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派>教学范文>教学反思>作文课教学反思

作文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08 07:06:4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作文课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作文课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文课教学反思

作文课教学反思1

  作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而又十分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反应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水平。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是各科学习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平时思想品德的表现”。

  小学作文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作文是一个人走上社会进行各项工作地重要工具。因此,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要想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他们喜欢作文,同时提高作文课的教学效果。像我们这些偏僻的农村学校教师,要想提高作文课的教学效果,使学生与教师心心相印,不是件容易事。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学习,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肯动脑筋想办法,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训练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要训练学生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因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提高作文课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以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农村小学作文课难教这一难题,我也曾做过许多尝试,在实践过程中,或多或少得到点启发。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不外乎是“没东西写”和“不会写”。我们生活在农村,有那么多的素材,但学生不会寻找,不会观察或视而不见,或感受不深;即使观察了有了感受,也不知道如何表达。每当给他们上作文课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总是唉声叹气,觉得没东西可写,即使硬着“头皮”写了出来,也还是干瘪瘪的。文章写不好,就逐渐失去了写作的信心,对作文产生了恐惧的心理和厌恶的情绪,失去了写作的积极性,原因何在?我认为这主要是我们广大教师不善于引导罢了。

  有一次,中心校组织中、高年级观摩教学,要听我的作文教学课。课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备课,反复查阅资料,学习别人作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仔细研究本班学生的作文基础以及他们的层次、差别,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精心编写切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并制作的精美的PPT,争取上好这节作文课。这天上课铃响过,同学们立即走进教室,听课的老师也早已在教室后排就坐,等待我去上课。两分钟过去了,我还没有到教室去上课,直到大约有五分钟才走进教室,这才开始今天的作文课。后来,我看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片断,其中一位同学这样写到:“......上课铃已响过几分钟,可李老师还没有来上课,他今天要迟到了。原来鸦雀无声的教室,这时不那么平静了,同学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有的说,莫非李老师今天突然有什么事?他可从未迟到过呀!不会的,上次李老师生病了,还带着疲惫的身子,坚持给我们上课,今天怎么会迟到呢?还有的说,要么就是李老师昨晚给我们批改作业休息的太晚了,影响了今天的上课。后面听课的老师也都在交头接耳。正在这时,李老师拿着课本和教案,急匆匆地走进教室,说,各位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迟到了,请原谅!接着他心平气和地说,这节课我们上作文课,作文的题目是《当老师迟到的.时候》,黑板上一行工整而又工整的粉笔字刚刚写完,同学们顿时恍然大悟,后面听课的老师也都会心的笑了......”原来,在上课之前,我是故意“制造”悬念,待写好作文题目后,稍稍稳定了一下班内学生的情绪,紧接着加以引导说:“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当老师迟到的时候,班内的情况怎样,气氛如何?你们都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后面听课的老师有什么表现......”说到这里,同学们茅塞顿开,没要一节课,一篇篇漂亮的作文,同学们都很轻松地写了出来。

  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这节作文课,我并没有像以前上作文课那样,向学生讲一大套理论或读范文,也没有让学生按部就班的去审题、立意、确立中心、写提纲,而是精心设计,通过“制造”悬念,把这篇作文所涉及的素材和环境给“造”了出来。针对作文题目只做了简单的提示。材料有了,环境有了,学生心神领会了,所以,学生的习作便很快跃然纸上。这些充分说明:要想上好一节生动、成功的作文课,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很快地写出符合题意和要求的优秀作文来,素材、意境是关键,重点在于老师的指导。即精心设计素材,设法“制造”作文所需的意境,给学生留下悬念,教师讲起课来轻松自如,学生如同听故事,不知不觉进入“角色”,轻轻松松写作文,这样就很容易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热情,使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这样就无形的“抓”住了学生,是学生想写、要写,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这样,我们上起课来就会得心应手,不费吹灰之力把写作知识、写作技巧、技能顺利地传授给学生,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以前上作文课的老套路去做,学生即使硬着“头皮”写作文,也只是照范文东拼西凑,想到哪写到哪,好似流水账,写不出高质量的优秀作文来。抓不好作文课的课题教学效果,教师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把作文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到后来,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当然,提高作文课的课堂教学效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局限于某一种方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遵循两条规律:第一,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及需要,要“因人施教”;第二,必须顾及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及其内在的联系。作文教学中,不同学段的学生,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是僵死的、固定不变的“模式”,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和总结,就必然会有更新颖、更科学的方法和形式来提高作文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通过课后反思,我又有所发现:作文课原来还可以这样教。

作文课教学反思2

  顾名思义,所谓作文,就是让学生端坐在那里,按照老师或别人的意图,拼命弄出一篇文章来。这是一件多么痛苦、多么艰难的事情啊!它还有个文绉绉的名字,叫命题作文。命题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实在是一件令全体地球人都为难的事。其实写文章往往是倒过来的,先有文章,然后再给它安上个题目。哪有先有题目再写文章的。给文章命题就好比给孩子取名字,一般都是在孩子生下后才取名,而不是先取名,然后再照着名字去生孩子,其道理是一样的。

