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欢乐颂》教学反思

《欢乐颂》教学反思

时间:2024-10-19 14:16:1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欢乐颂》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乐颂》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欢乐颂》教学反思

《欢乐颂》教学反思1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知乐曲的结构,感受音乐的欢快和幽默

  2.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简单的符号、动作、表情及嗓音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3.体验、参与和表演创造的快乐活动准备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蚂蚁和蝈蝈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2.物质的准备:音乐,PPT课件,蚂蚁和蝈蝈的图片,、蚂蚁和蝈蝈的头饰若干张,英文子母卡ABA、大沙带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起幼儿欣赏的乐趣,

  1.以律动《郊游》进入活动室,引导幼儿坐好。

  2.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二、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特点和内容

  1.完整欣赏音乐,欣赏完了以后向幼儿发出启发性的提问:"听了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允许幼儿自由发挥想象表述对作品的理解。

  2.对孩子的回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并引出活动课题"你们真聪明,小耳朵真灵",这首音乐的名称就叫《欢乐颂》,它里头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3.结合课件,有表情的像幼儿讲述故事(讲述故事:秋天到了,果树成熟了,住在树下的三只蝈蝈可高兴坏了……..)从而激起幼儿的感知欲望

  三、再次欣赏音乐,采用图谱教学法,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获得对乐曲的经验。

  1.再次欣赏音乐,教师利用图谱帮助儿感知乐曲结构, 提出思考性的问题"小朋友,听完音乐你们知道这个音乐有几段吗?

  2.运用对比欣赏法,引导幼儿感知AB乐段的不同,提问"A段和B段有什么不同,A段是怎样的.,B段是怎样的""你认为那一段是蚂蚁,那一段是蝈蝈"3.教师引导幼儿用声势或律动来表现音乐的形象"我们用拍腿拍手表现蝈蝈号还是表现蚂蚁好呢?"四、尝试游戏表演,加深对音乐的记忆

  1.鼓励幼儿根据音乐内容自愿担当角色表演,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在游戏的过程中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对能力较弱的孩子及时予以帮助2.熟悉游戏以后,把幼儿分成2――3组同时游戏活动结束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活动延伸1.学习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2.在角色扮演区分角色表演3.在歌唱活动中学唱这首歌曲的歌词版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欢乐颂》教学反思2

  在流行音乐泛滥的现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热衷于各类流行音乐,受其影响颇深,对于音乐教材上的歌曲兴趣不浓。虽说《欢乐颂》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老歌,但由于学生接触这类古典音乐较少,故并不熟悉。而歌曲简短却朗朗上口的旋律对于学生来说易于接受,虽然歌曲的思想境界很高,学生不一定能透彻领悟,但可以在学唱这首歌的`过程中通过感受它的意境陶冶学生的情操。

  这节课总体还是比较成功的,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了解贝多芬,还列举一些他比较著名的歌曲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兴趣,我觉得这节课最成功是我可以运用我自己的主专业——小提琴。吸引学生对音乐、对乐器的好奇。所以这节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与老师互动。

  成功的一节课离不开积极充分的准备,今天这节音乐课,孩子们从听觉上、视觉上都达到了极大地刺激,从而带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情绪,积极的情绪是上好课的关键。

  存在不足:对于在孩子们的演唱中,我用的时间比较少,而且引导的也不够。

《欢乐颂》教学反思3

  11月11日我在第三期教导主任培训班中上了一堂音乐综合教学课。乐器进课堂,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挑战。现就这堂课的设计与反思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重视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课伊始,我播放音乐《献给艾丽斯》,让学生在音乐中了解贝多芬,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贝多芬的认识,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对贝多芬的认识是比较少的,因此我在后面的教学中,就设计了让学生观看贝多芬一生的影片。

  二、重视文化熏陶,提升学生体验经历

  贝多芬生平影片的观看,既是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文化课的教育,又让学生对今天要学习的音乐家有进一步而且比较完整的认识,更有利于后面歌曲的教学。

