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2 11:09:2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历史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根据再次教学设计在高一(1)班进行了实际教学。总体来说,课堂效率还可以,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重、难点得以较好地把握和突破,并能够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按照预定的设想也基本上达到,学生绝大多数在掌握双基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了一些提高,并受到了一次思想教育。课堂生成方面则通过教师与学生搜集的史料、图片和教材创设情境,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不断进行思考、讨论和探究等,最后得出结论,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较好地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整个教学过程得以顺利开展进行。但仔细想想,在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有自己的长处亮点,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以后改进。

  (一)长处:

  第一、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在注重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一改以往总是聚焦于"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更多的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比如"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取的胜利"、"为什么说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性质不同"、"为什么说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等,通过对这一系列"为什么"的探究,学生了解到了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之间、原因与过程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一定程度达到了既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能力的目的。

  第二、教学方法不拘一格,采用多种方法来调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如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既向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较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如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在研读史料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最后形成结论。再如,在学习革命进程时,为了提高学生兴趣,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史实,引导学生试着为其编制顺口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有的学生编出了"二月革命倒沙皇,《四月提纲》明方向,七月流血和平放,十月革命光明到",有的学生"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事件抛幻想,十月革命见曙光",等。

  第三、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重新整合教材,并适当对教材内容加以补充,便于学生更好的去掌握、构建俄国十月革命的知识结构。

  (二)不足及需要改进处:

  第一、在史料教学方面还存在不足。首先,提供运用的史料显得有些单一不够全面,仅仅是为了利用史料来佐证教科书或自己提供的结论、观点,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对历史文本的理解,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在历史研究与学习中,要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首先就要全面详尽地掌握史料,同时依据史料进行的论证应当让人感觉是无懈可击。在教学中,教师如果采用单一的史料,企图让学生通过探究形成正确的历史判断和认识是不可能的。只有充足的史料,才更容易引起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并主动构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认识到,任何历史观点和结论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证据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的做出一个价值判断。因此在以后史料的搜集中一定要注意到史料得全面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史料进行问题探究时,由于考虑到教学时间有限,史料展示的速度稍显过快,造成学生研读史料、分析讨论时间过短,探究的不够深入,结果是在我的指点下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而学生并未真正从探究学习中自己有多少收获和感悟,绝大多数还是来自教师。这无形中也就使得本课的史料探究变成了一种"作秀"而已。真正的史料探究则是需要学生运用史料进行探究从而形成自己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史料探究式教学时,一定要避免类似现象出现,绝不能仅仅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减少学生研读史料进行思考探究的时间。

  第二、仍然未能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自己的影响。在这次实践教学中,虽然未出现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但在教学过程中每每看到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问题,就总是忍不住代替学生去说出了自己的结论,而没有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再次去探究。这实际上还是多少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注重教学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错误,学生也还是被动的接受了老师的观点与结论,而没有通过自己的探究式学习得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换句话说,就是"教师的辅,学生的主"并未能充分体现出来。这就需要在以后进一步加强新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深入的研究课程标准,以新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工作。同时,要多走出去听更多的优质课,从中去吸取借鉴他人好的做法,从而不断改进自己,提高自己,,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第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还是不太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可能是初中时曾经学过"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而现在高中又学,这对于他们来说纯粹是"炒剩饭",因此在学习上兴趣就不大。课堂上他们虽然并不捣乱,但整个人让人觉得无所事事、心不在焉的感觉。在以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要采取相应举措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比如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他们感兴趣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东西,或者在授课语言上下功夫,增加自己教学语言的风趣性和幽默性等,让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这样才能最终真正实现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学有所获。

  古语说得好:"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通过这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教学设计、再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我在教学方面有了提高,通过教学反思我又认识到自己还存在不足,这就要求我在以后还要加倍努力学习与改进,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2

  期中考试告一段落,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我决定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教养.当然对于这一点我自信这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在教授新课过程中,我在每一课中都设计一道较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由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然后再进行分析讲解.学生因事先有一定的`准备,即使不够全面,较直接讲解,学生认识要深刻一些.

  例如,在讲战后美国经济发展一课时,文中明确"美国是二战后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在讲到这时,我给学生们设下了疑问:美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又是一个发展极其快的国家.请同学们根据所学,总结美国发展历程,概括出美在二战后成为头号强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我把这一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并给他们提了一些要求.

  从完成情况看,部分学生能较好的把握这道题的答题思路,虽不全面,但基本找出了促成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这种训练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3

  就通史与专题的关系的理解:以往高中历史章节体通史教材的特点是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内容多而浅,教师们对它已习惯和适应了。而今模块单元体专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但新教材刚使用,教法也在探索中,老师们很不适应,再者学生初中的历史知识几乎空白,故而高中历史教学压力很大。

  为此我以为应抓住下面几个环节方能更好地适应新教材的要求:

  一个理念:传统与现代有机的结合,但在过度阶段应立足于传统。即重视高考要求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训练,在此前提下,以新教材做为素材,对重要的考点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他们在过程中感悟人生。

  操作程序:

  A、课前预习演讲(引导学生把握教材整体线索)

  B、对重点段落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激发兴趣)

  C、通过史实回忆、史实梳理、分析得出理性的结论(让学生在把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引导、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D、作业或测试(笔试+口试+小论文)(反馈新课标掌握情况)

  E、带学生外出考察珠海历史遗迹(课外实践)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4

  根据校行政的安排,本学期改上八年级的历史。上半学期主要学习中国近代史,线索明确,但内容较多,容易混淆,且知识点难度大,具有一定深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是看地图,学历史(识图学史法)。通过看地图,将比较空洞的历史事件还原于具有空间立体感的历史真貌中。

