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9 18:03:4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顶碗少年》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5篇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篇文章的教育意义特别大。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小公主小皇帝,养尊处优,环境过于优越。很多孩子不知道失败的滋味,不知道挫折的滋味。因此,极少有孩子能正确面对人生中的不确定。而我们这个社会是个多变的社会,有着人们无法预料的太多的意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如何能面对着人生中的变数呢?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就设计了教学难点是接受失败,走向成功。

  因为是阅读课文,我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孩子们。在弄清了课文的生字新词以及主要内容后就把时间完全交给了孩子们。让孩子们围绕“这是一场怎么样的表演?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这仅仅是一场表演吗?你认为是什么?为什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这些问题让学生自学并展开讨论。

  学生的态度很积极,在第二堂课的时候我和孩子们进行了交流。其中第四个问题孩子们讨论的结果让我很是吃惊。

  “我认为这不是一场表演。而是一场拼搏,因为这是顶碗少年自己和自己的拼搏,自己和碗的拼搏,他终于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碗!”

  “我认为这是一场较量。是顶碗少年自己和失败的较量,他终于在较量中获胜!”

  “我认为这是一场心理战斗。顶碗少年打败了害怕失败的心理,打败自己的懦弱。他终于战胜了自己

  ,获得了表演的成功。”

  “我认为这是一堂课,顶碗少年在这堂课里告诉我们如何面对失败,如何接受失败,如何走向成功。”

  “我认为这是奇迹。因为小小年纪的顶碗少年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化失败为力量,对我们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是我,早就掩面而逃了。而他居然能让奇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因此我认为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尽管我没有看孩子们所写的收获,但是我认为已经足够了。孩子们已经达到了本课的教学要求。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2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一位老者的鼓励以及少年自身的坚定意志下获得成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握课文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以前我总不敢放手,只用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哪怕是略读课文,因为从各个教参里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内容太多了,总是难以取舍。不过今天的课却引起了我的思考。何谓略读课文教学?不就是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吗?今天的这节课让我看到曙光了。在本文教学中,由于文章较长,我从“说说你对顶碗少年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对人物有初步的感受。在这个环节里,其实学生也已经能够找到相关少年失败后坚毅表现的句子来说明人物形象的了,这对进一步领悟文章蕴含的人生道理有很大的`帮助。然而,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悟这个少年最终获得的成功不是唾手可得的,我设计了让学生去了解“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这个环节让学生从文章多处找到相关的句子来品析这场表演的“惊心动魄和超高难度”。为了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我通过让学生对比在表演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和少年的表现来让学生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在观众的巨大压力下永不放弃的精神。当时我设计了两条线来帮助学生理解。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观众的反应,另一条是抓两次失败后少年的表现。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读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引导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领悟做人道理。

  这节课上也存在着不少遗憾:比如,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不到位。我在教学时过于重视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培养,而忽视了朗读的指导。学生每每分析后都是自读感悟,朗读方式单一不说,也不能了解学生的朗读是否体现了少年的精神,学生读的面比较少。如果每位学生分析后,都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读一读,学生在汇报朗读时如果没有读到位,可以让他们先说体会,如果理解到位后再去读,或者可以让读到位的同学范读,他学读。在体会少年在失败后的反应时教师可以先读出观众的反映,再让学生跟读少年的反应,进行师生对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是烘托感情的段落也可以让学生齐读,等等,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来练习学生的朗读。如果这样,我想可能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入一些。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3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顶碗少年》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在二十多年前观看杂技表演时,曾经见过一个英俊少年在表演顶碗时,两次失败都没有气馁,最后获得成功的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不要退却,有时候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下的道理。针对本课的教学,因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准备这篇文章的备课时,我以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为出发点,并让学生掌握为一定的写作方法,领悟文章所表达的人生哲理为目标。从上课的情况和老师们的反馈情况来看,我认为本堂课以下几点值得肯定。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1.重视字词的掌握,本课虽然是略读课文,但是由于本课篇幅比较长,难记难认的生字也比较多,因此,在初读课文时,我依然给学生留足了时间,让学生能够用心把课文读完整,而不是应付,课文读完以后,我还是留足了时间检查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情况,比如有两个字学生依然读错,“愧疚”“迷惘”学生还把声调读错,我有耐心让其他学生给他们纠正,并且给他们重新读正确的机会,这也为下面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更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即使是略读课文,也要重视字词的认识、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那讲读课文就更不用说了,更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1.我还特别注意加强学生对作者的了解,我让学生先交流预习中了解的作者的情况,这既是对学生预习方法的鼓励,同时也是鼓励学生要学会学语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注重略读方法的指导既然是略读课文,教师在教学时更重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读课文的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在这几方面给学生一定的引导。