  三、把握音乐重点,层层深入突破

  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会唱《欢乐颂》,会弹《欢乐颂》主题旋律。整堂课中,我努力把握音乐的重点:节奏、音高的教学,《欢乐颂》中的跨小节音符是学生的难点,我通过按节奏来念歌词,让学生发现有困难的地方,再听老师范念,学生练习,完整巩固朗诵,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为后面的演唱打下基础。

  在歌曲学唱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先听、默唱、轻唱等方法,熟悉歌曲,并深入挖掘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辨别知道怎样的`情绪才是适合本首歌曲演唱的情绪,并让学生努力做到主题旋律和后面副歌部分的对比,为后面的吹奏口风琴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关注学生学习状态,提高演唱演奏能力

  学生肯学,我们才能更好的教育。因此,课堂中我尽力去鼓励学生,引导他们去用心地演唱、演奏歌曲,到课即将结束时,学生还在饶有兴趣地练习着,可见学生对口风琴的喜爱,对音乐课的喜爱。

  五、不足中的反思

  1、整堂课中,学生的发言不够积极,与我的引导有关。

  2、歌唱演唱处理中,没有很好的倾听学生的演唱,以致于有几个学生在演唱“在”、“照”字的发音时有点扁,我没有很好的做引导。

  3、教师的评价语还不够丰富,这也是我最需要学习的方面。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喜爱音乐,热爱艺术。

《欢乐颂》教学反思4

  《欢乐颂》这一首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又是大家从儿时就会从电视上、广播上、网络上、甚至学校里也会听到的歌曲。这首歌曲的作者是一位比较著名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

  《欢乐颂》的歌词是德国诗人席特的朋友波恩大学法学教授缩写的一首诗,后经贝多芬在1812年开始至1814年以《C大调命名日节庆序曲》(作品115号),这首歌就是《欢乐颂》。由于这首歌也是贝多芬临近生命结束时的作品,有人说这首歌是贝多芬听到天堂呼唤的声音所写得作品。歌曲比较欢乐、欢快,而且他的以歌颂人类自由、平等、博爱等属于人类美好愿望,因此又称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或《合唱交响乐》。

  由于是六年级学生,书上都有介绍了有关贝多芬的儿时的事迹和创作时期的一些背景,因此这首歌曲,我们就容易导入学唱的环节,从歌词的分析当中,表达这首歌的欢乐、愉快的心情。但问题是,现在的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视唱还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主题旋律教学时让学演唱乐谱锻炼学生的`音乐感觉。列举贝多芬不同的有趣的事情,详细介绍贝多芬的故事,让同学们多了解一下这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作曲家。从中列举一些大家时常在生活上听到的作品,如书上所说的《土耳其进行曲》以及《献给爱丽斯》。

  这节课总体还是比较成功的,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了解贝多芬,还列举一些他比较著名的歌曲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兴趣,所以这节课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与老师互动。我觉得可能我未能从纪律上控制他们,我仍需在课堂纪律中下点功夫。

《欢乐颂》教学反思5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自主探索二声部的进入,初步学会二声部轮唱。

  2在轮唱中能注意控制音量,与同伴协调的演唱。

  3.体验与别人合作演唱的乐趣。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能熟练的看第一声部图谱演唱歌曲。

  2.图谱(第一声部、第二声部)。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

  (1)观察图谱,回忆歌曲名称。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这首歌曲吗?(欢乐颂)师:一起用欢乐歌声唱一唱吧。

  (2)教师指图谱,幼儿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3)分辨乐句演唱。

  师:这首歌曲一共有几句?请你演唱时在每一句的开头用拍手提示我一下。

  幼儿在每句开头拍手并演唱歌曲第二遍。

  师:除了用拍手还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呢?

  (4)幼儿再次演唱并用身体动作提示每句的开头。

  师:你们会用数字来提示我吗?了解数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请你一边唱一边用数字表示每一句。

  2.学习轮唱。

  (1)观察双声部图谱,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二声部演唱方式,初步了解第二声部的插入时机。

  师:听到你们的歌声,我也忍不住想跟着你们唱了。看,我是这样唱的(教师边说边出示二声部图谱)。

  师:谁看懂了?我是怎样唱的?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二声部的进入及轮唱的方法:你们唱第一句时我呢?你们唱第二句时呢?你们唱第三句呢?我唱最后一句呢?也就是说,我比你们晚唱一句,我是你们的“跟屁虫”。

  (3)初步学习与教师一起用两声部轮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师:现在我要做你们的跟屁虫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4)师生合作演唱歌曲,教师边指图边默唱第二声部。

  师:你觉得我唱的好吗?

