只不过是未来历史书上的数据而已。
当然不可否认一个在那个时期处于优势地位的德国商人能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被自己的同胞视为不是人的犹太人辛德勒是伟大的。他救活的不仅仅是一千多条生命救活的也不只是种族屠杀屠刀下的一群犹太人最重要也是最为人们怀念的是他救活了正义救活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中人类独有的人性。从这个角度来讲虽然我与他生长的文化区域不同但我还是得向他献上最崇高的敬意。辛德勒英雄影片结束了那场战争也结束。但是新的战争新的“名单”也正在酝酿与产生。或许结局的时候辛德勒的话是最有深意的他说不是他在战争中救了犹太人而是他们的自救而已。换做今日是不是可以说人类要发展只能靠自救呢?懂得自救的人群懂得珍惜的民族懂得宽恕与谅解的国家世界才会有她永恒的立足之地未来也才会有她光芒四射的英姿……
期待不再有《辛德勒的名单》期待和谐真正有一天成为世界上所有种族的最至高无上的真理。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相关文章: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11-14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范文12-26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7篇11-16
辛德勒的名单观后感8篇11-29
《小别离》观后感-观后感02-19
1919观后感1919观后感05-08
关于初心的观后感_观后感01-09
《人生大事》观后感观后感02-19
[实用观后感]海豚湾观后感12-16
《夺冠》观后感关于夺冠的观后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