  而我们作文教学恰恰相反,先交给学生一个题目,然后叫学生在那里苦思冥想写一篇作文。真以为学生在那里如挤牙膏般一字一句抠出来的东西能叫做文章吗?大凡语文老师都知道,现实中的学生作文,或者是生拉硬扯,生搬硬套;或者是胡编乱造,无病呻吟;或者是言不由衷,空话、假话、套话连篇,没有一点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思想锋芒,充其量也就是一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字拼凑而成的语言垃圾,没有丝毫价值可言。所以一直以来我就有这样一个想法在脑海中盘旋——何不取消作文和作文课?这并非故作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而是痛感于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残酷现状。

  中小学作文教学历来都是令师生头痛的头号难题,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丢之可惜。不仅少慢差废,效率低下,十几年下来学生仍然不会作文,而且业已成为学生心目中如影随形的一道阴影和挥之不去的痛苦梦魇。其根源就在于传统作文教学方法严重违背了写作规律。

  中小学作文教学源自于(或者说脱胎于)传统的八股文。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议、时文、八比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而成于明成化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简称八股文。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而中小学作文教学也基本承袭了这一套路,由命题、审题、立意、 布局谋篇等几个部分组成,每个步骤做什么、怎么做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不得有半点的'逾越,个人发挥的余地十分有限,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个性。

  写作本来是一件最自然、最自由、最发自内心的事情。心里有事或有话想表达出来,想让别人知道和明白,于是就用笔把它写出来,成为一篇文章。可就是这样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却被我们的语文教学和语文老师弄得如此复杂,如此痛苦不堪,真是始料未及。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长期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大问题呢?关键是要打破传统作文教学的条条框框和固有的僵化思维与做法,即要抛弃命题、审题、立意、布局谋篇那样一种规定套路,实行完全开放式和包容性写作教学和训练,不再设置有题目、范围等限制性规定,还学生以充分的写作自由。

  作文教学的初衷也就是要训练学生如何熟练地运用语言自由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果变成了对思想的限制与束缚,就已经彻底背离了它的初衷,也就毫无存在的意义和必要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取消作文和作文课,让学生进入自由自在的写作状态。我手写我心,发我感,抒我情,状我物,叙我事。真正把写作的权力交还给学生,让其海阔天空地尽情发挥和创造;真正实现自由写作、随性写作、随堂写作、随时写作、基于问题的写作,而不要无病呻吟的命题写作!这样做的结果不一定能培养出文章高手,但一定能让学生不再视作文为畏途,而是放心大胆地去写作,写出真情真性有灵气的好文章。

  当然,取消作文并不是不要写作,而是让学生进入更高一级的自由写作状态,从而对其进行语言、逻辑、思维、以及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其学会真正的写作。学生之所以写不好作文,皆是因为这种遵命作文,不是写自己想要说的话,想要讲的道理。只有自由写作才能让学生进入一种不吐不快、不写不能的自然状态,才能写出发自肺腑的好文章。比如学生的日记,大多写得具体实在,充满灵气,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无拘无束的自由写作,让学生想写、敢写、喜欢写,写多了就能进入一种随心所欲、自然而然的状态;写多了也就必然会写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写作中学会写作。如果学生视写作为畏途和恐惧,连一点写作的欲望都没有,甚至是痛苦与痛恨,如何能提高写作能力和水平?

  中国需要具有世界影响和影响世界的大科学家、大思想家,而中国之所以出不了这样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这种八股式的作文教学,禁锢了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因此,我要在此大声呼吁,别再搞那些无聊的命题作文和所谓的非命题作文了,那样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将写作教学引入死胡同。看看有同事搜集的全国部分省市中考作文题集锦,集中起来后极具强烈的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心理上的震撼力,其问题的严重性也就表现得更加突出和明显了。这些题目总是让人有一种被束缚的感觉,让人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让人替那些拿到题目的学生发出情何以堪的感叹。用这些大而化之、似是而非、云遮雾绕的题目,如何能写出一篇发自真性情的好文章。比如,《最后一束康乃馨》、《命运是写在脸上的表情》、《隐形的翅膀》等作文题,我们老师看到这些莫名其妙的题目都可能一片茫然,叫苦不迭,你叫学生如何写?写什么?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就必须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这样才能写出富有强烈时代感和真正能够反映鲜活社会生活的文章。生活的外延就是写作的外延,要积极地、有意识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关注和了解生活,写出富有强烈生活气息和鲜明个性特征的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文章乃是一家之言,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讲别人没有讲过的理,写别人没有写过的事。因此,个性与创新是其永恒的主题,也是文章

  的立身之本。只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写,就一定能够出现一个万马齐鸣、百花争艳的新局面。

  也不要相信文章作法之类的东西,文章本无定法,所以鲁迅先生坚决反对文坛登龙术之类的写作指南。要破除一切写作禁忌和条条框框,让学生大胆地说,放松地写,写出一个个性鲜明的新境界!

【作文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匆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1-20

教学反思体育教学反思03-16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08-30

教学反思05-17

《春》教学反思课文春的教学反思06-08

拼音教学教学反思09-26

歌唱教学教学反思06-02

内能教学反思 内能教学反思菁选08-16

《社戏》教学反思07-15