  (5)幼儿发表自己的建议。(如:声音太低……)师:那我把音量调高点,看看这次我的表现怎么样。

  (6)师生再次合作演唱歌曲。

  师:这次你们听到我的歌声了吗?

  幼:听到了一点点。

  师:我已经把音量调高了,怎么你们还是听到一点点呢?

  幼:我们的声音太响,你的声音太低。

  师:那这次你们把音量稍微调低一点,我再调高一点,好吗?

  (7)师生第三次合作演唱。

  (8)教师小结:合唱时既能听见自己的.歌声又能听见别人的歌声,说明你的音量正合适,给观众会带来美得享受,要不然就是噪音了。

  (9)幼儿学唱第二声部,把握第二声部的进入与演唱。

  师:谁也想来做跟屁虫?很多小朋友都想做,那这次我们都来做跟屁虫,请钢琴先唱,做它的跟屁虫,好吗?

  (10)教师边指图边带领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3.幼儿分组轮唱。

  师:刚才我们是和钢琴合作演唱的,我们小朋友可以怎样合作演唱呢?

  幼儿分两队合作演唱歌曲,然后交换演唱。

  4.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结束部分的共同结束。

  师:我们一个先唱,一个晚唱,是不一起唱结束的,有没有办法让两队一起唱结束呢?

  幼儿回答。

  若幼儿想不出,教师可以这样建议:我到有一个办法(出示最后一句话图谱贴在第一声部最后),你能看懂吗?

  5.分队进行两声部轮唱并交换演唱。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尝试了一种新的演唱方式,这种演唱方式叫做“二声部轮唱”,先唱的是第一声部,晚唱的是第二声部。

  幼儿面向老师分两队轮唱。

  6.结束。

  师:刚才第一声部比第二声部先唱了一句,能不能先唱半句呢?先唱半句又该怎么演唱呢?下次我们再来探讨。

  活动反思:

  整堂课有两个知识目标,但时间分配的还不够合理。其中在知识目标(1)——体会歌曲情感,正确演绎歌曲中。整堂课的音乐出现的频率还是少了点,时间还不在一半之上。在歌曲演唱、演译方面,情感处理的还不够详细。如果能从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人生坎坷引入,在情感方面调动学生的情绪,感受作者内心的情感,让学生多去演唱或是听老师范唱,让学生的情感随音乐进入平等、互爱的境界。这样可能学生在最后演绎出来的效果会更好的。二是在讲旋律的进行方式乐理知识时,老师讲的稍微多了点,其实这里可以让学生之间以多参与讨论、以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既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讲音阶时,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各种例子,如我们可以把音阶中的每个音看成是一级一级的楼梯,形象地向学生介绍音符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能够更容易地掌握和理解。三在歌曲的强弱处理方面,老师也不需要讲得太多,重要的是让学生多听音乐,教师可以吹奏笛子,让学生辨别强弱的地方,这样学生演绎起来更容易点。一堂课下来,我觉得不在乎用了什么方法或手段,重要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

《欢乐颂》教学反思6

  《欢乐颂》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的主题,考虑到旋律简单易唱,所以把本课设计成欣赏与唱歌相结合的形式。在学科的整合方面,在讲述贝多芬时,我充分整合了文学,历史、美术,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灵活多样。

  赋予音乐生命,让学生感动。我用贝多芬双耳失聪的故事感染学生,先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由文字的领悟到音符的感动,抓住学生的心弦。我感觉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讲授要生动的多,学生更容易接受,效果特别好。

  把知识点熔于练习中,易于巩固。在练习唱谱的过程中就把一些难记的知识点掌握了,像各种强弱记号的掌握,学生在唱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印象会更深刻。

  教师要有主持人的才能,能引导学生发言,理顺他们的思路。这节课中许多地方都设计了引导学生发表感想的情景,但学生的感受会千变万化,教师要心中有数,通过你的'语言进行引导,让一切不要偏离主题。这让我感到,老师的综合素质特别重要,它决定你这位教师的受欢迎程度和你的人格魅力。所以教师更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在时间控制上,练唱的时间过长;让学生发言的时间不够充分。还有同学们对贝多芬的了解不多等情况准备不足等。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和同学们一样,受益匪浅.

