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议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议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议教学反思1
摘 要在高中数学中,养成思维与反思维能力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关键,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维学习这一课题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探讨,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数学中反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目的是实现更高教学目标,使得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更加轻松、高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反思维;迫切性;方法;培养
一、反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迫切性介绍
高中数学的逻辑性很强,传统的思维模式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很多时候通过反其道而行之,打破常规思路,往往能带来较好的效果,这种逆向推倒能力就是反思维能力,它也是数学思维教学的重要原则,是创新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维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锻炼逆向思维能力,对其分析问题能力有很大提高。逆向行之是反思维的根本特征,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更有助于改善目前高中数学存在的教学困难、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教学的培养模式还是以理论型和被动输出为主,对学生反思维能力培养并没有完善的体系,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当下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中数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对他们逻辑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它的迫切性可想而知。
二、反思维培养的方法
在高中数学解题中,小概率思维模式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这就是反思维法的'体现。反思维法也是一种分析方法,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打破常规,同时还要认清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包括新颖性、批判性、反向性等。在二者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解题练习,这样才能提高反思维能力,让反思维能力成为一种习惯。
2.1反推法
反推法是培养高中数学反思维能力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的本质在于通过反推去辨别命题的真假。当然了反推法也并不一定实用所有的情况,它的目的在于通过反推寻找更简单的解决方法。如果在实际的教学中,反推法让思维复杂化,那么它就是不适用的,盲目使用会让学生更加难以消化。
2.2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与分析法要求学生先从已知的条件着手,根据概念和定义找到问题的原由,这种方法的根本在于从结果入手进行推导。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张三在野外迷路了,救援人员从驻地出发,通过遗留的线索进行逐步寻找,最后找到他,那么这就是“综合法”;如果张三自己找到了回去的路,那就是“分析法”。即综合法是“由因及果”的过程,分析法是“执果索因”的过程。
三、反思维的课堂教学培养
学生反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大量习题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增加一些互动问题,通过互问来实现反思维能力的培养。
3.1正思维与反思维的比较
通过正、反思维的比较法能够让学生更明白反思维的可操作性,对训练他们的反面求解有很好的作用。对比之后可以发现,反思维的解题更加的简单,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当正思维无法解决的思维,可以另辟蹊径,通过反向思维将问题简便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形成反思维的思考习惯。
3.2重视互逆关系的公式和法则
高中数学中有很多的互推公式,对这些互推分析多加研究也是一种反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幂运算时就会通过结果让学生递推公式,比如通过6^(2+3)的解法求出a^(m-n),这就是反思维能力的体现。高中数学中的很多概念都非常重视逆运算,通过填空题等方法强化学生对反思维的运用,这对反思维能力培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3.3辩证分析
哲学中对辩证分析有非常好的解释,即要我们从矛盾的对面来思考问题,反应到高中数学中来就是通过结果进行原因寻找。教师可以通过对命题不同方面的分析来引导学生思考,帮助提高辩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4加强反思维的训练
判断正误是一个非常好的加强反思维训练课题,通常来说就是教师给出一个命题,让学生判断命题是否成立或者是找出成立的原因。这需要从命题的结论出发,逐步的进行推证,最后判定出明显的成立条件。加强反思维训练有利于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数学概念,同时还能够掌握问题之前的观念,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反思维模式是高中教学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做好基本工作,加强学生反思维能力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反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开阔思维前景,让他们在原有的数学能力基础上迅速提高,其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反思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精神力的创造力都随之大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岳.在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逆向思维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xx(21)
[2]亢福江.论高中数学主观能动性和逆向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xx(4)
[3]张恩祥.试论逆向思维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J].理科爱好者.20xx(4)
[4]张金光.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新课程(教研版)[J].20xx.2
浅议教学反思2
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实践与研究证明,小学音乐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教师自觉探索解决音乐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教师自我学习,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对教学《龟兔赛跑》这一案例进行反思,具体地分析探索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方面的反思与调整的过程与方法。
1.注重音乐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不仅具有音乐性、审美性,更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课堂教学内容只有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调整教材内容以适合现代学生审美需求,并根据学生的.学力水平重组教材,把充满生活情趣的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与审美愉悦,让教学内容真正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在教学《龟兔赛跑》时,我安排了欣赏三段不同的音乐:第一段是兔子、小鸡和小猫;第二组是乌龟、鸭子和小羊;第三组是大象、小熊和老牛。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并思考:这段旋律表现了哪一组小动物呢?第二步问为什么你会认为这是这组小动物呢?此时学生会根据他平时积累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象的腿很粗,它走起路来很笨重,所以它的音乐听上去很强也很沉重,而乌龟呢,它爬得慢,但身体没有大象那么庞大,所以音乐听上去很平稳。而小兔子是一蹦一跳的,所以音乐听上去很轻松,也很活泼。第三步让学生聆听音乐模拟这一组动物走路的情景。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内化,体会音乐艺术的美感。
