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14 12:44:4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1

  物理是我们在学习当中遇到的比较难学的科目。虽然物理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是理论知识抽象,理论和实际总存在误差,是人们不理解甚至怀疑理论定律,因此显得物理非常难。实际上,掌握了理论规律结合生活实际,我们是可以轻松学好物理的,关键是物理教师怎样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知识、巩固知识。那么我们就物理学习和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从教师角度找找教师的原因。

  首先,我们在备课、讲评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会导致学生打下不好的基础。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有三种常规工作,那我们就从常规工作说起。

  一、备课。以往我们通常根据主观意识,提前几天甚至几周备好课,而不考虑学生现有的基础和学习中出现的新状况。结果,学生本来已掌握的内容教师仍在津津乐道,而学生很难理解难以掌握的内容却蜻蜓点水,教师沉醉于少数优生的发言中,而大多数学生却一知半解。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群问群答中,往往掌握了知识的同学回答得很好,显得全班都掌握了,其实只有部分同学掌握了,造成许多同学问题的累积。

  二、作业。有时作业布置随意,缺乏针对性,这样就不能真正起到作业的作用。作业是检验学生这节课或者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那作业应该是针对这节课或这段时间的教学内容,趁热打铁让学生掌握知识。有时批改作业不及时,甚至积累在一起批改,这样就不能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在课堂上加以训练;有的甚至学生交的作业有去无回,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作业的不重视,抄袭或不做,那就找不到问题,无从下手。三是讲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能经常埋怨学生:这种问题已讲过许多遍了,你怎么还不会。其实很可能教师所谓的作业、试卷讲评也就是走过场而已,教师根本不了解学生对哪些方面的知识理解有偏差,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有的教师试卷讲评过了就算数,殊不知大部分学生是不会自觉改正的,教师必须把好一道督促关。学生的问题积压多了,得不到及时纠正,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就渐渐地失去了,觉得很难而且补不过来,成绩好的学生也就渐渐地变成了成绩不好的学生。因此布置作业时要搞清所留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运用什么知识,形成什么技能,认真筛选出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独立自觉的完成,这样才能达到作业的效果。试卷讲评时,应注重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对具有较大灵活性的典型题要做进一步的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变换,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及时反馈、真实反馈,多做一些小测试,教师要主动去了解学生,及时地、甚至重复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使物理知识真正地落实到位,并使之牢固掌握。

  其次,教师包办太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惟恐自己讲不清楚、学生学到的东西少,就采用满堂灌,所有问题都自己包办,尤其是分析一些复杂的例题时,更是读题、画图、标条件、列方程,一包到底,学生只是算算结果而已。这种课的后果是学生听得懂,但做不来,这种情况是我们都经常遇到的。从高一到高三,甚至整个理科教学都有这样的困惑。我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将一个估计学生会无从下手的题目预先分析和提示一下,把大体思路及重点步骤告诉学生,结果记下来的'学生都解出来了,但是当之后布置另一道类似的题时,学生却不会做。这不就是刚讲过的题目吗?我顿时感到老师管得过多严重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地减弱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因此不论题目容易与否,也不论字数多少,给学生讲解例题时,让学生成为主体,鼓励学生来讲解题思路,问学生“你要先怎么做呢”?让学生来审题、解题,独立思考,解出结果,这样才是真正学会了。

  再有就是没有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物理知识。

  学生在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非本质的属性影响着对本质属性的认识和理解。如许多同学认为,汽车速度越快惯性越大,拔河比赛时胜利的一方对绳子的拉力大,铁比木头重等等,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一定要指导学生分析本质,建立物理模型。汽车的惯性是汽车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汽车的质量一定,这种性质就一定,汽车速度快时难以停下来,是因为改变运动状态的摩擦力使它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停下来,所以显得好像是惯性大。有时传统教学认为不要事事举例,讲方法、记定律就行了。但是我觉得不从根本上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规律的正确性他是不会记牢的,应该把符合生活实际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不大符合实际的规律要告诉学生原因为什么实际与规律不相符,不要让学生觉得定理不完整不正确,长期如此不好理解的也就不理解了,学生也感觉不到定理的正确性,也不认为物理知识对生活实际有指导作用了,认为物理就是书本知识毫无用处。除概念、规律外,习题教学中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学生在做题时,往往看到大题就害怕,读不懂题,或做题过程思维混乱。如果在解题过程中快速准确地建立起与题目相符合的物理模型,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教师应尽量教育学生把物理过程转化为图形,这样直观、形象,能突出物理本质。如运动图分析、受力分析图等对做题大有帮助。

