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1
统计与概率中的可能性的内容,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二年级时,学习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三年级学习客观事物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认识到可能性的大小与相关的条件有密切关系。(数量的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四年级学习等可能性。就是说游戏在什么情况下是公平的。五年级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画。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这部分知识教师可能涉及的较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变得非常关键。
而本课时则是用数字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这对学生来说,十分抽象,难于理解。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是复习导入,揭示课题。通过复习“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物的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及等可能性,唤醒学生对可能性已有的认知,然后出示4个黄球,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大小生成的过程,层层推进,并得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为0,一定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为1,让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
第二环节是探索交流、体验概率。首先出示3个黄球1个白球,先让学生猜测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然后通过开展摸球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实际操作中当摸球次数足够多时,摸到白球的可能性越来越接近四分之一,不一定刚好是四分之一。然后通过白球个数不变,黄球个数不断增加,让学生体会到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1;通过黄球个数不变,白球个数不断增加,让学生体会到摸到黄球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越来越接近0。
第三环节拓展练习。第1题是基础练习,其中涉及到年月日的问题,思维含量比较高;第2题是拓展。先出示盒子中装有5个黄球,20个白球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当学生答出摸到黄球的可能是五分之一时,我再追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五分之一,是不是一定要放5个黄球,20个白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自然而然得到黄球的个数占总个数的五分之一或总个数是黄球个数的倍都行,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并解决问题。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及各位专家的点评,收获颇多。
1、在课堂上组织活动是手段,体验感悟是目的。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没有开展摸球游戏(出示3个白球和1个黄球),因为考虑到实验的结果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不一定是四分之一,怕给自己的教学带来麻烦。通过蓝老师和两位教研员的指导,明白了学生是主体,只为自己的简单,不考虑学生的利益,这是不称职的老师。如果不开展摸球游戏,只停留在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是白球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只是让学生用分数的意义来说明可能性的大小,数学味淡了,深刻性不够了。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探讨让学生明白实际摸球活动中记录的数据和标准概率四分之一是有差距的,并使学生明白当摸球的次数足够多时,摸到白球的的概率越来越接近四分之一,上升到理性认识可能性的高度。
2、用简单的材料上富有思考的课。看到好的材料就想用上去,但是事实并不是材料越多越好,一个材料可以落实的任务不要用多个材料去呈现。
3、数学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幽默风趣大气是我努力的方向,评价语过于单一,枯燥,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2
《摸球游戏》这节课是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同时,也让学生通过“猜测——试验——分析试验数据”这一过程,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并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创设四个大环节进行教学。
一、关注学生,要看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上课伊始,我用平时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抽奖游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就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出示各种可能性的事件来让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虽然学生在以前没有学习过《可能性》的知识,但在做判断的时候准确率高达100%,这也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所以在教授新课时还应多了解学生,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这样才是事半功倍。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体现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让全班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经历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体会可能性是有大有小。
通过分组摸球试验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在小组共同努力下,总结出试验结果,这样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从可能性的存在,可能性的大小,到判定可能性的运用,让学生的生成落实在开放的真实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并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创设有效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商场购物转奖的生活情景。并设疑:获一等奖的人数多吗?获哪种奖项的机会比较大?你想设计一个这样的转盘吗?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很高。
从整堂课来看,我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对课堂的调控与把握还是做比较到位。同时,我又注意为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熟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并能乐于、主动地去探究与学习。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小组合作,让多媒体教学手段真正的用到实处,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这是我努力的方向。最后通过本科组其他老师的点评,让我明白老师的辅助作用及提问题的技巧性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课堂的有效教学。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3
《统计与可能性》是小学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变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本节课的内容是本单元的第一节——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它们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因此,教科书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觉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在课堂中,学生能够积极动脑,思维活跃,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能够主动参与,基本上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对概率这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整整一堂课,学生的注意力特别集中,没有用老师去组织课堂纪律,每一分钟,每一秒,学生都在用脑思考,四十分钟感觉过得特别快,但是课堂永远是有遗憾的,永远不会完美的,下课与同事交流,才学得不足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学生玩游戏时,应以每个人走几步为准,不应该确定地点,这样游戏会出现不公平现象,怪不得我班的高铭当时在课堂上跃跃欲试,他认为是不公平的,由于我当时也不够机智,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致使课堂留下了这处遗憾;还有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前,我应该明确要求,特别要强调算出正面朝上的次数,由于学生口算速度慢,导致此处时间过长,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课堂教学永远是我们的必修课。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4
新的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过程,感受数学的力量,促进数学的学习。所以本节课我就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