2.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的反思
上音乐课时,我觉得我只是一味地讲,根本没有留意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后来经过反思,我认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他们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必须考虑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使学生自己动脑想出答案。比如:音乐课本中要求创编歌词便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练习,它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将新的歌词套到歌曲里面。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让学生互动,而最终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3.教学形式新颖化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有意注意及无意注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在方式方法上,要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灵活多变,力求"生动""有趣"能促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到主动参与中来。打破传统单一的歌唱形式,多以听觉、动觉为切入口的训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年龄,精选录像片段,配唱MTV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还可以采取边唱边跳,自弹自唱等多种形式,在活动中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内涵,树立音乐形象。特别是民歌教学中,让学生在表演唱中探索地方文化和音乐的关系。比如《森吉德马》由作曲家贺渌汀根据蒙古民歌创作的器乐作品,乐曲分两个不同部分,第一遍欣赏时,老师随着音乐起伏波动,示范一些蒙古舞中常用的基本动作,然后学生分成几组进行即兴创编。在前一部分较为缓慢的旋律中,有的同学想象悠闲骑在马上,并做出饱览自然景色的动作;后一部分热烈欢快的节奏下,同学们表演出欢庆解放的场面。在两种不同速度和风格的旋律中,整个教学过程积极促进了学生想象和创作能力,也加深了同学们对乐曲表现的理解。
4.围绕主体,紧扣主题,集体协作是反思教学必要补充
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小学音乐的反思性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实际和认知心理出发,通过对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集体协作等多角度、多形式进行科学反思。从成功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成功?""成功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学的设计与过程有什么特色?""如何锦上添花富有创意?"等等,从中总结规律,提炼经验、指导实践。从失败的课例中我们应该反思:"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是教育思想还是教育理念的问题,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失当、是教学设计还是方法手段的应用等等,从中吸取教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教学随笔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浅议教学反思3
如何解决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脱节问题,是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关心的问题。在反思性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教学行动研究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方法,教师参与教学行动研究并反思行动研究,是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有着必然的联系,反思与行动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过程,把二者有机结合对促进师范生教学科研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国内外语界开始关注反思性外语教学与外语教师行动研究。外语教师只有积极开展教学反思与行动,其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行为才会有本质性的提高。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为广大外语教师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全面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教学技能、教研能力和人格修养,它是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行动研究理论与实践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应用于教育界,广大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发展至今。广为接受的定义是:“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方式,社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他们对自身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事业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过程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对自己的工作环境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评价。”在教学中,一般指教师对自己或他人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并从中获取知识,增进对各种教学现象的理解,是一种自我反思、循环往复的探索性活动。行动研究强调教师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自我反思或与同事交流心得,评估自身的教学效果,最终加以改进和完善。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已被证明是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行动研究的特点反应在不断努力在行动与反思之间建立联系、对有意识或潜意识的行为进行反思,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行动,并通过基于反思的行动来发展知识和对事物的认识。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研究方式,还有四个重要特征:即参与性特征、合作性特征、系统性特征和试验性特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设计方案、寻找解决办法,教师自始至终直接参与研究的全过程;教学行动研究中教师与科研人员、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合作,使研究具有普遍性;教学行动研究要把系统的研究过程公开化,包括发现和确定课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观察、反思、评估结果,继续发现新问题;教学行动研究主要以教学环境和学生为实验对象,以观察和调查数据为主要研究手段,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认真地观察、系统地记录、全面地收集数据并
进行分析和处理,在通过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计划、评价效果、最后写出实验报告。
