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课时,为了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放开手让学生去自己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上课前学生就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为了让学明白为什么是180°,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时,开始就由大小不同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争论谁的角大入手,导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争论谁的内角和大。对于这场争论的结果是什么,会引发学生的思考,究竟哪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这也正是我本节课要与学生共同研究的问题。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于是我及时揭示课题,提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讨论学习方法。当学生通过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时,他们体验了成功,也学会了学习。在这节课中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找到了几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师生的双边活动。试想,如果上课之初,我自己一味的的去告诉他们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是180°,并且告诉他们探究方法,我想即便告诉的方法再多,再详细,他们学到的也只是有限的方法,而且是老师的方法,不是自己发现的方法。但换一种教学方式,孩子们不但找到了所有我知道的方法,也找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方法,我们大家在研究中都是受益者。
为学生营造了探究的情境。学习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通过学生自己发现的知识,学生理解的最深刻,最容易掌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的活动中。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2
备学提纲:
1、你能用哪些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猜想?至少想出两种。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
2、阅读课本P28-29,记下收获和问题。
3、准备三个锐角三角形,三个直角三角形,三个钝角三角形和一张正方形纸。
批阅了孩子们的预习作业,亮点是孩子开始会提问题了,如:
1、什么是内角?
2、两个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是360°吗
3、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画出来的时候中间有1竖,1竖两边的直角为什么不算呢?
4、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
5、用正方形纸折几次,才有8个三角形呢?
6、既然有内角那有没有外角呢?如果有外角,那外角的度数是和内角的一样吗?
存在的问题:
1、孩子们想到的验证内角和的方法局限在:用计算直角三角形的'各个角的度数的和;画一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计算。只有一人(季##提到用折的方法来验证,看来,孩子们还是不会读数学课本,没有看懂课本上图示的折的过程,要加强阅读课本的指导,这是以前忽视阅读文本带来的不良结果,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2、我设计的预习题,没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觉得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没有引导他们去理解什么叫内角?这也是孩子们不知如何去验证内角和的一个原因。
今天的课堂,花了一些时间指导孩子如何阅读课本,尤其是阅读课本上的图,看着课本上的图示来操作,所以教学环节不那么紧凑了,印象最深的是:
孙##和陈##两个有些内向的女孩子,在课堂上能主动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带着自己的三角形到前面来演示如何用折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刘##今天能主动补充别人的回答。
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着无穷的潜力,他们暂时的落后,是因于学习对象没有激起他们的兴趣,是因为缺少一个能挖掘潜力的人!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3
本节课采用逐步设置疑问,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渗透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充足的体验和发展。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是科学探究的普遍规律,也是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类比猜想四边形的内角和,通过测量、计算,讨论、交流、总结出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的规律的结论。亲身体验所得的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引导学生学会探究总结事物所含的数学规律,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过程中,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渗透,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4
课程将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着重点放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并主动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了解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技巧。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观察—猜想—验证—应用”为主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知不觉”学习到新的知识。在学生猜测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验证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激发求知的渴望和学习的热情,最后达成共识。
这节课我创设了学生喜欢的情境:“三个三角形的争吵”入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让学生“量一量”、“剪—拼”、贴近了学生的生活,降低了学习难度,注重学生们的动手实践,亲生去体验去感悟。
在操作反馈的过程中我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你选用什么三角形,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
第二,经过操作得到什么结论。学生分小组对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进行验证,经历量、剪、拼一系列操作活动,从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
本节课不足之处:
1、 学生在还没学习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三角形内角和。就无法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2、在解决三角形内角和是什么这个问题,说的不够透彻,课后我改成这样,先让两个学生说,说完让一个学生指出来,让他用黑色水笔画出来。为验证三角形内是180度做铺垫。
3、学生在介绍剪拼的方法时,可以让介绍的学生先上台演示是如何把内角拼在一起,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就可以节省时间。而且由于内角和这个概念没有讲清楚,学生在这一环节花了一定的时间。
4、在学生汇报方法时,还应该用尺子比一下拼后的三个角是在一 条直线上,更直观的说明三个角形成一个平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5、练习设计是有分层次,但是学生说的较少,我比较急地去分析, 留给学生的时间不足,这是我今后要特别注意的一个方面。
本节课我引导学生用测量或剪拼的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并会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但整堂课引导的比较急躁,今后我要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努力,我愿意锻炼和改变自己。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5
在课间我有意问了一下学生你们知不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几度,发现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是180°,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插入了一个猜角游戏中,请量出自己准备的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只要你们说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我能猜出第3个角的度数,让生说我猜,要求用自己准备的'三角形进行操作。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能跟着我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当时我并没有批评这些学生,而是采用了表扬的方式,学生很开心。
