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7-02 13:13: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锦集(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锦集(15篇)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

  本学期担任高一(1)(2)(3)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其中(1)班是实验班,其它二个班是平行班,有两种不同的程度,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自己除了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半学期下来也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现结合以往的一些经验及教训,反思如下:

  一.立足课堂,提高质量: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立足课堂,提高质量,仍然是重中之重。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狠抓化学课本知识,力求每章每节过关。由于三个班学生之间基础有一定差距,因此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一定差别,我力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那种为了后面有时间复习而拼命赶进度的做法,我是不采取的,实践证明效果也是好的。

  抓基本技能,就是抓化学用语规范使用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平时的实验操作中,要让学生了解每一步实验操作所涉及的反应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多给学生实验机会,体验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成功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教学与复习中,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问题思路”,因此在半个学期的教学中,都非常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学科思维的基本方式”。

  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化学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问题越来越多,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考察。而且这类试题的考察力度还将逐年加强,这就要求在教学中不能单纯灌输课本知识,减少机械操练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尽可能的多阅读科技知识,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社会,培养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深化课堂教学意识,钻研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中有许多新的观点和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思想意识,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贯彻新的课程标准。

  五.强化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意识”

  在半个学期的教学活动中,自己意识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过程,但学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因此特别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六.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在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重,因此,半个学期来,格外重视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在实验中学到探究知识的乐趣。这样做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如何提高考试成绩,则有待加强。

  七.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反思失败:

  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进步,首先要踏踏实实抓好每一阶段的知识漏洞,才能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本学期的期中考试成绩来看,由于在最后的复习时,没有对一个实验仪器装置反复加强练习,而且该题分值较大,有10分,多数学生失分较多,因为自己的工作做的不细致,导致学生成绩受影响,以后一定要注意。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2

  我所任教的高一化学三个班,一个是A班,俩个是平行班,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这种情况从客观上为我提供了因材施教的阵地,让我对同一年级不同层班级采取分层教学对策:

  一、深度、广度弹性调节

  教学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一定要适合学生的胃口,对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要求。若要求过高、过难,学生接受不了,平行班学生会产生厌学情绪,成绩更差;若要求过低,A班学生会感觉太简单、无味,不投入精力学习,成绩平平,甚至后退。所以我对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要求不同,进行弹性调节。比如:在铝教学时,要求平行班学生掌握铝的两性及简单方程式、简述实验现象、简单计算。但A班的一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上述内容而且要知道铝的两性原因和较复杂的识图计算。再如:在烃的同分异构体的教学时,要求平行班掌握含6个碳原子或6个碳原子以下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异构,了解位置异构和不同类烃的异构。要求A班学生掌握含7个碳原子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掌握碳链、位置、不同类三种异构现象。再有就是还要考虑平行班中接受能力好一些、基础好一些的学生,按A班的标准要求他们。就这样对平行班采取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对A班学生采取以纲为纲,适当拔高,弹性调节的原则,让每层学生都觉得学有所获,学得有味。但同时给我的感觉是,无论是A班还是平行班基础很重要。

  二、学习方法指导有轻重

  根据学生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较好、学习方法得当、学习信心强;第二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佳、学习信心时弱时强;第三类学生,他们原有知识基础差、学习方法差、学习没有信心。针对学生这种情况,我对各层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轻重有别。

  在指导第一类学生时,重点是指导学生把知识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开拓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多做题,做综合题,有问题拿到学校问我,让学生学有余味。在指导第二类和第三类学生时,轻知识的拓展,重点是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堂教学有异同

  不管是难度和广度的调节,还是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教师的教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中心任务的主战场,是减轻学生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渠道,所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备课时坚持启发性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再根据化学学科的.待点,多做实验,加强了直观教学,减了学生负担。但各层课堂教学又有所不同,表现如下:

  1、节奏快慢不同:根据学生情况和目前的高考制度,A班的课堂教学是节奏稍快。而平行班的课堂上给学生一定阅读、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调动学生多种器官协调活动。有时宁愿多用时间让学生思考、动手,也要防止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忙着注入式的教学,这样学生和教师都会很累,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其实教学任务也没有完成,反而事得其反。