  总之物理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们必须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只有真正做到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相统一,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才能有效地调整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2

  经过新课改后高一物理的教学,感触颇深。学校教研组多次组织老师到外校听观摩课,通过听各位优秀教师的课,从而学习教学方法以及讲课技巧。主要是学习如何提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才能完整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

  学校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专门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方案。理化生教研组组长郑老师组织我们组的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本学期,我讲了三次公开课,通过其他老师的点评,能尽快发现自己在讲课过程中的优缺点。通过一学期的讲课、学习,相互交流受益匪浅。在此特别感谢校领导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更要感谢温馨的理化生组对我的帮助与指导。

  经过一学年的教学,有以下几点感想:

  对高一新生引导的反思

  高一年级的物理教学首先是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由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这个大的台阶,其次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例如,关于“力的正交分解”这一基本方法的'教学就是通过分期渗透,逐步提高的。这不仅是一个遵循认知规律的需要,其意义还在于不要因为抽象的模型、繁琐的数学运算冲淡物理学科的主题,通过降低台阶,减少障碍,真正能够把学生吸引过来,如果我们作为引路者有意识的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门槛,先将学生引进门,哪怕先是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好学”的假象,我们都是成功的。

  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埋下祸根。例如,教师在讲解“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滑动的方向相反”时,如果对“相对”讲解的不透彻,例题训练不到位,学生在后来的学习中就经常出现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的现象;其次,对重点、难点要把握准确。教学重点、难点正确与否,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意义。最后,师生的达标意识要强,达成度要高。对一些知识,不要自以为很容易,或者是以为自己讲解的清晰到位,没有随时观察学生的反映,从而一笔带过,但学生的认知是需要一个过程,并不是马上就接受。譬如,当初在讲“力的正交分解”,笔者花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解决问题”,但后来发现学生老是在正交分解这部分出错,自己还埋怨学生学习不认真,后来在学生的物理学习总结里,我看到了不少学生说老师在此“惜墨如金”,他们没有真正的搞懂,此时自己才恍然醒悟。所以我们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方式和思路,准确流畅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共识。

  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第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推理得到的。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对训练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题要规范。对高一的新生一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升高了。其次,对学生出现的不恰当或错误的做法要及时纠正,避免一些错误的想法或做法在学生头脑中扎根。第二,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对于物理,习题教学是学习过程

  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是加深对所学感念,规律的理解和记忆的不可或缺的步骤,也是深化知识,构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重要途径,是促成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必经之路。第三,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高一物理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

  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其一,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其次,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书精当,书写工整。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所以板书要布局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端庄大方。作为一名新教师,开始时缺乏些粉笔字的经验,没有考虑到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特别是没有考虑到要合理地使用面板,往往板书小、草、乱,以致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情绪。

  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过程(活动)以及支持这些教学活动的观念、假设进行的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经过教学反思,留自己之长,取他人之长,踢自己之短,扩大自己的专业和理论视野,促成自身专业化发展和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使自己不断成长,尽快从经验的迷宫走向智慧的殿堂。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3

  随着全市的高中扩招、各个小学和初中学校部分老师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不同等诸多因素,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很多时候我感觉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甚至于我常常利用上物理课的时间有针对性地给他们临时补习初中甚至小学的数学知识,我感到迷惑,现在的学生到底怎么啦?不可思议;

  现在我们学校是实行分层教学,暂时全年级分两层;我所任教的三个班,一个班是283班,我担任班主任,是全年级中成绩稍好一点的班,另外两个班289班和290班是平行班,基础相对而言,弱一点;每个班的特点都不同;从上课的状态来看,我认为:

  283班的学生不知是由于我是班主任的原因,还是基础稍好一点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只有5、6位学生课后的功夫不足,个别学生凭借小聪明课后较少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才能交上来;全班上课时发言积极,比较活跃,课后做作业也积极,正确率高,总之,学习状态好;

  290班的学生,上课也活跃,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多,做习题时讨论的学生也多;对课后作业来说,容易点的问题做得还可以,稍为上一点难度的题,就空着,等着老师来讲,你不讲,他也不问;上课和课后主动提出问题的学生比较少;

  289班的.学生,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学生只有3、4个,其它学生反正就是不出声,懂也好,不懂也罢,反正一句话,就是不出声;课后作业呢,填空题和计算题,大部分是空着,你问他们,为何不做?他们说,不知道做;对于选择题呢,乱蒙一个;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后,对学习物理的兴趣都不太高;

  对于289班和290班两个班的学生来说,一部分学生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也有一部分学生读书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他们的学习状态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就不知道接下来该干什么事;如果老师要求作业上交,那他才认真做好;如果老师布置的是看书,那就对不起,十有八九要打折扣,通常是不会看的;两个班,分班时的情况是差不多,而目前的状态令人担忧,我也百思不得其解,这是怎么回事?

