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反思(合集15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除了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外,还必须具备不断反思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与时俱进;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更远的目标,向教学艺术的殿堂迈进。对中学语文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挖掘语文教师成长的源泉
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认为:“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充分体现“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发展”。教学时实践的艺术,教师只有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教学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才能挖掘自身专业成长的源泉,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1、走出去:专家引领,与时俱进。专家是一线教师的航标,教师除了需要大量吸取专家论著中的精神营养外,更需要得到专家的引领。让教师“走出去”,是教师走近名家、名师、名校的机会,也是教师学习、反思、超越自己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唤起和激发教师的情感。20xx年7月28日,在贵州教师教育学校呤听了四川省肖成全教授关于“有效教学”的讲座。听肖成全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肖老师幽默风趣,知识渊博,语言生动,言行整合。课上有讲解,课中有互动。激情昂然,铿锵有力,举例实在(如对“爱”(愛)的诠释:“爱”(愛)的本意是:用手(爪)捧着,用丝绸盖着(ㄇ),把最好的东西(心),送给朋友。),很具感染,潜移默化,真乃高效课堂,我受益匪浅。“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参与名师名课的实践活动,可以为教师注入新的生机,有力地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2、站出来:重构教研组功能,实施校本实践。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起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教研组要具备教研、科研、培训多项职能,借助于跨学科的、不同层次教师间的互助与合作,作用于教师的校本实践专业成长。即利用教研组活动或大学科教研活动,通过“问题悬挂”、“问题招标”的方式方法,以“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为过程展开自己的教学实践。日常教学的“问题”并非都能构成研究的“课题”,只有当教师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并“有心设计”了问题解决的思路之后,教师日常教学的“问题”才能转化为研究“课题”,这也意味着教师的“问题意识”上升成为“课题意识”。如果有解决不了的重大疑难,再邀请有关专家来报告讲座、对话商榷。
3、坐下来:苦思冥想,研究案例。研究案例能有效地丰盈教师的实践经验,提升教师的实践性智慧,在处理教学突发事件时,能超越经验,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案例研究要涉及学科层面:学生学习层次是否促进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有效生成?涉及操作层面:讨论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学技术和教学技巧问题,其目的是探讨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才更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涉及理论层面:“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更好”,对实践中的操作策略进行理论分析,主动建构和丰富教学理论。
优秀案例有思想的深度,也有教学技术的娴熟,甚至每个教学细节背后都隐藏着教育理想、教学艺术、新课程理念。这些意义需教师在观察、研究中激活自己的经验,唤醒沉睡的知识,与教师对话、与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实践对话,感悟如何凭借教材,将观念转化为具体操作,从而实现思想的超越和教学行为的改善。对失败的案例,可以旁观者的身份来“会诊”教训,共商问题。同时也促使“旁观者”对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有所察觉,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4、弯下腰:“换一个视角,别样的景色更精彩;换一个说法,多少辛苦都温暖;换一个表情,轻松了自己欢乐了大家!与他人一份情怀,与自己一份方便;给世界一份温暖,给自己一份宽和”---于丹。做一个幸福的人,首先必须学做一个喜欢别人的人!不用着急,因为我们都在路上!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行动,就会成功!凝聚你我,共同在一条路上走下去,一定会胜利!师生对话,教学相长。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其次才是学习的指导者。所以在语文课程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再是被灌输的器皿,不再是课堂的听众,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思想活跃的、充满生命力的学生;教师不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居高临下,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才能增加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多维有效的互动,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追求课堂教学之美
反思: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一本教科书、一本教参、一支粉笔上课堂的现象并不属“偶然”。目前,语文教师的备课要么参考或照搬现成的教案,要么再加以或多或少的个人苦思冥想,而千篇一律地延用“教参说法”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也正是这个缘故,本来十分精彩的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便变得索然无味了。“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也就不复存在了,正所谓“你不分析我还兴趣盎然,你一分析我便昏昏欲睡”的语文教学现状也就不足为怪了。
三、语文老师要能写好作文
《教育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老师,你能作文吗》,对现代教师的写作能力提出强烈质疑和拷问,语言犀利,批判无情。但扪心自问,这的确是语文教师普遍存在的实情,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震惊和深思!语文老师会写,本是理所当然的,可现在似乎存在大问题了。看过一则报道,上海某校举办师生同题作文竞赛,学生作文虽不尽如人意,但更出乎意料的是教师的作文也语言干瘪,结构松散,内容牵强,总体水平竟不及学生,着实令评委瞠目结舌,始料未及。一个语文老师要是自己不能写,又何以去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呢?要是自己构思不出一篇好文章,又如何引导学生琢磨文章的写法?新课程标准要求老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当中去,以便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兴趣。但由于语文老师对语文的冷漠和不擅长,往往充当了“说文”而不是“作文”“是评论家而不是作家”的角色。语文老师反而成了语文的门外汉,致使点评学生作文时往往流于空洞说教,或隔靴搔痒,甚至优劣颠倒,把学生作文中许多精彩之处忽略掉或处理掉,可叹啊!
