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心得体会>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

时间:2021-07-14 10:39:4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范文汇总五篇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 篇1

  前几天,可儿告诉我说,她的数学这次考砸了,特别差,71分。我心里猛地一惊,因为可儿从来没有考得这么糟糕过!我连忙问:这次考试题是不是很难?可儿回答说,确实是,这次好多同学都考得不好,连平时数学比较拔尖的几名同学也都只考了60多分。她还告诉我说,老师为了保护同学们的自尊心,大部分卷子上都没有合出分数。我又问可儿最高分是多少,可儿告诉我说是96分。可儿轻声地问我:妈妈,你会批评我吗?我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一向很要强的我已经不那么在意可儿的分数,我不会因为她考得很差而痛斥她一番,也不会惩罚她做很多习题。

  可儿又说:“妈妈,老师发下卷子以后,我发现有道题老师改错了,我做错了,老师却给打对了,我自己给自己减去了4分(那道题4分),这样我的真实成绩就成了67分。”

  “好可儿,你做得对,尽管你的成绩在我看来很不理想,但你却很诚实,妈妈还是要表扬你!”我为可儿的诚实感动,本来就已经不高的成绩如果再减去4分,岂不是更低?如果可儿不说,我怎么会知道?老师也不会知道。

  接着,可儿开始检讨自己这一段学习上的不足。

  “妈妈,这一段我上数学课都没有用心听讲,总在下面跟同学画画玩,所以老师讲的内容我都没怎么听,妈妈,我保证以后一定要用心听讲!”“好可儿,能认真反思真不错!”我说着也开始了自我反思。

  其实,从四年级开始,可儿就有点不太喜欢上数学课了,我个人觉得这跟可儿经常换数学老师多少有点关系。可儿不太容易适应新的老师,这点我也有责任。作为家长,我应该在可儿换老师时,加以正确地引导,好让可儿更快地适应新老师。为了能让可儿喜欢上数学,我特意为可儿购买了《数学神探006》和《假如数学消失了》这两本书,可儿已经认真读过了,她也感觉到生活中确实离不开数学,但想让她一下子喜欢上数学,好像并不那么容易。看来,我还不能太心急。

  可儿很自觉地又复印了一张空白卷子,认真做了一次,这次她仍然没有拿到100分,而是96分。我并不要求可儿必须考100分,而是希望她能做到考后100分,可她仍然没有做到。我真的很想发火,但转念一想,我若真的发火了,只会让可儿感受到更大的压力,也只会加深可儿对数学的反感。想到这儿,我强压住心底的火,低声告诉她,还有几道错题,让她认真把错题改正了。

  过了一会儿,可儿叫我:“妈妈,刚才我又犯粗心的毛病了,不过,错题我都认真改过了,你来看看,这次应该是没有错题了。”我忙过去看了看,这次可儿真的都改对了。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总担心可儿还会出错,这下终于可以放心了。我问可儿:“你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粗心吗?”“做题太慌了,”可儿回答,我摇摇头说:“其实,粗心是一些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你之所以会粗心还是因为你做题不够熟练,做题技巧掌握得不牢,你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吗?”可儿会意地点了点头。

  改完错题,可儿要我给她在考卷上签字,每次考试老师都要求家长签字的。我拿起笔写道:可儿,这次考试你创了历史纪录,但却是最低纪录,我可以不在意你的成绩,但我要看到你的努力!期待你的历史最高纪录!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 篇2

  1、低声教育能让自己平复情绪,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

  家长在被激怒时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行,往往会说让自己后悔的话,做让自己后悔的事。低声教育实际反映了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孩子是为了转变孩子,但孩子能否转变按照家长的意愿做,不在于其表达的声音高低,而在于有没有道理,能否为孩子所接受。

  2、防止孩子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家长大声呵斥、声嘶力竭的威慑可能当时会把孩子震住,产生暂时的效果,但孩子心里不服,只是屈从,长远来讲未必有效。最好把力气用在讲清道理上,这样孩子能听进去,不反感,在脑子里留下印象,修正自己的行为。

  3、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和尊重

  放低声音,不怒自威,本身就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隐藏的信息是我跟你说了一遍,你就记住了并按照我说的去做。“敬人者人恒敬之”,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了信任和尊重,反过来也会尊重家长。

  4、低声教育有助于提高家长的威信

  一个动不动就朝孩子大吼大叫发脾气的家长,在孩子眼里,多半是因为拿他没办法。以后孩子不但会越来越不听话,还可能变得不尊重家长、顶撞家长。

  5、家长应加强修养,遇事不慌

  养孩子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孩子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可能每件事都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难免出现偏差,家长要有心理准备。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遇事不着急,克制自己无益的感情冲动。