  2、容量大小不同:A班因课堂节奏快,所以课堂的知识容量大,平行班容量相应小些。

  四、课后教学有主次

  课后辅导、作业批改、单元测试等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单元测试时我也给出了不同层次的题目,主要体现在选做题上。

  当然有好多地方做的还是不好,主要是虽然指导思想是对的,但有时候把握得不好。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贯穿这种思想,同时要落到实处。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3

  高一已经过去近三个月了,对于化学教学,有些收获,有些不足。 虽然在教学上,认真地备学生,备教材,希望放眼高考,从高一做起。可是对于现实,却是基本无力开展教学,学生方面,由于只有初20xx年的化学基础,而且对于初升高又是新办的打着市重点校分校的农村学校的教学,使得初中化学的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吃的都不算夹生饭,而是生饭,基础基本没有,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紧跟老师的话,就任然什么都不懂了。由于事先有准备,对于我校学生的化学基础弱,我采取了初高中衔接的一个过渡教学,尽可能把一些学生的初中知识联系起来,为高中所用。像化合价、原子团、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等初中知识,在课堂讲课的过程中会重复的提到、点到,但是还是收效甚微。

  教材方面,我市采用的是苏教版,知识面宽,涉及知识不深,但要想掌握,需理解才能达到,而学生的基础还没有,直接上升到书写化学方程式及对反应进行深入分析的高度,的确有一定难度,因此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很重,好在本年段都是这个情况,将教学任务减少了。我采取以点到线在到面的教学思路,对物质的研究,我对某一种物质进行研究的时候,讲清研究规律,书写方程式规律,加以练习,使学生熟悉后,对下一种的研究就可采取学生自主使用规律进行探究,提升成就感,通过这种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推动课程的进度。

  作业批改方面,两个班的作业,全批全改,便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存在的错误和问题。此外,月考、期中考后都对学生进行谈话,分析得与失,尽量使教与学结合的.更好一些。课堂管理方面,要求课堂上不说闲话,不能玩手机,要及时拿出化学书,准备好练习本及时思考和书写课堂上的问题。

  几个月下来,部分学生的基础有了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增加,成绩基本满意。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依然有不满意的声音,他们自己不懂,挫败感使得自我放弃的现象很严重,上课无论怎么叫仍有学生睡觉,并且主动告知不会参加高考云云……,我也在想:自己的备课讲课依然有待提高,再深入浅出一些,再生动有趣一些,正是活到老学到老,要向更多的同行吸取经验,加强交流。对学生的管理是不是太严厉了,以后要加强管理方式,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约束适当放宽一些,因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那么坏习惯的纠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的,约束的过多,反而起到反的作用了,我想,这是我在今后管理方面尤其要注意的地方。无论何种方式,首先保证对方的接受,这才能起到管理的作用。

  总之,经常进行反思,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更好地管理好学生,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4

  从事高中化学课改教学已经快一年了,整体上感觉我们的化学教材在不断的修改,一些名次、概念也在不断地完善,课本知识的难度在逐渐下降,学生的接受能力也在逐年下降。感觉学生一届不如一届,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呢?高一新生学不好化学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我们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该怎样进行弥补和预防?这是新课程改革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对高一新生了解多少?他们在初中学的化学知识有多少?学到什么程度?与以往学生所学的有哪些什么差别?教师该怎样进行初高中的衔接教学?我们总是觉得“以往我们上学的时候怎么都能理解呀?”“这还用讲?”、“现在的学生真是什么也学不会了!”、“学生怎么这么笨啊!”但是,我们是否认真反思过:是不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出了问题,学生也许真的听不明白,真的不会学习?高一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难理解、习题不好做,学习兴趣降低。一方面是因为初高中学习要求和内容衔接的不好,高一化学突然比初中更系统、更深入,学生不能马上适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初中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教育,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但更重要的却是第三个原因,即高中化学教师不理解初中新课程改革理念,以老眼光看待课改后的初中生,对初中生的化学基础期望过高,平时的教学和测试难度过大造成的。有些知识点在初中的新课本中已经删去或淡化了,高中课本也不再详细讲,就直接拿出来让学生用;有时候为了讲清楚某一道课外习题甚至还要临时补充知识点。学生要记的、要理解的太多,超出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不停的记笔记,听课习惯不好的'学生自然就感到很吃力。