课始,我设计了一个“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猜漂亮的玻璃球在老师的哪一个拳头里,这活动既简单又有趣,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学习内容上。然后通过摸球的游戏,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究可能性。就本课教学内容而言,哪种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也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而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简单推理。如果带着一个毫无悬念的问题上课,就是再多的活动,再有趣的游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我把摸球活动改成一次比赛。把全班分成两个组,一组要摸黄球,一组要摸白球,看是摸到的黄球多还是白球多。摸到少的一组在不知道两种球的个数的情况下,学生对比赛结果产生了质疑,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赢的一队一定是黄球放得多,但这也仅仅是猜测,因为必竟谁也不知道这个袋子里究竟有几个白球和几个黄球。带着这样一个悬念,学生走入了下一个探索环节,让探索活动有了思考的内容,这次活动是有目的的。利用活动得出的结论,去解释比赛输赢的原因,解开袋子里球的秘密。这一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归纳——反思”的过程,不仅增加了探究活动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使学生感受到实验是验证猜想、获得结论的重要策略之一。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闪光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了解世界上的事物很多与数学有关,学习用数学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由此爱好数学。但是在培养了学生怎样用数学去分析问题,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事物这两个方面,做的还是不够理想,需在平时的课堂中加强对学生这两个方面的培养。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5
一、源于生活导入,
使学生感受亲近的数学知识。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确定现象,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概率知识太抽象了,怎样使这一知识深入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直观呢?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玩“猜牌”这一游戏情境,简单而有效地突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以至引导学生直奔这堂课的主题“可能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牌”“摸球游戏”“小小设计师”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并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三、加强活动指导,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进行“摸球游戏”之前,教师先进行个示范摸球以及“友情提示”的出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的顺利进行起了事到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6
通过比赛导入课题,学生很快发现比赛存在不公平,激起学生质疑,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同时又复习了旧知。这样的设计与学生的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激发起探究的欲望,贴近学生的实际。
片断一的教学过程从猜测、实验、整理数据再到分析归纳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体验了一般统计的方法。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操作与活动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记录方法的学习不是由教师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联系生活获得的信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地探讨出画“正”字的方法,不仅学会这个方法,而且明白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教师巧妙地结合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了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捷地获得了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者通过多媒体演示明确活动要求,简洁明快。磨刀不误砍柴功,为学生的活动实效性提供了保障。
智力闯关的练习重在让学生根据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结果来判断事物存在的几种情况。在解决这几个问题时,学生必须经历由果索因的逆向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了展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拓展延伸练习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真实、生动、有趣的录相画面不仅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情感。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7
在教学这部分教材的时候,从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让学生亲历掷硬币,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体验观察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研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我采取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感悟事情可能性发生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有着以下一些感受:
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活动中学生亲自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学生首先猜测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然后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试验,通过经历统计小组、全班的抛硬币正面向上的次数的过程,让学生发现当次数增多时,慢慢接XX均数,最后出示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感受到当次数越来越多时,几乎等同于二分之一,从而说明规则是公平的。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悟。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抛硬币、扔骰子、设计转盘、小小设计师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交流自然有效,整节课在学生的积极参与、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和数学知识,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的玩中学、学中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体现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注重数学学习的情感化。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尊重并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在学习活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感觉就是如果仅仅让学生活动,有时可能对知识的理解还有困难,因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实际实践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误差。可能性的大小是很难通过实验来得出的。因为做试验的话,一定要建立在实验次数足够多的基础上,而在课堂上要做大量的实验那是不可能的,学习了其他教师的课堂后,我想如果把抛硬币这个实验留在课前让学生完成,课堂上让学生理解他们发生的可能性事相等的就可以了,最后通过例题来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8
一、源于生活导入,使学生感受亲近的数学知识。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不确定现象,本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概率知识太抽象了,怎样使这一知识深入学生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过程更直观呢?这堂课一开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玩“猜牌”这一游戏情境,简单而有效地突出“可能、不可能、一定”,以至引导学生直奔这堂课的主题“可能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充分提供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牌”“摸球游戏”“小小设计师”等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从而获得有用的概率基础知识,并用来解释生活现象,更为全面地分析问题,作出一些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三、加强活动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进行“摸球游戏”之前,教师先进行个示范摸球以及“友情提示”的出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摸球游戏”的顺利进行起了事到功倍的效果。同时在活动中应用知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的交流,更加深刻的感受、体会概率知识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9
教学活动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摸球游戏。
师:老师带来一个大盒子(都是白色球),里面有很多的球,老师想请同学上来摸一摸,看会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可以吗?
