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有一些启发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教学中要从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抓起: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班学生有一半学习态度不端正,自己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必须老师督促,记得我刚教这个班级的时候每当上课时同学们还没有准备好这节课该用的书啊练习本啊之类的,等我说上课了才开始稀里哗啦的拿书,更不用说提前预习了。开始我很是生气,感到不理解,上了几年的学了怎么这样的好习惯都没有养成呢,于是我就和同学们说下次在上课之前一定把这节课该上的东西都准备好,放到桌子的左上角,这样会节约时间的。下次上课一部分同学听话了,还有部分同学没按要求去做。我就表扬了做的比较好的同学,下次再上课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很好。所以说老师是最好的引导者。
二、关注留守儿童
对于农村来说现在的父母多数外出打工,孩子只能跟着爷爷奶奶,导致在老人的宠爱下,放任自如,家庭作业不闻不问,导致学习成绩较差。这时候老师就成了最好的父母,高尔基曾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要关注这类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更要严格要求他们的学习,使他们对学习保持极大的兴趣。我们班有一个这样的女孩,爸爸和妈妈都在外地打工跟着爷爷奶奶,家里还有三个孩子,平时她的零花钱是最多的,但是就是不认真学习,平时我留的作业总是不写,理由很多,要不就是弄丢了。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措施:课下我和她交流让她感觉到老师很亲切,老师很喜欢我,这样她就不好意思不完成作业了。还有该表扬的时候我就表扬她,让她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是有地位的,这样她的学习成绩很快提高了,作业也认真的完成了。
三、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学一向强调“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教师写“学生抄,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这样的情况下老师是唯一的学习者,所以在我的教学中定期开展,我想对老师说……,让学生说自己在学习中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帮助学生所遇到的困难,这样就得到学生的信任。感觉到老师的爱“每天的课外活动时老师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这样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我就成了孩子的伙伴好朋友。学生只有,所以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四、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地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在竞赛条件下,小学生比平时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和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心理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各种比赛,例如“小组比赛看哪组得的小红花多”、“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让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样,可以全班比赛,也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还可以分小组比赛,或者按能力分组比赛。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要让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也会更高。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数学技术: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只靠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是无法完成达到要求的。有许多图片、图象需要多媒体展示,许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需要电脑演示。在教学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用较多的语言说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现象,而且它往往又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从中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比如在我的课堂中就有这样的例子:一次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这节课时我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特别的高,连平时学习不听课的学生也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从那时起我感受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五、让数学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了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如,“广播操比赛,我们班男生22人,女生24人,怎样设计队形的问题”让学生面对这样的实际问题自己去设计想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体验到每个环节都与自身的生活有关都那么有趣。
这样就将课堂教学还原成一种课堂生活,不在僵化,师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师走下讲台与学生共同发现,共同研究,共同创造,共同体味数学的魅力。
四、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后来者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温暖,因为他们常常被人忽视或不被尊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爱,真诚、持久的爱,以改变他们对人和事物的态度,激发出他们想要改正错误的动力,获得进步。教师的爱和尊重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后进生,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进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强化学习动机,启发自觉学习:利用原有学习动机的转移,使后进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任何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教师若能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那必然会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效果。
总之,在我的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我必须把知识更好的给学生,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在今后的工作中探索一条实实在在的教改之路。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在我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传授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渴望远不止于此,他们需要通过自主探索和不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了适应这种需求,我们必须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教学方法需要注重互动和灵活性,同时学生也需要拥有更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际能力的优秀人才。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新课程标准应运而生,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素质教育迈向更高层次的关键步骤。新课程标准旨在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符合未来社会需要、融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数学课程框架。但要使这一课程体系真正落地生根,就必须采用一种符合学生主体性、紧贴社会现实、注重实践体验、培养探究意识的教学方法,而这样的教学方法恰恰需要倡导开放式教学。