  三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懒”的特点,上课懒得动笔、懒得动脑,下课懒得总结知识和习题纠错。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要求“宽松”,提倡任何人都可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错了,没关系;同时告诉同学们,全班必须有人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没有,老师就不得不重新来过;做题过程中,坐在附近的学生可以互相讨论,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上课时只有尽可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了,你的教学才有效果;我在讲台上讲的过程中,所有学生必须都看着我,随着我的思路一起思考,总的来说,在上课时,我说话时,学生不能随便讲话,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几个“活跃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师厉害,不敢随便说话;我让你做题时,可以讨论问题;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及时停下来听听学生的反应,留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或提问;

  3。尽量给学生最具条理性的笔记,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课后复习,有针对性的记忆。

  4。注重“情景”教学。目前我们只学习了第一、二章,主要内容是运动学知识,有一些典型情景,如刹车问题的处理,在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它们。每节课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情景”和“模型”,每讲一道题,我都会提醒学生“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能画出情景图吗?”“注意想象和理解这个情景”“这是怎样一个模型?”

  5。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求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如讲解加速度的概念时,讲清楚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如何引入的;又如,讲解运动学的两个基本公式时,让学生弄清这两个公式是如何建立的;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讲解物体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时,有多种结论,要求学生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规律是如何得到的,通常在实际应用时,哪种情景该应用哪个规律等,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6。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一方面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讲解物理习题。实验时,我注重是如何进行引导,为什么要这样操作而不能那样操作;讲解习题时我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讲解物理习题时,画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画示意图是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4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怎样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呢?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培养师生情感

  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展示物理趣味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初中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由于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所以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加强实验教学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的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让四位同学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教师讲桌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颂,当四位同学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有良好的启迪。此外,也可以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坚持强化训练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千克/米”、“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焦耳/秒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差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差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在强化训练中,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每一条的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的前提下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去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差生紧盯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六、引导阅读理解

  物理定义、定律一般是客观平白的描述,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对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必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增强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压力的定义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这里“垂直”一词就是关键词。又如在讲光的折射时,让一束光通过玻璃槽盖子上的狭缝,斜射到水面上,这里的“斜”字就是非常重要的词。在指导阅读时,首先要让学生把关键性的词自己找出来,把学生的阅读感觉从模糊的

  总体转变到精确的定位上来。在这些关键处放慢阅读速度,从字面意义理解物理实质。此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尽可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感受去阅读,这对培养学生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式很重要。对一些抽象概念,在教学前,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一些感性知识的积累,如在学习惯性之前,先布置一些观察思考题:①观察用脸盆泼水的动作过程和发生的现象;②坐公共汽车,突然开车和突然刹车时各有什么感觉等等。这样学生在阅读惯性概念时就觉得容易接受,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七、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把学生置于是非徘徊中,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例:在电学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以及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

  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画出可能的电路图。由于已有知识的干扰,就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八、注重学用结合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5

  转眼间高一上学期已经结束了。回首一学期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欣慰、也有困惑。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存在许多困难。

  第一,学生基础问题

  我本学期所带班级为高一(1)、(5)、(10)、(15)班,这四个班都是普通班,其中(1)、(10)是体艺班,学生初升高的基础比较差,即使老师进度放慢,他们也觉得比较吃力,慢慢就没有了学习兴趣,从我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虽然有一部分同学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

  第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问题

  由于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不会灵活运用,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学生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学生只是光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地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科目比较多,学生不知道分配时间,各科学习时间安排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第三,数学知识问题

  应用数学工具解决问题的教学要求上对高中学生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差,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运动学中用v—t图象的斜率求加速度,而此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导致见到三角函数就头疼,不会根据物理情景列出数学关系式。