  6、养成跟孩子商量、提建议的习惯,而不是下命令

  平时遇到事情或分歧,最好不要强制,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取得孩子的理解,他理解了就会去做。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交流,对他要有起码的信任和尊重,多鼓励,这比单纯的命令效果要好。孩子暂时不理解的、没做到的,家长可以适当让步,适当等待,给些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去消化。教育是为了改变孩子,不能寸步不让,不可能说到就让孩子做到。

  7、开口时把音量降低几度,语速放慢一半

  设身处地地想想,自己小时候也会犯错,不听话。所以对孩子不要真生气,小孩子不懂得行为规则,犯错或屡教不改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发脾气前,尽量控制住自己的音量,放慢语速,这样自然就会压住怒火。可能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原来这件事也没有那么值得生气。

  8、想批评孩子,先以正面的语言开头

  孩子虽然犯了错,但绝非不可饶恕,更不能因为自己控制不住怒气,就对他全盘否定。所以先说几句正面的话,比如“妈妈知道你今天很开心,很喜欢在屋里跑来跑去,但是妈妈刚才告诉你了,要小心不能把杯子打碎了……”先肯定孩子主流的方面,再批评,既能帮家长降下怒火,也不伤害孩子的自信。上来就批评,孩子会觉得委屈,时间长了很容易会轻易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 篇3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靠海的村子里,生活着一群渔民,他们世代以捕鱼为生。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村子里出了一个捕鱼高手,每次出海,他总是要比别人多捕好几倍的鱼,人们都尊称他为“渔王”。

  “渔王”有三个儿子,个个聪明伶俐。“渔王”心想,等他们长大了也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谁让他们有一个了不起的父亲呢?为了让三个儿子将来能成为捕鱼高手,从他们刚刚懂事起,“渔王”就开始着手教授他们捕鱼的技巧了。

  “渔王”深知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成为捕鱼的高手,就得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于是,他循序渐进地教孩子们如何织网,如何选择天气,如何划船,如何下网,如何拉网,如何识潮汐,如何辨鱼汛,如何诱鱼入网……“渔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平生的经验,悉数传给了他的三个儿子。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三个儿子长大后,不但没能成为捕鱼高手,反而是村子里捕鱼技术最差的人。“渔王”感到十分纳闷,自己捕鱼的技术无人能及,为什么倾囊相授,孩子们却如此不成器呢?

  一天,一位智者路过此地,“渔王”向他诉说了心中的苦恼。智者听后问道:“长期以来,你是不是总是一边指点,一边示范,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学,而很少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

  “渔王”点点头说:“是的,为了让他们学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认真,也很仔细,哪怕是很小的细节,我都会重复一遍又一遍,你说孩子们怎么就学不会呢?”

  智者没有回答,又接着问:“你教孩子们捕鱼的时候,他们是否寸步不离你的左右?遇到什么困难和障碍时,是不是你主动帮他们排除了?”

  “渔王”仍旧点点头说:“的确如此,为了让孩子们少走一些弯路,我总是让他们跟着我学。对于他们今后可能会遇到的麻烦,我都提前告诉了他们解决的办法。”

  智者微笑着说:“问题就出在这里,你只把技术传给了孩子们,却忘了把教训一起传给他们。而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来说,教训其实比技术重要得多。”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 篇4

  第一条原则:父母以身作则。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还要谈。子女身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往往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家庭是子女的第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老师,如果父母亲自己平常言行起坐,不能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自然无法要求子女,父母亲的话也就没有。中国父母对子女最普通的要求是,好好学习,认真读书。

  如果你在城市家庭做调查,绝大部分好学上进学生,都出在家庭的父母本身热爱学习。这不是说父母一定要天天读书。学习可以是各种不同的文化爱好,热爱戏剧、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历史、热爱科技等等,父母和父母的朋友圈子都有爱好、有文化品位和追求,子女就比较能够发展起上进心。

  当然,许多父母本身教育程度不高,但子女也同样好学上进,这类家庭往往父母言传身教、为人正直、勤奋,有良好的道德,使子女明白好好学习是自己的准则。好学上进,本身是一种追求。有调查显示,子女问题比较多的主要是四大类家庭,第一类是父母文化教育程度太低,而家庭又非常富有,那些农民暴发户;第二类是高官的子女;第三是父母冲突不断或离异家庭;第四大类家庭,父母本人都不错,可是工作太忙,只忙工作,没有抽时间关心子女教育。