  引导学生要抓住课前的“连接语”看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阅读要求,我让学生自己读一读课前的“连接语”,看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阅读要求,学生很认真地读要求,然后总结出阅读要求有两条,

  (1)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看了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

  (2)说说自己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我又通过一个表格的形式,给学生提出了具体一点的要求,比如,少年每次表演后的表现(要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看反映了少年怎样的心情;还有观众的反应,描写观众反应有什么样的作用?学生在默读课文思考时,就会有一定的扶手,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2.学生自学时注重方法的点拨。在学生自学的时候,教师一定及时巡视,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比如,有些问题是个别性的,我就给学生一对一相应的指导,而有些问题是共性的,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有效地、快速地进行全班指导,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存在的问题,比如,在课上学生自学时,我发现有不少同学只是画出了线,但是没有做上标记,但是由于牵扯的问题比较多,一会儿交流的时候肯定会糊涂,我引导学生找到一定的问题一定用简短的词句做上标记,学生很快纠正了问题,提高了效率。还有个别同学只是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读到感受深的地方没有随时记上标记,我引导学生,好笔尖不如烂笔头,要把你的思考、发现随时写出来,这是你思考的结晶。这样,我运用这种轻松、不留痕迹、自然的方法,给学生轻松有效的点拨,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注重体会写法好的课文就是一个好的例子,本课写少年顶碗的三次表演,每次都不一样,尤其是少年两次顶碗失败后的表现更不一样,所表达的心情也不一样,那么作者是如何把少年的两次失败后的心理活动的通过抓住少年的动作、神态来表现出来的呢?这也恰恰是本文学习的难点,体会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在学习这一写法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示少年动作、神态的词语,并说说从中得到的体会,我让学生尽量发言,让大家的思维产生碰撞,互相能够启发,当学生体会不够到位时,我再适时点拨,让学生切实能体会到作者这样写的好处,进而我引导学生,今后,我们在写文章,要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时,也要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既让人感到真实,又能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性格、品德特点。通过本课的教学,以及听了各位老师的评课之后,我认识到在本课的教学中还有需要改进之处,比如,在前面生词的教学环节中,对于高年级尤其是六年级下的学生来说,他们应该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本次教学中暴露的问题,我决定采取课前发预习纸的方式,把本课重要的词语让学生课前预习好,这样也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分化了课上的任务,从而达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语文阅读方法的自动学习,让学生针对前面的语文学习的方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学习中。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4

  《顶碗少年》这这篇文章通过描写顶碗少年在表演中,连续两次失败,但少年并没有气馁,当台下一片混乱时,一位老者及时的鼓励,使他重拾信心,最终在第三次中表演获得成功。从中作者得到了深刻的启迪,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也不要退却,有时候再坚持一下就会获得成功。本课少年三次精彩的演出如同三个扣人心弦的场面,作者通过细致地描写出三次表演场面当中少年的表现、观众的表现、碗的反复出现、老者的表现等如同把读者也带到了现场,感受到了一次惊心动魄的表演。结合文章的特点以及班中孩子的情况我设计了一份课前预习作业,从中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交流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才把这次表演写得如此精心动魄。这节课上下来,我发现设计上还是存在问题的,我发现自己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一、认真研读文本

  在课上要想让学生体会到感悟到,教师首先自己应该有所体会和感悟。而这种体会感悟并不能只浮于表面而要真正的读进去,也就是我们在讲新课文之前应该多读几遍。在读中多问问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等问题。如文中“碗”的反复出现,每一次都有不同的含义,怎样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自己的教学内容设计。

  二、多读书多积累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这样才能有能力驾驭课堂。有能力传授学生更多的知识。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5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握课文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在第一次教学的时候我抓住了“惊心动魄”引导孩子们读书,从“碗、少年、观众”这三个方面的描写去体会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然后引导孩子们引导课文结尾的.省略号的意义,并让孩子们动笔写出作者省略的内容。一堂课下来,感觉并不是太好。教学环节不是太紧凑,教学的重点不太突出,总之,失败!