一、把社会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大课堂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应探索与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体系。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解诀问题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来解决。这既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如第二册“元、角、分”的教学,结合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我创设了“小小百货商店”的情景:把学生的文具、日常生活用品、水果、小玩具等标上价钱。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买卖商品的模拟活动,让其中的一人当售货员,其他的同学当顾客,“顾客”要把选中的商品的价钱准备好再交给“售货员”,若给的钱数不对,其他同学要指出,角色要互换。然后,我拿着一支标价9元7角4分,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你若想卖这支笔打算怎样付钱?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元、角、分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给学生创设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主关系,使学主放胆交流,敢于创新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氛围,教师应以平等的态度去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发表欲、表现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学中,只有在和谐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因此,创设民主自由、充满活力的心理氛围和富有探究性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教学更容易体现出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例如,在教学“8加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用学习9加几的方法来学习8加几,让学生主动观察课件、摆小棒、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和游戏等形式来巩固课程内容。
2、创设民主开放的课堂,关注每一位学主的发展
新标准的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根据这一理念,精心设计教案、内容及练习,确实落实充分地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生动活泼、健康发展。教材通过发现、探究及认知活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数学问题,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探求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数学。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组织有趣操作,注重培养学主的语言表述和组织概括能力
我很注重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新知识在操作中产生,鼓励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常常采用直观演示、操作、组织游戏和故事导入等形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尽量给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以及合作的机会。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同桌合作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听取别人的见解,合理地补充、调整自己的观点,从而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得出长方体、正方体角的特征、边的特征,通过相互交流、补充,就能较完整地归纳出长方形、正方体的特点。最后,我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拿一拿、摸一摸、猜一猜,进行多次的练习,整堂课气氛十分活跃。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学生们学得很开心,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不但学得快,而且记得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例如,在教授数学课程中,当讲解加法时,我们可以利用文本语言描述运算方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齐读、抽读、同桌互读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述能力。接下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摆放学具,并在小组内讨论运算方法。最后,在填空题中让学生用有条理的语言表述运算方法。这些小细节体现了我们的教材编写理念,即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文字描述和同学间思想交流,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也能够完善自我认知。
4、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例如,开放式教学可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不同观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答案,每个学生的观点都应该受到尊重。举例来说,当我们在教学“认识图形”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形状的学具拼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想象力,拼出不同的图案,而每个学生所拼出的图案都应该被认可和鼓励。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潜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成功体验。
开放式的课堂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也成为了评价的主体,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满足了好奇心,获得了探求新知识的激励。教师应发挥表扬的激励功能,使学生乐于创新。在课堂中应巧妙运用激励性言语,撩拨学生创新的欲望。如当某位同学提出创造性的解法时,X氏解法”号召全班同学向他鼓掌,你真棒,当某位学生的创造性解法不够成熟完善时!教师下课后和他一起探讨”当学生的创造性解法明显不对时;教师首先肯定他的创新意识,然后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我常用一些彩色的纸,剪成苹果状,一个苹果上写一个算式。然后请孩子们来,摘苹果,如果孩子答对了,全班小朋友就对他说,这个苹果属于你”如果答错了。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20xx年4月21至23日非常荣幸参加了此次会议。刚开始我一听要出去听课,以为又和我以前参加的其它小学数学会议是一样的,是优质课评选类得选拨式会议。但当我走进会场,看到“z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集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这一题目时,有几分诧异,带着这种诧异我听完了这13节课,感觉像是打破的瓶子五味俱全。
(一)小学生和小学生如此不同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一直相信这句话。虽然人又贫富之分,但贫穷的人有有用钱也买不到的幸福,而富有的人也有难于体会的痛苦;有时觉得一个人很聪明,但他天生缺少了勤奋,注定平平淡淡,而一个人天生呆头呆脑,老天却给了他勤奋的个性,他也可以拥有辉煌的人生。但当我听到于老师在会议总结时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时,我震惊了,我怀疑了。农村小学生比城市小学生差什么?一样的四十分钟,他们在课堂上收获的到底是什么?
