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09 10:29: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2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多年了。这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收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更多地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儿童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规划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玩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我想我们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玩者”的心智,发散“玩者”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2、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

  3、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3

  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不受时空约束的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假如我是巨人》这节课教学一开始,我便播放了学生们都很喜欢的《格列佛游记》的故事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激发学生想变成“巨人”的强烈愿望。

  在动画短片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巨人与小矮人”有趣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从能力品格上了解巨人的无比威力和巨人宽厚、乐于助人、爱和平的优良品质。从形象上使学生看到巨人与小矮人大小比例的差异。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了德育渗透,又让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解决本课重难点——画面布局与形象对比这点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这个问题。通过对优秀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了解构图的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合理构、突出画面主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我讲得太多有些啰嗦没有把握好时间,使得最后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多。今后我会注意课堂语言的精炼,从而节省时间,使课堂效果更好。第二,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模仿力比较强,在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时候我没有强调让学生自由创作,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巨人,因此最后很多学生画的和范画上的内容很相像。总的来说是我在这堂课上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在一些问题上讲得还不是很透彻,没有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累经验,继续改进不足,组织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5

  水彩画传入我国已有200年的历史,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水彩画展又使得这一画种更显活跃。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人们习惯于将水彩画看做是小品欣赏,仅将其当作色彩基础练习,或将简单的水墨技巧移植当成了水彩画民族化些观点一直影响着水彩画的教学,特别是在当今学生需要我们能够更专业地进行指导创作,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倡导以欣赏为主的教学观点。

  一、水彩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都希望小孩具有一定的美术才能,都希望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提升。但水彩画教学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来说,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水彩画的教学和中国画的教学有一定的相似成分,从画体上来看,水彩画和中国画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在未来有很好的潜力继续得以发展。

  当前,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明显的发展,绘画有了很大的进步,绘画的类别形式纷纷出现在我们社会中,绘画中运用到的内容随着时代的潮流越发丰富多彩。水彩画的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和步伐,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绘画时代。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水彩画的创作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但是在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仍然没有得到更加乐观的发展,这主要还是受到了人们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理念一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没有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美术教育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提升,没有出现多样性的局面。

  二、水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彩画的自身特征,小学美术水彩画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点,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一些“不适应症”。主要表现在:

  (一)水彩画教学中重技术轻艺术,不利于水彩画的`传播

  在20世纪初,我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设置了图画手工科,其中就有水彩课程。自那时起,我国许多学校先后都开设了水彩画这门课程,直至现在,小学、中学以及许多初学绘画者往往从水彩画开始培养色彩感,由此,水彩画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通常在小学、中学、美术高考班直到大学美术专业,水彩画教学的中心是“写生色彩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是将水彩画作为色彩基础课来教的,几乎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虽然几乎每本水彩画教材的开头部分都会提及在水彩画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开课时也会讲到这一点,然而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这一重要性通常都无从体现,没有贯彻落到实处,成了一句空话。这也是以上固定思维对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正因为将其仅作为技术来传授,不利于水彩画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初学者层次把握不准,过于追求大幅面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初学者能力层次,片面追求大幅面水彩画教学。其效果适得其反。长期反复修改及深入刻画的大场面制作,适合轻快的、一挥而就的作业。水彩画适于做富有诗意的抒情曲,不适于做过大幅面。小学阶段水彩画都是初学者,应基本上以小幅面的写生为主。学生们最初接触水彩画时,老师应向他们灌输这种观点。让他们在今后的水彩画学习与创作的道路上,避免做过大篇幅。作品面貌基本上是以淋漓的水分、轻快的大笔扫过纸面的“抒情曲”,画些诸如雨中树林、江南水乡一角、花卉静物之类的小品。

  三、水彩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思考

  水彩画教学得从头做起,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水彩画传统,从源头学起,广采博收,开拓水彩画的广度、深度。引导学生用技术来达到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语言。让学生摆脱束缚,拓宽思路,扩大题材面,鼓励学生在技法、手段、工具、材料上的变化革新,培养创造意识、探索精神、追求自我、更新观念。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水彩画教学的美术教育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文化素质的培养也越发重视。因此,中小学校已经把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培养。另一方面,水彩画教学有很好的优势条件,在美术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这充分体现了水彩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二)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与认识

  色彩在绘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画一张好看的画,并不是上了颜色就是一张好画,如果你不会使用颜色,那么上了再多的颜色,也不能表达你要表现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打破陈旧的观念色,在具体环境中观察物体的颜色,其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处于不同光照和处于不同空间中的物体色彩的变化。低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大胆地选择色彩作画,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大胆地画出自己最想画的图画,倡导学生把图画画大或按教材临摹。中年级则应讲述色彩理论知识,例如:原色是混合产生各种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无法调制出来的,也称为一次色,即红、黄、蓝。间色是两种原色的等量混合。

  在伊顿的十二色相环中,间色处于两种原色之间。间色也称为二次色,即橙、绿、紫。复色在间色的基础上产生,是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的适当混合。复色也称为再间色或三次色。除了通过观察认识这些色彩外,还应理解这几种色彩的形成过程并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使用水彩作画时,先用单色平涂的方法,对描绘的物象只作一般的色彩标记。高年级必须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会用水调色的方法,根据水彩画的特点,能分步骤地着色。色彩可由原色到间色,复色不作过高的要求,但需要逐步了解运用复色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4

  说实在的,到现在为止,自己对怎样上好一节课还是把握不好。于是这节课我便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画出一艘船。

  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更没有什么创新出彩的点,就是想让孩子们能真正学到东西。于是这节课,虽然想讲的内容很多,但是实施到课堂中,还是截取了一小部分。

