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何以为家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何以为家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以前几乎从未关注过阿拉伯语类的片子,偶尔看到这部电影的介绍便去看了一下。这部电影讲了一个12岁男孩赞恩起诉控告自己父母的故事,原因是父母生下了他,却没有能够好好地抚养他。我觉得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一个关于孕育生命的故事。
虽说在战乱频发的阿拉伯世界,生活确实很艰难,可是这样的问题又何止存在于那样的社会中呢,其实在中国社会中也存在于类似的情况,也许有多少人甚至都从未明白孕育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为何。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这样的思想是十分普遍,而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人是为了生孩子而生孩子的呢?其实在中国有很多人是在压力之下生孩子的,这个社会给了人们太多的压力,来自父母的压力、来自社会的压力。催婚、催生也许是很多中国家长的必备技能吧,父母的出发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了子女好的,可是也给子女造成了压力。而社会的压力来自于,在大众的思想中,生儿育女的人生才是正常的,可是“只有生过孩子女人的人生才是完整的”这样的观点简直就是谬论,可是确实有很多人就是觉得自己应该像别人一样生儿育女才生的,其实在新生命真正到来之前,有多少从未想明白过孕育生命的意义究竟为何。
回到跟电影思想有关的内容,在眼前的社会中,关于生命的孕育,有一个问题是跟电影内容相似的,就是很多人在孕育生命的同时,缺乏对自己现实能力的考虑。其实我们会发现一些事情,有些看似条件不怎么样的家庭却孕育了多个生命,甚至于说条件越不好的,生的孩子越多。我可以不夸张地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有人说是意外,怀上了不生不也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确实,可是如果自己注意点,又怎么会有意外呢?
就像电影里说的一样,其实,在创造生命的同时,人们应该多考虑一下,自己是否能够给即将到来的生命,好的生活、好的教育,是否能够好好地养育一个孩子,其实这个好的标准并不高,只是如果孩子多了,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很难承担的。而在很多条件差一点的家庭里,他们的期望只是孩子能够健康的长大,可是他们又是否考虑过其实如果只有一个孩子,他们其实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和教育。
在一些地方还有一种现象,年纪轻轻就成为了父母,这样的现象也是我所无法理解的现象,事实上偷尝禁果并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不负责任的创造出一个生命就是严重的错误。其实很多人并不明白“一个孩子的父母还是孩子”这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这就是一场灾难,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你根本不知道父母不成熟的人生会给孩子带来多大的影响,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个倒了,后面的一切都会受到影响。比如说:一对年轻的父母由于经济能力问题,需要在孩子出生之后就要外出打工,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缺少父母足够的陪伴,而带来的影响就是孩子成长期的不完整,这样的结果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更不要说在孩子最初人格树立阶段不成熟的父母所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生儿育女的意义在哪儿,我不便妄加评论,但是这个意义确实值得人们去细细思考,而不是为了生而生。作为女性更是如此,如果不考虑清楚,那么和生儿育女的工具又有多大的区别呢,这个社会总是在宣传男女平等,可是女性如果都无法自己决定什么时候生儿育女、生不生孩子,那是否也是一种悲哀呢?
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敬畏,但可惜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不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的父母。我想,每一个真正想做父母的人,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到来之后可以给他们最好。可是现实中呢,有些父母从未想过自己能给孩子怎样的生活,就选择了创造多个生命,就像以前常见的,捡垃圾收废品也带着好几个孩子。也有一些父母,他们给了孩子良好的物质生活,但忽视了孩子的成长,还美其名曰努力工作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其实我觉得,在中国社会中,“为了你好”其实是最可笑的借口,有多少人就因为这句话做了自己本不想要的选择。
电影《何以为家》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如果父母生了孩子却不好好养育他们,那么对于孩子来说家又何以为家呢?反过来说,如果你无法好好地养育孩子,那么你们创造这个生命又是为了什么呢?
【何以为家观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家观后感01-24
外婆的家观后感09-02
家校共育观后感12-05
我是演说家观后感08-23
《为家而战》观后感精品01-09
《超级演说家》观后感07-15
《家校共育》观后感03-08
超级演说家观后感07-17
家校共育观后感10-30
家校共育的观后感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