  第二堂课的时候正好听了学校的谭老师执教的《顶碗少年》这课,结合自己的上课,觉得受益匪浅。于是我在课间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依然从“惊心动魄”入手,边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同时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称之为拼搏,你认为是什么的拼搏呢?”有些学生的回答让人满意,有的说是顶碗技术的拼搏,有的说是意志的拼搏,有的说是心理素质的拼搏!总之,孩子们认识到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表演,而是一场拼搏,一场较量!这场拼搏可以让顶碗少年受益终生!然后是引导孩子们展开写话训练,补充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最后带着孩子们去体会了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我感觉第二次上课比第一次成功,主要是时间分配的合理。而时间分配的合理来源于借鉴了谭老师课堂的宝贵经验。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6

  一、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中对人文性的理解曾有这么一段话“语文教育就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由此可见,倡导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创新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法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于是在教学中我尝试着采用一个大问题:顶碗少年是怎样不怕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整体默读这个课文,自读自悟,边读边画批。这样不但有效地进行了读的训练,而且学生之间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

  二、以情促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

  在小组讨论之后的汇报过程中,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指导。从而使学生在读中具体地感受到顶碗少年的精神。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读中,心灵与文本撞击,在撞击中触动,真正读出了自己的`心得感受。例如学生分析:在轻松幽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上摇摇晃晃,却总是不掉下来。学生只知道这句话是对顶碗少年表演的具体描写,但缺乏想象,体会不到当时的惊险,于是我提出: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学生一下就会体会动作难度之大,再让学生边想象边自由朗读。进而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总之,在读中感悟人物的内心感受,让真,善,美有机地统一起来。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7

  五六年级分别学过赵丽宏的《与象共舞》《山雨》,今天再次学习他的另一篇叙事散文《顶碗少年》,“我的散文,没有什么惊人之谈,也没有什么动人的情节,有的只是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一点感受,对身边一些普通人的认识和赞美。”这是作者本人的谦虚之词,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顶碗少年的三次表演过程,从普通人中揭示出不普通的内涵,作者细腻的观察描写,使这个敢于拼搏、献身技艺的强者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在写法上,在情感体会上值得品读借鉴。

  结合略读课文的安排,一节课时间,我主要从几个环节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去感受文章。

  1、提取重点结合板书感悟道理。

  在导课后,我让学生快速默读,在文中找到作者对这场表演感受的.句子,“这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理解“惊心动魄”,设计问题“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学生回到全文,了解这场杂技表演了三次,第三次采取了成功,把这三次表演的结果和再次努力进行板书,而后,看着板书梳理课文“写什么”;再来,看着这个板书,你会想到什么名言?“失败乃成功之母!”学生脱口而出。感悟道理直观、直接。

  2、聚焦板块结合朗读体会写法。

  作者是如何写这三次表演的呢?让学生继续读文,每一次描写作者都聚焦了“少年、碗、观众”来写,各有侧重,通过指名读、齐读、比较读,引导学生发现,在内容上,每一次描写都一样,第一次,少年表演难度大,技艺高超,虽然失败但仍不失信心和勇气,第二次少年再次失败沮丧、尴尬的样子跃然纸上;第三次少年经历两次失败,没有被吓倒,承受压力,不怕困难,敢于拼搏,取得成功;通过比较朗读,学生也发现了写法的秘妙,那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点面结合运用得特别好,还有详略得当的处理方式特别妙;当然还有具体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作者感受的画龙点晴。体会写法,感悟作者是“怎么写”的,积累课内方法,运用课外迁移。