  在中间环节上,我出示了一些船的图片,孩子们很感兴趣,都大声的说话,这时,我没能很好的控制住课堂,教室里一片声音,让我感到很头疼。而后我的'语言开始啰嗦,并且音乐也出现了小小的差错。最后的展示推选了三个小组的代表,很平淡。拓展环节是通过其它材料来制作船。

  这节课,很一般。上完以后感觉自己又不会上课了。而我心里一直在想:美术最基本的是什么,就是交给孩子正确的认识美,用美术的语言去绘画,去感受。而我们现在却一直提倡创新,什么是创新?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创新的同时需要关注孩子的个性成长,需要考虑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把一些最基础的美术知识教给孩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

  今天是周二早上第三节,一年级的美术课《泡泡乐》。

  我让孩子们在吹泡泡的体验活动中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探究可以用什么形式和那些材料来表现这些美丽的泡泡。之后,孩子们开始在本子上创作,用蜡光纸色卡纸彩图纸等材料,撕、画、贴、印,忙得不亦乐乎。

  其间,我边巡视边向大家展示部分孩子的作品或者半成品,第一张印着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圆圈,我说真美;第二张画着泡泡娃娃圆圆的笑脸,我说好可爱啊;第三张画着圆圆的泡泡,长着一对小小的翅膀,我说你很有想象力,泡泡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第四张画着一颗葫芦瓜,瓜柄上还有几片小叶子,我愣了一下,说你想象中的泡泡像一个可爱的葫芦瓜是吧,也很不错!

  过了一会儿,孩子陆续画完了。我边走边浏览,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的作品是这样的:圆乎乎的熊猫在吃竹叶;胖乎乎的小猪在睡觉;圆圆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向日葵迎着朝阳昂着头……画很美,很有趣,但是感觉出问题了!孩子们的作品,是在用圆形的基本组合来创作他们所能联想到的与圆有关的新形象,而不是在表现泡泡美丽可爱丰富多彩的形状和颜色,教学目标的达成出现了偏离!

  课后,我跟同事交流,感觉问题可能出现在这里: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

  2、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清晰。

  回顾老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前面三张都是在表现圆圈,当然值得赞赏和肯定,但是第四张,孩子的.想象虽然没问题,但他的关注点已经偏离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此时,老师的准确评价和积极干预很关键。如何才能既顾及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能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纠正孩子的理解偏差呢?面对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不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真有想象力!不过,我很想知道,在变成葫芦瓜之前,这些可爱的小泡泡是怎样在空中飘扬的?快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吧……。我想,在此类积极的暗示之下,孩子思维和想象的关注点可能会重新回到教学的重点中来的。不知我的设想对不对。

  新课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想象;新课程,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目标取向。有时操作起来会顾此失彼,但只要教者心中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有灵活的教学策略调控,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然,要做到游刃有余,我们还得好好修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6

  刮画这一课的课前准备很重要,需要准备一些小工具。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准备活动,我先展示了范作,然后说:“你们知道吗?不用笔也能画画。”孩子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再布置准备所要工具。教师只是说请同学们准备一些象木棒、牙签之类的,能够在纸上画出痕迹的小工具。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上课时带来了小梳子、毛衣针、等各式各样的小工具,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功的学习到了刮画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在本课的学习全过程中,我始终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体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课堂上,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刮画作品后都非常激动,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小工具在纸上会出现什么不同效果?那种工具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工具的粗细不同,刮出线条的粗细就不同;利用牙签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此时教师对孩子们的探究成果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请小组成员谈一谈探究过程,演示探究结果。孩子们体验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孩子还在探究。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主的探究,引发创作灵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7

  在学完了《色彩的色相》之后,紧接着学习《色彩的明度》,学生们对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所对应的明度的高低理解的非常清晰;还很快想出了好几种改变色彩明度的办法,比如颜料加水可提高明度,加黑色、白色来改变明度,还有如果用彩铅、油画棒,用力程度不同明度也不同……让我觉得异常的`顺利。

  了解了色彩的明度在生活中及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后,学生们开始来创作简单的有色彩明度变化的作品。由于一节课的时间限制,我让学生们画比较简单图案。有的学生用颜料来画,有的学生用彩铅,还有的学生用彩笔,不同的工具画出来不同的效果。没想到的是,用彩笔画画的同学,选择同色系里由深到浅的颜色来渐变涂色,搭配的很合理,色彩鲜艳,效果很好。

  在画画时,有个学生告诉同学说:“快看,渐变色!”感觉他的语气是那样的惊奇,惊喜,好像发现了什么新宝贝,用色彩明度渐变画出的画颜色这么好看,这么协调。奇怪的是,这节课学了用了他记住了,下节课如果换个主题的绘画,他就不会用渐变色了。还比如之前学过了遮挡和透视的近大远小,在今后的绘画中也很少用到,不能很好的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

  我觉得美术课也需要经常复习,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以前学习的好办法,只有这样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绘画水平才能一步一个台阶的更上一层楼,否则只能是原地踏步走。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8

  教材分析

  在感情世界里,有一个字叫“爱”。有了爱,便会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感受,许多心情,许多渴望。孩子便是爱的结果,爱把孩子和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爱”便由家而开始……

  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在小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是自己的我爱我家,且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回忆、牵挂,我爱我家对父母亲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爱我家》是在这样一个情感基础上编排的,因而对它的学习与表现具有特别意义和诸多内容,也有较大的教学拓展余地。