四、语文老师不但能“教”还要能“研”
有人说“语文老师人人能当”,这是对传统语文学科的曲解和对“老套”教学的语文教师的不信任,但,要想改变这种看法,恐怕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背负着层层压力去努力了,从我自身开始吧!传统的语文教学是让教师把自己的“一桶水”一勺勺地均分给学生,但是,我们知道,哪怕是滴水不漏,那也只是“一桶水”。若要达到“青出于蓝”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把汲水的方法和经验传授给学生。然而,什么样的方法适合本班的学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又该如何教学?这又启示着我们千篇一律的统一教学手段是无法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目的的。
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教研能力。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材和教法,还要注意研究我们的学校,研究我们的学生,研究我们的课堂,研究我们的课程。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学校自身的真实教学问题,做到“以校为本”。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2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特有遗产,是伟大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民族优秀文化一部分,它永远不会过时,并且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发扬。这不但是祖宗智慧与心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它们的学习,研究与解读,去构建今日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然而中学的古诗词教学却不容乐观,存在诸多误区,因此我们需要进行反思。
一、当前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忽视诗歌的多种解读。
重灌输,轻体验,重权威,轻引导,即使教师的观点是对的,但这样把自己的结论轻易地拋给学生,使得学生少了精神思索的旅程,又是多么的可惜。有意义的学习应该是将知识同化于已有的心理图式中,并建构新的认知图式,学到越来越多的有关认识事物的程序。另外,有些教师看似“循循善诱”,实则将学生引|向标准答案,只训练了聚合式思维,却忽视了发散式思维。
2、过度强调知性分析,肢解诗歌的倾向明显。
有些教师在教古诗词时,将其划分段落,总结段意,在此基础上掌握诗词的思想情感,分析艺术手法。这是将古诗词当作无生命的东西进行分解,把诗词鉴赏当作分析、综合、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而不重整体把握和感性体验。有些教师的讲解过于直露,貌似讲透了诗歌,实际失去了诗歌的意境之美,甚至做出过度阐释。古诗词教学中需要知性思维,但要和感知、体验、想象、联想等感性思维统一在一起,否则就扼杀了诗词的生命力,也有碍于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发展。
3、滥用多媒体。
古代诗词意境的体验需要学生的形象思维,需要调动储存在大脑中的表象,并在想象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表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抒情主人公完美地存在于在我们的想象中,而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将一喝酒老翁展现在学生面前,顿觉风采大减。此外,滥用多媒体淡化了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炫目的电脑画面占用了学生的大部分注意力,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投射到诗词本身的情感与体悟却不够深入。
诗词本是浪漫的产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非常尴尬: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索然寡味了无兴趣,大有一种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厌的感叹。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原因有两大方面:
1、学生认知上的偏差。
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的原因,除了对古诗文难理解、难背记,把古诗文视为第二门外语;更有不少学生认为学古诗文十分枯燥,现代人都用现代汉语说话,古文无实用价值。正如南怀瑾先生所担忧的:“很是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有好的专业,有高的待遇,或能赚很多的钱。”《都市快报》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杭州某业余学校开出“古诗文诵读班”,却因仅招到一名学生而只得暂时停办,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时开办的英语等班早就爆满。学生对古诗文对漠视,实质就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漠视,这种类似于数典忘祖的'做法,不能不令人痛心。
2、教师教法上的偏差。
不少教师认为,初中古诗文教学仅是让学生多积累,多背诵,于是,“解词释句—串讲全诗—背诵默写”的教学方法成了不少教师一成不变的做法,把古诗文脍炙人口的美感和韵味讲解得消失殆尽,课堂气氛沉闷无趣单调无味。所以,教师教法上的单一,自然会使古诗文中的营养丢失,进而造成学生在古诗文传统文化积淀方面的“贫血”。
二、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应该做出反思:
1、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吟诵来体味古诗词的情感。
要体味古诗词的情感,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或许就是吟诵。诗词格律所表现的音乐性和由此表达的感情,都必须在吟诵中体现。在教学中还应传授一些有关吟诵的知识,比如平声读得长而轻,仄声短而重;四言诗一句两顿,五言诗两顿,七言诗三顿,顿的位置略延长、提高、加重等。此外,教师的范读非常重要,好的范读能直接打动学生,使他们克服害羞心理。
2、运用艺术通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艺术通感,化实物为情思,化情思为实物,化抽象为直观,调动并贯通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加深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感受。
用音乐来配合古诗词,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对古诗词的感受,往往就是这样朦胧含混而涌动着情感的,而流动不居、情感充沛的音乐,正适合于帮助学生增强这种感受。例如,讲授《春江花月夜》一诗时,配以《春江花月夜》的古筝曲,无疑是相得益彰、境界顿生。又如,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然后找出与之相合的音乐,甚至自己创作一段音乐,也是很好的方法。
苏轼评王维的诗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的相通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教学通道。例如,在上白居易的《忆江南》时,展示一些江南风光的图片,为欣赏《忆江南》一词营造出了韵味十足的背景氛围。当然,艺术通感的运用不能喧宾夺主。
3、系统比照,纵横勾连。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很多学生学完一首诗词,了解的就仅止于这一首诗词,对作者其人、作者的其它作品,对同题材、同风格的作品都鲜有了解,这样的教学是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在讲授一位诗人的某一首诗时,若能全面地介绍这位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经历,介绍他创作的其它诗歌,既有利于学生较为深入地理解教材.上的那首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古诗词积淀与素养。例如,在讲授李煜的《虞美人》时,若能兼及李煜的详细生平,兼及《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等词,其教学效果应该比单讲一首《虞美人》要好得多。
4、开发校本教材,开设选修课。
20xx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其中初中要求背诵50首,高中50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接触足量的古诗词,对于培养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兴趣和感受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古诗词背诵篇目”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发校本教材,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欣赏古诗词的视野。比如,有的学校专门开设了“诗教’'选修课,有的学校还有自己的古诗词教学的教材,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5、教师自身水平提高。
教师首先应提高对古诗文教学价值的认识,明确指导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并非可有可无之事,而应视之为对教师的一种要求,一份无可推卸的责任。同时,要努力克服浮躁不定、急功近利的心态,钻入“故纸堆”中潜心会学,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其次,还须进一步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领会精神,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另外还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如在文本阅读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原型意象的研究性学习。首先让学生思考高中古诗词里出现了哪些原型意象,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作为课题,课题相同者组成一个研究小组。然后让学生分工合作,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收集、整理并分析信息,写出小论文,并制作相关课件。最后进行交流总结,组织学生上台做presentation,展示研究成果,在班级中传阅各小组的论文,并进行自评、互评。
古诗词作为千年文化积淀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其文学价值历来为人所推崇。作为中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古诗词教学,对学生有着励志、修德、陶情、劝学等积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的同时,它更是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时至今日古诗词的欣赏价值远高于其实用价值。且随着白话文的发展与普及,古诗词越发让学生觉得抽象,晦涩。为此,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只得多数停留在梳理诗词的字词、大意等浅层教学阶段。为了不让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在我们这一代没落、消亡,我们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必须加强。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3