  西方人有句谚语,造就一个暴发户只需要一天,造就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中国人的谚语,富不过三代。现在全中国人的理想都是“暴富”。经济富裕本身是好事,但缺失了文化追求与道德准绳的富裕环境,很容易使青少年迷失,失去上进的动力。

  第二个原则是:家长要学会保护子女。在处理子女教育问题上,有两个错误的倾向,或者是完全偏袒子女,不信任学校和教师;另一个是完全信任学校,信任老师,不信任自己的子女。现在的孩子即是小皇帝,也是小奴隶。在学校里压力很大,学业压力、考试焦虑、人际关系压力、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压力,不可能个个同学都是学习优秀的学生,实际上大部分同学是学习一般的学生。到初中以后,少男少女还有体相烦恼压力,体相烦恼,对自己的长相很在乎,对同学的评价很敏感,还有生理和身体迅速发育带来的种种困惑与烦恼,等等。

  当子女与学校与老师发生冲突矛盾的时候,父母既不能无原则地偏袒子女,也决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站在学校老师的立场上批评子女。要替子女设身处地着想,要学会倾听子女倾诉,实事求是地了解情况,如果确实是子女的错,也要心平气和地帮助子女分析,如果不完全是子女的错,更应该心平气和地与子女交流,找出解决的方法。如果确实不是子女的错,而是学校方面的问题,老师方面的问题,家长就应该积极想办法解决,分担子女的压力,而不是与老师一起对子女施加压力。儿童少年是未成年人,在心理上不成熟不健全是正常的,尤其需要家长的呵护。

  家庭和家长是子女健康成长的最后堡垒。简单地说,家长要学习在学校的压力下保护子女,学会维护子女的权利,不能够事事都与学校站在同一个立场。许多反面的悲剧例子,导致学生走向极端行为的,许多都是因为家长不问青红皂白跟着老师训子女。

  第三个原则是:切忌唠叨,学会倾听,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父母和子女之间总会有所谓代沟的。在初中到高中阶段,是子女容易产生叛逆的一个阶段、逆反的一个阶段。子女生理发育迅速,长成半个大人,个头与父母差不多,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从各种媒体接受了很多信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常常过分地自以为是。父母的那些说教也听了10多年了,听烦了。加上学业压力大,这个阶段的子女,一般都会非常讨厌唠叨的家长。

  要学会倾听子女,学习与子女平等交流。如果子女到了中学阶段还愿意有什么事都与家长交流,那家长就成功了一大半了。只要子女愿意与家长交流,有什么问题都能够得到比较妥善地解决。

  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赚钱,不想听子女的倾吐,认为那是毛孩子鸡毛蒜皮的事。这样就丧失了了解子女、引导子女最重要的一个渠道。

  第四个原则是:对子女多鼓励,少批评,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多一点宽容。少年儿童只有在鼓励的环境中才能健康成长。

  第五个原则是:随着子女的成长,给子女越来越大的自主空间,父母和子女双方都要学会这一点。有些家长总是想控制子女、管制子女、设计子女。适当的控制是必要的。但随着年龄增长,更多地是靠子女的自觉和自律,而且要给子女以自主的空间,要尊重子女自主的空间。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不仅孩子要解决青春期的困惑,父母也要解决好自己与子女关系上的困惑。父母亲过分管制已经长大的子女,是许多子女自己生活不幸福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分的恋子情结恋女情结,是子女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家长应该明白,子女的快乐和幸福,就是家长的幸福,如果子女对家长非常服从,但他/她自己不快乐,那么家长还是失败的。

  子女来到这个世界是家长的选择而非子女自己的选择。而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恰如金庸小说里所说:“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学生少年又有那么大的压力。所以,家长有责任创造条件使子女健康成长,而不是使子女完全成为实现家长愿望和要求的机器。

  第六个原则是:对子女的学业要求,要实事求是,只要子女尽了努力,就决不能再苛求,还要学会为子女减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适应目前这种学校教育的。有些孩子尽了努力,可是成绩还不理想,家长要学会为孩子化解烦恼、分担压力。西方人说,压跨骆驼的`是最后一根稻草,总是给孩子施加压力,好了还要再好,一次考试就要达到什么名次,这些都是没有道理的,而且可能把孩子逼上危险的方向。

  家长应该懂得并记住,子女的身心健康、个性开朗豁达,比学业成绩重要得多。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有在父母慈爱而不宠爱、多帮助少施压、多引导少管制、多鼓励少批评、多宽容不苛责的家庭环境中,子女才能逐步发展健康的个性。