在参加会议的这两天时间里,我无意间听到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在最后散场离开时,我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说:“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只适合城市里的孩子,根本不适合农村孩子。”听后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大学刚毕业,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而且一入行就进入了市直小学的大门,对农村小学教育没有太多的了解,但也从来不知道我们之间有如此大的不同。我们的孩子有如此大的不同,我们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难道智力上有差距吗?难道农村老师比我们差吗?答案肯定不是的,相反的我觉得他们付出的比我们更多。
这样的疑问解答了我参加会议时的疑问,我想引起诧异的原因有很多,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但不行动就永远也不可能改变。于老师的这次会议倡导不只是给村小老师一个展示的机会,对村小老师师一种激励,也让我觉得羞愧。作为一名市直小学的老师,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一流的学校管理,最好的学习机会,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优秀?真想对那几位村小来上课的老师说:“无论本节课你上的成功与否,都值得我们这些老师学习,走到这里你们付出了太多的努力,真的辛苦了,你们很棒了!”同时对每一位村小老师都应该说声:“你们辛苦了!”
(二)教什么不等于怎么教
本次听课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常态课的形式出现的,没有以往优质课中的精心修饰。但老师们的表现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虽然代课仅仅半个学期,但计算课的讲授让我觉得头疼。学生对于有的题目早已经会做,所以我在思考到底要教什么?13节计算课下来给了我答案。教给学生什么是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找到知识的重点及难点,面向的是学生的起点,而怎么教的重点是为什么教?直面的是学生的终点。不能单单满足于学生会做你出的计算题目,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真正理解原因。
虽然我也已经是一位老师,但和他们这些老师比起来差距不只一点点。一次次精彩的点评中我听进了心里,无论教授的是什么,都要从学生的起点入手。时刻都应该以学生的思考来引导我们的课堂,数学教学研究之本就是学生。我们无法主导学生的思维,但我们应该试着追随他们的思维,这样才能知道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除了对学生的理解,对教材的理解也是不容无视的。我反思自己对教材理解的不够深入透彻。很多时候我只是将教学用书粗粗的读一遍,大体了解到本节课要教授的知识是什么?然后就以自己的想法进行授课。现在看来自己的粗心大意,教学用书中蕴含着巨大的资源。仔细品读能让我们发现学生的基础在哪里,本节课牵扯的的知识点有哪些,学生思维上的难点在哪里。我毕竟已经过了孩子的年龄,已经不能把思维射回过去,但现在的我们却要让自己的课堂射向孩子的思维,也射回我们的过去,用孩子的思维重新学习。你学会了,孩子就学会了。
每次听课都有很多体会,都给我教学上敲醒警钟。我要让我的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学生们学会了,我才是学会了。我们常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很难,但难不代表不能,我也知道不行动就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会慢慢试着去努力,去研究,多向各位老师们学习,有这么多优秀前辈们指引着我们,相信未来的孩子们一定都是最幸福的学习者。村小的孩子们也一样!差距会变得相同!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一、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的亲手操作,获得数概念,领会计算方法。
数的认知和计算技能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两者密不可分。数的组成和分解是理解数概念和计算方法的关键。因此,学生必须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的理解。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指出:“数学首先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也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我非常注重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来亲手操作,以获得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在教学10以下的数字认知部分,我们在认识每个数字后,通过图画或实物图片让学生了解数字的构成和分解,然后让学生反复亲手操作以巩固数字的构成和分解,同时注意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将动作、思维和语言紧密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动手能力、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没有急于揭示计算方法,而是花费了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圈十”操作,使他们从操作中领会“凑十法”。这样做可以让我的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为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实际引出计算教学,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想要让学生掌握快速准确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原理是关键。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激发学生“想算、会算、如何算”的意识来实现。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可以从生活中引入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探索合理的计算方法。例如,在教授加法进位时,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小明家里有9个苹果,他又买了5个,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样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让他们自主探索和发现正确的计算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计算不再感到枯燥乏味,而是开始主动思考和尝试,从而更好地理解计算原理。
在学生考虑了一会儿后,教师再提出一个问题: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瓶牛奶吗?这时学生就会深入思考该怎么办,于是凑十法就自然而然的被学生发现了,既从第二盒中拿出一瓶放在第一瓶中,加上第二盒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或者从第一盒中拿出两瓶放到第二盒中,加上第一瓶中剩下的7瓶就是17瓶。学生从动手操作中,很快并且很直观地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学生就会在头脑中形成表象,进而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而理解算理更有益的地方还在于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计算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能够进行知识间迁移。
三、从实际出发选择练习形式,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感性材料形成数的概念,并掌握计算方法。但光有理解和掌握还不够,必须通过大量练习来逐步提高计算能力。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注重选择适合学生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练习,同时方便老师及时检查学习情况。除了常用的集体视算、听算外,我们还创新了口答练习的方式。学生们制作1—20的数字卡片,并在制作过程中要求统一涂上颜色。当老师出题时,学生就可以迅速拿出相应的卡片进行答题,这种方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口算练习中来,而且不同学生的答题速度也能被很好地反映出来。另外,在黑板上出示算式,要求学生自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并贴在算式上,这种互动形式很受学生欢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记忆和巩固所学的知识。总之,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口算练习,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课堂参与度。