  因此,高一的化学教学,必须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育,重点复习初中的“氢气还原氧化铜”试验,介绍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复习和背诵常见元素化合价、复习酸碱盐、溶解度的相关计算,为学习高中化学做好铺垫。同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对初中化学课标和教材的学习、加强对当年中考化学试题的研究,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学习的困惑。

  2.控制教学进度。不能片面追求快速度以赢得较多的复习时间而增加刚开始学习的困难。

  3.经常使用“直观性”教学。尽可能以实验作先导,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进行抽象概括。应用各种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应用多种动画课件以增强直观性。要使化学知识尽可能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教学向学以致用的方向发展。

  4.坚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特别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先理解后记忆是正确的。但是有的知识点暂时不理解也要先记住,如果既不理解也不记住,等于没有学,知识就出现了断层。化学的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记忆还是必要的,象基本概念、物质性质、试验现象、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是必须记忆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职责就是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记忆的。

  5.设计问题小台阶。教师先作示范,小步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包括遇到困难是怎样克服的,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方法,尽可能让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也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然后大家讨论,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在知识获取过程中获取情感体验。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建构中,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再到“乐学”的一步步跃迁。

  6.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及时归纳总结。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询问,在知识的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日常教学中重视质疑能力的培养,改变单一的传授模式,重视课堂提问功能。尤其是学生自己的发问,更能凸现学生内心世界。要求学生抓好听课、消化、整理、提问、反馈、补救、巩固几个环节,独立思考,减少依赖性,自己建立立体的知识结构网络。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5

  在新课程实施一个学期后,我对高一化学(鲁科版)教学做了反思。本文谈了教育与教学共五个方面的内容,这是我在必修1教学后的一些困惑与思考,请大家看后给予我帮助和指点,谢谢。

  在必修1教学结束后,本人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了回顾以后,具体的一些问题与反思如下:

  1.学生学习后,仍在很多的知识点的理解上有问题。

  如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氢气的性质与反应等问题。通过找一些同学了解到相关知识在初中没学过,看来初中的课程改革使高中一些知识概念的切入点,一些核心知识的外包装已经发生改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回顾所教学生初中所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

  2.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是很容易学的学科,没在化学上做多一点的思考与练习,还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在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

  这一点在这次的考试中有反映,也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反映了出来。对这个问题备课组中各老师早有预计,所以将这次的期末结业考试为手段,在考试中几乎不以知识的原貌直接给出,而以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包裹或变型推理的形式给出,如“可能”、“合理”、“比较”等形式。考试结果在预料之中,我会借这次考试给学生的“教训”为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理解层次等各方面做一些辅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轨道。

  3.大多数同学出现对所观察到的现象有遗忘的情况。

  考试中,要求学生对课堂演示实验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描述、氯化铁溶液的颜色、氯化银沉淀颜色、氯离子的检验等题,这些题在历届的学生考试中属于送分题,但在本次考试中,能答对的同学并不多,这些问题我们还在课前做过提问的,但时间一长学生全忘记了。这可能与一周只3课时教学时间,还常被一些活动冲掉课有关。学生根本没对化学做太多的.练习与巩固,反而把时间花在那些形式多样的学习上,如研究性学习、课外调查采访、资料的收集、综合实践、图片的采集等活动。“十一”黄金周过后,我问过一些同学,在那段时间做过什么,大多数同学都说在做综合实践活动,没怎么学习。

  4.学生学习的过程有轻浮的倾向。

  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在对所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在对学生的观察后感觉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只对做实验,看现象有兴趣,对现象的描述及完善没多大兴趣,学习内容稍有点难度或抽象化一点,就容易表现出不耐心不主动。这可能与新课程的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与选择性给学生带来的困惑,而教师也新进入新课程没能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有关。