二、反思性教学理论与实践
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在教学中充分认识与运用反思性思维的理论与基本原则,使教学取得合理的成效,达到既定的'目标,因此,其核心是反思性思维理论。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为反思性思维所作的界定是,他是“根据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之依据和他们所趋于导致的进一步结论, 对它们进行主动的、坚持不懈的与仔细的思考”。他又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后发展成反思性教学的五个步骤:建议、理智化、假设、推理和以行动检验假设。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Zeichner and liston(1987)指出反思可具有低中高三个层次。低层次反思是对旧爱哦学技术和技巧的运用效果的反思;中层次反思教师进一步反思教学环境、教学管理和教学条件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高层次反思是教师将自己在教学置于教育的价值和谁会的伦理道德之中,反思学校的功能、教育的意义、教师的作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反思性语言教学具有程序性和循环性特征,即反思性语言教学是以语言为中介的问题探究性实践活动,其过程为发现问题——对问题或事件的思考——行动研究——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应用;且反思过程呈现循环反复的特点。在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反思性语言教学的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活动方式获取有关教学事件、教学行动的信息,通过记教学日记、写教学报告、进行问卷调查与座谈、课堂教学现场录像或录音等方式,并加以分析、思考,以提高对语言教学实践的理解和认识。反思性语言教学主要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又要借助于同行的合
作支持及学校所提供的必要条件。
三、 “行动研究”与 “教学反思”的关系
从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二者的定义到特点可知,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有着必然的联系。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就是反思。Kemmis he McTaggart(1982)总结出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计划——实施——观察——反思——计划。Pollard(20xx)把反思教学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行动研究的过程,包括反思——计划——实施准备——行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评价结果——反思。从上面的分析,不难得出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的循环共性及二者间的渗透关系。教师行动研究离不开教师的自我反思这一探索性思维活动。而教学反思包括教学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行动后的反思,确切地说在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交替过程中完成的。Wallace(1991)提出的反思性外语教师教育模式。其中一环是关于实践与反思的,二者是呈循环关系,因为它们不是独立、分离的过程而是交织于一体的互相促进的循环反复过程。Wallace(1998)将教师发展的过程表示为一个教学实践与反思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可以说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一种不断地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行动研究过程。
四、关于“反思型”与“行动型”师范生的培养
反思性思维的培养要求师范生需具有强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即很强的自我批判能力、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我监控能力,还要有不断地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师范生自我专业发展还取决于对于语言教学反思的质量和水平。首先,反思不应停留在教学方法、技艺层面上,还应该反思那些预先的假设、语言教学的结构等,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理念层面的监控与调节。另外,反思以教育科学理论、语言教学理论和认知心理学为指导,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设想、新方案,提高科学的预见性而避免盲目性。同时,还要不断地把反思后的经验概括上升为一定的理论。结合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计划,教学课具备实践性和针对性特点,通过指导教师系统的讲授教学理论和原则及训练教学技能,高年级师范生的反思性教学思维能够逐步提高。虽然教学课不具备实施真实的课堂教学的条件,师范生难以对自己的教师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但他们可以根据中小学外语教学现状,结合所学教学理论和技能开展模拟课堂教学。在模拟教学中,根据反思性外语教学的基本观点,师范生通过实践与反思,寻求符合教学目标与实际情景的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从追求“最佳”教学方法的狭隘观点中解放出来,进而从思维的高度探索教学理论与实践。
行动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二位一体”的,它们都是教师专业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且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行动研究作为一种切合外语师范生未来工作需要的学术研究方式,重点是放在训练师范生掌握行动研究的过程和培养其创造思维上。结合英语师范专业的课程计划,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行动研究提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和作为职业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教学法课程中安排的课堂观察和课堂分析是行动研究的前奏阶段。微格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以教师身份拥有一个教学班级,是行动研究的中心环节。同时教育实习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一环,可以使行动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指导教师在英语教学法理论课程基础上系统地进行理论教授,包括行动研究的背景、概念、特点和实施过程等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认识。随着模拟课堂教学观察训练的进行,教师介绍收集课堂信息的技巧和方法,指导学生发现课堂实际问题,并对课堂问题进行总结。在经过系统的批判性反思之后,指导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然后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去实践方案,并以所学理论和原则对实际教学效果进行验证,最后拟出行动研究报告。
五、结束语
师范院校的外语院系培养对象主要是未来的中小学外语教师,中小学外语教学的不断改革对师范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具备一定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反思性外语教学立足于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行动研究与反思是教师发展的基础,而教师发展又是行动研究与反思的必然结果。只有教师通过不断的探究,科研与自我反思和不断实践、行动与研究才能完成从“教书匠”向行动型与反思型的教师转变。