  3、回扣全文结合续写深化领悟

  自主学习与发现,课的结尾进行回归整体,首尾照应的写法,文章的结构清晰,这还是一场怎样的演出?让学生继续补充,目的是引出文章蕴含的道理除了有“失败乃成功之母”,还有“成功需要自身不断努力,要有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还离不开他人的鼓励。”最后就是让学生续写,写写你从省略号中读懂了什么,突破难点。学生练笔,我引导可以从谈少年和自己两个角度来写,再出示赵丽宏的原文与学生的参照,动笔修改,提升认识,不仅从思想上,还从表达上。

  有收获也有遗憾,课总是遗憾的艺术,开学一周多来,总体觉得学生是认真的,但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不够,参与面不广,自己耐心也不够,不能过于强势,过于着急,要相信学生,学会等待。是为记!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8

  《顶碗少年》一课的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在解决教学难点时,从三个层面上来突破,将较难的问题分解成几个“跳一跳,够得着”的问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有些问题提出后,学生就能解答,解答不了的,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上课过程中除了精心设计问题外,还要多给一些时间学生读书,让学生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培养情感,在即席发言中锻炼口才。

  有好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才会生动精彩。下面再现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 。

  认识少年

  1.默读,并批画,找出顶碗少年三次顶碗的动作,少年的心里活动变化,加以体会。

  少年的心里活动描写:

  (1)台上,却并没有慌乱。顶碗的少年歉疚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2)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3)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2.学生精彩发言

  生:从“微笑”“不失风度”可以看出他对表演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

  生:“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不知所措”这些描写将少年此时的沮丧、尴尬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纸上。

  生:“镇静”表现出少年经受起了失败的考验,又重新开始第三次表演。

  升华文本

  1.这时一位老者上台向少年说了些什么,使少年重新镇定下来,老者可能对他说了些什么呢?顶碗少年听了之后又是怎么想的?然后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

  出示ppt: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要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______。少年心想_________,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们鞠了一躬。

  2.学生写话摘录: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不要灰心丧气,你以很努力了对吧!加油!在最后关头时不要太慌张,脑袋不要抖的太厉害。这样你一定可以成功的。”顶碗的少年想,没错,我前面表演时头摆动幅度太大,这次只要轻抖一下就好了。我一定会成功的,加油吧。于是他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 。(汤悦)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孩子,在最后关头时,只要轻轻抖一下脑袋,就可以接住碗!千万别紧张,我相信你!你一定会成功的。”顶碗的少年想,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呀!我一定要再试一次,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谢佳颖)

  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摸着少年的肩胛,轻轻喊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你要记住,在那一个大幅度转身的时刻,不要紧张,像平常练习一样,轻轻把脑袋抖动一下,保持平衡那样就会成功的,去吧,孩子,我相信你,加油!”顶碗少年想,是啊,我应该像平常一样,不要紧张,我也要找回我的信心,再来一次,相信我这次一定会成功的。(惠欢欢)

  启迪人生

  1. 出示ppt: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搏斗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天——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2.这是课文删掉的最后一段。读完之后,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请仿写一段话。

  3.学生写话摘录:

  是啊,人的一生是一条坎坎坷坷的路,只有一直勇敢前进的人,才可能走出困境,走向光明大道。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里,再搏一下,也许能迎来光明;在冰冷的河水里,抱住那跟浮木,再搏一下,也许就能坚持到被人救上岸;在无知的逆境中、在迷惘的逆境中,再搏一下,一定就能看到顺境。这就是锲而不舍的力量——这就是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陈彬)

  的确,人生就是坎坷大道,谁也无法预知未来,谁也无法改变过去,难免会有一些挫折,这些挫折也许是在所难免的,但是,偶尔的失误并不会造成多大的后果,在冰天雪地中搏击一下,也许能凿出一个太阳;在干渴的沙漠中搏击一下,也许能遇见绿洲;在黑暗森林中搏击一下,也许能寻出一条光明大道。但无论怎么样,什么困难都不能把我们打倒,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杨枫)