  根据以上问题,在以后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钻研教材,对教材的进行取舍,夯实基础为主要任务,让学生从简单的'问题得到成就感,通过一点一点的成就感来提高他们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能自主分配各科学习时间。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做到反复抓,抓反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而是怎样建立各个物理量的数学关系式,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对正交分解时能熟练列出三角函数关系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运算,并反复训练,把物理中的数学问题解决。

  总之,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20xx年1月8日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6

  学生对完成这个实验基本没什么问题,主要还是在数据处理和图像的绘制上。

  1、对位移单位没有换算;

  2、平均速度计算基本没什么问题,表一能够顺利完成;

  在计算瞬时速度时用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为了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更接近于该点瞬时速度,求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的平均速度。单纯的.计算,在练习中玩成的很好,但在添表二时又出现了问题:

  3、纸带上的第一个点速度不为零(纸带从中间截取),根据极限思维求0点瞬时速度等于0—1的平均速度;

  4、根据表二绘制v—t图像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

  5、结合整个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表一中平均速度完成后,就可以直接完成表二瞬时速度(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相邻两点的平均速度),然后绘制v—t图像。

  6、误差分析时学生都能说出自己做实验室造成的误差。

  学生做完实验,完成实验报告后,做相应练习时就很顺手,基本完成了实验要求。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7

  3月30日上午10点,我在东山中学完成了学员汇报课。通过自己课堂上的教学体验和各听课老师的点评,我感觉收益良多,在肯定自己工作上一些优点的同时,也暴露出自己存在的一些不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授课思路清晰明了,学生理解起来容易;二、注重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做到以教师引导为主,学生全程参与,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都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动性;三、注重课堂气氛的调动,从课前的引入到各部分内容的过渡都力求做到自然、有趣,寻求课堂的“笑点”,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四、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课堂讲解的`深度及课堂练习的难度。

  在不足方面,许多老师都提到语言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这点确实也是我缺乏的一个方面。物理这门学科,在描述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中都需要注重语言的严密性与规范性,只有正确表述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分析和理解。在其他细节上我还要再进行琢磨,例如在讲引力常量时,除了介绍卡文迪许的实验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实验室的荣誉,让学生知道该实验培养了许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举世闻名的“诺贝尔奖摇篮”。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投身科学研究的兴趣。另外,在教学中要将物理方法与思想介绍给学生,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是将轨迹看做是椭圆轨道得出的;扭秤实验应用了放大思想等。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自身存在的不足,勤加锻炼,从基本工做起,从细节处花心思,不断使自己的教学水平等到提高。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8

  每学期结束后都会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工作上的。这几天要二级转正了,又要上缴这些资料,整理一下。这学期一起带高一的四个同事,都是很优秀的,两个是我以前的物理老师,一个是书记,另外一个是科组里面解题最厉害,也是我努力的目标,我的师兄,虽然大我五岁,看起来还是跟高中生没有多大差别。可能是跟这些高手的缘故,这学期备课我是相当的认真,并没有因为去年上过而随便应付上课。

  下面是我去年写的教学反思:

  紧张忙碌的高一结束了。回首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听课组老师说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科组里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帮助,让我能够尽快的适应这里的'工作,在此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

  我所任教的四个班每个班的特点不同。6班因为本人是班主任,很多同学有着不敢不学、不得不学的心理,因此在期末考试能够从倒数第一前进到名列第六名。从上课的状态来看,我感觉大部分同学没有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也就不能真正学好物理。而且一部分同学虽然也想学好物理,也很认真、很努力,然而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7班是四个班中上课的感觉最好的一个,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很感兴趣,也肯动脑思考,接受能力比较强;5班上课也很专心,只是课后的功夫不足,有的同学凭借小聪明课后从不看书看笔记复习,作业也要催着要才能交上来。

  四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存在“懒”的特点,懒得动笔、懒得动脑懒得总结。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说话干扰他人。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是老师能上好课、学生能听好课的前提,总的来说,这一点我做得还不错,几个“活跃分子”都反映物理老师厉害,不敢随便说话。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尽量及时停下来听听学生的反应。

  3、尽量给学生最具条理性的笔记,便于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去复习,有针对性的记忆。

  4、注重“情景”教学。高中物理有很多典型情景,在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它们,对于一些典型的复杂情景,我通常将其分解成简单情景,提前渗透,逐步加深。每节课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情景”,每讲一道题,我都会提醒学生“见过这样的情景吗?”“你能画出情景图吗?”“注意想象和理解这个情景”。