  教材我爱我家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家的空间秩序和情感的由浅入深,教材安排有父亲、母亲的照片,用于教学时对男女不同形象特征的区别与把握,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画出自己父亲、母亲的形象与性格,加深对双亲的认识。学生作业分别从线描画头像、画全身像和表现家中快乐生活的.不同场景,体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形式来画父母之像、来画家人的生活。通过遴选,呈现在教材上的应该是最合适的:温暖、美观、实用,可作为教学时对家的认识与生活追求的一种标准。

  学情分析

  1.学生主体条件。

  很多时候儿童都能够用五彩画笔创造出造型奇异、色彩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只要老师给予的是鼓励与支持,他们就更能将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信心十足的表现出来。选择温暖、美观、实用的家居图片,通过对同龄人创作的“家”的优秀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表象素材,打破学生僵化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联想空间。但教师除了适当的引导与促进外,不过多地示范和讲解,以免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用语也应尽量是肯定与鼓励。

  2.适宜学生的工具。

  考虑到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培养探索精神以及体验成功教学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常用材料,让学生坚决自信地“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教师不进行范画,不限定创作规则,实施表现材料的自由选择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表现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1、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2、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难点:如何画出父母家人的形象与性格。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9

  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尝试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团花设计、制作的奥妙,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课前我从多方面搜集资料,并仔细阅读,分析与课题有关的作品,然后进行试制范画,努力把教材理解深透。课堂上,我首先用直接剪纸教具导人新课,然后利用课本上几组民间团花作品,从而了解到团花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激发学生要亲手设计的热情。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不同折法,了解对边折和对角折两种折纸方法。为了解决“折”的方法正确而进入“剪”的环节,尝试让同学先进行思考、研究,剪去哪一部分才能出现圆的外形,然后再强调“捏住圆心”剪去一角。通过欣赏百变团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采用演示法,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学习对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采用讲授法,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启发思维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这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长知识,又需要愉快地玩耍。教师利用范图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激动不已的时候,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些团花吗?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些团花啊?在引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时候,演示讲解折、剪纸团花的制作过程,学生都能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展示不同纹样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纹样,在设计剪纸时,给同学们放音乐欣赏,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折、剪团花完成作业时,将团花作品展示在准备好的剪纸花瓶上或用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团花在生活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剪”团花的外轮廓时,语句啰嗦;3、可启发学生再用不同折法剪制出更丰富的团花作品,如十六边、六边形。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转眼,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放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手工礼物,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坏爸爸》,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漫画标点符号》这一课上,为同学们准备了几条关于标点符号的谜语,它们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拓展了课堂的知识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1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教学难点是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

  根据这节课的重难点,我先在上课的时候请几位学生上讲台摆几个动作的造型,再由其他学生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再反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猜,由游戏导入课题,能很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为自己的布娃娃穿衣服我想是很多儿童都很喜欢玩的游戏,所以基于这点,我利用课前制作好的线描人物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猜测这个人物在干什么?教师再将事先准备好的服装为人物“穿上”,再请学生猜猜看他在干嘛?然后请个别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上讲台来为人物添画上背景。提问:“为什么同一个姿势的人物穿上不同的服装,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让人感觉在做不同的事情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出人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解决教学的重点。

  接着给人物换上一套太空服的时候,教师启发学生,人类在太空中是失衡的'状态,那么如果他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你还能想象出他在干嘛呢?之后教师再给人物换上最后一套服装,把人物装扮成女性,再请学生来猜测这个人物在干什么,她处于的环境是怎样的?来解决教学的难点。

  最后才请学生打开书本,欣赏上面的作品,看一下还有哪些环境是自己没有设想到的,这样可以填补学生想象的漏洞,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进一步从优秀作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汲取别人的精华变为己用。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人物的造型把握还不够准确,还需要在课堂和课后多加练习。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2

  通过这篇反思文章,能让我们看出这位教师上美术课的精彩。美术这一科目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它并不是主科,可以不用上那么认真。而从这篇反思里让我们了解到"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3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地把小组合作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如《服装设计》一课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请学生做服装设计师、为动物去参加歌唱晚会做服装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喜爱的动物制作迷彩服,并发表“动物模特”演讲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合作的评价标准。例如: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合作互动”的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不断提高美术素质的同时,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4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美丽的叶子》一课,虽然学生对叶子并不陌生,但对于用上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叶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孩子根据观察课本第17页上四位作者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所表现出的叶子四种状态的美,让孩子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现叶子,特别是有的孩子选择了用干叶子刷上水彩拓印叶子,因为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彩颜料,可以说对蘸满颜料的'叶子和水彩所显示出的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叶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的树木上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适时提出问题:我们能部能选择干的叶子用上这些美丽的颜色拓印出叶子的外形和叶脉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并印出自己喜欢的叶子,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5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04-04

美术课后教学反思04-14

美术课教学反思06-08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5篇04-14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5篇)04-14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3篇[优秀]01-26

大班美术课教学反思03-02

美术课小伙伴教学反思03-03

小学美术课教学计划06-26

小学美术课教学计划11-2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

  我认为在高效美术教学课堂中要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在课上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并实现高效的学生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鼓励性评价是上好一节高效的美术课的中心也是关键。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一堂好的美术课,应该是既传授应掌握的美术知识,同时又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习惯。美术课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巧的训练,也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儿童天生对任何事都有兴趣,什么都想去学一学、做一做,模仿一下,从他们对世界还只有淡淡认识的时候,他们就开始了涂鸦,然后随着认识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龄的增长,这些兴趣都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美术的热情截然不同,对不同的学生,我们都要用心去感悟,从基础、从学生的根本出发,让他们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发展。