四、练习要有针对性,更要帮助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
我们都知道,多练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方法。然而,如果只注重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就会使学生失去对计算的兴趣,最终适得其反。因此,练习必须有针对性,专门针对那些容易出错或混淆的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区分中真正提高计算水平。所谓“针对性”,可以是针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是针对班级学生常见的错误,还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计算题,例如直接写出结果、比赛速度和准确性、在圆圈中填写大于号、小于号或等于号、在方框中填写正确的数字等等。通过这些不同的题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还可以使他们灵活掌握所学的知识。
很多计算题都有它的规律可循,让学生掌握这些规律,既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提高计算的速度,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推理的能力。教师可以出示这样一些题目:30,110……先让学生计算,算完后思考,你能把这些题目分类吗?怎样分?你的理由是什么?在分类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思考中,学生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必得0,一个数与0相加还得这个数。
五、开展竞争,形成技能
开设数学竞赛有助于激发儿童年幼时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特点,同时也能通过竞争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发展。
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夺红旗”比赛,就是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3条路,每条路上有6道算式题,抽出18位“登山队员”,分成3组,每组一人算一道,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为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让学生在“玩”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接力计算“比赛,分组进行,每组人数相等,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学期结束前,还可以出示这一样一组口算抢答题:
9+2+18+6+25+7+3
5+4+57+4+62+5+8
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初步知道像这样的连家题也可以“凑成十再相加”,同时又初步渗透了加法的交换律,这样的竞赛题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六、高学生计算能力一定要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做计算题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错误,而这些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计算,也不是学生不懂算理,而是因为不良的计算习惯造成的。抄错数、看错符号等等。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认真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只有写对写好才是计算正确的前提。其次要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也就是要看清题目要求,在正确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去解题,以免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里还要重视提醒学生做题时要看清运算符号和数字,以免出现因为看错题目而算错的现象。最后要培养学生检查的良好习惯,检查的习惯不能说说而已,要教会学生检查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靠教师的精心设计、认真指导、形式多样的练习和良好的习惯相结合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5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如何上出好课,我认为: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加以总结和提炼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从事教学活动的回顾、检验和认识,是一种心灵自省的方法。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对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进行深入思考,并形成更为合理的实践方案。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对教学现象、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包括任何与教学实践相关的问题,但一般而言,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比较、教学中的成败得失、教学机智与灵感、课堂互动情况等,是反思的主要对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顺序或者涉及的各种要素,确定反思的内容。通过反思,教师能够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开展研究的能力,促进个人专业成长和发展。
另外,在反思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若干自己感受深刻的内容,有侧重地进行思考。根据教学活动顺序确定反思内容。
1、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对课堂教学的整体规划和预设,勾勒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益取向。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及其地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如何依据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知识的逻辑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情况,设计哪些练习以巩固新知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等,都已经有一定的思考和预设。教学设计的反思就是对这些思考和预设是否与教学的实际进程具有适切性进行比较和反思,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及其原因,从而有效地改进教学。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我们知道,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掌握数学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认识活动,也是学生在掌握数学的双基、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数学教学过程既包含教师的“又包含学生的,是教与学矛盾统一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而且还是学生发展智力、形成数学能力的过程,也是理性精神和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教师、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环境、校园文化等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直接因素。教师、学生和教学中介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中介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作用于学生的全部信息,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组织形式、反馈和教学环境等子要素。其中的主体是教学内容,对数学教学过程的反思就是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及其效果的反思,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特别要反思是否把时间用在核心概念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上)。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情况:是否启发了学生提问;学生提问的质量如何;问题是否恰时恰点,学生是否有充分的独立思考机会;核心概念的,解构;、思想方法的“是否准确、到位“
