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报告体会>心得体会>艺术创造心得体会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

时间:2020-03-17 04:00:5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4篇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1

  《指南》的“艺术领域”中对教师提出要求:“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4篇

  我们的生活缺不了美的事物,对美的渴望是每个人的权力,《指南》中也说到“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应该满足孩子们,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举手之劳,我也确实当任务做了。这周正好是“春天”的主题,安排了制作活动,孩子们制作迎春花、桃花、梨花和柳条,有的是个人作品,有的是两人合作。我当时只是配合师父将柳条挂起来,在我布置好教室之后,维维走来告诉我说:“老师,我们把春天搬到教室里来了,你看,花瓶里有黄色的迎春花,红色的桃花和白色的梨花,窗户上还有绿绿的柳条,真漂亮!”布置环境对我来说只是任务,而对于孩子来说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内涵,我被她的一番话感动了,忍不住夸奖她:“你说得正好!”她笑得可欢了。这段小故事告诉我:教室里的环境布置能开拓孩子的思维,一定要重视教室环境。下次一定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布置教室、美化教室,让孩子们成为教室里的主人!

  《指南》中强调“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为追求‘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我的理解是:每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来,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把他的心中所想绘画出来,这毕竟需要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我们不训练孩子们的绘画技能,但也不能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让孩子去创作,创作要以绘画基础为奠基。当然,孩子们的创作是浅层次的,不能对孩子要求过多。想要提高孩子的绘画基础,不一定要教师施加给他,我想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绘画读本,画一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小动物和植物。这是他自发的一种对于美的理解,孩子会有一种亲身体验:这本书上画的东西是我喜欢的美的东西。这样,既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作品,又让孩子有能力去创作。当然,提高孩子绘画能力的办法还有许多,每位老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方法。

  艺术领域包括美术和音乐,我觉得边听音乐边画画是一种享受,有着1加1大于2的价值。美术活动时可以播放一些与该活动相称的音乐,用音乐和美术相结合的形式,让孩子们去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吧!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2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教师如何创设?创设怎样的条件和机会?这是教师需要着重从自身方面来思考的。幼儿感受、体验和发现美了吗?是怎样表现和创造的?这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有时往往关注更多的是结果,也就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不是学会一首歌了?忽视了教学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或者学不好。

  幼儿艺术教育中该如何体现《指南》理念:《指南》建议要把艺术教育放在普通教育的范畴内,强调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从文章的基本思想及原则的三方面可看出:要达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发展幼儿的艺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一样,激发幼儿不断去实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此,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前提。由于幼儿的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艺术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从而使他们成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孩子的兴趣还来自教师积极的评价,每个孩子都有被老师肯定的心理需要。如:在艺术教育中我常用赏识、赞扬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构思,奇异的想象抓住作品中某一闪光点加以肯定、表扬,常以“你进步了”“要是你,那会更棒”的口气来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

  二、通过艺术活动体验审美愉悦

  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操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过程,在教室里有意识设置艺术角,提供油画棒、颜料等绘画材料,提供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文学作品、故事书等,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度,为他们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创设良好的艺术氛围和环境让他们自由思索、大胆想象。另外,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也为幼儿提供了自由空间,所以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要创设游戏化的练习,创设愉快积极的情绪,要尊重不同寻常的提问,尊重不同寻常的想法,要向孩子表明他的想法,为自发的学习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给实践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时期。

  三、艺术教育要走向幼儿生活

  《指南》建议: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如:鼓励幼儿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态、色彩等。这既符合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教育走近幼儿的生活世界。并且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和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品。

  四、幼儿个性化的活动取向

  《指南》非常鲜明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艺术部分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在领会《指南》精神后,为尊重孩子的兴趣与独特感受,在上美术课《朋友树》时,我不在生硬地示范画法,而是让孩子欣赏不同的树,让他们在充分欣赏感受的基础上,自由选择作画工具和画法,我的尊重换来极大的收获,孩子们的作品让我惊叹不已,没有一副相同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病能大胆评价同伴的作品。让我收获惊喜的同时也感叹孩子的想象力。

  总之,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指南》中的教育建议,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从而实现艺术教育促进幼儿形成健全人格的美育功能。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3