一、计算机在辅助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误区
1、应用多媒体教学即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体现
语文教学的现代化,不是媒体运用的现代化,不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决定教育未来的不是技术而是观念。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能促进语文教改,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关键在于使用者教育观念是怎样的,一个观念落后、只知“满堂灌”的教师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只是找到了一个更有效的灌输工具,教学的过程由“人灌”变为了“电灌”。课堂从普通的教室搬进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由讲解员变为了放映员,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并没有改变教学的本质。
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是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语文教学的改革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现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可见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只有更新语文教学观念,才能在改革语文教学中产生巨大的作用。
2、多媒体的应用是“辅教”而不是“辅学”
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如果仅基于多媒体能使教学形象、直观、易懂、易记,以此来加大课堂的信息量、以形象的演示代替学生的想象、以视听取代学生的朗读、以多媒体对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取代学生的自主学习,那就太肤浅了。在本质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最根本的优越性,是改变学生由听教师的“口传”所形成的被动地位,到学生完全以主人翁的地位对媒体展示的信息进行观察、加工和处理,在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整个教学过程不再是围绕“教”而进行的,而是关注学生的“学”,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不是辅助语文教师的“教”而且辅助学生的“学”。
二、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目的
多媒体的引入为传统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觉冲击。在不违背中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下,语文多媒体教学又有其自身独特的目的。作为教师课堂教学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的应用应包含以下功能:
1、多媒体应用要能提供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容量
语文课是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应尽可能地扩大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问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课堂的密度。
2、媒体的运用要善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提下,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授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能更好地把学习语文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引人多媒体时一定要善于创设文章情景,启发学生想象。
3、多媒体教学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
4、利用多媒体要能活跃课堂气氛。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三、语文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多媒体服务于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不能为了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1、教学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应该选取那些常规方法无法演示或不易演示、演示观察不清的内容;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选取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情景)、资源环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源的内容。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无疑是课件评价的重要条件之一,演示模拟原理要正确,要反映主要的机制,细节可以淡化,要尊重事实,允许必要的夸张。科学性的基本要求是不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3、简约性原则
课件所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干扰。要注意前景与背景的色彩对比,线条的粗细。避免多余动作、减少文字显示数量(有可能,尽量用语言声音表达),过多的文字蒯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容易干扰学生的感知。
4、艺术性原则
一个课件的展示不但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获得美的享受,所以优质的课件应是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展示的对象结构对称,色彩柔和,搭配合理,有审美性(这是比较难做到的,但是我们所追求的)。
5、适度运用原则
就是利用认知学习和教学设计理论,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多个感觉器官来获取相关信息,提高教学信息传播效率,增强教学的积极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不要“满堂灌”),让他们理解、思考、交流、质疑。
语文多媒体教学为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位可以信赖的帮手,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但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它只是起辅助的作用。我们只有分清主次,并结合语文教学的特征,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真正的现代化。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4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
一、加大教材改革的力度
中学语文教学在改革过程中,语文教材起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有效的语文教材改革,对于改革效果能够直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中学语文教材的编订者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以使得中学语文教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中学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发展动态,实现“一纲多本”的情况转换。目前,关于语文教材方面的研究,还应注重把握和研究语言与语言应用方面的问题,在注重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让学生的国文知识、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较为良好的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改进教学方法
由于传统的教学思维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导致在今天,仍然未能对教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式方法作为较为有效的改革,对于时代发展的考虑较为欠缺,同时由于农村中学教学环境的差异性、地域水平的发展特点、学生的实际的智力水平的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教学方法的推广和实施效果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涉及诸多方面,例如对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材、教学目标、学生的基础水平等方面的改革与转变,因而,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往往会产生较为强大的联动效应,继而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教师的`素质方面的影响,每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新的教学方法的采用,都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形成巨大的挑战。因而,对于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要给予相应的重视,才能够从根本上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经常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学习思维习惯,继而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的有效结合。
三、改革学生的考核方式
对于学生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工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语文的成绩测试将仍然作为考核学生素质和学业水平的重要标准,考试将仍然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参量标准。甚至有些教师为了提高班级的升学率,仍然坚持题海战术,让学生埋入题海之中,因而,对于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考核进行相应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而这其中所采用的考核评价手段,也将对中学语文教学产生某些积极的影响,对中学语文考试的方法、内容应该继续深化。因此,在语文的考核评价方面,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与保护,突出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的灵活性与多变性,更加关注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以“生活即学习”的态度,对于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评价标准,应该是分阶段、多层面的;对于考试的态度,考试并不是由某一次单独的考试来实现或者完成的,而应该由平时的知识竞赛、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等多方面所组成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时期的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涉及语文教学方式的改革、教材的改革、对于学生的考核手段的改革等多方面的改革。由于涉及面较广,因而也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5