3、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对数学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效的价值判断,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发展和教师自己的价值感受两个方面。前者主要考查学生的数学双基的掌握,数学能力发展,数学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的科学、人文价值的认识,以及理性精神的养成等诸方面;后者主要考察教师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的变化,个人教学经验的变化,实施有效教学能力的提升,教学思想观念的变化,等。其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行为是否产生了预期的变化,是教学效果反思的重点。
4、对于教师来说,持续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是其专业化成长的必经之路。这种反思过程有两个层面:一是对自己的日常教学经历进行反思,将其沉淀为真正的经验;二是对这些经验进行解释、归纳和概括,提炼其中的规律,形成具有一定普适性的理论。如果教师仅仅记录经验而不进行解释,那么这些经验的意义也将是有限的。只有在对经验进行解释后,才能够使它们得到深层次的理解和应用,从而形成新的教学理论。在实践中,可以使用“反思档案”来记录和分析所发生的情况,将经验以文本形式进行保存。同时,对文本经验进行加工和再创造,使其得到升华,改善教师的理念与操作体系,甚至自下而上地形成新的教学理论。这种反思和创新的过程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人的成长,也能够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6
数学课程中“解决问题”教学,把解决问题寓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利用有关知识经验,通过学生的探究和教师适当的点拨指导,既解决了问题又学习了数学知识,形成了数学能力,并能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一、精心预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热情。
解决问题一般都是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题解决的难易程度,学生学习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问题。教师只有这样创设的问题情景才能诱发学生的好奇性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例如:教学二年级两步应用题时:创设了一个游乐场的场景,游乐项目是学生熟悉和喜欢的活动项目,通过师生自然的交流,导入新知。让小朋友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看着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能指着图给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二、引导主动探究,增强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角,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自主探究,发挥他们的潜力。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大胆猜测和推测,采用科学方法去研究问题,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自己去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主动探究中得到增强。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我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独立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并仔细思考每一步的做法,同时也让他们思考是否有其他不同的解决方法。通过合作学习和交流的形式,学生们能够自主探究算法,而我则适时地给予指导和支持。最后,学生们会检查自己的试做答案是否正确,并反思自己在独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获得了哪些新知识。
三、重视思维过程,锤炼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做题,更要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敏捷、独特、灵活、缜密等。比如,在二年级上册的解决问题环节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读题,思考,理解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例如:车上原来有67人,到胜利街车站,下车25人,又上车28人,现在有多少人?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思考并举手回答。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生1:我的算式是67—25+28=70(人)总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就是现在的人数。
生2:我的算式是67+28—25=70(人)也可以先加上上车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
生3:28—25+67=70(人)
学生思维踊跃,能清楚地表达出解题的思路,内心喜悦之余,我多了一个心眼,学生是否能真正理解?我问“谁来说说为什么上车人数要加上,下车人数要减去呢?54人,只有10多个同学表示可以试着说说,多数同学是一片迷茫。第一次教学决不能留下“半生的米饭”,必须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否则以后再多的练习也只能是“事倍功半”。为此,我通过演示,把教室比作公交车,让部分学生做演示,模拟上下车情景,让学生体会有人上车,车上人多变多,求现在车上有几人?可以这样想:就是求比一个数多几,也可以这样想:也就是求原来车上的人数和上车的人数合起来是多少。所以用加法计算。反之,有人下车,车上的人数比原来减少,可以这样想:就是求比一个数少几。也可以这样想:从原有人数中去掉下车的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第三种方法,想到的学生很少,通过引导,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理解算理,明白下车25人,上车28人,车上的人数增加了28—25=3(人)。
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一个或几个问题的本身”而应该是让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几个问题解决过程的经历、探索与体验来学会解决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想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对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开展探索式学习。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01-12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心得体会模板03-29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7-05
小学数学教学评语07-06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7-15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6-12
小学数学教学总结08-10
[精选]小学数学教学反思07-1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