  5、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而且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6、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时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这一学期来,也遇到很多困难。我反思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落实不到位。本来应该当时落实没能及时落实。再有就是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再者由于课时有限,没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要求又比较高,很多时候物理课后没有作业或者作业很少,但是一些概念、规律及情景需要学生在课下加深理解,然而很多学生所欠缺的正是课下的功夫,导致很多学生反映“一听就懂,一做就不会”。这一点是我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9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可从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教学基本策略方面进行。

  第一、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行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学中如何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呢?即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要转变教学理念,历史与社会教师应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教学理论的研习,如《物理教学》、《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杂志开辟的一些栏目的讨论文章对更新教学理念就有许多帮助。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历史与社会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第二、教学基本策略方面。

  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我在设计《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堂教学时,一开始就可以提出问题:能否让抛出的物体不落地?这时学生十分活跃,议论纷纷:有的会说,将物体上抛,初速度越大,上升的高度越高,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的程度,物体飞到外太空,就不再回来了;有的会说,由平抛运动规律可知,物体从越高的地方、抛出的初速度越大,落地的水平距离越长,当初速度大到一定程度,物体就落不回地面了;还有的同学可能会进行反驳:落地的跨度长了,可地表就不是一个水平面了;也有的同学说,由匀速圆周运动可知,当重力正好提供它作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时,物体绕地球在圆形轨道上运动就不回地面了。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总之,虽然新课程下关于物理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物理教学反思对物理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物理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物理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研究型、复合型教师。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10

  一、工作背景

  1、外部形势

  20xx年6月江苏省教育厅和财政厅联合发文,提出“20xx年先行启动建设30个左右普通高中省级课程基地,到20xx年建成200个左右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并要求“各市也可比照省做法,建设一批市、县级课程基地。”为物理教研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随着省教育厅“五严”的走向深入,在保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如何促进我校每个层次的学生有所发展,如何实施我校校本课程,如何在现有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等问题更为突出和必要。

  2、组内情况

  (1)团队构成

  高中物理教研组现有教师19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0人,市优秀青年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3人,江宁区教学骨干2人,获硕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比例达48%,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人数比例达58%。结构合理,团队优势明显。

  (2)组织文化

  努力打造“关爱·责任·学习·创造”的组织文化。高中物理教研组是一个关爱共同体,更是一个责任共同体;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更是一个创造共同体。

  高中物理教研组是一支团结协作、努力进取的团队;是一支作风踏实、吃苦拼搏、充满活力的团队。思想自由、团结协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高中物理教研组的一贯追求。高中物理教研组有着优良的教科研传统,组内充满着浓厚的学术研究之气,在这个和谐的学习共同体中,老师们有着优越的成长环境和广阔的发展平台。教研组内部人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资深教师不保守,青年教师爱学习,他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关爱学生的身心,有着高尚的教师职业操守。教研组工作踏实,能创造性地开展教研组工作,教研组硕果累累。特级教师周久璘德高望重,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深厚的学术功底。

  二、指导思想

  1、基本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抓好校本课程建设和高效课堂探索,把精品课程建设和高效课堂研究作为本学期的常规工作。坚决贯彻学校提出的“一手抓课程,一手抓课堂;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策略,继承物理教研组的优良传统,在加强教研组扎扎实实抓好常规工作的同时组织开展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两个课题”的管理,常规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常规化,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打造物理组的校本精品课程。

  2、具体思路

  本学期物理组的工作思路可以用下图表示:......

  三、工作目标

  高中物理教研组的愿景是:立体化的校本课程体系,精品化的具体校本课程,独具风格的高效课堂,个性鲜明的专家名师。为达到以上的愿景,我们循序渐进地设计工作目标,具体如下:

  1、近期目标:完善一个体系,建设两个模式

  完善一个体系是针对课程,建设两个模式是针对课堂。在形成独具特色的立体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高中物理的课程结构。聘请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论专家和省、市教科所的专家们对物理组的课程体系进行论证,在理论上对我们关于课程体系的实践进行提炼,明确其中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教育心理学观点。

  进一步开展学习环(LearningCycle)模式和习明纳(Seminar)模式研究,聘请省、市教研室的专家们到我校进行指导和论证,把高效课堂建设的研究引向深入。