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已经结束。我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及结果的过程中,有时会发觉语文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细细分析,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难以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一、教学现状: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太差,在课堂上,部分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不能积极思考问题;还有一些同学,能积极思考问题,对答案也心知肚明,就是不知怎么用语言来表达,表达出来的意思往往词不达意。在作文中也如此,学生很难找到好词好句来美化自己的作文,结果写出的作文有的语句不通,有的不够生动形象。可见,学生的词汇量太小,课外阅读训练明显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以上问题,多指导学生多阅读美文,多摘录好词好句,以提高词汇量,并多开展一些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训练,最终提高表达能力。
2、学生的阅读能力差,阅读只停留在表面,不能深入思考,甚至有时连主旨也把握不好。古文阅读就更差了,一些字的常用意思都不了解,无法对句子进行正确的翻译,根本不了解古文写的内容,答题自然是一塌糊涂了。
(二)教师方面
教材中有的课文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有些问题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不了,作为教师要适当讲解,问题设计要浅显些,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便宜学生理解。
二. 改进措施:
1、对教材的把握与切入点 ,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抑制情绪。现用的语文教材是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指导下编写的,具有时代性和超前性,特别是强调了生活的语文和学习的实用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要求。但我教学过程当中仍然难弃传统的思维和方式,因此学生感到课堂空洞、乏味,影响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非智力因素的调动。
对策:紧扣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特色,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达到最优化。例如:在教学素材的选取上,要充分围绕对生活有用的语文,对学生终生有用的.语文;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通过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克服由非智力因素而造成的学习困难。
2、应该怎样对学生进行教学,我会说要因材施教。教育教学要让不同的学生在语文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可实际教学中,我又用一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掌握哪些知识,要求每一位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成绩的提高。
对策:每一位学生固有的素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学习有余力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前进。平时布置作业时,让优生做完书上的习题后,再加上两三道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多多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要降低学习要求,努力达到基本要求。布置作业时,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尽量完成书上的习题,课后习题不在加做,让学生能学有所得。
3、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背离,尽管我每次备课时在教学目标的设立,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设计和安排,但是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采用的是教师教,学生记的教学方法;生怕自己讲的不够多,有时一堂课下来,满堂灌,原定的教学目标很难完全实现。 对策: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围绕并使学生掌握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语文知识,通过学生的联想.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教学目标的实施,要正确处理师与生,教与学,教材与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突显在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切实达到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6
近几年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有关中学生自杀和杀人的报道,一幕幕惨剧令人触目惊心,生命教育迫在眉睫。这是个严肃而现实的问题,俗话说“文以载道”,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祖国的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语文教育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进行生命活动的主体,教育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学校教育活动中去。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互为依存又各自独立的矛盾统一体,要想获得各自生命的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新的发展,必须从生命的视角来关照师生的共同成长,依赖教育活动中两个生命主体间的交往和互动、理解和支持,并通过平等的.交流对话,在语文这个充满生命关爱的锦囊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体会生命的真谛。
随着人类生命意识的日益凸显,对人的生命及其价值意义的思考,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教育是人的教育,理应从关注人的生命出发,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升人的生命质量,通过对个体生命整体发展的成全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现实告诉我们,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事实告诉我们,中学语文应该肩负起进行生命教育的责任。中学语文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土壤,是体验生命律动、实现生命价值的一种活动,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发展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
让我们把学生真正当作鲜活的生命体来进行教育,把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都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以哺育生命健康成长、提升人的生命质量为教学宗旨,始终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力求把他们培养成理解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惜生命的人,并能够在此基础上关爱他人、热爱自然,使他们的生命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语文教师应该站在“生命”的高度,既要以自身的力量感染和引导学生的成长,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学习,提升能力,发挥生命的光彩和力量。从生命教育的视角来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生命,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自我、超越自我,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从而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创造生命、建构生命。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生命教育的理念,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大背景充分重视每个生命个体,只有大环境的支持以及相关的后续环节都跟上,语文教学的改革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
尽管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它的实践异常的艰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不断变革和进步的年代,教育教学都将因生命而绽放光彩!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7
高三语文教学也需要在实践中思考,思考中总结,总结后提升。连续几个月的高三语文教学体味了艰辛,也收获了快乐,但更多的是感悟。
1、回归教材
高三复习除了题海式强化训练,还应充分开发利用课本。实践证明,回归教材是提升高考分数的有效途径,“以本为本”是高考复习的有效策略。
平常考试,我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还说“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话适用于高考,也适用于当今极具灵活性和时代性的高考语文。我们手中的复习材料尽管是精心挑选的,但其宽度与深度都不及教材。一是其涉及面不会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浅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适中。所以对那些掌握教材不是非常透切的学生而言,教材应该是最好的复习资料。现今的高考命题坚持以教材为依据,所以学生要想考出好成绩,在高三的复习中仍不可脱离教材。下面以写作为例谈回归教材的重要性。