  二是列表格。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这三大条约几乎都有赔款、割地、开设通商口岸,学生很容易混淆。我指导学生将每个条约都制成表格,使知识在轻松的学习中被记得更牢。

  三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激发学生上历史课的兴趣。

  四是开展探究性学习。比如绘制“鸦片战争前期清朝疆域图”、开展社区历

  史小调查等活动,培养学生能够寻求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了和学习方法,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

  从这次期中测试的成绩来看,学生总体上考得比较正常,班与班之间的差距不大,不及格的人数也不多。但是八年级的学生基础较差,这是所有任课老师的共识。学生的学习态度、审题能力、学科知识的渗透融合的能力以及书写表达能力均与八年级学生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同时,学生仍未重视历史这门学科,仍然抱着学不学无所谓的态度。学生现状如此,过多的埋怨责怪都无济于事,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现状,不断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探讨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5

  新课程启动后,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室决定组织一次高一新课程历史教学研讨展示活动,由武汉市第12中学的刘芃老师主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笔者和当时在美国的汪学毅老师一起进行教学设计。基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寻找材料、设计问题,试图以“材料·问题”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为了试验教学设计能否在一堂课内完成,20xx年10月7日,刘汝明在武汉市新洲区城关高中高一年级进行了试教,并帮助完善了教学设计。20xx年10月16日,刘芃老师在本校高一(3)班为全市高一历史教师进行了教学展示,得到参与者的肯定和赞许。20xx年7月19日,应人教社的邀请,刘芃赴重庆在“新教材培训会”上进行了展示教学。本文在重庆教学实录基础上整理、反思而成。

  高中新课程教学强调以问题探究为中心、以解释为主要形式、以意义构建为目的,关注教学资源的拓展,强调文明发展过程中问题的产生及解决,重视教科书知识结构建构,更注重问题的提出与探究。改善课堂提问是新课程教学绕不过的问题。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与课堂提问能否调动学生的思维有很大关系。

  本文结合《希腊城邦与雅典民主政治》(人教版必修Ⅰ)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认识。依据“课标”(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时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乃史条件;知道希腊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希腊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课前下发了“导学提纲”,为学生提供图片、表格和材料,预设了课堂提问,如下:

  (1)观察图一,上海世博会希腊馆。图片给大家的直观感受是什么?

  (2)图二是希腊三维地形模型图,图三是希腊的卫星地图。从这两张图中,得到关于希腊的哪些信息?

  (3)这样的地形,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问题(1)(2)是要学生将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图片信息很集中,学生能够有效提取,也能够直观理解教科书上“多山、山势陡峭、有很多小的岛屿”,“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形成了新兴工商业阶层”等内容。但问题(3)没有针对性,没有限定学生思考的范围,问题看上去很开放,其实不能调动学生思考。地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应朝哪个方向思考?这对学生来说很难把握,有的学生思考的方向和回答与本课内容相差较远。

  材料一希腊半岛上多山,许多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贯穿半岛……由于山势陡峭,很难翻越,因此形成了一个个地理上相互隔绝的小单位,这对形成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重要的影响。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4)POLIS(波利斯)就是城邦的意思。材料一给你提供了哪些信息?

  (5)请同学们读教科书第22页第二、三自然段,找出几句话,概括一下什么是“城邦”?什么是公民?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希腊城邦的总数达到300多个,都是土地和人口十分有限的弹丸小国。其中最大的城邦斯巴达也仅有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40万。另一大城邦雅典领土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20~30万。

  ——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古代卷》

  材料三……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城邦虽然不容忍它境界以内主权的分割,对它邻邦的独立却是容忍的。

  ——顾准著《顾准文集·希腊城邦制度》

  (6)根据材料二、三,找出描述城邦特征的几个关键词。

  (7)城邦的这些特点,对公民的政治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希腊多山多岛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可能像东方大河流域平原那样可以提供大片肥沃的宜农耕地,但起伏山坡却适宜栽植荀萄、橄榄,发展园艺业。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材料五海上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达,反过来对希腊各殖民地城邦和本土诸国的经济,又产生巨大影响。它使本土诸国古老的自然经济,迅速转为商品货币经济。

  一一顾准著《顾准文集·希腊城邦制度》

  (8)阅读材料四、五及教科书第23页“历史纵横”,概括古希腊人的社会经济生活。

  (9)这样的经济生活,与民主政治的产生有怎样的联系呢?

  (10)如果我用1只鸡来换你1头羊,你愿意吗?为什么不换呢?如果我用50只来换呢?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是怎样的?

  (11)商品交换的这些原则,与民主政治的产生有怎样的关系?

  (4)到(7)涉及城邦特点,学生能把材料与教材知识结合起来解答。说明材料一至五这种“还原”式的情景创设,学生很适应。但是问题(5)前半部分要求概括什么是城邦,展示过材料二三后,问题(6)又要求找出描述城邦的关键词,这个设计不太合理,反复对学生提出要求有些浪费时间,应该合并提问,或重新设计提问,增强提问的效率。(5)的后半部分要求根据教材概括什么是公民,公民概念在材料里没有体现,之后的问题(15)(16)却集中涉及,放在(5)没有呼应,对学生来说也不能算有效问题。问题(7)对应的材料体现了城邦的独立性,要求据此回答对公民政治生活的影响,材料似有不足。

  问题(9)超出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水平。问题(10)(11)中,学生得出“商品交换需要自由、公平、协商”的结论,是基于政治学科知识,只是按预设概括并接受一些条款式的结论:商品交换中的平等观念为民主政治产生准备了社会思想条件;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也改变了社会政治力量;城邦的出现有了政治活动的中心;地域狭小使公民能广泛直接地参与政治生活;继承了原始社会的民主平等观念等。然而“地理环境与民主政治的产生有怎样的关系”?“中国也存在物物交换,为什么没有产生民主政治而古代希腊却产生了直接民主政治”?“自然地理条件到底在民主政治产生中有多大的作用”?这些问题和疑虑并没有真正从学生心中消失。尽管学生很“热闹”地参与了“解析”,但问题(9)(10)(11)的程式化和线性分析解释,学生的思考没有办法复杂起来。教师应有所补充。