  5.教学课时太少的问题。

  我了解到很多的学科存在这个问题,专家可能会认为一线教师没忠实地按照新课标准与教材编写的意图去展开教学,而自己加入了一些不该加的东西。其实这个说法我不赞成,教学一线的教师其实比专家在“如何使学生能理解或掌握一些知识,培养相关能力”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绝对结合了不同地方学生的实际。在声音四起时,专家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对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做出调整。实际的情况是教学参考中有些要求1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有时花三个课时才能完成,还没有加入其他的内容或要求。因为一些内容的教学的实验条件有限,有时实验要几次成功,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学生相关生活经验贫乏而无法有效地展开;有的课节,只完成书上提到的实验就下课了,可教材中还围绕这些实验有交流与讨论、有知识拓展、概念的建立、还有探究,我迷惑,这能完成吗?这是有教学经验的人设计的吗?而教学的课时是很紧的,虽然专家都说一线学校不会只开设四十课时给每一个模块,但学校又是在“忠实”于新课程的一切形式,这还有解决的途径吗?我困惑。

  以上谈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这是我在第一学段教学后的一些问题与反思。这些问题是我对比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教学后得出的,不是旧课程也会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我们不知新课程走向何方,但我能肯定地说,这些不可能是新课程所期望的。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6

  实行新课改,教材的整体结构编排、栏目设置等均有较大的变化,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性,同时也由于教材的“新”,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以下是几点个人看法,与同仁们探讨。

  一、 教学中“度”难以把握

  新教材为了更加有利于探究性学习,因而知识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教材中以实验为基础,通过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因而造成理论知识很少,只提供了基本框架,而相应内容必须由教师引导和补充,这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到底补充多少知识,补充到什么程度,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标准,容易造成两个极端,对于无高三教学经验的教师那可是“水过地皮湿”,因为对旧教材没有先入为主的原因,使得他们基本上就不补充,也没什么可补充的,因而教得轻松,进度也快,但会造成容量不够,无东西可教;而对于有高三教学经验的教师,因有前面知识的积累,经验常会凭借自己的已有的高考复习经验大量进行补充,这将会成课堂容量大,教学进度慢,课时不够,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应折中处理,对于高一年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必修1、2的学习,修完4学分,能够顺利通过会考,圆满毕业,而对于知识难度要求,可在文理分科后再根据考纲要求进行拓展、深化。

  二、 教学条件难于达到新教材的要求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而新课改推行探究式学习,实验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是基础,如果实验条件不具备,那么探究就成为无本之木,整个教学就难以顺利开展。比如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探究实验,而这些大都是分组实验,对于如此高要求的实验条件,对于一所重点完中都觉得难以实现,更何况是农村普通完中呢?比如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探究实验,而这些大都是分组实验,根本难以达到此种要求。

  三、 知识衔接不好,一些知识点出现比较突兀

  在新教材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教着教着就会突然冒出新概念或新知识点,而这是学生前面所未曾学过的'。因而教师不得不大费周折对此进行解释说明,比如说物质的分类中出现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而这两个概念直到物质的分散系中才会学习。另外,对于一些知识的说明讲解经常让人感觉是欲言又止。

  总之,新教材将带给我们全新的感觉和挑战,需要老师们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7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今年我担任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分别是三个文科,一个理科。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我兢兢业业,严于律己,不敢有丝毫怠慢。

  对于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整体来说和学生刚入学的时候比,还是有很大提高的。当然还是有很多问题存在的,比如说有个别同学已经学习一年了,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提高成绩,甚至考试出现难以想象的分数,学生本身是否在意不说,作为教师,甚感任重而道远。再比如说有个别同学平时作业听课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好,但是一到考试却不能达到自己和老师心里预期的分数。等等,等等。但是不管有多少问题,我内心还是比较欣慰的,因为我经过一年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让绝大多数同学逐步的走入学习正轨,逐步的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管现在成绩怎么样,我认为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下面我说一下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案,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问题一:课前不预习。

  解决方案:偶尔课前抽查学生这节课大概要讲什么内容并简述。

  问题二:上课爱溜号。

  解决方案:记住学生的名字,随时提醒并提问,或者让溜号同学叙述老师刚刚说过的话,对于这样的同学根据情节不同惩罚程度也不同,比如轻者罚写一次基础知识,重者罚写若干次基础知识。