  一、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设计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诱导即是教学思路,诱导的过程,即是教学思路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而诱导过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设计是否优化,而设计的优化与否又以教学思路为基础。一般地说,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主要是循着教师的思路进行的,因此教学思路不只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案中,而必须转化为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思路清晰,美术课堂就会呈现清晰,学生的思维也会渐渐清晰,从而会获得创造性思维的启迪。教师的个人思维品质集中地体现在教学思路上,又以非常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是达到高效教学的关键。

  提问是组织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能帮助我们探索并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应熟悉教材和学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应有一定的导向性,如导向文化感,导向品格修养等,促进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提问和由提问引出的讨论就有利于学生思维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养成。另外,美术教师应善于运用教学话题,提供一个讨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引出多个问题。这样做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应叫开放式提问,它没有标准答案,不能用简单的“是”“否”之类的词来回答。它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绘画进一步探究。开放式提问含有很大的容量,但决不是大得不着边际,应在教师的引导下,紧贴作品,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绘画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多向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与教学任务相去甚远,教师应珍视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术教学是应摒弃某种狭隘性的。

  培养学生既要善于动脑,又要善于动手。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呢?要在课堂教改和技能训练中来体现,培养学生用线条、色彩、图象表现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图画,要求学生描绘形态各异的鱼放在其中。随即,学生运用平日所学的绘画表现技能,开动脑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钟,学生的作业画好剪下来,陆续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鱼,有小鱼有的局部是一条光怪陆离的鱼妈妈身后带着一群漂亮的小鱼;有的是一群三角形燕鱼围成圈像绽开的花朵;两只大螃蟹挥动铁钳正在比武。通过添添画画、剪剪贴贴,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缩影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生动迷人的“鱼游图”伴随着旋律优美的“海之诗”音乐吸引了全班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本课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内容。而且学生情绪盎然,课堂教学形式活,质量高,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巩固了绘画技能的学习。

  我认为,上好美术课贵在得法,教学方法好比船和桥,是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的一种手段。所以,高效课堂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高效课堂要依赖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没有简化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高效的主体性实践及对学生的积极评价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便是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2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教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多年了。这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收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由原来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转为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前,“为画而学”的教育观已经越来越受到美术教育者的非议。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人,目前不可能将主要精力放在美术学习上,将来也不一定以美术专业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我们对学生实施的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我们更多地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美术课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经过新课标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觉得美术教材的内容广博,课程其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而美术教育教学注重的是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特别是低年级强调游戏性、体验性的活动。

  儿童的美术活动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它比一般的游戏内容更丰富,规划更宽松,过程更复杂,结局更多变化。它要求“玩者”眼、脑、手并用,充分运用各种知识,充分展示各种能力,充分挖掘各种潜能。我想我们教师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应该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循循善诱,耐心引导,以充分启迪“玩者”的心智,发散“玩者”思维。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引入游戏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最自主的美术活动。著名儿童美术教育家杨景芝教授说过:“孩子们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具有丰富的创造力,每个孩子都各具特点,只要我们正确地加以引导,孩子们的潜能意识都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美术教学是最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在多种方法中,游戏性教学是其中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负担、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2、新《美术课标》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它包含着趣味性、审美性、人文性……等等特征。传统美术教育最大的弊端是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特别是儿童身心特征和心理需求,让学生强行接受,他们会觉得无味、无趣。

  3、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3

  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不受时空约束的自由遐想,可以说幻想是孩子最快乐的事情。一段新奇有趣的动画片,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更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假如我是巨人》这节课教学一开始,我便播放了学生们都很喜欢的《格列佛游记》的故事让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激发学生想变成“巨人”的强烈愿望。

  在动画短片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巨人与小矮人”有趣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学生从能力品格上了解巨人的无比威力和巨人宽厚、乐于助人、爱和平的优良品质。从形象上使学生看到巨人与小矮人大小比例的差异。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了德育渗透,又让学生对本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解决本课重难点——画面布局与形象对比这点时,我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把自己画成巨人”这个问题。通过对优秀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了解构图的多种方法,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合理构、突出画面主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由于我讲得太多有些啰嗦没有把握好时间,使得最后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多。今后我会注意课堂语言的精炼,从而节省时间,使课堂效果更好。第二,因为低年级的孩子模仿力比较强,在让学生欣赏优秀作品的时候我没有强调让学生自由创作,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巨人,因此最后很多学生画的和范画上的内容很相像。总的来说是我在这堂课上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在一些问题上讲得还不是很透彻,没有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累经验,继续改进不足,组织学生上好每一节课。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反思5

  水彩画传入我国已有200年的历史,近年来大大小小的水彩画展又使得这一画种更显活跃。长期以来在美术教学中人们习惯于将水彩画看做是小品欣赏,仅将其当作色彩基础练习,或将简单的水墨技巧移植当成了水彩画民族化些观点一直影响着水彩画的教学,特别是在当今学生需要我们能够更专业地进行指导创作,有必要重新审视并倡导以欣赏为主的教学观点。

  一、水彩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们都希望小孩具有一定的美术才能,都希望能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提升。但水彩画教学相对于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来说,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水彩画的教学和中国画的教学有一定的相似成分,从画体上来看,水彩画和中国画之间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它们在未来有很好的潜力继续得以发展。

  当前,我们国家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明显的发展,绘画有了很大的进步,绘画的类别形式纷纷出现在我们社会中,绘画中运用到的内容随着时代的潮流越发丰富多彩。水彩画的教学也紧跟时代的潮流和步伐,进行了不断的更新和创新,创造出了一个全新的绘画时代。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水彩画的创作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但是在美术教育中,水彩画教学仍然没有得到更加乐观的发展,这主要还是受到了人们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教育理念一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没有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美术教育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得到很明显的提升,没有出现多样性的局面。