  有学者研究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方面是社会中下层群众总体实力的加强,具体表现为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政治力量的壮大”,“另一方面是国家财力的增长”。中小工商业奴隶主、小农阶层和无地贫民,在政治上不同程度地受到贵族排斥和压制无权或少权;在经济上受到不同程度侵害,贫穷而困窘,他们要求推翻贵族政治,建立民主政体,构成了民主派的骨干力量和基本群众。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政治力量的壮大,是他们总体实力加强的基本要素,随着这些要素的发展成熟,民主力量不断壮大,贵族势力相对削弱,从而引起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促成民主政治的.确立[l]。公元前5世纪,所有希腊公民处于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有大量空闲时间进城参加公民大会。“公议是古希腊民主的核心”。因此,“自然经济是城邦存在的第一法则”。“对雅典人而言,城邦不仅是他们生活的载体,每个人心里装的都是城邦,他们为了城邦利益可以放弃任何个人的私利甚至生命,并通过取消公民权来制裁漠视城邦利益的人”[2]。“雅典政治领袖的领导权和民众的决策权长期处于一种相互制约和平衡的状态,从而使得雅典民主政治在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中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3]

  材料六新的致富机会和贵金属铸币的使用所促成的金钱贪欲,刺激了许多人作各种各样的冒险,或从事创造性的经济活动。一部分当政的土地贵族,利用权势取得了财富;同时也出现了贵族以外的工商业的富裕阶层,而他们是被摒除于政权之外的;这样,政治权力的分配和各阶级实际力量的时比之间,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日益加剧。

  经济发展和海外移民都造成了人力的不足,使得土地贵族难于掌握他们支配之下的人手。另一方面,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土地贵族的金钱贪欲,从而使他们加深了对平民群众的剥削。

  ——顾准著《顾准文集·希腊城邦制度》

  (12)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六和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说明梭伦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协调了哪些人之间的关系?

  (13)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23页至24页的内容,填写下表。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

  项目

  梭伦时期

  克里斯提尼时期

  伯利克里时期

  公民大会

  有权终止任何对民主造成威胁的公民的政治生涯

  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四(五)百人大会

  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权力

  陪审法庭

  从10个部落中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选举产生

  其他规定

  (14)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是如何逐步削弱氏族贵族权利、扩大公民权利的?

  问题(12)(13)(14)较好地扣住教科书,学生参与的状况很好。这说明拓展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的同时,不能完全抛开教科书。但是梭伦改革,实际上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材料六展示的种种社会矛盾,是梭伦改革的动因之一,也是促成民主发展的因素。之前的问题(9)(10)与此相关,材料不足,学生回答的不好。这里有一个材料设计问题,应使各问题有机结合,不能将就教材框架割裂问题之间的联系。教学设计应有顺序、有层次,是对教材的重新整合。

  材料七人口结构与公民所占的比例图示

  (15)从材料七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16)是否所有的自由民都享有公民权?

  (17)雅典的民主是哪些人享有民主?雅典民主是否如伯利克里所说属于“全体人民”?

  材料八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

  ——苏格拉底

  (18)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阅读材料八,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什么弊端?如何理解苏格拉底这句话?

  (19)苏格拉底这样比喻想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九希腊人对波斯国王谈及自己的同胞时说:“虽然他们是自由人,但并非在各个方面都是自由的;法律是他们的主人,他们畏惧这位主人甚于你的臣民害怕你。法律规定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法律的条文始终如一。法律禁止他们临战逃脱,不管遇到的敌人有多少;要求他们作战时坚如磐石,或者战胜敌人,或者死于敌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20)阅读材料九,指出希腊人在民主政治中奉行什么原则?

  材料十德国历史学家西格弗里德劳菲尔指出:“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从古代到现代,它们都被迅速接受……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而不是其他任何过去的政治形式。”

  ——[美]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

  (21)阅读材料十,劳菲尔认为现代民主继承了古希腊民主的哪两条原则?

  (22)当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程序,在雅典已经存在。结合所学内容,举例说明当今哪些民主原则或程序起源于古希腊?

  学生对运用数据材料分析历史问题反应很积极。问题(17)到(22),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为学生思考和活动提供了纵深空间。这也是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意义建构来预设的。学生能回答出“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说明有一定的随意性”,“管理国家也需要专业的人才”等结论。尽管学生还没学到当代西方民主,但还是通过知识积累,概括出“法律至上、公共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选举、轮流执政、主权在民、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等,认识到现代民主政治(西方民主大致经历了古希腊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与当代协商民主三种形态)中,仍然有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序和基本原则。

  由于材料充分,学生能够依据材料得出结论。特别是问题(19),学生均能有话可说,较有效地转换了思考历史问题的角度。学生对这组问题的反应超出了老师的预期,也为下一单元的学习预设了很好的“接口”。