在写作中,许多学生总是因素材太少太肤浅,从而导致“言之无物”。所以高三阶段,教师和学生依然会在积累写作素材上下大功夫,通过网络,通过报刊,通过各个途径积累方方面面的素材。殊不知,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巨大的材料宝藏,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或者说没有有意识地去开掘罢了。历年的高考话题都没有在教材中出现过,但是,均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直接、间接的写作材料,找到分析问题的方法,获得有益的借鉴或启示。20xx年高考话题“感情的亲疏与事物的认知关系”这一话题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就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同时,历年高考的优秀作文相当一部分是得益于“活”读“活”用教材的,又如“相信自己与听从别人””这一话题在《游褒禅山记》里也能找到素材获得启示。还有大家熟悉的《孔雀东南飞》一文,曾在多年的高考优秀作文中被采用被演绎。仅从这个角度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教材是一座富矿,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如果能灵活运用好课文中的素材,既能解决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学内涵及文化底蕴,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2、感悟生活
当今高考,语文是最贴近现实,最接近生活的一门学科。所以我们的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懂得感悟生活,学会感悟生活。
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学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可以使写作有源头活水,可以使鉴赏能力有所提高。无论古典诗词还是现代散文小说,都是艺术创作。艺术首先是来源于生活的。只有让我们的学生全面而深入地感悟生活,才能提高他们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语文的外延是生活,高考语文试题也不是关起门来造车。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以人为本是语文高考命题的大方向。所以我们不要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否则我们的学生将又低能又低分,即便高分也将低能,我们教师的努力就付之东流。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8
《大江保卫战》记叙的是1998年解放军英勇抗洪的情景。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对抗洪抢险的解放军战士的赞美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但又回味无穷、震撼人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语言品味、人格影响的好教材。并且这篇文章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们多数教师对98年的那场洪水记忆犹新,读着文章,那些解放军官兵与洪魔奋战的镜头便会重现在脑中,便会再次动情,教师与文本的对话便水到渠成。但是,学生没有这种情感体验,那时他们还比较小,可能还没有关注到这件事。那如何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呢?我最大的想法是借助媒体,让学生耳闻目睹,在如临其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激情中记住这次奋战,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
针对本文的特点,我在课堂上努力指导学生经历如下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在上这一课时,四川灾区的残酷,让世界人的目光又对准了我们的人民子弟兵,通过本文的学习和解放军在四川灾区的表现,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子弟兵是人民的大救星。
一、要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课一开始我们就应该以一些词语去描绘当年大洪水的情景,抓住学生的心,激起学生的情感,唤起他们探究的欲望。再加上课前上网去查过相关资料,学生很快进入了那种情境,学生的意念很快超脱现实,走向文本,走向98,走进那让人惊心动魄的抗洪救灾的战斗中去,为下文“险中见英雄”作情感铺垫。
二、要引导学生去体验情感,用心去悟情之深
如果说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对学生的情感是一种激发、引导,是一种熏陶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话,那么促使学生对课文入情入境,对课文的语言评赏玩味,则是引导学生亲自去体验这份情感,用自己的心去悟情之深,用自己的脑去思言之妙。在教学第二段时,我首先让学生说说解放军官兵与洪水奋战的情景,营造浓浓的感动氛围,然后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轻声细读课文,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地方,并细读所划之处进行品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将文中语言与录象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象这一中介传递给学生,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课堂上,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想说出来,就“一触即发”了。
三、“以读代讲”使学生激情飞扬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但凭借已有的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激昂的情感,学生一时间有难度,因此,最好的方式是“以读代讲”,让学生尽情地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最后,我还安排了听歌曲《为了谁》这一环节。这首歌就是为这次大江保卫战写的。再次目睹那烈的场面,学生的激情在歌声中飞扬!因感动,学生情不自禁地一起跟着唱,歌声虽不美,却饱含深情!
当然这节课还有不少缺点,最主要的就是出现了拖堂现象,主要是前面的内容没有做到有取有舍,学生感悟课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经常冷场,这有待以后教学中不断加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9
一、德育渗透力度不够
语文是综合性最强的一门人文学科。通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而且更要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但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往往偏重于对语文知识的传授,对句子的理解分析,修辞方式的运用等等,而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文章所传达的思想,精神、人生观、心理状态等,以及对于学生应该从中借鉴什么,学习什么、批判什么…… 如《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要渗透德育教育是:“愚公精神”,什么事愚公精神呢?可归纳为:他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或者说: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愚公精神。有人提出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这是一种诡辩,是不合理的,是和这篇寓言故事的目的`相违背的。新课标则提出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更强调“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在成长中如何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二、作文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在此之前我们经常倡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作文在教学中的份量,但在实际行为中, 我们很多教师只在作文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或者每周就来一篇作文,造成了学生为学作而写作,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日常化系统化教学,使大部分同学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干巴巴的叙事。 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 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日积月累的写作,何愁作文课写不出好作文?
三、评价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我们往往用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忽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以及情商在学生成 长中的作用。例如某个勤奋的学生经过努力语文考了95分,没有上优秀,我们则不会称他为好学生,也许会说他脑子慢再学也不行。这样做的结果会让他自卑而沮丧。新课标提倡尊重和赞赏学生,让学生的闪光点在我们正确的评价中熠熠生辉。 诚然,教学行为因师而异,因人而变,但无论怎样的不同,只要遵循新课标中的新理念, 语文课堂就会在我们教师的科学耕耘下,成为学生成才的良田活土。
四、课堂教学盲目追求形式
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我们很多语文老师用素质教育为幌子,一味强调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实践,很大程度上将语文课上成了活动课,深陷“兴趣爱好”之中,这种现象是对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曲解,它明显带有表层和功利性的毛病,这样盲目追求形式,是因为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也是有害的。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0
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给人的感觉是语文课堂就是思想品德课,说到基础知识,就是字词句;语文老师犹如豆腐娘、犹如疱丁大劫八块,作文教学就是样板戏;语文课改,如同”脑筋急转弯“;语文要审美性,那就朗读一下,最好再来点眼泪,到处是滥情……
说实话,在语文教学岗位上也已经有十四五个年头了。见识了太多的墨守成规,见识了太多的矫情造作,见识了太多的陈词滥情,自己总是与现实不够合拍,跟不上形势。有同行问我,你是怎么样上语文课的?其实语文课就是要瞎扯
我常常不把课本当回事,一本语文课本说不定我一个学期只上其中几篇自认为美文的文章,而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说不定一篇文章我要上个个把星期。
语文一节课能达到多少教学目标?一节课下来,他们就有了爱的冲动了?有爱的感觉了?绝对是瞎扯,其实语文的教学目标决不是一节课,几节课所能达成的,就算字词目标,也是不可能在一节课中达成的,学生通过不停的运用,才慢慢理解掌握的,有时虽然你在上课时讲过一下,带过一下,难道学生就可以初步达成思想目标了?不可能吧!有些目标一个学期,几个学期,甚至几年,也是达不成的,有些目标根本就是虚的。一种价值观,一种情感,一种能力,不是靠某一课堂上的某一环节来完成,但我们必须在潜意识里不断的渗透,而后才能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效果.