  第七个原则:要逐渐培养子女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富裕地区、富裕家庭的一个问题,对子女成长和教育的重视绝对必要,对具体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案可以也应该精心设计。但千万不要把孩子本身当作一个可以设计的对象。孩子是人,是生命,而不是工程师手中的一块材料。在父母的引导和学校的教学之外之上,要给孩子自主的空间,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感受、想法、爱好,不要把孩子当作为学校制造分数的机器、为老师制造教学业绩的努力,也不要把孩子当作为父母争光的工具。没有人能够设计出爱迪生,没有人能够设计出爱因斯坦。人最重要的素质:好奇心、兴趣与爱好、欣赏与追求美与和谐的能力、创造发明的能力、求智爱真的渴望,这些都不是他人能够设计出来的。这些素质只能在一个平等、宽松、自由而又富于文化传统的环境中自发生长。

家长教育会心得体会 篇5

  让家长进行经验交流是家长会极其常见的方式之一,因为主题通常围绕家长在家是如何教育孩子展开的,因此家长们交流的内容也大同小异。为了让台下的家长们听有所得,这一次家长会,我采用了专题经验交流的方式,主题我出,家长们负责准备材料,刘佳睿家庭:如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荆晶家庭:怎样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王恩泽家庭: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贺延熙家庭:我们是这样培养孩子迅速适应新环境的。孙明哲家庭: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需要理性。

  佳睿爸爸的发言虽然简明扼要,但是说的每一条都点出了问题的要害所在。睿爸说:“现在的孩子非常会察言观色,如果家长松一松,孩子就松三松;当孩子在写作业的时候,家长尽量不要来回走动去干别的事情,以免孩子不能静心,如果孩子写作业,家长能陪在孩子身边是最好的,不但可以了解到孩子的课本上改动的内容,而且看到孩子学习上出现的问题能随时指出。”听到这里,我觉得一般家长做不到有如此的耐心和细致,尤其睿爸说到孩子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就给孩子去买什么书看,我当时倒是给犬子买了二十多套动画片光碟,可是没有去书店买过一套相关的图书,想想这个损失真不小呢。谁都不能否认,家长的教育智慧影响着孩子的人生之路。

  荆晶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我觉得首先是遗传了妈妈的口才,晶妈竟然没拿稿子,自信地面对五十多个家长侃侃而谈,从晶妈列举的小事例里,我也明白了为什么荆晶的性格开朗乐观而又善良,有一个善于引导孩子凡事往积极的方面去考虑的妈妈,怎么能不培养出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女儿呢?!

  最震撼我的还是恩泽爸爸的发言,我知道平时恩泽爸妈对孩子的要求很严格,甚至是严苛,夫妻二人私下跟我交流的时候就说过,只要孩子在学校有什么问题,务必和他们说,他们不希望孩子因小成大,我能理解但是并没有支持,我总觉得有些芝麻小事不值得兴师动众。在恩泽爸爸长达15分钟的发言里,我都不敢相信当下的家庭里还会有这么苛求的家长,就是因为孩子违纪加了黑星,爸爸就把睡意朦胧的孩子从被窝里拖出来,从四楼拖到二楼,让孩子在外边站了20多分钟,家里老人来劝,都丝毫没能动摇泽爸的决定,不知道在座的其他家长们是怎么想的,我认为泽爸这样做表面看是残忍了一些,但是我还是要给泽爸点一个大大的赞,古话说的好“棍棒底下出孝子”,现在的家长哪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吃点苦受点罪?泽爸就是一位虎爸,虎爸教育出来的孩子绝对不会是孬种,我信!

  而让一个一年级的孩子短时间内改掉课堂上说闲话,课间打闹,动不动跟老师告状等等不良习惯,家长到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延熙的姥姥在台上是百感交集,发言中既表达了对外孙在新学校没有朋友想转回去的心疼,又纠结于外孙在校表现得不尽人意,在一次听到外孙差点用铅笔戳了女同学的眼睛之后,姥姥彻底震怒,动手打了外孙,外孙最听姥姥的话,平时即使妈妈让看电视,外孙都得再去问问姥姥的意见,可见祖孙二人的感情有多么深,孩子的迅速转变,不知道姥姥花费了多少心思,我想对姥姥说:“您辛苦了,谢谢您。”

  孙明哲作为我们班民主评议选出来的班长,为人谦逊,做事认真,我特别喜欢这种低调负责的班干部,明哲身上那种稳重大气的范儿很与众不同,听了明哲妈妈的发言,我的结论是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越有自己的原则,孩子就越懂规矩,说话办事越有分寸。

  五位家长讲完以后,我依然意犹未尽,生养孩子的重点在养育上,养育孩子的重点在教育上,家长们,您觉得在孩子上一年级的这一年里,您对自己的教育成果还满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