  民主制度促成了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高度繁盛,它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这里虽刻意避免让学生用阶级分析法来分析所谓“局限性”“虚伪性”,强调用文明史观认识历史,避免发“后见之明”,但仍应当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雅典直接民主的利弊和它如何为代议制民主所取代。这条线索在学完此课后尚不明显,教师需要为学生理解从直接民主到西方现代民主制度的转变做些铺垫:从古代希腊开始,特别是从公元前5世纪末以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中世纪的思想巨人托马斯·阿奎那,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批判没有停止。由于雅典在伯罗奔尼撤战争中惨败,民主政治的缺点逐渐暴露,批评逐渐成为主流。这些批评大多来自上流社会,言论具有更深刻的理论思考和分析色彩。随着马其顿、罗马对希腊的征服,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制度衰落。君主制度合法化的理论代替了对民主的颂歌。“纵观古今人们对雅典民主制的态度可以看出,不同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决定了人们对民主制的兴趣与价值评估”[4]。因此,学者在评价这一政体时,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理想的政体;有产阶级眼中的雅典民主——民众暴政”[5]。“雅典民主政治所倡导的民主原则和宽泛的自由精神是后来欧洲民主和自由的基础和滥觞”。“雅典民主政治对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影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政治原则;国家机构‘三权分立’的组织形式;‘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国家公职选举任期原则”[6]。而这种直接民主最终为代议制民主所取代。在代议制民主中,全体人民或一大部分人民通过他们定期选出的代表行使国家最高权力,人民直接参与政治决策并进行公共选择的概率骤减。议会辩论传承了古希腊直接民主的公议。这对英国、美国民主制建立影响巨大。

  “雅典民主政治中的自由并不像一些西方学者所宣称的那样,相似于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中的自由。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一面,但二者的区别同样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耐人寻味的是,当代西方的古典学者明显忽视它们的区别,而强调其相似性”[7]。不容置疑的是,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从提问的技术层面来说,本课包括观察类问题、回忆类问题、比较类问题、思辨类问题,试图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展开学生的思考过程。提问不是让学生简单记忆所学内容,而要关注并指导课堂对话和认知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合理的历史解释。问题(5)(6)(8)(12)至(16)“找出”“概括”“说明”“填写”“归纳”“得到”等词汇,规定了学生思考的行为。这样不仅让学生的思考活动通过具体的动作完成,也扣住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问题。通过归纳民主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理解“奠定了基础”“得以确立”“发展到顶峰”等结论。因此,材料拓展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

  教育目标分类的层次不同,老师提示语的指向对学生的刺激与暗示是有区别的。记忆、理解、应用型的问题在追问时,可用“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在课本中什么地方”“还想到了什么”等句式。分析、评价、创造型的问题在追问时,可用“请说出你的理由”“你是怎样知道的”“请解释你对这件事的认识”“你的观点依据什么资料或史实”“你判断的标准是什么”等句式。追问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初始回答来解释、验证和支持自己的所思所想,或者生成个性化的观点”[8](p46、50)。提问预设时,用好这些引导学生思考的词,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预设学生的思考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反思的结论是:优化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课堂有效提问应激发学生思维。结合历史学科特点,要注意:第一,要理清教科书的知识,注意问题之间符合学科内容的逻辑关系;第二,创设情景,应在课本知识的盲点处、学生理解难点处和史实不足处预设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第三,提问的指向要明确,针对学生的回答跟进的追问,即加工性问题或矫正性问题,要促进学生解释自己的回答;第四,要关注学术研究动态,提高问题的开放性和思辨性;第五,要注意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释问题、论证观点的方法,培养学生规范的学科思维方法和习惯。课堂有效提问值得研究的东西很多,以上浅见就教于方家。

  参考文献:

  [1]顾銮斋.论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形成[J].历史研究,1996(4).

  [2]禹露,郑进粘.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征及利与弊[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xx(4).

  [3]蒋保.演说与雅典民主政治[J].历史研究,20xx(6).

  [4]魏凤莲,郭小凌.对近年来国外雅典民主制研究的思考[J].史学理论研究,20xx(4).

  [5]晏绍祥.从理想到暴政——古典时代希腊人的雅典民主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11).

  [6]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7]黄洋.民主政治诞生25的周年?——当代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研究[J].历史研究,20xx(6).

  [8][美]丹东尼奥等著,宋玲译.课堂提问艺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xx.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6

  本组对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教学备课有以下几点反思:

  1.备课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在备课时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利用教材、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明白教科书仅仅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一种资源,而不是唯一的资源,历史老师只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学生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因此备教案同时也要备学案。为学生提供哪些课外阅读?什么情况下开展历史知识竞赛,组织历史专题讲座、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片等。都要预先计划好,做到有备无患。备课过程中要本着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扩大涉猎的'知识面;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实践活动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德育、审美教育。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课内外教学的关系,努力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互相促进。

  2.授课过程中应侧重于以归纳历史知识点,教给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与技巧。

  《课程标准》把原有的学科体系浓缩为数十个专题。但其本身所具有的教育任务和教育功能与学生掌握基本历史信息的要求并不矛盾。《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指出: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作为基于历史知识信息传递的教学课堂,就必须要在对知识点进行归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在这一方面上,忌讳只是勾划知识,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这恰恰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如果在教学中不摒弃让学生完全地记诵知识点,不教给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那就绝不是新理念下新课程的历史教学。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7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一个学期的时间过去了,本学期由于我教高一年历史,高一年虽然还是用旧教材,但如何把新课标的精神贯彻到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对我来说压力大,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所以在这一学期除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外,教学工作中我倍加努力,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得到了一些体会,同时也找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确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自己在教学中得到的体会

  1,在教学中我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对于刚步入高中的高一新生来讲,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

  高一一年教下来,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高二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8

  新课程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组织教学,历史课堂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从形式上看,在四十分

  钟的课堂里常常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似乎我们的历史课堂已经走进了新课程的最佳状态。但是,认真审视、研究一下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我认为:对新课程的理解是片面的、肤浅的,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致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下面,对历史课堂实践中某些教学行为进行剖析。