一节课不过四十分钟,根本就来不及讲几个笑话,根本就讲不了一个精彩故事,,根本就来不急一次精彩的辩论,根本就来不及一次朗读比赛,也根本就来不及一次口语比赛.所以以每节课为单位备课上课,是不太科学的。真搞不清楚大语文到底是什么?
课本上自认美文的几篇文章上完以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起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或和学生谈谈国内外的大事啊等等,开阔开阔眼界,课堂内外到处都是语文,讲着讲着,常常会发现正讲在兴头上,学生听的正高兴,下课时间却到了…… 我认为这才算语文课。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1
本学期我担任了初一年级3班和19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与初二、初三年级的教学相比,初一年级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值得好好反思。初一年级是一个过渡年级,有时会存在一些“尴尬”的地方。比如,从初一年级开始识字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对作文感到非常头疼,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教参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本册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二、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形成,真正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初一年级刚刚从小学过渡上来,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还是要通过老师的组织、引导进行。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小结、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优化。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在课后及时反思、小结,在后面的几篇课文学习时,我特别注意这些问题,不再为了课堂的“完美”而勉强学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挑战自我、充实自我,在否定中成长。课上到现在,真的觉得是和学生在一起成长,有得有失。但最近却不断地发现经常在教学中遇到“瓶颈”,已有的知识、经验已无法满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课文如果只用那么几种教学模式去上,学生马上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时对你的教学思路一清二楚,这样的课还有什么味?作文的教学有时会感到“束手无策”,只是通过讲讲要求、读读例作、尝试写写、作后评价,学生怎会对作文感兴趣呢?如何穿越“瓶颈”领略更宽广的教学天地,这又是我最近在不断反思的问题。如果仅仅禁锢在自己小小的教学天地里,对曾经的成绩沾沾自喜,那只会有一个结果——不进则退!我想是到了及时充电、补充的时候了。多读一些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向有经验的老师多学习、多请教,对自己的教学多反思,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2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行为更加完美。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也特别强调反思在教师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也感到了自己在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于是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总结,和大家共同交流。对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做一下小结。
一、挖掘语文教师成长的源泉
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认为:“个体要获得真知,就必须在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改造,必须去做”,充分体现“实践中体验,体验中发展”。教学时实践的艺术,教师只有自主参与到开放式的教学应用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身心体验,才能挖掘自身专业成长的源泉,达到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
1、走出去:专家引领,与时俱进。专家是一线教师的航标,教师除了需要大量吸取专家论著中的精神营养外,更需要得到专家的引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3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教育大师,他的“助产术”教育思想自建立至今已有两千余年,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课堂提问成为语文课上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提问的方式,实现对事物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认识,催生出真理。可以看出在教学上它主要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他在与人对话的过程中,总是引导人们离开个别去思考普遍,通过揭露对方的矛盾,寻求事物的底蕴,意在得出某种定义或概念,然后再以一般的概念应用于特殊的事物,而概念便被称为是认识事物的指导原则。
这一过程的具体步骤是“反讥——助产——归纳——定义”:
“反讥”指从所讨论的论题出发提出问题,针对学生的回答不断地提出反问,即使学生答错也不立刻纠正,而是接着提出补充问题加以引导,使之发现自己认识上的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否定自己所肯定过的错误意见。
“助产”指以暗示性的语言和相关示例进一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新知识并走上正确认识的道路,进而得出结论并获得知识。
“归纳”指通过对具体现象、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本质,再由特殊上升到一般。
“定义”是助产术对话教育的目的,它将所讨论的具体现象、具体事物抽象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它们的普遍性认识并表达出来。
这四个步骤又可归纳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破的阶段”,即在对方认识真理之前,首先清除错误观点,在这种情状下,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思维的强度加大,思维的频率加快。第二阶段为“立的阶段”,通过问答,“精神助产”,定义的归纳,让学生叙述自己的见解,并最终达到对真理的认识。
这是一种特殊的.谈话法,实质是师生间平等的辩论方法,从他的谈话题目就可看出,如“勇敢与怯懦”、“节制与放纵”、“善与恶”……他以学生自以为知出发,破其知而使其不知,然后立知。他既破又立,普遍概念、定义、真理是他谈话的目的。例如:他向学生提出“友谊”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自由阐述对“友谊”这个概念的认识,苏格拉底则通过反讽的方法,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之中,认识自己的错误,接着鼓励学生,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入手,引导其接近核心概念,达到他认为正确的答案。
这种引导学生敢于怀疑自己和积极探索新知的学习精神,正是新课程改革中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为适应现代教学和中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的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技能方面也应有所进步,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应该是课程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在当今素质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至关重要,学生不应成为被动接受知识、消极存储知识的“记忆仓库”。
具体说来,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传授方法;教师和学生在学习中是平等的合作关系;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些理念决定了课堂教学是探讨、互动的过程,决定了课堂教学方法必须以互动式教学方法为主。因此,“助产术”教学法的“四步骤”,“两阶段”对当今中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师生间的对话运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它是平等的对话教育,这有利于建立师生平等关系。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影响着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是一种师生双方处在平等地位上的辩论方法,教师不应以身份、职位的权力来威慑、控制学生,而应以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及其创造性劳动本身来感染学生。他们在知识与人格方面都是平等的。
摆脱了注入式教学方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既要学知识,又要提升情感,师生的对话便成为精神上真正的平等与沟通。平等对话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最高境界,我们应该通过平等对话的途径使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得到升华,通过平等对话使学生不但掌握知识,更形成智慧。 其次,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对话”需师生间的共同参与,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更容易集中精力,紧跟着老师的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远比“填鸭式”教学法得到的东西印象深刻,而且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教学效率会有很大提高,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