(教师让多个学生上来摸球,摸的都是白色的。)
生:都是白球。
师:为什么每次都能摸到白球?
生:因为盒子里可能全是白球,所以,每次都能摸到白球。
(教师打开盒子,结果发现全部是白色的。)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只可能出现一种情况,不可能出现别的情况,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一定性。
教师板书:一定
教学活动二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袋子,里面装的都是红球,如果让你任意摸一个,会摸出白球吗?
生:不可能。
师:老师在袋子里又放入一些黄球。这时候会摸出白球吗?可能摸到什么球?
生: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也猜测得非常正确。像这样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遇到。
教学活动三
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盒子,盒子里放有9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如果让你从中摸一个,可能摸到什么球?先把你的猜想写下来(师发纸)。想不想验证你的猜测,每个小组选出1名组长负责。游戏的规则是:先请第一个小朋友摸出一个球,看准颜色后在记录单上作记录,如果是白球,就在记录单上写A,如果是黄球,就写B。然后放回去,再让别的小朋友摸,摸的次数要达到20次。注意:一个同学摸完要做好记录,再放回盒子;摸的时候,轮流来,不要争,更不要把球掉在地上,要团结协作,互相谦让。
师:当游戏停止时,各组统计一下黄球、白球分别摸到了几次,填在记录单上。看看通过摸球,你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一)、小组活动开始,学生轮流摸球,并进行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二)、汇报。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摸球结果。
生1:我们组摸出的黄球次数多,白球次数少。
生2:我们组摸出的黄球次数多,白球次数少。
生3:我们组和他们的结果一致。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了盒子里因为黄球与白球的个数不一样多,摸出来黄球与白球的可能性就不一样。黄球多,摸出来的次数就多;白球少,摸出来的次数就少。也就是说,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板书------大小)
教学活动四
师:发给每组一个盒子,里面装有14个球,8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从中
摸一个,看出现什么结果?(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生1:摸球到白球多,红球少。
生2:我们摸到的红球多,白球少。
生3:我们摸球到白球多,红球少。
师:今天同学们通过摸球实验,知道因为盒子里白球多,红球少。摸到红球多的同学太幸运了,这种可能性极小。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体验到生活中有"一定性"、"可能性"这些情况的出现,而且能用今天学习的数学推测生活中的问题。非常好,我们在生活中要留心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反思:
1.一开课,通过学生的"摸球猜球"游戏,很容易就达到师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教会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表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为新知做铺垫,起到"引路导航"的作用。
2.对儿童来说,动手收集数据的'过程常常体现为令人愉快的游戏。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在亲历、体验的过程中感悟、体会到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合作学习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促进学生个人的完善与发展。
3.有了"可能性的大小"的初步知识,通过练习,加深了可能性大小的理解。从学生情感体验看,他们仍对小组合作的摸球游戏意犹未尽,再次摸球,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
4.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可能性问题在儿童的生活中接触还是比较多的。从转盘游戏到摇奖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
【《可能性》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10-19
可能性教学反思06-17
可能性的教学反思10-19
《可能性》教学反思09-22
可能性教学反思范文12-10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10-07
《可能性》教学反思15篇06-18
五年级上册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07-25
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学反思08-23
数学的教学反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