  二、水彩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水彩画的自身特征,小学美术水彩画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点,传统的水彩画教学模式逐渐出现一些“不适应症”。主要表现在:

  (一)水彩画教学中重技术轻艺术,不利于水彩画的`传播

  在20世纪初,我国最早的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设置了图画手工科,其中就有水彩课程。自那时起,我国许多学校先后都开设了水彩画这门课程,直至现在,小学、中学以及许多初学绘画者往往从水彩画开始培养色彩感,由此,水彩画得到了很大的普及。通常在小学、中学、美术高考班直到大学美术专业,水彩画教学的中心是“写生色彩学”,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是将水彩画作为色彩基础课来教的,几乎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虽然几乎每本水彩画教材的开头部分都会提及在水彩画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教师在开课时也会讲到这一点,然而在以后的具体教学中,这一重要性通常都无从体现,没有贯彻落到实处,成了一句空话。这也是以上固定思维对学生今后的艺术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正因为将其仅作为技术来传授,不利于水彩画的进一步发展。

  (二)对初学者层次把握不准,过于追求大幅面

  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初学者能力层次,片面追求大幅面水彩画教学。其效果适得其反。长期反复修改及深入刻画的大场面制作,适合轻快的、一挥而就的作业。水彩画适于做富有诗意的抒情曲,不适于做过大幅面。小学阶段水彩画都是初学者,应基本上以小幅面的写生为主。学生们最初接触水彩画时,老师应向他们灌输这种观点。让他们在今后的水彩画学习与创作的道路上,避免做过大篇幅。作品面貌基本上是以淋漓的水分、轻快的大笔扫过纸面的“抒情曲”,画些诸如雨中树林、江南水乡一角、花卉静物之类的小品。

  三、水彩画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思考

  水彩画教学得从头做起,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水彩画传统,从源头学起,广采博收,开拓水彩画的广度、深度。引导学生用技术来达到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进入艺术的语言。让学生摆脱束缚,拓宽思路,扩大题材面,鼓励学生在技法、手段、工具、材料上的变化革新,培养创造意识、探索精神、追求自我、更新观念。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水彩画教学的美术教育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文化素质的培养也越发重视。因此,中小学校已经把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文化艺术的培养。另一方面,水彩画教学有很好的优势条件,在美术教学中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这充分体现了水彩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二)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观察与认识

  色彩在绘画中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画一张好看的画,并不是上了颜色就是一张好画,如果你不会使用颜色,那么上了再多的颜色,也不能表达你要表现的效果。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表现能力,必须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打破陈旧的观念色,在具体环境中观察物体的颜色,其次,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处于不同光照和处于不同空间中的物体色彩的变化。低年级可以让学生自由、大胆地选择色彩作画,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大胆地画出自己最想画的图画,倡导学生把图画画大或按教材临摹。中年级则应讲述色彩理论知识,例如:原色是混合产生各种色彩的最基本的色,是任何色彩无法调制出来的,也称为一次色,即红、黄、蓝。间色是两种原色的等量混合。

  在伊顿的十二色相环中,间色处于两种原色之间。间色也称为二次色,即橙、绿、紫。复色在间色的基础上产生,是两种间色或三原色的适当混合。复色也称为再间色或三次色。除了通过观察认识这些色彩外,还应理解这几种色彩的形成过程并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使用水彩作画时,先用单色平涂的方法,对描绘的物象只作一般的色彩标记。高年级必须进一步提高要求,学会用水调色的方法,根据水彩画的特点,能分步骤地着色。色彩可由原色到间色,复色不作过高的要求,但需要逐步了解运用复色的方法和步骤。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4

  说实在的,到现在为止,自己对怎样上好一节课还是把握不好。于是这节课我便想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画出一艘船。

  我没有华丽的语言,更没有什么创新出彩的点,就是想让孩子们能真正学到东西。于是这节课,虽然想讲的内容很多,但是实施到课堂中,还是截取了一小部分。

  在中间环节上,我出示了一些船的图片,孩子们很感兴趣,都大声的说话,这时,我没能很好的控制住课堂,教室里一片声音,让我感到很头疼。而后我的'语言开始啰嗦,并且音乐也出现了小小的差错。最后的展示推选了三个小组的代表,很平淡。拓展环节是通过其它材料来制作船。

  这节课,很一般。上完以后感觉自己又不会上课了。而我心里一直在想:美术最基本的是什么,就是交给孩子正确的认识美,用美术的语言去绘画,去感受。而我们现在却一直提倡创新,什么是创新?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创新的同时需要关注孩子的个性成长,需要考虑孩子是否真正学到了东西。所以,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是把一些最基础的美术知识教给孩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5

  今天是周二早上第三节,一年级的美术课《泡泡乐》。

  我让孩子们在吹泡泡的体验活动中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然后探究可以用什么形式和那些材料来表现这些美丽的泡泡。之后,孩子们开始在本子上创作,用蜡光纸色卡纸彩图纸等材料,撕、画、贴、印,忙得不亦乐乎。

  其间,我边巡视边向大家展示部分孩子的作品或者半成品,第一张印着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圆圈,我说真美;第二张画着泡泡娃娃圆圆的笑脸,我说好可爱啊;第三张画着圆圆的泡泡,长着一对小小的翅膀,我说你很有想象力,泡泡就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第四张画着一颗葫芦瓜,瓜柄上还有几片小叶子,我愣了一下,说你想象中的泡泡像一个可爱的葫芦瓜是吧,也很不错!