在接下来的实验验证环节中,那些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学生就猜度数,而没有进行真正的实验验证,反倒是刚学到的学生真正做到用实验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中180°”。因此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能设计一些新的方式让已经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学生也能真正参与到实验验证的环节中来。于是让学生请观察自己手中的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你知道三角板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三角尺的三个内角和是180°。然后让学生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把它们拼在一起和折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使它们正好折在一起,都能拼成一个平角,
最后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我个人认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样使他们大胆地想,学生课上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师也能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想想做做”第2题中,学生在还没有拼的时候先看了书,就猜拼出来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360°,经过提醒“内角”的含义,学生才真正体会到“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不管这个三角形是大还是小。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6
1、课堂教学要有预见性,更重视课堂生成性。
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预见,教师才能设计出最适合本班学生的教案,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动态。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猜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学生非常肯定的说是180度。还说不论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这时候与老师的预见是不同的。原本以为学生会猜出不同的结论的。但是付老师表现出了教学机智,他问,究竟是不是180度呢?你怎么证明呢?这进一步的提问一下子把学生的思考的引向了课堂的中心所在。
2、找准教师“导”与学生“行”的平衡点,关键词是相信学生是能行的。
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新的教育理念的一轮轮冲击下,逐渐被广大教师在思想上摒弃,但是要真正实现教师变满堂讲为适时导,学生变“听”为多方面“行”的课堂局面,还需要教师找准“导”与“行”的平衡点。
本节课中,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很多同学早就知道了,但是这节课的目的很显然不在于只教给学生结论,而是要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遇到问题努力求证的科学精神,和同学合作交流的能力,归纳推理判断的能力。我认为这节课还可以放手更多一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实验求证结论。在相互的争辩中明晰概念。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根据孩子已经具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启发和引导,把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在课堂上以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来激起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浓厚兴趣,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生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我们看出,学生有独立探索的精神,也有去证明求知的能力,我们要的只是信任他们,设计好实验方案,做好组织,让学生的操作、讨论、练习等活动有条有理。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7
本节课我通过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和学生们一起探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课件中不仅有动画而且插入音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调动他们学习的激情。
首先课件演示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在争吵,(学生录音,把每个三角形说的话录下放入课件中)让学生判断他们在争吵什么,引入本节课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眼睛一亮,耳朵受到刺激,吸引珠学生们的注意力,很巧妙就把学生带到课堂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让学生观察每把三角尺的内角和内角和,以及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内角和是多少,利用身边的学具材料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呢?提出问题,提出质疑,学生带着问题和质疑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时同桌两人一组测量三角形的内角以及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并抽查小组上台把合作探究结果输入电脑表格一便统计和观察。但是由于需要帮助学生输入电脑,不能对每组学生的测量进行指导及询问,很多学生是运用180度这个结论来量的,不过还是有一组学生测量后得出结论是189°,有了误差。下面我就引导学生哪个角是180°,以致学生提出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撕下来看看能否拼成一平角,,师生共同撕拼一个任意的三角形,撕拼过程中学生不知如何下手 我对学生进行辅导。但是有时间的有限,不能让所学生都亲自感受一下这一撕拼的过程。但是课件上我运用动画演示,学生可以亲眼看到这一过程。
课堂练习我是通过一个游戏“挑战不可能”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运用课件展示了练习题的多样化,层次化,有易到难,并运用一些可爱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会后有主角“三角形”(音频)出题带到“荣誉殿堂”。游戏是孩子都喜欢,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游戏环节可以激起孩子的活力,调动他们高涨的情趣。但是我觉得这节课我设计的这个游戏只激起部分孩子的兴趣,如果把这个游戏设计成小组比赛或者男女比赛,看谁最终进入“荣誉殿堂”更激发学生的激情。
总之,本节课我和学生完成的教学目标,学生也能感受到课件不仅能播放图片,而且可以播放音频、动画。通过这节课我深刻体会到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教学重点难点可以清晰的展示给学生,可以增大课堂的容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是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多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以致提高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8
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并不难,但我认为本节课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同时,在不同方法的交流中,开拓思维、提升能力。基于以上里面,本节课,我也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猜想验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谈话激疑,引导探究;组织讨论,适时启发帮助。使教法和学法和谐统一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对于三角形了解的内容还不够多,所以我才用了直接导入的形式来进入新课,让学生自己探讨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三角形有几个内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来揭示内角和内角和的概念,学生明确了内角与内角和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大胆的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有的同学猜测是100度、90度、200度,但猜测不等于结论,在这里我追问大家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并没有说出来,于是我引导大家怎样才能知道他们的内角和是多少呢,同学们想到了测量每个内角是多少,然后再求和。我又追问:怎样才能知道每个内角是多少呢?于是同学们想到了量一量,这时让同学们动手进行测量记录数据,但由于学生动手操作前教师没有对操作步骤进行要求,导致同学们在测量时分不清测量的是哪一个角,我及时引导大家把每个内角都标上序号,在进行测量,分别把他们测量的数据填写的报告单当中,因为这样导致了同学们测量的速度较慢,最终由于时间关系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操作完成,在展示成果时没有进行展示,同学们只得到了钝锐角、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接近180度的。如果我能再给学生一点点时间,学生就可以完成了,以后教学中还是应该多多放手,给学生留有先足的动手空间和时间。