  2、中期目标:课程精品化,课堂高效化

  建设好物理组的2门校本必修课程:《物理思维》和《物理实验》;完成7门选修课的开发任务:《实验物理》、《生活物理》、《中学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浩瀚的宇宙》、《荣誉物理》、《高中物理选论》、《基础物理》;设计好4门活动课程,即:《学术社团》、《趣味物理实验》、《大学教授讲座》、《竞赛系列活动》。高效课堂研究取得更大成果,每一节常态课都能成为高效课。

  3、远景目标:专家支撑基地,名师引领课堂

  把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打造成江苏省物理课程基地,并以课程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一批专家和名师,并反过来由这些专家来支撑基地的建设。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成为领跑者。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11

  高一的物理学习是中学物理学习的转折点。在我高一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用功,但其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各次测验考试的成绩低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大受打击。在对学生进行交流、访谈和教育调查时,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许多物理教师也认为这种情况在高一新生中相当普遍。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学习特点,以及针对物理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对高一新生渡过这一转折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整个中学物理教育也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一、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通病

  1、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和分析能力差:审题不细致,不准确,不全面,不按要求答;不会通过分析题目信息抓出问题的关键。②理解能力差:对概念的理解肤浅,答题时凭着感觉答。③综合实验能力差:尤其是实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④数理结合意识差:不会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简单运算失误太多。⑤表达能力差:作图不严格,计算题解法不规范,逻辑性差。

  2、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审题不够仔细,粗心大意;②公式不明,乱代数据;③表达不清,思维逻辑性差,解题无计划,书写太混乱;④运算能力差,数据不准确,单位混乱。

  二、成因分析

  1、与学科特点有关: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缘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故此比较的抽象并且要真正地弄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积累。然而,高一新生在这一方面相当地欠缺且未把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2、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也有关:

  初中没有独立开设物理课,因此高一新生还未形成较好的物理思维方法和解题技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学符号与物理专用符号的区别;图象结合物理情境的想象与思考能力的培养;解题时画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况图的习惯和规范还未养成;单位、有效数字、方向以及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始终要引起重视。

  3、与新生的'适应能力有关:

  从初中到高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注意到高一新生面对着新的教育环境、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不少学生感觉很不适应,心理波动很大,存在着明显的“过渡期”(一般为一学期乃至一年)。笔者曾对高一新生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对考试成绩满意程度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有80%以上的同学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新生对高中的学习不能完全适应。这种不适应阶段持续的时间越长越严重,对学习的影响就越大。 高一新生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适应的现象呢?我认为这种不适应可能与下列几种因素有关。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12

  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知识传授者”,而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启发者、质疑者和示范者,充分发挥“导向”的作用。通过一年的高一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以及最后期末的考试,让我感受很多,对新课程教学作阶段性反思,为进一步实施新课程教学做更好的准备。

  一、认识高一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1、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要通过高一的学习初步形成,只有在高一阶段掌握了学习物理的方法,打好基础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2、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个较大的台阶,只有跨过了这一台阶,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最大的变化就是知识要求的变化,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有些同学在初中学习物理时,以记忆为主,而且效果也不错,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果现在学生还以记忆的方法学习高一物理就会导致在物理学习中不求慎解,必将成为高中物理学习的一大障碍,现在应该培养分析理解的能力了。新课程物理必修1首先从运动学开始学起,运动学中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两个基本的运动规律:;,绝大数学生都能很好的记住这些规律,但有些学生仅仅是“记住”,并没有认真的去理解这些规律,在应用的时候经常出现末速度、初速度、加速度、时间不能对应某一个过程。在学习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时,部分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理解规律,在研究自由落体的某一部分时,都把这一部分的初速度当成零去做了。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对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引导学生去理解物理规律、研究高一教学重点和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及时了解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外,还要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且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解决这些困难。在前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遇到的一些困难,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学生在描述物理现象、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不能较准确的使用物理语言。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教师一言堂。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多给些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去描述物理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抽象、归纳出物理概念。让学生能真正体现自主学习,能够自动探究,真正学有所得。

  2、高一物理一开始就遇到矢量的学习,让一些学生不知所措。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界量的认识在质上的一次大飞跃。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l+l=2,1-1=0,-2<1,“天经地义”,现在突然变了,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合可能等于0,而两个大小为1的矢量差反而可能等于2,-2m/s的速度比lm/s大,学生难以接受。