  过了一会儿,孩子陆续画完了。我边走边浏览,很大一部分的孩子的作品是这样的:圆乎乎的熊猫在吃竹叶;胖乎乎的小猪在睡觉;圆圆的太阳公公笑眯眯;向日葵迎着朝阳昂着头……画很美,很有趣,但是感觉出问题了!孩子们的作品,是在用圆形的基本组合来创作他们所能联想到的与圆有关的新形象,而不是在表现泡泡美丽可爱丰富多彩的形状和颜色,教学目标的达成出现了偏离!

  课后,我跟同事交流,感觉问题可能出现在这里: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准确。

  2、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不够清晰。

  回顾老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前面三张都是在表现圆圈,当然值得赞赏和肯定,但是第四张,孩子的.想象虽然没问题,但他的关注点已经偏离了本节课的知识点,此时,老师的准确评价和积极干预很关键。如何才能既顾及到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又能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纠正孩子的理解偏差呢?面对一个六岁的孩子,可不可以这样说:孩子,你真有想象力!不过,我很想知道,在变成葫芦瓜之前,这些可爱的小泡泡是怎样在空中飘扬的?快把你看到的画下来吧……。我想,在此类积极的暗示之下,孩子思维和想象的关注点可能会重新回到教学的重点中来的。不知我的设想对不对。

  新课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想象;新课程,要注意学习内容的目标取向。有时操作起来会顾此失彼,但只要教者心中有清晰的目标指向,有灵活的教学策略调控,就不会成为问题。当然,要做到游刃有余,我们还得好好修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6

  刮画这一课的课前准备很重要,需要准备一些小工具。为了让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准备活动,我先展示了范作,然后说:“你们知道吗?不用笔也能画画。”孩子们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再布置准备所要工具。教师只是说请同学们准备一些象木棒、牙签之类的,能够在纸上画出痕迹的小工具。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上课时带来了小梳子、毛衣针、等各式各样的小工具,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功的学习到了刮画的方法,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从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在本课的学习全过程中,我始终尝试运用这一理念,体现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过程中,知识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而获得的。课堂上,学生在欣赏了美丽的刮画作品后都非常激动,不由自主的拿出小工具跃跃欲试。此时教师直接提出探究学习的问题:小工具在纸上会出现什么不同效果?那种工具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学生根据所提供的问题进行有探究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孩子们得出了结论:工具的粗细不同,刮出线条的粗细就不同;利用牙签刮出的线条又快又好。此时教师对孩子们的探究成果给与充分的肯定,并请小组成员谈一谈探究过程,演示探究结果。孩子们体验了合作探究的过程及成功的喜悦,甚至在创作过程中,有的孩子还在探究。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里自主的探究,引发创作灵感,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7

  在学完了《色彩的色相》之后,紧接着学习《色彩的明度》,学生们对色彩的明暗、深浅、浓淡所对应的明度的高低理解的非常清晰;还很快想出了好几种改变色彩明度的办法,比如颜料加水可提高明度,加黑色、白色来改变明度,还有如果用彩铅、油画棒,用力程度不同明度也不同……让我觉得异常的`顺利。

  了解了色彩的明度在生活中及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后,学生们开始来创作简单的有色彩明度变化的作品。由于一节课的时间限制,我让学生们画比较简单图案。有的学生用颜料来画,有的学生用彩铅,还有的学生用彩笔,不同的工具画出来不同的效果。没想到的是,用彩笔画画的同学,选择同色系里由深到浅的颜色来渐变涂色,搭配的很合理,色彩鲜艳,效果很好。

  在画画时,有个学生告诉同学说:“快看,渐变色!”感觉他的语气是那样的惊奇,惊喜,好像发现了什么新宝贝,用色彩明度渐变画出的画颜色这么好看,这么协调。奇怪的是,这节课学了用了他记住了,下节课如果换个主题的绘画,他就不会用渐变色了。还比如之前学过了遮挡和透视的近大远小,在今后的绘画中也很少用到,不能很好的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

  我觉得美术课也需要经常复习,让学生有意识的运用以前学习的好办法,只有这样不断的积累,自己的绘画水平才能一步一个台阶的更上一层楼,否则只能是原地踏步走。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8

  教材分析

  在感情世界里,有一个字叫“爱”。有了爱,便会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感受,许多心情,许多渴望。孩子便是爱的结果,爱把孩子和世界紧紧连在了一起。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爱”便由家而开始……

  家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是孩子们赖以生存与成长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并热爱自己的家。在小学生的生活范围里,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是自己的我爱我家,且家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回忆、牵挂,我爱我家对父母亲及其家人更是一往情深,永远依恋。《我爱我家》是在这样一个情感基础上编排的,因而对它的学习与表现具有特别意义和诸多内容,也有较大的教学拓展余地。

  教材我爱我家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家的空间秩序和情感的由浅入深,教材安排有父亲、母亲的照片,用于教学时对男女不同形象特征的区别与把握,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画出自己父亲、母亲的形象与性格,加深对双亲的认识。学生作业分别从线描画头像、画全身像和表现家中快乐生活的.不同场景,体现家庭生活的丰富多彩,也暗示可以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不同表现形式来画父母之像、来画家人的生活。通过遴选,呈现在教材上的应该是最合适的:温暖、美观、实用,可作为教学时对家的认识与生活追求的一种标准。

  学情分析

  1.学生主体条件。

  很多时候儿童都能够用五彩画笔创造出造型奇异、色彩丰富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只要老师给予的是鼓励与支持,他们就更能将自己听到、看到、想到的,信心十足的表现出来。选择温暖、美观、实用的家居图片,通过对同龄人创作的“家”的优秀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表象素材,打破学生僵化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联想空间。但教师除了适当的引导与促进外,不过多地示范和讲解,以免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用语也应尽量是肯定与鼓励。