  问题三:课后不复习不作业。

  解决方案:每节课前必须进行的就是提问上节的知识,或者在讲解练习册的时候边讲边检查作业情况,毫无疑问,完成不好的就是罚写基础知识。当然值得一提的是罚完就考罚过的,不会接着罚。直到会为止。

  问题四:黑子掰苞米现象。

  解决方案一:

  理科班班主任于青为要求学生每人每天认真书写各科一页基础知识,这个方法特别好。我每天认真检查,开始学生不适应,感觉累,后来许多学生逐步体会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好处,一致说感觉不管题能会做多少,基础知识都熟悉很多了,记住很多了。其实化学就是理科中的文科。只要把基础知识都记住了,就容易学上路了,成绩提高特别快。

  解决方案二:

  定期领学生做综合题并复习从前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

  解决方案三:

  定期抽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或者让学生当老师的面做从前做过的题,及时反馈。效果很好。

  问题五:学生初中基础差,反应普遍迟钝,需要重复多做多讲相似题型才能保证会一部分,都不能保证全会。

  解决方案:

  为了把知识点讲全,把题型都练到,完成让知识点由易到难,学生由不会到会,乃至到熟练的程度,在争得学生赞同的基础上,我只能选择利用晚自习的时间给学生讲课,虽然自己比较累,但是一想到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对得起学生,更对得起学校对我的信任,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一切的劳累都化为乌有了。

  问题六:不爱提问题。

  解决方案:

  多鼓励学生,让学生知道为了会就应该不要面子多问问题,不会才是真正地没面子。

  问题七:心理问题。当然有很多,现举两个例子。

  解决方案:

  心理问题之抑郁。主要表现为极度消极,焦虑,没有信心,厌世。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实施赏识教育,多关怀学生,在让学生慢慢重拾信心的基础上,和老师建立起情感的互动,进而促进学习。

  心理问题之逆反。教学之大忌就是如此。我从开始教课就首当其冲的解决这个问题。对自己严格要求,仪表庄重,教学严谨,争取达到每位同学的认可,只有认可你,才能愿意接受你所传授的知识;对学生亲和有加,恩威并重。经过一定时间的努力,由逆反到捋顺,在班级创建出相当和谐的学习环境。

  问题八:学习没有主动性。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最不好解决。

  解决方案一: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状态,及时鼓励调整。

  解决方案二:严师出高徒。我对学生的管理在各个方面向来严格,我接手的班级,一点点的让学生养成由开始的不敢不学,到不由自主的`学,最后到主动学的习惯。

  以上是我所教班级存在的普遍问题,我想也是现在所有学生的普遍问题。但是我相信:“善用物者无异物,善救人者无异人,但得东风勤着力,朽木也能满枝春”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确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的。并坚决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培养前途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因而对教育好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充满信心。

  最后一点我要说明的是,我的家庭和我的健康问题这些年对工作时间上有很多牵扯,情非得已,恨无分身之术。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这些事情影响到我的教学,我对学生是非常负责的,我心里的每一分对自己和对学生的计划不管克服多少困难都要完成。在这里我要深深感谢同事、领导在我最困难的时期对我的理解、支持、帮助和厚爱,是你们让我逐渐成长,逐渐坚强。所以今后我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了自己,也为了三中的蓬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8

  本节主要是介绍碳族元素的另外一种代表元素——硅。在新课标当中,有着跟以往教材明显区别的地方,这就是淡化了硅、二氧化硅、硅酸盐等物质的化学性质,仅仅简单的介绍了二氧化硅作为酸性氧化物的共性和特性以及作为硅酸盐的代表——硅酸钠的最基本的化学性质。其余更多的篇幅是介绍这些物质在生活上的应用,特别是在今天一些最热门的行业以及最新兴的科学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教材知识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体现新课程化学教学理念,用明暗两条线索将整个导学过程(教学过程)有机串联起来,明线是“从生活走进化学,发现并感受化学之美”,与之并行的暗线是“用途反映性质,性质决定应用”,始终将相关二氧化硅、硅酸钠及硅酸知识的学习和各种水平、方法的训练和培养置于由各种素材有机组织起来的优美的`学习情境中,学生除了直观感受图片的美、相关物质的外形之美和实用之美外,通过记一记、想一想、写一写、试一试等教学措施或环节的推动,学生主动构建相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发现并深刻感受到化学物质的形态美、结构美、实用美及化学知识中蕴含的人文之美。整堂课从“探索化学之美”开始,以激励学生创造美结束,首尾呼应,体现化学之美。