  3、在解题的时候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不严谨,缺乏条理和逻辑。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课堂上进行例题分析时,应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物理是一门科学,只有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才能学好物理。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学习习惯非常的差,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习惯必须要养成。一是严格作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然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也养成一个规范作图的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用图表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从期末答卷情况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普遍不好,需要加强训练。三是规范解题过程。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至少应通顺。四是做作业时图完成任务,过分的依赖教材、参考资料或同学,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不强,教师应从道理上讲清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并在布置作业精调细选习题。

  四、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在高一阶段学生要面对八大领域,14个科目,

  每个科目的时间都比较少,学生课后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也较少,物理科目每周只有四节课,如何在较少的时间内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接受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效率尤其重要,例如:在讲解人走路所受摩擦力时,应用flash动画讲解起来非常容易,用很短的时间就能把问题讲清楚;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堂上一分钟,堂下十年功”这一老话充分说明了课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抓住课堂与提高效率的关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抓住了课堂也就守住了阵地,同时,只有守住了这块阵地,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

  五、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避免物理课堂的枯燥乏味,课本上有的实验我们必须做,课本没有我们要创造出一些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应注意设置实验情景,提出实验问题,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的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分析总结得出结论,那么,实验的思想意识就会形成,实验的方法就会掌握,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等综合能力就会真正得到提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六、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只有对物理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发掘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点很重要。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你要有自己的想法,不拘泥于老师所授、课本所讲。有的同学就是因为对物理没兴趣、学习不主动,总是把物理题中描述的事件停留在纸面上。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创造良好的物理情境,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和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如在讲“超重和失重”之前播放神舟六号发射过程的视频和费俊龙太空翻跟头图片,这样的引入,能迅速激发学生兴趣。

  总之,教师应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学习特点,以及针对物理学习上的困难提出相应的对策,不仅对高一新生渡过这一转折点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整个中学物理教育也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13

  紧张忙碌的高一上学期结束了。回首一年来的物理教学工作,可以说有欣慰,更有许多无奈。随着教育的发展、高中扩招等诸多问题使得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下降,高中物理越来越难教了。许多学生由于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差,始终不能真正掌握学好物理的方法。二个班的学生总体来讲都存在“懒”的特点,懒得动笔、懒得动脑、懒得总结。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课堂纪律要求严格,决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说话干扰他人。这一点虽然简单但我认为很重要,是老师能上好课、学生能听好课的前提。

  2、讲课时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一旦发现学生有听不懂的,尽量及时停下来听听学生的反应。

  3、尽量给学生具有条理性的笔记,便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回去复习,有针对性的记忆。

  4、注重“情景”教学。高中物理有很多典型情景,在教学中我不断强化它们,对于一些典型的复杂情景,通常将其分解成简单情景,提前渗透,逐步加深。

  5、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首先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弄清每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在讲授物理规律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更要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6、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时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

  一学期来,也遇到很多困难:

  1、落实不到位。本来应该当时落实没能及时落实。

  2、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从而让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这样就会更加深刻。

  3、由于课时有限,没有足够的课堂练习时间,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要求又比较高,很多时候物理课后没有作业或者作业很少,这样一些概念、规律及情景需要学生在课后加深理解,然而很多学生所欠缺的正是课后的功夫,导致很多学生反映“一听就懂,一做就不会”,这是我教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顺应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方能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教学任务。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14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高一物理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一: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及时更新

  1、习惯于浅显的定性研究,不肯动脑进行深入的定量探究。

  2、不认真看教材,不习惯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3、不肯花功夫记忆知识,基本概念、公式、原理不去熟练掌握。

  4、做作业时图完成任务,过分的依赖教材、参考资料或同学,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不强。

  相应措施及设想:

  课堂上尽可能的把定量探究的实验交给学生去完成,强化探究意识,培养科学、严谨的探究态度;课堂上进行教材阅读训练,先是由老师就教材内容提问,让学生讨论回答,逐步过度到要学生对教材内容质疑,学生讨论、老师指导解决,从而培养认真阅读、深入钻研的学习品质;为了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原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上增加一些小测验,用几分钟的时间对上一堂课学过的重点知识进行检测,并请成绩优劣不同的学生上台展示,练习中增加一些对概念的判断、公式的推理、原理的一解多题训练;为了增强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意识,除了从道理上讲清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之外,还适当布置当堂练习,在老师督查下完成。

  二:学生基础薄弱

  1、描述物理现象、表达物理概念和规律、解答物理问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不能较准确的使用物理语言。

  2、解题素养差:不规范、不严谨,缺乏条理和逻辑。

  3、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太差,必备的数学知识如函数、方程、平面几何等掌握不好,给学习物理造成很大障碍。