  2.适宜学生的工具。

  考虑到开发学生创造思维和培养探索精神以及体验成功教学法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常用材料,让学生坚决自信地“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教师不进行范画,不限定创作规则,实施表现材料的自由选择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儿童的表现可能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起居环境,学会制作立体纸相框。

  1、引导学生凭记忆画出自己家的一隅,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2、培养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与家庭,孝敬长辈,珍惜快乐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给父母家人画像或画一幅表现家人生活场景的画。

  难点:如何画出父母家人的形象与性格。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9

  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初步接触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尝试用折剪的方法探究团花设计、制作的奥妙,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课前我从多方面搜集资料,并仔细阅读,分析与课题有关的作品,然后进行试制范画,努力把教材理解深透。课堂上,我首先用直接剪纸教具导人新课,然后利用课本上几组民间团花作品,从而了解到团花在生活中的用途,进而激发学生要亲手设计的热情。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不同折法,了解对边折和对角折两种折纸方法。为了解决“折”的方法正确而进入“剪”的环节,尝试让同学先进行思考、研究,剪去哪一部分才能出现圆的外形,然后再强调“捏住圆心”剪去一角。通过欣赏百变团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采用演示法,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以加深对学习对象和理论知识的理解,这是美术教学的重要方法。同时也采用讲授法,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启发思维以及进行思想教育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节课面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儿童。这些天真浪漫的孩子,既渴望增长知识,又需要愉快地玩耍。教师利用范图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激动不已的时候,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些团花吗?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些团花啊?在引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时候,演示讲解折、剪纸团花的制作过程,学生都能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展示不同纹样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喜好设计纹样,在设计剪纸时,给同学们放音乐欣赏,活跃课堂气氛。在学生折、剪团花完成作业时,将团花作品展示在准备好的剪纸花瓶上或用来装饰教室,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团花在生活中的应用;2、引导学生“剪”团花的外轮廓时,语句啰嗦;3、可启发学生再用不同折法剪制出更丰富的团花作品,如十六边、六边形。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0

  经常有其他学科的老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我笑一笑,心想要是真能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这个美术老师的造诣可不一般了。美术课要想上好,还真不是那么容易,课前的精心准备,课堂的情景创设、环节安排、个性辅导、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老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应该说,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学习美术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人文性质的内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而这,与我对美术课美术教师的期望正好吻合。

  转眼,进入小学美术教育已经有一年了,这一年来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怎样上好美术课呢?在思考的同时,我把自己认为正确的'理念放到课堂里,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

  思考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这一课里,教具是制作好的手工礼物,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儿童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爸爸、坏爸爸》,歌曲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另外在《漫画标点符号》这一课上,为同学们准备了几条关于标点符号的谜语,它们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并拓展了课堂的知识内容。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得靠老师长期的积累。

  思考二:美术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当然是重点,很多问题都值得深入探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儿童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还有一些绘画课为了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并非无效。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创作,可以画在桌子上,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说,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课堂必须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往往会抹杀孩子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怎样兼顾呢?那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纵,也不压制。

  思考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大人看孩子的画往往摇头,画的是什么呀,乱七八糟!殊不知,儿童绘画贵在无序、天然童真,去雕饰的浪漫稚拙,而且个性鲜明,想象力丰富。有的孩子喜欢色彩,有的孩子画画喜欢用线条。还有的孩子只喜欢画抽象的形状。所以对于儿童画的批改、评价应该有多重的标准,要善于发现儿童画中闪光的东西。

  课程标准是新的,儿童是新的,在教学中肯定会有更多的新问题新现象新思路值得我们去思考,这确实是十分有意思的事情。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1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教学难点是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

  根据这节课的重难点,我先在上课的时候请几位学生上讲台摆几个动作的造型,再由其他学生猜猜看,他们在干什么?再反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猜,由游戏导入课题,能很快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为自己的布娃娃穿衣服我想是很多儿童都很喜欢玩的游戏,所以基于这点,我利用课前制作好的线描人物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猜测这个人物在干什么?教师再将事先准备好的服装为人物“穿上”,再请学生猜猜看他在干嘛?然后请个别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上讲台来为人物添画上背景。提问:“为什么同一个姿势的人物穿上不同的服装,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让人感觉在做不同的事情呢?”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出人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解决教学的重点。

  接着给人物换上一套太空服的时候,教师启发学生,人类在太空中是失衡的'状态,那么如果他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你还能想象出他在干嘛呢?之后教师再给人物换上最后一套服装,把人物装扮成女性,再请学生来猜测这个人物在干什么,她处于的环境是怎样的?来解决教学的难点。

  最后才请学生打开书本,欣赏上面的作品,看一下还有哪些环境是自己没有设想到的,这样可以填补学生想象的漏洞,拓宽学生的视野,也可以进一步从优秀作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汲取别人的精华变为己用。

  本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对人物的造型把握还不够准确,还需要在课堂和课后多加练习。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2

  通过这篇反思文章,能让我们看出这位教师上美术课的精彩。美术这一科目很多教师和学生都会觉得它并不是主科,可以不用上那么认真。而从这篇反思里让我们了解到"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一、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准备绝不单单是教具的准备那么简单,它还需要有更为广泛的内容。如在,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剪纸作品。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我在课前准备了一些民族味较浓的曲子,这些曲子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除了充分的课堂资源之外,更要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讲课之前我自身就必须先要明白剪纸是怎样的一种民间艺术,有什么样的特点,剪纸都分为那些类型等等。这些不光是靠临时抱佛脚得来的,还要靠老师长期的一些积累,才能将别人的东西转化为自身的一种文化素养。