  是的,人的一生是拼搏出来的。惟有向自己理想去奋斗,才能走出自己成功的人生道路。在荒野里去奋斗,定能找到生存之路。在恶劣的天气里去奋斗,就望见火红的太阳。不经历暴风雨怎能见得美丽的彩虹呢?(张翰晨)

  是呀,生活对我们来说,不是一架水晶梯,上面有钉子,有裂纹,但是我们不要退缩,要勇敢,要坚强,要拼搏,放手一搏吧,那样也许就能找到温暖——这就是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汤悦)

  古人讲:“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 “教学相长”中有诸多精彩。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9

  做一件事努力尽心做了,可最后失败了,心情怎样?接着再做,还是失败了,心情会怎样?仍不放弃再做,终于成功了,心情怎样?

  在谈话间徐徐导入课文学习,《顶碗少年》一课会让我们明白许多,请同学们把自己当作顶碗少年来学习课文。

  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得怎样呢?读文体验交流,可失败了,你心情怎样啊?体验情感。第二次又表演,你这时会怎么想?怎么表演的呢?读文体验,可最后还是失败了,你的心情怎样?心里会说什么呢?你的一位师傅来了,对你说了什么呢?你心里又会说什么呢?在学文中不断拓展体验。于是又有了第三次表演,这一次在台上表演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放开来,不惧怕失败地进行表演。最后终于成功了,你的心情怎样?

  感悟小事,获得启示,你又有什么启示呢?交流展示,难怪作者文末说有些微微的激动,激动在哪呢?继续深入交流。把这些启示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写一句面对失败鼓舞自己的话,时时提醒自己。

  让学生体验阅读学习,是一种心灵的滋长,是一种生命的呵护。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0

  六年级语文下册《顶碗少年》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尝试着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让他们用平时学到的本领去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结果,效果还真的出乎意外,让我比较满意。至此,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一、教会学生解决阅读上的障碍

  阅读障碍包括难读的字词,难写的`字词,难理解的字词,这些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熟练的使用工具书,短时间内处理掉。难读的句子即表示观众复杂心里的句子,让学生正确断句,读通顺、流畅。个别段落,老师有必要再次范读。

  二、放手让学生自学

  选编略读课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精读课文的教学老师教给学生不少阅读方法,怎样抓住文章的中心,怎样领会词语、句子,怎样掌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怎样积累优美的字词、句段等等。再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大胆做到放开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一切。老师切不可把时间都包揽下来。我认为,老师要做的就是进行检查、督促,严防个别学生走过场,个别问题老师还需要及时点拨。

  三、深刻理会“失败乃成功之母”

  这是本文的主旨,作者写这一场复杂的表演,惊心动魄的表演,难度很大的表演,都是为了突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都是为了教育学生学会自强、自立,面对困难不气馁,不被困难压趴下。教学中一定要不偏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美的句子,老师一定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积累,去阅读、去体会。如果每课教学都能做到这些,学生的词语量就会快速上升,作文的质量也会随之提高。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1

  今天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上完了《顶碗少年》这篇略读课文。以前我总不敢放手,只用一节课上完一篇课文,哪怕是略读课文,因为从各个教参里告诉我们要教会学生的内容太多了,总是难以取舍。不过今天的课却引起了我的思考。何谓略读课文教学?不就是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吗?今天的这节课让我看到曙光了。

  课堂过程片段: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你是从课文的什么地方读懂的?

  生:这是一场精彩的表演……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表演……(学生回答文中的句子都在老师的预设中)

  生:这是一场紧张的表演。我是从这里读懂的:“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的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

  师:(这个句子不在备课中,而且老师临时发现句中的三个“又”字,认为值得品读)能谈谈你是如何体会的吗?

  生:我从“屏住气”“目不转睛”体会到现场的气氛很紧张。

  师:这些句子仅仅是从观众的角度写出紧张的气氛吗?