  本节课还有一些创新的尝试,如以“素材→情境→知识构建”的流程来组织学生的学习,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有翻转课堂的影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行小结,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存有的不足

  1.因为是在普通班上课,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估计不足,虽然教材挖掘到位,知识点衔接合理,但是学生的激情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导致有些地方启而不发,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一定情境之下的互动,光有精彩的教学设计是不够的,还有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多少及深浅、设置教学环节,教师必须在调控课堂节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有好的策略和措施。

  3.教学互动、时间把握还有欠缺。引导学生、知识过渡不够灵活。只有充分做好“以学定教”,才能教得轻松、学得轻松,才会有教师教得好学生也学得好的教学效果。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9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了,今年我担任高一年级三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教学上,班级均分总是位于年级的中下等,说明我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迫使我更认真的去思考:如何才能搞好课堂设计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一学期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心态,我认真地备课,注重了解学生的听课感受,根据学生的反映,不断去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组织能力。具体来讲,有以下两点心得体会:

  一、 课堂45分钟是教与学最重要的环节。

  一堂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也就是备课是否充分。教师只有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较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就备课而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新课程标准、化学课本等。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让我更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在,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层次分明。认真钻研课本则能更清晰的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2、做好听课总结

  针对这一点,我尽可能多的去听课,校内、校外的课我都去听,在每节课后我都认真总结他们上课的优点和不足,在自己的课堂上扬长避短。一学期以来,虽然听课总数不多,但是发现听课后认真总结,对自己的备课、上课有很大的帮助。以后还要多听课,开阔思路,改进方法。

  3、深入了解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学生对原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例如,讲到《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我发现学生连一个氧原子有几个电子都不知道,原以为是学生对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经过了解,才知道初中化学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这就能够做到及时补缺、补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将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

  4、注重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特别是在高中化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设备,该学生更多的“事实”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为了说明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来,我在课堂上演示这个实验,让他们发现把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是有气体放出和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从而得出结论:钠不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来。这样既使学生走出钠可以置换出任何金属的误区,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丰富教学形式

  随着教学形式的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早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黑板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代表的各科教学形式极大发展。我紧紧抓住这一变化,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教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气体摩尔体积》时,我提早准备,制作了一个比较精良的多媒体课件,实施后发现,采取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学生的兴趣和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大大增强,进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大大提高。缺点是: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过于关注动画,容易开小差,还有一部分学生更是有种“作壁上观”的感觉,参与意识不强。

  二、 课前课后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每当我轮值晚自习时,我充分利用师生短暂的共处时间,利用课间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难。在辅导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某个问题被集中地提出,我就会马上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哪个知识点教授得不够清晰,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改进后的讲解。实践证明,这样很好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互动,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遇到各种疑难,除了自己解决,我还主动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以求不断进步。我一定得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更加努力,加强优势,改进不足,力争有更大的进步。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0

  经过授课和学生评价,我作了如下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方面:

  首先,我带领学生分析了考纲要求: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了解氮的氧化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危害,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借此帮助学生认识本考点的重点难点,使学生的复习有明确的'目的。

  其次,根据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和学生特点,把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双基”的落实、具体方程式的书写、典型高考点的理解。通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复习,使学生回忆相关的内容,加强高考考点的突破。

  第三,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穿插本部分高考题和对位专练分析讲解,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运用和熟悉高考试题类型。

  第四,布置习题进行巩固复习。

  二、存在的不足:

  通过课后交流,本节课在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知识网络的建立方面还有待加强。由于课容量较大些,课的后半段处理有点仓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通过交流和反思,我认识到,若课的前半段的知识点在处理得当些,课的容量也减负些,也许更有利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高三阶段是学生的黄金时间,若要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还需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1

  开学以来,化学主要进行的是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的教学,最近又开了化学能与热能、电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前者的教学比较抽象,不直观,这就要反复琢磨,反复的给学生讲解,还要在课上加强练习。而后者就要求举出实例,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例子,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分析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比如说手电筒中的电池不拿出来为什么会烂,盖房子炼石灰等等。