  二、课堂的教学

  课堂的教学是重点,很多问题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这里我想谈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和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可能会出现的无序性的矛盾。所有老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必要保证,这也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一个原则。可往往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却不需要孩子们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去完成要求的作业。比如一些手工课,也学需要几个学生去共同合作完成。几个同学凑在一起共同创作难免会各抒己见。而且他们也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就会造成纪律的不好。就比如,不仅要剪的像样,还要分清楚阳刻与阴刻的区别,这样势必就给此课增加了难度,授课教师就会考虑小组分工合作,相应的课堂纪律也会混乱。还有一些课加入了游戏、舞蹈等活泼的形式,课堂也会显得“杂乱无章”,问题是这样形式上的“乱”却并非无效。我曾看过一片文章说,国外的老师在上美术课时不需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他们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创作,学生甚至还可以画在桌子上,还可以“乱涂乱画”。德国纽伦堡丢勒中学的谢尔先生曾经说过:“在丢勒中学,学生作画时可以戴耳机听音乐,边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边作画。”我想这在国内肯定是禁止的.。学校要求的是课堂必须要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齐、安静,往往会抹杀孩子的自由发展的个性,限制孩子的创造性。可怎样才能使两样兼顾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既要收放自如,又要做到不放纵,不压制。例如:可以尝试采用比较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外界的媒体,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剪纸作品展;有同学说他(她)的奶奶(姥姥)很会剪纸,还可以把这些老人请来当成他们的课外辅导员。而作为教师的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到更多关于剪纸的一些知识。能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学到知识。而且我认为,有时候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一些环境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反而获取知识的效果会更好。大家可以想想,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感觉是那样的贴近自己,其实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更何况这种学习方式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我觉得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情。

  以上所述,是在上完《剪纸中的阳刻和阴刻》那一课之后的一些感想,一些我个人的心得体会。其实不论是一年级还是六年级,我们上美术课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但在美术课堂教学这条道路中,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会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美术素质,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争取认真上好每堂美术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的技能技法。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3

  课程改革给美术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仅停留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中学到新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养、人文素养。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美术课称得上好?如何更好地把小组合作融入课堂中?在思考的同时,我又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想上好美术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如《服装设计》一课老师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请学生做服装设计师、为动物去参加歌唱晚会做服装这样的导入来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欣赏,老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为喜爱的动物制作迷彩服,并发表“动物模特”演讲参加竞选,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重点,“合作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第一、根据课型“合作互动”,通过互助互动有利于解决问题。第二、根据重难点“合作互动”,抓住课中的难点展开并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应用集体的智慧,较轻松地解决了难点。第三、结合作业“合作互动”,美术作业与其他作业不同,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不同,对同一题材的表现也不同,因此,作业的完成应从封闭走向开放,由个体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质量。

  三、美术作业的评价

  我认为:在评价作业时,可以采用合作的评价标准。例如: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合作互动”的评价时,同伴之间进行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宽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锐的审美鉴赏力。

  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在不断提高美术素质的同时,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4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美丽的叶子》一课,虽然学生对叶子并不陌生,但对于用上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表现自己心目中最美的叶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孩子根据观察课本第17页上四位作者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所表现出的叶子四种状态的美,让孩子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法来表现叶子,特别是有的孩子选择了用干叶子刷上水彩拓印叶子,因为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彩颜料,可以说对蘸满颜料的'叶子和水彩所显示出的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叶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的树木上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适时提出问题:我们能部能选择干的叶子用上这些美丽的颜色拓印出叶子的外形和叶脉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并印出自己喜欢的叶子,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小学美术课教学反思15

  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才华;能使学生感受美;能使学生热爱学习。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比如二年级的《色彩的情感联想》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功夫来思考、推敲。 同时,教学形式更加开放了。但是,我也看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真正落实“有效教学、主动参与”,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反思。

  1、要真正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须要做到三要

  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以此成为推进教学进程的依据。所有的预设都是为了不曾预约的精彩。由原来固定单一线路变为现在的多元设计。二、要减少对学生的控制、放开对学生的制约,我们会发现孩子其实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有更丰富的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更多的了解学生,给他们活动的机会、思考的空间。三、要学会真正有效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教师都知道即时评价,但到底什么样的评价才是真正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呢?为了鼓励而鼓励,为了评定而评定,将最终失去的学生对评价的可信度。要以富有启迪作用和富有情感的语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使评价确实评而有价。 2、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和内容

  在与教师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对新课程理念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教学行为上却又无法充分体现出来。最关键的原因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所以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研形式,变单纯的理论学习为“解决问题”的教研形式。没有问题就没有研究,不针对问题的研究是没有实效的教研活动,因此提高问题的针对性是教研由形式走向实效的前提。进行科学的课堂观察,以“案例”为载体,找出问题的症结,表达活动实施中的困惑与成功、活动中的疑难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借此来引发更多的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反思、探讨与教育实践有关的问题,提升教师将新理念融于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的实践智慧。

  3、提升教师反思的内涵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认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通过与教师的互动交流,我们看到教师都能清醒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反思缺乏深度。要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正面反思,即寻找具科学性又具艺术性的教学行为,通过反思将其提升到理性高度,充分展示它的闪光点,可以思考:成功的教学行为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下发生的?背后支撑它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提供的教学策略是什么?成功行为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二,负面反思,即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或缺失,并把它提升到理性高度作归因分析。可以这样思考:教学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外部环境和内在原因是什么?如果再教一次,我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这个问题给我的启示是什么?第三,对比反思,根据前后两次教学效果的不同,抓住教学前后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变化进行对比反思,可从中受到很多启示。教师通过不同方面的反思,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能力,加快自己专业化成长的步伐。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