  一、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知识”目标

  新课程改革反对那种不顾学生感受、体验和需要以及把学生当作知识容器的观念。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改革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含重要的历史史实和基本历史线索两部分。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例如,在设计《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把这课出现的历史故事“烽火戏诸侯”,“减灶记”,成语“管鲍之交”、“退避三舍”、“城濮之战”、“围魏救赵”等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出来。上课时学生把自己创作或制作的的动画、漫画、剧本等拿出来交流,形式非常活泼,学生兴致很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掌握、理解的史实究竟有多少呢?难道只要知道这些故事就可以了吗?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齐桓公、晋文公成就霸业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本应在师生的活动中解决的知识却不了了之。知识是基础,是依托,是载体,是学生发展的双翅,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具体的历史知识的同时,才能形成历史学习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学会学习,才会产生爱国主义情感、正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生活态度、做人态度和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要真正实现历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不能贬低知识的地位,反而应当进一步强化知识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活动,最大限度地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所设计的历史基础知识的框架,使文字知识“活”起来,能否做到这一点直接关系到历史知识的质量和水平,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

  二、实现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不能走“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老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历史剧、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成语接力赛、虚拟拍卖会等都是老师们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历史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有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又比如:讨论几乎是老师们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

  另一类诸如“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样的问题书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进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因此,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追求表面的形式,会远离新课程的要求。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9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第四个年头,从20xx年9月新学期开始到20xx年1月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引进试题)结束,,整整一个学期的新课程实践已经过去了,以下是我对一个学期来历史教学的总结和引进试题考试情况的总结。

  本学期是学习必修一政治史模块,从中体会到新课程理念的实质。新课程理念将原来老教材的一维教育观推进至立体的三维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驾马车齐头并进,这中间,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我们目前高中历史教育的灵魂。

  教学过程中,课外阅读部分尽量放弃,集中精力突破某一课的核心条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其他知识点,在情感上催生学生对教师和本学科的道德和价值认同,从而构建平衡稳健的教学软环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极好地利用了学校的多媒体设备和各种有效资源,老师讲授、板书、投影展示和学生辩论、情景扮演等师生间的互动式教学得以铺展开来。总的来说,这一套教学思路是行之有效的,老师在发言中同与会的全市老师们交流了我校历史教学的心得,引起良好的反响。

  经过一个学期的新课程实践,我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改老教材以“知识点带线索”的`教学套路,而代之以“以线索带知识点”的方法,重点突出历史教育的审美和价值引导的职能,为下一步继续推进课程改革积累了宝贵经验。

  本次历史考试引进试题,难度中等、题量适中、教学重难点都有所涉及,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是一份命题较为成功的试卷。客观题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基础知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均在此有所反映,该部分得分情况较为正常,说明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较为扎实;主观题部分相对而言考得更富灵活性,考到了中国近代的民主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和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道题虽然总体难度不是很高,但是出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对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能力要求更为显著,因此,主观题失分较为严重,其中尤以第32题西方代议制这一题为答得最差,对于西方代议制源头的“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知识点的把握最成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高分段学生的产生,这次考试最高分也就是75分。

  从中我们看到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即在抓高一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知识和适应解题,由此,下一阶段我们主要是在保证基础知识的大方向上,加强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和融合、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战中的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总体应试能力,为学生走向高年级做好坚实的准备。

  第一学期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立足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在第二学期有更为艰巨的工作在等待着我们。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0

  今年第一年政史合卷,刚在政治教师的岗位上站稳脚跟的我又多了一个新的课题。捏着一把汗,去授课、复习、辅导,寒来暑往中迎来了中考。千叮咛万嘱咐把学生送上考场后,战战兢兢地等待着成绩的'揭晓。终于等来了领导的一句“还好”,心中的大石落了地。一年的辛苦没有付之东流,自己也为之欣慰。

  但也不至于好了伤疤忘了痛,该总结反思的还得沉下心来细细盘点。按照中考说明,我帮助学生整理了知识点,并充分利用备课组的基础复习卷练习、讲评。基础知识复习完一轮后,接着以练和讲为主展开了综合复习。试卷以政史

  合卷为主,反复练习、讲评。同时利用关系引进了正衡的几份历史综合练习卷,在难度上帮助学生拔了一拔,培养他们面对难题的答题能力。最后中考前再次将基础知识复习一轮,并利用时间给学生提优补差。

  教学过程中,苦于没有专业教师的引领,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无论是备课时还是中考复习指导方面都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作为政治教师,政治教材不断在改革,几乎年年换新教材,需要大量的精力去学习、研究。此时再政史包班,去研究、拓展历史知识,精力明显不够,底气明显不足。鉴于学校缺少历史教师的实际情况,客观上我也想政治历史两手抓两手硬,但主观上我还是倾向于政治,这对学生是不公平的,对教师自身的提高也有较大影响。毕竟中考科目牵涉的精力太多,这样的生源下,一门尚且需艰苦奋斗,两门颇有弹尽粮绝之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神话”时代已经过去了,唯心主义应该科学地回归到唯物主义,我应该清醒地看待、分析自己。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1

  新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备好学生和教材,而且对教师自身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想结合自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的所见、所闻、所经历,所感想,谈谈教师在备课及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分析新教材的特点,正确认识教材的作用和价值。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结构上确定专题型教学体系,弥补了过去教材中国史和世界史相对分裂的不足,使之更加适合时代的需要;新教材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优点,也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和选择空间。但是新教材对许多编写者来说,毕竟是第一次,她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跨度大、跳跃性大、难度高、内容多、课时少等。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面对新教材时,少一些抱怨,多一点扬长避短的精神。教材即材料,我们引领学生,去解决诸多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真实依据;是学生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养成的借助平台。它的作用是被我们“用”,而不是用来束缚我们的教学。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巧妙整合历史新教材内容。