最后,它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它不以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而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讨论,鼓励学生对各种的问题提出质疑,并在师生、生生辩论中不断诱导,使学生不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自然而然地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训练了学生发现、运用知识的思维和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敢于挑战的勇气,学生的独立思维、逻辑推理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启发。
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助产术”式教学法并不是万能的,它的历史局限性和单一性使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得一些教师在具体运用时产生了一些问题。所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
提问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要学会有技巧地提问。“助产术”具有一定的机械呆板性:它不问对象、时间和地点,总是运用同一套问答法,一个程序地问下去,这样就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这并不是一种灵活多变的好方法。有些老师提问次数太多,问题质量低,不具启发性;或提问的时机与场合不对,常在学生不愿回答的时候提问,该提问的地方不提问;或大多是老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主动发问的情节,甚至有时教师直接带出答案,再反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
因此针对课堂提问,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和思想上的难点来有效提问,避免“满堂问”。提问还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深度和价值,从而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其“善问”精神,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求知。当学生在问题面前卡壳时,最好用旁敲侧击的办法引导学生,而不能像苏格拉底那样自己就说出答案,然后问学生“是不是”,这样的提问与灌输并无不同。教师可以将问题变成浅显的小问题让学生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或班级名义进行讨论甚至争辩,自主探究答案。
它的单一性要求教师结合其它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演示法等优化“助产术”。“助产术”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且它的最大缺陷是只适应于从已知到未知,这就需要学生和教师都要对其所讨论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知识,并积极参与,否则问答便无法进行。因此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做好周密计划,做好随时应对学生的准备,且中学生已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知识储备,更应注意学生探求真理、追求知识的愿望和热情。一旦发现学生缺少这样的兴趣,教师就应该注意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在现代的阅读教学过程中,讲究课堂的对话艺术,如李百艳老师在讲授《一千张糖纸》这篇文章时,师生对话在表面上看来完美无缺,实则有很多漏洞。她以文章的题目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课文重新拟一个标题。”这是个很好的开始,她通过这一步希望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她也很好地做到了适时点评和追问。但是,她在最后没有总结前面的答案,而是随着学生的思路“随风飘去”,进一步提出问题:“随风飘去的还有什么?”这就将问题引向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上去了,老师希望学生学到的和学生实际学到的产生了偏差。这位老师没有很好地通过提问把握课堂,提问出现了一定问题。
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教学方法,经过历代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正在不断完善。虽然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对我们今天的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仍有很多启示。所以,要充分把握“助产术”的实质,把它适当地、正确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使它成为一门属于自己的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4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的使命。我作为一名语文学科教育工作者,深知身上所担负的重任,因而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方法,不断地进行探讨、研究、实践、反思。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实践和反思。
一、贯彻以学为主的基本思想
就是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具体问题,我并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提示他们回去以后查找相关的资料,这样,学生通过提出疑问、自行释疑,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又丰富了课外知识。由此,我就启发学生:文选内容固然重要,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完善,健全中学语文知识结构是课内课外等综合因素建构而成的。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
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新课文时,我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再让他们通过分组讨论,进行评价,看哪一组同学表演得最为恰切,最符合文章要表现的思想。学生的兴奋点被激活了,他们在阐述中融入了许多现代汉语词汇和意识,加进了大量肢体语言,对文本进行了再创造。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形式,既激发了学生的灵感和情感,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既激起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又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转变思路,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由文章学的思路转向阅读学的思路
教师应注意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只有遵循学生学的思路和阅读学的思路,才能真正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教学中,我采取了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学思路,以学生的自学为主,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谈自己的感受、看法和疑问,然后加以梳理,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让学生就这些方面深入讨论,最后我再作总结。整堂课,学生至始至终都处于一种主动的参与状态,学习效果良好。
五、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
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气”。
六、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如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一句平常的唠叨……从中感受人与人世间的情感,然后想一想自己诚如何理解他们,感受他们。之后,许多学生在周记中谈了学习后的感想及自己对父母亲的感激之情。学生的思想在此受到了洗礼,感情在此得到了释放。
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和人生的成长。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5
一、课文教学“教什么”
这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教什么”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最突出、最普遍的现象就是教学内容的空泛化和纯知识化。所谓“空泛化”,就是教师讲授一篇课文,无论是滔滔不绝地“分析”,还是狂轰滥炸地“提问”,教学的着重点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什么划分结构、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这些看起来好像很有条理,而实际上没有体现出语文的“特色”来,课上得很空。而这些属于课文内容(即文章“写了什么”)方面的知识,学生只要认真读一两遍课文基本上都能把握。该教的教师不教,学生自己能解决的教师却不厌其烦:教师条分缕析,讲得口干舌燥,做的是无用功,学生呆若听书,恍坠五里烟云,过后只留梗概。一个又一个宝贵的45分钟,就这样白白地耗费掉。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劳动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所谓“纯知识化”,就是教师在讲课文时,眼光聚焦在“这是什么”的层面上,如“这个字”怎样读音,“这个词”怎样解释,“这篇文章”分几段,每段是什么意思,中心思想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等等,内容繁多,面面俱到,一篇课文恨不得放到嘴里先嚼个稀烂,然后再吐出来一口一口地喂给学生,把语文课上成“告知”课,学生只须记住就是了。
所以导致上述现象的存在,就是相当数量的教师片面地认为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笔者在听课中经常发现很多语文教师在他的教案中,都把“理解课文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的一项。而在实际教学中,落得最实的,教师最卖力气解决的也是这一项。我们说,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不然的话,讲了《致橡树》,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讲了《祝福》,就是为了让学生认清封建礼教的罪恶;讲了《苏州园林》,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和特点……这就不叫语文课了,而变成政治课和地理常识课了。我们的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一直在教学的园地里为别的学科任劳任怨地、辛勤地耕耘着,而把自己的这块语文“自留地”“责任田”给荒芜了。