《欢乐颂》教学反思7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由德国音乐家贝多芬作曲的。歌曲的歌词有多个版本,我们选用的大班幼儿音乐教材是经过改编的,是很适合幼儿歌唱的。

  一、过程微调

  在歌曲《欢乐颂》的教学中,我采用了首先出示音乐的图谱,帮助幼儿了解歌词的内容:蓝天高高,白云飘飘,树上小鸟吱吱在叫,河里小鱼尾巴摇。我们大家多么快乐,又唱歌来又舞蹈。从歌词中感受美的画面欢乐的情绪。接着听钢琴旋律,进行哼鸣,配上存词“la”和“wu”唱曲调,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让幼儿从歌词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幼儿能用欢快的情绪唱歌。重点是让幼儿进行二重唱,在幼儿通过看谱会唱歌的基础上,幼儿分组演唱,从而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效果较好

  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很高,孩子们对于歌曲的重难点掌握的比较好。在形象的图谱的提示下,合着音乐的美妙的旋律,幼儿较快的学习了歌曲,并能把握歌曲的情感。

  附: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歌曲活泼欢乐的情绪,唱出歌曲中的断顿与连贯乐句

  2.尝试领唱和用衬词合唱,逐步掌握音准和断、连的'演唱技巧

  3.体验大胆参与活动,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1.配套磁带或CD,自制歌曲内容大的图谱

  2.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的铃鼓(鼓边系彩带)。

  活动组织:

  学唱新歌。

  1.出示自制大的歌曲内容图谱,了解歌曲内容。

  2.欣赏歌曲,组织幼儿交流自己的体会和联想,体验欢快的情绪

  3.学习用单音节“la”和“wu”唱曲调。用“la”音唱时,要唱出断顿,用“wu”音唱时,要唱得连贯、饱满、有起伏。

  4.随音乐旋律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5.随音乐轻声学唱歌曲。

  (1)唱出歌曲中的断顿与连贯乐句。

  (2)探索歌曲中什么地方要唱的断顿,什么地方要唱的连贯。

  (3)用歌声表示。如第一、第二句的前三小节要断顿,第四小节要连贯,第三、第四句要连贯等唱法。

  (4)部分幼儿领唱歌词,部分幼儿用“la”和“wu”唱衬词进行合拍

  (5)尝试用铃鼓为歌曲创编伴奏,如:在断顿演唱时用轻轻敲击表示,连贯演唱时用摇铃鼓表示。

  (6)随乐欢快地用铃鼓自由舞蹈。

《欢乐颂》教学反思8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唱了歌曲《欢乐颂》的第一、第三声部。同时,还了解了曲作者贝多芬和词作者席勒的创作风格、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学会用热烈、庄严、神圣的情感去唱好这首歌曲。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第二声部。

  同学们,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我们的祖国正发生着神奇的变化,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同样需要平等,渴望和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友谊的桥梁,是和平的纽带,让我们用歌声唱出人类团结、友爱的.心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也不同,但我们追求欢乐,渴望和平的心声是一样的,让我们和柏林交响乐团的外国朋友们一起演唱《欢乐颂》感受乐曲中热烈、庄严、神圣的情感。

  通过再次演唱和欣赏,我们感受到《欢乐颂》以奔放不羁的激情,号召亿万群众拥抱起来,这正体现了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下面老师播放一段介绍贝多芬音乐风格的资料片,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欢乐颂》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欢乐颂》教案05-15

欢乐颂说课稿05-26

匆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0

教学反思体育教学反思03-16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8-30

教学反思05-17

《春》教学反思课文春的教学反思03-11

歌唱教学教学反思06-02

拼音教学教学反思04-21

大班音乐欣赏教案《欢乐颂》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