  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我们要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适当的进行取、舍、增。充分发掘各种课程资源,以简驭繁,化难为易,最终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

  三、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和使用教材,回归课本,立足教材,突出主干,夯实基础。

  培养学科素养和能力。

  (一)注意史论结合。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在掌握史实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抓住其必然的本质的因素,形成历史概念,掌握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本质的认识。

  (二)分析和理清知识层次或结构。

  充分利用课本的目录,探求章目、节目和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深化理解;同时又能系统化课本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学生通过平时不断地回顾、巩固,考试中,特别是在做大题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而能不或尽量少地减少知识点的遗漏。

  (三)、提炼和概括要点。

  学习历史必须理清线索,掌握要点,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提炼要点,必须具有逻辑概括的能力,这样才能从繁杂的内容中提炼出记忆的要点,从而以纲带目,化难为易,执简驭繁。

  (四)、仔细推敲词句。

  阅读中学历史课文,必须对教材重点和难点中的有关词句予以充分的注意和深刻的理解,进行一番“咬文嚼字”,仔细推敲,这样才能正确、深入地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进而达到培养智能的目的。

  (1)抓关键的字词。仔细领会,有利于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

  (2)抓表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19世纪末“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一战结束“萧条下去”。抓住以上关键的词句,就可理解和把握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基本线索和主要特征。

  (3)抓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句。例如,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它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因),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要求(果)。掌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凭借推理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五)、圈点批划

  所谓圈点批划,就是做记号(圈、点、划)和写批注。它的作用是:

  (1)可经常提醒我们细心读书,用脑思考,加深印象,帮助记忆;

  (2)可将阅读中一闪而过的感触、见解、难点、疑点随时标记下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吸收精华;

  (3)可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理解和“再创造”,使书本知识真正为自己所掌握,创作出新东西。

  总之,圈点批划是用自己的思路和语言对教材所作的不断加工、分解和初步消化,也是把书本知识化为自身知识的重要步骤。

  历史高考源于课本,却不局限于课本。时下的高考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历史高考也越来越走近生活,联系时政,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这也就是说,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味地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拓宽视野,关注新知,也就成为高考的一项必然要求。因而,作为辅导学生备考的教师来说,不光要引导学生关注时政,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关注史学新动态、关注时政热点、关注备考信息,编设新意专题和练习题。比如今年中国的载人飞船上天,实现了中国人民几千年飞天的梦想,因而我们就可以更多地给于科技史,特别是中国科技史以更多的关注。台海关系由于台湾的独立意图“修宪”又趋紧张,因而台湾的问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还有东北问题等等。

  第一,可以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

  对于学习认真和基础相对扎实的同学来说,考核的成绩可以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而对于基础较差、学习不太认真的同学来说,检查的结果就是一个鞭策和督促,促使他们认真复习前一阶段所学的内容,以便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一个新的起点。

  第二,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在教学过程的问题,以便于及时调整,加以改进。

  具体操作时可把安排背书任务、布置课后练习、设置小结论文和进行阶段效果检查(单元测试、专题测试、综合测试等)相结合。“情”。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素质,它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节整个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也有一句老话说,大学生是因为喜欢某科而喜欢老师,中学生是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某科。也就是说,能让中学生“喜欢上”老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有利于培养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感,使学生心理上趋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引导,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保证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高一的学生正处于人格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已然具备一定的理性认知能力,因而,教师要想在紧张的备考中“取悦”学生,单靠简单的口头表扬,口头鼓励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教师更应该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主、诚恳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以适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注意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容易接受学生的合理建议,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思想感情。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2

  本学期我的教学任务是高一(18)(19)(20)(21)(22)五个平行班的历史课。因为学生还处在高一年级这一非常特殊的学年段,文理尚未分科,而且我校又是一个重点中学,学校上上下下一切为理科的学习科目马首是瞻,每周和音体美相同的课时,还恨不得再减去一节留给学生自习。于是这就将我们历史原本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学科推上了一个极为难堪和尴尬的境地。但是本着对学生负责任的原则,我还是认真地去备好每一节课,尽量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多了解历史的真实,让可怜的国民再找回一丝历史的责任感,尽我最大的能力去让学生喜欢全国人民都不重视的历史课。我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他们就会认真地听课,也就自然避免了我们通常认为的历史课就是自习课就是有老师的休息课的窘迫困境,学生爱学这一科,觉得这一科对自己有用,自然上课就不会说话,打瞌睡了。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充分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方式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但是就像有些领导说的那样“作为一个刚踏上讲台不久的年轻教师”要想泰人自若的驾驭课堂实现上述目标几乎是不可能的,然在诸多不可能之下,我尽自己最大的全力去努力实现,所有首先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我觉得对所教教材还不熟,对于知识的把握有所欠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认真备课,敷衍了事。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精明的很,老师是否认真地备课了,是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广博的知识素养,不出一周,学生便会了解一切的。所以任何应付和得过且过的行为和想法都是极其可怕的,它会断送学生对你的信任,甚至彻底颠覆学生对为人师表的教师的高大形象。所以我丝毫不敢放松备课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在讲每一节新课前,我都会通过对新老教材的对比,查阅相关资料。在头脑中多次设想,在这个地方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我该如何解答才会给他们最满意的答案。尤其是在涉及与现实联系很密切的问题时,我都会通过网络或向政治等相关学科的教师请教等途径,尽量挖掘出历史与现实的某种联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历史并不是真正的“无用”,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而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历史兴趣。而事实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素质较高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思维活跃,在课堂上善于表现自己。我就利用了他们这个特点,有意识的培养他们的历史兴趣,有所收效。这几个班中尤其是(18)(21)(22)班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历史的劲头都很高,我就尽量使他们成为带动全班学习历史的动力。毫不吝啬的表扬他们,其他同学受到了感染,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例如在学习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的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时,我在课前先将班级分成四大组,每组研究一个课题:第一组研究“衣”、第二组研究“食”、第三组研究“住”、第四组研究“习俗”,让他们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上课时给每一组5分钟的.时间汇报本组的