  《艺术欣赏》学习心得艺术欣赏能够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使我们对生活充满 激情,解老师从古希腊神话讲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贝多芬 的《月光曲》到马克西姆的《出埃及记》,让我们现场感受 音乐的`魅力,感受不同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通过对解老师 《艺术欣赏》课程的学习,让我对艺术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艺术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被欣赏。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创造技 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对象能引 起我们精神界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而欣赏是每个人 都能做到的事情,它不同于艺术研究,也不是艺术资料枯燥 的堆砌,它是一种心领神会。音乐、影视、绘画等都是运用 艺术语言对生活的传达,而进入欣赏的境界就意味着观者与 作者对生活在传达方面产生了感受的共鸣。 艺术是美的体现。尽管 “美”不完全等于艺术,但艺 术必须是“美”,中外美学史和群众的审美实践表明,作为 意识形态的艺术,虽不是美学的唯一对象,却是美学的重要 的对象,艺术的门类众多。但就艺术与生活,创作动机与艺 术效果、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来说它们之间具 有互相一致的共同本质。艺术是艺术家理想情感的具体化, 客观化,即所谓自己表现。所以艺术的目的并不是在实用, 乃是在纯洁的精神的快乐,艺术的起源并不是理性知识的构 造,乃是一个民族精神或一个天才底自然冲动的创作,表现

  出民族性或个性。人人都神往艺术,向往他那种艺术美的感 受,正是如此,人们需要真正的艺术家来创造艺术美。而艺 术需要现实生活,需要艺术家的创造,没有这些又何来艺术 美呢?艺术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的按照美的 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因此,艺术作品 的艺术美也是真、善、美的统一,人们只要欣赏她就能够感 受美、体验美。 艺术欣赏需要有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文化素养基础,以帮 助我们从更深层次了解艺术。虽然大多数艺术作品是雅俗共 赏的,人们只需要徜徉其中就是享受,对于不同身份、不同 层次、不同地域的人都能够带来快乐。但是不论何种艺术, 都有《高山流水》和《下里巴人》之分,不同的人对同一件 艺术作品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则为我们 从更深层次理解艺术提供了一个通道,随着我们对艺术作品 的认识不断提高,包括多创作者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等的 了解,更能让欣赏者和创作者产生共鸣。因而,文化素养的 提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艺术,读懂艺术。就音乐本身 来说,比如《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歌词语言优美、朴 实无华、感情真挚,由衷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颂和爱恋之情。 欣赏这一类作品,一般不需要作过多的探究,也不需要借助 更多的资料,我们不仅能够感受音乐的旋律之美,还能从歌 词从感受到那种对祖国热爱的情愫。但是对于柴可夫斯基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如果不了解柴可夫斯基或者 不懂歌词,就只能活动音乐旋律带来的美感和享受。 艺术欣赏本身有助于开发大脑。科学实践证明,人的大 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具有语言、计算、阅读、思维等 功能,称之为“语言脑”。右半球则管情绪、情感、审美、 音乐等项目,称之为“音乐脑”。通常情况下,人们左脑用 得较多,右脑相对用得少,两者发展不平衡。大量事实证明, 学习音乐是开发右脑的重要图径,且能充分调动大脑功能, 开发人的智力。由于音乐旋律的起伏波动能引人遐想,能活 跃人的大脑思维,调动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创造力。像古 今中外许多智力超常的伟人志士都与音乐有不解之缘。古有 中国的孔老夫子、曹操、孔明、李世民及诗人李白、杜甫、 白居易等都能演奏古琴,有的还是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现 有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等都在音乐上有所建树。最 典型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他能高水平的演奏小提琴和钢 琴,他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而艺术欣赏也就是 在提高我们的想象力。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4

  通过李老师对《纲要》、《指南》的解读,使我明白: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幼儿“感受和发现美”,以及“表现和创造美”的过程。《指南》非常鲜明地体现了“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艺术部分指出:尊重幼儿的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们欣赏时的行为。要让每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艺术贵在创造,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充分的发挥其自主性,不困住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多为幼儿提供机会,保护他们的天真与创造力。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引导幼儿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去创造。 而在幼儿活动中和设计课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对幼儿的要求过多,不要过重的培养幼儿技术上的能力,我们应更重过程,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这样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就要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艺术存在于生活,我们应该更加的注意生活中的艺术,培养幼儿在生活中感受艺术。我们应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就注重对幼儿艺术的培养与启发,让幼儿自信大胆的进行表演与创作,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幼儿拥有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意愿或能力。

  另外,在个别化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我们应更好的营造气氛,鼓励幼儿艺术领域的发展,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幼儿艺术教育,克服以成人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幼儿。重视音乐区的创设,活动室的不足应有幼儿的充分参与,美术区中应配备幼儿常用的创作材料和工具。

  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利用盥洗、如厕的时间组织幼儿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如欣赏名画、欣赏不同的建筑、欣赏音乐等,在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艺术创造心得体会4篇】相关文章:

1.创造幸福的教育人生心得体会

2.春天来了艺术教案

3.中班艺术教学计划 中班艺术教案-工作计划

4.艺术生自我鉴定

5.艺术生写生实习报告

6.好朋友大班艺术教案

7.高考艺术介绍信

8.《艺术哲学》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