我认为数学课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点拔,使数学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头脑中。由于在量一量、算一算的环节中,学生初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接近180度的,于是引导学生由180度想到平角,让学生探讨交流:怎样才能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平角。撕拼这一环节过程主要向学生展示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的教学目标。四年级学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转化的体验,但在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状态,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使学生对转换策略形成清晰的认识。操作之初,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操作目的',把三个不同的三角形的角拼在了一起,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现象后,让学生再次谈操作要求,明确操作目标,之后引导学生如何把三个角从三角形分离出来,从而部分学生想到了撕拼法,一部分学生想到了折拼法,于是我请撕拼法的你同学上台展示后,再让用折拼法的同学展示他们的方法,并给予肯定和评价,至此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明确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这一结论,我设计了一变二,和二变一的图形展示,使学生明确了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与形状大小无关,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我想让学生探一下,增加和减少的度数源于哪里。
数学规律的形成与深化,不仅靠感知,还要辅以灵活、有趣、有层次的课堂训练,已达到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但由于时间只有了30分钟,这一部分没有来得急提供给学生,可以说是这节课的遗憾之一。
总之,本节课力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会数学、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在教学过程中,随时会生成一些新的教育资源,课堂的生成大于课前的预设,如何有效的利用生成、有效的进行评价,是我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今后课堂的努力方向。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9
我执教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三角形的特性》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的分类》之后进行的,在此之后则是《图形的拼组》,它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及解决其他实际问题的基础,因此,学习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数学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取长补短”,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每一个教师既会有融教学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佳作,也难免出现有失水准的拙课。通过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取长补短”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很难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本节课的教学先通过三角形王国的小矛盾,让学生角色扮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引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的猜想,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操作,在实践中验证猜想,得出结论。然后利用已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本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以下一些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教学设计环节紧凑,思路清晰。用了大量时间让学生小组进行实践操作,进行小组实验,让他们自己感知探索出三角形内角和,注重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1、用了量、算、拼,折各种不同的方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索,发现思考,都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感受数学的严谨和魅力,也使得这个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
2、当完全放手让学生实验操作调整为要求明确以后,教师适当进行一些演示,如果学生还不能完成操作,则由教师完成,只要学生能够拿着一个拼合好的图形进行观察,我就把课堂节奏掌控住,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定理的证明过程上,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3、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判断题都是学生平时容易出错的题目,在课堂用直观的课件显示出来,使学生印象深刻。然后逐步加深难度,到最后的思考题,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本堂课也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深思,改进:
1、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和老师都习惯于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让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找结论,部分学生却不知从何做起,没有自己动脑主动学习的习惯。今后应加强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拼一拼的活动中,老师应该让学生先把三个角标号,撕开后再拼。在拼成平角后要用量角器或者直尺测量一下,看拼的图形是不是平角,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而不能光凭眼睛来判断。
2、在进行拼、折活动时,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折成一个平角,撕开之后就找不到要拼的角的时候,老师就应当马上去帮助,去指导。当学生体验认知过程时,一定要让他们感受学习的愉快,获得成就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刻要注意自己和学生语言、动作的规范,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在学生读题,回答问题的时候,要说出度数单位。在练习,书写时也要注意度数单位,强调格式。
由于是借班上课,对学生了解不够,在课上没能以学生为主,有的内容完全可以交给学生讲解,我没能及时体察到这一点,效果不是很好,课堂气氛没能调动起来,一位老师说的好,公开课就是表演课,但主角应该是学生,老师只能做导演而不能替代学生的角色。上完课后,很多老师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比如:我上课时表情呆板于第三个练习题,讲解不够详细,大部分学生估计没听懂,我没能做到及时根据学生的表情、应答人数等细节及时调整讲题的速度??,在聆听诸位老师的点评时,有时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觉得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自身教学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制约着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政治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更在于他的敬业精神,善于“取长补短”,遵循教学的科学性。教学实践中,通过课后教学反思自我总结,检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加以实事求是的分析,正确对待教学的成功方面和不足之处,成功经验继承发扬,欠缺甚至严重不足方面,及时查找原因,寻求补救对策,“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久而久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教师的“取长补短”的教风和敬业精神,还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要充分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不能为了反思,应付差事,要认识到反思是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不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上完课不去重新审视、分析,很难提高自己教学水平。