  研究成果,后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尤其是21班的学生,声情并茂讲的非常好。(我已写了一篇文章记述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通过这半个学期的教学,也有很多遗憾和值得我反思的地方。当我们回归课堂的本真时,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我首先怀疑的是:我这样讲学生能不能懂?我这样问学生能不能答?我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喜不喜欢?作为年轻老师的我们,就应该在这样的反思中,在这样对课堂瑕疵的苦苦寻找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我觉得,我们只有把握住新课程的主旋律,向每位学生敞开学史之门,指明知史之路,让每位学生畅所欲言,遨游史海,创新思维,施展才能。才能增强历史学科的魅力,不断地向课堂注入“活水”,真正“点燃学生思辩的火把”。切不能“抱着石头跳舞”无趣且无效。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3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是教师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手段。是教师从“会教”到“会学与会教”结合起来的过程。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过程。

  如何有效地使用高一历史新教材,既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弄清历史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凸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和个性化学习的全面发展。在课程目标上,分为三个部分表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程结构上,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在文本内容上,指导功能更为全面,不仅规定了学习内容,而且指导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教科书的编写,既有明确的规定,又有较大的弹性。显然,高中历史教材是课程专家和历史学科专家编制的一种较好的教学用书,对教师是教本,对学生是学本。

  如何有效地使用这种教材,我们应确立这样的认识: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要从课程性质上明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所阐释的有关教材与教学课程理念以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程目标,并依此建构科学的教学目标;

  (2)认真研究高中历史实验教材,要从教材的角度揣摩编写者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从课程标准的角度评价高中历史实验教材的特色;

  (3)认真研究学情,即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状况,依此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二、摆正历史教材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

  教学中,有两种现象要力求避免:一种是本本主义,教学“不敢越雷池一步”;一种是将教材边缘化,教学远离教材。

  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要使用,而且要优化。对于历史教师来说,用之于教学是职责,完善并使之利于教学也是职责。这是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该具备的态度。

  客观地讲,这种教材在体例结构、内容旨趣、图文结合、自我检测以及拓宽学生视野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但从教学实践的情况来看,教材内容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补充和加工。

  (一)内容的`补充。为弥补高一新生历史基础的薄弱,可以就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概念,利用20xx年版必修(一)第19页“学习延伸”的内容“中国古代历史朝代简表”进行如下补充说明:中国古代史,按照发展进程,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阶段。在原始社会末期,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由氏族、部落发展到部落联盟,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政治形式———“国家”,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就是国家形成过程中或者说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的政治领袖。约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后经历了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到春秋末期(公元前476年),约历1560年。奴隶制度趋于瓦解时,我国出现了封建社会。它始于公元前475年的战国时期,历经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五个时期,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共历2300多年。这样就对中国古代历史作一完整概述,改变教材内容给人造成的“缺乏前奏”的感觉。

  (二)结构的调整。如《辛亥革命》一课,教材将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内容安排在“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这一目内,不尽合理。教学中可以把这个内容提前安排到辛亥革命高潮“中华民国成立”这一子目后,作为“革命后隐藏的危机”单独列出,体现革命的曲折性,也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根据最近新课程改革的尝试,我们感到,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应成为高中历史教材完善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科建设本身才能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探索历史教材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课时与教学内容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历史教材的有效教学模式。

  何谓“有效教学”?即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重意蕴:

  (1)有效果,即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2)有效率,即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

  (3)有效益,即指教学活动收益,或者说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的评价。

  从国外研究状况来看,有效教学模式,较为著名的有认知指导教学模式、认知复杂性教学模式、真实性教学模式、交互教学模式,合理整合教材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首先要有充足的学科知识储备,既要有对于历史经典著作的熟悉,也要有对于史学研究动态的了解;其次,还要具备对于教材的整合能力,对照新课程标准,理顺知识的内部联系,形成清晰易懂的间架结构,以此作为教学展开的基本思路。特别要指出的是,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不再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而在于从学生出发,力图构建一种新的学习体系。再次,要有驾御课堂的教学能力,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4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教材本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时间跨度一千年,地域涉及中古的西欧和中古的东欧,内容审涉及中古欧洲整个封建社会的状况。在内容整合、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尤其是本节课教学主题的搭建上难度很大,实施主题式教学,要把控到位,且一节课完成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作用的全部内容实属不易。同时深感在教学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未来解决的思路:第一将本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设副标题——连接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的桥梁。这样本课就有了主题,师生以此作为抓手进行了解、学习、探究;第二将本课的第二个子目——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设计为为中古西欧二元社会——王权与教权的较量,这样只要将中古西欧二元社会王权与教权的较量状况,师生不论通过何种方式了解清楚,中古西欧的社会状况就了然于胸;第三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另立一个子目,同时以学习聚焦、思考点、历史纵横、史料解读、学思之窗等形式列举一些典型的城市的兴起所引起的社会变化、政治变化、经济变化、思想文化变化等方面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了解、学习、探究,自然明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在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作用,升华主题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第四拜占庭与俄罗斯应将俄罗斯设为史料解读或学思之窗了解学习即可。这样可以减少知识的容量,降低学习的难度,相对减轻学生的负担。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15