浅议教学反思4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作为音乐教师,除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认真钻研教材以外,还必须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诉韵律美、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突出教学语言的韵律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的是对着人的心灵谈话的艺术。”在以歌唱为主的音乐课型中,歌唱中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等基本要求是应注重的,然而对歌曲的二度创作————挖掘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则更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歌词内容,进入歌词意境。教师采用朗诵的形式,浸润学生的心灵,朗诵歌词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语言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从而通过阴阳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达到心灵的美化,情感的升华,以歌曲“早晨的歌”为例:甜甜的风,微微的笑,早晨的空气多么好,露珠儿闪,树影儿摇,一扇扇门窗打开了,晨光里书声琅琅起,大路上人们在长跑,树上的鸟儿也在叫,告诉人们要起早,啊,早晨好,早晨好,早晨的歌儿多么美妙,这甜美的音色,轻快的节奏,诗一般的语韵,将学生带入清新的户外世界,在迎接明天的太阳,这将会激励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这优美的朗诵韵律的激发下进行歌唱,定能收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形象美
在歌唱中,许多学生五音不全,节奏不准,强弱不分,因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十分重要,而在教学中,这往往是薄弱环节,学生也感到抽象难懂,兴趣索然。教师应借助语言的直观性,形象生动的启发引导。如讲音阶,用板书,画成级高不等的阶梯形,醒目标出半音关系的音级,并说明音的阶梯与普通阶梯的区别,再强调音高的顺序排列及mi、fa、ti、to间的半音关系,然后教师在琴上弹奏音阶,用这种直观的教学语言增添了学生兴趣,易于记忆。
三、讲究教学语言的意境美
法国名家卢梭说:“除绝少例外,音乐家的艺术绝不在于对象的直接摹仿,而是在于能够使人们的心灵接近于(被描述的)对象存在本身所造成的意境。”
在欣赏课教学中,讲究语言对意境的营造极为重要,从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各种场景,人物情感,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寻找音乐形象进入意境。管弦乐曲“春乐序曲”这一作品展现了我国人民在节日里敲锣打鼓,载歌载舞的`喜庆欢腾场面,欣赏这一作品,教师先播放春节序曲的音乐,然后在这轻快动人的旋律中让学生
插上想象的翅膀,驰骋在节日的欢乐场面中,兴奋陶醉,使他们仿佛看到多姿多彩的秧歌舞、优美飘洒的农绸舞,滑稽活泼的民间杂耍,看到人们尽情地歌唱幸福的新生活,憧憬美妙的未来。教师再有意识的作意境的描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紧接着欣赏全曲,听完后再要求进行简短的讨论,描述节目中各种喜人热闹的场面,情景交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欣赏这样的经典名著,需先作较详细的乐曲介绍及内容介绍,挖掘作品的潜台词,并以强烈的感情色彩讲述作品。听了详细的介绍,再欣赏全曲,那抒情的引子音乐生动的呈示了,复杂多变高潮展开了,极富浪漫色彩的再现了音乐美感,回味无穷,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协奏曲的深刻内涵,这样的欣赏课定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
浅议教学反思5
要提高计算机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教学反思,如何做好教学反思?我觉得应该在教学的各个过程中用适当的方法做好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中,我通过在三个不同阶段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设计等多方面进行不断的思考和更新,使我在理论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反复看教案会对同样的教学内容有新的想法和设计,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就有不一样的感觉和效果,下课之后会给你对本节课萌生出许多的思考。所以教学反思大体上有三大步:
一、在教学前进行反思
就是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消化的过程,更是从学生角度来考虑接受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论的过程。计算机教学主要强调学生实际上机操作能力,但学生操作过程中实际水平又有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某些知识早已掌握;有的学生课上的少,操作就有困难;也有的学生本身就爱动脑、动手,因而他们也学得比较快。所以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要有基础教学和拔高的层面,能涉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比如,在《计算机网络》中讲到“免费电子邮箱”的申请这一节的时候,我们要求学生在网站上申请一个免费电子邮箱。但是,事实上有些同学老早已经会用电子邮件了,而有些同学甚至连什么是电子邮箱都不知道。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水平的层差不齐。为此,我们可以让做的快的同学先用申请好的Email设置Outlook的账号。另外,计算机教学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上机操作,所以还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练习。即所谓“百讲不如一练”,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熟练知识、巩固知识。上课前,要认真地对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应用及学生的特点、在课上可能有的反应做充分的反思。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在教学中进行反思
即及时、自动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实验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以及达到的效果,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灵活调整设计思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和热情,及时生成课堂,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比如,能设置163.com免费邮箱的“发信服务器认证”功能等操作时,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如有些任务对大部分同学都有一些难度或出现一些错误操作时要及时地进行讲解更正或电子演示。同时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能起到更好的引导效果,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便更好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的主要由以下几个内容:
1、教学中的精彩场面,课堂教学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进入”角色“,往往灵感顿生,创造出成功的教例,因而教师在课后教学情感还没有从头脑中消退之时,应立即进行反思,思考精彩场面的主观原因,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再创精彩场面等,必要时可做些局面记录,以便再教时用。
2、教学中的失误之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况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而教师的教学难免会出现疏漏与失误。出现失误后教师如果不进行反思,不仅不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而且贻误了不少学生,给学生以思想上、思维上的误导。因而教师在课后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失误所在,思考对失误的补救措施和方法。
3、课堂中学生的反应。计算机课的理论课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往往通过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表现出来。课堂上学生正聚精会神高度注意教师,或偶尔点头示意,或偶尔面带笑容而积极回答这说明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教学得体、方法有效。反之,课堂表面安静,学生面无表情或坐立不安、交头接耳、目光愕然,这说明教师讲课不够精彩,空洞说教,方法呆板,教师上完课后,应及时反思课堂上学生的反应状况,以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不仅能使教师直观、具体的总结教学中长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再次研究教材和学生、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且是将实践经验系统化、理论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认识能上升带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在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匪浅,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发挥能力。