教学过程中达到的预设的教学目的、良好的教学方法、我都会在课后记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同时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疏漏失误之处,也要对它们进行系统地回顾、梳理,作出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时的参考物,类式的错误不在发生。 我执教的本节课在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及评价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时,做得还不够,收放得不够自如,同学也没有完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某些教学环节,但是,我觉得一个成功的好老师就是要在教学上敢于突破和创新,我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交给学生思维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在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上,还任重道远。但我会坚持以对学生负责为中心,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育人方法,不断学习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提高,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为追求高效课堂而不断完善自我。相信“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岗位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0
今天讲解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是在四年级上学期《角》的单元教学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角》的单元教学中就已经涉及到了三角形内角和,学生对其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学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继续学习有关知识。
首先,在教学中我对三角形的分类进行了复习,通过让学生们对原有认知的回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进而讲解内角和内角和的定义,再复习平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先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算它们的内角和,接着出示一个长方形,用剪刀沿一条对角线剪开,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再让学生们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根据刚才的计算,学生很快反应过来说,是180度,因为360o÷2=180o。通过这一设计,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了初步的认识,随后我就跟着提出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一定是180呢?从而给学生指出了本节课探究学习的目标。
然后让学生先测量计算自己手中三角板的内角和,再一次初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这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一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有的学生会提出结论不具有普遍性,因为三角板很特殊,不能代表所有的三角形,结论还不能成立,这样就让课堂教学到达了最关键的阶段。我给每个小组任意分发了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测量计算,然后再总结结论。虽然这一教学环节中有个别学生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有遗忘或测量有差错,对教学的时间和效率有一定的影响,但多数同学的测量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同时通过教师的纠正点拨使全体同学都掌握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测量时,同学们气氛活跃都争先恐后的进行测量计算,所有学生都特别积极,他们有的为了测量的误差而争论的面红耳赤,有的同学也为自己精确测量而兴高采烈,在测量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复习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更是验证总结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使教学一气呵成,分散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想不到我设计的一个小小的动手操作教学,竟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教学产生了不可估计的效果,不仅点燃了他们求知的欲望,更激发了他们特有的童趣,让整个数学课堂散发着一种催人奋进的热情,使数学课活了起来,知识动了起来,学生们的脑筋更是转了起来,课堂效率也升了起来。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让我感受了教学中创造的“意外”精彩,同时也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求知欲强,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多多的参与一些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知识,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我有了新的发现,相同的知识,不同的教法,效果也不相同。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生的身上隐藏着许多“宝藏”,只要我们善于寻找和发现,这些“宝藏”将会给我们带来无限的财富。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1
“合作探究,实验论证”生动地诠释了新教育的基本理念,本课新知识传授很好的把握三个环节。
一是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验证方法,掌握要领。上课开始,我通过提问三角板中每个角的度数以及每块三角板的内角的和是多少?初步让学生感知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然后质疑:,这仅仅是一副三角板的内角和,而且也是直角三角形,那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的都是180°呢?这个问题一提出去就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热情。因此接着就让学生讨论: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提出度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方法。
二是动手操作验证猜想。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以小组为单位有选择的用度量的方法或者用折一折的方法或者拼一拼的方法等等,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印证猜想,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
三是进行总结强化了学生对结论的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科学验证了结果,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的第二节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与三角形有关的概念、边、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一些活动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理由,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总结。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其实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一知识,所以很轻松地就可以答出。但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特别重视问题的提出,再让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倾听他人的方法。
本课的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以在第二环节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验证猜想。为此,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画一画、量一量、剪一剪、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等,我没有限定了具体的操作环节,但为了节省时间,让学生分组活动,感觉更利于我的目标落实。但在分组活动中,我更注意解决学生活动中遇到了问题的解决,比如说画,老师走入学生中指导要领,因此学生交上来画的作品也非常的漂亮。学生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再比如说折,有的学生就是折不好,因为那第一折有一定的难度,它不仅要顶点和边的重合,其实还要折痕和边的平行,这个认识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的。教师也要走上前去点拨一下。再比如撕,如果事先没有标好具体的角,撕后就找不到要拼的角了……所以在限定的操作活动中,既体现了老师的“扶”又体现了老师的“放”。做到了“扶”而不死,“伴”而有度,“放”而不乱。我还制作了动画课件,更直观的展示了活动过程,生动又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到每种活动的特点,这对他认识能力的提高是有帮助的。在此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培养。