  相应措施及设想:

  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去描述物理现象并通过自己的抽象、归纳出物理概念,练习中增加问答题和论述题的份量,还布置课外探究实验,要求学生对实验的原理、设计思路、操作过程、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论、实验误差分析和反思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培养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解题规范,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时,先让学生上台板书他们的解答过程,然后对其进行分析讲评,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应该怎样表达更规范;督促学生复习巩固相关的数学知识,当课堂上要用到某一个数学知识点时,课前提醒学生做好准备。

  三:课时安排不够

  虽然在36个课时内能免强完成一个模块基本内容的学习,但缺少时间在课堂上进行训练和解题指导,难于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相应措施及设想:

  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的突破上,挤时间进行解题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几点建议

  1.教学中要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

  正如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所指出教学中“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2.高一物理教师要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

  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

  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3.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

  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动量和冲量,动量和动能,冲量和功,机械能守恒与动量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

  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

  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4.要重视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的训练

  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

  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

  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习惯。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

  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

  小结:通过一学期的教学,我反思我在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再有就是教学过于死板,平时让学生参与的机会较少,总是满足于自己一言堂。不给学生机会出错,而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得到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向周围的人学习和请教,为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而努力。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15

  作为老师已经有两个多月了,这两个多月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这段时间里,物理组的很多老师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我的师傅涂源安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给了我很多指导和意见。还有王鑫良老师,我们同是教高一3组,教的学生都是同一层次的,所以我都是和王老师保持同样的进度,作为新老师,很多课我一时都不知道怎么引入新课,有些课也不指导怎么讲才能让学生更加明白。所以我在上新课之前都是先听王老师的课,这样就能补上自己备课的时候漏掉的知识要点,王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同样还有王得寿老师,涂太平老师,朱晓庆老师他们对我这个新来的,毫无经验的都是耐心教导,给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在这里谢谢他们!

  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我带的4个班得到了第一第二,第五第六的成绩。看到成绩后我又高兴又失望,对于一个年轻老师来说,能取得第一的成绩是对我工作的一个肯定以及鼓励,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失望的是,同样是我在教,怎么还有两个班会相差几名。第五名是高一(16)班,第六名是高一(18)班。我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16班是我教的四个班感觉上课最活跃效果也应该最好的一个班,班上的学生很活跃,有一些同学反应很快,这样就带动了整个课堂的气氛。课堂气氛活跃,我觉得一个老师上课学生一定要在下面配合,这里的配合并不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下面,还要在听课的时候给老师一些信息,就是他对这个知识点的了解以及掌握程度。这样老师上课也就有了更多的激情,课堂效果也就相对好些。但是就这样我认为效果最好的班级考试却没有别的班好,怎么回事呢?我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16班学生学习很浮躁,对于作业的完成很不重视,作业做得很马虎,就像是应付老师一样。相反,得了第一的17班平时学习很踏实作业做得很认真。对于理科的学习,课堂固然重要,课下的巩固复习同样必不可少。并且理科重点在于多练,只依靠于课堂的学习而课下完全不管它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对于16班的教学,以后我也要多花精力来督促他们作业的完成。

  而对于18班,我也总结了一下,首先就是我自己的原因。18班我了解的太少了,每周只有3节课,每次上完课就走了,班上的学生我能叫出名字的人太少,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也不够了解,作业反馈也不及时。另外在18班的课堂效果也没有其他班上活跃,所以让我一时间忽略了班上的学习。虽然班上的平均分不够高,但是却有2个高分进入了年级的前20名。我觉得一个班的.尖子生其实也是可以带动整个班的学习气氛的。应该对这样的同学多加表扬,使其他同学向他们看齐,成为同学们的学习榜样,这样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总是有促进作用的!上课即时进行反馈性的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学生要与之交流,从中了解问题所在,以便及时改进。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经常沟通。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我上好每一堂课,维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保持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生搞好关系决不是与一部分学生亲密无间,而是要去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鼓励。同时我也会吸取过去两个月的经验教训,在教学方面多向其他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要多加思考,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继续努力,加油!期待新的成绩!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一物理教学反思04-16

物理教学反思06-17

物理的电路教学反思11-05

【热】物理教学反思07-07

【必备】物理教学反思07-09

物理重力教学反思03-27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10-12

物理教学个人反思11-02

(精选)初中物理教学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