  对于教学,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教学进度。不能片面追求快速度以赢得较多的复习时间而增加刚开始学习的困难,能少讲绝对不多讲,给学生充分的预习、复习时间。

  2.经常使用“直观性”教学。尽可能以实验作先导,引导学生观察,从而进行抽象概括。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应用多种动画课件以增强直观性,但要注意要结合板书,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而不能单调的使用多媒体。另外,要使化学知识尽可能结合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知识学以致用。

  3.坚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特别引导学生处理好“理解”与“记忆”的关系。先理解后记忆是正确的'。但是有的知识点暂时不理解也要先记住,如果既不理解也不记住,等于没有学,知识就出现了断层。化学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过程。死记硬背、机械记忆我认为有时还是必要的,象基本概念、物质性质、试验现象、元素符号、分子式、化学方程式是必须记忆的。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职责就是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帮助学生记忆。像这些记忆性的东西要经常拿出额外的时间进行检查,随记随查。

  4.设计问题小台阶。教师作示范,讲解时尽可能让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现出来。也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然后大家讨论,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及时归纳总结。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询问,在知识的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发问,在总结归纳中要不断追问。

  这是我的一点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启发思维,多一些实用的教法与学法,让学生轻松的学,让老师轻松的教。<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2

  20xx年12月7日—11日,按照学校教学计划,高一各学科公开课展示。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进行了《离子反应》一节的展示,经过授课和组内评价,我作教学反思如下:

  在这节课的设计上,第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离子反应,为什么要学习离子反应。所以我以学生原有的化学反应的基础为出发点,反应的本质用汉字表示,看起来比较麻烦,怎样表示看起来更形象呢?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重点——离子方程式。对于反应物在水中易溶易电离的,我希望学生用“分析溶液中的微粒存在状态及微粒间的定量关系——寻找能够反应的离子——写出离子方程式——查原子守恒、电荷守恒”这种书写方法,所以以三个探究实验为例,让学生对照表格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反应的本质,即书写离子方程式。我以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为例,

  NaCO3+2HCl2NaCl+CO2↑+H2O

  2Na++CO32-+2H++2Cl-2Na++2Cl-+CO2↑+H2O

  CO32-+2H+CO2↑+H2O

  介绍了“写—拆—删—查”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对于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这种题型就比较好应用。当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选择。下面就通过一组酸碱中和反应,既是练习书写离子方程式,同时也是对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或者说为什么要学习离子方程式的归纳总结。最后通过一道高考常见习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问题对学生进行一个达标检测。

  从课堂实施看,大部分学生都能投入实验探究中,在对实验结果的交流讨论、分析推理中逐步得出初步结论,部分学生得出了较为准确的结论,同时,由于没有强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技巧与注意事项,学生一开始在书写技能上较弱,但这些可以在之后的`学习中逐渐充实、巩固。通过交流和反思,我认识到,在课上缺少对学生的正确和鼓励性的评价,致使学生主动发言的不多,缺少相互交流。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透彻,分析要细腻,否则直接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以抓基础为主,才符合五中学生特点。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3

  本期我担任九年级1,2,3班的化学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来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教育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

  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对于学生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我既注意了概念的科学性,又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由于概念是逐步发展的,因此,要特别注意循循善诱,由浅入深的原则。对于某些概念不能一次就透彻揭示其涵义,也不应把一些初步的概念绝对化了。并在教学中尽可能通俗易懂,通过对实验现象事实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使学生形成要领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应用学过的.概念,以便不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提高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点工具。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实验。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新课材,经验不足,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不少问题,比如说在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方式,教学难度控制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时,我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同科组老师的课。

  四、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进行针对性评价

  作业是一种很好的信息反馈方式,从作业中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布置作业要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对市面上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选编习题,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我认真分析并记录了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针对性的评讲,并及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做到有的放矢。