浅议教学反思6
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教师应该在领悟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根据高中语文的教学特点构建一个“在实践中尝试,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这就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反思性教学。“反思性学习方式是通过对学习过程中自己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是通过对学习活动过程的反思来进行学习的方式。反思性学习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及时发现学习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1]在这一方面应该做好三个方面内容的反思,也就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反思性教学本身进行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实施之前应该对本节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因为教学目标在语文学习中能够起到导向和控制的作用,如果教学目标过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那么会降低教学的效率。而教学目标过低不利于知识的学习,影响学习基本知识的掌握。因此合理定位教学目标,是教师运用反思性教学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打破照本宣科的目标定式,让高中语文课堂走出课本、走进中国浩瀚的文化当中,结合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不断拓宽语文学习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明确该节课知识要点,点明知识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习本节课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包括语言欣赏知识、语法知识等等。
(2)情感目标:是学生在学习这节课内容上应该大大的情感感悟或升华,学生应该在反复诵读所学课文,联系生活、联系自己、联系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阅读中细细品味作者在文章中的情感发展,在感情上印证作者的内心世界;
(3)技能目标:初步学会鉴赏各种文章的的方法技巧如文言文鉴赏中“逐字鉴赏”方法等等,陪养学生文学鉴赏的基本能力。这三个目标充分体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的协调统一。
二、对教学内容的反思
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反思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人利用自己的思维、知识等对事物进行反复认识、体会、加深理解的过程。而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学会对教学内容的反思。从认识的角度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着眼于“精英”培养,教学的内容针对性强而灵活性不足,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喜欢面面俱到、一味想通过加深知识层次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表面上看迎合了学生的发展需要,实际上却是一种拔苗助长的行为。如在学习庄子《秋水》时,某位教师在课堂课堂上用了相当的篇幅分析庄子哲学中的“万物齐于一(事物没有差别)”的思想,尽管引经据典补充了课本的不足,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庄子的这种思想本身就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过于抽象化,根本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能够反思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出在教学理念的上,教师的思想仍然是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为主,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体系发展的需要。这样教师在另一个班的教学中可以降低内容难度,突出语文知识的“基础性”,就可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三、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手段,良好的、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上,现在多数语文教师已经习惯了使用问题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在备课中精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还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随机补充一些问题,看似是为了学生考虑,但是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法却剥夺了学生的参与知识学习的权利。通过反思就可以发现这种教学方式还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与素质教育提倡的互动式教学有着很大的出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找资料,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质疑权威,提倡师生合作、学生之间互相合。除此之外,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对话空间,让学生对教学的内容、问题进行充分的反思,变提问问题为思考问题。
四、对“反思性教学”本身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勤于调整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实际效果。只有在不断的总结、思考完善当中,才能达到通过调整反思是不断完善自己的“反思性教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通过改进措施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应该总结自己的改进经验,形成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巩固自己已经形成的教学成果,有效的防止原有的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在教学中发现了新的问题,教师应该经过充分的思考找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采取其它的改进错误,如此反复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方法循环。
总之,教师的反思能力当中自我监控、教学监控是两个相互补充的部分,教师在实施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强化教学过程的反思,构建一个全面的反思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志宏.反思性学习方式概述[M].现代教育出版社,20xx.6.
[2]于丽.反思教学与学习——现代教育工作的突破[J].科教信息,20xx.1
【浅议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匆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0
教学反思体育教学反思03-16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8-30
教学反思05-17
《春》教学反思课文春的教学反思03-11
拼音教学教学反思04-21
歌唱教学教学反思06-02
内能教学反思 内能教学反思菁选08-16
《bpmf》教学反思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