  生:(若有所思)

  师:再读读句子,看能不能发现这句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品读,一会儿有好几只手举了起来)

  生:这句话里作者连用了三个“又”字,因为顶碗少年之前也是这样“叠”“转”而碗也是“摇晃”最后导致表演失败的。现在他又在重复之前的动作,危险的情况又一次出现了,读到这里我的心也被提到嗓子眼上了,可以说,每读一个“又”字,我的心都会紧张了一点。

  师:(肯定该生用心品读的方法)看似轻描淡写的三个“又”字,却能让我们读出了紧张的现场气氛,这是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也是我们细读精品的收获。

  这样一段不在我预设当中的课堂生成插曲,正是让课堂鲜活的亮点。学生感受耕耘收获喜悦的同时,老师更是欣喜地体验了一次真实地与文本交流的过程。过往备课,我过于依赖教参,好象总被它牵住了鼻子,其实,课堂上既要为学生手脚松绑,我们老师是否也要为自己松绑手脚呢?坚持文本细读,我相信我们会找到更多的授课灵感,而且这些是我们自己的东西,它是弥足珍贵的。课堂上不要过于追求完成教学内容的多少,而是注重能否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量是因质而决定的。这节课我没有把自己所备的内容一一完成,但我走出教室的一刻,我的心是踏实的。

  《顶碗少年》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我以《桃花心木》一课引入,复习单元的核心问题,让学生说课文讲了少年成长中的一件什么事?然后同学们回概括为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历经两次失败,最终在一位老者的鼓励以及少年自身的坚定意志下获得成功。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自主独立地读书,把握课文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感悟出“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

  课堂教学中我围绕两个自读提示中的问题贯穿课堂教学,一节课下来感觉课文整体教学主线不是很清晰,具体反思如下:

  1、单元核心问题应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整合,然后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本单元其实就是所谓的小故事大道理,无论《学弈》的专心致志做事,还是《匆匆》的珍惜时间,都是通过故事折射道理,所以学习到第四课已经轻车熟路。少年的两次失败还能成功不单单是勇气,而是平时的扎实基本功以及信心。从文本中高度概括了“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深入阅读观众的宽容,老者的鼓励又是给予别人多一份鼓励的呈现。在同学们汇报感受的哲理时,宫恩宁同学引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应表扬他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平时的'课内外积累学以致用。

  2、朗读的落实到位,少年高难度的动作,碗的拟人化写法,赵丽宏的文笔细腻、精彩,学生在朗读中入情入境,仿佛自己就是一位现场的观众,为少年第一次失败时的镇定有自信而鼓掌,为少年的第二次失败时气馁、慌乱紧捏一把汗,更为少年第三次的成功而呐喊。语文课一定要书声琅琅,才能走进文本。

  3、在单元核心问题的引领下,更应在高段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可以从重点语句中品味少年的成长故事是如何写的。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让读者更能清晰的阅读文本,结尾的省略号又留下无尽的思考空间,让人意犹未尽。同时可以播放杂技表演的现场视频,把生活教育与课本教育结合起来,也就是行知教育的“知行合一”。

  4、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小练笔时间,学习后可以写下你对少年想说的话,也可以写一段你感受的人生哲理。但是课堂容量还是不够,在曹主任建议下,我也觉得可以再带一篇课堂阅读训练,八单元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更能熟练驾驭。

  每讲一堂课,就是让自己在成长,在完善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在有限的40分钟让学生受益得法于课堂,拓展用法与课外,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不断提升。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2

  《顶碗少年》是一篇阅读课文。这篇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文章描写的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仍然从头表演;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解读教材时发现文本有很多的点可以切入,如顶碗少年的表现,观众的反应,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的几次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不可能照顾这么全面,权 之下,只能忍痛割舍,抓住少年的表现来设计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中我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阅读顶碗少年两次失败后的表现来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为了引导学生突破这一重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然后让学生品读课文,找到相应的句子,抓住少年的神情表现来感悟少年在连续两次失败后永不放弃的精神。在学生感悟理解的同时穿插观众的反应,老者的描写,既深化了少年的'形象又适时进行习作的指导。

  通过阅读课文,弄清故事的梗概,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把握主要内容,弄清顶碗少年是怎样面对失败,坚持一次次表演,最后获得成功的。通过分析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启示;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领悟做人的道理。