  什么是课堂教学实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首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在众多的环节和措施中,最主要的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对感知、注意具有指向性,它可以使人不知不觉地去观察、研究某种事物。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学习兴趣是保证教学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目前我们的历史学习就存在这样的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些厌学,课堂教学效率低,考试成绩不理想。那怎样才能提高历史学科的成绩呢?我认为,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探究新知呢?关键在教师。教师首先必须先认识学习兴趣培养和激发的重要性,其次是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调动上给予了充分重视,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就强调了课程目标的制定“要高度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并指出“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前提之一。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学习。”同时还指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激发不同的学习兴趣层次。“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向成年人过渡的转型期,因此其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除了要继续利用初中阶段的间接兴趣,即学习内容情节的生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外在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注意力以外,更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即学生能较为深刻地体验和感受历史问题中蕴含的文化力量对自己心灵的撞击。”可见,培养历史学习兴趣,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2、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做为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要完成这个目标,前提必须是学生对这门学科感兴趣,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解、掌握的欲望和要求。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之源。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成分,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动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去自觉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习质量。特别是像历史这样的学科,内容丰富,综合性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要将这么多内容融入到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有意识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把历史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而主动去学,历史课堂的效率才能提高。

  二、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1、巧设导入语。

  传统历史教学不是很重视新课的导入,这使得学生严重缺乏学习新课的兴趣,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实效。导入新课是一门教学技巧,方法多种多样,有的可单独使用,有的可揉合着用。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像,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导入,都应当遵循一个原则,即学生听得懂,感兴趣。由此可见同一教材内容的导入设计应紧扣主题,立足于“了解”课文及与课文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现象等。不要一开始就抛出类似探究题式的难度的问题,而应由浅入深,铺垫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气氛和能引起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现象的导入法为佳。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的`《“百家争鸣”和儒家形成》一课时,我考虑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阶段,对后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所以我是这么导入的:中国自1840年后一百多年遭到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在武器上的落后是一个客观原因,但这并不是必然导致中国受辱的根本原因,那么究竟与中国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族性格是否也有某种关系呢?还有我们平常提到的“中庸之道”,“仁”和“尊老爱幼”的观念是怎样形成的呢?学习了这一课后,你将能从源头上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模式,增加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是培养兴趣的重要条件。针对历史学科的过去性、综合性等特点,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采用图片、音像资料、实物、幻灯片、多媒体等多种手段来复现历史,创设一定形象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或者让学生自己扮演历史角色,设计表演情境,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而是学生自己或者是班上的同学,这样可以促进他们认知结构的发展,减少学生理解无趣抽象概念的困难,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刺激学生的无意注意,引起一定的态度体验,也使学生对历史角色产生了亲切感,很自然的加深内心的体验,产生内在的激情,进而促使学习的兴趣由内心迸发并不断提升。

  同时,改变教学模式也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尝试新课程倡导的主导-主体模式,在课堂上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搭建展示他们风采的舞台。比如开展课前五分钟演讲活动,内容围绕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展开,可以是一则故事,也可以是自己对某个人物、事件的评论等,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给学生营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或者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探究、历史辩论赛等活动,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形成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途径。

  ⒊以高超的语言艺术,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语言是沟通师生,实现师生情感交流、思维碰撞的桥梁。历史语言艺术最讲究的是在准确前提下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形象性就是善于把抽象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娓娓道来,丝丝入扣,余音在耳,牢牢地吸引和有力地感染学生。比如在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处境时,学生对其“夹缝中生存”的表述有些费解,我就举了汉堡的例子向学生说明:汉堡的上下两层分别代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而民族资本主义就是中间的夹层。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经验,通过汉堡这个形象比喻,很快就理解了民族资本主义“夹缝中求生存”的艰难处境,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同时历史语言还要求有趣味性,趣味性是教学语言中的味精,是教学魅力的源泉。历史教学需要幽默,通过寓庄于谐,庄谐并举,调节学生的心理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内在的学习热情。

  ⒋设置有效问题,激活学生探求的心理,提升学习兴趣

  提问是历史课堂教学常用的手段,有效的提问能够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优化课堂教学。但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⑴适度性

  问题的设置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为依据,不能太难或者太容易,否则都达不到刺激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目的,要注意把握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即“跳一跳,就可以摘到苹果”的思维高度,使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就自然而来了。在分析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时,我考虑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了解的不多,因此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从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提出了英国和美国的最高领导人怎么称呼?他们是怎么样产生的?各有哪些权利?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跃跃欲试,相互讨论,争相发言,积极性很高,最后我让他们把分析讨论的结果归纳整理,制成一张表格,让每个学生都享受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学习历史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得到增强。

  ⑵层次性

  由于学生在理解认知、思考分析、知识储备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既要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饱,吃好”,保持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要让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能吃到”,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具体地说,就是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启发诱导,让学生自然顺利地“摘到果子”。

  ⑶时代性

  中学的历史教育不是专业教育,除了少数学生由于特殊兴趣对过去的事情有所关注,大多数学生主要是从现实的意义来接受历史的。所以,提问时注意找准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深化到规划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和“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就”时,我就适当补充了“神舟六号”、“嫦娥一号”发射等知识,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了解很多,特别是男生,一讲到这些内容时特别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在讲《中国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时,我从学生给最感兴趣的服饰入手,让他们谈谈自己对服饰变化的认识,几乎所有学生都投入了这个话题的讨论中,最后他们从服饰谈到饮食、住房、婚丧等,讲得头头是道,有些学生的见解很独到也很精辟。直到下课铃响,学生还是意犹未尽。可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入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总之,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途径还有很多,但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做有心人,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并将它们有效地用于课堂教学中,以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教学反思04-10

(优)高一历史教学反思07-07

历史教学反思02-28

历史的教学反思03-24

历史教学反思 【实用】07-05

历史新课改的教学反思03-25

关于高一历史学期末教学反思10-31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01-10

高中历史教学反思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