那么,课文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呢?一句话:教语言。
课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课文教学的核心。语言知识包括:标点知识、语音知识、文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体知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死”知识来表情达意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文这一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教育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写道:“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合称,构成“语文”的要素就是语言,如果离开了语言,“工具”不能称其为工具,“人文”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再清楚不过地告诉我们,课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正确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
二、课文教学“怎样教”
这是针对教学方法而讲的。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称其为“科学”,我们就要探求其规律。按规律施教,教学就顺畅,效率就高,反之,教学就滞塞,自然就达不到目的;称其为“艺术”,我们就要讲究方法。教法得当,效率就高,教法不当,效率就低。
当前,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教不得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教不到位。如前所述,一些教师在课文教学中只注重字词知识教学和内容理解,而不注重品味语言的运用之妙和表情达意的功能。这一点在毕业年级的课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教法僵化。一些教龄较长的教师,长期教学实践形成了自己的固定的教学套路,反映在课文教学上,就是用一种教学模式去应付各种体裁的课文,不能因文定法,教学模式化,课上得很死。三是以讲为主。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主宰地位毫不动摇,以讲为主,全面灌输。特别是在分析课文时,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不这样教就展示不出教师的渊博学识和高深理论来。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这样的教学,现在还相当普遍。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什么“课课练”“单元练”“月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毕业年级还有不止一次的“模拟考”,等等。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究其原因,说到底,还是对课文教学的认识上的偏差所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的语文教师,学历都已达标,他们的工作热情非常高,工作也很努力。他们对自己的教学不满意,知道自己在做费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很着急,都想尽快摆脱这种局面,但又不知如何去改。他们缺的不是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他们缺的是符合规律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而方法的获取和技能的形成,除了实践的积累和刻意的磨炼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思想观念的影响和支配。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所以,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正确认识课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问题上,请看看教育专家是怎样论述的。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须做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
张志公先生也曾提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
这几位教育大家的说法虽然不同,但其基本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言训练。他们的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符合实际的,因而是科学的。
谈到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还必须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教师的作用和地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导演”,有人说教师应该是“教练”……其实,教师就应该是“教”师。近些年,有一种怪现象,就是人们都不愿提“教”字,似乎一提“教”,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合时宜了。我们说,教师就是教“学”之师,古时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必定如此,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这样说。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如果学生天生就会学,又何必用教师来教?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教,又哪有学生自主的学?教与学本来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师就是教“学”之师,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这个道理是再简单不过的了。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用回避“教”了。
那么,应该怎样教呢?这里,不妨借用湖北武汉六中洪镇涛老师的一节课来说明这个问题。
今年二月下旬,在沈阳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洪老师应邀前来执教了《天上的街市》一课。这节课集中体现了洪老师的教学风格与特点,准确地回答了课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
在这节课里,洪老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朗读贯穿教学始终。洪老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以及对学生朗读恰当地指导,显示了他深厚的教学功力,给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在教第1节诗时,洪老师抓住了“天上的明星现了”中的“现”字,并将其换成“亮”,引导学生辨析、品味,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用词的能力;之后,洪老师把这节诗的前两句与后两句串换位置,通过比较、品析,使学生体悟了诗歌行文思路的一致性特点。在讲第3节诗时,洪老师出人意料地抓住了“你看,那浅浅的天河”中的“你看”后面的逗号,通过对逗号去留的比较、品味,使学生对这节诗意有了立体、形象的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准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不仅如此,洪老师还把这节诗逐句进行了改动:“你看,那深深的天河,定然是无限宽广。那河两岸的牛郎织女,只能够隔河相望。”之后,洪老师引导学生用改后的诗同原诗进行比较品读,辨析体会,使学生领悟到诗人所以把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每年只能“七夕相会”改写成每天可以“骑着牛儿来往”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把握住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的主题,明确了材料服从主题需要的写作要求。这是一节非常成功而又有特色的语文课,赢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综观这节课,我们看出语文课的课文教学,一要深入课文内部,登堂入室,不能只在庭院徘徊,这是课文教学的正确途径;二要抓住表现力强的语言因素,这是课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三要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串动,进行比较、辨析、品味,积累语言材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课文教学最常用的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上谈了课文教学应该“教什么”和“怎样教”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二者不是独立地运用,而是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
只要我们走出课文内容分析的误区,摆脱纯知识教学的束缚,深入课文内部,抓住语言这个根本,强化语言品味训练,语文课才能讲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效率才能有望得到提高。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中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3-31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09-30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5篇03-10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5篇)03-20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5篇06-14
中学语文教学老师反思5篇06-10
中学语文教学总结12-15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01-20
中学语文教学计划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