  五、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由于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对,经过多次复习学习成绩都未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对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记忆,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养成平时多积累,记忆,不要等到学完一起来记就更难。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厉,对学生在掌握知识上有要求但没有很有效的落实方法,致使不自觉的学生出现脱节状况,对学习不能及时学有所得,就会逐渐出现成绩滑落的现象。由于一些实际上的原因,与学生的接触时间相对较少,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间和渠道相对较少。

  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要从头到尾都充满信心和信任,对学生要既要鼓励也要鞭策。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离子反应》是高一必修教材中的一节概念教学课,这节课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对强弱电解质的理解,还有一个是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难点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本课从电离方程式作为切入点,使学生对物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借助溶液中离子的微观图过渡到溶液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从而理解离子反应进行的本质。通过分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入手,介绍了以“写—拆—删—查”四步走的方式来分析解说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同时将哪些物质要拆,哪些物质不用拆的问题对学生做了归纳,使他们的知识点有一个小结。后采用实际离子方程式讲述了离子方程式正确与否的判断方法,并对有关的问题做了总结。

  本课教学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上进行教学设计。但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虽然课堂上已经把教学计划完成,但课中好像留给学生继续发展的空间不够充分,可互动的项目可有所增加,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联系不够紧密,这些问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善。多思考如何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立足学生的主题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及发现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难点的教学更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5

  寒假开学已有一个月,在此月中学生学习了化学必修二的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这一章是本学期的重点,是会考和高考的重点。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化学的重要工具,对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着其对化学元素的学习。以事实为依据,注重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我先让学生从感性上来认识元素周期表,看元素周期表的实物图,让学生亲自数元素周期表的行和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然后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就是通过一些熟悉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总结出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和主族元素的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这样是知识更有系统性,。增加核外电子排布的内容,以认识元素周期律变化的根本原因,增加同一主族元素的性质的递变规律,从纵横两个方面理解元素周期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化学键的学习时,以知识内容为载体,注重化学原理的应用和化学用语的书写,落实基础。在学习离子键和共价键时,电子式的书写也是学生不好处理的,而教材中电子式是以资料卡片的形式给出的。我从元素符号出发先让学生掌握原子的电子式的书写,然后过渡到离子的电子式,进而到简单的离子化合物、供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书写,进而到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注重完整性和连贯性。在学习用电子式形成过程时,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出发,活泼金属容易失电子,活泼非金属容易得电子,然后离子键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共价键以氯化氢的形成为例,通过介绍他们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的形式表达出来,引出离子键和共价键,具有代表性,学生容易明白,对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容易接受。

  三五五教学模式在我校发展的很好,,课堂气氛活跃,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争先恐后,小组集体观念很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要想上好一堂课,我总结有以下两点心得体会:

  一、课堂45分钟是教与学最重要的环节。

  一堂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教师的准备是否充分,也就是备课是否充分。教师只有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较好的组织课堂教学。就备课而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新课程标准、化学课本等。仔细钻研新课程标准让我更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所在,使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层次分明。认真钻研课本则能更清晰的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好所学的内容。

  2、做好听课总结

  三人行,必有我师。针对这一点,我尽可能去听课,课后认真总结别人上课的优点和不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半学期以来,发现听课后认真总结,对自己的备课、上课有很大的帮助。

  3、深入了解学生

  只有了解学生,教学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了解学生包括很多方面,如学生对原有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例如,讲到《元素周期律》时,我发现学生连前18号元素原子有几个电子都不知道,原以为是学生对电子数和核电荷数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掌握得不好;经过了解,才知道初中教学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元素的原子序数。这就能够做到及时补缺、补漏,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将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

  4、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特别是在高中教学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教学设备,该学生更多的“事实”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为了说明原电池工作原理,我在课堂上演示这个实验,让他们发现确实有电流产生,从而得出结论,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课后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每当我轮值晚自习时,我不是简单地在教室闲逛,而是充分利用师生短暂的共处时间,解答学生的各种疑难。在辅导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某个问题被集中地提出,我就会马上反省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有哪个知识点教授得不够清晰,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改进后的讲解。实践证明,这样很好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课前和课后的互动。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06-26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04-02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范文11-25

(必备)高一化学教学反思07-05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精品】07-05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5篇04-08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15篇)04-08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通用15篇)06-14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合集15篇06-14

高一化学教学反思(通用15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