  本课教学基本上按预先设计完成,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教学少年两次失败的时候语句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写作上的技法没有点明,以致后面的相关教学有点模糊。如果能做到位,学生后面的理解会更轻松,更到位。其次是课文结束的省略号的处理,我只是把学生停留在少年的身上进行想象,而没有让学生更深地领悟少年身上的精神,最后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微微激动”上展开想象,这样或许会更好。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3

  【教材简析】

  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

  本文教学要点,一是弄清故事的梗概,从顶碗少年的行为、神态展示人物精神风采;二是感悟失败乃成功之母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应有的信心和勇气;三是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语文课堂呈现两个特点,一是班上人多,大多情况下,课堂讨论发言也是一支小分队在活动,但是在公开课场合的大多同学表现就像顶碗少年一样都有成功的强烈愿望,只要给机会,一定图表现。二是大多同学的形象思维大于逻辑思维,语言表达显得简单肤浅,不过现在借助教辅书答题的现象有所好转。

  【教后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想达到的目标是:

  1.立足文本,注重对重点字、句、段的解读。在设计本文教学时,我开篇即抛出表演是不是成功、精彩的问题,想趁着激化的矛盾,围绕成功、不成功两大矛盾读文寻句进行分析。这一环节来看,有理有据的目标是实现了,困惑与遗憾仍在:A.我抛出的问题圈套,学生反应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激烈,是学习资料的影响还是他们单纯天真的思维习惯或是认定了的人生价值观呢,是他们看杂技表演或是待人处事并没有我们成人的挑剔吧?反过来一想,我们有必要对杂技表演的精彩评判降低标准么?技艺不精,苦练就是办法。这个少年需要的是鼓励、宽容不是欺骗。B.我这个设计只是我的借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但人家使用的时候,是确定统一使用的,因为最终的结论是顶碗少年的表演是成功的。而我,却分开来用,可以这样说虽然他的表演并不成功,但他精神上绝对是成功的我不知道这个提法行不行。C.在讲述与板书时,我过于集中少年的表演,对他的精神面貌的词语一笔带过或只字不提。如第二.三次表演时歉疚、不失风度、沉着、急忙晃动、深深的鞠了一躬,要学习少年的精神不能不分析他在场上表演时,无论是精彩、紧张还是失败时的气度与风度,沉着、冷静,非凡的意志与定律。这是一个让人赞叹不已的男孩子。对这些细节的忽视,现在想来,这真成了课堂最大的败笔了。D.

  在记者采访环节,我在110班上试教课,可以说发言的同学全都提到少年的第三次成功是师傅(老者)的鼓励,而111班却没有一个同学提到,全都信誓旦旦豪情满怀说是自己坚定的意志与拼搏的精神,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学是我的生命,我要把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我希望能和学生一起享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我早说过,我喜欢六年级课本,因为这些选文更贴近学生的思维与生活。我也利用我的特权给学生搭建一个个成功的台阶,让他们找回自己鲜活的生命。春天来了,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我们不能剥夺了他们课堂发言的权利或是让少数同学垄断。因此,我常在课堂上叫一些并没有举手的学生,也发现我的鼓励与帮助能取到好效果。在仿写课文精彩片断的时候,我干脆叫一竖小组或一横小组,发现不少并不出众的学生也能写出精彩的句子。教有术,学有法,我一直在寻找与尝试。学生喜欢听故事,我就围绕学习的课文找相关的故事资料,有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有相关主题的其他故事等。学生喜欢有悬念,来一些猜一猜,想一想,改一改,评一评。学生喜欢竞争,就要开展学习小组讨论.争论.辩论,代表小组发言。学生喜欢表现,就要鼓励、宽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发言。学生喜欢看表演,我就让学生排演课本剧。