在归纳总结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说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通过习题巩固三角形内角和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为了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我除了设计了一些基本的已知三角形二个内角求第三个角的.练习题外,还设计了几道习题,第一道是已知一个三角形有二个锐角,你能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通过这一问题的思考,使学生明白,任意三角形都有二个锐角,因此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定义是有一个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而锐角三角形则必须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是锐角三角形的道理。这道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三角形按角分的定义的理解。第二道题是一个三角形最大角是60°,它是什么三角形?通过对此题的研究,使学生发现判断是什么三角形主要看最大角的大小,如果最大角是锐角,也可以判断是锐角三角形。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第三题我拓展延伸到三角形外角,第四题我设计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探究。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2
新课标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来设计这堂课。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出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数学思想,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共安排三个层次,逐步加深。练习形式具有趣味性,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
总之,在上课的过程中,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该如何预设好每一环节,如何说好每一句话,让自己的课堂效率更高。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3
我在讲“认识三角形”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这一结论学生早知晓,为什么三角形内角和会一样?
这也正是我本节课要与学生共同研究的问题。这时学生想说为什么又不知怎么说,又因不知道怎么说而感情特别激动。处于这种状态的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学习兴趣异常高涨,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于是我让他们将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进行研究,学生通过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之后找到自己的验证方法时,他们体验了成功,也学会了学习。在这节课中我们共同找到了几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方法。学生们拿着他们手中的.三角形,在讲台上讲述自己的验证方法,虽然有的方法很不成熟,但也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中,渗透了他们发现的乐趣。
有的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拼接到一起,有的同学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沿着三角形的中位线折到一起……其中有一组同学竟然用稚嫩的声音说: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证明。于是他们阐述自己借助与三角形底边平行的线与三角形所形成的内错角进行证明的方法。
至此学生完成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充分展示了数学地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 同时还要使学生学会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来解决有关计算问题。
课程开始前,我让学生计算三角尺的3个内角的和,很自然地引出了“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也是180°吗? ”的猜想。当时有同学说不是,又有同学说是的。我告诉学生:任何一项科学研究或发明创造都要经历从猜想到验证的过程。那么这个猜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大部分同学首先想到先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再用量角器量一量的方法,我让学生去画去量了,结果有些学生量出的内角和的度数要高于180°或低于180°,我让学生讨论一下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过后,我引导学生:180度是什么角?我们能否把三个内角转化一下呢?经过这么一提示学生想到把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平角,还有学生想到折的方法。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启发,最后学生得出: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后面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活动,学生进一步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并体会到求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可以直接用90°减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来计算,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了。
第二次课我从学生常用的一副三角板出发,让学生说说每个角的度数,以及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有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我就接着问: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学生无语。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拿出来进行研究,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当学生通过折一折、拼一拼、撕一撕、画一画之后找到自己的验证方法时,他们体验了成功,也学会了学习。在这节课中我们共同找到了几种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方法。学生们拿着他们手中的三角形,讲述自己的验证方法,虽然有的方法很不成熟,但也可以看出这个过程中,渗透了他们发现的乐趣。在此过程中,我关注的重点除了学生最后论证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了学生思维的过程。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5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过程的时候,我注意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的方法去探究,并利用多媒体去验证学生的结论,最终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给学生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飞翔。“为什么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度数有何奥秘?”这正是小组合作的契机。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剪拼、折拼等实际操作,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氛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地观察到剪拼、折拼的过程,进一步验证探究结论。同学们通过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整节课的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在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论时,第一、二层练习是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和简单的判断题。第三层练习是求特殊三角形内角的度数,真正做到了三角形内角和知识与三角形特点的有机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我多次利用超级画板、flash动画,从开始的激趣引入、观察猜想,到后来的数据验证,多媒体在整个教学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另外,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是我教学的一大特点,询问、点拨、交流,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之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也发现,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组织如合理分工、有效合作等方面不够科学合理,还需更具体的指导,以使每位学生都能真正参与,让合作探究更有效。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03-03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06-28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反思07-24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06-05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精品)07-16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5篇(优)07-06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反思15篇【集合】06-23
《三角形内角和》教学设计04-07
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