  3.换位思考,感悟人生。我设计的三个问题带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换位,换成少年本身、老人和记者,从不同的角度体会当时的情境,有利于加深对主题的感悟。在课堂上,我欣喜的看到,有好几个平常并不举手的'同学,就像文中的项碗少年一样,在课堂这个表演舞台上羞涩而坚定的高举着手。像周涛,他一举手,我看到立马叫了他,他响亮的回答了,不需要赞扬呀,他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后来我又叫了一次,他回答得更好了。他不知道,当老师的我,也是多么的喜悦。像龙杰同学,我叫了她,她有些紧张,但毕竟完整的回答了问题,下一轮的时候,她居然举了手。像周汉同学,平常我喜欢他思维的独特性,在他并不举手的情形下叫了他,他没有回答但我们师生之间并不尴尬,这很正常呀。我就是要制造一些不确定因素,来训练学生的机智、从容与豁达。其实,我也何尝不是那个顶碗少年,虽然不是第一次上台表演,但每一堂课永远都是新的,不可预料的。学生在期待有效、自然、快乐的课堂,我也希望在课堂中,从学生身上得到快乐。每一次教学总有新的收获与感动。我想,只要我一直在舞台上表演,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我的教学技艺也一定能像杂技艺术家一样炉火纯青的!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为了不在学生面前出丑,就要勇于在同行面前出丑这是我的宗旨。公开课只是一个案例,在此,我真诚的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点。

  你的参与就是我最大的成功!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4

  今天完成了对《顶碗少年》一课的教学,总结反思如下: 、

  一、成功之处:

  1、充分落实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让学生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突破了重难点。

  2、问题的设计抓住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在语文教学中问题往往是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的有效手段,一个关键问题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教路和学路呈现清晰脉络,教师的教变得有力有序,学生的学变得有纲有目。今天的课堂提问“这是一场怎样的杂技表演?”这一问题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3、能给予学生很充分的时间研读重点词句,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从文中的省略号中你读出了什么?”说话练习和课堂小练笔两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把文中空白点读出来了。

  二、不足之处:

  1、课文语句优美,适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本节课的感情朗读不够。

  2、这是一篇很好的写人的习作范文,学习此文少不了要对学生习作进行指导,而此环节的教学中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学设计中有涉及到,但由于时间把握不好没有完成这一环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15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学习《顶碗少年》。故事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演杂技的顶碗少年连续两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沉着冷静地重新开始,最终第三次表演成功了。

  在少年第二次失败后,课文中这样写到:“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我随即问学生:“观众为什么要这样喊?说说你的理解。”

  小雅说:“因为少年已经失败了两次,观众不相信他了,所以不让她演了。”

  小江说:“这是激将法,让少年下去,就是鼓励他继续表演。”

  小正说:“可能观众怕少年再打碎了碗,会浪费钱。”

  ……

  一时间,众说纷纭。

  我没想到,对于这个问题,孩子们能这样理解。我对他们一一进行了反驳:“如果观众不相信少年,那为什么在他第一次失败后还要忍不住拍巴掌呢?同学们再想一想,每当你遇到困难时,老师和家长会对你说什么?难道说你不行?另外打碎几个碗算不了什么。”

  此时同学们都很纳闷,默默不语。我适时引导:“同学们想一想,顶碗少年第一次失败了,他没有气馁,没有就此灰心,而是再一次顶起碗来。如果你在现场,看到了这种场面,你有什么感受?难道你不会被少年那坚持不懈的'精神而感动吗?”同学们似乎明白了点什么。“大家此时再想一想,观众为什么不让少年表演了呢?”

  “那是观众对少年的关心,鼓励少年。”

  “观众舍不得少年,怕少年再次失败会承受不起打击。”

  “观众怕少年从此失去顶碗的信心,因此不愿再让少年顶碗了。”

  听到了孩子们这么一说,我舒心地笑了:“观众如此呵护顶碗少年,少年却没有因此放弃表演,而是再一次鼓足勇气顶碗,最终成功了,博得了全场的喝彩。你从顶碗少年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我学会了在困难面前应该坚强……”

  “我知道了做事不要怕失败……”

  “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

  孩子们说得多么好啊!这节课解决了这么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纠正了孩子们偏颇的思想理解,我觉得很有成就感。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03-08

顶碗少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07-29

《顶碗少年》教学设计02-06

《顶碗少年》说课稿03-17

顶碗少年教案03-05

《顶碗少年》心得体会12-27

【精华】顶碗少年的教案4篇08-06

顶碗少年的教案集锦7篇10-23

《顶碗少年》读后感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